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先生茶花
A. 恍如赤霞彩云飘——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一)
明朝女诗人刘淑的《踏莎行·梅》写道:“含英不与牡丹开,倾心原共山茶醉。”在冬天傲雪绽放的梅花,只把与自己同时开放的山茶花,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
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郭沫若曾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游黑龙潭》)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奈久,独能探月占春风”(宋·曾季貍诗句)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
南朝·梁元帝萧绎著《纂要》,载“一年二十四花信风”,将茶花列为第二十三位。茶花已成为我国二十四种名花之一。
在唐朝,对山茶花的喜爱成为一种时尚,出现了不少吟咏山茶花的诗作。
唐代诗人卢肇宅院中新栽了一株红茶花,后因事外出,回家后发现被人偷走了,于是写下《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
严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花如解语还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卢肇(公元818—882年),字子发,江西宜春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前二句“严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写山茶花被盗后诗人的怨恨、不舍心情。诗人想象柴门内的那株山茶花,被盗时的情形:山茶树被挖后放在车子上运走,山茶花的香气随着车子愈走愈远,似乎不愿意离开……。
后二句“花如解语还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诗人进一步想象山茶花不愿意离开主人家,说山茶花如果会说话,就会说你们欺负我家主人不在家,偷偷将我挖走,我家主人回来后,一定不会饶过你们!
诗写得生动活泼,对山茶花的喜爱、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唐代诗人司空图的《红茶花》,在与牡丹的对比中,极力赞美山茶花的美丽: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司空图(公元837—907年),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晚唐诗人、诗论家。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唐亡。他饱经丧乱,绝食而死。其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诗的前两句“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意思是说诗人有诗人的敏感,一般说来,见着什么景、物都要称颂夸赞一番,我并不是特别喜爱红茶花的高雅风韵才来说说红茶花的。这是解题,开场白,好像作者所以说红茶花,也不过是诗人即兴而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意。这种起句很奇特。写红茶题目后又说仅仅是一般的见景见物即夸的诗人积习的表现,要读者不必十分介意,并进一步解释说,也并非自己特别喜爱红茶花的高韵,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困感难解吗? 其实这是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接着两句“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便揭开了谜底,原来红茶花如此之美,连雍容堂皇的国色天香牡丹,费尽三春之力所开的花,与红茶花一比,竟然不是花了,这红茶花能不说一说,夸一夸吗? 实在是不得不说,不能不夸。这种赞美红茶花,倾向于红茶花的感情一下子就升华到顶点,从而收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运用侧面烘托,造成强烈对比效果,这是艺术表现领域常用手法。古诗《陌上桑》中描写秦罗敷之美就是一例。
司空图很爱花,诗中咏杏花、菊花诗居多。对牡丹也有诗写道:“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牡丹》)也并没有写牡丹花色、形,而仅言主人护爱之情。司空图的咏花诗虽多,但似有一个共同之点,即他不着意花本身的形色味的客观具体描绘,而多是从主观感受方面来落笔,这首红茶花堪称是他咏花诗的代表作。
五代诗人花蕊夫人的《咏山茶》,赞美山茶花美如红霞彩云:
山茶树树采山坳,恍如赤霞彩云飘。
人道邡江花如锦,胜过天池百花摇。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得名于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徐氏。当时她们两姐妹都得到王建的宠爱。小徐妃即为花蕊夫人,能诗,有《宫词》一百五十余首及诗一卷。(旧说《宫词》作者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徐妃。因才貌双全,封贵妃,别号花蕊夫人。今据著名学者浦江清先生发表《花蕊夫人宫词考证》一文,考证出宫词作者为前蜀皇帝王建之小徐妃。)
