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黃陂鮮花
『壹』 有人知道老的黃陂八景
陂邑十景:
一、鐵鎖龍潭
寒煙百尺古城西,神物何年藉此棲。
夜月揚髯森似戟,春濤起蟄振如鼙。
冥飛鐵柱空留鎖,幻出瓊泉漸作溪。
我欲乞靈消旱魃,豢龍今已屬鯨鯢。
鐵鎖龍潭:在黃陂城內舊縣署西百步外,古時是一片丘陵土墩。墩中有一座古肖寺,寺中神像的坐騎是一泥龍。寺旁有兩根石柱子,高約丈余,明成化年間被風吹折一根,所存一根不知仍在否。傳說上倉龍神違犯天條,被貶凡間附體泥龍。為了將功補過,泥龍樂善好施,每逢陰雨必化做人形在路口為趕路人撐傘相送,或借傘他用。一天,孝女貞姑替母采葯途經此地,突降大雨,無處藏身。泥龍趕緊撐傘相送,於後每當遇雨,即撐傘相送,常來常往,產生了愛慕之情,並將第一次送傘之日定為約會之日,兩人經常約會。這一現象不幸被古肖寺的一惡僧發現,當即用鐵鎖將泥龍鎖住,使其動彈不得。貞姑幾度赴約撲空,不免思念情切,滴下了三滴辛酸的淚水。淚珠落地,竟將地面砸出了三個孔,遂成了一口三眼井。井水翻騰,溢井而出,直漫到泥龍的尾部。泥龍得水,頓時獲得靈氣,大發龍威,上下翻滾,掙斷鎖鏈,帶著貞姑騰空飛去。泥龍滾動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汪潭水。而後,有一漁人捕魚時網得一副鐵鎖,所以叫「鐵鎖龍潭」。為了祭祀,明萬曆年間,縣令胡仲瀾興建文昌祠,後來年久失修而坍塌。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改建為文昌宮,復修正殿一重,中祀歷代帝君先賢。東側有放生池,由放生公所管理。1909年(宣統元年)進步人土打破女禁,創辦了黃陂第一所女子學校--木蘭女校。當時封建傳統觀念畢竟根深蒂固,主事者雖沖破阻力,創辦了女校,但卻顧慮重重,仍把女子視為必加防範的洪水,把校址設在鐵鎖龍潭的中心處,原藏經閣的舊址上,而且四周築起籬笆圍牆,只開一門進出,幾乎與世隔絕。
二、板橋仙跡
巨人何日學凌波,可有芒鞋踏破麽。
曾記踞橋黃石坐,難憑噴水白驢過。
步虛聲逐人無影,腳赤泥穿石不磨。
訝怪仙蹤徒一到,不曾略睡祗留蓑。
板橋仙跡:在黃陂縣治西郊外有石板橋一座,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建,明永樂間重修。相傳城西護城河洪水滔滔,百姓進出縣城,車馬受阻,過往極為不方便。黎民百姓急切地盼望能夠架一座石橋。有一年終於開工建橋了,誰知道下石打基時,石料常被河水沖走。正在眾水工一籌莫展、望水興嘆之際,一朵祥雲飄然降落,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他望著河水淡淡一笑。眾工匠發現原來是泥木祖師魯班,連忙上前求助。魯班微微點頭,說道:「你們不知道,石料之所以被捲走,是河水中的水蛇精在作怪呢。」說完隨手捏一泥齒丟入河中,霎時白光一閃,血水翻湧,巨浪滔滔。魯班趁機投石鎮水,差人架橋。頃刻之間橋就架好了,但是水中餘波未平,板橋也隨之顫動不已。魯班知道是妖孽在作怪,便走上橋去猛頓一腳,踩出了一道一尺多長的足跡,不僅鎮住了妖孽,而且平息了水患。護城河變成了通途,黎民歡呼雀躍。從此,石板橋上留下了祖師爺魯班的仙跡。
三、西寺曉鍾
浮生底事水雲程,客夜無眠分外清。
大抵鍾聲俱百八,西陵西寺倍關情。
西寺曉鍾:西寺也叫木蘭宮,在小西門外,距離大板橋不遠。根據同治《黃陂縣志》記載:西寺系唐貞觀年間襄州都督尉遲恭所修,明洪武年間重修,為從前朝賀習儀之所,寺中的大鍾系明朝萬曆年間邑人鄭光祿監鑄,重5048斤。縣志有詩這樣描述:竹閣春深夢未醒,木蘭鍾聲動神聽。數聲清越傳空際,敲落銀河萬點星。其曉鍾清脆,回盪晨空,山村田野,一片靜謐景象。圍繞西寺和大鍾,民間也流傳著動人的傳說。相傳始鑄西寺大鍾屢屢失敗,縣太爺坐卧不安,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武湖有一對漁民夫婦是鑄造大鍾的能手,丈夫叫鐵漢子,妻子叫銀姑娘。縣太爺聞訊大喜,於是馬上命令他們百日之內將鍾鑄造完成,否則問他們的殺頭之罪。夫妻二人也不敢怠慢,隨即燃爐煉鐵,九十九次的澆鑄,終因無人祭爐而未能鑄造成功。眼看百日期限已經到了,鐵漢子深感無望,便與銀姑娘相擁而哭。為了救丈夫,銀姑娘深情地望了丈夫一眼,毅然縱身跳入爐內。鐵漢子想上前阻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只扯下了半幅白裙。愛妻喪生,大鍾鑄造成功,縣太爺感嘆之餘,決定親自試敲。鐵漢子言道,此鍾不僅聲音悅耳,而且他走多遠鍾聲也會傳遞多遠。縣太爺不信,賜他快馬一匹,約定半夜子時起程,次日辰時試鍾。鐵漢子依約催馬趕到武湖,黎明棄馬乘舟。剛好時辰已經到了,耳邊傳來了悠揚的鍾聲。鐵漢子觸景生情,思念愛妻,痛哭著將白裙撕碎,當作紙錢拋入湖中祭奠。一會兒,碎裙變成了群群小魚在水中騰躍。於是「西寺曉鍾敲,武湖銀魚跳」的傳說便流傳開來。
