龜背掌花卉
A. 花卉龜背竹如何養殖
龜背竹又名蓬萊蕉,原產墨西哥。喜溫暖潮濕環境,切忌強光暴曬和乾燥,耐陰,土壤以腐葉土最好,夏季需經常噴水,冬季溫度不低於5℃。
繁殖
主要用扦插繁殖。在4-5月從莖節的先端剪取插條,每段帶2-3莖節,去除部分氣生根,帶葉或去葉插於沙床中,一般4-6周生根,10周左右可長出新芽。
栽培
夏季宜放半陰處養護,怕強光暴曬和乾燥,每天除澆水外,需多次噴水。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初栽時,應設架支撐,定型後注意整株修剪和更新,力求自然美觀。
病蟲害
介殼蟲是龜背竹最常見的蟲害,可用舊牙刷清洗後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應用
龜背竹葉形奇特,株形優美,是極好的室內觀葉植物,適合布置在家庭客廳、書房、展覽大廳和地鐵中。在南方可用來配置庭院中,散植於池旁、溪溝和石隙中也很自然大方。其同屬品種有斑葉龜背竹。
<<龜背竹的栽培方法>>
龜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又名蓬萊蕉、電線蘭。天南星科,龜背竹屬。葉態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是一種著名的觀葉植物。耐陰,適宜盆栽,是廣泛被栽培的室內觀賞植物。在南方,也可散植於池邊,溪溝。商品率較高。
(一)形態特徵及變種
常綠藤本。莖綠色,粗壯,生有深褐色氣生根,長而下垂。葉厚革質,幼時心臟形,無孔,長大後廣卵形、具不規則羽狀深裂,葉脈間有橢圓形穿孔,極像龜背,具長柄。佛焰苞花序,花期8~9月,淡黃色。變種有斑葉龜背竹,葉片帶有黃白色不規則斑紋,極美麗。
(二)生態習性
原產於南美熱帶雨林中,以墨西哥最多,常附生於高大榕樹上。喜溫暖潮濕環境,切忌強光曝曬和乾燥。土壤以腐葉土最好。夏季需經常噴水。冬季溫度保持5C以上。植株生長迅速,栽培空間要寬敞,否則會影響莖葉伸展。
(三)繁殖方法
常用壓條和扦插繁殖。壓條,在5~8月份進行。經過3個月左右可切離母株,成為新的植株。扦插,在4~5月進行。從基節先端剪取插條,每段帶2~3個基節,去除氣生根,帶葉或去葉插於沙床中,保持一定的溫度及濕度,待生根後移入盆缽。還可以在春、秋季將龜背竹的側枝整枝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於木桶或水缸,成活率高,成型迅速。
(四)栽培技術
盆栽時,需立支柱於盆中,讓它攀附。土壤以腐葉土最好,也可以用水苔種植。溫室越冬要求溫度在5C以上。夏季移至室外,宜半陰,避免陽光直射。在夏季生長期間,需每天澆水2次,葉面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施1次稀薄餅肥水。室內栽培,如通風不好,易遭蚧殼蟲危害,要及時防治。
B. 常綠木本和藤本花卉龜背竹(蓬萊蕉、電線蘭)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天南星科大型常綠藤本植物。株高可達7—8米,但需依附在其它物體上生長。主莖粗壯多汁,節部明顯,並能發生許多粗壯的氣生根;氣生根黑褐色,狀似電纜線。大型葉生單生。幼株的初生葉心形,全緣無缺刻,也無孔洞,以後長出的葉片逐漸增大,長寬可達60~90厘米,葉緣具寬大的深裂,葉脈間有橢圓至長圓形孔洞,形似龜背。葉柄粗壯,長60~100厚米。花的佛焰狀苞黃白色,長約30厘米,軟革質,內生肉穗花序1根,下部黃色的為雌花,上端帶紫色的為雄花。漿果著生在花穗的下部,呈松球形。
2.習性原產於墨西哥的熱帶雨林中。喜溫暖濕潤的蔽蔭環境,怕陽光直射。不耐寒,在我國均作室內花卉培養,越冬室溫不得低於10℃。莖稈上抽生的氣生根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不施肥也能生長。要求保水力強的腐殖培養土,極不耐旱而耐水濕;在乾燥的空氣中葉片常焦邊破碎。
3.繁殖方法家庭培養的龜背竹大都只有一根主莖,如果進行扦插,就必須把主莖截斷。當主莖長長以後,用修枝剪自地面向上20厘米處把它切割下來做插穗。經過一段時間,留下來的莖稈基部兩個莖節處由隱芽萌發分別抽生出2片初生葉,然後由初生葉的葉柄內再展出再生葉,於是就長出2根側莖,使母株的株叢由一根獨稈變成雙稈。
扦插龜背竹應當用保水力強的泥炭做扦插基質,按2~3節一段將莖稈切開,不要傷害新月形葉痕。最先端的一段莖稈帶頂葉,在頂葉的葉柄內含有新葉的原始體,扦插生根後可直接抽生再生葉,因此成形快。中部莖段雖帶有葉片,但葉柄內已無新葉的原始體;下部莖段上沒有葉片,扦插時應區別對待。
最先端的莖段應帶著頂葉直立扦插;中間的莖段可保留一片大葉並剪掉1/2進行斜插;下部莖段沒有葉片,可集中平埋在一個較大的花盆或木箱內(圖93)。
扦插前應將莖稈上的氣生根全部剪掉,以防在土中霉爛。5月下旬扦插成活率高,插後應背光保濕,經常噴水來提高空氣濕度,立秋前後即可抽生2片新葉。
