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訂鮮花
⑴ 拉薩必去的地方
拉薩必去的地方有哪些?下面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拉薩必去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念青唐古拉山
在拉薩以北100公里處,屹立著舉世聞名的念青唐拉大雪山,北沿是納木錯,山頂最高處海拔7117米,終年白雪皚皚,雲霧繚繞,雷電交加,神秘莫測,如同頭纏錦鍛,身披鎧甲的英武之神,高高地矗立在雪山,草原和重重峽谷之上。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在苯教或藏傳佛教的萬神殿中,在當地牧羊人和狩獵者的民歌和傳說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聖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婦,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湖的襯托而顯得更加英俊挺拔,納木錯湖因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綺麗動人,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信徒、香客、旅遊者前來觀瞻朝拜,成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宗教聖地和旅遊景觀。
今天我們見到的念青唐古拉山是一座銀裝素裹的雄峰,當地民間傳說,裡面有一座神秘的水晶宮,宮門上鑲有各種寶石,光芒四射,宮底是甘露之海,中部繚繞著虹光彩霧,宮頂白雲悠悠,寶石般的雨露時停時落,多姿多彩的鮮花盛開在它的四周。
八廓街
拉薩有三條轉經道,第一條是大昭寺內圍繞主殿的`廊道,藏語稱之為「廊廓」,在「廊廓」轉經時,可以用手撥動無數轉經筒,這條轉經道在大昭寺裡面,出入並非那麼自由。第二條轉經道就是「八廓」,一圈全長約兩公里左右,這條轉經道清晨、傍晚人潮湧動最為熱鬧。第三條轉經道叫「林廓」,是人們宗教節日轉經的主要線路,因為這條轉經道基本要繞拉薩城區一圈,還是有點耗費體力。如此看來,第二條「八廓」就是最方便也最有樂趣的,「轉圈」同時不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藏族人,累了隨便找個地方就能坐下來,或者一頭扎入旁邊的小胡同歇歇腳,喝杯酸奶。
娘熱民俗風情園
娘熱民俗風情園是國家3A級旅遊景點、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西藏拉薩市北郊娘熱溝,距離市中心僅6公里。娘熱溝內空氣清新,環境幽雅,藏式村戶錯落有致,建築風格保存完好,仍保持著比較傳統的藏民族生活習俗。 娘熱民俗風情園佔地總面積50000平方米,以民俗、歷史文化作為旅遊特色,突出自然野趣、風情民俗觀光、生產生活用具展示、休閑旅遊等。風情園里建有林卡娛樂、土質燒烤、鄉村酒吧、民間歌舞、藏戲表演等項目,並根據客戶要求可舉辦篝火晚會、藏式婚慶等各種特色服務。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藏拉薩西郊。始建於十八世紀40年代(0七世),是歷代0-消夏理政的地方。經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佔地36萬平方米,建築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現在被辟為人民公園,環境優美,建築維修得也很漂亮,但是晨面的文物沒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那麼豐富和吸引人。所以也有人戲稱羅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兩排工藝品商店、以及圍繞著動物園的幾座宮殿組成的。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0,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後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於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0-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