四、灄水冬溫
木蘭山麓浚源深,流向東城匯一津。
夜渡呼船常帶月,秋波洗練凈無塵。
群鷗出沒寒猶在,積雪消融臘似春。
□□□□□□□,□□□□□□□。
灄水冬溫:灄水發源於大悟光霧山,由北向南,縱貫黃陂全境,至五通口與諶家磯之間注人長江。據說,有一座「溫泉殿」,溫水奔涌,「溯雪常消青草洲」。傳說上八仙鬧海被下八仙斗敗,受到了懲罰。這時,江海黃龍前來說情,並親自送他們回府。誰知上八仙恩將仇報,反將黃龍扣押在洞府。何仙姑聞訊憤憤不平,救出黃龍逃到人間做了夫妻。黃龍取名齊天龍,何仙姑取名荷花。夫妻二人相親相愛,駕舟打魚為生,也常擺渡助人。一年,大雨滂沱,山洪爆發,良田淹沒,生靈慘遭塗炭。齊天龍夫婦痛徹心脾,駕舟搶險,奮勇救人,使許多鄉親死裡逃生。可他們夫婦二人卻因勞累過度,不幸被洪水捲走。鄉親們四處呼號,八方尋找,後在縣北不遠找到了他們的屍體,人們便將他們夫婦合葬在灄水邊。為了紀念這對捨己救人的夫婦,人們還在他們夫婦的墓前修建了仙侶台和仙侶洞,常年供奉。這件事情感動了上八仙和下八仙,以後每逢冬至忌日,群仙齊集於此,紛紛向河中灑酒祭祀,於是灄水就有了「冬溫」之說。
五、木蘭聳翠
突兀奇峰霄漢閑,相傳千古木蘭山。
翠流斷避煙生石,綠染虯松雲掩嵐。
嶺後一聲清磐動,天邊幾點暮鴉還。
將軍去後無消息,弱柳春來弄小蠻。
木蘭聳翠:縣北60里的木蘭山為荊楚名岳之一。相傳,漢代木蘭山下有一千戶長朱壽甫,膝下有一女名木蘭,聰慧過人,不僅知書達禮,而且武藝超群,每日習文練武在山中,山山嶺嶺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山上遍布她用過的竹箭,好一派「低眉菩薩紅妝樣,怒目金剛劍俠同」的巾幗英雄氣概。當時,胡羌入侵,可汗點兵。木蘭女扮男裝,毅然代父從軍。轉戰十二載,木蘭凱歌還。這時,漫山遍野的竹箭,竟然變成了參天大樹,鬱郁蔥蔥,鮮花怒放,奼紫嫣紅,好象在迎接木蘭將軍的勝利歸來,又好象在歡慶木蘭的豐功偉績。綠的木蘭樹,紅的木蘭花,一經輕風搖動,頓時飛紅搖翠,展現出一幅生動的「木蘭聳翠」的絢麗圖畫。木蘭山不僅以木蘭將軍的家鄉聞名於世,而且以自然景觀和道教聖地吸引各地遊人香客。十景中多已不再,唯此香火不斷,現仍為黃陂縣第一勝景。
六、釣台夜月
石蹬千盤壘一邱,雲根翻動灄源流。
煙籠碧岫疑春曉,月浸澄潭若素秋。
仙去遺蹤空有篆,人來野鹿亦同游。
應憐昔日垂綸者,起位三分有二州。
釣台夜月:釣台其實有岩無台,在縣北5里處的灄水西岸,臨河突兀一塊高達數丈的砂岩,半腰刻有「釣台夜月」四個篆字,顯得古樸大方,幽靜宜人。據說宋代有個隱士,自負清高,一心欲效東漢嚴子陵的隱居生涯,以此圖謀虛名,所以愛在月明風清的良宵,選擇在此高台垂釣。一天,一路人見了問道:「先生,你坐這么高怎麼能看見浮子的動靜?如此垂釣豈不笑話?」宋隱士聽了不屑地一笑,孤傲地說:「哼哼,你知道什麼?象我這樣釣魚的只有雅士嚴子陵知道。」路人呵呵笑道:「嚴子陵是棄官隱居,擔心漢光武帝劉秀來找他出仕,才天天在高處釣魚,實則是為了居高臨下便於觀察,以便朝廷來人時,隨機做出應變之策。皇帝又沒有派人來找你,象你這樣釣魚不是東施效顰嗎?可笑,可笑!」宋隱士聽了大為不悅,索性置之不理。不料瞥見河中月影,只見月影在水中閃動,也象在笑他。他惱羞成怒,撿起塊石頭向月影砸去,頓時水泛波紋,月成兩片。從此,在釣魚台上觀看河中的月影就成兩半了,「釣台夜月」由此而得名,宋隱士則被貽笑後世了。
七、克寨屯軍
黃塵四塞盜縱橫,馳逐何人仗義名。
左澤列柵團練密,依山樹幟指揮明。
不妨婦織還供餉,未輟男耕亦典兵。
封豕長蛇芟剃盡,至今原野寂無燐。
克寨屯軍:舊址在縣北約5里處。相傳宋朝末年,縣北一帶盜匪如毛,經常出沒於鄉里打家劫舍,殃及百姓。由於官兵疲於與義軍作戰,無法顧及地方匪禍。鄉民只好自己組織團練,傍水打樁編織木柵,依山立竿懸掛旌旗。男練刀槍不誤農作,女練紡織籌辦糧餉,人人齊心,戶戶協力,同仇敵愾,除暴安良。黃州知府為了表彰百姓懲惡揚善的斗爭精神,特將「克寨屯軍」列為十景之一。明《黃州府志》有上詩這樣的描述。
八、魯台望道
孤亭突兀倚雲岑,遙望尼山幾萬尋。
松露垂枝疑振玉,篁風送響訝聲金。
芹波綠漾沂川色,杏塢紅分闕里陰。
寧獨兩賢瞻望切,至今思慕在人心。
魯台望道:在灄水河東岸與縣城隔河相望有一個山丘,原名無人查考,後名魯台山。根據明間傳說,宋仁宗時,有一河南人氏逾,欽命其為黃陂縣令,不幸積勞病故,朝廷「官贈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加贈司空」。他遺下一子程珀,因年幼路遙,難返河南洛陽故里,於是寓居黃陂程鄉坊。聖上見他是忠良之後,遂命其為黃陂縣尉。後娶孝感女侯氏為妻,夜夢雙鳳投懷,於明道元年(1032年)生一子程顥,號明道。次年(1033年)又生一子程頤,號伊川。程顥、程頤聰慧,勤奮好學,讀經論史,仰慕孔子,於是築台於山椒,遙望東魯孔子的故鄉,所以山名「魯台山」,或者叫「望魯台」,也叫「魯台望道」,後人又建雙鳳亭於其上,是紀念二程的古跡。
