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他画的梅花

他画的梅花

发布时间: 2023-05-20 22:08:47

1. 王冕做了哪些关于梅的画

元代著名画家王冕也十分喜爱梅花,他隐居在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3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王冕虽然也画墨梅,但他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也善写竹石。王冕的梅画别具一格,得到画界的认可。明代有人称赞说: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

王冕的墨梅画派虽然出于北宋时期的扬无咎派,但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王冕则喜欢画繁花密枝的梅花,十分独特。他所创作的《墨梅图》就是繁盛梅花的代表作。

《墨梅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

《墨梅图》中梅花的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

《墨梅图》有一首题画诗,叫《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据《明史》记载,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长明灯下读书。青年时期,王冕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后来拒绝仕途,浪迹江湖。最后回到家乡九里山隐居,白天种粟锄豆、灌园养鱼,晚上读书作画,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

与诗中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墨梅一样,王冕是个不向世俗献媚的有着高尚节操的隐士。才华横溢的王冕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为人又豁达爽快,得到很多人的敬仰。

由于王冕的梅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声名鹊起,很多人向他求画。对上门求画之人,凡好友,他会持笔挥毫,双手奉送。对不入伍者,王冕时常拒之。

传说,有一位达官贵人向他索要梅画,第一次以银财赠买,王冕没答应;第二次,他派人前来说,他所要之画是送给他上司的寿礼,想向上司推荐王冕,如果上司看了王冕的梅画,王冕一定会前途无限……达官以为,这样就可获得王冕的梅画。

当达官再次上门索画时,正碰上王冕画梅,他以为王冕是给他作画,便高兴地等待。

可当王冕画完梅花后,在画上题:“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时,达官明白王冕意志坚定,心如白玉,决不向当权者画梅。王冕把这幅梅画挂在墙上,以此向世人表明他的意志。

元代末期蒲庵禅师创有《梅花歌》赞美王冕:会稽王冕高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钓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

从《梅花歌》来看,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无咎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王冕所画的野梅下笔沉着有力,虽然野梅少有盘曲,画的是直梅,但直梅之中,没有浮华轻飘之意,全是自然之形,毫无斧斫之痕。王冕画梅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只画野梅。据《竹波轩梅册》记载,清代宜兴吴仲伦在题郑小僬梅册上说:王元章喜写野梅,不画官梅。

但王冕为何只画“野梅”,不画“官梅”?只画“直梅”,不画“曲梅”?这是一个历代文人雅士与评论家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