诗的前二句“山茶树树采山坳,恍如赤霞彩云飘”,写山坳里生长着许多山茶树,远远望去,好像红霞彩云在山间飘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红艳似霞的壮丽景象。后二句“人道邡江花如锦,胜过天池百花摇”,人们都说邡江一带的山茶花美如锦缎,胜过仙界天池盛开的百花。极力赞美山茶花美过仙花,表现了自己的极度喜爱之情。
晚唐诗僧贯休的《山茶花》,赞美山茶花是开在仙境中的仙花: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贯休(公元832—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山茶花又名曼陀罗,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名贵花卉。其花形较大,花色较多,盛开之时,真可谓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夸张对比的手法极写其美:“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山茶花是开在仙境中的仙花,其形是风裁制的,其色是七彩阳光染就的。对比之下,百花都失去了颜色,甚至连红艳欲滴的猩血也不算红了。
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转而咏史,似有所指。“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孙秀”,晋代赵王伦嬖人,与伦同谋废贾后,逼惠帝禅位,多杀忠良。据《晋书》记载,齐王冏等起兵讨伦时,秀亦被诛。因此,“今朝”“坠阶前”的“一朵”当指忠良。那么,“今朝”的忠良,“看人”,“孙秀”各是指谁呢?笔者以为,当时正是黄巢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时代。因此诗中的意象不必过于落实,可以理解为泛指。今天我们欣赏这首咏花诗,主要还是从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去把握它。
B. 正宗的帕克斯先生茶花颜色是怎样的,多大的花径
由江西绿农推广的帕克先生茶花是由品种“大桃红”与“克瑞墨大牡丹”授粉得到的种间杂交种。花为鲜艳红色泛桔红色,巨型花,直径14~15厘米,托桂型到牡丹型,叶浓绿,长势旺,花期1~3月份。
C. 怎么做茶花,最正宗茶花的做法大全,茶花的家常做法
茶花的做法
1、将马蹄粉,抹茶粉和一半的水混合成粉水
2、将另一半水 糖 奶粉,版煮开
3、从粉水中取出一小碗权倒入煮开的奶里
4、关火并迅速搅拌成熟浆水
5、将浆水倒入粉水中混合成糊
6、容器表面涂油
7、将糊倒入容器上锅蒸15-20分钟
8、在蒸底层的时候开始制作上层
D. 名贵茶花盘点,前十名附图讲解
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备受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性高温,属半阴性植物,忌直射光曝晒,不耐阴,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为好。本文主要为大家列举一些比较名贵的茶花品种。
名贵茶花盘点
现代世界上供观赏用的茶花主要有山茶花、云南茶花、南茶花、茶梅、冬红茶花、玫瑰连蕊茶、毛花连蕊茶、樱花短柱茶、怒江山茶、西南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金花茶等。
名贵茶花品种名:
1、十八学士 2、六角大红 3、赤丹 4、壮元红 5、皇冠
6、绯爪芙蓉
7、茶梅 8、花鹤令 9、粉霞 10、红露珍 11、杜鹃红山茶
12、金花茶
13、贝拉大玫瑰 14、红叶贝拉 15、云斑大元帅 16、黑魔法
17、新凯蒂
18暴徒 19、天娇 20、埃尔西 21、花佛鼎 22、赛牡丹
23、伊丽莎白
24、花脑 25、新松花 26、达婷 27、大朱砂 28、香太阳(香型)
29、金边可娜
30、克瑞墨大牡丹(香型) 31、孔雀椿 32、大卡特 33、小松子
34、大松子
35、美国大红 36、花牡丹 37、秋牡丹 38、花仙子 39、火瀑布
40、大海伦
41、 雪塔 42、复色大海伦 43、艾丽牡丹 44、帕克斯先生
45、金奖牡丹
46、情人节 47、杰作 48、格兰那特 49、红叶贝拉 50.拉力皮特
51、蜡叶
52、皱叶奇花 53、皇家天鹅绒 54、鱼尾茶 55、凹脉金茶
56、 鸳鸯凤冠
57、帝国之辉 58、大菲丽斯 59、可娜 60、客来邸
61、魔术城
62、斑色情人节 63、 红珍珠 64、云南名贵茶花品种: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大紫袍、雪皎。
前十位名贵品种介绍
1、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茶花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并不是如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所描述的一棵茶花上能开出十八种不同颜色的花来。实际上“十八”指的是花瓣轮数而非花色数,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它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塔形花冠,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它常见的花色有朱红、绯红。粉红、全白诸色。
