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花鸟梅花
❶ 求国画梅花的画法。拜托各位了 3Q
第一步 是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 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 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 也可先用较淡的墨,以侧锋画出后边的粗枝干,再加前面深枝条。 要根据构图需要灵活运用。无论那种方法,枝干的穿插交错、 疏密关系和断开留白等都是一样的。 第二步 ,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 花朵与枝干需反复交替进行。画好主要枝干,决定画面大局, 画好一部分旁枝后开始画花,花画得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插枝梢, 而后再补些花,或再添些细枝梢,这样交替进行,逐步完善, 不可各步骤之间截然分开。 第三步 ,处理花心、剔花须、点蕊头、点花蒂。用较秃的笔, 以中锋浓墨为佳。花朵的正反背侧往往通过点心才能表现出来。 第四步 是点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后, 再回过头看看总体效果,不足之处再作充实调整。 最后在适当的部位题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画圈梅,一般不着色。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轮廓外围圈染淡墨。 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绿圈染。圈染时水分要足,力求渗化效果, 切忌干涩、刻板。圈染后可再用较大的笔, 加水调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绿,点洒于圈花或枝干间隙,( 点洒时要有疏密,不宜过多)使画面层次更充实多变, 总体气氛更好。 花心处一般留白,或点黄粉。 也有画者,在画好后,往宣纸背面花瓣里填白粉, 会使白梅更加饱满突出,增添姿色。 梅花的构图 构图,在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中称作“经营位置”, 也就是画面的布局。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 并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笔墨要求后,进入摹写或创作时, 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同样是一种花卉,为什么有素养的画家入画时,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学者则难以做到,除笔墨技巧外, 画面的总体布局,即构图的合理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墨、 形体和构图是画好一幅画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国花卉或花鸟画的构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处理画面的具体手法或方式,如“S”形构图,半环形构图, 纵横交叉构图等。二是掌握画面布局中美的法则,如主辅、虚实、 疏密、聚散、藏露、开合、呼应等。初学画梅, 掌握几种具体的构图形式是必要的, 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构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才能千变万化,得心应手,现分别简述之。 辅主: 或称“主次”、“宾主”、“主客”等,一幅画有主体, 有陪衬。主体是画面的重点或中心。布局时力求主体的位置突出、 醒目,其他作为陪衬,位置应隐蔽些,画行虚些。 左图前面一枝梅为主,后为宾。一主一辅。一浓一淡,一高一矮、 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对比。切忌主次不分, 平均对待。 具体运用时,也有用反衬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于前面, 主体置于后面。可视构图需要和表现手法而定。 虚实: 一幅画,总体布局上必须有虚实对比,一般说来,“ 有画处为实,无画处为虚”或者说“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 。这都是说明画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对比关系。 在构图上常有虚实相间、虚实互用、以虚显实、以实破虚等手法。 花鸟画一般不画背景,留出大块空白,即是“虚”, 而所画之物即为“实”,或者近者为实而远者为虚, 或者主为实宾为虚,都是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虚”能给人以“ 迁想妙得”之功,所谓“意到笔不到”、“意犹未尽”也正“ 以虚显实”的绝妙效果。切忌满纸笔墨,所画物象占据一切空白, 画得严严实实,反而使观赏者感到闭塞,失去了遐想之余地。 图45,在构图上除两枝梅花有主辅之分外, 在左上方留出大块空白,即是为了求得虚实效果。 疏密: 中国画理中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法则。 构图时应密处密,疏处疏,疏密有致才能节奏生动,平铺直叙, 没有疏密变化则刻板平淡,观之乏味。画梅花,主要是处理好枝干、 花朵、苔点等点、线、面的排列交叉关系。上图, 前面主体枝干浓而密,后面辅枝淡而疏。 聚散 :是指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画梅花, 花朵的分布必须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 聚散之间要互相联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韵律, 引人入胜。