2. 目前国内谁的梅花画得最好

我了解湖南有位知名画家杨艾湘老师,作品就以梅花出名。你可以在网上网络搜索,因为他的部分梅花作品都瘦到媒体的报道,也先后在国外展览过。

3. 轻视功名利禄。一生爱好梅花

是说彭玉麟
彭玉麟(1817~1890)字少鹤,后改雪琴,号退省庵主人,祖籍衡阳渣江,生于安徽安庆,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彭玉麟一生六辞高官 ,钟情梅花,视梅为知音。
一生六辞高官,却在年迈时临危受命,抵御外敌。
第一次是辞去安徽巡抚(相当于安徽省长)之职。当时是在咸丰十一年,彭玉麟官职是安徽布政使(相当于副省级)衔水师统领。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把所属三个省份的巡抚任给他的三个亲信,任彭玉麟为安徽巡抚。他却一连三次辞谢,其理由是已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朝廷勿弃长用短。朝廷真只好收回成命,改任他为兵部侍郎,依旧留在前线督带水师,他这才坦然接受。
第二次是在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彭玉麟署理漕运总督。漕运,就是解往京师粮食货物的水上运输业。漕运总督掌管鲁、豫、苏、皖、浙、赣、湘、鄂八省的漕政,是众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他又两次谢绝,理由除了不懂漕政外,又加上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不会与各方圆通相处。朝廷只得作罢。
第三次是在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上疏请辞已当了六七年的兵部侍郎。原因是当年从军时,三年母丧只守了一年,现在国家安定,他理应解甲归田,将剩下的两年补满。这次朝廷没有挽留,答应了他的请辞。
第四次是彭玉麟离职休养三四年后,朝廷又任命他为署理兵部侍郎兼同治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待到庆典一结束,他立即上疏请辞署理兵部侍郎。朝廷接受后,又交给他一项差使,即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
第五次彭玉麟是在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他为署理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辖地广阔,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权大责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任命。朝中重臣曾国藩兄弟、李鸿章、刘坤一等人都曾任过此职。让66岁的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说明朝廷对他的倚重,但他就是不领这个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日后又再次上辞疏。朝廷无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给左宗棠。
第六次是在光绪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与过去一样,他接旨后即请辞,朝廷未准。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他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广东部署海防。他认为此时是临危受命,不宜再辞,便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海前线,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光绪十一年三月,他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鉴于他的执着,朝廷只得接受。
光绪十六年三月,彭玉麟以平民之身病逝于衡阳城内的退省庵,终年75岁。他死后被御赐为太子太保,建专祠纪念,赠谥号刚直。曾任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的张之洞评之为“加官不拜,久骑湖上之驴;奉诏即行,誓翦海中之鳄”,并为他写下一首五言长诗:“神州贯长江,其南际涨海。江海幸息浪,砥柱今安在……”
一生为情种梅、画梅、咏梅,视梅为知音,视梅为爱妻。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湘军四大名将,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齐称“中兴四大名臣”。就是他这样一位中国近代史上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人物,却以罕见的痴痴柔情演绎了一场旷世的“梅姑之恋”。“梅姑之恋”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彭玉麟小时候曾经住在安徽安庆的外婆家里,最喜欢跟外婆的养女梅姑一起玩耍。梅姑虽然只比彭玉麟大一点点,但是从辈份上讲,她是彭玉麟的小姨。两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但两人的恋情因为八字不合遭到家长的反对。后来彭玉麟跟着全家搬回衡阳去,他和梅姑不得不忍痛分别,而这一别就是14年,彭玉麟已娶妻成家。在彭玉麟30岁的那一年,他听说舅舅在安庆去世了,外婆和梅姑没有人赡养,于是他赶紧就派了自己的弟弟去安庆,把外婆和梅姑接到衡阳来住。而梅姑来到彭家没多久,彭玉麟的妻子嫉恨彭玉麟与梅姑的关系,唆使彭玉麟的母亲把梅姑嫁出去了。彭玉麟曾经考虑要阻止这件事情,但是因为决断迟了,错过了最后挽回的时机。梅姑出嫁四年以后,死于难产。彭玉麟伤心得捶胸顿足,在梅姑坟前立下誓言,要一生画梅,以万幅梅花纪念她。彭玉麟后来在诗中写到“前机多为因循误,后悔皆以决断迟。”彭玉麟说到做到,他画了整整40年,才完成了以万幅梅花纪念梅姑的承诺,而且他丧妻后终生未娶。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他辞官隐居期间,一是在湖口的水师昭忠祠旁边建厅,遍栽梅花,号称“梅花坞”,即今天石钟山的著名旅游景点梅花坞;二是在家乡筑“退省庵”,在庵里吟诗作画,画梅数量达万幅余,而且每幅必自题一诗,无一雷同,而句意必有所托。每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可见彭玉麟对梅姑的爱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也可见他这个人的痴情奇绝、遗世独立。看到铁骨铮铮彭玉麟为梅姑一生终不悔的情怀,令人感动,令人敬佩,令人深思。 二、才华横溢,匠心独具,以情入画,以情入诗。 为纪念梅姑,彭玉麟一生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他所画之梅堪为一绝。他笔下的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被称为“兵家梅花”,与文人墨客的梅花相去甚远。他画的梅树,身姿虬曲,铁骨铮铮,古拙苍劲。枝间的梅花,吐蕊绽放,生机盎然。彭玉麟一生虽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但由于战乱留存世上的却不多。特别是他的“墨梅图”更是冠绝,与郑板桥的墨竹齐名,被称为“清代书画二绝”。入选“衡阳民间国宝”的《墨梅图》就是一幅画梅杰作。该画以水墨绘一老梅蜿蜒横斜,上不见结顶,下不见根底,主干铁骨挺拔,周身苍皮藓苔,枯眼斑斑。虬枝曲折盘环,枝蕊参伍交错,给人以老树繁花、生机勃勃的感觉。画上题诗,让人更能体悟到“儿女心肠,英雄肝胆”的意境。彭玉麟一生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他在每幅梅花图都题上以梅花寄情的咏梅诗。这些号称“梅花百韵”的咏梅诗,寄托了彭玉麟一生对梅姑的爱恋、思念、牵挂、自己的愧疚和悔恨。如“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三生石上因缘在,结得梅花当蹇修”,“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我是西湖林处士,梅花应唤作卿卿”,“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阿谁能博孤山眠,妻得梅花便是仙。侬幸几生修到此,藤床相共玉妃眠”,“我家小苑梅花树,岁岁相看雪蕊鲜。频向小窗供苦读,此情难忘二十年”,“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自从一别衡阳后,无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滞人旧梦到潇湘”,“故园消息谁通讯,玉瘦香寒总不知;驿使未归江路远,教人何处寄相思”等等。这些诗句缠绵悱恻,款款深情,悲怆伤感,字字泣血,感人肺腑,摧人泪下。