十八学士,茶花的品种,有粉十八学士、红十八学士、白十八学士三种,全是单色系的。金庸也在《天龙八部》中提到“十八学士”的茶花品种。但纯粹是虚构的。
【注释】 : 武侠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作品中,对茶花的描写登峰造极,文中提到“十八学士”品种。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并为学士。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後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後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
2、 六角大红
花为鲜艳的大红色,完全重瓣型,也有极少数的花为“玫瑰重瓣型或牡丹型”。大型花,花直径可达10至12厘米以上。花瓣一百多枚,覆瓦状六角形排列或轮状盘旋形排列。 “六角大红”也叫:“松阳红”。树形优美,枝条丰满挺拔,叶片浓绿色倒卵形有齿,生长较慢。原种“松阳红”花直径可达10至12厘米以上,大部份的花为“六角形瓦片状整齐排列”和“轮状盘旋形整齐排列”,花瓣8至10轮以上,每朵花有一百多瓣,完全重瓣型。也有极少数的花为“玫瑰重瓣型或牡丹型”。 在松阳,最早见花在农历12月中下旬,盛花期在农历2月中上旬,最晚在清明节还可见到花。单朵花开放时间,低温二周,高温一周。花朵从初放至凋谢,花瓣均保持挺拔,绝无后翻及明显退色现象。若遇低温开放,花瓣边缘不焦枯,遇高温多雨花朵中心不暴裂,均完全饱满开放。“松阳红”的花瓣中凹厚挺,中心花瓣绝无白斑条现象出现,整朵花为极艳丽的“中国红”。凋谢花朵完全自行脱落,无枯花挂枝现象。
3、 赤丹
赤丹,茶花的一个品种,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等别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原产中国华东地区,大红色,花瓣70多枚,呈8~~9轮排列,花瓣倒尖卵形,先端凹陷,质地厚,中型花,直径10cm,完全重瓣型,叶绿色,尾长,主脉隆起,长势旺,开张,花期中到晚。其突变品种有“粉丹”和“鸳鸯凤冠”。
4、 状 元红
壮元红,花大而艳,灿若晚霞。相传有个已被招为驸马的状元郎,千里寻亲,却意外见到了大自己十几岁的“妻子”,是她侍奉生父长达17年。就在生父逼他圆房时,一道圣旨传到宣他进京成亲。父命难违,君不可欺,他竟口吐鲜血倒地而亡。第二年,状元坟上生出了一枝牡丹,花大如盘,色如状元锦袍,人们称它为“状元红”。
5、 皇冠
茶花“皇冠”,据说是茶花“花牡丹”的芽变品种,花瓣红色加白斑的是“花牡丹”,白色加红斑的是“皇冠”。其实“皇冠”是上海黄德邻前辈花园中一棵花牡丹,开出较多的白斑红边花朵,花色和杜鹃花品种“皇冠”接近,所以也取名“皇冠”。但“皇冠”花色并不稳定,常开出花牡丹一样的花,花瓣的红白比例也变化很大。所以,“皇冠”茶花的性状还不稳定,还是应归为“花牡丹”品种为宜。
6、 绯爪芙蓉
绯爪芙蓉英文名:Feizhaofurong叶片似白芙蓉。花大,瓣倒卵形,3轮组成盆状,中心细瓣丛间有黄色雄蕊。花色红有白斑,或红白相间。产于温州。花期:2月上旬-3月上旬。
7、 茶梅
茶梅(Camellia sasanqua)系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属山茶科,性喜阴湿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点,故称茶梅。它体态玲珑,叶形雅致,花色艳丽,花期长,是赏花、观叶俱佳的著名花卉。分布在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地。
8、 花鹤令
花鹤翎是茶花的一种,红山茶品种. 中文名:花鹤令 Name:Camellia japonica Linn.cv."Huaheling" 属:山茶属 名称:花鹤翎 英文名:Huaheling 灌木,花深桃红色,上洒白色斑块,花瓣约70余片,组成半球形,花径8-12厘米。花期:2月-3月下旬。本种花形大,花瓣挺,花色鲜。
9、 粉霞
粉霞英文名:Fenxia灌木,树形低矮,枝条开展均匀,较软。花粉红色,花瓣10-15轮,多至80余片排列整齐,花瓣二边上折,中肋和边缘有白条纹,花冠呈六角形或五角形,中心较低,雌蕊完全退化。花径8-12厘米。花期:2月上旬-3月下旬。
10、 红露珍
茶花新品种彩叶红露珍。红露珍叶椭园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叶缘下卷成龟背状,长势特别旺,枝硬,紧凑,立性。属茶花品种之一。 红露珍叶椭园形,长势特别旺,枝硬,紧凑,立性。花为红色,花瓣数轮排列,中部有雄蕊夹生于花瓣之 间,花径9~12厘米,牡丹型,花期1~3月份;长势强健,为山茶的墙基品种。
E. 自学美学
美学散步
宗白华著
序
李泽厚
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
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一九五七年我发表两篇美学论文之后,当时我已离开北大,才特地去看望宗先生。现在依稀记得,好象是一个不大暖和的早春天气,我在未名湖畔一间楼上的斗室里见到了这位蔼然长者。谈了些甚么,已完全模糊了。只一点至今印象仍鲜明如昨。这就是我文章中谈到艺术时说,“它(指艺术)可以是写作几十本书的题材”。对此,宗先生大为欣赏。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很多意思,它既非关我的文章论旨,也无若何特别之处,这有甚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我当时颇觉费解,因之印象也就特深。后来,我逐渐明白了:宗先生之所以特别注意了这句话,大概是以他一生欣赏艺术的丰富经历,深深地感叹着这方面有许多文章可作,而当时(以至现埋档在)我们这方面的书又是何等的少。这句在我并无多少意义的抽象议论,在宗先生那里却是有着深切内容的具体感受。无怪乎黑格尔说,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其含义大不一样。
