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线稿
Ⅰ 林黛玉与北静王的相关评价
关于定位 这是一款AVG,但是AVG的范围涵盖太广,真正玩起来感觉相差甚远,确切地说,是AVG中的文字式恋爱冒险。作为有互动式电子小说的游戏,它的游戏性相对较差——不是较差,或者可以说是很差吧,整个游戏玩家可以操控的地方寥寥无几,几乎完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对游戏世界的探索乐趣几近于无。 整个游戏的选项就不算多,且并不是每次都能有这么多选项。每条线不过十几个选项,有的选项含义太过直白,有的却完全无法把握,选择的内容也缺乏代入感。虽然红楼梦一向宿命,但游戏总不会想从可玩性上让玩家感受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宿命感吧。
在论坛上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游戏开始了两个小时还不能“玩”,后面也有解释也有讽刺,但不得不说,国内玩家对于这样的AVG,接受度并不高。
对,这是互动电子小说,可玩性并不是第一标准。那么剧情就是核心要素,可是在忠实于原著和编剧创新中摇摆的剧情,单元故事的独立将主线切割得支离破碎——甚至出现逻辑BUG,不得不说,想要单纯得靠剧情来吸引玩家,似乎麽够班。
日本gal盛行,这款游戏似乎也符合美少女、好音乐加剧情阅读的模式。但是所谓gal,不是美少女玩的游戏,而是玩美少女的游戏,这款游戏定位似乎更针对于女性而非男性,尤其是其中的BL情节......我很宅,但我还不腐,连我都有些受不了的公然耽美,想想男性玩家吧。
吐槽完毕,给枣时间到。
它是单机没落时代,国内自主开发的第一款AVG,总体打分在水准之上,还是要说一声赞的。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市场竞争小,定位明确且让人耳目一新,这都是AVG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未来的一种方向。
就娱乐通在红楼梦一代发售不久之后就着力于开发第二代,并且同时再进行原创剧本的AVG开发,主美还公然宣称二代发行量过五万就放出人气男配们的BL图(囧),可见娱乐通是尝到了甜头。
只是中国不比日本,宅文化还没那么盛行,纯文字冒险游戏到底有多大市场还难以确定。但是如果融合更多其他种类游戏的优点,更贴近中国文化氛围呢?
至少,我看好。
关于美术 很难单一地评价这款游戏的美术。 最先看到官方放出来的一代图,可以用很赞来形容。3D很难达到2D这样唯美的效果,在满目3D的审美疲劳中,精美的2d人设像一缕清风吹入我的心田。(恶俗的比喻)
但是到手之后,开始觉得人物形象彼此差距太大,美的很美,不美的就......而场景事物也仅仅日过得去而已。
日漫风格的人设,但又日漫得不够纯粹,想要中式古典,古典得也不够味。当然风格之类只是一说,美不美才是王道。也许是处于主美的个人爱好,一些人物很美,比如林黛玉,一些人物就很一般,比如宝钗,明显一个等级的女主妙玉就相当一般,丫鬟级的袭人在我看来却是仅次于黛玉的美好。和袭人同等级的晴雯明显逊色许多,紫鹃丑丑的不说,那个发型也超过了,明显不是个普通的丫鬟头。而游戏中各个人物的年纪在表现上也相差不少,鸳鸯明显就是个妇人。值得一说的还有平儿,一脸的二奶相,真是忒贴切了。
很难说主美对于红楼梦了解多少,不过从探春的人设上来看,至少87老剧是看过的,不然不会那么像东方闻樱。
当然,还有个倾国倾城的蒋玉菡,略过。
头发颜色不是不可以改变,我并非执着于中国美人必须要乌发如云,袭人淡紫色的头发就很不错,但是我恨不能接受宝钗的红头发,晴雯的红头发,以及探春的绿头发。
而且从精细程度而言,各个人物的待遇也天差地别。不能保持一定水准的人设,实在看的人很无奈。不厚道地想,或许是工期的原因吧。
据说这是第三版的人设了,看了网上流传出第二版的人设图,只能庆幸幸好还有第三版。
为了要一本设定线稿的周边特意买了官网特典,不得不说线稿还很不错,效果超过上色之后。
再说CG,数量上也相差不少,继续延续同一等级人物待遇差别过大的缺陷。人物比例经常失真,很多CG感觉平平,和期待颇有距离,甚至还不如一些游戏截图。每个结局没有单独的CG,也是一大遗憾。
