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工筆小品花卉

工筆小品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23 19:28:02

⑴ 國畫荷花小品 斑翠紅荷 李曉明 怎麼畫

網上有李曉明工筆畫視頻,工筆畫論壇搜來看。

⑵ 為什麼畫工筆畫先臨習宋代花鳥小品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鼎盛時期是在宋代,而宋代工筆花鳥小品更是精品。它有明顯的簡潔、精緻和厚重的特徵,是值得後人學習借鑒的範本。

⑶ 國畫小品

尺幅大概一平尺到四尺對開,扇面、尺牘等都算小品。圖片嘛,可以直接找畫冊看看,有內很多這樣的容畫冊,內容有花卉有山水,有寫意有工筆,有些造就是什麼概念呢,我覺得你自己可能都不清楚,還是要自己去找尋與自己有共鳴的藝術

⑷ 中國古代花鳥畫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1、顧愷之的《鳧雀圖》

2、史道碩的《鵝圖》

3、顧景秀的《蜂雀圖》

4、蕭繹的《鹿圖》

5、韓乾的《照夜白圖》、《牧馬圖》

6、邊鸞的《梅花山茶雪雀圖》

7、刁光胤的《寫生花卉冊》

8、趙孟堅的《墨蘭圖》、《歲寒三友圖》、《水仙圖》

9、揚補之的《四梅花圖》、《雪梅圖》

(4)工筆小品花卉擴展閱讀:

一、花鳥畫的特點:

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動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於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

早在工藝、雕刻與繪畫尚無明確分工的原始社會,中國花鳥畫已萌芽,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末期木板畫《老虎被縛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鳥畫 ,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所藏東漢陶倉樓上的壁畫《雙鴉棲樹圖》,也是較早的獨幅花鳥畫。

花鳥畫發展到兩漢六朝則初具規模。南齊謝赫《畫品》記載的東晉畫家劉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鳥畫家。經唐、五代北宋,花鳥畫完全發展成熟。

二、趙孟堅的《墨蘭圖》

1、畫作內容

本幅款署「彜齋趙子固仍賦」。鈐「子固寫生」一印。墨蘭是趙孟堅善畫的題材。畫面上繪墨蘭二株,呈放射狀的長葉參差錯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題詩曰:「六月湘衡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詩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脫俗的思想境界。

2、藝術鑒賞

圖中運筆柔中帶剛,花朵及蘭草葉均一筆點劃,土坡用飛白筆輕拂,略加點苔。蘭葉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濃,變化含蓄,形成墨色對比。畫雖為水墨,但格調高雅,「遠勝著色」。

⑸ 工筆花鳥宋人小品《臘嘴桐子圖》的設色問題

你圖都沒有啊。。。先染深顏色,再染淺顏色,顏色不要調的太深,多染幾遍專,既要有分染又屬要有罩染。還有如果你想一次性把底色做足,做透的畫,是不太可能的。最後的成品的底色跟主題顏色是不協調的。應該把主題染完一到兩遍就用相應的底色全部罩染一下,但是這個顏色一定要淡....不要改變畫面的色相和明度,只是起個統一的作用。如果有漏礬的話,要刷膠礬水。干後繼續畫。就這樣

⑹ 折枝花卉屬於什麼創作題材

折枝,花卉畫的一種。畫花卉不寫全株,只畫從樹幹上折下來的部專分花枝,故名屬。扇頁之類的小品花卉畫,往往以簡單折枝經營構圖,彌覺雋雅。此外,「折枝」,也指七言律詩中對仗的頷頸二聯,「折」其中「枝」而已。故折枝詩也就是對仗的七言聯句。

⑺ 工筆花鳥小品的一般尺寸

工筆畫花鳥小品一般為小尺寸(32*20)和斗方(55*55),另外國畫的尺寸一般為斗方、三尺橫幅、三尺豎幅、四尺橫幅、四尺豎幅、六尺橫幅、六尺豎幅、八尺橫幅、一丈二

⑻ 有沒有什麼好的宋代工筆花鳥小品的書籍,介紹一下

《宋人小品》來
宋代是中源國工筆花鳥畫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期,以冊頁、扇面等為形式的小品畫在這一時期大量涌現。小品工筆花鳥以盈尺的畫幅傳達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它間接反映了宋代的社會狀態,這種狀態凝定為宋代的審美標准—— 平和簡淡 。說起工筆花鳥小品畫的精美,屬宋代的工筆花鳥小品畫最為出彩。它沒有嚴肅深刻的主題,也沒有復雜的技法,畫面各種關系的協調、精微變化為追求,為工筆花鳥畫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⑼ 任選一幅古代工筆花鳥作品進行鑒賞。

