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花卉圖
A. 傅抱石畫作的價格
傅抱石作品的市場價是55萬一平方尺
你的那個應該有兩三平尺.如果題材好的話,一百多萬.
順便說一版下.
書畫的權價格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題材很重要
由於中國畫的局限,人物畫最難.也就最稀少
傅抱石 畫的人物是很有古風的.也是最為著名的.
因為這個,他的畫在中國畫壇的地位才如此之高
如果你的畫里有人物做點綴,並且呼應的很好,會給你的畫增值
如果是單純的山水, 畫面的 興趣點比較少,價格也會相應的降低.
平方尺是一個參考價
B. 五代董源夏山圖的《夏山圖》傅抱石作品
傅抱石創作出代表作《夏山圖》,這件作品是難得一見的落拓大幅,狹長高曠,說是表現唐人詩意,更多的還是蜀中山水秀美的景緻,用筆瀟灑,用墨酣暢,並將水、墨、色融合一體,尤其是作品中的墨色表現,濃墨處濃黑透亮,淡墨處秀逸而朦朧,蓊鬱淋漓,氣勢磅礴,此外,作品中傅抱石用筆也變化多姿,在墨色將干未乾時,以散鋒亂筆盡情揮寫,體現了傅抱石用筆經典特徵,也組成了作品畫面的有機節奏,正如畫家張安治所評論的:「一大片大片的水墨,簡直是西洋印象派以後的作風,畫山石的皴法亦前無古人,隨意縱橫,信筆點染,卻已做到物我忘我,離形去智的超然境地。是「前無古人的奇特之作,畫風雄肆奔放,筆飛墨舞,皴法則師心獨創,於古人幾無跡可求」。此幅《夏山圖》作者自識「甲申九月新喻傅抱石寫唐人詩意於重慶西郊金剛破下山齋」。為傅氏「金剛坡」時期的山水畫創作之代表。「金剛坡」時期傅抱石也迎來了其藝術創作的第一個高峰。抗戰爆發之後,傅抱石應郭沫若之邀1939年傅氏攜全家遷往重慶,寓居沙坪壩金剛坡下,直至抗戰結束,這一時期的傅抱石,全力以赴投入藝術創作和藝術教學。這一時期的作品,皆會題署「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寫」的字樣。《夏山圖》亦如是。在「金剛坡」時期的作品中,[2]堪稱大尺幅,而其題簽也為傅抱石親自書寫,可見對其重視程度。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7年,這件作品就曾由上海某知名拍賣公司拍賣,並以圖錄封面的形式重點推薦。當時,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還未對近現代書畫做出限制出境的具體規定,但在那次拍賣時這件作品卻被打上了星號,寓意其極為重要,要留在國內。據了解,傅抱石《夏山圖》在十幾年後重返拍場,估價超過三千萬元。
自從在200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杜甫詩意圖》拍出6002萬港元、刷新畫家作品拍賣的世界紀錄之後,傅抱石作品價格就一路走高。2010年春拍,傅抱石的《東山絲竹》鏡心在香港蘇富比拍出了1466萬港元,他1944年創作的《湘夫人》立軸在上海工美以3136萬成交。這些作品雖然題材不一樣,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傅抱石在金剛坡時期的作品。7月底上海崇源的春拍中,傅抱石在金剛坡時期的另外一件佳作——《夏山圖》(局部見左圖)將引發其作品拍賣又一輪高潮。這是上世紀90年代某拍賣公司的圖錄封面作品。
由於離世較早,傅抱石與同一時期的齊白石、張大千相比,存世作品數量較少。經過專家考證,傅抱石存世作品包括沒畫完或基本畫完但未落款的,總計約3000件,全部畫作中可報出畫名的約1000件。這些作品中60%在國內,40%散落在海外。其中1939年春至1946年秋,他一直居住在四川重慶郊區金剛坡下。這段時期他用散鋒亂筆表現山石的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抱石皴」,成了傅抱石「打破筆墨約束的第一法門」,這時期的作品一向是藏家追逐的對象,也被稱為「金剛坡時期」。
傅抱石在金剛坡時期的山水畫創作已經形成了個人的風格特徵,即在繼承宋畫宏偉章法與元人水墨逸趣的基礎上,注重暢寫山水神情,以氣取勢,磅礴多姿,自然天成。同時畫法也一變傳統的筆墨皴法,以散峰、亂筆來表山石的結構。此次拍賣的《夏山圖》表現蜀中山水的秀美景緻,用墨酣暢,並將水、墨、色融合一體,尤其是作品中的墨法表現,濃墨處濃黑而透亮,淡墨處秀逸而朦朧,蓊鬱淋漓。此外,作品中傅抱石用筆也變化多姿,在墨色將干未乾時,以散鋒亂筆盡情揮寫,體現了傅抱石的用筆特徵,也組成了畫面的有機節奏,其款識為「申申九月新喻傅抱石寫唐人詩意,於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山齋」。在「金剛坡時期」的作品中,《夏山圖》堪稱大尺幅,達到了191×61厘米,其題簽也為傅抱石親自書寫,可見其重視程度。從近年來拍場看,有他親自題簽的畫作更受追捧。像今年春拍中,傅抱石親自題簽的《山陰圖》立軸估價500 萬至800萬元,成交價達到1792萬元。