⑵ 拉薩防疫政策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為確保日喀則市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持續保障全市的安全穩定和群眾身體健康,我市對疫情防控相關措施進行了調整,現公告如下:
一、即日起,區內其它地市來(返)拉薩人員,行程卡、健康碼無異常,且14日內無區外旅居史,無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流動。
區外低風險進藏人員已在第一入藏地完成相關查驗未再出藏,在進入拉薩區域第一防控卡點提供行程卡和健康碼,無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流動。
(一)中風險地區及14天內有該區域旅居史人員和發生1例及以上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首發地(尚未劃分風險等級)人員不得來(返)拉薩。
1.劃定為中風險地區所在的其它鄉(鎮、街道)、社區、村(居)人員,以及14天內有該區域旅居史人員,非必要不來(返)拉薩。確需來(返)拉薩的,以及在公布為中風險等級前14天內已來(返)拉薩的人員,在查驗行程卡、健康碼的同時,須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證明),並實行7日集中隔離(期間進行3次核酸檢測、第3次雙采雙檢)+7日健康追蹤管理(按照缺一補一原則,補齊集中隔離、健康追蹤管理時間和核酸檢測次數)無異常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流動。
2. 劃定為中風險地區所在的其它縣(區、旗)及14天內有該區域旅居史人員,在查驗行程卡、健康碼的同時,須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證明),並分流至指定酒店進行1次核酸檢測,在指定酒店等待檢測結果,結果為陰性的,簽訂14日內無中高風險鄉(鎮、街道)旅居史承諾書,無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流動。
3.劃定為中風險地區所在的其它地(市、州)及14天內有該區域旅居史人員,在查驗行程卡、健康碼的同時,須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證明),並簽訂14日內無中高風險鄉(鎮、街道)旅居史承諾書,無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流動。
(二)劃定為高風險地區所在鄉(鎮、街道)、社區、村(居)人員及14天內有該區域旅居史人員一律不得來(返)日喀則。
⑶ 為什麼我勸你一定要在冬天去西藏
西藏的傳統 旅遊 旺季是每年6到9月,很少會有人在冬季的時候前往,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想像中冬天的西藏應該是大雪封山,氣候惡劣,不適合旅行的。
但實際上,當南方的朋友在陰冷潮濕的冬天,承受穿透羽絨服的魔法攻擊時,拉薩人民可能正穿著單衣坐在街頭曬著太陽喝著甜茶。
很多人對西藏的冬天有個誤解,覺得西藏的冬天一定超級冷,實際上地處西藏中部河谷地帶的拉薩,全年日照達3000千小時以上。 即使是在冬天,拉薩白天最高溫度能到20度 ,「日光之城」可不是浪得虛名。
在這張18年的西藏5城鎮冬季氣溫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幾個主要城鎮冬季的最高氣溫都是在十度以上。由於海拔高、緯度低,日曬充足,所以大多數地方白天並不會很冷。
如果你是被印象中西藏地區冬季的氣候勸退,那大可不必。實際上除了含氧量比夏季低幾個百分點,冬季的西藏比你想像中要更加精彩,更適合旅行。
冬天去西藏 旅遊 ,還有一個致命的優勢,省錢。
政府背書的「冬遊西藏」活動今年依然繼續:
2021年10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除寺廟景區外 , 3A級(含3A級)以上景區免費游覽,國有3A級以下和非國有A級景區門票在淡季價格基礎上減半 。
布達拉宮、羊湖、納木錯、珠峰景區這些熱門景區全都免費 , 布達拉宮的免費日期甚至延長到了明年3月15日 。以往甚至需要靠黃牛加價才能買到的布宮門票,現在只用提前在布達拉宮官方微信公眾號平台上預約就能免費參觀了。
各大航司也實行了淡季價格 ,成都飛拉薩機票兩百出頭就能搞定。
不僅如此, 酒店也全都執行淡季價格 ,旺季幾千一晚還可能訂不到的瑞吉、天堂洲際,日歷房幾百塊錢就能住上。
拉薩瑞吉我還是蠻種草的,設計感很強,很像一家以藏文化為核心的現代藝術館,這種粗曠又透露出一些奢華味道的風格還是比較少見的。