4. 宋人擅长画梅,以简洁表现孤傲,王冕画梅花有何特别之处

王冕放牛学画荷花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其实王冕的荷花图至今没有发现,而他的《墨梅图》却让人感叹造诣至深。

王冕画梅花,与他的人生经历大有关系。他年轻时曾热衷功名,并常常以古代贤臣伊尹、姜尚、诸葛亮自比,很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因为接连几次进士考试落榜,他的理想也就此破灭。看尽了世态炎凉的王冕,终于绝意仕进,回到家乡,在山里搭了三间草庐,又在屋旁种了千株梅花和数百株桃杏,自号“梅花屋主”,过起了清贫淡泊的隐居生活。

5. 王冕所写《墨梅》诗非常著名,墨梅是梅花的一个品种吗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出身贫寒,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读书。放牛的时候,他会画画。晚上的时候,他就到寺院里,借寺院中的长明灯读书。

王冕有一首诗在后世流传颇广: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的名字叫《墨梅》。

看字面的意思,好像是王冕家洗砚池边上种了棵树,树上花开朵朵,颜色都是墨汁的颜色——黑色的。这黑色的花朵,并不要人来夸它颜色好看,只愿意这黑色,散发一种清气。我们经常见到白梅、红梅,还有黄色的腊梅,并不曾见过黑色的梅花。

总结:

所以他在这幅画上题写这样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画出这样别具一格的梅花,并非要人来夸赞,只是要表达梅花要留一点清气在人间的精神追求。