九、甘露呈祥
何時垂得山頭露,今日猶傳露未皠。
嶂霧曉滋春爛漫,岩花晴繞寺芳菲。
魯台色借標丹鳳,楚澤煙深上翠微。
聞說有龍祥瑞世,白麟赤雁與同歸。
甘露呈祥:縣東10里的甘露山,因世傳陳武帝時曾降甘露得名。相傳南朝陳武帝時,縣東10里處有一翠嶺,嶺上住著一對夫妻,男耕女織,恩愛和睦。後來他的妻子身懷六甲,臨盆產下一條小龍。丈夫將這個出生物當成怪物,操起一把鐵鍬向小龍砸去,只聽見一聲慘叫,竟斬斷了小龍的尾巴。小龍就地一滾,而後騰空飛向雲端,戀戀不舍地探出頭來向母親哭訴道:「母親不必難過,你老只要喚兒幾聲,兒會回來探望雙親的。」母親聽後害怕其父生氣,忍痛囑咐他「莫回」,而小龍卻聽成了「惡回」。因此,只要聽見母親的呼喚,小龍回來時就雷電大作,雷雨交加。有一年,久旱無雨,禾苗枯黃,人畜染疫,百姓遭殃。小龍的母親眼見滿眼餓殍,生靈塗炭,心中萬分難過。她眼含熱淚,仰望長空,引頸高呼:「龍兒!」頃刻之間,風起雲涌,雷鳴電閃,只見一條禿尾巴小龍,身背南海觀音而來。觀音大士將手中的紫金瓶朝下一倒,於是紫金瓶中滴下幾點甘露,頓時大雨傾盆,禾苗復甦,瘟疫消除,人畜兩旺。於是翠嶺被人命名為「甘露山」,又稱「甘露呈祥」。山下有甘露寺,1567年(明隆慶元年)重建,內祀二程及諸學者。
十、武湖煙漲
平湖氣靄郁層霄,七澤波分入海潮。
望里有天塵漠漠,雲中看樹景寥寥。
濤喧萬馬金戈震,壘卷三江玉帳遙。
賺得將軍渾好武,千年鸚賦憾難消。
武湖煙漲:武湖又名黃漢湖,位於黃陂東南部,相傳為東漢江夏太守黃祖練武習射之處,湖面因日照受熱,水汽蒸騰,濃霧彌天,在黃昏或清晨形成煙霧溟濛的景象,山林房屋,若隱若現,如天上的仙境;人流車馬,隱現其間,如騰雲駕霧。這就是「武湖煙漲」,為黃陂的奇景之一。民間傳說也附會而生。世傳漢時江夏太守黃祖,常到湖邊操練水軍,其坐騎寄放在辛店馬場廟,浸濕的鎧甲就曬在湖中的曬甲山上。因此,該湖成為演武湖,其名也由此而來。後來黃祖兵敗,被孫權梟首示眾。黃祖飲恨黃泉成為鬼雄,仍憤憤不平,在地府重征舊部,占據武湖。每日清晨與生前一樣,操兵演武,只殺得「萬戟凝霜」,「千舸沖浪」,水珠四濺,風沙彌漫,好似濃霧煙雲般。傳說歸傳說,但這煙霧確實給武湖披上一層神秘面紗,放舟湖中,飄飄然有羽化登仙之感。
『貳』 黃陂區的旅遊
2015年,接待遊客達萬,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分別增長25%和66%。黃陂北部947平方公里的木蘭文化旅遊區,譽為中南地區生態文化休閑之都,被聯合國列入《中國21世紀優先發展議程》。
黃陂擁有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旅遊景區群,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包括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雲霧山,木蘭草原四大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4家(大余灣、清涼寨、農耕年華、錦里溝),3A級景區4家(勝天農庄、木蘭湖,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木蘭古門),以上景區除勝天農庄外均列入武漢旅遊年卡中。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1家(木蘭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家(大余灣)。黃陂古有黃陂十景,今有木蘭八景。黃陂擁有最高星級的五星級農家樂10家,居全省區縣第一。四星級農庄20餘家,打造了武漢市首條最長的綠色旅遊景觀通道-130公里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交通環線,實現全區各大景區之間「15分鍾可達、2小時串聯」的旅遊線路循環貫通。
黃陂區與億利資源、三特索道、吉利集團、周大福、紅星美凱龍、華誼兄弟等上市企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積極推動王河水鄉、三台寺、木蘭小鎮、木蘭溪、紅崗山茶文化園、木蘭竹海、紅酒古鎮等鄉村旅遊加快建設,加快鄉域傳奇、木蘭花谷、木蘭龍門山、浪漫紅葉谷、銀杏山莊、木蘭果園建設,啟動雲霧山體育公園、木蘭山滑翔傘基地、F4賽車場、華夏同根園建設。