C. 我國著名畫家傅抱石的作品有 --- --- ---
傅抱石仕女
傅抱石人物
傅抱石(1904~1965)鏡泊飛瀑圖立軸
傅抱石(1904~1965)湘夫人圖鏡片
傅抱石讀畫圖
傅抱石聽琴圖
傅抱石夕陽如血
傅抱石游春圖
傅抱石松林高士圖
傅抱石觀瀑圖
傅抱石湘夫人
傅抱石人物
傅抱石論道圖
傅抱石1949年作山瀑清會圖立軸
傅抱石1947年作觀瀑圖立軸
傅抱石1944年作折柳送別圖立軸
傅抱石1962年作二湘圖立軸
傅抱石金剛坡下
傅抱石人人送酒不曾沽
傅抱石金陵玄武湖畔
傅抱石山水
傅抱石虎溪三笑
傅抱石石濤造像
傅抱石今古輸贏一笑間
傅抱石(1904~1965)東坡觀硯圖立軸
傅抱石湘夫人
傅抱石高仕圖
傅抱石觀瀑圖
傅抱石二湘圖
傅抱石、關山月合作紅梅圖
傅抱石山水
傅抱石觀瀑圖
傅抱石高山觀瀑
傅抱石山水
傅抱石高山飛瀑圖
傅抱石煮茶圖
傅抱石觀瀑聽濤聲
傅抱石人物
傅抱石人物四屏
傅抱石春風楊柳
傅抱石金陵秋色
傅抱石三高圖
傅抱石松下高士
傅抱石聽瀑圖
傅抱石蒼山如海
傅抱石秋蔭高士
傅抱石二湘圖
傅抱石(1904--1965)雲中君圖鏡片
近現代傅抱石東山攜妓圖
近現代傅抱石嘉陵景色
近現代傅抱石井岡山黃洋界
近現代傅抱石擘阮圖
近現代傅抱石洗手圖
近現代傅抱石仕女
傅抱石作品79
傅抱石作品78
傅抱石作品77
傅抱石作品76
傅抱石作品75
傅抱石作品74
http://artist.artxun.com/F/17-16326/zp/2.html
D. 例舉林風眠、徐悲鴻、劉海栗、吳作人、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的代表作品
林風眠抄《立》《浴女圖》
徐悲鴻
<奔馬>
吳作人
《人體》
吳作人
《齊白石像》
劉海粟《黃山圖》
《雍和宮》
他畫的梅花也有特點
齊白石
《墨蝦》
《蛙聲十里出山泉》《祖國萬歲》太多了……
黃賓虹
《川蜀記游圖》
《山水四屏》
潘天壽
《靈岩澗一角》
《清氣》
傅抱石《九歌圖》《不辨泉聲抑雨聲》
E. 傅抱石繪蘭亭修禊圖的介紹
此件《蘭亭修禊圖》手卷的創作完成時間為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其時抗日戰爭剛剛取得了勝利,傅抱石復員南京有望,多少國仇家恨,別情離意纏繞在心頭,傅抱石懷著激動的心情完成了作品的創作。
F. 畫山不畫水,畫樹不畫雲,是不是傅抱石說的
傅抱石:中國畫畫山不畫雲 畫岸不畫水
傅抱石 1962年作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色紙本
G. 傅抱石怎麼死的
傅抱石因腦溢血來病逝。
60年代初,傅源抱石的事業達到了新的高峰,同時他的生命也走向了低谷。1962年,病臂使他竟夜難寐,飲食不安。10月,浙江有關方面安排他全家到杭州休養。然而在杭州的半年時間內,傅抱石並沒有停止創作,從後來出版的《浙江寫生集》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勤奮。
1963年,他專程赴井岡山、瑞金,革命聖土這行雖然時間短暫,但《井岡山》等一批作品的出現,才讓人們理解了他此行的真正意義。從這批作品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生活中的政治背景。"文化大革命"的前夜開始醞釀一個更大規模的政治運動,藝術家作為一個人首先面臨的就是生存的選擇。
這一時期,傅抱石又集中創作了《冬雲》、《詠梅》、《登廬山》等一系列毛澤東的詩意畫。與50年代相比,這些毛澤東詩意畫已經失去了那種早期樸素的情感,一種裝飾化的傾向反映了時代的變化。但是傅抱石在時代的感召下,以其不懈的努力和不間斷地創作,使毛澤東詩意山水畫在新山水畫中獲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畫也因毛澤東詩意畫的表現而在國畫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視和廣泛的影響。
