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紫袍茶花3年苗图
『壹』 茶花朱砂紫袍分多少种
严格的说,“朱砂来紫袍自”只有一种。是由云南山茶“紫袍”古树变异而来,其变异品种还有“铁杆紫袍”、“玛瑙紫袍”、“滑杆紫袍”、“壶嘴紫袍”、“九芯紫袍”、“三芯紫袍”、“玉带紫袍”等品种,每一品种在云南山茶当中都列为上品,只不过存世数量的多少决定价格的高低而已。
『贰』 如何养好朱砂紫袍茶花
该品种惧风喜阳、应栽种于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适温在20-32 ℃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 ℃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70%以上,可耐-8 ℃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朱砂紫袍:是茶花的一个品种。花深红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叶宽椭圆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自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夹生于瓣间,雌蕊退化,花期2-3月。该品与其它品种的最大区别是树干有“蜂窝眼”,树干越大“蜂窝眼”越明显。
又称紫红菊瓣、大紫袍。花深紫红色近于墨紫,花径13-15厘米;花瓣40片,瓣大圆形至宽倒卵状圆形,外轮瓣平伸,见风使舵轮卷曲或产是有增生的小瓣直立,形成凸出的花心;花冠圆形;雄蕊夹生于瓣中,雌蕊退化。2-3月开花,久开色泽不放。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云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种。
『叁』 茶花越姿算名贵品种吗
摘要 茶花品种大约有2000种,可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肆』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茶花
山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花色美而花期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家庭园艺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不乏备受世界园艺界珍视的名贵品种。
01十八学士,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段誉有描述过一个名贵茶花品种“十八学士”,可以在一株山茶树开出十八种不同颜色的茶花,世间稀有,珍奇无比。当然这样的品种纯属虚构,真正的‘十八学士’并非那个,而是一个有18轮花瓣的山茶品种,该品种树型优美,花型奇特,70~130片花瓣组成一个规整的六角花冠,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
02六角大红,花大而美丽,为鲜艳浓丽的大红色,呈六角形,故得名“六角大红”。树形优美,枝条丰满挺拔。花朵直径能达到12cm以上,一百多枚花瓣覆瓦状六角形排列或轮状盘旋形排列,端庄大气,很是赏心悦目。
03大玛瑙,小乔木,花色艳红和白色相间,色彩颇似玛瑙而得名。花重瓣牡丹型,花色娇艳,有红、白玛瑙之分,红色多者称红玛瑙,俗称“猪血拌豆腐”;白色多的称白玛瑙,俗称“豆腐拌猪血”等变异。是云南山茶中既美丽又普及的优秀品种。
04紫袍,小乔木,花色较深,为偏紫黑的红色,是所有山茶中颜色最深的品种,也是山茶中的名贵品种。蔷薇型花瓣覆瓦状排列,花型颇大,花径最大要达16厘米。雍容端秀,低调奢华。有玉带紫袍、玛瑙紫袍、朱砂紫袍等变种。
05恨天高,又名“汉红菊瓣”,为云南山茶花中的珍品。花较小,桃红色,原产大理,原名‘汉红菊瓣’,引入昆明后,因其株型低矮,生长缓慢,就改名为‘恨天高’。据说‘恨天高’在明末清初身价甚高,以叶论价,每张叶片值大洋(银元)一元。
『伍』 朱砂紫袍的介绍
朱砂紫袍:是茶花的一个品种。花深红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叶宽椭圆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自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夹生于瓣间,雌蕊退化,花期2-3月。该品与其它品种的最大区别是树干有“蜂窝眼”,树干越大“蜂窝眼”越明显。又称紫红菊瓣、大紫袍。花深紫红色近于墨紫,花径13-15厘米;花瓣40片,瓣大圆形至宽倒卵状圆形,外轮瓣平伸,见风使舵轮卷曲或产是有增生的小瓣直立,形成凸出的花心;花冠圆形;雄蕊夹生于瓣中,雌蕊退化。2-3月开花,久开色泽不放。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云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种。
『陆』 这株荼花是什么品种值多少钱