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方便遊客,黃陂區木蘭天池杏花、清涼寨中華櫻花、木蘭雲霧山杜鵑花和錦里溝櫻花4家入圍「新花城十景」。配套建成各類賓館酒店63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4家,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已經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具有一次性接待2萬名遊客食宿的能力。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應身」神像。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木蘭山始得名於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唐貞觀九年(635年),木蘭山金頂為朝廷紀念木蘭將軍始建。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蘭山,並留下《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
宋雍熙二年(985年),王義敬木蘭忠孝,重建了木蘭將軍坊和廟。宋代,米芾在此手書「第一山」保存至今。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清朝,外省香客遊人來木蘭山的人次平均每年超過百萬。木蘭廟會傳承千年,每年十萬餘人參與。2015年,木蘭山和台灣阿里山結為了姊妹山。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著有7億5千萬年歷史的藍片岩。 有著名的木蘭山組歌和烽火木蘭山。擁有雄偉壯觀的群巒秀峰、木蘭山古建築群的眾多道佛泥塑,宮觀櫛比的木蘭山道教叢林、十里槐花、瞬息萬變的雲海奇景。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木蘭天池是AAAAA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是國家森林公園。十里野杏花、野菊花、油茶花,分布在峽谷、大小天池的兩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木蘭天池的三期園區,各種珍貴動植物達1000餘種,是三峽工程植物保護移植基地。
雲霧山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杜鵑花華中一絕),仙人洞及歷代兵家博弈所遺存的古代城寨龍王尖石寨。
每年元宵燈會,木蘭雲霧山僵獅子盛行。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黃陂泥塑、白鷺林。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萬畝杜鵑花海似綺麗的綵帶飄動在青山幽谷之中。雲霧山恐龍谷和雲霧山冰雕館又先後開園。
被稱為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中的百景園,山內常年平均氣溫18℃,有各種樹木150餘種,中草葯材600餘種,森林覆蓋率95%以上。
木蘭草原
木蘭草原位於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屬「木蘭八景」之一。景區距武漢市城區36公里。木蘭草原是木蘭騎馬射箭、演兵練武之地,木蘭從軍騎馬射箭的場景歷歷在目。木蘭草原是5A景區,面積4800畝,融草原風情觀光、戶外拓展、水上游樂為一體,是華中地區唯一的以草原風情為主題的風景區。
木蘭草原是中南惟一的天然草場,其中的王子草場有長千米的「葡萄長廊」蜿蜒曲折和一望無垠「公主湖」,草原白鷺湖,吉祥廣場。
木蘭草原坐擁華中最大的格桑花花海,充滿西北特色的跑馬射箭等大漠風情。在木蘭草原,開滿紫色、粉色、白色、紅色的千畝格桑花。 清涼寨
木蘭清涼寨是AAAA級景區,平均海拔600餘米,景區總面積6000餘畝,有近2000畝油茶和各類品種的茶花,所在的劉家山村是武漢最美的山村。
木蘭清涼寨位於蔡店街道西北部劉家山,年平均溫度低於武漢市中心城區4-6度,十里中華櫻花、映山紅、油菜花、茶花花花飄香,推出的攀水瀑布、古炭窯、滴水觀音、九龍飛瀑等旅遊景點,加入豐富多彩的祈福、採茶等活動。
清涼寨深秋,三角楓等多種秋季紅葉樹種面積3000餘畝,形成艷麗的秋季紅葉景觀。劉家山和丁家山兩個高山自然村銀杏樹達5萬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銀杏近百株,是武漢市境內目前最大的高山古銀杏群。
大余灣
