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桩倒下

梅花桩倒下

发布时间: 2022-03-05 21:57:00

Ⅰ 关于梅花

大哥,留个邮箱。

Ⅱ 站梅花桩后 需要做倒立吗

估计这个吧里没有几个人会做梅花桩...

Ⅲ 啥是梅花桩

网络转载:应是韩师爷在北京弟子所写。

“梅花拳”简称“梅拳”,因过去练功技击在桩上练习,所以又叫“梅花桩”,全称“干枝五势梅花桩”。后来由于时代变革,栽桩百根以上,造价高,又费事,改为以砖代桩,再后来干脆在地上演练,故又叫“落地干枝梅花拳”。因其师徒关系密切,重于尊师爱徒,师徒如父子,故有“父子拳”之称。
梅花桩拳是干枝五势梅花桩的简称,也叫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梅花拳老师讲:梅花拳创拳于西域昆仑山,系昆仑山派拳系中的代表拳种,留有百字圣语为传代之陛。梅花拳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手法。过去,梅花桩是以家传方法在民间沿袭。到了明、清时代才在我国冀、鲁、豫一带逐渐广泛流传开来。由于它有丰富多彩的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并且步法奇巧、瞬息万变,同时以技击为主,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据梅花桩拳师祖祖辈辈师承,梅花拳的一种独特练功方法,即不论是练功还是技击,都在桩上进行。在长方形的拳场上,按照套路,每步一桩,约栽桩百根,随着功夫增长,桩子也慢慢加高

在梅花桩基本套路之中,桩步五势、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是静止的拳势,是训练全身之力和全身之气的主要手段;左右对称的拳势宛如盛开的双瓣梅花。而行步三法,扎法、撤法、摆法又是练习忽进忽退、忽上忽下、行东就西,灵活多变的步法。它是能使敌人如坠人五里雾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的步法,它又宛如梅树干支,行步三法把桩步五势巧妙地联系起来,交替出现,动静相间,故得名干枝五势梅花桩。

由于时代的变迁,栽桩花费太大,渐渐由在木桩上改在地上练功,但它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套路风格和招法,故又有“落地干枝五势梅花桩”之称。后来又由后百代第八代的祖师张从富由大架练法改为小架练法,人们讲大架不大、小架不小(指的是拳势的动作姿势),所以目前民间流传的梅花桩中有大架和小架之分。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一年四季春为首,梅花又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真是“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意思是梅花拳历史悠久,经过了风风雨雨,战严寒傲风霜,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拳种,因而又用梅花的五个梅瓣象征梅花的五个基本拳势——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故得名五势梅花拳。

另有一种带有神奇色彩的说法。据说梅花拳创始人住在西域的昆仑山上,那里满山遍野都是梅花,金碧辉煌的灵光宝殿掩映于梅林之中,一派梅园仙境。传说收元老祖下山传授拳法时,漫山间梅花忽铺大道,树上的朵朵梅花对应着世间的每个弟子,故称梅花拳。目前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带有功法特点、纪念特点、地域特点的梅花拳名称的由来就十几种之多。

梅花桩技击分为:上、中、下三盘。上盘:刁、拿、锁、带、勾、搂、抱、打、崩、挑、劈、砸。中盘:沾、粘、连、随、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挨、膀、挤、靠、偎、身,靠、打。下盘:踢、点、截、撞、勾、挂、踩、蹁、跌、扑、滚、翻、前后扫趟,左右撑拨,它打的是“一身之法”。身体的每个部位在技击之中都起作用。

梅花桩技击术中之奥妙莫过于步法—叫乙方步,又名群步。有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之别,看敌何方来以何方应之。小八方落三点,中八方落五点大八方为乱点。八方步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动若鹄鹰搏兔,静如处女守身,脚随手出,步里藏拳。

梅花拳的功法是内外兼练的,它要求做到外要练形,内要练气,以达到形气合一、内外一体,练至浑元一气的程度才算武功养成。练形,梅花拳称为练“表”,也就是指人体表皮的,有形的、形态的修炼,即俗话讲的“筋、皮、骨”,并把练表称为“外丹”。“外丹”练成,若继续不间断地演练,至练到“心与意心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能气随意发,力随气使,刚柔并济,一气贯穿而达到“气化”的程度,则可谓“内丹”养成,也就是俗话讲的“内练一口气”。梅花拳理认为“内丹”没有不借助于练“外丹”而养成的,梅花拳练“外丹”称作武练,练“内丹”称为文练。“外丹”与“内丹”练成而后与敌人搏斗时便可“行气,与人交手之时,触人肌肤,坚刚莫敌者为形,而深入骨髓截断营卫则在于气”。

五势梅花桩的器械很多,而且多为左右两面相称使用,动作与拳术一样朴实大方,招无空去,艺无空回,进退腾挪,潇洒自如。五虎神钩、膛耙、虎平拐、九环锡仗、棋盘大枪、落子枪、两杆仗、梅花双刀、提戟、文棒、拦马撅、春秋大刀等等,都是梅花桩拳的代表器械。

