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花卉作品欣賞
㈠ 文藝復興前或者文藝復興時期,有畫過花卉比較著名的油畫家嗎請告訴我畫家和畫的名字,謝謝。
在文藝復興之前,並沒有廣泛認可的油畫家專門以花卉為主題進行創作。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花卉作品並不像肖像畫或宗教畫那樣著名,但這一時期的畫家們確實在作品中融入了花卉元素,尤其是在宗教畫和神話場景中。以下是一些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及其包含花卉元素的作品:
1.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著名作品:《春》(Primavera)
在這幅畫中,波提切利描繪了維納斯和她的夥伴們,背景中有著豐富的花卉圖案,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古典神話的重新詮釋和對自然美的追求。
2.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雖然達·芬奇以人物畫聞名,但他的作品《蒙娜麗莎》中,背景隱約可見的花卉和景觀展示了他對自然細節的關注。
3. 拉斐爾(Raphael)
拉斐爾的作品中,如《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雖然不是專門的花卉畫作,但畫中人物周圍的裝飾性圖案和背景中的植物元素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對和諧與平衡美的追求。
這些畫家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受到贊譽,而且對後世的藝術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通過畫中的花卉元素,傳達了文藝復興時期對自然界美好和諧的追求,以及對古典文化的復興與借鑒。
㈡ 文藝復興前或者文藝復興時期,有畫過花卉比較著名的油畫家嗎 請告訴我畫家和畫的名字,謝謝。
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的油畫。特點:無論畫面大小,都有一種很完美的情境。
(一) 文藝復興時期油畫
1、 喬托:義大利油畫是歐洲油畫發展的先聲,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畫家喬托,創作了許多具有現實生活氣息的宗教畫,被認為是歐洲繪畫之父和現實主義畫派的鼻祖。
2、 波堤切利:在線條、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表現更為豐富,人物思想感情表現得更加細致,作品情緒性更加強了,更注重科學的比例、透視和空間關系,造型極其優美,象音樂一樣。
3、 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將油畫推進到高峰。寫實體系更加完善,美和力感更強了。
米開朗琪羅:他的壁畫,表現了非常豐富的人間世界,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充滿著的矛盾與斗爭。
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使人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人文主義的氣息。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等聖母畫像,表達了人文主義精神對人的外在、內在美、對人的尊嚴、對人的和諧的歌頌。
比較於南歐和諧與優美的風格,北歐的繪畫更注重實在的、具體的客觀世界的刻畫,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對人物描寫更注重性格。如尼得蘭(現在的比利時)畫家勃魯蓋爾等,雖也描寫宗教題材,但處理成世俗的,農民般的生活場景。
(二)17、18世紀油畫
表現人生、表現社會,內容更加深刻了,表現形式、藝術語言更加豐富了。
重要代表人物如:
佛蘭德斯(今法國東北部和比利時西南部)畫家魯本斯,《搶劫留基伯的女兒們》(文字教材42頁);
荷蘭畫家倫勃朗;(教材43頁)
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教材43頁)
法國畫家達維特。(教材43頁)
(三)19世紀70年代以前(18世紀)的油畫,歐洲進入近代史階段,尤其是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大革命,使法國成為歐洲政治與文化的中心,也成為歐洲美術的中心。這一時期油畫題材擴展了,思想內容豐富了、深刻了,藝術語言也較以前有了更大發展。著名畫家與作品有: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達維特:《馬拉之死》
法國浪漫主義畫派代表德拉克洛瓦:《自由神領導人民》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畫派代表庫爾貝:描寫工人生活《畫室》;米勒:描寫農民生活《拾穗者》。
印象派油畫:代表人物莫奈《日出·印象》。(教材44頁)
描寫現實的畫家列賓《伏爾加河纖夫》。(教材44頁)
西方現代油畫包含兩個主要方面:
在寫實油畫中體現現代人的感覺,給古典寫實賦予新的精神內涵;
背離傳統,背離寫實的前衛性探索。
主要特徵:
主要表現內心世界;
將某種形式因素抽取出來向極端發展;
突顯多樣化的、個性的美感,甚至有表現"丑"的;
以獨特的藝術觀念支配繪畫,流派彼起此落。
