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油畫花卉
① 評價莫奈的睡蓮
印象派大師莫奈晚年花 29 年創作了《睡蓮》系列。關於睡蓮,你可能有個疑問,怎麼好像世界各地都有這幅畫?莫奈到底畫了多少?真實數據確實很驚人,據統計,《睡蓮》一共有 181 幅。
莫奈在晚年時,自己開鑿了一個蓮花池,每天對著這些花寫生。他曾經說:「除了畫畫和種花,我這個人真是一無是處。」他特別喜歡種花,喜歡打理花園,並且堅持了一生。不管經濟狀況好還是壞,不管生活里遇到什麼樣的變故,甚至於當不幸來臨,正是這件喜歡的事,支撐著他向命運發起挑戰。
莫奈《睡蓮》
所以,如果今天你沉迷於一件美好的事物,有人勸阻你不要玩物喪志。你不妨跟他談談莫奈。
回到剛剛的話題,莫奈為什麼這么痴迷於畫睡蓮呢?作為一個藝術家,莫奈的前半生幾乎都在和貧窮戰斗,到了 50 歲,他終於買了自己的第一棟房子,他先打造了一個普通花園,但是不夠,莫奈還喜歡水,喜歡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本的浮世繪,於是又買了一塊地,挖了池塘,種上從世界各地找來的睡蓮,又跨越池塘,造了一座日本式的拱形木橋。這就是《睡蓮》系列裡的世界了。所以莫奈睡蓮里的景色是真實存在的,就在今天的法國小鎮吉維尼。
這個睡蓮花園幾乎成了莫奈的天堂。他凌晨三點就起床,一連幾個小時坐在池塘邊,觀察睡蓮和水、和風、和光線在一起千變萬化的姿態。慢慢地,他開始醞釀畫睡蓮,有些當時就取得了轟動,但更多的其實一直藏在家中,「二戰」後才又被發掘出來。
一位老人本來就該這樣享受晚年了。但是,71 歲時,莫奈的妻子和長子接連去世,第二年,他又患上了白內障,很擔心自己就要瞎掉了。這個時候莫奈開啟了爭分奪秒的狀態,他找人修建了天花板透光的大畫室,開始畫巨幅的《睡蓮》。到生命最後階段,他幾乎雙目失明,要靠看顏料管上的文字才知道用的是什麼顏色。所以,莫奈畫了那麼多睡蓮,一是因為真的熱愛,二是因為畫睡蓮代表了對自由的渴望,代表他生命中最後的激情。
② 文藝復興前或者文藝復興時期,有畫過花卉比較著名的油畫家嗎 請告訴我畫家和畫的名字,謝謝。
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的油畫。特點:無論畫面大小,都有一種很完美的情境。
(一) 文藝復興時期油畫
1、 喬托:義大利油畫是歐洲油畫發展的先聲,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畫家喬托,創作了許多具有現實生活氣息的宗教畫,被認為是歐洲繪畫之父和現實主義畫派的鼻祖。
2、 波堤切利:在線條、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表現更為豐富,人物思想感情表現得更加細致,作品情緒性更加強了,更注重科學的比例、透視和空間關系,造型極其優美,象音樂一樣。
3、 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將油畫推進到高峰。寫實體系更加完善,美和力感更強了。
米開朗琪羅:他的壁畫,表現了非常豐富的人間世界,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充滿著的矛盾與斗爭。
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使人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人文主義的氣息。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等聖母畫像,表達了人文主義精神對人的外在、內在美、對人的尊嚴、對人的和諧的歌頌。
比較於南歐和諧與優美的風格,北歐的繪畫更注重實在的、具體的客觀世界的刻畫,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對人物描寫更注重性格。如尼得蘭(現在的比利時)畫家勃魯蓋爾等,雖也描寫宗教題材,但處理成世俗的,農民般的生活場景。
(二)17、18世紀油畫
表現人生、表現社會,內容更加深刻了,表現形式、藝術語言更加豐富了。
重要代表人物如:
佛蘭德斯(今法國東北部和比利時西南部)畫家魯本斯,《搶劫留基伯的女兒們》(文字教材42頁);
荷蘭畫家倫勃朗;(教材43頁)
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教材43頁)
法國畫家達維特。(教材43頁)