真是龐大的問題,我嘗試找到些資料:

一、人物畫 指以人物為主體的繪畫,簡稱「人物」。他是歷史上最早形的

一個畫科,早與山水和花鳥。人物畫力求將人物刻畫的逼真、

傳神,講究氣韻生動、神形兼備。人物畫分為:道釋畫、仕女

畫、肖像畫、歷史故事畫等幾個小分類。

歷代著名人物畫家有:東晉的顧愷之〈洛神賦圖〉;

五晉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唐代的周昉〈簪畫仕女圖〉

宋代的李唐〈採薇圖〉〈萬壑松風圖〉;

明代的仇英、唐寅〈春夜宴桃李園圖〉;

....

二、山水畫 指以山水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他最早只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

,獨立成科後逐漸成為最早能代表中國繪畫藝術成就的畫種。他

講究經營位置(構圖),神韻的表達和筆墨氣韻。傳統上將山水

分為:水墨山水、青綠山水、淺降山水等幾個小分類。

歷代著名山水畫家有:唐代的李思訓〈江帆閣樓圖〉

宋代的李成、范寬、董源〈韓林圖〉李成

〈溪山行旅圖〉范寬〈瀟湘圖〉董源;

元代的元四家;

明清的董其昌、四王、四僧等等。。

三、花鳥畫:指以花卉、禽鳥為主體的畫。他在歷史上最晚產生,多是一些小

品形式的繪畫,或是講究精細雕刻,或是講究筆墨趣味,可分為

工筆花鳥、寫意花鳥兩類。

歷代著名花鳥畫家有:五代的黃荃〈寫生珍禽圖〉;

宋代的崔白〈雙喜圖〉李迪〈風雨歸牧圖〉

趙佶〈瑞鶴圖〉

明代的陳淳〈洛陽春色圖〉徐渭〈水墨花

卉圖〉;