切忌平均分布、散点布局。 藏露、隐现: 根据意境和画面艺术手法的需要, 在构图时,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 某些部分要画得显眼些,某些地方则要隐蔽些。 一般是主体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衬部分隐蔽些。但有些构图, 主体部分也要有藏露、隐现。如表现古梅老干为主的画面“ 老干新姿”,构图时尽管老干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但具体着笔时, 必须处理好藏露隐现的关系。才能使画面产生大小粗细、 浓淡前后等强烈对比和含蓄多变的艺术效果 开合: 是指画面构图的完整统一。门窗有开关,故事有始末, 文章有开头结尾,画画同样有起有结。有的画使人感到没画完, 这就是没有合好。如画一条龙,画龙身为“开”,点睛则为“合”, 画龙不点睛,则是死龙。画梅花也如此,只圈点花瓣而不点花心, 犹如画龙不点睛,显得没精神,也就是只开不合。无论小构图、 大构图都要处理好开合关系,有的画面有几个开合, 都要认真处理好,使其达到完整统一。切忌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呼应:也称“顾盼”,是指画面的物象形态,色调互相协调、呼应, 相映成趣。构图上应在上下、左右、前后、主辅等各个方面去考虑, 使之做到顾盼有情,气脉贯通,情景交融。切忌机械凑合、 各自东西互不关联。 图47,主体梅,主干上发,旁发小枝在画面上方转而下垂, 和右下侧梅枝上下呼应,形成顾盼之势, 使画面构图富有变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辅两枝梅花, 枝条全都上发的单调局面。 综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鸟画构图中创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则, 也是画梅花时应该掌握的规律。梅花构图和其他花卉大同小异, 根据梅花以表现枝干为主,构图上可归纳为“长短、粗细、多少、 纵横”八个字。梅花的一切构图形式,万变不离其宗, 都发自这八个字。 构图力求形式优美,变化万千,时又求得统一,“变化统一” 是构图的总要求。变化与统一是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幅画无“变”则板,“变”过则乱。也就是说,画画时在笔墨、 形体、色彩等诸方面太统一,必然呆板、单调、无生机。 必须造成表现手法上的各种“矛盾”,才能产生起伏、 涤荡和节奏韵律等美的东西。梅花构图, 也正是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 为使初学者易于掌握,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梅花构图方法,以供参考。 长短参差法:即运用梅枝的长势,以长线和短线的不同安排, 形成对比。当画两枝梅花时,不论枝条向背如何, 左右并列还是前后重叠,均应一长一短、一高一矮、一主一辅、 一疏一密、一浓一淡。“长”者为画面主体,“短”者辅佐。“长” 者,使画面富有变化。只长无短单调孤立,只短无长则无主心骨。 有长有短,则主次分明,是画梅构图基本一法。 粗细相间法:粗和细是又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梅花有老干、 新枝,有粗干、细枝,组合到一个画面上, 能产生强烈的形体对比效果,特别在创作大幅面构图时,(如中堂、 横披)采用粗细相间的多层次构图,能使画面充实饱满,气势雄浑。 纵横交错法:梅花纷繁多姿,有上发、下垂、横倚和回折等, 在构图时可将两种发枝式组合到一个画面上,形成纵横交错。 其变化很多,可以前横后纵,也可前纵后横。可以用左横枝交错, 也可用右横枝交错。至于“S”、“之”等形式的梅图, 实质上都属纵横交错式范围之内, 只是交叉时角度有大小运用不同而已。 三线组合法:一幅画,梅花枝干态势, 可以用几条线作为基本单位来概括成构图骨架。 构图时一条线太孤立,两条线仍然单调,三条线四条线足可以了。 这三条线中有一条是主线,在全画中起主导作用, 在画面中占的份量较重,位置比较明显,势也比较清楚。 第二条是辅线,辅线和主线的走势基本一致,略有角度, 以辅助主线的势,但比主线要弱(或短、或细、或淡)。 第三条是破线,用它把主线和辅线穿插交织起来。 三条线交叉的方法很多,可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千变万化,全在于灵活运用。 四边出枝法:画梅花,枝干总得从画面的四边进入。 四边即上下左右,每一边可在两端出枝, 一张画面可有八个理想的出枝位置。 切忌在画四个角上或四边正中出枝。 以上介绍的几种构图方法,只是入门的初步, 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深入生活中,通过观察写生,融汇贯通, 举一反三,定能掌握和创造更多的构图方法。
❷ 请问国画梅花和牡丹,哪个更难
画牡丹难。点、线、面,尖、齐、圆等的用笔都得有,就得练会。牡丹枝叶变化回复杂,花朵结构变化丰富,很难。但答画好了,再画其他花卉便迎刃而解。写意牡丹俗画法那种千万别学。何为俗画法:不讲求笔墨、花头、花朵千篇一律、不求构图多变、直冲冲地从根画到梢,唯求颜色鲜艳……。
❸ 国画梅花的画法
枝干的画法
画梅应先从出枝入手。出枝讲的是画枝干,枝干穿插得当,笔墨用得好,版整幅梅花即完成了大部分权。关于出枝,古人有“无女不成梅”之说,用书写的“女”字较为形象地说明枝干的交叉、组合。学画枝干,必先从第一笔枝干练起。
出枝干第一笔要知道在纸上下笔的位置,一般来讲,应从纸边的1/3位置入笔。此处入笔相比较纸角处或纸边中央处入笔在视觉上感觉舒服。这也与西方绘画“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基本接近。这个位置在画花鸟画中都是适用的。
❹ 画国画花鸟用什么毛笔好
