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曾为梅花醉不归

曾为梅花醉不归

发布时间: 2021-02-06 12:53:39

1. 2015版新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回忆与梅超风往事之前的那一段诗。

“人已老,事皆非。花间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万里东风,国破山河照落红。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其实,黄药师念得这首诗并非是金庸的原创,而是出自南宋诗人朱敦儒的诗词,而剧中黄老邪念的不过是把朱敦儒的好几首诗拼在一起组合而成。

1、黄药师第一句“人已老,事皆非。花间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出自《鹧鸪天》

鹧鸪天(宋·朱敦儒)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2、第二句“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出自《诉衷情》

《诉衷情》 (南宋)朱敦儒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悲故园,念尘寰。事难言。下了纸帐,曳上青毡,一任霜寒。

3、“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万里东风,国破山河照落红。”出自《减木兰字花》

减木兰字花(宋·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4、“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出自《相见欢》

《相见欢》(南宋)朱敦儒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黄药师经典语录:(送给梅超风的诗词)

《定风波》(宋朝·欧阳修)

把酒花前欲问公。对花何事诉金钟。为问去年春甚处。虚度。莺声撩乱一场空。

今岁春来须爱惜。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2. 朱敦儒的《鹧鸪天》怎么翻译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朱敦儒:《鹧鸪天》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今存词约二百五十首,属南渡时期词人存词之冠,宋代即有“词俊”之称,成为“洛中八俊”①之一。历来评论者多注意到了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等词,但对于这首《鹧鸪天》却不曾有人关注,笔者认为这首词不仅结构独特,而且思想深刻,颇有欣赏与玩味的必要。
先来看它的结构艺术。词之为体,比较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他的分段式体式,除少数单片词外,一首词分上下两片者最为常见,这种体式的结构方式可分为三类:山断云连式、异峰突起式、骏马下坡式,其中前两类吻合词体分片式体式,上下片内容有所转换;而骏马下坡式则打破上下片的限制,一气呵成,朱词即属此类。乍一看来,朱词不过在言今昔对比,仔细读来,它不光是今昔对比,而是三度对比:过去,后来,现在。也可以推想,后者正是从前者发展而来。词史上,言今昔对比的词篇非常多,出现也甚早,如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这是单片词作,双片词言今昔对比者如柳永的不少词上片言如今之羁旅穷愁,下片言当年之两情相悦,即属此类。但言三度对比者词史上就不多了,不过出现也比较早,如五代韦庄的《荷 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再如北宋晁补之的《蓦山溪》:“凤凰山下,东畔青苔院。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黄昏风雨,人散不归家,帘旌卷。灯火颤。惊拥娇羞面。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青山远。愿见无由见。”这两首词与朱词结构已基本相同,均为三度对比,先言过去之相识相恋,次言别来之相思相忆,最后归结为如今之无法再相见,内容安排上打破了词的上下片体式,比较独特,但与朱词相比,便觉稍逊一筹,原因即在于朱词以“梅花”为参照物,将三幅图画串联起来,颇具特色。第一幅:梅花盛开时节,清狂少年有佳人相伴,于歌场中狂欢醉舞。第二幅:年过半百之人,饱经风霜,感慨万千,欲语无言,只能面对梅花默默流泪。第三幅:室外梅花似雪纷飞,室内之人却只想关门睡觉。而韦词和晁词因缺乏这种参照物而显得不够凝练与规整。这种以某一意象为参照,串联心情意绪,展现岁月给人心理烙下的印痕者在词史上有几篇,但均出现在朱词之后,如辛弃疾之《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以“愁滋味”为线索,展现心路历程:少年时是不识愁而强说愁;而今识尽了愁滋味,却欲说还休。再加蒋捷之《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以“听雨”为线索,贯穿全篇:少年时听雨在歌楼之上,是“红烛昏罗帐”;壮年时听雨在客舟之中,是“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二人之词明显受到朱词影响,特别是蒋词简直就是朱词的翻版:先写当年的裘马清狂生活,次写后来的凄哀悲凉境遇,最后写如今之看穿世事,随性放旷,尤其是末句也用“一任……”句式,与朱词完全相同。辛蒋二词均受到了历代人的好评,成为古今传诵的佳作,而朱敦儒的这首词却鲜有评论者问津,或有个别人目之为消极颓放,不足挂齿,笔者认为这并非公允之见。仅从内容安排上的这种独创性来说,就颇见作者的艺术功力,值得肯定。而说其“消极颓放”则更是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词者的肤浅之见,其实这首词在思想意蕴方面颇有值得称道之处。
要谈这首词的思想内蕴,需要先了解一下朱敦儒思想上的趋禅倾向,对于朱敦儒喜禅,其友人即已谈及,如张山臬 所言“禅塌仍兼卧,蒲团稳著眠”②。辛弃疾、李曾伯等人也都曾效仿朱禅趣词而作禅趣词③,王鹏运《四印斋本樵歌识》也说:“希真词于名理禅机均有悟入。”朱敦儒生活的时代,正是士大夫生活与禅紧密交融的时期,自北宋前期以来,几乎所有名公巨儒、文人学士都与禅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因缘,自称居士者比比皆是。朱敦儒本人未自称居士,正史笔记中也缺乏有关他参禅的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材料了解到他与禅的不解之缘:据《宝庆四明志》卷九《叙人中仙释》记载,朱敦儒对能诗善文的僧人法平颇为欣赏,二人曾有交往;而他所敬仰的两位前辈——苏轼与黄庭坚,也都对禅有深入了解④,这不能不对他的人生及艺术价值取向产生影响。朱敦儒喜禅不仅是时代的共同兴趣所致,也是他本人历经人生无常之后的自觉选择,朱敦儒本有出世成仙之梦,后来随着国事及自身经历的变化,精神一度陷入苦闷,怎样摆脱苦闷,求得心灵的安适成为当务之急,道家的虚幻不实显然无济于事,而注重现世超越的南宗便乘势而入了,如其词作《感皇恩》中所言:“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儿。等闲池上饮、林间醉。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这里词人称心如意的生活状态正是禅家所云之“水牯牛饱卧斜阳,抬板汉清贫常乐,粥足饭足,俯仰随时,筯笼不乱搀匙,老鼠不咬甑簟,山家活计,淡薄长情”⑤,“洞天”并非如道家所云在尘世之外,尘世即是洞天,所谓“眼前寻见自家春,罢问玉霄云海路”(《木兰花·老后人间无云处》)是也,正是在禅宗“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影响下,他在尘世中发现了人生的意趣。所以朱敦儒的词作便深深打上了禅学思想的烙印,其中有直接阐发禅理的,也有不少暗含禅趣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词即是其中一首佳作。禅宗认为,人人皆具佛性,只是妄念的遮蔽,使人暂时迷失了自性,只要能摆脱妄念,自性自然呈现,而摆脱妄念的方法之一即截断两头,有无俱遣,使相对的心念无从安立,所以禅宗有“八风不动”之说(所谓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乃使人心动摇的八种障碍物),认为“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⑥,强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⑦,“夫真正学道人,……迥然独脱,不与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诸佛现前,无一念心喜;三涂地狱顿现,无一念心怖”⑧,这种思想流露于朱词中,便是:当年词人曾执著于人生的逍遥自在,面对梅花而沉醉不可自拔;后来词人又因家国之难及自身之仕途遭际忧愁不堪,于是又面对梅花而泪湿衣襟,执著于人生之苦而不可自拔;最终,词人在禅宗“破执”思想的影响下,认识到了先前之痴妄,于是放下了执著妄念之心,便“一任梅花作雪飞”了,从此既不为梅花而醉,也不为梅花流泪,达到心中无碍、悠闲自在的超脱境界。这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也无风雨也无晴”相类,均表达了词人们在禅学不二法门思想影响下,去掉执著、摆脱妄念,在险恶的人生道路上,逍遥自适、旷达超脱的生活态度。

