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琴怎么样
① 梅花三弄的古琴简说
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上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据现有的图象及文献资料,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
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从唐代开始,古琴有了自己专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但不直接记录音高。它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减字谱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性,使现代的五线谱等记谱方法至今仍不能取代它。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一百五十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我国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② 梅花三弄古琴谱哪个版本最好
古琴曲《梅花三弄》目前有三个版本,分别由不同的演奏家演绎,各有特色,供学习者选择。其中,吴景略先生根据《琴谱谐声》(清,1820年刻本)演奏的琴箫合谱,加花较多,风格潇洒,节奏规整,适合喜欢较为丰富装饰音的琴友。傅雪斋先生演奏的《梅花三弄》,风格清丽,节奏规整,被称作“新梅花”,适合追求清新雅致的琴友。张子谦先生演奏的《蕉庵琴谱》(清晚期1868年刊本)中的《梅花三弄》,其节奏较跌宕自由,尤其是曲终前的转调,让人耳目一新,被称作“老梅花”,适合喜欢自由表达的琴友。
吴景略先生的演奏版本,因其加花较多,风格潇洒,节奏规整,受到许多琴友的喜爱。傅雪斋先生的演奏版本,则以节奏规整、风格清丽著称,被称为“新梅花”,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而张子谦先生的演奏版本,以节奏跌宕自由、曲终前的转调新颖独特,被称为“老梅花”,让人耳目一新。
这三个版本的《梅花三弄》,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因此选择哪个版本进行学习,还需根据个人喜好和学习目标来决定。无论是追求丰富装饰音,还是追求清新雅致,亦或是喜欢自由表达,都能在《梅花三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音乐之美。
总之,这三个版本的《梅花三弄》,在演奏风格、节奏处理和情感表达上都有所不同,每一种版本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建议多听多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版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经典古琴曲。
③ 求一种叫“梅花琴”的乐器的资料
梅花琴,也叫秦琴吧
秦琴,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
音箱由六或八块硬质木板胶版接成边框,呈梅花形、权圆形、六方或八方形,两面蒙桐木薄板。琴杆窄而长,用硬木制作,上嵌十九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琴头雕有梅花、如意、蝙蝠或铲头为饰。全长89、音箱直径28厘米。
置机械弦轴。用丝弦或钢丝弦。民间秦琴张两弦或四弦,四弦的每两弦同音。后改为三轴、张三弦。五度定弦为g、d1、a1,音域g—e3,近三个八度。
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弹奏。是音色明亮柔和的中音乐器。原只用于演奏广东音乐,现已广泛用于地方戏剧伴奏、民族乐队。
补充:
看好坏我觉得主要听音色..不过..我对民乐不是太了解..嗯..如果是小提琴我倒是可以和你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