交通、住宿這種是旅行支出的大頭,冬遊西藏,用不到旺季的一半錢就能搞定,你說這是不是 一年當中游覽西藏性價比最高的時候 。
冬季是西藏地區的旱季,降水少,雲層遮蓋少,基本上每天都是大晴天, 是欣賞雪山的最佳時期 。
春夏季節,空氣濕度高,藏區的很多神山都是在雲霧繚繞之中,很難一窺全貌,但是到了冬季,什麼日照金山、漫天銀河,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
南迦巴瓦
「十人九不遇」的南迦巴瓦,因為所在的林芝地區空氣濕潤度高,終年雲霧繚繞,春夏季節極不容易看到全貌,只有在秋冬季節,西藏進入了旱季之後,林芝的氣候足夠乾燥了,南迦巴瓦峰才會露出真容。
珠穆朗瑪峰
夏季能看到珠峰的概率在40%,冬季的珠峰不僅免門票,能看到全貌的機會也會比夏季高很多,完全不需要拼運氣,畢竟千里迢迢來一趟真的很不容易。大多數時候珠峰都能一覽無遺,不需要搶占機位,怎麼拍都是壯美的。
除了看山,冬季的湖也和夏季有很大的區別。像是羊湖、納木錯這種必打卡的常規景點我就不再介紹了,你只需要知道冬季他們都是免費開放的就行。
冬遊西藏,最吸引人的是其他季節都看不到的藍冰。
遙想在出境 旅遊 還開放的時候,冬天的熱門 旅遊 目的地必須有貝加爾湖的一席之地,美麗的藍色冰面成了很多人對冬日的美好嚮往。在冬季的西藏,你也能找到同款藍冰。
普莫雍措
距離拉薩200公里的普莫雍措,雖然離羊湖不遠,但知道的人卻不多。春夏季節,普莫雍措湖水清澈湛藍,到了冬季,進入冰凍期,貝加爾湖同款的藍冰就會出現。
一月開始結冰,二月份整個湖面就會完全凍住,湖邊會堆起了巨大的冰浪,藍色冰層中的裂痕、氣泡清晰可見,在陽光的映襯之下宛如一顆藍寶石。
每年冰層最厚的時候,附近的牧民會將自家的羊群趕向普莫雍措的湖心島,直到冰面融化的時候再將羊群趕回陸地。運氣好的話,你就能看到幾千隻小羊排著隊踏著冰面轉場的盛大場面。
在普莫雍措的南方就是屹立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主脊線上的 庫拉崗日 神山,海拔7538米,也是西藏中部地區四大神山之一。與庫拉崗日相依而立的有6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遠遠望去,眾峰並肩,宛若一道頂天立地的冰雪屏障,非常壯觀。
來古冰川
如果普莫雍措的藍冰不能滿足你的話,那彷彿冰河世紀的幽藍冰川一定能震撼住你。冬季來臨,冰川的冰蝕湖會整個凍住, 可以輕易走到冰川腳下,觸摸到神秘的藍色冰川。
來古冰川是典型的海洋性冰川,是西藏目前已知面積最大、最寬的冰川,觀賞性優於其他大陸性冰川。即使是這樣,它也有自己的脾氣。夏季的來古冰川,基本看不到全貌,由於雨水對四周山體的沖刷,冰蝕湖也是渾濁的黃色,雖然有藍色的浮冰,看上去並不驚艷,和冬季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妝前一個妝後。
在小紅書上搜來古冰川,高贊的照片都是冬季拍攝的,而那些覺得被坑的帖子,往往都是夏季去的朋友發的。 所以說想看美美的藍色冰川,一定要選在冬季的時候。
松贊Songtsam系列的 松贊來古山居 就在來古冰川腳下的來古村中,和來古冰川遙遙相望。
這家松贊我還蠻喜歡的,你可以手捧薑茶,在24小時供氧的 全球海拔最高精品酒店 (4200米)中欣賞窗外的雪山景色。
仁龍巴冰川
西藏的冰川眾多,但是要找到一條原始、干凈,還能輕易走到冰川腳下的並不容易,距離來古冰川2小時的仁龍巴冰川可以算一個。
仁龍巴冰川不如來古冰川規模那麼大,但勝在人少,冰川形態豐富,冰縫冰洞冰牆都能看到,戶外玩家甚至可以攀上冰舌,可 探索 性很高。
曲登尼瑪冰川
山南、日喀則地區也有很多冰川,但接近性普遍不高,卡若拉冰川雖然站在公路邊就能看到,但顏色不夠漂亮,而觀賞性高的大多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徒步才能到達。
這一區域比較容易接近又好看的冰川我推薦曲登尼瑪。曲登尼瑪這一區域有三處冰川,分別是東聖湖冰川、西聖湖冰川、58號冰川,東西聖湖冰川最美,顏色是淡淡的藍色,冬季是可以從湖面走到冰川腳下的。
58號冰川可以直接開車到冰川腳下,但是顏色不如東西聖湖冰川那樣藍,對體力不好的人而言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春夏旺季的時候,拉薩的內地遊客和藏族人民的比例是五五開的話,到了冬天內地遊客則只有一成,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周邊城市和青海、四川的藏族同胞。
冬季是藏族節日最集中的時候 ,從藏歷九月一直到來年二月,大大小小的節日讓拉薩格外熱鬧。即使不去任何景點,在拉薩也能過的很充實。
降神節(今年的時間是公歷10月27日)
