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月画
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如何理解这句诗的意境
月色下的梅香独舞
在宋代诗人的笔下,林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黄昏时分的梅花画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宛如一幅画面,梅枝在水面轻轻摇曳,倒映出稀疏的剪影,清浅的水中荡漾着淡淡的芬芳,月光洒下,更显得朦胧而静谧。
诗人通过梅花的姿态和香气,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高洁。梅花在众芳凋零时独自盛开,象征着诗人不随流俗,孤高幽逸的生活态度。"暗香浮动"不仅描绘了梅花的无形香气,更赋予其灵动的生命力,仿佛在与观赏者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
颔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通过寒冬的鸟儿和夏日的蝴蝶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诗人以梅花为知己,无需繁复的热闹,只需诗酒相伴,就足以感到满足。
这组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堪称绝唱,它以梅的清雅之态和高洁之香,勾勒出一个超脱尘世、宁静淡泊的意境。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让人在文字间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
林逋,这位隐逸的文人,将生活体验和艺术才华完美融合在诗中。他的梅花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我们在这一句句诗中,品味生活的韵味,感受那份超越世俗的宁静之美。
尽管这组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其流传至今,仍然触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成为人们欣赏和解读的经典。通过这句诗,我们得以窥见诗人内心的世界,感受那超越时空的梅花精神。
这就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深层含义,它是一首赞美梅花、抒发诗人情怀的佳作,也是我们品味生活、理解自然的一扇窗。
⑵ 请问国画大师们,梅花后面的月亮怎么画出效果,还有北京那种暗蓝黑怎么调出来(颜色偏蓝些),谢谢
很简单的,月亮抄是留出来的,那里没上颜色,先用手指轻轻的在纸上画一个圆形,再上底色,圆的边缘颜色不要太齐了要虚一点(不要贴着圆画颜色会跑一点你留好距离自己掌握),觉得不够白就上淡淡的白粉水加强朦胧的效果,再甩上白粉点就可以了。
那种蓝的调法:花青(也可用酞青蓝)加淡墨再加点胭脂,量自己控制,想暗就多加墨,想蓝就多加花青。希望可以帮助你
⑶ 月画作品赏析
梅花,冲寒怒放,清香四溢。中国古代咏梅诗多从梅花本身着墨,赞颂梅花冰清玉洁的品格,借以表达对坚贞高洁的人格的赞美和追求。然而,本诗作者却以独特视角,表达出对梅花的爱慕之情。
前两句描绘幻觉,点明主题。清朗月光斜照槐树枝桠,映在窗纸上的影子苍老瘦劲,乍一看,仿佛天才大画家一笔大写意,画出盘虬、拂窗盛开的梅花,出神入化,妙得天趣。诗人巧妙运用“画”、“作”二字,将月拟人化。
后两句叙述梦境。诗人自称为“解衣画师”,巧妙借用典故,展示出超越世俗利害观念的审美胸怀。梦中,诗人徜徉在繁花万点的梅林,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三更梦醒,夜阑人静,似乎还能感受到阵阵幽香。在这样的时分与心境下,诗人将槐枝的影子视为老梅的枝桠,显得情理之中,自然可信。
这首诗构思新颖别致,意境清奇幽美。诗人先写幻觉后写梦境,采用逆挽手法,使诗歌显得活泼跳脱,回味无穷。诗人爱梅,却将爱寄托于槐枝的影子,读者虽知这是错觉,却能深刻体味到诗人的真情并为之感动。正如《屈原传》所言:“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梦中是梅花,醒来误将槐枝影视作梅花的人,必有高洁芬芳的情操。诗人运用托物言情、心境物化的修辞手法,展现出高超的文学技巧。
⑷ 中国古代哪位画家擅长画梅花
古代擅长画梅的画家有王冕、金农、汪士慎等。
1、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2、金农
金农(1687年—1763年),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因其人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
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4)梅花月画扩展阅读:
画作:
1、王冕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元代王冕所作,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2、金农
所画人物造型奇古夸张,笔法古拙简练,形象鲜明突出;山水构图别致,随意挥写点染,简朴疏秀 ;其梅、竹用笔奇拙 ,凝练厚重 。
书法从《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郎碑》变化而出,运笔扁方,竖轻横重,别具奇趣,风格独特,自谓漆书。金农的书画在当时享誉很高 ,为扬州八怪之一 。
有《山水人物册》、《月华图》、《携杖图》、《东萼吐华图》、《墨竹图》等传世。著《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画的梅花,清淡秀雅,李方膺的“铁干铜皮”恰成鲜明对比。金农屏曰:“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但我们从其传世的作品来看,汪士慎的梅,枝与花并不是太繁,但其间有一股舒香冷气,倒是不夸张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汪士慎
⑸ 梅花古诗儿童插画-梅花古诗怎么画
有关梅花的古诗配画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关于梅花古诗配画,简单易画的梅花古诗配画,适合儿童绘画的梅花古诗配画素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独爱梅花,并且被梅花的独特气质所深深吸引,便留下了一首首关于梅花的优美和鼓舞人心的优美诗句。那么为什么从古至今都会有那么多的人喜爱梅花呢?梅花的花语是什么?梅花的身上都具有哪些吸引人的品质呢?梅花又具有着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呢?带着以上的疑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梅树的花,是蔷薇科梅亚属的植物,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白p红、粉红等多种颜色。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
梅花的花语: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俊傲,不趋荣利,坚强,忠贞,高雅。
梅花的象征意义:高洁傲骨之风不畏严寒坚强美丽贫寒却有德行的人
梅花以它的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之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所以,她象征高洁、坚强的人。
梅花的品质:不惧风雪、坚贞不屈、坚韧不拔,顽强不屈、傲雪欺霜、不屈不挠、傲骨梅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九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
古诗梅花的配图怎么画怎么简单又好画?关于梅花的古诗配图,因为在严冬腊月,大地苍茫一片,了无生机。唯有梅花在无人知晓地热烈绽放,有关梅花的诗词有:
