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观
Ⅰ 解释 出自《红楼梦》的 梅花观怀古其十 这首诗的含义
《梅花观怀古》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此诗咏汤显祖戏曲《牡丹亭》。
有人猜“纨扇”或“团扇”,因扇上多绘杨柳、仕女美人,似较切谜面。
有人猜“秋牡丹”亦自有其理。有人认为作者真意是指“林黛玉”,将杜丽娘与黛玉相比很相似。而西风则隐指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悲凉景象。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梅花观怀古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谜底:1、莲 2、董小宛
解读
1、“在柳边”,“柳”多依水而种,如上面提到的隋堤之柳,那么“在柳边”表示在水里。“个中谁拾画婵娟”,谁知道可以用它比对着画“婵娟”呢?“婵娟”即月亮,所以应该是圆形,而且和月亮大小相似,这能是什么呢?荷叶也。“团圆莫忆春香到”,中秋的时候不要想起春天的荷花香,荷花开在春天,秋天当然指没有莲花之莲了。“一别西风又一年”,西风一吹荷叶就枯萎了,只有明年再见了。所以谜底是莲。
2、莲→无花之莲→青莲→董小宛。
董小宛,明末清初江南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号青莲,早亡。其夫冒僻疆有《影梅庵忆语》忆之。所以作者在这里调侃冒僻疆:你这个傻瓜,怎么会在“影梅庵”怀念董小宛呢?董小宛号“青莲”,“青莲”当然应该在水里了,你应该去水边才对啊?或者说:你这伪君子,分明是在装模作样,别再假惺惺的了。所以有“不在梅边在柳边”之说,“梅”即指影梅庵之梅。
解读至此,已经完全明白了吧?袁枚和郭沫若,究竟谁在“主观臆断”?!
既然人称“秦淮八艳”,现在才聚齐了六位啊?还有两位在何处?让我们先找出“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至于“秦淮八艳”之首的顾横波,我们后面再说。
Ⅱ 梅花观的介绍
梅花观又名纯来阳宫,在湖州城自南15里之金盖山(即何山)山麓,地属云巢乡。始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是道教中全真教龙门派在江南的活动中心,是江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子孙丛林。晋末何楷修业读书谈道,中有读书堂即其故址。南朗末元嘉初,乌程陆静修隐居此处。宋庆历年间,乌程沈思(号东老)入山,筑齐假龛,铸吕洞宾(即纯阳祖师)铜像,又见称“齐假龛”,云巢供奉吕洞宾自此开始。至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有高士梅子春居云巢,在东侧遍植梅树,名为梅坞,曰梅花岛。元代称“云巢”。清初额“古梅花观”。 自宋至清,历代文人雅士来此读书、隐居者众。清嘉庆元年(1796),乌程闵苕(上甫下方)拜全真龙门正宗十代高东篱为师,将原道观扩建为纯阳宫。道观内先后筑有祖师殿、斗姥阁、拨云精舍、古书隐楼、古齐假龛及澹泊斋、挹翠楼等。太平天国时焚毁。清同治初经同人捐资重建。
Ⅲ 请问,从湖州长兴县下火车,到湖州城南的金盖山古梅花观(纯阳宫)怎么走怎么坐车具体点吧
长兴火车站做湖州的13路公交车到银泰(4元),再坐5路公交车到开发区管委会(2元),向东走50米,做湖州到红里山的公交(3元)就到了(湖州到红里山的公交班次很少一天只有4趟)
Ⅳ 怀古绝句的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蝉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版。 1.梅花观——明代汤显祖戏曲权《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抑郁成疾,死葬梅花观后面梅树之下,柳梦梅旅居该观,与丽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将她躯体救活。后来二人结为夫妻。
2.“不在”句——杜丽娘死前曾自画肖,像,并在画上题诗一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末句中隐柳梦梅名字。
3.个中——此中。拾画婵娟——指柳梦梅在观中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婵娟,美好的样子,多形容女子。
4.“团圆”二句——不要去回想春香来到而得团圆的情景,别离以来,西风又起,又过去一年了。春香,杜丽娘的婢女。剧中柳梦梅在外怀念丽娘,有“砧声又报一年秋”等语。
Ⅳ 去湖州城南的古梅花观怎么走
我是湖州本地来人,现在自在杭州读书,古梅花观也就在在地图上标出来的,没什么名气,连很多湖州人都不知道的,没什么名堂的,你真要的话就去坐往武康东林方向的便捷巴士(不上高速),问司机到云巢或施家桥下,或者直接问梅花观在哪下车(不过可能连司机都不知道)坐其他的交通工具去梅花观,说实话我们湖州的风景还是不错的,不过旅游开发和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没有搞出特别好的景点,希望你能喜欢湖州,哈哈