大余灣是位於武漢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共有近40幢房屋為明末清初建築,石屋石砌,雕梁畫棟,有數百年歷史,是典型的明清風水建築格局。該村先祖曾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歷史輝煌。為湖北第一民俗村,作為一個風景秀麗的徽派建築古老村落大余灣村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大余灣古建築群是中華耕讀文化的典型,保留和繼承了古代遺存中那種難得的恬靜與淡泊的慢生活模式,花海樂園擁有萬畝油菜花、百畝紅梔子花,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錦里溝
錦里溝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境內。始建於清朝雍正時期。
錦里溝由環湖風情體驗區、峽谷游覽區和寨王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游線全長12公里,串聯大小景點48處,是武漢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風情旅遊區,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區。篝火晚會 青山綠水,溪流環繞,湖泊、瀑流、峽谷、野花與吊腳樓、風雨橋等土家建築交相輝映,
農耕年華
農耕年華是AAAA級景區,位於武湖街道,佔地面積3000畝,已建成農業科普示範區、高爾夫體驗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百果觀賞採摘區、藤園彩林瀏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生態濕地游覽區等十二個功能區,是華中最大的農業主題觀光園區。農耕年華千畝的桃花景色秀麗,鎮、村、塔、橋星羅棋布。 勝天農庄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道,AAA級景區,有太平天國古城依山就勢,以青石干砌而成,城牆高4米左右,佔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靈宮殿與白馬寺始建與唐朝,穿插了露營、cs,垂釣,卡丁車,竹筏漂、叢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繩過澗、水上飛索等許多另類戶外活動。
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中國首家超大型智慧市場。AAA級景區。
木蘭古門位於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姚家集街道境內,國家AAA級景區,總面積6000畝,距武漢中心城區約65公里,屬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區。古門湖位於古門山西麓,湖面約800畝,古門萬畝荷花塘,半島眾多。古門山景區內有大小瀑布十多處,其中最長的「三疊瀑」有約百餘米,最高的「百丈瀑」約高50米。
木蘭湖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國家AAA級景區,湖面17平方公里,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木蘭將軍自幼操戈習武在此而得名。木蘭湖西岸三千米為木蘭廟,廟前有千年銀杏,廟後為木蘭墓,始建於唐,明清多修繕。木蘭湖鳥島長年棲息著各種鳥類10餘萬只,其中30%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台灣南投縣日月潭結成了「姊妹湖」。 姚家山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是武漢抗戰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軍五師司政兩部常設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師司政機關舊址作為新五師和鄂豫邊區黨委機關駐地。周邊有雙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體相峙環繞,四季常綠、冬暖夏涼。姚家山溪谷,櫻花、中華白鵑、杜鵑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鮮花眼花繚亂。
天寨溝漂流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的蔡店街道境內,是武漢市第一家漂流景區。 天寨溝漂流河道全長3.8公里,落差136米。河道內森林覆蓋,乘艇漂流穿行在林蔭之中,河道中有大小十八龍潭。