(一)梅花___朝代:唐朝___作者: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___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___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二)梅花落___朝代:唐朝___作者: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___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三)十月梅花书赠___朝代:唐朝___作者:卢Q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___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
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I,穷峡凝云度岁华。___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___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___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傥知巴树连冬发,___应怜南国气长春。
(四)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___朝代:唐朝___作者:白居易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白马走迎诗客去,___红筵铺待舞人来。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___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五)梅花二首___朝代:唐朝___作者:王初
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___东君欲待寻佳约,剩寄衣香与粉绵。___迎春雪艳飘零极,度夕蟾华掩映多。___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六)春日咏梅花二首__朝代:唐朝___作者:王初
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___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___青帝来时值远芳,残花残雪尚交光。___隔年拟待春消息,得见春风已断肠。
(七)山驿梅花___朝代:唐朝___作者: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___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八)初识梅花___朝代:唐朝___作者:崔涂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___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梅花古诗怎么画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小朋友,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梅花
视频
视频请参考:点击查看详情>>
本篇是【画一笔】第166段视频
工具纸笔
水彩笔、丙烯颜料、水粉纸
多种规格水彩笔
颜料使用丙烯颜料
也开始使用水粉
丙烯颜料色彩鲜明鲜艳
丙烯可以溶于水
画面层次感好
直接用丙烯作画
直接用丙烯作画
首先,用浅蓝色从涂抹背景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然后用黑色绘制墙角
接着用深黑色画树枝
最后,画上白色的梅花
小朋友,今天我们画的这幅画
是北宋王安石《梅花》的配图
让我们回顾一下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好了,《梅花》画好了
小朋友,你学会了吗?
精彩回顾
还记得我们画过的丙烯画吗
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八达岭长城
点击查看详情>>
⑹ 腊梅花中国历代画梅名家
中国画历史悠久,梅花作为绘画题材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宋代僧仲仁开创了“墨梅”的先河,成为“墨梅始祖”。自那时起,梅花入画在中国艺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历代画梅名家的涌现,使得梅花成为了中国画中极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象征。以下是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画梅名家:
南宋时期,扬无咎以其独特的画梅技艺,被后世所推崇。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生动传神著称,对中国画梅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的王元章(王冕)是另一名杰出的画梅名家。他不仅酷爱梅花,还以“梅花屋主”自号,将梅花融入自己的生活与艺术之中。王元章的画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进入明代,陈宪章、王谦、盛行之等画家以其独特的风格,进一步推动了梅花画的创新和发展。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有所突破,更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使得梅花成为传达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到了清代,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名家的出现,使得梅花画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技法,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展现了中国画梅艺术的多样性和深邃性。
现代画梅名家如齐白石、关山月、朱宣咸、董寿平、王成喜等,继续发扬和创新梅花画的艺术传统。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在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为中国画梅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画梅名家以他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艺,赋予梅花以生命和灵魂,使得梅花成为了中国画中最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题材之一。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视觉艺术遗产。
(6)梅花月画扩展阅读
腊梅花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干燥花蕾,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开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长。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约0.4~0.8厘米,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商品有二种:①素心蜡梅,花心黄色,重瓣,花瓣圆而大,朵大。 ②狗心蜡梅,花心红色,单瓣,花瓣狭而尖,朵小,质较次。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产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