清代的朱耷〈牡丹竹石圖〉;等等。。

還有很多畫家都沒寫,您自己上網找下。

⑽ 高卉民的個人作品

我的天賦與基因源於嚴父與慈母。父親研究植物,善培花栽草,也畫得一手好寫意花鳥畫,他曾是黑龍江省早期的美術教師,當時校長是非常有名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李又罘,畫風受其影響;母親心靈手巧,描龍綉鳳,剪紙布藝,技藝不凡。耳濡目染,年少有志。自幼塗鴉,多摹白石,臨其圖片,貼了厚厚一本子,視為「命根子」,天天翻看,喜粗筆闊墨。少年時常磁石般地立在父親作畫的身旁,盯著看著學著;後來得臨李又罘原作,對水墨氤氳始感興趣,父親的花鳥畫感受都是他栽種的植物,生態、結構是有研究的,我幫他整理種植記錄卡片時,欣賞到了那麼多的花草速寫,他的畫是有感情的,生動的。李又罘先生大見識大閱歷,作品大氣,自信豪邁,對我影響至
今。我下鄉務農多年,對北方高寒地區的花草昆蟲禽鳥又情有獨鍾,喜愛備至,豐富了生活積累,胸中儲有千花萬卉。考入大學,正規學美術,學得不少素描速寫色彩基礎,提升了造型能力。
母校任教,曾為王道中先生助教一段,白描受其影響頗深。也下了番大功夫,積累了千餘幅習作。 1982-1984年中央美院中國畫系深造研修,是我藝術生涯重要時期,也是奠定畫風基礎的關鍵時期。學習期間得受中央美院諸位名家親授,客座中央美院名家的點撥,及來美院講學的名家作畫示範中悟得啟思。
給我影響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張力辰教授,我喜歡他為人,喜歡他畫風,願意跟定他學習,拜他為終身之師。他傳統、修養豐厚,理論有獨到見解,筆墨功力卓群,大氣磅礴,從他的筆墨結構、用筆、用墨、用水,特別是放到極處至精微的畫作,悟得了大寫意精神,立志繼承,發揚大寫之精神。郭怡琮教授親授其深研郭味渠先生重文氣、尚書卷的小寫意花鳥畫,並臨摹了大量郭味渠先生原作,深悟得傳統筆墨與生活與自然,有機結合才有其永恆生命。
高冠華教授追隨潘天壽先生多年,親得潘先生教誨,高先生上課將一生體悟著成的教案發給學生,自己讀,再臨其畫作。為研究潘天壽畫作之構成和內涵,走大師之路奠下了基礎。 第一部分 感受獨特 題材獨到
(一)重感受——北方特有的生活積累
高卉民先生自幼生長在北方,北方特有的山花野草、黑鳥昆蟲都是先生孩提時玩耍的夥伴和捕捉的對象。先生終日生活在自然之中,真真正正的親近和感受自然,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朦朧畫意便油然而生,並將點滴感受勾畫出來,就開始了由生活上的積累轉向藝術上的定向積累,這種激情又慫恿促動先生走上藝術之路。往往一個人的成長閱歷會影響他的一生,童年的閱歷是最原始的一個因素。先生對北方特有的山花與野草情有獨鍾,往往直抒胸懷,先生的這種選擇和他本人氣質、追求有很大關系,甚至有童年的因素蘊含其中。先生童年時的生活環境和自然物象就成了他獨占天地的表現和領地,特別是塞北深秋,涼風颳起,清爽襲來,虯枝勁草抗爭不屈之精神;凜冽寒冬,冷枝凍葉,頑強生命,蓄芳來年之氣質品格激勵著他,其中蘊涵著的深奧的人生道理鼓舞著他。從那清涼、苦澀、衰敗、殘缺、醜陋中深掘出大美來,這種獨特感受促成了先生藝術地域特徵和個人風格的形成。
(二)重題材——胸中儲有千花萬卉
高卉民先生在繪畫的表現內容上,致力於突破以往傳統花鳥畫題材的局限,開創了前無古人的野逸畫風,給當代畫史開了先河。
傳統花鳥畫一般包括花卉、果蔬、翎毛、竹石等題材,但由於古人的視野局限和傳承方式的束縛,實際上其表現的品種還是有限的。長期不變的表現對象加之不論是工筆院體,還是文人抒情,都很難有所突破。對於欣賞者而言,陳舊俗套的題材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審美視覺疲勞,只能給欣賞者帶來厭倦和不滿,這樣就達不到藝術給人們帶來的美感享受。先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且身體力行的推動著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題材的豐富和發展,使當代花鳥畫產生新的感動,這其中非常重要的途徑便是對花鳥畫題材的感受、熟悉和研究。先生能夠深入到自然中去,通過不斷的發現和體驗,捕捉新的描繪對象,擴大觀察視野,進而擴大花鳥畫的題材范圍和表現空間。在先生創作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中,已經成功而且很出色的實現了自己對題材的拓展。從先生的畫作中很少能夠看到那些司空見慣的傳統題材,而更多的是新鮮的陌生的,也是前人和當代花鳥畫界很少有人涉及到的,有的是生機勃發的山花野草,有的是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植物群落,甚至有的是在形態上不適入畫的異域花卉。先生講:「自然是藝術之本源,非僅內容之泉。自然植物的穿插交錯,纏繞攀附,結構韻律,春夏秋冬,風晴雨露霜雪,朝暮晝夜,窮極變化都會給獨特的題材和藝術語言的形成以啟迪。」先生很好的把握了這一獨特題材和現代審美意識,從他人熟視無睹中尋找出新穎的陌生的大題材天地;從沒人涉獵過的自然中,探索出更適合自己的獨特體驗和感受的語言樣式。
第二部分 筆墨獨到 風格獨現
(一) 重筆墨——不隨俗流自成一家
