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鮮花民族

鮮花民族

發布時間: 2021-03-06 03:18:59

插花節是哪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插花節是彝族的風俗習慣。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是雲南楚版雄彝族人民一年一權度的插花節。農歷二月八日,人們摘來各色鮮花,編紮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徵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願美好;人們也互相插花,寄託和順安康,情長意遠的祝福。林下花間,男女老少和著蘆笙圍成圓圈「打歌」,青年情侶則相偎而歌,歡聲笑語。插花節的來歷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咪依魯傳說。相傳咪依魯是位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為使眾姐妹免遭惡霸凌辱,假意身許,在婚禮上與惡霸共飲放有馬纓花的毒酒,犧牲自己,為民除害。為此,每年馬纓花開花之時,彝族就要舉行盛大的插花節,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㈡ 鮮花節是哪個名族的節日高懸分!

怒族的鮮花節

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是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怒族人民的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鮮花節。

在怒族人民的傳說中,鮮花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但都和一位他們熱愛的仙女有關,所以鮮花節也叫仙女節。仙女是一位聰明、勤勉、善良、漂亮的怒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茸。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由於氣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災,田地乾枯、山野荒蕪,人們生活十分艱難。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她不畏艱險劈開懸崖,在高黎貢山上鑿出一個大岩洞,將泉水引入怒寨。人們有水喝了,土地也濕潤了,草綠了、樹活了、莊稼也長好了。怒江岸邊的荒山變成了沃土,披上了綠裝。阿茸姑娘的名字傳遍了怒江兩岸,人們都稱她為仙女,並且
十分崇拜她。阿茸的美貌讓可惡的頭人起了壞心,頭人想霸佔阿茸。阿茸只好躲進深山,藏到山洞裡。頭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來嫁給他。阿茸姑娘沒有答應他。就在農歷三月十五日這一天,頭人放火將阿茸姑娘燒死在山洞裡。阿茸姑娘雖然死了,但是人們懷念她,滿山遍野的山花也為她開放。後來,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鮮花節,因為阿茸姑娘是人們心目中的仙女,所以這一天也叫仙女節。
鮮花節這一天早上,怒族人家都早早地起來准備去參加節日的活動。人人都認真地打扮起來,特別是姑娘們都穿起了他們民族的節日盛裝,然後帶上她們早已准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要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的鮮花,一家家、一夥伙地從家裡出來,從寨子里出來,翻山越嶺到捧打鄉吉母登寨附近的仙女洞或丙中洛鄉附近的貢當崖仙女洞。各個村寨的人都來了,仙女洞前好不熱鬧。
由於有一部分怒族人是信仰藏傳佛教的,所以在仙女洞前的祭台四周掛著許多經幡、唐卡。祭台上擺滿了各種祭品,祭台前兩側坐著穿紅黃教服的老人。他們吹嗩吶、打鼓、敲鑼、念經。祭台旁邊有一個3米來高的燒香台,台上插著松枝、鮮花和各種顏色的彩旗,長長的竹桿尖上插著一個個老玉米。松枝象徵著吉祥如意、萬古長青,玉米象徵五穀豐登、年年有餘,鮮花是敬獻給仙女阿茸的。
祭祀後,在鼓樂聲中朝拜者手持鮮花,繞著祭台和燒香台走一圈,並把鮮花插在燒香台的竹桿叢中。祭祀活動結束之後,人們又到仙女洞,向仙女敬鮮花、喝仙水。
整個祭祀活動之後,人們一家家或親朋好友圍坐在山坡上,將准備好的食物擺在鋪有松針的地上,吃喝起來。他們邊吃邊喝邊唱,興起時又踏起歡快的舞步,山坡上充滿了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晚間,青年男女們燃起篝火。在篝火旁,他們對唱情歌、歡快地跳舞,通宵達旦。

㈢ 鮮花節是哪個名族的節日

怒族的鮮花節

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是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怒族人民的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鮮花節。