6. 王冕墨梅图

(一)墨梅流派和他的风格。
墨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梅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大诗人黄庭坚见了大加赞扬说:“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一时华光的墨梅便成了画坛上一个新的品种。赵孟頫墨梅题跋也曾说:“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
扬补之接受了华光的衣钵,在此基础上发展,把自己写的墨梅,送给宋徽宗赵佶看。赵佶说他写的是“村梅”,因而他自称为“奉敕村梅”。他创造了两种画梅的方法:一种用水墨涂于绢上烘托出梅的点点白葩,另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花洁白芳馨的特色。金冬心(农)说:“扬补之为华光和尚入室子弟,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也。”(《冬心画梅题记》)后来扬的两个外甥汤叔雅、汤叔用也擅长此道。《冬心画梅题记》:“扬补之甥汤叔雅,宋开禧间与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谓之倒晕花枝。时有茅进士汝元亦擅名当世。叔雅画梅,曾见于吾乡梁少师乡林家,不愧逃禅叟(扬补之)。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尝睹者。”
发展到元代,据说元四家的吴镇(仲圭),以及王冕,都是画梅能手。范成大云:“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扬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盖吴仲圭、王元章皆用其法。”(《范村梅菊谱》)由此看来,王冕正是这派的嫡系。
元末蒲庵禅师有《梅花歌》:“会稽王冕高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钓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郎瑛《七修类稿·山农刺时》)
从《梅花歌》来看,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正如清朝朱方霭说的:“画梅须高人,非人梅则俗,会稽煮石农,妙笔绘寒玉。”(《画梅题记》)这种意识在王冕的题画中表现得很突出,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显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达了与统治阶级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爱国主义的热忱,有的表现出自己的不凡抱负和乐观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绘画创作的园地上。王冕爱画的梅花,据清代宜兴吴仲伦在题郑小僬(淳)梅册上说:“王元章喜写野梅,不画官梅。”(《竹波轩梅册》)何谓野梅?凡生长在山野清绝的地方,梅干劲直,尽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时也叫村梅。何谓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却天真,干多盘曲,叫做官梅,也称宫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为“疏旷平远”,以官梅比为“金碧庄严”,借以隐喻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孙长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种画法,所以他题诗说:“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诗人独得梅清性,不画官梅画野梅。”(《画梅辨难》)
且看王冕墨梅(图1)。一枝梅花,横斜在画幅的中间,枝干一拉数尺长,显出很有劲,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更突出了它的清高拔俗,十数朵梅花,含苞欲放地洋溢着蓬勃的生气,令人感到醒目清新。这是他抓住最典型的一枝,表达了集中凝聚的效果,从他内心的感情来渲染花枝的景色,又以花枝的景色来反映自己的胸襟。题诗曰:“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按《竹斋诗集》,“流”字作“留”)