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腦溢血在家中辭世,享年61歲。
H. 傅抱石作品侍女圖一平尺價格多少
他與齊白石,徐悲鴻其名。差一點幾十萬一平尺,好的呢就有過百萬的。
I. 古玩老劉劉lv8傅抱石圖看嗎
古玩老劉劉lv8傅抱dfsf
J. 傅抱石繪蘭亭修禊圖的來自巴山蜀水的靈感
在我國繪畫歷史上,一個地區能讓幾乎全國的文化藝術名流在—較長時期聚集在一起,交流經驗,切磋技藝,莫過於抗日戰爭中的四川了。當時中國畫壇各個流派、各種風格的大師們幾乎都客居過四川,如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潘天壽、黃君壁、謝稚柳等。對於藝術家而言,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借鑒、學習各流派風格的大好機遇。在他們之中,四川對於畫家傅抱石的影響最為深遠。入蜀八年,是傅抱石繪畫大變的時期,在巴山蜀水的滋潤中,他形成了自己較為成熟的藝術風格。
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傅抱石於一九三九年一月率全家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抵達四川重慶。但由於日本軍隊在重慶市的狂轟亂炸,全家人又不得不由重慶下鄉,寓居重慶歌樂山金剛坡下一農舍。傅抱石自署「金剛坡下抱石山齋」,又稱「抱石齋」。這里的生活條件極為艱苦。傅抱石曾在自己的一幅畫作上題到:余以艱苦之身,避地東川。岳母李太夫人俱來,戰時一切,均極激盪,而我輩仍不費筆墨丹青,所居僅足蔽風雨,所衣皆丁丑前之遺,真如大痴家無擔石之儲也。戰爭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風尚、藝術思潮等因素必然對藝術家們有所影響,也必然反映在其作品之中。從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傅抱石定居在重慶歌樂山的金剛坡長達八年之久,正是他三十五歲至四十三歲,是藝術發展上極為重要的時期。在這里,博抱石把傳統呆滯的勾、皴、擦、點染一氣呵成而創立了著名的抱石皴,使其畫風流暢淋漓、空靈多變。完成了其在藝術創作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蜀中山水的蒼茫翠潤給予了傅抱石許多繪畫創作的素材和靈感,特別是金剛坡一帶竹林茂盛、松蔭蕨被,鬱郁蔥蔥,與晉-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詩中所描繪的景緻實無二致,這為傅抱石創作《蘭亭序》繪畫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記載中的三件傅抱石《蘭亭圖》
傅抱石一生曾創作多幅以「蘭亭序」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但目前有詳細文字記載的僅有三件,以時間為順序,分別是:
1、創作於1942年的《蘭亭圖》,目前無圖片資料,此件作品曾參展於《傅抱石壬午重慶畫展》,據傅抱石為畫展所作自序中記載,此圖中所畫主要人物約為三十三人,服裝、道具參考劉松年的作品。
2、創作於1945年7月25日的《蘭亭圖》,立軸(133.5 x 44 cm.), 圖中所繪三十六位主要人物,侍從8人。人物隱現於茂林之中,行止未見細節描繪,以意取勝。曾見於北京拍賣會中。
3、創作於1956年12月31日的《蘭亭圖》,橫幅 (60.8 x 100.2 cm. ), 現藏於中國美術館。共畫主要人物40餘位,侍從約10人。畫面注重人物面部細節描繪,用色明快。
與文徵明的《蘭亭修楔圖》淵源
自古以來,《蘭亭修禊》就是畫家們喜歡的題材。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劉松年、明朝的仇英等都有創作。而在本幅卷尾徐悲鴻題跋中提到的文徵明《蘭亭修禊圖》乃屬此類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此畫是文徵明73歲時用他擅長的青綠淺絳畫法繪制而成。圖中樹木扶疏,幽篁處處,間以環山流水,兩岸有上古衣冠數十,或立或坐,雖只用線條勾勒,但各具情態。曲水之中更有紅觴點點。設色明麗豐富,濃而不失雅緻,艷而獨具秀潤,一幅氣勢爽朗、水秀山明的暮春佳景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