(三)19世紀70年代以前(18世紀)的油畫,歐洲進入近代史階段,尤其是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大革命,使法國成為歐洲政治與文化的中心,也成為歐洲美術的中心。這一時期油畫題材擴展了,思想內容豐富了、深刻了,藝術語言也較以前有了更大發展。著名畫家與作品有: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達維特:《馬拉之死》
法國浪漫主義畫派代表德拉克洛瓦:《自由神領導人民》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畫派代表庫爾貝:描寫工人生活《畫室》;米勒:描寫農民生活《拾穗者》。
印象派油畫:代表人物莫奈《日出·印象》。(教材44頁)
描寫現實的畫家列賓《伏爾加河纖夫》。(教材44頁)
西方現代油畫包含兩個主要方面:
在寫實油畫中體現現代人的感覺,給古典寫實賦予新的精神內涵;
背離傳統,背離寫實的前衛性探索。
主要特徵:
主要表現內心世界;
將某種形式因素抽取出來向極端發展;
突顯多樣化的、個性的美感,甚至有表現"丑"的;
以獨特的藝術觀念支配繪畫,流派彼起此落。
古典向現代畫過渡時期代表人物荷蘭畫家凡·高、立體主義畫派代表人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抽象派代表人物俄國畫家康定斯基。
③ 我是油畫初學者,想找一些好看的花卉臨摹,希望各位前輩推薦一些好的網站或者是書籍,小弟在此拜謝了!
臨摹花卉我確實不知道誰的好,
臨摹梵谷和莫奈的吧
他們的色彩感覺很好,比較適合回初學者臨摹。答
你可以去專賣店買書臨摹
也可以去書店借書回去臨摹
花卉比較適合國畫
當代有個女藝術家的油畫有很多的花
她的顏色一般的人調不出來
所以不建議你去臨摹學習
④ 睡蓮系列畫出的作品色彩感覺是怎樣的
顏色比較灰,沒有太強烈的對比色,但是顏色很豐富,看印象派的畫要遠看,看整體。
《池塘·睡蓮》創作於1918至1919年間。是莫奈以睡蓮為主題的重要晚期作品之一。這幅油畫傾注了莫奈極大的創作熱情,他對於光和影的運用在該作品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遠遠超出了對物體本身的描繪。
《池塘·睡蓮》以高超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在大師的筆下,水是純綠色的,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看似隨意的彩色線條筆觸柔美,似乎讓水流動起來,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間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4)莫奈油畫花卉擴展閱讀:
莫奈創作背景: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莫奈:而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阿在他的藝術人生中。
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里,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⑤ 用藝術美學的語言評論莫奈的池塘 以及其藝術追求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連作《睡蓮》。年11月,莫奈的經濟狀況開始大為好轉,他把所租的房子連同院子一起買了下來。1892年,他還建造了一個溫室栽花;1893年2月,又買下了一塊離住宅不遠的地基,目的是想把吉維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進他院子里的一個人工修建的池塘。這樣,形成了一座"水上花園"。這個計劃起初因河水問題而受到當地人的反對。莫奈費盡了周折,才如願以償。後來,他又在池塘中架設一座日本式小橋,池塘的周圍種植垂柳和多種花卉;在池塘里則繁殖了睡蓮。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睡蓮成了他晚年描繪的主題。