他的“墨梅”风格,可用“神韵秀逸”四字来概括。试从构图、枝干、花等方面来分析。画梅构图以枝干为主。王冕画梅花的成功,与他构图是分不开的。构图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种。疏的如疏影横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尘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直,照应有情,要密中见疏,疏中仍有聚散谓之得直。密的如繁花密蕊。第三法,首开其宗的就是王冕。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明时陈宪章常师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继之。”(《画梅题记》)王冕这种构图就是以密取胜,同时做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在枝干的构图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长处疏,短处密,疏散处疏,交错处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他能把握虚虚实实,而且层次分明,应有尽有。他在华光和尚的“多而不繁,少而不亏”,扬补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论基础上更有所发挥。在枝干的质感上,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的理论,加以具体实践,因此他立干如龙,劲似铁;发梢如箭,短如戟。梅干如龙不容易,画时必须弯曲有力,用笔多转折,或以飞白出之。要劲也不易做到,画时笔须顿挫得直,使转有方。画梅梢贵直,但要直中仍有韵致,绝非如尺。他的枝梢一笔拉到几尺长,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因此令人感到风神绰约,美奕有致。画花,他也不是只画一朵花的形似,而能在形似以外求神态,表现出或娇艳,或清雅,或灿烂,或萧疏等等姿态;在开花的形态上,也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开谢,有落英”的理论,画出了老树枝怪花疏,嫩树枝密花繁。总之对于行校、布干、点萼、生花都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掌握了笔墨洗练功夫,集中表现了他的新风貌。明鲁宗贤说:“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雪湖梅谱》)清赵兰舟说:“扬补之、王元章为癯仙,尽洗铅华,别开生面,华光老人又为写影传神,画梅之能事毕矣。”(《竹波轩梅册》)前人对他评价极高。
(二)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墨梅自华光和尚创造以来,经过扬补之、汤叔雅等人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它能继承下来,还是与王冕的努力分不开的。他曾作了种种水墨画的尝试。笔墨的洗练功夫,使墨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迈进了一大步。下面是几位名人对他的评语。明朝画梅高手姚淛有诗曰:“画梅用墨不用色,华光从来有笔力。纷纷作者俱不同,貌得仙葩似荆棘。补之叔雅师此老,各占花枝互有得。前元博士柯九思,爱将脂粉染梅枝。王家元章传墨法,雪月风烟种种奇。”(《雪湖梅谱》)刘基有诗曰:“会稽老王拙且痴,能画梅花称绝奇。春窗走笔生古怪,中有窈窕倾城姿。人生得闲真是好,得闲不闲惟此老。布袍阘茸发不梳,一生只被梅花恼。天生梅实可知羹,尔梅有花结不成。世间花实总尤物,不如画图终古无枯荣。”(《诚意伯文集》)
从姚淛、刘基等诗句看来,可以知道王冕水墨作画的才能和画出雪、月、风、烟种种奇绝的形态。明代吴兴沈尧龙甚至直接称王冕为“墨王”:“君身前是林处士,人间空复数墨王。”可见明代对王冕墨梅成就的敬佩。可惜他的遗作很少。我们虽然无法欣赏他那各种绝奇的精彩作品,但从后人的诗作中,可知他画过雪梅,如《南湖集》卷四:“王郎胸次亦情奇,画写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无俗事,为渠日日赋新诗。”他画过月梅,如高士奇题王元章绝句云:“不分村野与溪桥,乱写横枝一二条。酒醒只疑疏影落,朦胧烟月伴寒宵。”难怪刘基说他梅花奇绝,落笔分晴曦,花如露后珠玉一般,枝如水影中龙蛇游舞一样,水墨画的效果达到呼寒呼冷、解暑解寒的程度。
王冕的笔墨洗练的功力,也值得注意。他发枝笔力遒劲,形神兼备,这是他从勤学苦练,千锤百炼中得来。执笔挺直,才能笔笔坚挺,而无蛇腹鼠尾的毛病。中锋、偏锋用得好,行枝接续,气力顿挫处才能断而复连,交接处停而勿滞。手弗偏重偏轻,故能一气呵成。这是他炼气于骨的手法。清朝何瑷王诗:“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题王元章墨梅》)
在圈花法上,他也有所发挥。扬补之以“笔分三趯攒成瓣”圈花。即花瓣要如铁线圈成,一笔三顿挫画之。王冕把这种画法稍加改变,改成为一笔二顿挫,这就是乾隆所说的“钩圈略异扬家法”。这也是他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人称之为“白花头画法”。这个创造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明代的陈宪章、盛行之、刘世儒、清代的罗两峰等人都学二笔圈花。后来到金冬心、童二树等人出,更简单地改为一笔圈花。虽然,元明以三笔二笔成瓣,但其侧瓣及小苞还是一笔。王冕圈花的画法是用笔不飘浮,严谨逼真。明魏成宪诗云:“山农作画同作书,花瓣圈来铁线如。真个匆匆不潦草,墨痕浓淡点椒除。”(《百梅集·墨梅题跋》)