宗先生对艺术确有很多话要说,宗先生是那么热爱它。我知道,并且还碰到过好几次,宗先生或一人,或与三、四年轻人结伴,从城外坐公共汽车赶来,拿着手杖,兴致勃勃地参观各种展览会:绘画、书法、文物、陶瓷……。直到高龄,仍然如此。他经常指着作品说,这多美呀!至于为何美和美在哪里,却经常是叫人领会,难以言传的。当时北大好些同学都说,宗先生是位欣赏家。
我从小最怕作客,一向懒于走动。和宗先生长谈,也就只那一次。但从上述我感到费解的话里和宗先生那么喜欢看展览里,我终于领悟到宗先生谈话和他写文章的特色之一,是某种带着情感感受的直观把握。这次我读宗先生这许多文章(以前大部没读过)时,又一次感到了这一点:它们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趵特征。例如,关于充满人情味的中国艺术中的空间意识,关于音乐、书法是中国艺术的灵魂,关于中西艺术的多次对比,等等。例如,宗先生说:“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旦衡的艺术境界。”(第89页)“……我们欣赏山水画,也是抬头先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岛。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节奏,因为我们的视线是从上至下的流转曲折,是节奏的动。空间在这里不是一个透视法的三进向的空间,以作为布置景物的虚空间架,而是它自己也参加进全幅节奏,受全幅音乐支配着的波动,这正是转虚成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第92页)
或详或略,或短或长,都总是那种富有哲理情思的直观式的把握,并不作严格的逻辑分析或详尽的系统论证,而是单刀直入,扼要点出,诉诸人们的领悟,从而叫人去思考、去体会。在北大,提起美学,总要讲到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朱先生海内权威,早已名扬天下,无容我说。但如果把他们两位老人对照一下,则非常有趣(尽管这种对照只在极有限度的相对意义上)。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学贯中西,造诣极高。但朱先生解放前后著述甚多,宗先生却极少写作。朱先生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先生却是抒情的;朱先生偏于文学,宗先生偏于艺术;朱先生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先生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先生是学者,宗先生是诗人……。宗先生本就是二十年代有影响的诗人,模液做出过诗集。二十年代的中国新诗,如同它的新鲜形式一样,我总觉得,它的内容也带着少年时代的生意盎然和空灵、美丽,带着那种对前途充满了新鲜话力的憧憬、期待的心情意绪,带着那种对宇宙、人生、生命的自我觉醒式的探索追求。刚刚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后的二十年代的中国,一批批青年从封建母胎里解放或要求解放出来。面对着一个日益工业化的新世界,在一面承袭着古国文化,一面接受着西来思想的敏感的年轻心灵中,发出了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广大世界和无垠宇宙的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错愕、感叹、赞美、依恋和悲伤。宗先生当年的《流云小诗》与谢冰心、冯雪峰、康白情、沈尹默、许地山、朱自清等人的小诗和散文一样,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散发出这样一种时代音调。而我感到,这样一种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从早年到暮岁,宗先生独特地一直保持了下来,并构成了宗先生这些美学篇章中的鲜明特色。你看那两篇罗丹的文章,写作时间相距数十年,精神面貌何等一致。你看,宗先生再三提到的《周易》、《庄子》,再三强调的中国美学以生意盎然的气韵、活力为主,“以大观小”,而不拘之于模拟形似;宗先生不断讲的“中国人不是象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第125页),等等,不正是这本《美学散步》的一贯主题么?不也正是宗先生作为诗人的人生态度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患”的儒家精神、以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为特色的庄子哲学,以及并不否弃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加上屈骚传统,我以为,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宗先生以诗人的锐敏,以近代人的感受,直观式地牢牢把握和强调了这个灵魂(特别是其中的前三者),我以为,这就是本书价值所在。
宗先生诗云:
“生活的节奏,机器的节奏,
推动着社会的车轮,宇宙的旋律。
白云在膏空飘荡,
人群在都会匆忙!