此後27年裡,他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主題。 1900年底,莫奈在丟朗-呂厄的畫廊里初次展出他的《睡蓮》連作,共13幅,年代標著從1899到1900年。畫上的睡蓮隱隱現現,浮在水面延綿不絕。那座日本式拱橋在他的畫上已被覆蓋著索藤;池岸的背景是一片翠綠。《池塘·睡蓮》這一標題在九幅畫上重復出現,看來有些單調,可是在每幅畫上,形象卻別有一番情趣。這里的一幅(99×93厘米)便是其中之一。1901年春,莫奈又買下水池南面沿河岸的一塊土地。此時莫奈已是吉維尼的知名人物了,市政當局當然會欣然同意的。他的畫譽被傳播到世界各地,法蘭西學院給他留了一席榮譽位置,但他都不予理睬。在莫奈看來,如果對繪畫的愛不能高於一切,就成不了畫家。從1904年起,他畫的池塘已不見那座日本式拱橋了,池內的睡蓮也更加簡練,整個畫面只露出一點點池岸。有的畫面連天空也不見了,但他把水畫得很深沉。
1909年5月,巴黎的公眾又一次在丟朗-呂厄的畫廊里看到他的48幅《睡蓮》水景連作,人人為之拍手叫絕。1911年5月,一次非同小可的打擊襲來,莫奈的第二個妻子愛麗絲死了;緊接著,在1912年7月,醫生確診他的右眼患有退化性白內障。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斗爭時期:他想以最大的毅力來畫完《睡蓮》,與即將到來的失明威脅相抗衡。他開始一連幾個小時呆坐在這幢寧靜的水上花園里,觀察水面。1914年,他又計劃在住所的東北角建造第三個畫室,以便在那裡架起高183厘米長366厘米的巨大畫布。施工沿著池邊進行,一直繼續到1915年8月。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在離他的池塘僅40英里的地方彌漫著,75歲的莫奈也全然不顧。這些巨大的畫幅整整花去他12個年頭。不過,這次他不再把畫面分割成單幅,而讓它構成一個連續體。當宏大的《睡蓮》連作安裝在巴黎奧朗熱利博物館一間圓形廳內四壁時,無邊無際的池水與蓮葉在富有裝飾情趣的環形油畫中展現出來,環繞在觀眾的周圍,使人頓生一種奇幻感。
1926年12月5日正午,莫奈在吉維尼自己的寓所去世,享年84歲。臨終前,他囑咐把他的《睡蓮》連作贈送給國家。由於《睡蓮》油畫環形連作的獨特與宏偉,當它被安裝在奧朗熱利的橢圓形博物館內時,人們把它稱作"印象派的西斯庭教堂"。 作於1899年的這幅《池塘·睡蓮》約有99×93厘米,現藏倫敦國立畫廊;而那一幅《朝》,作為環形《睡蓮》壁畫的一個局部,現仍在巴黎的奧朗熱利博物館(Galeriedel』orangerie)的橢圓廳里。
⑥ 莫奈組畫《睡蓮》鑒賞
印象派油畫大師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
晨霧中,太陽從水面升起,影影綽綽的起重機,煙囪等勉強可辨,離前景最近的小船和船上的人亦僅是一抹剪影……灰色、帶灰的橙色、淺紫色、黃白色的顏料鋪滿了畫面,將東方日出、朝霞滿天、水面上霧氣蒸騰的景象以「印象」的手法表達,令「瞬間」濃縮成「永恆」,莫奈新鮮的嘗試令人興奮。
然而當時大多數觀眾並不能欣賞他的作品。記者路易.勒魯瓦假借一位參觀畫展的專家之口,對展出的作品大大地諷刺挖苦了一番,在談到《日出.印象》時說道:「毛坯的糊牆紙也比這海景更完善。」並且用「印象主義者」來稱呼參展的畫家——這就是畫派名稱的由來。
這個最初被當做笑柄的名稱卻得到了畫家們的自我認同,雷諾阿的一個朋友在一篇文章中以簡練的語言根括了「印象派」的特點:「依據其調子而不依據題材本身來處理一個題材,這就是印象主義者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畫家們的地方。」
無論在哪種意義上,莫奈都稱得上是最純粹的印象派畫家。
人們說莫奈是印象派中的印象派,他的畫作是印象派的象徵,這些都不是誇大其詞。之所以這樣說,並非因為「印象派」一詞因他的作品而起,而是指在這個畫家群體中,莫奈始終執著於印象派的理想,在他漫長的一生中,始終堅持探索和研究光線的躍動投射在景物上所產生的微妙的變化,以及如何准確地將這種變化繪製成美麗的圖畫。
莫奈一生都愛花。「我會成為畫家,也許是拜花所賜」,從中可以讀出花卉在他生活中的意義。在那些貧困的日子裡,他的居所也沒有缺少花的環繞。
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寓所所經營了一個大花園,並且按照自己的設計在花園中建造了一個大畫室。他是把多少心血投注到花園的建造上去了啊!而花園中的蓮池亦成了莫奈藝術追求的最後寄託,他以極度的熱情繪制著「睡蓮」組畫,睡蓮組畫印證了莫奈頑強的生命力度。在這片由濃烈的色彩構成的繽紛的世界裡,睡蓮成為色彩的魔幻載體,那些短暫的生命獲得了永恆。
偉大藝術家的意義,不僅在於他們以傑作提示了人類精神生的豐富性,而且在於他們以自己的作品教給我們某種新的觀後世界的方式,讓我們對習以為常的世界產生驚異和敬畏。