每年的藏歷9月22日是西藏的降神節,在每年降神節來臨之前,布達拉宮都會進行一年一度的「換裝」,重新粉刷外面的白牆。
布達拉宮的白牆塗料可不是一般的白膩子,除了有來自西藏當雄羊八井的上等石灰,還會 混合牛奶、蜂蜜、白糖、藏紅花等食品 ,是正兒八經的食品級原料,因為這些甜甜的原料,這項工程也有個浪漫的名稱,叫潑甜牆。
圖自 西藏商報@次吉
仙女節(今年的時間是公歷12月18日)
藏歷十月十五日是藏族婦女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屬於她們的節日。丈夫會給妻子送禮,父親會給女兒賞錢,男性會給女性布施,男性不可以拒絕女性的任何要求。
這一天,拉薩大昭寺的護法王尊吉祥天母「蛙面女神」白拉姆會被迎請出來,舉行隆重的例行年祭。藏族同胞們會來祈福,並獻上哈達。
關於白拉姆還有一個牛郎織女般的愛情故事。相傳,白拉姆與大昭寺護法神赤宗贊相愛了。她的父親班丹拉姆知道後大發雷霆,於是把赤宗贊趕到了拉薩河南岸,規定只有每年藏歷十月十五兩人可以隔河相見。是不是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很像?所以 仙女節也被稱為藏族的「情人節」。
圖自 中國西藏網@陳丹
燃燈節 (今年的時間是公歷12月29日)
藏歷十月二十五燃燈節當天,在大昭寺,僧人們在道路兩側、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檯、室內佛堂、佛龕、供桌等以及凡能點燈的台階上,點上一盞盞酥油供燈,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燈火通明。
遠遠眺望,大昭寺寺頂圍牆上那一圈圈閃閃爍爍、連成一片的酥油燈光,猶如繁星,把夜空照得通亮。此時,信徒們齊聲唱起經文,悼念宗喀巴大師,場面莊重肅穆。
燃燈節前後,各個地區的藏族同胞就會取代內地遊客湧入拉薩。衛藏、康巴、安多,呆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不同地區的藏族人民也有不同的著裝特色。
藏歷新年(今年的時間是公歷3月3日)
藏歷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烈的傳統佳節 。新年的准備工作一般在藏歷十二月就開始了,除夕這天要給窗戶門楣換上新布簾,在房頂插上新的經幡,「除舊迎新」是各民族對新年共同的期待。
八廓街和沖賽康市場賣的東西和夏季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夏季的商品都是賣給遊客的,而到了冬季,則是賣給本地人的各色藏式年貨。
藏族朋友過新年和內地的習俗差不多,前幾日是親友之間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等親朋好友都拜訪的差不多了,就逐步轉入以娛神為主的佛事活動。
酥油花燈節(今年的時間是公歷3月18日)
藏歷元月十五日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後一天,這是佛祖釋迦牟尼和其他教派的辯論取得了徹底勝利的日子,藏族同胞會在這一天點燃酥油花燈以示慶祝,所以被稱為酥油花燈節。
圖自 中國西藏網@賈華加
關於酥油花的來源,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公主進藏的時候,帶去的尊者釋迦牟尼像被供奉在大昭寺內。根據佛教傳統,需要供奉鮮花,但時值隆冬,無鮮花可尋。於是,當地民眾便用酥油捏了一束栩栩如生的酥油花,並且用顏料渲染得十分艷麗。此後,在高原上便有了捏酥油花的傳統。
酥油花燈節這天的八廓街十分熱鬧,白天人們朝佛、轉經。夜晚把酥油花燈放在花架上,點燃酥油燈祈福,歡歌跳舞,通宵達旦。
圖自 中國西藏網@陳丹
推薦線路1:
Day1:拉薩-巴松措-色季拉山(看南迦巴瓦峰)-魯朗
Day2:魯朗-波密-仁龍巴冰川-然烏湖
Day3:然烏湖-來古冰川-古鄉湖
Day4:古鄉湖-雅魯藏布大峽谷-索松村
Day5:索松村-卡定溝-拉薩
如果是第一次到西藏或者容易高反的朋友,我會推薦這條線路,可以在海拔比較低的林芝地區多停留。
推薦線路2:
Day1:拉薩-羊湖-卡若拉冰川-日喀則
Day2:日喀則-扎什倫步寺-加烏拉山口-珠峰大本營
Day3:定結濕地-曲登尼瑪冰川-普莫雍措-推村
Day4:推村-羊湖-日托寺-拉薩
這條線路則是比較經典的路線,在時長上也比較友好,囊括了很多藏區的經典景色。即使你在其他季節走過,冬季也會有非常不同的體驗。
剩下的時間我會建議你在拉薩多待幾天,比起遊客熙熙攘攘的夏季,冬季的拉薩會讓你看到日光城最初的樣子。
相關閱讀:
沒去過朗瑪廳的西藏之旅是不完整的
明年是該去趟西藏了,這份攻略請拿走
即日起門票免費半價,第一次進藏我建議你從這里開始玩
在拉薩除了喝茶曬太陽逛寺廟,還能幹什麼?
