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花叶
『壹』 五色梅叶的习性特征
该种为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也耐干热,抗寒力差,保持气温10℃以上,叶片不脱落。忌冰雪,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耐旱顶寸水湿,对肥力要求不严。
『贰』 五色梅叶的药理作用
1.解热、抗肿瘤等作用叶含有的马缨丹烯A有解热作用;含有的毛蕊花甙在体外有抗微生物、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又是大鼠脑蛋白激酶C抑制剂。另含有的生物碱能降低狗的血压,加快加深呼吸并引起战栗;兴奋大鼠肠管而抑制子宫活动。 2.免疫作用:给羊灌服五色梅叶粉200mg/(kg·d),连续110d,能显着抑制中毒羊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也显着降低脾网状内皮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3.毒性五色梅是世界十大有毒杂草之一。小牛、羊、水牛等乳畜喂饲五色梅叶后可致慢性中毒而死亡。从叶中分离的毒素成分马缨丹烯A和B,分别给羊口服产生的中毒剂量为65~75mg/kg和200~300mg/kg,且马缨丹烯A在叶中含量高,故马缨丹烯B对反刍动物中毒似不重要。给兔灌服叶6g/kg或毒素125mg/kg,可引起黄疸,厌食和便秘,血浆非结合型胆红素,尤其结合型胆红素增加,天冬氨酸转氨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光镜病理检查,肝细胞浊肿,肝门纤维化,胆管扩张并增生;肾小球间质细胞增生,肾小管变性,肾小管内皮细胞浊肿,核团缩。豚鼠灌服毒素125mg/kg或口服叶粉,在48h内产生黄疸,光致敏,肝肾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商叶赤素血症,血浆尿素氮含量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肝和肾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豚鼠中毒的肝脏蛋白和DNA的含量降低,脂质含量增加,显着提高肝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微粒体酶的活性,胞液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也降低,溶酶体酶漏出。吃五色梅中毒的动物可用皂粘土或活性炭口服作为解毒剂。
『叁』 五色梅叶的价值用途
五色梅嫩枝柔软,适合制作多种形式盆景。可加工制作成单干式、双干式、临水式、斜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五色梅的叶片较大,树冠常采用潇洒的自然型,也可刻意扎成圆片形。由于生长迅速、萌发力强,耐修剪,造型方法应以修剪为主,再辅以蟠扎和牵拉;五色梅的枝条直而无姿,可用金属丝进行弯曲。也可用岭南派“截干蓄枝”的手法进行造型。
『肆』 五色梅叶的基本信息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科属分类:马鞭草科
主治:痈肿毒疮;湿疹;疥癣;皮炎;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80~1500米的海边沙滩、路边及空旷地。我国庭园有栽培。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有逸生。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用药禁忌: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及体弱者禁服。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祛风止痒药
性味:味辛;苦;性凉;无毒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嫩枝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或捣汁冲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绞汁涂。
出处:《中华本草》
『伍』 五色梅叶的植物形态
马缨丹,直立或蔓性灌木。植株有臭味,高1~2m,有时呈藤状,长可达4m 。茎、枝均呈四方形,有糙毛,常有下弯的钩刺或无刺。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9cm,宽1.5~5cm,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钝齿,先端渐尖或急尖,表面有粗糙的皱纹和短柔毛,背面具小刚毛,侧脉约5对。头状花序腋生,花序直径 1.5~2.5cm;花序醒粗壮,长于顺柄;苞片披针莆,长为花萼的1~3倍,有短柔毛;花萼筒状,先端有极短的齿;花冠黄色、橙色、粉红色至深红色,花冠管长约1cm,两面均有细短毛,直径4~6cm;雄蕊4,内藏果实圆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
『陆』 五色梅叶的产地分布
此花原产南美巴西等地,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20~25℃,稍耐旱,不耐寒,我国华南林落常见散生。此花生性泼皮,耐修剪,长江以北多作盆栽。
『柒』 五色梅冬天叶子干了还活着吗
五色梅,学名马缨丹,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直立或半蔓生常绿灌木,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热带地区。五色梅在冬天叶子出现发干的状况,一般情况下都是活着的,但也有少数情况已经被冻死了。这时可通过轻刮枝干表皮进行判断,若表皮内的颜色是绿色的,那就代表还没死,否则,代表已经冻死。
五色梅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但它属于热带植物,对于严寒的抵抗能力是非常差的,当温度低于10°时,就必须将五色梅搬到室内过冬。想在北方养殖五色梅,在冬天一定要牢记五个要点,帮其安全过冬。
1、温度:一旦气温低于5℃,五色梅会受到严重的冻伤,甚至是直接死亡。在五色梅生长的室内,要确保温度控制在10℃甚至更高亦可。
2、光照条件。自然生长的五色梅,对于光照条件要求是比较强的。所以,在室内养殖五色梅时,应放在向阳的地方,方便每天接受阳光的照射。
3、养分问题:温度是决定五色梅正常生长还是直接进入休眠期的重要条件,所以根据温度来决定为五色梅添加养料的多少。15℃以上五色梅可以正常生长发育,继续生长新的叶子和花朵的。所以对养分的需求也是比较高的,而如果是那条件的温度没有达到15℃,就需要适应三角梅的休眠期,停止提供养料,安稳的度过冬季。
4、修剪:修剪的目的是避免多余养分的浪费,将枯萎的花枝和过于老化的枝条进行剪除,可为来年春天五色梅的恢复和抽芽储备能量。同时也可以通过修剪,对五色梅进行塑形。
5、浇水:如适应五色梅的休眠期,安全的度过冬天,在冬季的时候应尽量减少水分供给。而如果室温在15℃以上,可以正常的为五色梅增加水分供给,水量要足够维持三角梅的正常成长,水分也要比夏季五色梅生长期的水分肥料稍少一些。
『捌』 五色梅叶的介绍
五色梅叶,马鞭草科,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中国引种栽培,华南地区的荒郊野外多有大片野生分布。主痈肿毒疮;湿疹;疥癣;皮炎;跌打损伤。
『玖』 五色梅的叶子和花朵都蔫了,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缺水所导致的。
五色梅可采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花苗。果熟后采摘堆沤,浸水搓洗去果肉,即获种子。种子忌失水,可于秋季采取随采随播,或混沙贮藏,春季再播种。播后发芽阶段气温应保持在20C以上。发芽率约为60%,南方播种苗当年秋季可开花扦插多于5月份进行,取一年生枝条做插穗,每两节成一段,保留上部叶片并剪掉一半,下部插入土壤,置于疏荫下养护并经常喷水。l个月左右即生根,并生发新的枝条。植株分枝极多,沾土生根,故将柔性枝条刻伤并压入土中,待根系生长后即断根分株。
盆栽用土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要求不严格,生长期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同时结合浇水,每隔10天喷施两次3%的尿素,可使叶片变厚、增绿。种植时施入有机肥作基肥,初期浇水以促进生长,待成活生长旺盛,即可减少灌水,露地栽培将蔓性枝条埋入土壤,可逐步扩展成一大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