木蘭花園(武漢木蘭玫瑰花園)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勝天村,是武漢地區最大規模玫瑰園,種植3000餘畝玫瑰花,花色分為紅、粉、黃、白、復色五大色系。
紅崗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蔡家榨街道。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誕生地。這里還有太平天國時期古寨城牆遺址。也是武漢馳名的茶鄉古鎮。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謙森島庄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境內。該園由四個林果生產場組成,擁有果園種植面積1萬畝。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金果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雷段村,距武漢市中心28公里,武漢金果園基地現有果樹面積1000畝,品種有水蜜桃樹、黑寶石李、梨樹、棗樹、枇杷樹、橘樹、柑橘樹等20多個品種1萬余棵果樹。黃陂形成了木蘭湖藍莓、羅漢桑椹、前川金果園甜桃、武湖草莓、蔡榨茶葉等五大休閑採摘基地。
武漢農業生態園位於武漢市的黃陂區武湖街道。
『叄』 網上訂購送花收費和范圍
之前發現有一個roseplans玫瑰計劃的,他們家情人節不漲價,但是要提前預定,以時間價值換取實物價值,對於情侶來說蠻有意思的
『肆』 木蘭花鄉里的詩意追尋
去年我來木蘭花鄉,於紫色花海前留影。
這些年我愛外出 旅遊 ,但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通常在一家景點走馬觀花了一次後,是沒有興趣再去游第二回的。除了雲南的麗江古城風景讓我流連忘返外,沒有第二家景點讓我念念不忘。但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自去年六月去黃陂「木蘭花鄉」風景區回來後,那兒成了我心中揮之不去的「麗江」,我總想有機會再與「花鄉」來一次心靈交匯。
沒錯,我是個愛好文學的女子,喜歡把一個叫「文藝」范的矯情字眼按在自己的身上,標榜自己是個有點文藝氣息的女人。沾上這點氣息的人性格多少有些刁鑽,沒有「一見鍾情"的東西是很難入我"法眼」的。而「木蘭花鄉"就是一個令我一見鍾情的地方,至今想起仍有「暮然回首,那景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情愫在心中盪漾,呵呵,這是不是類似初戀的味道呢?
記得去年六月份,我隨武漢社科聯一行參觀「木蘭花鄉」,是坐觀光車游覽整個景區的,只記得那紫色的花海、清澈的河流、古樸典雅的民宿村、雅緻的假日酒店、古樸的博物館、鋪滿青色石子的小路…像穿梭在林間的美麗小鹿從我眼前驚鴻而過,那飄忽而過的美景令我應接不暇,讓我想起了麗江古城的影子,還感覺這兒有「夢里水鄉」的畫面,那天坐在觀光車上,我彷彿像踩著水車坐在童年的田野眺望遠方一般………有好幾次我想跳下車來拍攝這如詩的畫面,無奈知道自己的任務是陪同領導考察,故不敢胡作非為。坐在車上抓拍一路的風景,多少有些不甘心,剛好我們下車的地方停靠在那片紫色的花海,我連忙驚喜地喊同行的小妹快為我拍幾張美照,恰好那次我穿的是白色長裙,那襲白裙在紫色馬鞭草的襯托下,乍是動眾多友人的好評。他們紛紛問我這花是不是叫熏衣草?還問我是不是去了雲南?我厚著臉皮回應:我在黃陂的「麗江"!
呵呵,或許正因為那次待在木蘭花鄉的時間太短暫而彌足珍貴吧?就像對一個一見鍾情的人充滿不死心的思念一樣,我後來常在夢中感受那片紫色的氣息,心中久久回味著那瓣「花香」。在我心裡,那兒是一個「文藝」的地方。
沒想到,今年春天我有機會與夢中的水鄉再次相逢。
前些日子,湖南的朋友梅子微信給我,她說要來武大看櫻花,還要來黃陂看我。這消息真是讓我激動得好幾個晚上睡不著。因為梅子不是我一般的朋友,她是我早在二十年前於廈門打工時所認識的好朋友,她還是個典型的文學青年。當年我們因為愛好文學而結緣,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姐妹。在那個陌生的城「川寶 市,梅子像親人一樣給予我太多的關愛與呵護,因為有她,廈門也成為我記憶中揮之不去的情結,以至於我回湖北很多年適應不了沒有梅子的日子,在家鄉我找不到和她那樣志趣相投的朋友。如今,我們有十年沒有見面了,這次她說要從長沙(她定居長沙)開車來漢,如何不叫我激動呢?我腦中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帶梅子去「木蘭花鄉"看看,「文藝」的景點當然要配文藝的人兒觀賞啊!
