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见梅花
① 梅花和鸟的诗句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 古诗中有梅花和鸟的诗句
春梅辞友
---山水人
辞旧迎新梅,
项公意念灰。
春风暖故里,
梅花笑对谁。
春潮
--山水人
万物复苏雪化溪,
招来小燕啄春泥。
杨柳默然微含笑,
不觉春到南山绿。
豹纹1447 2014-11-16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花
(蒋维翰 )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人生的夹缝中,看到了“返魂香入岭头梅”的光明。
④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这首诗的意思
一树梅花一放翁
——谈陆游的《梅花绝句》
□高利华
江南多梅,陆游的故乡山阴也盛产梅花,每至早春,道旁路边、林间溪畔、山麓闲庭,树树飘香,处处斗奇,陆游耳濡目染于此,爱梅成癖,与梅花神交数十年,一生留下了数百首咏梅诗篇。几乎每到春天,诗人都会去拜访他的花间密友并写诗赞美。或视梅花如隐士高人“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色正如无邪。”(《梅花》)或视梅花如志士“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自诉“自古情钟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别梅》),面对梅花如对人生的知音,一洒感时之泪。综观陆游的咏梅诗,绝大多数都以寄意取胜,诗人从梅花身上看到了美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如《卜算子》之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每每咏及,总是有感而发寄托遥深。唯有诗人78岁开春作的《梅花绝句》写得天真烂漫,诗意盎然。虽无寄托,却写得别出心裁,不失诗人旨趣: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诗头两句写得很平实朴素:听说梅花冲破早春的严寒在清晨寒风中开放,诗人闻讯后,自然欣喜万分,于是马上出游寻访。结果,他看到的景象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晓风中开放的梅花,不是唐代诗人齐已笔下的“一枝”,也非宋代诗人林逋所吟的“疏影”,而是,树树枝头如瑞雪普降,漫山遍野竞相开放。诗人面对四周花海,竟一下子不知欣赏哪一处为好。
紧接的两句,突发奇思“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意思是说,用什么办法能变出千万个放翁,使每一株梅花下面都有自己在那里分身欣赏。身化千亿,设想可谓奇妙之至。梅花与诗人面面对应,是梅耶?是人耶?一时实难轻分,这又是诗人命笔奇特之处。这两句虽是点化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尽望乡”的诗意而来,但用在“雪堆遍满四山”的梅花世界中,不唯妥贴自然,而且情景相生极富有意趣。理由至少有三:以诗人78岁的高龄,面对树树姿态有异的梅山花海,一时当然不能逐个寻芳,所以化身分之赏之,自属妙想,此其一。又陆游年事虽高,但童心未泯,平时常有“梅花重压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的“出格”举动惹人注目,此时他突发奇思,想学仙人的分身法,亦是童心使然,很合乎心理,此其二。再者陆游常以梅花自比,且心中常存伯仲之间不分高下的感觉,如今面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诗人自负当然不甘心以一身仰视,须化身千亿才能与之匹敌相称,方不辜负诗人对梅花的一番感情。综观这三方面,此句表面上虽有借鉴之处,深入地体会实属情景相生之辞,正如当年林逋点化江为诗成梅花绝唱一样,均经过诗人的再创造,融会陶铸古人诗意而自出机杼,且能翻出新意,使诗更富有盎然的诗意和逗人入胜的意境。
此诗虽小,然意趣甚丰,诗人爱梅入微,曾断言“后五百年君记取,断无人似放翁颠。”读了此诗,可知此言不虚。
⑤ 有关梅花的诗句有哪些,越多越好
宋代王安来石的《梅花》,自是描写梅花的诗。
【出处】《梅花》——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5)道上见梅花扩展阅读
1、《梅花》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2、《梅花》鉴赏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⑥ 苏轼的《梅花》翻译…急求!!
翻译:
春天幽静的山谷里溪水潺潺,冬天未谢的梅花在花草岩石间闪烁点点繁华。
忽然一夜的东风袭来,风起石落,伴随着满天的飞雪渡过关山。
苏轼《梅花》原文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6)道上见梅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由北宋文学家诗人苏轼创作。这首诗既有对暴虐的狂风飞雪的揭露与控诉,有对不幸而坚强的梅花同情与尊敬,同时借此抒发了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坚守自我不肯低头的情感。托物抒情,将个人遭际及复杂情怀都是寄寓梅花这个形象之中。
梅花生长在远离世俗的幽谷之中,荒芜的草棘之间,并且遭到了狂风暴雪的猛烈摧残,处境十分恶劣。它品格坚贞,傲立荒谷,顽强生长;尽管遭到打击,枝损花飞,但仍然半守残枝,坚强不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苏轼古诗词作品: 《书戴嵩画牛》 《过岭寄子由·七年来往我何堪》 《乌说》 《书上元夜游》 《寄黎眉州·胶西高处望西川》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松风亭》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 《又答王庠书》。
⑦ 请给我两首描写梅花的古诗和两首描写梅花的词T_T我要做作业,只差这一道了!谢谢了哈!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⑧ 陆游的"闻道梅花坼晓风"中"坼"字的妙处
陆游的诗,总是那样激情满怀,就连咏梅,也不是那小家碧玉般的玩味,或是朦胧婉转的吟咏。“化身”一字,像是全诗的诗眼,让诗人的想象飞腾而起,咏梅之心,更是跃然纸上。 梅花是陆游平生最爱的花,那一树怒放的梅花,燃烧着诗人从未冷却的热情,或许,诗人也更希望他的爱国之心,能如这树树梅花,处处盛开。
梅开盛时,有人赏梅;瑞雪过后,有人寻梅。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梅含苞欲放时,还有探梅一说。探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便落英缤纷。将开未开之时,正是梅花最美之时,半遮半掩,略有羞涩,仿佛靠近那丝丝缕缕的花蕊,便能听见盈盈花语的声音。
梅花的颜色有许多,红梅鲜艳热烈,黄梅妖娆跳跃,粉梅妩媚多情。却独有人喜欢白梅,在雪之中静静盛开,只等有心人的脚步,因它惊喜,为它感叹。
与那些缤纷的梅花相比,白梅更加沉静。它宁愿置身于冰雪覆盖的树林,也不愿象桃李那样,混杂在春天的芳尘之中。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独有绽放时淡淡的芳香,仿佛将人的心事诉说。
⑨ 看到梅花想到哪些人写一段话
自古以来,梅花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们要学习的吗?
看着梅花,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同志、庄 子、张 良、文天祥、李大钊、朱自清、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钱学森等等,还有那些战斗在荒天雪地的塞北开发者,他们像青松,像秋菊,却更像这腊梅。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难道他们不具备梅花这样的品质吗?没有他们,哪会有我们今天的发展?想着想着,一股对梅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⑩ 苏东坡关于梅花的诗
关于苏轼梅花的古诗句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 苏轼《西江月·梅花》
高情已逐晓云空。 —— 苏轼《西江月·梅花》
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笑时犹带岭梅香。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 苏轼《西江月·梅花》
争抱寒柯看玉蕤。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一点微酸已著枝。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好睡慵开莫厌迟。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 苏轼《洞仙歌·咏柳》
海仙时遣探芳丛。 —— 苏轼《西江月·梅花》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
坐客无毡醉不知。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蹋散芳英落酒卮。 ——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自怜冰脸不时宜。 ——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