⑷ 拉薩看廟:走街串巷看拜佛,一上午看五座寺院,它們都藏在民宅中
我三月一日飛到拉薩,要在這里停留12天。
這是我第三次進藏,前兩次自駕,總覺得有些趕,而這一次完全是隨性的,我把它定性為「看別人的信仰」之旅,主要是想看看廟、看看拜佛。
除了大的寺院,我還想看看遍及拉薩市區的小寺廟,那些外人知道不多,而香火又很濃重的地方,隨便地走走。
1、喜德寺:廢棄的寺院,仍是國家級文保單位
到拉薩的第三天,早上我圈定了兩座寺院,要去看看。
這兩座寺院就是喜德寺和小昭寺,它們的距離不遠,而我住這里走過去也就十幾分鍾。
這兩座寺院,小昭寺好理解,有大昭寺做比對,而喜德寺呢?其實過去前我一點也不知道。
好在路不遠,慢慢地就走過去了,喜德寺近,它在一個小巷子里。
走到跟前才發現寺門不大,而門口有石碑,它是國保單位。
但進門我有些蒙圈,怎麼這些電表啊?難道寺院用電也算得這么仔細嗎?
院子很大,四周一圈都是兩層的房子,卻非常雜亂,這里一點也不像寺院啊!
向北走中間一個大房子像是寺院的經堂,但是前面有鐵門拉著,鎖頭鎖著。
我問一下院子里一位像是管事的大姐,這里啥情況,她說寺院早就不用了。這里沒有僧人,四周住的都是普通的居民,「喜德寺」不存在了。
一個不存在的寺院還是國家級文保單位,這讓我好奇了,馬上查它的資料,大驚了。
這個寺院可了不得,建於公元九世紀初,也叫「喜德林」。
喜德寺是拉薩的記憶,它非常的古老,被稱為拉薩的四大林之一,這里的「林」是指西藏四大活佛在拉薩的府邸,而這里住的是顯赫僧侶。
據說當年這里特別的輝煌,後來由於權利斗爭,這里幾次被毀,飽經動亂之殤,最後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雖然寺院破敗了,但留下很多傳說,甚至說它的地下有地道通往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2、策門林寺:一座特別古老的寺院,藏在民宅中
出了喜德寺,我沿著小街巷往小昭寺方向走,不想在一片居民住宅中,又發現了一座寺院,就是「策門林寺」。
這完全是大隱於市,隱於居民區中,而且門臉也不大,非常容易讓人忽視。
但是這廟雖然不大,但來頭也不小啊。拉薩 歷史 上有「四大林」:丹傑林、策門林、公德林,喜德林。「林」指西藏四大活佛在拉薩的府邸,都是 歷史 悠久而宗教地位顯赫之處。而此策門林寺的「林」不也是四林之一嗎?