我的感覺沒有出錯,久違的梅子像我一樣對「木蘭花鄉」一見鍾情。
前幾天,兩個愛懷舊的小女子一踏進木蘭花鄉,就被通往景區的一棵老樟樹打動,那棵老樟樹應該有百年的 歷史 吧?它矗立在距離景點一百多米的馬路(轉彎)中間,很是耀眼。說它老,還因為它枝繁葉茂,高達十幾米的樣子,樹圍約是成人腰圍的七八倍,雖然「皺紋」丘壑、坑坑窪窪,但「精氣神」飽滿,似是經歷了一世的滄桑與繁華,也像是見證了一路的艱辛與溫暖,那刻它以溫情的目光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像在等待遠行的遊子回家一樣…當我們看到樹頂上有個用樹杈子壘成的「鳥窩」時,立刻尖叫了起來。在水泥高樓住久了,如今看這「傢伙」可是稀罕物啊!它吸引了我們的眼球,還冷不丁地碰撞到心靈柔軟的那個地方,讓我們想起了遠去的「童年」掏鳥窩的時光。這不,穿過老樹向景區前面走去,就望見大路兩旁掛滿了一排排「大紅燈籠」,這熱情的紅色給景區增添了幾分喜慶,讓人想起了一部叫《紅高梁》的電影,還想起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首老歌,很多東西一日與「老」字掛上了號,一切就會變得熟悉而親切,這讓我猜想創辦「木蘭花鄉」景點的主人,也是個愛懷舊的人兒吧?
梅子說,這景點不似城市的景點,因為它的路不寬,倒像是一條通往鄉村的小路。是啊,木蘭花鄉本就是「鄉下」的景點,它由一座名叫「杜堂村」的村子打造而成,呵呵,說到這村的名字,居然是「杜堂」二字,讓人莫名與「杜甫草堂」聯想在一塊,還真是很有文化氣息呢!這不由又讓我想像此景點的開發商,想必他還是一個很有故事的文化人吧?
當我倆進入景區後,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花的海洋。不同於去年的是,眼前的花不是從前紫色的馬鞭草,而是五顏六色的鬱金香,它們匯集在一起圍成了一個大大的「花鍾」。你看那紅色的鬱金香像一團團火焰在燃燒,粉色的好似天邊的紅霞,金色的如同一個個洋娃娃跳著芭蕾舞,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這些花兒像一團七彩的夢。梅子說鬱金香的花語是勝利和美好,還代表永恆的祝福。我覺得恰於其份,它此時象徵我和梅子純真的友情。我們站在花叢中,樂得像小孩一樣又蹦又跳,舉起手機不停地「咔擦咔擦」。
如果說女人如花,只肯在花前「低頭」的話,那麼此時的我更喜歡安靜於凡塵中的那些黛瓦白牆。就如前面那排民宿村。當我們沿著那條柏油小徑上向前行走時,彷彿穿越著時光的隧道走向古老的夢境。眼前那一排排徽派建築的馬頭牆像立在畫面一般,那暗紅的木雕窗欞、青色的玻璃瓦,總讓人想起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特別看到那些鐵質窗檯上,種滿各種不知名字的盆景與鮮花時,我的眼前就浮現新疆維吾爾族那個叫「喀贊其」的童話小鎮,它與木心寫的《從前慢》也不緊不慢地吻合著,讓我覺得走到這兒來即使什麼話不說,也是莫大的享受。我的腦中蹦出了少女時代喜歡的一首詩:真喜歡這樣的夢,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卻又覺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像你我才最初相遇……這兒應該還是一條仿古街,街道兩旁開有很多特色小店,有民藝坊、畫舍、陶藝館,處處充滿著古意,還有花香小廚與花鄉酒館的廊檐下,都掛滿了的大蒜,喜慶中透著鄉土味道。成排的大酒瓮擺放兩旁,讓人感覺到來這兒遊玩,也是可以一醉方休的。那刻,我想像著有沒有豪氣的男人在這兒喝大碗酒的時候,大吼幾句: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那刻,我還有點後悔沒有把新買的古裝穿來,在這「綠竹巷、幽徑長」之中「纖手如玉,凈琴為君張」,甚至可以像《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那般掩面一笑,莫弄清蕭,此生最斷腸……呵呵,骨子裡的我是不乏古代俠女的氣息喲!