另外王冕又发挥了“破蕊之法”。什么叫破蕊之法?梅花原来有花须,须上有小点叫英,他画花须不点英,看去很零乱,不像须,也不像英,这叫“破蕊之法”。扬补之也有此画法,这是野梅的画法,与官梅的画法不同。有人称“乱圈花瓣乱拈须,野梅花与官梅殊”,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画梅之难不在枝干,而在花。王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花,他的“万玉图”真是千蕊万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风,占满在画幅上,显示了乐观主义精神。就是后来的罗两峰、童二树也是莫及的。清代方祖诗云:“美人高士超绝处,不在搓桠枝干间。破蕊圈花真法在,两峰二树费寻攀。”难怪他要自傲地说:“冰花朵朵圆似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三)王冕墨梅的影响
王冕的墨梅对明代影响深远。特别通过徐渭、陈淳等人的发展与丰富,逐渐出现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繁荣并峙的局面。
徐渭对元章的画推崇备至,他学元章的墨梅,下了相当功夫。他认为圈花最难,说:“吾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徐文长天才纵逸,睥睨一世,他认为发干元章不及他,而圈花则不及元章。从这句话里可知他对元章的佩服程度。凡是画过梅花的人都知道,画梅之难,不在干,而在花;画花则难在须与蒂。清朝懒园居士说:“青藤(即徐渭)画梅,圈不成圈,枝不成枝,一片神行,其用笔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其泼墨也如空中云雾,舒卷自然。”(《画梅辨难》)这说明徐的画风是大写意。徐、王二人风格是不相同的。从功夫上看,自然元章要比青藤深得多了。
徐渭不但学王冕画梅,且学他为人,学他画梅花换米。徐渭曾凭吊王冕墓,并对当时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予以嘲笑。其诗说:“君画梅花来换米,予今换米亦梅花。安能唤起王居士,一笑花家与米家。”(《徐文长集》)徐还同情王冕的艰苦生活,猜测他究竟多少斗米,换一幅梅花:“想见元章愁米日,不知几斗换冰枝。”徐看了王冕的墨梅,想临摹它,又感到无从下手,便在题王元章倒枝梅画中写道:“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代几位画梅高手,刘世儒、陈宪章、王谦、盛行之都是王冕的衣钵继承人。刘世儒少时于故乡的石壁上,看见元章的梅花,大为鼓舞,从此特别爱好,就深思力学,画起梅花来了。据说,他很喜爱王元章的雪梅,曾想尽办法,搞过试验:其中有种画法,是当他矾绢时,先剪好碎片的油纸,画就搞成,这样看去好像雪点纷纷,与花争胜,效果很好。当时画家谢时臣赞为“神品”。王冕画枝条,画得很劲秀,据说先从画竹入手,因此刘雪湖画梅也从画竹开始。徐文长题其墨梅诗说:“雪湖刘子故不俗,未画梅花先写竹。花梅筱竹两相于,直干横梢铁不如。”朱多煃题诗有“陈淳已死沈士老,晚得山阴刘世儒”句。文徵明也赞扬说:“雪湖发干遒劲,有天然之处,花亦雅称,异日当为第一流云。”(《雪湖梅谱》)其实,刘世儒的成就,比不上王冕、徐渭。徐文长题雪湖墨梅诗说:“我客金陵访画梅,画梅莫妙盛行之。刘君放逸不可羁,一刘一盛无雄雌。”(《画梅辨难》)明代画家学王冕的尚有周昊、孙从吉、王人佐、袁子初、林宏显等人。可见摹仿王冕的笔法是风靡一时的。
清代的扬州八怪,如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人都深受他的影响。如罗聘学他的圈白头花,金农、汪士慎学他的千花万蕊,李方膺学他的水墨淋漓。虽然各家风格不同,但还是从他那里蜕化出来。其他如以画梅称世的童二树也是学元章的笔法,蒋子延称童二树在洛阳所画的梅花悬之能引蜂蝶。《碧溪诗》记载:“二树生时,其母李太夫人梦一髯翁,驱一牛,负梅花而至,越日乃生。其髯翁即煮石山农王冕也,其画盖有所授也。”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可见王冕的画在人民群众中也很有影响。
对明清画家画梅的特色,清朝懒园居士说:“吾人当师王元章之秀逸,刘雪湖之苍老,徐青藤之神化,童二树雄伟有余,神化不足,金冬心则细枝坚挺,粗根庸弱。”这话确有道理。
王冕的画,对明清画坛,影响深远。他为水墨画打下了稳固基础,引导了徐文长辈从摹古的一套清规戒律中跳出来,创造了新生命。他以自己的诗文画来反抗元蒙贵族的统治,同情人民的疾苦,深刻地暴露当时的社会黑暗面,有它的积极意义。正因为此,他才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被赞为“人奇志奇胸磊落,是花千古无枯荣”。

热点内容
制作花卉标签 发布:2025-07-29 04:13:49 浏览:491
叶圣陶海棠 发布:2025-07-29 04:13:48 浏览:533
张植绿大尺度作品 发布:2025-07-29 04:05:56 浏览:605
百合花透视 发布:2025-07-29 04:00:58 浏览:976
lol白色情人节限定皮肤 发布:2025-07-29 04:00:51 浏览:552
纸质木兰花 发布:2025-07-29 03:55:05 浏览:539
十一节兰花 发布:2025-07-29 03:54:32 浏览:198
有樱花的网名 发布:2025-07-29 03:41:14 浏览:569
微型果树盆景 发布:2025-07-29 03:39:06 浏览:85
石榴盆栽剪枝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29 03:34:45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