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栖冷香

梅花栖冷香

发布时间: 2021-02-12 06:19:56

1. 李方膺画梅花有三方印,分别是“平生知己”,“美化手段”,“冷香”,由此可见诗人对梅花

。“八怪”最喜欢画梅、竹、石、兰。他们常以梅的高傲、清高、幽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回。关于“八答怪”与梅花的典故传说代代相传,据说“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酷爱画梅,对梅花可谓情深意切。在这些画家的心目中,梅花已非一般的花木,而成为令其神魂颠倒、五体投地,可与之直接对话沟通情感的知音了。李方膺一生爱梅,久而成癖,画作上钤有“平生知己”、“梅花手段”、“冷香”等闲章,将梅喻为真、善、美的象征。

2. 除了菊花梅花还有什么花的香味属于冷香 清清冷冷的

雪莲花、腊梅、水仙
告诉你女儿,还有雪花.

3. 梅花的别称

梅花(蔷薇科杏属植物)一般指梅(蔷薇科杏属植物)。别称:春梅、千枝梅、红梅、乌梅。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3)梅花栖冷香扩展阅读:

梅花在中国的地位很高,而中国在梅花品种上也有着相当的权威。1998年,中国拿到了梅品种国际登录权,这是一种鉴别、判定花卉植物知识产权的母权。也就是说,新发现或新培育的梅花观赏品种,要通过“国际登录权威”审定和手续才能成为国际承认的新品种。

花蕾(梅花):微酸、涩,平。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果实(乌梅):酸、涩,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4. 梅花有什么别称,交代出处

自林逋写出“暗香浮动月黄昏”后,暗香已为梅花的别称。
《大寿五福》图:仙鹤意内寓大寿,五福是梅容花的别称。
墨泠香,就是取自蝶妃的本姓,泠香之名改自梅花的别称冷香。
古人绝句咏名花 梅花别称清友、罗浮仙子等。
香雪海:地名、品牌名;香雪为梅花别称。
芍药茶元·王沂瀛洲忆昔较群材,一饮云腴睡眼开。
陆羽似闻茶具在,谪仙空载酒船回。
滦水琼芽取次春,仙翁落杵玉为尘。
一杯解得相如渴,点笔凌云赋大人。
扬州四月春如海,彩笔曾题第一花。
夜直承明清似水,铜瓶催火试新芽。
第一花:从“扬州”以下三句看诗人在写扬州的梅花明月。第一花,犹如“东风第一枝”、“一枝春”。是诗人指其咏梅之作。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岂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来把一枝春作为梅花为之别称。亦为词牌名。