4.栽培和養護龜背竹喜水濕,又是常年在室內養護,可直接栽入造型優美的瓷盆中。2年翻盆換土一次,冬季可見斜射陽光,盆土應寧濕勿干,經常噴水以防葉片焦邊,但要加強通風,以防發生介殼蟲。當莖稈長長以後應把它扶起來靠在牆壁上,或用繩吊掛起來,以防下垂或拖到地面上。
C. 春竹 麒麟掌 龜背怎麼養
龜背 可以放在北窗養麒麟掌 喜歡乾旱、喜陽光,不易澆水太頻,一個月——半個月澆一次內水即可。發財樹容 發財樹喜溫暖,溫度20℃-30℃,冬季需達到5℃以上溫度,否則易發生寒害,造成葉片脫落、死亡。發財樹喜光,也能在蔽蔭處生長,入夏應適當遮陽,烈日暴曬易使葉片枯黃,葉尖枯焦。但也要防止過陰,過陰後使葉片徒長,枝條細弱,葉柄與節間變長,葉片變小,嚴重影響觀賞與生長。
D. 龜背到底怎麼養
十幾年來才換過兩次盆,可見養護情況不佳,故每年只長1-2片葉。要使龜背竹生長茂盛,發葉多,可通過改善狀況來達到。
龜背竹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30℃左右,10℃停止生長,進入休眠。龜背竹在濕潤、半濕潤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忌乾旱,怕陽光直曬。龜背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富含腐殖質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較好。要想培養一盆長勢良好、觀賞價值高的龜背竹,需做好以下幾點:
1.用土。龜背竹喜富含腐殖質、疏鬆通氣、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栽通常用腐葉土3份、堆肥土3份、河沙4份混合配製成培養土,或用熟黃土2份、蜂窩煤灰1份、雞糞1份混合拌製成培養土。
2.每年春季換盆或換土。換盆時可在盆土中拌入少量優質腐熟有機肥或磷、鉀肥作基肥,也可在盆底放蹄片、碎骨等基肥。換盆後置陰涼處,約10天後即恢復正常生長。
3.澆水。龜背竹葉片大,水分蒸發快,又喜潮濕,澆水要掌握寧濕勿乾的原則,經常使盆土保持濕潤狀態,但不能積水。晴天,春、秋季節每日澆水一次,夏季每日早、晚各一次。入冬後澆水宜減少,盆土過濕,容易導致爛根黃葉。冬季一般3~4天澆一次水。此外,應經常往葉面上噴水,乾燥季節和夏季每天噴3~5次,春秋季節每天噴1~2次,以保持空氣濕潤,使葉色翠綠可愛。
4.施肥。龜背竹在5~9月期間需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肥,可追以氮肥為主的薄肥或復合化肥。如用漚熟的餅肥或養魚換下來的舊水,效果更好。生長高峰期可進行1~2次根外追肥(葉面施肥),用含0.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的水溶液噴灑在葉面、葉背上。
5.龜背竹宜在室內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如能在春、秋兩季各抽出一段時間放在北面陽台上或屋檐下、廊下養護則長勢更加旺盛。龜背竹如受強光直射,葉片易發黃,甚至葉緣、葉尖枯焦,影響觀賞效果。
6.龜背竹在寒露節前(10月上旬)移入室內養護。龜背竹越冬期注意保溫,防凍、防寒。
E. 龜背花卉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是什麼
常見病害有葉斑病復、灰斑制病和莖枯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介殼蟲是龜背竹最常見的蟲害,少量時可用舊牙刷清洗後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花卉寓意龜背竹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龜背竹在歐美、日本及中國常用於盆栽觀賞,點綴客室和窗檯,較為普遍。龜背竹有「延年益壽」的花語。適合水培及小盆水養,擺放在書房及客廳可平添熱帶氣息。
F. 仙人掌和龜背葉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共同點是 1、四季常綠 2、管理粗放 3、都屬於植物 4、都是家庭花卉 5、都有根系 6、都含有少內量的毒素 7、都不耐容嚴寒 不同點是: 1、仙人掌抗乾旱,怕澇。而龜背竹喜歡水多 2、仙人掌喜歡陽光。而龜背竹喜歡半蔭 3、葉子的不同。 4、仙人掌主要觀賞它的莖,而龜背竹主要是觀賞葉子 5、葉子顏色形狀不同,一黃灰白色 針狀葉子,一四季常綠心形葉子還有孔洞和羽裂 6、仙人掌可以不斷的萌生新的莖干,直立生長。而龜背竹如果莖稍不受損傷將基本保持一條莖干。 7、仙人掌是扁平莖干,而龜背竹是圓柱狀莖干。 8、仙人掌是直立莖的,龜背竹是藤本攀緣莖 還有很多,不一一贅述了。。。