不得不說,木蘭花鄉的「民宿」美在「詩意」二字,這兒民宿皆為獨棟小院,每棟小院都有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弄瓦」、「耕讀」、「隱逸」、「拾光」等。單看這些名字,就會想起成都的「寬窄巷子",它是成都的名片,沒想到老成都的底片、新城市的客廳也跑到黃陂來了。此時,寂靜的庭院中,各種盆栽的花兒在粲然開放,旁邊還擺放著藤藝編制的鞦韆和吊椅,像是等待著我們前去輕輕搖盪。梅子索性坐上去搖晃一把,我趕緊拍下她尖叫的瞬間。讓人驚訝的是,旁邊的竹籬笆里還種有一塊菜地,各種時蔬長勢喜人,估計都是前來遊玩的客人栽種的吧?那矮矮的竹籬上還爬滿了藤蘿,似乎在春風中作著憶念故人的絮語。我和梅子停留了片刻然後放慢腳步離開,唯恐驚擾了這份寧靜的夢境。
當我們走到「木蘭文化博物館」時,梅子驚嘆花木蘭的故里居然是在黃陂,而從前一直把她當作河南虞城人士。我告訴她,關於木蘭故里的爭論一直不休,但花木蘭祖籍是黃陂姚集雙龍鎮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不然黃陂以木蘭為名的 旅遊 景點哪能辦得下去?說到「木蘭文化博物館」,不得不提館長葉蔚璋先生,我認識這位警官出身的文化收藏者。他花30年時間潛心收藏3000
件藏品,填補了我國木蘭文化展示與宣傳的空白,更是弘揚了花木蘭精神。聆聽講解員小翠的解說,參觀著那一件件展品,真是心潮難平。端詳著木蘭將軍著紅妝的照片,看著那台古老的織布機,我們不禁念起: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哪天有機會,我要邀請「花將軍」(葉館長的網名)講他收藏的點點滴滴,以及花木蘭的故事!
徜徉在木蘭花鄉,最愛的風景永遠是小橋流水。我對梅子說,去年來這兒有一個立在水中央的「木雕人"我很喜歡,可那天我無論怎麼尋找也不見它的蹤影,難道是我記錯了地方,抑或木雕人已遷移別處?我有點遺憾,但梅子說我們可以坐著火車尋找啊!呵呵,停靠在那座木橋旁邊還真有一輛「火車」,只是火車不是那種古老的綠皮型,而是現代童年版的游覽車,外表裝飾得有點萌,適合兒童來坐。但是地面那真實的「鐵軌」讓我們產生了坐上去的沖動。據說25分鍾可以瀏覽整個景區,我們何不再「坐馬觀花」一回?「火車」二字此刻在我眼裡變得「慢」了起來,因為我想起了少女時代坐著綠皮火車去沿海城市廈門打工的情景,當年那「哐嘁、哐嘁」的聲音像沉重的嘆息,載著我少女時期多少個浪漫而又苦澀的夢?在那個有海的城市裡,我曾經像條自由自在的魚兒快樂地游弋,也曾遭遇過百年難遇的台風襲擊,還經歷了找工作的無著落和絕望,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是梅子伸出援助之手拉我一把,讓我平安度過那段艱苦的日子。我去年寫過一篇《記憶里藏著廈門的水煮活魚》,裡面記載著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往事,此時在「火車」上我再次在她面前提起那些溫暖的歲月,多少往事一-浮現,我緊握著她的手,告訴她,在廈門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她,有了她我的人生真的很富足!梅子動情地笑了,說我也喜歡武漢啊!想到湖北就會想起你,想到武漢就會很親切!因為這兒住著你啊!哪天你發了財來長沙買套房子,我們再一起作伴?或者哪天一起去廈門吃水煮活魚?把我們當年的文友們邀來一起懷舊?……這一刻,木蘭花鄉多少美景在我們面前飛馳而過?我倆沒有認真欣賞,因為往事就是最美的風景,我們置身其中,久久不願意「醒來」……火車,讓我們產生甜蜜的憂傷;火車,讓我們找到了似水的青春年華!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我倆都有了幸福的歸宿,在各自的故鄉找到了靈魂的落腳點,就像此時有情懷回首紛飛的往事時,我們臉上的憂傷也是那麼的明媚!很多時候,有懷舊的本錢就是一種幸福啊!
原諒此刻的我,沒有用更多的筆墨描述木蘭花鄉的巴黎左岸、梵高印象、彩虹花田,也沒來得及描寫鳥語林的奇妙,在我眼裡,這兒到處是花的世界和鳥的天堂,更是我心中的詩和遠方。好的風景總是讓人回味悠長,還是把更多的美好留在下次來品賞吧!我有興致來木蘭
花鄉第二次,說明後面還有更多的風景等著我來第三次、第四次……就像在火車上,沒有找到那個立在水中央的「木雕人」,我怎麼會甘心呢?
木蘭花鄉,下次我會再來!
途經你的傾城時光,我來追尋你的詩意和我的遠方!
『伍』 黃陂有哪裡好玩的地方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國家
木蘭花鄉
花海樂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佔地面積1500餘畝,與大余灣毗鄰。距武漢市城區40公里。景區是集紫薇花,玫瑰花,薰衣草等組成的七彩梯田花海、戶外婚紗攝影基地、木蘭古戰場馬戰表演、水上嘉年華等眾多娛樂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區。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木蘭湖(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還有木蘭古道、木蘭康谷、武漢銘泰賽車文化旅遊小鎮、天寨溝、紅崗山、銀杏山莊等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