古典向現代畫過渡時期代表人物荷蘭畫家凡·高、立體主義畫派代表人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抽象派代表人物俄國畫家康定斯基。
㈢ 油畫花卉高清大圖
能找得的最大的了,點擊圖片放大,尺寸:657 × 1227
㈣ 梵高《向日葵》有什麼特點,有什麼意義
藝術特色:
1. 梵高的《向日葵》以其飽滿而富有沖擊力的色彩著稱,在形象上既保留了向日葵的真實特徵,又融入了抽象的元素,使得作品既具有辨識度又能引發觀者的遐想,色彩與構圖的和諧使得畫面既有張力又不過於雜亂。
2. 梵高通過這一系列作品傳遞了一種對生活的感激之情,對家人以愛心相待,對他人以善意相對,對朋友以坦誠相交,對工作以熱忱投入,對生活以感恩之心感受,並以一顆欣賞之心來享受藝術的美好,正如畫中那燦爛如花的向日葵。
3. 在藝術史上,《向日葵》系列以其活力四射的色彩打破了17世紀以來荷蘭花卉繪畫的傳統,展現了梵高對時代變遷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創作背景與過程:
1888年8月,梵高創作了他的第一幅《向日葵》,他計劃畫12幅來裝飾他在阿爾的小屋,以迎接高更的到來。然而,在完成4幅作品後,高更即刻到來,並對這些作品贊不絕口。高更特別喜愛這種金色的組合,並鼓勵梵高繼續創作。10月,梵高用高更帶來的新材料畫了第5幅向日葵。不幸的是,兩位藝術家的藝術理念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導致梵高沖動地割傷了自己,而高更在驚恐中離開了阿爾。
1889年1月,梵高在深切地思念高更的同時,創作了第6幅《向日葵》。這幅畫中,他畫了15朵向日葵,並調整了自己的風格,剔除了一切可能聯想到現實主義的細節,以迎合高更的藝術喜好。他打算將這幅畫送給高更,以期修復他們的友情。然而,梵高的努力並未改變結果,高更再也沒有回到他身邊,第6幅《向日葵》 thus became a tribute to their friendship.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向日葵 (法國1888年梵高創作的系列油畫)
㈤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風景、花卉和花園油畫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這位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裝飾性作品聞名於世。盡管他最為人熟知的是象徵意味濃厚的人物畫,但他的風景、花卉和花園油畫同樣值得探索。克林姆特晚期的作品轉向了這些主題,這反映了他內心渴望的轉變,如他的巔峰之作《花草農園》。
《花草農園》不僅是他優美風景畫作的代表,也因其在1908年維也納藝術展上的驚艷亮相,確立了他現代藝術家的地位。這幅色彩斑斕的畫作,靈感源於他在阿特爾湖畔的夏日生活,鄉村花園中的雛菊和玫瑰交織出歡快的氛圍,同時作品中隱約可見女性元素,富有象徵意味。
與克林姆特的肖像畫並列的是他的風景畫,它們揭示了藝術家內心深處的實驗精神,為他的藝術世界增添了豐富多樣的維度。比如《花草農園》,它不僅是對自然的描繪,也是藝術家情感的表達,盡管表面華麗,卻蘊含著深刻的悲劇感。
作為國際藝術市場的稀缺資源,克林姆特的風景畫作如《花草農園》備受收藏家的青睞。溫欽畫廊代理著眾多頂級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克林姆特在內的大師們,他們的藝術遺產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㈥ 油畫花卉該怎麼畫
關注七色圓點 讓生活變得更藝術
色彩美或色彩形式美,是色彩要素之間共同構成的純粹抽象的色彩效果,它與作品的內容美、形象美比較而言,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和意義。
1.雖然對象的內容只是簡簡單單的一盆花,但是在開始畫之前畫家花了大量的思考和准備工作。他不斷地轉動放在桌布上的植物,直到找到花朵最有趣味性的角度為止。
2.用稀釋過的顏料為木板上了一個底色,然後在木板上繪制一個細致的草稿,標示出每朵花之間的關系。
3. 因為花朵基本上是白色的,所以畫家選擇先塗深色的背景。他把左手搭在畫架上,來支撐作畫的右手。
4. 畫家很仔細地在調色盤上混合顏料,所以調出的顏色中不會有不均勻的條痕存在。圖片中展示的顏色是用白色加了一點大紅和土黃調成的。
5. 為了確定顏色的准確,畫家把蘸了顏料的畫筆靠近花瓣進行比較,這是種非常有助於分析顏色的方式,同時這個方式也使你能夠建立起畫面的關鍵色調。
6. 調好了顏色,為花瓣上色。由於實際上花瓣中完全相同的顏色重復非常少,所以在繪畫過程中需不斷地調和顏料中各種顏色的混合比例。
7. 在全部的花瓣完成之前,還要先畫一些葉子,尤其是它們之中最深的區域。
8. 黃色的花蕊和花盆,在冷色調的畫面中增添了一些暖色。在這些顏料中畫家混合了一些媒介劑,這個媒介劑是由三分之一的亞麻仁油和三分之二的松節油調和而成。
9.為了確保能將淺碟銳利的邊緣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畫家在畫大面積的桌布之前,先用一支尖頭的貂毛筆來刻畫盤子的邊緣。
10.現在桌布已經完成,畫家又用一支貂毛筆來勾勒出那些最重要的葉子的形狀(與背景形成對比)。
11. 在這個細節圖中可以看到, 「白色」花瓣的色彩范圍,從微微發黃的白色到粉紅色,然後又變成相當深的紫灰色。這些色彩的變化基本上都是由於花瓣受到的光照角度不同而產生的。
12.前景的葉子投影在花盆上,用深色來表現,桌布也做了最後的調整。
一幅靜物花卉的油畫就完成了~
更多油畫花卉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