由於寺廟只能拍外面,所以只能提供一些外表的圖片,而寺廟內深厚的 歷史 、精美的佛像、古老的壁畫,還有僧人們念經的場面都不能拍,只能存在腦海里了。
這里有個有趣的事要說一下,進藏傳佛教寺院有兩個規矩:一是脫帽;二是脫鞋。
結果我脫了鞋進入經堂,走在水泥地上,這也太涼了。很快我就發現拜佛的人很少有脫鞋的,都是穿鞋的,我趕緊跑到門外,也把鞋穿上了,可能是冬季的原因,不需要脫鞋,真的太涼了。
這個寺廟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古老和歲月痕跡。
特別是牆上的壁畫,年代都很久遠了,而寺院里的一些傢具和用品,以及門窗就太有遠古的味道了,看得我心裡直癢癢,這要是允許拍照,太有感覺了,這座寺院是我看到最有味道的寺院之一。
但這座寺院 歷史 並不長,是清代建築的,由於曾為清朝乾隆皇帝祈禱長壽,道光皇帝給它起名:策門林。「策」意為壽命,「門」意為願望的意思。
這個寺院我是特別喜歡的地方。
3、次巴拉康寺:香火特別旺盛,拜佛人太多,擁擠著走不動
再往前走就是小昭寺了,這里我犯了一個錯誤,誤把邊上的「次巴拉康寺」當成了小昭寺,隨著拜佛的人群走進去,還疑問怎麼沒有人收票呢?
次巴拉康寺緊挨著小昭寺,這寺院的面積更小啦,但是拜佛的人特別多,人們只能擁擠著進入,簇擁著前行。
由於要給佛前添油、供奉青稞酒和茶,所以這里都是緩慢的移動,這個寺院也很古老,或許就是這樣慢慢的歲月加持了。
由於這里供奉的是無量壽佛,所以特別受歡迎,拜佛的人多,除了給自己,也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求拜。
後來我上到了二樓,這里有藏經院,拜佛的人也要少一些。
這里我看到了一位老僧人在窗前側坐著,大聲的念經,陽光透過窗簾,灑在他的身上,滿滿的溫暖,老人看著厚厚一本書,大聲的念,似乎並不是很熟練,有時略有停頓,但又認真地讀下去。
由於是藏文,我聽不懂,但我在一邊默默地看他讀書,內心很感動,這一畫面在我心裡太唯美了,以至於我站了十幾分鍾,就聽他讀,都不想離開。
我這次來拉薩就是想看看寺廟、看看僧侶、看看拜佛者,看看他們的信仰,藏傳佛教在一千多年裡,就這樣暖暖地走過,覆蓋了青藏高原,又走了很遠很遠......
4、小昭寺: 歷史 久遠,超過大昭寺,可惜多次被毀
終於到了小昭寺,我已經知道這里是要門票的,所以直接走向窗口去問「門票多少錢?」
這里同大昭寺不同,拜佛與遊客是走一個通道,由於這個季節遊客特別少,所以門前都沒有人攔截,我完全可以同拜佛人一起進去,但我還是選擇了買票,這也是我今天進寺院花的唯一費用:30元。
小昭寺始建於7世紀中葉的641年,是由**公主奠基建成的。 歷史 非常久遠,小昭寺現有建築面積雖然不及大昭寺,但也有4000平方米,在市區,也算是大的寺廟了,而它的 歷史 意義太重要了。
小昭寺內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8歲的身像,可以近距離地觀看參拜,另外這里還有諸多珍貴文物。到處都是金銀珠寶,富麗堂皇,讓人瞠目。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昭寺雖然 歷史 悠久,但是由於火災,幾次重新修建,所以現在的建築並不久遠,而牆上非常精美的壁畫,也是 歷史 不長,有很多現代的繪畫技法。
相比大昭寺,這里規模小,拜佛的人也要少一些,雖然這里的佛像非常精美,而且文物的價值高,很多由黃金鑄就的佛像和器物,顯得珍貴和難得一見,但就氛圍而言,我還是更喜歡古老一些的寺院。
看了這幾個寺院,雖然小昭寺花了30元門票,但卻是我停留時間最短的寺院。
5、丹傑林寺:邂逅的寺院,也是四林之一
一上午逛了四個寺廟,感覺有點累了,出小昭寺我休息一下,想返回了,順便看看老城區的小街巷,看看這里的居民區和傳統藏式民居。