高卉民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言情狀物極具神妙,而且筆墨洗練,色彩隨和,給欣賞者以遠離塵囂之感、滌盪風塵之思、筆精墨妙之品,能夠從中解讀到「皴、擦、點、染,氣息波動。」品嘗到「盪漾的生氣,透露的旋律。」讓人盪氣回腸,不能自已。
作品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融入了傳統文化中筆墨功力的實踐,尤其講究骨法同筆,使他對描繪對象的特點把握適度,心手相應,線條墨韻的表現能力極其強健。舍棄過於細膩的小情小趣上的筆墨,注重大寫意筆墨的書寫,融匯了書法線條的藝術語言,大大地增強了造型抒情的功能,使用筆緊密的結合著立意和保持運行中的「強其骨」,擴大了線條的界定范圍,成了先生抽取概括自然物像,融入情思意境,創造寫意大美的基本手段。筆墨總是隨著描繪對象而發生變化, 有時沉厚老辣,有時直白坦露,有時野逸放縱。在控製作品總體格調時,蒼勁處不失圓潤,稚拙處保持清爽。營造畫面氣韻是先生的一大亮點,先生尤其喜歡並善於表現瞬間的運動節律,在形似和神似之間飛揚著力的節奏,並運用筆墨的濃淡,點線的交錯,明暗虛實的互映,水墨淋漓,一氣呵成,適度控制水分滲透走向,直至恰好「結邊」,達到水暈色彰的效果,增強了形體氣勢的開合,去創造一幅幅意境幽深,氣象萬千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
高明的是「卉」字又似「三草堂」中的「三草」意象,「卉」和「民」組合之後,筆法意象還似黑鳥,來填充畫面黑白分割,留給欣賞者無限的聯想空間和藝術美感享受。
筆墨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這一特點,它的表現領域也在拓寬,先生站在時代的高度對自己的繪畫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大寫意作品也顯現出一種「氣高而不怨,力動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瞻而不疏的中庸氣質。」
(二)重風格——自覺鑄造高家樣式
高卉民先生的作品是當今美術界所熟悉的,他的畫永遠是他自己的一個獨特風格,個性鮮明,任何一個展覽會上,觀眾馬上就能識別出這畫為先生所作,難以模擬,難以超越。
在同時代的畫界中,他早已形成自己的創作樣式和獨占天地的自家題材,並在這個格局裡自覺鑄造自己的面貌,向著純美的反向探索著,並不是向以往畫家用心經營形式發展,而是牢牢把握傳統的大寫意性和抒情性,不論大幅小品都能牢牢的吸引觀賞者的眼球,使觀賞者視覺久駐,深刻感受震撼之美、張力之美,這也是大傳統、大文化積淀的結果。先生講:「風格形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待自己文化修養漸豐厚,思想理論漸成熟,專業技能(筆墨功夫,意象創造,形式結構,藝術表現。)在長期藝術創作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習慣語言特徵、個性符號程式和獨詣的筆墨結構形式,感情化、性格化的表現方式,覺而不覺、不覺而覺時追求的習慣,習慣成自然,風格便出現了。還有不斷深化拔高的過程,藝海無涯,風格發展不止,每一位藝術家的一生無不都在鑄造著自己的風格。」先生的作品如同先生的自我寫照,很真實的展現了他追求一種宏大的氣勢、大格局、大氣象的獨特之處,而且在實踐中探索和完善變法的問題和自我突破的問題,以便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不言而喻先生在繼承花鳥畫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形成了獨特而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具體表現在:
其一,先生牢牢把握北方獨特的生機無限的花鳥畫題材,並把在生活中不斷發現和體驗到的山花與野草表現的獨占天地,改變了以往人們因司空見慣的傳統題材而導致的視覺疲勞。先生通過不斷的發現和體驗,把那些新花卉草本植物用大寫意的表現形式轉換成獨特的筆墨圖式、符號敘述,拓寬了當代花鳥畫題材和表現空間。
其二,在大寫意花鳥畫筆墨張力的表現上,先生的作品中保留著力度和氣韻的經營。作品沉厚有力,蒼勁雄渾,積潑兼備,不事雕飾,強化了大塊黑白和以單純的焦墨為主調的特點,突出陽剛毫勁,創造了符合自我的特殊筆墨與形式結構,如黑鳥用墨積至渾呼如鑄的地步就是獨到的。
其三,作品中「野逸畫風」鮮明。先生注重物象的野情、野趣、野意、野味,野花、野鳥是先生情有獨鍾的表現領域。這不單單是題材上的提升,而是更注重審美趣味的拓展。他充分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作品中洋溢著豪放、超脫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寫照,更多的是傾注了個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追求。