5. 梅花的代名词是什么

梅花的别名50例
1、暗香
梅花的代称。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诏暗香。”
2、百花魁
喻梅花。宋 王十朋《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又借喻美女。明 无心子《金雀记·掷果》:“午夜漏声催,行踪问者稀。天街游乐处,看尽百花魁。”
3、冰魂
梅花的别称,谓其冰清玉洁。清 江炳炎《淮甸春·自题纸帐梅花》:“闲门客里,叹年年辜负,西溪游屐。约与冰魂同小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芳心恐负,正酒醒天寒时候。唤鸦鬟招鹤归来,请与冰魂守。”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4、第一香
梅花代称。陆游《初春书怀》:“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
5、国香
本指兰花。《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又借指多种花卉,也成了梅花代称。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6、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唐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柳永《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明 何景明《二月见梅》:“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宁与艳阳期!”
7、寒英
指梅花。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8、寒客
腊梅的异名。宋 程棨《三柳轩杂识》:“腊梅为寒客。”
9、花魁
多指梅花。以其开于百花之首,故称。宋 卢炳《烘堂词 汉宫春》:“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10、寄春君
梅的拟人之称。谓其能传递春的信息。元 龙辅《女红馀志·梅》:“南华封梅为寄春君。”
11、九疑仙人
绿萼梅的别名。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梅谱》:绿萼梅,北之九疑仙人。”
12、九英梅
蜡梅的一种。亦简称为“九英” 。《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引《梅谱》云:“子种,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谓之狗蝇,后讹为九英。”
13、冷金
指腊梅。其花瓣色黄如金。耶律楚材《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雪里冰枝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
14、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张元干《十月桃》:“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明 张祥鸢《水边梅》:“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15、冷香
梅花的代称。曾巩《忆越中梅》:“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绝向谁开?”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明 高启《梅花》:“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梅尧臣《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陈维崧《二郎神·咏梅子》:“算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16、玲珑
梅花的美称、喻指。韩愈《春雪间早梅》:“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17、罗浮梦
梅花代称。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后因以借指梅花。唐 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文征明《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罗浮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佩陆离。”
18、罗浮魂
元·岑安卿《次韩明善题推蓬图》:“江南烟色正愁绝,一枝唤醒罗浮魂。”
19、梅钱
指梅花瓣。孔尚任《桃花扇·传歌》:“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20、梅妻
对梅花的戏称。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为乐,故有梅妻鹤子之谓。后以梅妻指代梅花。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
21、梅朵
梅花。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22、梅兄
对梅花的雅称。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杨万里《烛下和雪折梅》:“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元 戴良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23、梅英
梅花。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宋 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媚脸未匀新泪污,梅英犹带春朝露。”
24、木母
“梅”字可拆出木、母二字,故以称梅。《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宋神宗问叶涛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元结《演兴·初祀》:“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
25、奇友
蜡梅的别称。《事物异名录·花卉·蜡梅》引明彭大翼《出堂肆考》:“曾端伯以蜡梅为奇友。”
26、清友
梅花的别称。因其清香淡雅,又为“岁寒三友” 之一。明 都卬《三余赘笔·十友十二客》:“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
27、清客
梅花的别称。以花拟人,以其开于冷清的冬季,故称。宋 姚宽《西溪丛语·十客》:“梅花为清客。”
28、琼英
梅花代称。元 无名氏《一枝花·惜春》:“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宋璟《梅花赋》:“若夫琼英缀雪,绛萼着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
29、癯仙
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陆游《射的山观梅》:“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凝情待久,无限恨、癯仙知否?”
30、寿阳花
梅花的别名。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妇女多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元 杨维桢《香奁八咏·黛眉颦色》:“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待明朝,端整寿阳妆,眉梢晕。”
31、腊花
腊梅的别称。姜夔《浣溪沙》词序:“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
32、疏香
梅花的代称,谓其清雅淡香。宋 李元膺《洞仙歌》:“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金 赵伯成《蜡梅》:“冷艳疏香寂寞滨,欲持何物向时人。”
33、疏影
本写梅姿,后因以指称梅花。范成大《古梅二首》:“压倒嫩条千万蕊,只消疏影两三枝。”
34、酥花
指梅花。苏辙《戏赠李朝散》:“后堂桃李春犹晚,试觅酥花子细看。” 陆游《朝中措》:“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陆游《冬至》:“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35、霜女
即青女,神话传说中的霜雪之神,借指梅花。张先《南乡子》:“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宋 张耒《明道杂志》:“霜女遗灵长着素,玉妃余恨结成酸。”
36、香雪
梅花的代称。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湖壖杂记》:“湖墅有三胜地,西溪之梅名曰香雪。”龚自珍《虞美人·陆丈秀农杜绝人事移居城东之一粟庵暇日以绿绡梅花帐额索书因题词其上》:“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蒙蒙香雪一千枝。”
37、雪友:
梅花的喻称。梅尧臣《读吴正重台梅花》:“龙沙雪为友,青女霜作媒。”
38、雪肌
梅花的喻称。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宋 吴师孟《蜡梅香》:“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39、雪梅
梅花色白,故称。唐 孙逖《宴越府陈法曹西亭》:“雪梅初度腊,烟竹稍迎曛。”杜牧《代人作》:“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范成大《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雪梅同雪鬓,相对两凌寒。”
40、雪霙
梅花的喻称。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西湖观梅》:“番阳张彦实兄楚材,为秘书监,约彦实观梅西湖。彦实作诗云:‘天上新骖宝辂回,看花仍趁雪霙开。’”
41、艳魄
梅花的喻称。清 贺裳《腊梅花赋》:“分寒枝于陇上,空染啼痕;传艳魄于罗浮,惟沾醉腻。”又美女的魂魄。皮日休《太湖诗·练渎》:“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明 高启《吴女愤》:“渔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42、一枝春
梅花的别称。《太平御览》:“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多以“一枝春”为梅花的别名。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宋 陈师道《和豫章公黄梅》:“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清 余梦易《一萼红》:“算消息、江南较早,也不须、遥寄一枝春。”
43、驿使
梅报春信息,故称。但用得太死太多,曾被陆游批之。陆游《老学庵笔记》:“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
44、玉蝶
指玉蝶梅。清 秦朝釪《消寒诗话》:“玉蝶横斜树,金泥小画屏。”玉蝶梅是梅花中珍品。宋 王世懋 《学圃杂疏·花》:“曾于京师许千户家,见盆中一绿萼玉蝶梅,梅之极品,不知种在何处。”元 王逢《杂题》:“藻池岸匝水仙井,满面香飘玉蝶梅。”清 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康熙六巡江浙》:“次日,﹝康熙﹞幸虎丘,登万岁楼。时楼前有玉蝶梅一株盛开,芳香袭人。”
45、玉妃
指梅花。皮日休《行次野梅》:“茑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徘徊。”宋 汪元量《越州歌》:“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妃。”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46、玉奴
本指美女,后成了梅花的喻称,谓其高洁如美女。吴文英《天香·腊梅》:“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寿阳纤巧。”王沂孙《花犯·苔梅》:“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月地雪阶漫一樽, 玉奴终不负东昏。” 周紫芝《浣溪沙》:“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东昏觑得玉奴羞。”
杨贵妃小名。”唐 郑嵎《津阳门》:“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玉奴乃太真小字。” 杨万里《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
又泛指美女。苏轼《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送友人之金陵》:“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鸾笙。” 明 陶宗仪《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7、玉玲珑
梅花的别名。谓其高洁如玉。毛滂《玉楼春·定空寺赏梅》:“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元 刘炳忠《江边梅树》:“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48、玉梅
白梅花的美称。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范成大《樱桃花》:“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49、玉面
梅花喻称。以其冰清玉洁,如美人之面。宋 魏杞《虞美人》:“冰肤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50、玉霄神
梅花别称。谓其高洁,似天仙一般。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释明本《梅花试》:‘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51、状元花
梅花的别称。谓梅花为花中魁。宋 徐清叟《净明院和御制诗》:“冲冻细寻梅信息,枝头喜见状元花。”
52、南枝:借指梅花。苏轼《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赵次公曰:“南枝,梅也。”宋琬《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53、寄春君:梅的别称。龙辅《女红馀志·梅》:“南华封梅为寄春君。”
54、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冯贽《云仙杂记》:“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段成己《嗅梅》:“玉骨那愁瘴雾伤,好将经卷伴南荒。”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55、玉鳞:
喻梅花瓣。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张煌言《梅花和中峰大师韵》:“铁骨珊珊疑有韵,玉鳞寂寂回无尘。”朱鹤龄《丁未元旦》:“梅吐玉鳞明净榥,柳含金镂曳朱栏。”