…………
是诗意、是梦境、是凄凉、是回想?
缕缕的情丝,织就生命的憧憬。
大地在窗外睡眠!
窗内的人心,
遥领着世界深秘的回音。”(第242页)
在“机器的节奏”愈来愈快速、“生活的节奏”愈来愈紧张的异化世界里,如何保持住人间的诗意、生命、憧憬和情丝,不正是今日在迈向现代化社会中所值得注意的世界性问题么?不正是今天美的哲学所应研究的问题么?宗先生的《美学散步》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启发吗?我想,能的。自和平宾馆顶楼开会之后,又多年未见宗先生了。不知道宗先生仍然拿着手杖,散步在未名湖畔否?未名湖畔,那也是消逝了我的年轻时光的美的地方啊,我怎能忘怀。我祝愿宗先生的美学散步继续下去,我祝愿长者们长寿更长寿。
一九八O年冬,序于和平里九区一号
F. 宗先生和金花是夫妻关系吗
是。根据宗先生个人简介基轮灶得知,宗先生大名叫宗正深,是中医世家,由于医术精湛,对病人亲切和蔼,所以大家都称其宗先生,金花是宗先生的结发妻子,感情深厚桐陆,所以是夫妻。关系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搏扮影响的状态。
G. 金墉《天龙八部》中段誉在王夫人面前说的茶花
十八学士 十三太保 八仙过海 七仙女 风尘三侠 二乔 红妆素裹 抓破美人脸 眼儿媚 倚栏娇
H. 怎么养茶花才能使它花大色艳有什么注意事项
茶花又叫山茶花,强的有3米-4米长,比较矮的有1.5米长,常被用于做观赏价值绿色植物,许多人喜欢在家里的院子里或是生活阳台上种上几株茶花盆栽植物,家中栽种的一般是1.5米长的相对高度。做为欣赏的性很强的茶花,花的颜色较为多种多样,有鲜红色、粉红色、乳白色、淡黄色等,也有的甚至是一朵花上面有二种或是多种颜色的。尽管北方地区的户外较为严寒。
实在不行也需要自己制作出合适茶花的微酸性土壤,北方地区土壤层广泛偏碱太大,即便是在富饶,都是不可以同时运用这种土壤层栽种的,水土不服情况这话并非仅仅对于大家,实际上花朵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南方地区盆栽花卉在北方种植,没有比土壤层更为重要的了。土方回填栽种最好是,或者整个拆换成为自己制做或是订购的微酸性土壤,不必应用植物含有一些土方回填,在掺入自身配置的培养土,这种比较容易让茶花不适合,生长缓慢,乃至不开花。
I. 万佛朝宗茶花开花有多大
5至10厘米。根据查询茶花相关资料显示,万佛朝宗茶花开花有5至10厘米,山茶花,既有禅如“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贺戚启月占春风”的傲梅精神,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牡丹之艳仔逗,因此茶花也是久负盛名的木本花卉,也有世界名花的美称。
J. 那出现在影视剧中的茶花
学生时代的我看了一部名为《机灵小不懂》的电视剧,写的是明朝孝宗年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不懂帮孝宗渡过了一个难关。二人不知怎的,竟有点莫名的亲切感。孝宗更派不懂到江南,寻找一名会种一种极品茶花十八学士的人,整个故事由此展开。而茶花就此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象。
在剧中的十八学士是一株茶树上有18朵不同颜色的花,而现实中的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花冠,塔形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它相邻的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
茶花又叫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而我再见茶花是在公园和绿化带里所见,是比较常见的红色茶花和粉色茶花。
要说这世间有什么至美的存在,春天的茶花一定是其中之一。
郭沫若在《 黑龙潭咏山茶诗》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 惊破唐梅睁眠倦,陪衬宋柏倍姿雄。”
更有陆游的《山茶》“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
由于疫情的原因,在家已经闭关一月有余,现在气温升高,春天已经到来,心里叫嚣着想去看花。
公园里的茶花已经开放 ,那温柔的形态,那妩媚的色泽,那层层叠叠的花瓣,那挤挤挨挨簇拥的热闹,一切都给人一种生之喜悦。我们坚信再难的日子,看到美丽盛开的花朵时,也觉得不难了。那一簇簇鲜亮的色彩驱散我们心中积压的阴霾,让我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待疫情结束,我们相约去看茶花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