轉一下發現這里的民居都是以「院」單位小區,一棟樓就是一個院,完全是方方正正的,而這里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四層高,這樣站在房頂,都可以看得見布達拉宮。
結果我又看到了一座寺院:「丹傑林寺」。
前面已經說過,它是拉薩的四「林」之一,竟然讓我邂逅了,那一定要進去看看了。
丹傑林寺大門口有賣供奉品和祭祀用品,一般人拜佛都要供奉酥油,在佛前添油,另外還要奉獻青稞酒和茶。這些都有賣,都是正規的供奉品。
進了大門要走很遠的深巷,然後上樓,看見正在燃香(煨桑),煙火氣很大。
據說丹傑林寺是拉薩最有名的許願地,這里敬佛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用錢、也可以用鮮花,還可以用酒敬佛。然後認真地許下心願,心想事成。
丹傑林寺是在二樓,而下面似乎是一個餐廳,在二樓平台上看得很清楚,也讓人覺得更加煙火氣。
而丹傑林寺內供奉的普賢菩薩,也是以藍和白雙修像的造型出現,很奇特和與眾不同。
一上午逛了五家寺院,這個季節遊客太少了,或者說我在寺院里看到的都是拜佛的人。
雖然遊客少,但是拜佛人依然擁擠,這其中以中老年人為多,甚至很多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他們頑強地走來,在佛的跟前禮拜述說。
他們都是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啊......
⑸ 拉薩哪裡的蛋糕好吃並且可以網上訂購呢
好像拉薩的蛋糕店都不能網上預訂,但可以電話預訂。A里的蛋糕好吃但是貴。萬貫的價格可以,但是質量一般,有次買的泡芙雖然在有效期內但是裡面的奶油都酸了(應該不是用酸奶做的)。還有就是迷你劇場的,價格味道都還可以。
⑹ 花卉批發市場進貨渠道有哪些
從鮮花產地進貨;目前中國主要的鮮花產地為昆明、凌源、廣州。
1、雲南昆明有兩個主要的鮮花市場,是目前各省市的鮮花產地,一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二是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
這兩個市場主要出產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滿天星、情人草、勿忘我等幾十種鮮花,大部分鮮花質量在國內屬於上乘,同時,兩個市場各有特色。
2、廣州的鮮花市場位於廣州芳村嶺南,是目前國內的挺好大鮮花產地,主要優勢產品為菊花、劍蘭及部分切葉、玫瑰,廣州嶺南花卉市場內同樣有很多專職的鮮花代理商,為廣大花店省去了不少麻煩。
3、昆明四季如春,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比較適合植物的生長,所以昆明的鮮花不僅四季不斷,而且顏色艷麗,花朵碩大,枝條粗壯、挺直、修長,葉色翠綠,很受國內外客戶的歡迎。
昆明斗南花卉市場距昆明市中心只有17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捷,擁有一個集產、供、銷一體的花卉交易批發市場。
4、凌源的鮮花市場位於遼寧省凌源市郊,交通方便,是目前國內的第三大鮮花產地,東北的產地切花交易市場。
主要優勢產品為百合系列、劍蘭系列及鬱金香系列,同樣有很多專職的鮮花代理商,航空、鐵路、汽運輻射各省市各地;
目前客戶已經東到佳木斯,西到拉薩,北到烏魯木齊,南到香港的銷售網路,在鮮花行業闖出了「南有雲南,北有凌源」的美稱。
5、其他各地分布有零散的鮮切花基地,種植適宜各自氣候的鮮花,如:海南是中國主要的切葉及熱帶花卉的產地,上海有非洲菊、康乃馨出產,甘肅產有百合,鬱金香等。
⑺ 仙女節是哪個民族的 仙女節是什麼節日