Ⅵ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赏析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宝琴拣十古迹作十首怀古诗,暗隐俗物十件,众人争看,称奇道妙,皆未猜中。母亲病重,袭人回家,凤姐亲自打理筹划。宝玉睡梦中叫袭人,麝月伏侍,出门走走,晴雯穿小袄跟出吓唬反受冷,宝玉让进被渥暖。
晴雯伤风,宝玉悄悄传大夫,得虎狼方,随意取银打发,再请王太医。宝玉评说药方,引孔子句言己不敢自比松柏,房内煎药。凤姐同贾母王夫人商议,园内开厨。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作家。《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等。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6)梅花观扩展阅读: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宝琴的十怀古诗:
1、《赤壁怀古》赤壁是汉末建安十三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会战的战场。这首诗借赤壁大战抒发了一种怀古伤今的情绪。
2、《交趾怀古》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交趾太守苏定对郡内女子征侧的丈夫诗索绳之以法。征侧一怒之下,伙同她的妹妹征贰发动了攻打交趾的叛乱。这首诗“颂扬”了因平定交趾之乱而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马援,渲染了他名传遐迩的武功。
3、《钟山怀古》本诗讽刺的是南齐周颙隐居钟山沽名钓誉,后又出来做官的事。
4、《淮阴怀古》这首诗就韩信一生几个最有特点的事件——不耻胯下之辱、寄食漂母、当上叱咤风云的齐王、最后被砍头,对他作了咏叹。
5、《广陵怀古》这首诗吟咏的是南北大运河两岸的隋堤。
6、《桃叶渡怀古》这首诗吟咏了王献之与爱妾桃叶在桃叶渡分手的往事,表达了一种惆怅、哀怨的情绪。
7、《青冢怀古》这首诗以“青冢”为题,吟咏了昭君不得已到荒凉的塞外与匈奴单于和亲的悲怨,责骂了不能保护昭君的汉元帝。
8、《马嵬怀古》这首诗以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的故事为内容,作了暗含讥刺的咏叹。
9、《蒲东寺怀》蒲东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寺名,今山西蒲州。这首诗写红娘帮助张生、催莺莺结合的事。
10、《梅花观怀古》这一首同上一首《蒲东寺怀古》一样,歌咏的也是虚构的戏剧人物。梅花观:《牡丹亭》虚拟的观名。传说杜丽娘墓在此。
Ⅶ 湖州有没有个古梅花观 从湖州吴兴市中心打车到古梅花观要多少钱
有,古梅花观坐落在湖州城南七公里的金盖山之阳桐凤坞(又称春谷)。从湖州吴兴区市中心打车到古梅花观大约40元左右
Ⅷ 岭南梅花观岭北,江西客过望江东,什么意思
梅花观岭北,江西可眺望江东什么意思?那还需要你问一下,当地的人吧,然后打个电话
Ⅸ 蒲东寺,梅花观,桃叶渡都有什么典故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一,
蒲东寺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地处黄河大转曲处,隔岸与潼关相望。因寺建于蒲州老城
城东丘陵之上,故名蒲东寺。该寺始建于唐,名西永清院。传说五代时郭威听从西永清
院僧众劝告而发善心,攻克永济城秋毫无犯,又曾改名普救寺。现多延用此名。
元代王实甫据唐元稹的会真记重新创作的西厢记。就是以发生在蒲东寺中的张生与莺莺
的爱情故事为内容的。西厢记文笔清新精美,故事又真情流动,得到广泛传播。蒲东寺
也得以名传天下。蒲东寺几经劫难,现已重修恢复旧观,与重建的久享盛名的鹳雀楼,
以及重见天日的黄河古代架桥的铁牛群,组成表里山河的旅游观光胜地。
梅花观,清同治十三年(1874)落成。于清嘉庆四年(1799)仁宗御笔颁“玉清赞化”匾额。同时,清廷谕令浙江巡抚阮元恭书“效封纯阳帝君”。现存郑亲王书“古梅福地”匾额于道观大门之上,近年,梅花观内建筑正在逐步修复,远近道友前来诵道者日增,每年且有众多旅游者来此观光。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48景之列。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文道出了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古渡口由此得名。王献之当年曾作《桃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这首载之《古今乐寻》中之诗,颇昵而佻,为乐府吴声流韵,至南朝陈时犹“盛歌”之。《桃叶歌》一直保存在明乐的乐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乐中还有这首歌曲。“桃叶临渡”遂成千古佳胜和久传不衰的风流佳话。
Ⅹ 想知道: 湖州市 古梅花观 在哪
云巢山,道场山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