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花四宝
⑴ 梅花大鼓的主要流派
梅花大鼓在发展中,先后形成两大流派:金派与卢(或花)派,金派创始人为金万昌曾与刘宝全、王佩臣(铁片大鼓演员)被天津观众誉为“鼓界三绝”。卢(花)派创始人卢成科,瞽名弦师,根据第一个弟子花四宝嗓音高亮、音色纯美的特点,开辟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媚、脆的演唱风格,也称卢派或花派。卢(花)派演员有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周文如,青年演员籍薇等。 梅花大鼓改革最大时期就是建国后改的“新梅花调”也称“白派梅花调”。由单人唱改成对口唱,器乐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三弦、四胡、琵琶、扬琴、低胡、高胡、秦琴等,进行了很多的外包装大大丰富了乐感。白凤岩先生是主要改革人,他曾在三十年代就已然着手对南板梅花大鼓唱腔、上下三翻以及唱词、唱法进行过创新。当时的代表作《黛玉归天》在三、四十年代梅花大鼓演员就已经传唱了,建国后在中央广播说唱团的人力物力支持下更加快了继续改革梅花大鼓的步伐。首先是把曲调推进得更加丰富,唱中的词句加紧,去掉每段曲目句首的“唉哪”虚字,唱法上速度加快。过板腔调一律更新,特点是板式新变伴奏衬、补、托、随、繁、简、高、低,使得三弦在新梅花调发挥淋漓。在全曲中又把部分时调小曲的曲牌加入其中,如[锦兰房]、[小下棋]、[绣荷包]、[栽秧歌]、[明月调]、[赤壁歌]、[山西五更]、[黄鹂调]等,从而形成了梅花十二曲,发展“声腔走向”,更丰富了以往的演唱旋律。在唱词方面白凤岩先生专门选择故事性强的唱段,这些曲词有大都是白先生自己整理改编的,代表作有《龙女听琴》、《钗头凤》、《别紫娟》、《怀德别女》、《拷红》、《小两口下地》等。这些节目广播电台都有大量的音乐音像资料,至今还可以听到。当时,演唱新梅花调的有赵玉明、龙洁萍(艺名新丽英)、钟舜华(艺名新岚云)、孙书筠、马增慧等。这些演员唱功底子都很硬,表现白派的新梅花调的内涵都很充沛,她们在唱牌子方面都有时调小曲的功底,所以把梅花调从旋律上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龙女听琴》还曾经由中央广播乐团的著名指挥彭修文先生改编成了交响音乐进行合唱,有好几十人的男女合唱队,大型交响乐队伴奏,舞台上的效果气势磅礴,当时的感觉真是让人振奋。这是一九五七年的事,早于交响乐伴奏的《沙家浜》等样板戏将近十年,是新梅花调扬眉吐气的时代。
与此同时,北京曲艺团的著名弦师韩德福先生也对梅花大鼓着手进行了改革。他对梅花的革新完全是在老梅花调北板、南板的曲调、板式、声腔基础上进行的,还是保留了原有的板腔体风格并不用各种牌子。在上下三翻、过板上大多保留传了统热闹可听的浓厚旋律,在唱腔上运用一些新腔,但大多是“依字创腔”。为了更完全把曲词内涵表现好,不但去掉“唉呀”、“哪呀”等虚词衬字儿,而且把速度加紧加快使得节奏明快改变了老梅花大鼓的沉闷感觉。又把原先梅花的托腔紧凑化,把慢腔变短,把“野鸡溜子唱腔”提前使用,把三眼一板(4/4节拍)和一眼一板(2/4节拍)等板式交替变用。另有一种方法是在唱腔中运用“长腔加短腔、短腔叙长腔”的翻叠形式,按照曲词的四声平仄作曲脱离旧的联套程式化唱腔,从而加强了紧板的节式变化。曲词大多是王素稔先生精心创作整理而成,先后上演了《上寿》、《戏诸侯》、《凤仪亭》、《琴挑》、《玉玲珑》、《双赴车》等。北京曲艺团还曾创出由马书麟、刘淑慧、刘淑珍主唱多人合唱的群唱梅花调《五姑娘拜年》,由韩德福、魏福汉、宋德存、周荣林四位先生伴奏,由于他们几位唱得活泼欢快,当时的剧场效果强烈成为曲艺团的保留节目。这种创新形式在五六十年代是大胆的革新,韩德福先生还创出男女声对唱的不同声调混合方法,由曹宝禄先生、刘淑慧女士首唱。曹宝禄先生虽是单弦名家,但自幼曾拜尚福春老先生学习梅花大鼓,嗓音宽厚雄浑表演潇洒自如鼓套子功底深厚;刘淑慧女士的嗓音清亮韵味很雅,他们二位对唱得珠联璧合。男女双人梅花是韩派杰作,给新梅花大鼓又加上新的活力,于是在北京就形成了“韩派新梅花”与“白派新梅花”争奇斗艳之势 。 还在改革进展的“梅花”是天津的“津派梅花大鼓”,几十年来天津的梅花大鼓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早年在天津有名弦师祁凤鸣、花派名演员周文茹,又有名弦师韩德荣等创出了《罗昌秀》、《回民英雄马本斋》,把梅花大鼓发展了一步。同时名弦师李墨生和花五宝等在原《红楼梦》的节目上也进行了音乐改革,如《傻姐泄机》、《红旗谱》等。有了这些改革的基础,在八十年代起弦师韩宝利先生、京韵大鼓演员赵学羲女士人为青年演员籍微开始研究创新梅花大鼓唱腔,先后推出了新唱法的《黛玉葬花》以及创新曲目《二泉映月》、《张学良》等,取长补短的把白派、韩派、芦(花)派的新梅花大鼓的精华融合一起,形成了一种更新的梅花大鼓,跟上了时代潮流。青年演员籍微在演唱《黛玉葬花》中还大胆的学唱了一段越剧唱腔,这种不断创新的“津派梅花大鼓”备受观众欢迎 。
⑵ 中国古代的纯鼓曲有哪些
天津除京韵大鼓外,还流行"梅花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各自都有著名的流派和著名的演员。其中,梅花大鼓名家有花四宝、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花莲宝、花云宝、花银宝、周文如等;京东大鼓名家有刘文彬、董湘昆、王韫秋等;西河大鼓名家有马增芬,所唱的《绕口令》一曲,曾风靡津沽大地,妇孺皆吟
京韵《斩华雄》
京韵《刺汤勤》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
快板书《燕子李三》
京韵大鼓《徐母骂曹》
京韵大鼓《白妞说书》
西河大鼓《甘祖昌》
联珠快书《蜈蚣岭》
京韵大鼓《活捉三郎》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
京韵大鼓《金锭骂城》
京韵大鼓《白帝城
单弦牌子曲《马前泼水》
骆玉笙先生演出《子期听琴》
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
温玉华女士单弦《祥林嫂》
单弦《翠屏山》之“酒楼泄机
单弦《武十回--泄机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