场景只能说过关,该有的都有了,找不出什么岔子,但是完全没有值得一赞的东西。整个构图类似于简笔画,大量的色块填图,整体色泽偏黯淡,一种陈旧的感觉。画面缺乏光影效果,也有任何特效运用,大观园神仙府妃子家的气派和四季美景完全没有得到展示,只能作为过场背景,如果这一点填充上去完全可以让游戏生色不少。而2D的场景图,这可是相当容易的活计啊。
再说事物,你说画得不够精细就别拿出来秀啊,偏偏事物的近距离大图展示还不少,那些首饰真跟小学门口卖的塑料制品差不多。
整个来说,除了林黛玉和袭人的图外,游戏美术实在是很一般。比起另一部《楼兰》,感觉要差很多,不知道是主美水平问题、发挥问题还是整个游戏的定位问题。
关于剧情 由于这款游戏打的是忠实原著的招牌,所有游戏中大量引用原文文字;但是作为游戏,又不得不节选取舍,还要添加属于游戏的内容,二者揉和在一起拼凑成完整的多结局故事,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一点上,编剧相当值得肯定。 尤其是在原著奇幻的背景上加以拓展,将大部分涉及的人事重新演绎,相当不错。
但是游戏最大的失败是很没有必要地为贾宝玉的前世安排了恋人山茶花精度绪,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坏处倒是不少:
破坏了宝黛之间木石前盟缘定太虚的感情;
使得玩家背上心理负担——任何一种非度续的感情线发展都像是一种背叛,尤其是起初渲染得越多,后面和其他女主发生感情时的负担就越大,贾宝玉莫名其妙一开始就背负了深深的感情债,不得不以寻找某个女人来和其他女人发生感情,这算个什么事啊?
后半段插入貌似度绪转世的捻红,据称这是编剧自己很喜欢的野蛮女友型女主,其性格设定真是人见人憎,弄得天怒人怨。她的言行风格和红楼梦的味道完全背离,加这么一个人有什么好处?
虽然编剧为了让没有看过红楼梦的玩家能很快代入剧情安排了神瑛转世进入贾宝玉的身体,以陌生的眼光来慢慢了解红楼梦的人与事,但是为此增设一段感情戏实在是累赘。
除此之外则是剧情的安排上,编剧以一单元一单元的故事进行剧情推进,成功再现了书中的经典段落,但是有的剧情单元则成了为展现而展现,和游戏进行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单元的独立性和彼此主线的跳跃造成了剧情不够连贯,还出现了逻辑错误——一条线中明明没有另一条线经历过的单元,但后来却会出现相关的文字,让人莫名其妙。而且游戏的分支不多,逻辑相对简单,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
至于其他的,比如一会原文引述重现经典,一会天马行空完全不顾原著背景——比如宝钗湘云宝玉居然出门逛街购物还不带随从还见义勇为,比如感情发展节奏过快,比如等量级女主之间待遇差别太大的老问题,比如加入旁白型网络全书NPC来讲述故事掩饰编剧无法让玩家自然逐步了解剧情的问题,都是小事了。
至于文字风格,那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无所谓。顺便一说,编剧写恐怖小说恐怕比言情小说效果要好得多,整个游戏最让我专注的就是闹鬼荷花池的部分......
关于程序 AVG,还是逻辑很简单的互动式电子小说,而且分支甚少,游戏程序简单得一比。 这也是AVG成本低的原因之一,引擎开发难度低可重复使用,主要的钱是美工和编剧,游戏开发中最贵的程序人工被大大节约了。
关于其他 游戏界面亲和力还算不错,一些小设定比较贴心: 已阅文字快速跳过——如果没有这个,我完全没有耐心打第二遍;
情节经历的比例——激励作用;
章节自动存档——很多游戏都有,但的确是个好功能;
最新存档标志——不必在很多存档里面寻找最新的一个。
Ⅱ 小花仙里的岚步骤画
1.先把大致结构用铅笔画出
2.勾线,(描线)擦线稿
3.上色,先涂头发,仔细,涂均匀
4.过渡(不会可以省略)
5.用青绿色把岚头发上的四叶草涂了
6.过渡(可以省略)
7.用接近肤色的笔涂皮肤(沿着边涂)
8.用深蓝色笔涂眼睛的二分之一
9.天蓝色笔涂眼睛剩下的二分之一
10.高光(如果没有高光笔就在眼睛左上角留一个圆,不涂色)
11.涂衣服,白色部分不涂,用黄色涂岚的衣服,青绿色涂胸前的四叶草,深绿色涂袖子
12.用深绿色涂四叶草裙子
13.用深绿色涂鞋底,草绿色涂鞋上的装饰
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追问,我忘记拍过程的照片了,sorry,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