導讀:仙女誰都喜歡,但是現實中有沒有仙女我們你不知道,不過現實中是有仙女節這樣一個節日的,那麼你知道仙女節是哪個民族的嗎?想知道仙女節是什麼節日,仙女節有哪些習俗活動,就來瞧瞧我對仙女節的介紹吧。
仙女節是哪個民族的
仙女節是我國怒族和藏族的傳統節日,怒族於每年農歷3月15日舉行,藏族於每年藏歷10月15日舉行。
怒族仙女節又稱"鮮花節",以各村寨為單位選擇有鍾乳石的山洞為仙女洞,人們紛紛帶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祭祀結束後,各家各戶設宴飲酒,青年男女則身穿節日盛裝,前往一個空曠的地方進行射箭比賽,同時還會舉辦各種物資交流集會。
藏族的仙女節現在已經逐漸演變成藏族婦女的節日,她們會早起梳妝打扮,然後到拉薩的八廓街煨桑祈禱,並前往大昭寺為女神敬獻哈達,許下心願。
仙女節是什麼節日
仙女節是怒族和藏族的傳統節日,怒族於每年農歷3月15日舉行,藏族於每年藏歷10月15日舉行。怒族仙女節又稱「鮮花節」,以各村寨為單位選擇有鍾乳石的山洞為仙女洞。藏族的仙女節現在已經逐漸演變成藏族婦女的節日,她們會早起梳妝打扮,然後到拉薩的八廓街煨桑祈禱許願。
仙女節習俗活動
節日這天一早,以各村寨為單位選擇有鍾乳石的山洞為仙女洞,怒族群眾穿上盛裝,帶上早已准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仙女--阿茸,並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邊吃邊喝、邊唱邊跳,整個山谷都沉浸在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中。
由於有一部分怒族人是信仰藏傳佛教的,所以在仙女洞前的祭台四周掛著許多經幡、唐卡。祭台上擺滿了各種祭品,祭台前兩側坐著穿紅黃教服的老人。他們吹嗩吶、打鼓、敲鑼、念經。祭台旁邊有一個3米來高的燒香台,台上插著松枝、鮮花和各種顏色的彩旗,長長的竹竿尖上插著一個個老玉米。松枝象徵著吉祥如意、萬古長青,玉米象徵五穀豐登、年年有餘,鮮花是敬獻給仙女阿茸的。
怒族仙女節在鼓樂聲中,朝拜者手持鮮花,繞著祭台和燒香台走一圈,並把鮮花插在燒香台的竹竿叢中。之後,人們又到仙女洞,向仙女敬鮮花、喝仙水。
整個祭祀活動之後,各家各戶設宴飲酒,人們一家家或親朋好友圍坐在山坡上,將准備好的食物擺在鋪有松針的地上,吃喝起來。他們邊吃邊喝邊唱,興起時又踏起歡快的舞步,山坡上充滿了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青年男女則身穿節日盛裝,前往一個空曠的地方進行射箭比賽。同時,舉辦各種物資交流集會,吸引當地各民族群眾前來購買。晚間,青年男女們燃起篝火。在篝火旁,他們對唱情歌、歡快地跳舞,通宵達旦。
隨著時代的發展,祭祀仙女儀式已漸漸淡化,歌舞求福和體育競技成為仙女節的主要活動內容。
藏族仙女節儀式
每到藏歷10月15日這一天的清晨,拉薩郊外的草地上還鋪著一層白霜,城中心的八廓街上卻早已人聲鼎沸、被桑煙熏得熱火朝天。
這一天,拉薩的婦女們都會早早起床刻意梳妝打扮,集體相約外出遊玩,她們到八廓街去煨桑、為班丹拉姆女神供奉糌粑和酒,當然到白拉姆像前焚香祈禱,為自己的將來許個好願也是不可少的。
拉薩婦女對白拉姆懷有深深的敬意,認為這位女神能保佑自己保持身材苗條、面容姣美,同時據說這一天婦女們在白拉姆像前許下的願實現的幾率很大。
在這些包含著美滿意願的傳說中也交織著另一個說法:沐浴節期間在河裡洗過澡的婦女這一年基本不會感冒了,但在藏歷10月15日這一天,婦女們會集體感冒。
除了到大昭寺膜拜班丹拉姆女神,年輕姑娘們還會成群結隊找路遇的男性要錢,而男性們這一天也尤其大方,不會不給。
這一天,就是西藏傳統民俗節日「白拉日珠」,對於這個節日,有人翻譯成班丹拉姆節,也有人翻譯成白拉姆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