在怒族人民的傳說中,鮮花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但都和一位他們熱愛的仙女有關,所以鮮花節也叫仙女節。仙女是一位聰明、勤勉、善良、漂亮的怒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茸。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由於氣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災,田地乾枯、山野荒蕪,人們生活十分艱難。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她不畏艱險劈開懸崖,在高黎貢山上鑿出一個大岩洞,將泉水引入怒寨。人們有水喝了,土地也濕潤了,草綠了、樹活了、莊稼也長好了。怒江岸邊的荒山變成了沃土,披上了綠裝。阿茸姑娘的名字傳遍了怒江兩岸,人們都稱她為仙女,並且
十分崇拜她。阿茸的美貌讓可惡的頭人起了壞心,頭人想霸佔阿茸。阿茸只好躲進深山,藏到山洞裡。頭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來嫁給他。阿茸姑娘沒有答應他。就在農歷三月十五日這一天,頭人放火將阿茸姑娘燒死在山洞裡。阿茸姑娘雖然死了,但是人們懷念她,滿山遍野的山花也為她開放。後來,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鮮花節,因為阿茸姑娘是人們心目中的仙女,所以這一天也叫仙女節。
鮮花節這一天早上,怒族人家都早早地起來准備去參加節日的活動。人人都認真地打扮起來,特別是姑娘們都穿起了他們民族的節日盛裝,然後帶上她們早已准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要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的鮮花,一家家、一夥伙地從家裡出來,從寨子里出來,翻山越嶺到捧打鄉吉母登寨附近的仙女洞或丙中洛鄉附近的貢當崖仙女洞。各個村寨的人都來了,仙女洞前好不熱鬧。
人們一家家或親朋好友圍坐在山坡上,將准備好的食物擺在鋪有松針的地上,吃喝起來。他們邊吃邊喝邊唱,興起時又踏起歡快的舞步,山坡上充滿了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晚間,青年男女們燃起篝火。在篝火旁,他們對唱情歌、歡快地跳舞,通宵達旦。

㈣ 鮮花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朝山節又叫轉山節,是麗江永寧鄉摩梭人朝拜格姆女神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歷七版月二十五日在瀘沽湖權畔舉行。具有濃郁的原始宗教色彩。

花山形狀像一頭雄獅的格姆山,屹立在瀘沽湖畔,所以又稱獅子山,民間傳說它是格姆女神的化身,保佑著摩俊人的幸福平安。是摩梭人的最高保護神,對她十分崇敬,世代敬獻祭祀。

(4)鮮花民族擴展閱讀:

舉辦地點

形狀像一頭雄獅的格姆山,屹立在瀘沽湖畔,所以又叫獅子山。民間傳說它是格姆女神的化身,主宰著永寧地區的興衰禍福,保護著人民幸福平安,讓摩梭婦女健壯美麗,莊稼茂盛,牛羊興旺。

她不僅十分漂亮,而且聰明過人,是周圍的眾山神之首,是摩梭人的最高保護神,所以摩梭人對她十分崇敬,世世代代敬獻祭祀。

㈤ 金達萊 是哪個少數民族稱呼鮮花的名稱

朝鮮族

㈥ 鮮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鮮花節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是我國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怒族版人民最隆重的傳權統節日。

在怒族人民的傳說中,鮮花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但都和一位他們熱愛的仙女有關,所以鮮花節也叫仙女節。仙女是一位聰明、勤勉、善良、漂亮的怒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茸。那時,由於氣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災,田地乾枯、山野荒蕪,人們生活十分艱難。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她不畏艱險劈開懸崖,在高黎貢山上鑿出一個大岩洞,將泉水引入怒寨。從此,怒江岸邊的荒山變成了沃土,披上了綠裝。阿茸姑娘的名字傳遍了怒江兩岸,人們十分崇拜她,都稱她為仙女。

阿茸的美貌讓可惡的頭人起了壞心,頭人想霸佔阿茸。阿茸只好躲進深山,藏到山洞裡。頭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來嫁給他。阿茸姑娘沒有答應他。就在農歷三月十五這一天,頭人放火將阿茸姑娘燒死在山洞裡。阿茸姑娘死後,滿山遍野的山花也為她開放。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將這一天定為鮮花節。

㈦ 鮮花獻給民族魂200字

華夏文明以禮樂為制度、易經八卦、丹書朱文、上古漢語為源泉;華夏文專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設屬教、禮樂教化,嚴華夷之辨,推崇仁義禮智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斷絕的文明。

華夏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源自大地灣文明、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

華夏先民活躍於黃河中下游,分為大大小小許多個部落,其中比較著名的首領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顓頊(黑帝)、黃帝、炎帝(赤帝)、帝嚳(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堯帝。

公元前2070~前256年黃河中下游華夏部落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華夏文明周圍有「四夷」,分別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後來華夏文明吸收了周邊的巴蜀、荊楚、百越、草原諸文明。

中華文明的興衰也就隨著統一與分裂的交替而不斷交替,兼綜和合、融會貫通,最終形成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統一的思想文化體系,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能夠在開放中吸收異質文明、在包容中消化異質文明、在多元融會中更新自身。

㈧ 請你選擇一種鮮花獻給民族魂魯迅。並說明理由

若是我就選梅花。第一,魯迅孤標傲世,品似梅花;第二,對民族的熱愛,對人民的擔憂,如梅花之香一般,零落成泥,清香如故;第三,梅花是花之君子,魯迅是人之君子。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