莫奈的《睡蓮》組畫挑戰了人的視覺經驗,他每幅作品運用的色彩和筆法都不盡相同,因而可以說每一幅《睡蓮》都有獨特的生命。如果說那一池的濃綠還屬於「有法可依」的話,而那些飄浮在藍綠色之上的鮮艷的黃色、紫色、紅色就絕對是超驗的結晶。
有研究者認為莫奈的眼病改變了他的色彩感覺。他做過手術之後並沒有讓他恢復原有的視力,以致他作畫時頭要和畫面湊得很近,常常要靠辨認顏料的標簽來調色,盡管如此,某幾幅《睡蓮》畫面上還是出現了「怪異」的色彩。但我寧願相信這些不拘成法、汪洋恣肆的色彩的筆法來自於自由的心靈和對陽光的信任,藝術家一輩子的歷練至此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化境,哪裡還能有什麼特定的規范、尺度可以束縛住他的手腳!這是物我相融的境界使然,這就是一片璀璨的焰火——一片永不會熄滅的焰火。
當他睜著渾濁的雙眼,久久地坐在水邊觀看那一池心愛的植物,他已經獲得了這些水上精靈的整體「印象」。
莫奈親眼看到印象派勝利並享受到印象派成果的人,同時他一定也感受到某種痛苦,那就是印象派畫家經過多年奮斗才得到社會承認的藝術理想,在他有生之年已經被一代藝術家所拋棄。
⑦ 畫花卉的水粉水彩畫和油畫的畫家名字
中國的:
烏密風 ,女。我國著名美術教育家、工藝美術家、傑出的美術設計家、水彩畫家
。水彩畫《牡丹》獲1996年全大水彩畫銀獎;《牡丹》、《水仙》、《向日葵》、
《扁竹蓮》為中國美術館收藏;主要著作有《敦煌圖案》、《花卉圖案》、《水粉
畫集》、《烏密風畫集》等。
吳富榮 簡介:吳富榮,1968年生於福建,職業畫家,定居北京,畢業於廈門大學
藝術系。作品以花卉為創作主題,作品《秋意濃》、《荷韻》被收藏12月參加上海
博眾中俄油畫名家原作迎新拍賣,作品《漣漪》、《暗香》被收藏12月作品《荷風
雅頌》、《雨荷》、《長相依》、《荷頌》被湖北高藝集團收藏。
http://blog.163.com/001_piao/blog/static/667296920113265549727/這有他的
精美油畫作品,荷花畫的真的很美。尤其擅長畫牡丹、荷花
蔣宗強,男,1970年生於四川安岳,中國實力派畫家,分別讀於內江藝專,四川美
院。
長期潛心研究寫實油畫,其作品以細膩、唯美見長,深受眾多藏家、藝術機構青睞
。近數年來,主要以牡丹、葡萄為研究對象,在繼承中國傳統國畫構成的同時,又
借鑒西洋古典油畫特有的表現手法。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表現形式。
外國的:
比較熟悉的就是梵高的《向日葵》
印象畫家巴齊耶的《插牡丹花的黑女人》
印象派馬奈的《白色牡丹花》莫奈好像也是,畫花卉的畫家其實挺多的。詳細點的
:
1. 威廉·亨利·亨特 英國19世紀自然主義畫家。他擅長表現水果、花木、飛禽
、鳥巢等題材。代表作:《迎春花與雀巢》是他畫風發展到後期的典型作品,在此
幅畫中可以看到,他使用的細密畫法,運用不透明顏色(水彩顏料和鋅白混合),用
各種不同的點彩方法,細微、緊密而真實地表現出對象,線條緊湊,色彩生動。他
很少使用長筆觸。當時,曾有許多畫家爭相模仿這種精緻的作畫技巧。
2. 亨利▪方丹▪拉圖爾,主油畫,個人比較喜歡他的花卉。
1863年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市。他只在巴黎美術學校學習了一年,之後就在盧浮宮
里靠臨摹大師們的作品為生。方丹-拉圖爾非常擅長人物畫,他的名作《巴迪儂畫
室》,在這幅的群像畫里,出色地將自己的好友——印象派的馬奈,及雷諾阿、莫
奈、左拉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他的人物畫含有古典學院派嚴謹的寫實手法與印象
派的綜合技法。
方丹-拉圖爾並不像印象派畫家那樣痴迷於戶外的瞬間光色印象,他不去戶外
作畫,畫室才是他的家。所以,他也擅長靜物畫。 靜物畫追求樸素寫實的特點。
3.Laura Robb勞拉·羅布美國的女畫家她出展了無數個群展和個展,獲得過許多
獎項。她十分擅長靜物花草,她的印象派花草光影閃爍,生機盎然。這是她的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3fa99001011bl3.html
4.安東尼奧·洛佩茲·加西亞,油畫,是當代西班牙畫家,他不是專畫花卉的,但
是畫的很棒。
5.愛德華多·納蘭霍,油,是當代西班牙著名藝術家中最負盛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
。在他的很多
創作中,富有詩意般的想像和恰如其分的對夢幻的憂慮,清晰的思維和潛意識的費
