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一夜梅花落

一夜梅花落

发布时间: 2021-02-09 12:40:12

①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塞上听吹笛》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翻译】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赏析】
《塞上听吹笛》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②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这首诗充满了边塞诗中不常见的和平宁静气氛: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内时节了。傍晚时分容,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大地解冻,牧马晚归,暗示着边烽暂息。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风吹一夜满关山”的意境与李白的“散入春风满洛城”相似。但诗中的哀怨凄清之气已被边塞和平宁静的风光冲淡,基调显得开朗壮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诗实景与虚景交融,前两句“雪净”“月明”等景是实写,三四两句妙就妙在将《梅花落》的曲名拆开,营造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片片落梅,一夜之间飘满关山。声色相融,诗句又因设问而出,更是虚之又虚。胡地并无梅花,听笛而想到梅花飘落,其实也蕴含着故园之思。只是这种情绪并不低沉,而带有一种盛世的豪情。

③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一语双关

语双关妙趣来横生言自有尽而意无穷从来都古诗所追求高境界双关手法运用谓举两得箭双雕高适《塞上听吹笛》点上做得极妙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夜满关山
此诗要表达士们思乡情怀诗人故意《梅花落》首思乡曲子分开来写达语双关之妙方面《梅花落》曲音落满整关山让戍边士体味了浓浓乡思;另方面由借问引起人们遐想把《梅花落》笛曲幻化成故乡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了守边战士怀乡之情谓语双关妙趣无穷

④ 一夜梅花落txt全集下载

一夜梅花落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正文 番外专 花开堪折(上)
李后属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陶宗仪《辍耕录&8226;缠足》引《道山新闻》
少年的十四岁,如新柳般朝气灵动,阳光的明丽也比不上他脸上一抹幸福的笑颜。她坐在琢玉的檐角下,单只是看着,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幸福。
骄阳如火,而那日下人如浴火蛟龙,那般蓬勃。
明明比自己还小着的人啊,怎地却这般耀眼?慢慢地连手里绣着的香囊都放下了,她似乎觉得脸蛋都有丝热了,自己可还是个闺女呢,却看个……就算他是皇子,也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也总是个男人啊,自己……
这边正胡思乱想着,那边的少年可突然回过头来了,还俏皮地眨眨眼,留下一串爽朗的大笑,她的脸蛋更红几分,一丝刺痛蓦地划过指尖,她下意识地吐出轻轻的娇呼,又连忙把白皙而略有些粗糙正泌出艳红血珠的手指藏到背后去。再抬起头的时候,就有一团阴影在眼前了。适才恣意的少年……
请采纳

⑤ 《塞上听吹笛》,高适,借问梅花何处落,分吹一夜满关山。句中,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

蕴藏了诗人举目无亲,天下之大不知归处,漂泊动荡的愁苦心情。

⑥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妙趣横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从来都是古诗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双关手回法的运用可谓是一举两得答,一箭双雕。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在这一点上做得极妙,“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要表达将士们的思乡情怀,诗人故意将《梅花落》这首思乡的曲子分开来写,达到一语双关之妙,一方面是《梅花落》的曲音落满整个关山,让戍边将士体味到了浓浓的乡思;另一方面,由“借问“引起人们遐想,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故乡的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的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了守边战士的怀乡之情。可谓一语双关,妙趣无穷。

⑦ 一夜梅花落(猜宋词一句)

暗香浮动月黄昏 脑里闪过就这句了,也许是这句太有名。我觉得谜底应该有“暗香”二字,十之八九是这句了。

既然你确定《梅花落》专指笛曲,那我也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陈与义的“ 吹笛到天明”

⑧ 穿越小说,《一夜梅花落》

已发送请注意查收

⑨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蕴藏着什么样的感情

借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边关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⑩ 求一下《梅花落》这首曲子,介绍一下

横吹曲来辞。梅花落
梅岭花初源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横吹曲辞。梅花落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雪中花已落,风暖叶应开。
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感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横吹曲辞。梅花落新岁芳梅树,繁苞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小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嘿嘿~就这几首了,至今未见有前两句是四个字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热点内容
黑百合动作 发布:2025-05-15 06:56:36 浏览:234
2016英雄联盟情人节vn 发布:2025-05-15 06:55:38 浏览:535
七夕节礼物感动哭 发布:2025-05-15 06:51:03 浏览:930
高大的兰花 发布:2025-05-15 06:50:27 浏览:984
花卉养植盘 发布:2025-05-15 06:37:06 浏览:813
盆栽西瓜藤 发布:2025-05-15 06:29:17 浏览:590
塑料吊兰花盆 发布:2025-05-15 06:24:56 浏览:155
樱花奇迹6 发布:2025-05-15 06:23:24 浏览:505
木本海棠怎么养 发布:2025-05-15 06:18:05 浏览:407
新疆宿根花卉 发布:2025-05-15 06:18:04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