6. 关于写梅花的《浣溪沙》

〖浣溪沙〗来(赏梅) 【曹勋 】 日上龙城散晓源阴。 琼芳堂下玉成林。 江梅开未十分深。 随处锦亭穹帐暖, 冷香邀住入衣襟。 酒肠判断付频斟。

〖浣溪沙〗 【陈三聘】 帘押低垂月影疏。梅枝和雪玉相扶。 儿家春信入来无。 半坠宝钗慵览镜,任偏罗髻却拈书。 琴心谁与问相如。

〖浣溪沙〗(赏梅) 【葛胜仲】 东阁郎官巧写真。 西湖处士妙传神。 嫣然一笑腊前春。 斗好虽无冰骨女, 相宜幸是雪髯人。 且烦疏影入清尊。
〖浣溪沙〗(江陵二车席次为江梅腊梅赋) 【黄人杰】 的皪江梅共腊梅。 剪金裁玉一时开。 黄姑相伴雪儿来。 别驾公馀无个事, 得将诗酒与栽培。 为春留客小徘徊。

〖浣溪沙〗(妙高墨梅) 【惠洪】 日暮江空船自流。 谁家院落近沧洲。 一枝闲暇出墙头。 数朵幽香和月暗, 十分归意为春留。 风撩片片是闲愁。

7. “冷香”是什么意思

“冷香”是①指花、果的清香。 ②指清香的花。③借指妇女。

8. 求明代诗人高启梅花诗九首及其赏析!

高启梅花九首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 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高启,明初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为什么只合在瑶台的梅花仙子,在这人间江南处处留下了她优美、不屈的身影呢?从客观环境上讲文人生存的条件如风刀霜剑紧相逼,朱元璋猜忌多多,大肆杀戮文臣武将;从品行高洁的文人内心世界来看,如何战胜名利的诱惑,在不受屈辱的前提下保全自己,就成了一个两难选择。

“三九严寒何所惧,昂首怒放花万朵”的梅花成了作者心目中理想人物的化身。看这梅花:“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雪满山中,净悄悄的绝尘避俗的孤寂之感;月明林下,冷清清的高洁明丽的凄婉之美。竹影萧萧,香苔漠漠,斑驳陆离,依稀飘忽,若有若无,知音难觅,徘徊彷徨。