解等方式表現天地宇宙的想像,同時又保持了超現實主義歷史經驗的積極因素。
如果說觀者心目中的當代繪畫藝術大都以快照般構圖、大色塊、迅急筆觸等為特點
,那麼納蘭霍則是用古典寫實手法,表現了當代人的心靈景觀。在他的作品中,用
內心潛意識的思維表現對宇宙時空的想像,充滿著詩意般的夢幻。無論是材料上的
油畫還是素描,或是內容上的裸體、肖像還是其他題材,均刻畫細膩嚴謹,調子豐
富,柔美虛幻,給人一種迷濛淡雅的美感。然而,在此美感中,都充滿著一種關於
時間與記憶的傷感。
6.日本的佐藤進,代表作《雞冠花》是一幅比較寫實的用水粉色繪制的花卉靜物畫
。使用中國畫的毛筆和紙,採用方形構圖,花卉呈扇子形勢態展開,花的高低、大
小、穿插安排得非常生動;使用的筆法豐富多樣,有力地表現出形象和質感;用色
厚薄相宜,主體花卉顏色畫得厚,色彩飽和鮮艷,光輝耀眼;背景、桌面色薄,使
用水分較多,色調柔和,具有深遠感,整個畫面構圖飽滿緊密。
希望能採納!!
⑧ 莫奈的素描`
在靠下一點的位置上有內幾幅:容http://www.belon.cn/bbs/dispbbs.asp?BoardID=7&ID=11
⑨ 有關臨摹油畫花卉的具體步驟
1、准備好油畫的工具: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版刷,細筆刷。權
⑩ 油畫靜物拍賣價格前十的是哪幾幅
1、第十名:《簾子、罐子、盤子》,售價6050萬美元,作者:塞尚(法國)。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出生於法國南部城市埃克斯—普羅旺斯。靜物畫《簾子、罐子、盤子》充分體現了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畫風特色。塞尚將它們高度地簡化,並以深色線條勾出輪廓,使其看起來顯得明晰而堅實。為實現畫面有秩序的布局,他有意地歪曲畫中的透視關系,將水平的桌面畫得彷彿前傾,使桌上的物品得到充分的顯示。1999年這幅作品以6050萬美元的價格被出售。
2、第九名:《對無辜者的屠殺》,售價4950萬英鎊,作者:魯本斯(荷蘭)。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畫家,即使宗教神話是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但他還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繪神界人物。2002年7月10日,十七世紀巴洛克風格天才藝術家魯本斯一幅未見經傳的油畫《對無辜者的屠殺》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行以4950萬英鎊售出。
3、第八名:《沒鬍子的自畫像》,售價7150萬美元,作者:凡·高(荷蘭)。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卻畫過無數的《自畫像》。完成這些作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還沒有哪位藝術家能象他這樣在觀眾面前將自己暴露無遺。透過這些記錄,我們深深地了解了一個人的痛苦、恐懼、自我懷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爾的快樂。梵谷曾說希望一個世紀之後自己畫的肖像在那時人的眼裡會如同一個個幽靈,那麼在今天看來他的願望實現了。這幅《沒鬍子的自畫像》於1998年拍出了7150萬美元的高價。
4、第七名:《紅磨坊的舞會》,7810萬美元,作者:雷諾阿(法國)。
《紅磨坊的舞會》創作於1876年。畫中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斑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畫面用藍紫為主色調,使人物由近及遠,產生一種多層次的節奏感。畫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近景一組人物的描繪上,生動地表現出人物臉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離感,渲染了舞會的氣氛。就總體看,他保留著印象派對外光與色斑的留戀,使畫面的總體色調、氣氛有一種顫動、閃爍的強烈效果。1990年,這幅作品以7810萬美元的高價售出。
5、第六名:《毆打嬰兒》,售價7350萬歐元,作者:魯本斯(荷蘭)。