風格,通常是體現著創作個性的,個性必然與藝術家的藝術風格特徵相互聯系,它根植於藝術家的審美意識之中。先生在創作中,側重於自我內心觀照,沉潛於對自然物象與本體相符合的藝術境界的追求之中,作品的風格也越加豐富和完美。在創作中,先生注重把花卉和背景環境融為一體,拓展著大寫意花鳥畫的表現語言,在傳統的花鳥畫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生命活力。作品生機勃勃,野而大逸,苦澀多味,豪而多情,蘊涵著強烈的時代氣息,擺脫了以往缺少新意的束縛狀態,更多的注入了新的題材和新的表現樣式,拓展了傳統花鳥畫的表現領域,鑄造了自家樣式,開創出了一種既感受獨特,追求異樣,表現陌生,不與人同,又厚古博今、品味耐讀的大寫意「野逸畫風」。
第三部分 修養獨詣 精神超越
(一)重修養——自覺修煉人格大美
高卉民先生注重藝術家的人文追求,主張「畫者常到大自然中去,見大山、大川、大森林、大草原,拓大胸懷,感受心曠神怡;見大師名家揮毫,得大見識,感悟心神沉靜,;聆聽大學問家教誨,讀大書,悟大理,修大養,循藝術大規律,走大路,吃大苦,下大功,大進步成大風格。」因此,他有「大寫意花鳥是傳統文化的內核,是修養的外化。」這一藝術思想。我們理解為先生所主張的修養應該包括文化修養和精神修養兩個方面。他藉助文化修養、理論素質來提升自己的筆墨表現能力,從而構建自己的審美理念和繪畫圖式,實現了對心靈的撫慰,完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的和諧。先生對大寫意花鳥畫的深層認識更多的是體現在對中國畫人文精神及文化意義的關注,在他創作的作品中含有感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智慧,而他的教學、創作和研究又三位一體,閃爍著思想的光芒、文化理念及人生命運的思考和關切。
在解讀先生的作品時,談到大寫意花鳥畫是修養的外在顯現,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心境狀態。「人品的高下與筆墨方法和熟練程度本身沒有多大聯系,但與筆墨的風格、質量、品性和氣質卻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藝術家的才情和審美趣味的差別,在於同一題材的表現中會出現不同面貌的原因。所以,先生在創作中強調修養品格,體現了豐富多樣的意象性特徵,並致力於追求鮮活、獨特野逸的筆墨情趣,以此形成個性化大寫意花鳥畫風格。
先生多年來堅守北方——他創作的源地,常常以超脫平和的心態,營造自我位置,營造自我生活方式,每天同常人一樣過著一無二至的生活。先生身兼多職,從事藝術教育管理,藝術教學,「參與」社會活動之時還堅持藝術創作,以超然之態經營著自我。
(二)重精神——超越自我的大境界
大寫意花鳥畫的最高境界在於內在精神的反映。在內容蘊涵和形式手段上,從廣義上講它不僅僅局限於自然物象,還充滿著情、思、境、魂,它是自然界與精神靈魂的和諧統一體。在統一的大寫意花鳥畫景物中,虛處求實,實處求物,虛實相生。先生把他所理解的大寫意花鳥精神融入作品創作之中,通過筆墨語言把這種花鳥精神表現出來,畫中千花萬卉的靈性得以顯現,天人合一的境界得以實現。
在自然中,我們所看得見、摸得到、感受獨特的山花野草,當反映到先生的畫面中的時候,所體現的那種超越自然、超越自我和作品本身的東西就是大寫意花鳥精神。先生的大寫意花鳥已經成為他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與自然對話,與山花野卉對話,由此而形成的筆墨語言以引起欣賞者的遐想沉思與精神共鳴。
黑格爾以為:「只有心靈才是真實的,只有心靈才能涵蓋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這較高境界而且由這較高境界產生時,才真正是美的。」因此,先生說:「好的大寫意花鳥畫應該是心靈、心思、心緒、心情、心構、心技的天機流露,融合之作。」這是先生在審美意象創造方面的論述。從先生的作品中能夠感受到筆墨之間,虛實之間,物我之間的探求向著永恆的「大美」轉化。畫中所表現的物象靈動野逸、自然成趣,擺脫了自然物象的局限,重建視覺規范。這不僅實現了對客觀物象的超越,它實際上意味著先生的思想與靈魂在更高層次上的撞擊,意味著大寫意花鳥畫是超越物質與精神的融合。
先生在大寫意花鳥畫作品中以北方獨有的山花野草為主要表現對象,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特徵,突破了傳統花鳥畫題材的藩籬,開創了個性鮮明的「野逸畫風」,成為獨占天地的代表性藝術家,創造真正意義上的大題材,大風格,大精神。

熱點內容
4月8日情人節 發布:2025-05-17 19:10:02 瀏覽:995
請問什麼花是一朵朵開 發布:2025-05-17 19:00:53 瀏覽:350
黃玫瑰陶瓷 發布:2025-05-17 18:34:36 瀏覽:558
東莞插花培訓學校 發布:2025-05-17 18:33:29 瀏覽:974
一朵小花古清教案設計 發布:2025-05-17 18:23:59 瀏覽:885
附石枸杞盆景 發布:2025-05-17 18:23:55 瀏覽:633
茶花花蕾乾枯 發布:2025-05-17 18:22:51 瀏覽:522
綠豆芽盆景 發布:2025-05-17 18:16:52 瀏覽:540
梅花糕料壺 發布:2025-05-17 18:11:44 瀏覽:843
蘇州櫻花灶具 發布:2025-05-17 18:08:57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