我们不妨把历史的镜头拉回北宋,来看一看有“梅妻鹤子”之誉,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世的林逋。林逋所在时代的帝王们对知识分子还是以招览为重,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在不不触及皇家利益的前提下,不为皇室服务也不强求,你想做隐士也无妨。另外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就是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就占了六家,在这六家以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一串闪光的姓名:范中淹、梅尧臣、苏舜钦、柳永、司马光、晏殊晏几道父子、周邦彦、秦观、黄庭坚等。林逋的时代还有一些大唐遗风,知识分子的思想还是相对自由的。所以,宋代的文化依然璀璨夺目。明初的文坛却是死气沉沉,虽然有宋濂、高启等人的昙花一现,但在朱元璋的威逼之下,不是流放充军,就是腰斩于市,文治这一条是没有多少可以圈点的,思想不自由哪来文化的繁荣。虽然有“高士”,有“美人”,但雪太大“高士”之“高”无法为世人所知,月太明“美人”之“美”无法为世人所用。是时代的悲哀导致了 “高士”和“美人”的无奈。

诗人在《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曾写到:“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明朝开国伊始,人们对推翻搞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蒙古人的统治的朱元璋是心存感激的,是把他当成备受异族欺凌的汉族人的大救星的,可这个大救星上台以后,却把主要心思用在了如何巩固皇权之上。一是想捂住知识分子的嘴,不让他们揭自己当过强盗的老底;二是想让人们在思想上高度一致,皇帝想什么,天下人就想什么,皇帝想做什么,天下人就做什么;三是为了能让他的子孙们坐稳江山,天下永远是朱家的,便大肆杀戮与他一起造反的哥们,防止有人像赵匡胤那样搞个陈桥兵变黄胞加身,此即民间传说中的“火焚庆功楼”的由来。知识分子们就像大观园里的林妹妹一样“路不敢多走一步,话不敢多说半句”,噤若寒蝉,万马齐喑。所以诗人说“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虽然和林逋时代有一样的“疏影”,但漂逸自得的“暗香浮动”却一点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穷途末路的“春掩残香”,表面上有春天般的温暖,心里面却是伤痛深深,毫无生机,内与外的巨大反差,疏影虽在,残香难留,使得诗作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给人以猛烈的心灵撞击。这种情与景的反推撕裂,反情景交融之常法常道,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和诗人自己复杂的心理感受,确是明代诗作中的佳篇。

最末一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悉寂几回来?”何郎即南朝著名诗人何逊,何逊的《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是被历代文人推崇的咏梅佳作。后人难以写出何逊那样好的梅花诗,是因为他们不再具备何逊那样的思想自由的客观条件,我真盼望着有何逊那样的机遇,可思想自由的“东风”全都沉寂了,把皇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是不会再给知识分子们一点空间的,我这个时代“东风”压根就没有,盼也无用,盼不好,还要出问题。从诗人的生活境遇来看,他多少还是有点盼的念头的,但正是这念头让他终究未能逃脱朱元璋的黑手。结尾紧扣诗作主题,首尾照应,点破自己的种种设疑,给同好者一个完整的诠释。

9. 冷香的其它出处

2.指清香的花。 唐·王建 《野菊》诗:“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宋·曾巩 《忆越中梅》诗:内“今日容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绝向谁开?” 宋·姜夔《念奴娇》词:“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 明·高启 《梅花》诗之三:“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
3.借指妇女。 清·侯方域 《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与狭斜游者也。” 清·纳兰性德《齐天乐·塞外七夕》词:“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4.《红楼梦》中薛宝钗服用“冷香丸”是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两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两煎汤送服一丸即可。黛玉戏谑宝玉有一句“人家有冷香,你有暖香没有?”

10. “冷香”是什么

1.指花、果的清香。
唐·薛能
《牡丹》诗之四:“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内
宋·梅尧臣容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
清·陈维崧
《二郎神·咏梅子》词:“筭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2.指清香的花。
唐·王建
《野菊》诗:“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宋·曾巩
《忆越中梅》诗:“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绝向谁开?”
宋·姜夔
《念奴娇》词:“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
明·高启
《梅花》诗之三:“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
3.借指妇女。
清·侯方域
《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与狭斜游者也。”
清·纳兰性德
《齐天乐·塞外七夕》词:“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热点内容
樱花网免费 发布:2025-05-24 05:23:17 浏览:739
舞蹈浪花一朵朵 发布:2025-05-24 05:21:35 浏览:561
写夏季荷花 发布:2025-05-24 05:21:33 浏览:12
江苏花卉坑人 发布:2025-05-24 05:09:49 浏览:959
保定绿植出租 发布:2025-05-24 05:05:56 浏览:265
坛子插花艺术 发布:2025-05-24 05:04:43 浏览:338
七夕活动物料 发布:2025-05-24 04:57:40 浏览:565
兰花遮阳棚 发布:2025-05-24 04:48:24 浏览:264
岒南盆景之家 发布:2025-05-24 04:36:23 浏览:989
赤峰牡丹節 发布:2025-05-24 04:34:58 浏览: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