① 《跋朱岩壑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楼钥《攻愧集》卷71。
② 《次韵朱希真韵》,《紫微集》卷6。
③如辛弃疾之《念奴娇·赋雨岩效朱希真体》,《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李曾伯之《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册第3563页。
④参见《中国禅学思想史》第4编,忽滑谷快天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⑤ 《五灯会元》卷20《东林道颜禅师》。
⑥ 《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⑦ 《坛经》。
⑧ 《古尊宿语录》卷4《镇州临济(义玄)慧照禅师语录》。

3. "当年走马锦城西 曾为梅花醉似泥 "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那一年骑马经过锦官城的西面,曾经为绚丽的梅花陶醉,曾为此在那里喝酒回欣赏并大醉了一场。展现答了出主人的公豪放、肆意、张扬、真性情。也表现出主人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原诗:
《梅花绝句》
作者:陆游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 请教姜夔的虞美人(西园曾为梅花醉)全词解释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一字石帚,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波阳县)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才华和成就是多方面。不仅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当时一大词家和诗人;且娴通音律,善吹箫弹琴,有乐论著述,能配合词作自创曲谱,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当时人所称道,有论书法的《续书谱》传世。

姜夔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韵,有《白石诗集》传世。清代诗人朱彝尊在《重锓裘司直诗集序》中论江西诗派时说:“继萧东夫(即萧德藻)起者,姜尧章其尤也。”他的词曲更为后世所推崇。姜夔和吴文英等成为南宋前期词家婉约派主要代表,上继“花间”(《花间集》),强调音乐性,被认为是词家的正宗。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

姜夔的这首虞美人(赋牡丹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此词表面上看是咏牡丹,实际上是抒发了自己一生困蹇,怀才不遇的感慨,借物咏人,古之长有。

夔为人清高,荦荦不羁。曾与抗金主战的大臣名将张浚之孙张鉴结为至交,并长期得其资助。鉴死后,夔生计日绌,但仍清贫自守,不肯屈节以求官禄。晚年多旅食抗嘉湖之间。当寓居武康时,与白石洞天为邻,有潘转翁者号之曰:“白石道人”。夔答以诗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用以自解其清苦。他在饱经颠沛转徙的困顾生活后,病卒于临安(今杭州)水磨方氏馆旅邸。幸得友人捐助,始获就近安葬。
曾经饮酒赏梅,推杯换盏,看叶隙风清云淡
如今独卧花畔,看花枝摇动,夜凉如水,帘外谁人在吹笙?
花啊花,你国色天香,高贵如斯,现如今不也只落得闲置纱巾边,和我一样怀才不遇?
一过经年,门庭冷落,沈香亭北长满青苔
惟有蝴蝶不知人情淡,还飞来看我……