魯本斯的作品有著豐富的想像力,表達出了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美好的理想,通過藝術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歡樂,他善於運用健康豐滿、生機勃勃的形象,洋溢著樂觀與激情的性格,去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與趣味。這幅《毆打嬰兒》於2002年以7350萬歐元出售。
6、第五名:《加歇醫生的肖像》,售價8250萬美元,作者:凡·高(荷蘭)。
凡·高在自殺前一個月為精心照顧他的加歇醫生畫了這幅肖像。他自己說:「我希望畫一位藝術家友人的肖像,他滿懷偉大的理想。我希望把我對這個人的感覺和愛慕之心畫進作品裡。我誇張了他的頭發的金黃色,在頭像後面我不畫小屋的普通牆壁,而用我調配得極為豐富、極為強烈的藍色塗出無限深遠的背景。由於這種單純的配合,使金黃色頭發的頭部,在這豐富的藍色背景上發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這幅《加歇醫生的肖像》於1990年被日本第二大造紙商大昭和制紙以8250萬美元購得,打破了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但是,當他還活著的時候只賣出過一幅畫!
7、第四名:《多拉·馬爾與貓》,售價9520萬美元,作者:畢加索(西班牙)。
畢加索在1941年為情人多拉·馬爾創作了《多拉·馬爾與貓》。多拉·馬爾曾是畢加索長達十年之久的情人,也是一位超現實主義攝影師,她對畢加索人物肖像畫的創作有很大影響。畫中的多拉·馬爾頭戴飾有斑斕羽毛的帽子,像女神一樣坐在高大的木椅上,身後趴著一隻黑貓,表情有趣又狡詐。可以看出,與多拉熱戀的畢加索正處於立體主義時期。這幅畫於2006年5月拍賣出9520萬美元的價格。
8、第三名:《拿煙斗的男孩》,售價1.04億美元,作者:畢加索(西班牙)
畢加索於1905年創作了《拿煙斗的男孩》,這是他走過藍色憂郁時期進入了粉紅時期的代表作。畫面集中展現了一位表情有點憂郁的青春期男孩,他身穿藍色服裝,頭戴花冠,手裡拿著一支煙斗,畫面的背景是兩大束色彩艷麗的鮮花。這幅畫在2004年4月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4億美元的天價成交,創造了世界名畫拍賣史的最高紀錄。它被評論家譽為「具有達芬奇《蒙娜麗莎》似的神秘,梵谷《加歇醫生》似的憂郁的唯美之作。」
9、第二名:《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售價1.35億美元,作者:克里姆特(奧地利)。
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克里姆特於1907年以瀝粉、貼金箔等特殊手法創作了這幅被譽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畫中人是奧地利製糖業富商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的妻子。畫作中,阿黛爾身穿一件黃金衣服,儀態優雅、眼神迷離,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飾一隻殘疾的手指。這幅作品於2004年6月被美國化妝品大王勞德以1.35億美元收藏,一度力壓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成為單幅繪畫售價世界紀錄。
10、第一名:《1948年第5號》,售價1.4億美元,作者:傑克遜·波洛克(美國)。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是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成了反對束縛、崇尚自由的美國精神的體現。這種全新的繪畫,體現了畫家驚人的創造力。它在兩個方面充分展示了新穎性和獨創性。
《1948年第5號》是傑克遜·波洛克「滴畫」中的精品,畫布被釘在纖維板上,畫布上的顏色有黃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來有些雜亂無章。這幅作品於2006年11月3日拍賣出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達1億4千萬美元,收購名畫者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