G. 急急急啊!哪裡有關於植物《龜背》的介紹!和圖片啊!
華農圖書館記載!!
H. 龜背花卉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播種:龜背竹夏季開花,為了提高種子的結實率,需人工授粉,以上午~10時和下午3~4時兩次授粉。授粉至種子成熟需要15個月。種子發育階段注意通風和肥水管理,以促使結實飽滿。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入40℃溫水中浸泡10小時,播種土應高溫消毒。龜背竹種子較大,可採用點播,播後室溫保持20~25℃,蓋上塑料薄膜,保持80%以上濕度,播後一般20~25天發芽。播種過程中如室溫過低,不僅影響出苗,而且易發生種子水漬腐爛。
扦插:春、秋兩季都能採用莖節扦插,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扦插效果最好,因為這段時間氣溫適宜莖節切口癒合生根,成活快。插條選取莖組織充實、生長健壯的當年生側枝,插條長20~25厘米,剪去基部的葉片,保留上端的小葉,剪除長的氣生根,保留短的氣生根,以吸收水分,利於發根。插床用粗沙和泥炭或腐葉土的混合基質,插後保持25~27℃和較高的空氣濕度,1個月左右才開始生根。插條生根後,莖節上的腋芽也開始萌動展葉,為了加速幼苗生長,室溫保持10℃以上,加強肥水管理,插後第二年幼苗成型即可移栽。
分株:分株宜在夏秋進行,將大型的龜背竹的側枝整段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於木桶或缽內,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好。
I. 龜背花卉的日常管理要點是什麼
選盆:宜選擇直徑15~20厘米左右的中盆。
培土:盆栽土常以腐葉土或泥炭土最回好。
澆水:澆水應掌握「寧濕不答干」的原則,經常保持盆土潮濕,但不積水,春秋季每2~3天澆水1次。盛夏季節除每天澆水外,需噴水多次,以保持葉面清新及空氣濕度,懸掛栽培應噴水更勤。冬季葉片蒸發量減弱,澆水量要減少。
施肥:龜背竹是比較耐肥的觀葉植物,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施肥時注意不要讓肥液沾污葉面。同時,龜背竹的根比較柔嫩,忌施生肥和濃肥,以免燒根,可使用20-20-20的復合肥。
修剪:龜背竹為大型觀葉植物,莖粗葉大,特別成年植株的分株時,要設架綁扎,以免倒伏變形,待定型後支架拆除。同時,定型後莖節葉片生長過於稠密、枝蔓生長過長時,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觀。
J. 龜背竹花卉的生長習性是什麼
龜背竹別名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龜背蕉等,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為樹干表面或牆面之大型附生性、多年生常綠蔓性植物。原產於熱帶美洲墨西哥、瓜地馬拉。性喜溫暖、濕潤,忌陽光直射,不耐寒。要求肥沃疏鬆、持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
1.選購要領龜背竹盆栽選購時要求植株端正,不凌亂,莖節粗壯;葉片厚實、多孔,深綠色,斑葉的斑紋清晰,無缺損,無黃葉及病蟲害痕跡。
2.擺放要領龜背竹須擺放在有紗窗的窗檯或明亮居室內。生長適溫20~25℃,冬季夜間溫度幼苗期不低於10℃,成熟植株短時間可耐5℃低溫,低於5℃易發生凍害。當溫度升到32℃以上時,生長停止。夏季需經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葉片經常保持清潔,以利於進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