此词字面意思比较浅显,没有什么太多解释的,通过上面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这词的真正含义。

我只读到高二,不过偏爱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5. 一任梅花作雪飞是什么意思

一任梅花作雪飞出自:
鹧鸪天(宋·朱敦儒)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专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属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一任梅花作雪飞的意思:
室外梅花似雪纷飞,室内之人却只想关门睡觉。

6. 请高手鉴赏—朱敦儒《鹧鸪天》

呵呵 这个确实罕见 竟然找不到答案--!本想复制的!找了1个多小时都没找到 相信你也找了好久。。没办法我 只好亲自来、确实够晦涩的 好难明白 我也只能大概--、鉴赏诗词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还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等 才能准确的注释 不过这首好像不是鹧鸪天 舫:指的就是船 画舫就是装饰的比较好的船 船身有雕刻 用绸缎等 装饰华丽的游船。洛水:位于河南省西部大概:和情人在一起时 坐游船游玩时洛水是清的 天是蓝的 离别时的心情就像是分手一样 西风中流着泪分别十年中很多时候都在思念 云背对着水 不能相见 大雁也早已飞回见不到 只因为伊人早以早逝 以前一起采莲花的地方 只有那风和明月仍在那里感伤。 情调是怀念故人的。故人是男是女不敢说,看“西风挹泪”、“芳草见离魂”句,对方是女性的可能要大些。
它其实也是在虚写,写离情别绪。诗人回忆从前和故人一起的美好时光,到再去故地时,没有伊人在身边,只剩下“凄凄的风”和“明明的月”依旧吹着、照着,这更增加了怀念的愁苦。 年轻人不大适合词,更适合诗。词中婉约偏多,扭扭捏捏的,容易让人消沉;唐诗是大成之作,多半非常有报复,很大气,年轻人是需要头脑发热一下的。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偏重词,可能是性格关系吧,也可能是词的辞藻比较华丽,反正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是说不清的
我已经在网络创建了这个词条 受人鱼不如受人于以渔 不知道能通过不 呵呵

7. 曾妍字样的藏头诗求解

曾为梅花醉不归
妍华须是占时生

8. 求翻译朱敦儒的鹧鸪天,同时这首诗又跟金庸的小说什么关系

曾经饮酒赏梅花,沉醉忘记归路。
红颜佳人轻挽袖口,向我求填新词。
梅花片片轻舞版飘飞,落在鸳权鸯带上留下点点红迹,
枝叶比斟酒的翡翠杯还要碧绿。(回忆年轻时与佳人美景度过的美好时光)

(而现在)我人老了,物是人非。
梅花前再也不饮酒了,而是泪湿衣襟。
想要关上门睡觉了,
任它梅花向雪一样飘飞吧。

此词上阙怀旧,下阙伤今。美酒佳人,皆如前尘往事,非常伤感!
但不好意思的是,我没精读过金庸的小说,不知道与小说的关系。

9. 陈晓版版神雕侠侣黄药师吟诵的古诗词出自哪里

1、黄药师第一句“人已老,事皆非。花间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出自《鹧鸪天》

鹧鸪天(宋·朱敦儒)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2、第二句“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出自《诉衷情》

《诉衷情》 (南宋)朱敦儒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悲故园,念尘寰。事难言。下了纸帐,曳上青毡,一任霜寒。

3、“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万里东风,国破山河照落红。”出自《减木兰字花》

减木兰字花(宋·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4、“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出自《相见欢》

《相见欢》(南宋)朱敦儒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黄药师经典语录:(送给梅超风的诗词)

《定风波》(宋朝·欧阳修)

把酒花前欲问公。对花何事诉金钟。为问去年春甚处。虚度。莺声撩乱一场空。
今岁春来须爱惜。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10. 曾为梅花醉十年,求上联!!!

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
岂知今日寻香处,却是山阴雪夜船。

热点内容
樱花夜茫茫 发布:2025-04-30 12:23:54 浏览:468
情人节网页贺卡 发布:2025-04-30 12:13:52 浏览:913
七夕怎么约人知乎 发布:2025-04-30 12:10:53 浏览:435
兰花中华其林 发布:2025-04-30 11:53:14 浏览:574
房间樱花粉 发布:2025-04-30 11:48:57 浏览:6
野荔枝盆栽 发布:2025-04-30 11:44:52 浏览:213
花店的呛味 发布:2025-04-30 11:16:51 浏览:193
老歌一朵云 发布:2025-04-30 11:10:46 浏览:583
宣汉鲜花在线 发布:2025-04-30 11:03:37 浏览:684
种橘子籽小盆栽 发布:2025-04-30 10:59:16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