1、照片中花朵太小、太模糊。 2、花型是不是:底层为一层大花瓣,花瓣上面为球形的、为数众多的小花瓣? 如果是这种花型,那么这种花型,叫做托桂型。 具备这种花型的红色茶花品种,包括:红宝珠、金盘荔枝、四面景、台阁宝珠、绯爪芙蓉、花佛鼎、猩猩红、十层楼、塞金龙、早春大红球,等等。如果再加上新型杂交品种、国外茶花品种,则类似花型的品种更多。 3、总体而言,开出托桂型的茶花,均为名贵或较名贵的品种。例如:绿宝珠、花佛鼎、金盘荔枝等,都算是江浙或者云南茶花中的名品。 4、问题是:由于近现代新型茶花杂交品种层出不穷。如果你的这株茶花不属于传统名茶之列,并且不能确定具体品名,那么,它的价值会大打折扣。这一点,和兰花有相似之处。 5、你的这棵,除了花形之外,还有几个可贵之处:未嫁接的原桩、树龄将近20年、树形不错,生长茂盛、稳定地开两型花,这些,均可提高它的身价。 6、不过,茶花的市场价格,炒作是决定性因素。 目前,市场炒作重点,是朱砂紫袍、恨天高等传统云南茶,正黄旗等黄色系列的茶花,以及黄色越南抱茎、一些进口品种的新品种名茶,等等。 我上面举例的那些,例如红宝珠、花佛鼎,我也有种。两年生的原桩茶花,价格也就在200-400元左右。 而楼上各位举例的上千年,开价达500万元的那些茶花,以及新闻中见到过的那些树龄上百年的原生境茶花,均为特例,不能代表市场价格标准。 就像某些植物园、花圃、小区里种的茶花,树龄10几年,并不稀奇,而价格也不会高得离谱。 7、综合这些因素,在不能具体确定品种名的前提下,我觉得你的这株茶花,开价3000元左右,正常;遇到有心人,用一万元左右的价格接受,也不离谱。 看看我种的茶花吧: http://hi..com/%BC%FD%CD%B7%BA%CF%B9%FB%D3%F3/album/%BB%A8%BF%AA%BB%A8%C2%E4
『柒』 朱砂紫袍茶花为什么不好养
因为朱砂紫袍茶花惧风喜阳,而且对温度要求也高,所以不好养。
该品种惧风喜阳、应栽种于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适温在20-32℃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
环境湿度70%以上,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繁殖方法
扦插
在5-6月雨季,选择幼龄母树,从顶端切取一年生嫩枝,长约10cm,除去下部叶片,在节的下面用刀片削平,顶端保留顶芽侧芽各一个,叶片2-3枚,插于河沙或砾石的介质中,插入深度1/3-2/3。插后覆盖草帘遮荫,加强叶面喷雾,保持插床空气湿度,促使生根。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可用50-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浸泡时间8-12小时。
嫁接
选用生长健壮的实生苗或扦插容易成活的山茶品种做砧木,在距地径4-5cm处截断,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用1-2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上部保留1-2片叶,下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
接后在接穗上面罩上塑料袋,下面用带子绑上,但不要太紧,这样在袋内形成水滴,并不断滴在砧木上。再在塑料袋外面加上一个包装纸袋,以遮蔽阳光直射。
芽插
以每个芽节为一段,保留一片叶子,长约1.5cm,下部斜剪,然后插入介质中,深度以盖没枝条为度。此法可充分利用枝条,适于大量繁殖需要。
『捌』 朱砂紫袍和玉带紫袍哪个好。
玉带紫袍与朱砂紫袍最大的区别在于玉带紫袍的花镶有白边而朱砂紫袍则无。 朱砂紫袍:小乔木,叶片宽卵形至长椭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长7.5-9厘米、宽3-4厘米;叶柄粗,长约1厘米;枝粗叶肥,叶色深绿。花色红而偏紫黑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是所有云南山茶中颜色最深的品种。花重瓣,紫薇花型,花瓣6-7轮、40—50片,花瓣平,覆瓦状排列,少有内轮卷叠起伏呈不规则形,自外向内逐渐变小,花径13—15cm,雄蕊夹生于瓣间,雌蕊退化,花期2—3月。该品与其它品种的最大区别是树干有“蜂窝眼”,树干越大“蜂窝眼”越明显。朱砂紫袍是云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种,花色艳而不娇,娇而不俗,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明代谪状元杨升庵游大理观茶花后,欣然咏道“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滨株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这是对大理茶花的无限赞美,用来形容朱砂紫袍更是恰当不过了。 朱砂紫袍为大理八大茶花第一名品,是缀在白乡胸襟前明艳的花朵,是大理的一张名片,是茶花爱好者收藏的首选。 玉带紫袍:叶宽椭圆形,花紫红色,花径11-14cm,花瓣42-46片,内轮花瓣带白色斑,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 朱砂紫袍为大理八大茶花第一名品,而玉带紫袍仅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哪个好,应该可以分出高下吧。
『玖』 朱砂紫袍茶花的新叶颜色是什么样
朱砂紫袍茶花,花深红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
『拾』 朱砂紫袍的魅力对于茶友有多大
朱砂紫袍:是茶来花的一个品自种。花深红色,近于墨紫,象朱砂一样,因而得名。叶宽椭圆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自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夹生于瓣间,雌蕊退化,花期2-3月。该品与其它品种的最大区别是树干有“蜂窝眼”,树干越大“蜂窝眼”越明显。
又称紫红菊瓣、大紫袍。花深紫红色近于墨紫,花径13-15厘米;花瓣40片,瓣大圆形至宽倒卵状圆形,外轮瓣平伸,见风使舵轮卷曲或产是有增生的小瓣直立,形成凸出的花心;花冠圆形;雄蕊夹生于瓣中,雌蕊退化。2-3月开花,久开色泽不放。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云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