学画花鸟,对于毛笔的挑选,我觉得没有特定的用什么好,比如说我画竹子我竹竿用的是狼毫的或兼豪的,这样的笔弹性好画竹竿有力度,但是不能过长,太长画出来的竹竿不是很有力度。竹子的小枝我推荐用小狼毫,不要过细,不要过粗,画叶子初学用兼豪的好有弹性吸墨也好。这是对于竹子,画兰花,菊花梅花,等用笔都各有各的用法,各有各的特性。我本人建议你自己试下,因为每个人风格的不同用的笔也会不一样,所以你初学不一定要很好的笔你个人觉得合适就好了,毛笔不怕多,就是怕不趁手。对于怎么样挑选毛笔,这个我的建议就是你到专业的美术用品店铺去叫老板那几款笔开开给你试下,专业卖毛笔的都有给人试笔的,我店铺就有这样做,注意的是,如果有上胶的毛笔你不要硬挤开,要用水泡,不然这样很容易弄伤毛笔的,很多人不知道以为没事,其实你自己想下,要是你是毛笔那有多痛,画画的人要爱惜自己的毛笔,毛笔也是有生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道理你不是不懂吧。画画这里面有很多学问不是一两个文字就能说清的,艺术是时间的结晶。
❺ 水墨画腊梅花是哪位大师画的
腊梅花是写意花鸟画中最常用的题材,许多国画家喜欢画之,就梅画而言,古代和近现代名家画的好的不外乎王冕、金农、吴昌硕、齐白石、关山月、董寿平等几位。当代王成喜画的也不错。
❻ 中国画梅花老师都有谁
元植
原名李林 ,字元植,别称煮梦庐、与涟居、梅花书屋。元植被誉为“梅花圣手内”代表作容品
《梅花无恙》、
《一杖寒玉淡春晖》相关荣誉:
中国梅花协会梅花事业特殊贡献大奖、
澳门特区政府艺文勋章2012年无锡梅园百年庆典受国际梅花届泰斗中科院院士96岁陈俊愉先生诚邀举办梅花书画展。作品被荣氏家族收藏!
❼ 国画梅花因该用什么颜色涂背景(梅花是红色的)
画雪景的话,用淡墨或者用淡花青调墨烘染。这一要在梅花上留出白的地方(雪的感觉),推荐你看看王成喜的画梅集。还有一般画梅花都不上底,花鸟画要尽量素雅一点。
❽ 想购买几幅国画花鸟画,国画荷花,国画牡丹,梅花国画,九鱼荷花图等,推荐一个好平台
比较靠谱的平台为认为你可以去易从花鸟画看看
❾ 中国画表现技法中梅花采用了什么方法
一、梅干画法:
(一)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
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
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画细枝嫩茎时行笔用浓墨中锋,柔中寓刚,线宜光洁劲健不宜涩滞,长线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体现嫩茎的柔韧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与“之”字的结合,两枝不能并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实在难以处理,可在粗细、长短及墨色的浓淡上求变化。
(二)泼墨法
泼墨法画梅干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
二、梅花画法
梅花画法分勾花和点花两种,现分述如下:
(一)勾花
勾花亦称圈花,用硬毫勾线,用淡墨勾其轮廓。用笔要有提按粗细的变化,圈出的花要似圆非圆,意在方圆之间。要有正、侧、背的各个面和仰偃的不同姿态变化,画梅多取侧面、半侧面,这样易于体现花多角度的不同姿态。点蒂用浓墨,正面瓣四至五笔,背面瓣五笔,侧面瓣三笔。点蕊、勾蕊丝亦用硬毫小笔蘸浓墨从内向外勾挑,示意性地点入八九点即可。白梅画好后用“倒晕”法蘸淡赭或淡草绿沿花的轮廓晕染,其方法是用大白云蘸清水,再于笔尖上蘸淡色,沿花的周围晕染,随染随将笔肚下按,使笔上的清水着于纸面,干后不留淡色痕迹,从而起到烘托作用。花蕊部分亦用淡色点染局部即可。
(二)点花
点花用大白云兼毫笔(秃笔为宜),蘸色由浅到深。以红梅用色为例:
淡朱磦蘸曙红是一种蘸色;第二种是在前一种蘸色基础上再蘸胭脂色;第三种是赭石蘸胭脂(老梅);第四种是淡色锌钛白蘸淡曙红(嫩梅)。
重色瓣蘸色宜浓、宜厚,淡色瓣可在涮去笔尖部分余色后再蘸清水点瓣。
点花瓣的形态亦求方圆之间,一笔点一瓣,自瓣梢入笔从外向里点,当中空出白心。瓣与瓣之间要有透视形成的角度变化,即大小、宽窄的不同,不要每朵花都是几个圆点,既无深浅又无大小的排列。
圈梅、点都有一个组会穿插上的疏密问题,一般讲密易疏难,讲密要密而不乱,讲疏要疏而不散,要密中见疏,要留出“活眼”。另外用色的浓淡虚实也关系到整体构图上的轻重和层次上的变化,亦须重视。
点花、圈花之后还有一点,就是用浓墨穿小枝连接花,使花花都有着落。通过小枝的添加既起醒笔的作用,又可增加画面的生气。
❿ 关于梅花的水墨画的赏析150字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专鸟画中,有相当多的属
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
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
正直的气节、
虚心的
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
开放的花,
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
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
梅花。
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对梅花赞赏有加,
其中最有名的有宋代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其中“树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
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树枝梅”的姿态。诗人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
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诗人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