著名武术家、梅花拳后百代第十六代传人韩其昌先师由河北省将梅花拳传至北京。目前梅花拳在北京已繁衍了五代。他不仅承接了梅花拳收徒严谨的制度,而且注重习武人的天分和习武人的品德操行的考查。常人拜师学艺须人三道门。何为三道门呢?三道门乃是根据习武人的品格、为人以及习武者的悟性、毅力、意志、进境,经门派长者考察,分三次拜师入门。人第一道师门有引师引荐,此前尚须苦练三年基本功和基本套路(拉架子)。经过这个过程的考验,认为习武者为人厚朴、正直、练功,认直刻苦,不畏艰辛,确系可造之材,方允许正式拜师,此为第二道门。其后师傅才授以梅花拳中出神入化的招数及其变化,包括各种兵器、暗器的使用。这时师傅再进一步考察,根据习武者的品德和情操及其武功长进的程度,确定是否准其人第三道门。一旦进此门,便可得窥堂奥,斯时师傅将授以梅花拳之精华。如:秘不示人的步法、身法及其上、中、下三盘打法精奥。入第三道门而后习武者的功夫便可达到上乘。习武者不独研习梅花拳拳法中的气功、技击秘诀,出师前还得通过“打赢拳”和“打攻拳”的实践考验,如能力战过关,始可出师,所以梅花门中有“梅花拳门不收空徒弟”之言。武德不好,不尊敬师长,不认真练功是不可能学艺上身,成为梅花拳真正门人的。

梅花拳派中的运转机制也颇值得称道,其特别重视武德的培养自不待言,习武一旦入门后,便可遍师门派中各位身怀绝学的高人,非独经事一师而足,又派中流传有“,珍珠倒卷帘,徒弟倒把师父传”之言是指如某人习艺有创见、存建树或悟出秘诀、绝技,门派中人不论拳份高低,皆可向其讨教,共同切磋,绝不会有高尊低就之患。正是这种齐心协力,互相提携的敬艺品格和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求道精神,使梅花桩拳道日益恢弘精深,终于成为武林瞩目的一个拳派。

武术作为文化的—部分,是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在政治上、经济上疯狂地进行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反抗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梅花拳的先祖曾多次引领农民起义。如白莲教首领之一冯克善、义和团首领赵三多,均为梅花拳的传人,而赵三多所领导的一支义和团多为梅花拳的门人。周恩来同志在《北京各界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二次革命**,这次伟大的运动,是50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右之一。”可见义和团与梅花拳的爱国主义斗争是值得自豪的。义和拳和梅花挚的历史渊源,也应该被广大群众所了解。

义和拳(义和团)即梅花拳的别称,这一点已得到史学家的一致认同。为了进一步弄清梅花拳和义和拳的源流及相互的关系,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历史资料,在印证了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梅花拳即义和拳的同时,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那就是被当今武术界推为对戳脚拳的形成创立有过杰出作为的近代武术家、农民起义首领之一冯克善原来出自梅花拳门派。

据嘉庆十八年(1813年)直隶总督那彦成上呈钧一份奏折《拿获唐胡子由》所附的《唐恒乐供单》称:“据唐恒乐供:滑县朱兆村人,年六十二岁,卖药生理,并不习教。平日会打梅花拳;是同村人齐大壮徒弟。齐大壮说过康熙年间有滑县人杨炳,是武探花,做过京营都司,会打这拳。他是向杨炳学的,齐大壮已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间病故。冯克善是我徒弟,也会拳棒。(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藏《宰机处,录副奏折农**动》卷2392第2号,转引自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劫史论文选》162页)‘这段材料应是完全可信的,因为很难设想一个清廷总督会把一个农民起义首领的讹伪不实的口供呈皇上御览,以此观之,杨炳也是一代梅花拳高人。

杨炳出生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一个农民家庭,父杨达,祖父杨士兴。杨炳先于“康熙戊子科(公元1508年)中举人”。当他回到家乡时,直隶大名府内黄县儒学教谕石日瑞和儒学训导王希尧亲送刻“剑奇鞭蓉”贺匾,后又被授为武探花“二等侍卫”。他七十一岁时撰写的《习武序》成为梅花拳经典之作之一,显见功力非凡。有些学者。以为杨炳是梅花拳的第一辈,并以为梅花拳术是由他编排研制的,实为不确。因为他们从研究义和拳角度出发而旁及梅花拳,对梅花拳自身的渊源却鲜于论证探究。事实上,梅花拳历史悠久,今日尚健在的老一辈梅花拳高人以及传衍于梅花拳门人中的系谱足证此点;至少杨炳不是梅花拳的开山祖师,恐怕当列为一百余辈的人物。梅花拳之显露于世,名闻于世;实是因为义和团运动这个契机。梅花拳历代收徒传艺十分严格,非品格崇高、操行贞洁者不授以精深课业;又因梅花拳一直以家传形式在民间悄悄传衍,故它的名声也不如其他门派那么显赫。然而它特有的艺和德的深厚恢弘的内涵却使此门愈演愈进而长盛不衰,及至杨炳时候已达相当高境界。杨炳后来将拳艺传给齐大壮,齐大壮又传给唐恒乐,唐恒乐又将拳艺传给了冯克善。

唐恒乐传徒甚多,门下弟子武功精绝。据唐恒乐本人讲:“我是滑县东南二十里朱召村人。年六十一岁,长子唐会元,次子唐魑元。我在家开药铺为生练习梅花拳;嘉庆五年正月内,同县的冯克善来要学拳,就拜我为师。……我并末入过教,我是冯克善教拳的师傅不是传教的师傅。”唐恒乐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为官府所执,时年62岁,以岁序推之,冯克善当已出师;尽管杨炳只是作为同时代梅花拳高人之一,但他和他那一支的传人已说明梅花拳于斯时斯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以杨炳作为他传衍的梅花拳一脉公开流行于世以后的第十辈高人,那么齐大壮该为第二辈,唐恒乐为第三辈,冯克善则为第四辈。以后门众一直不减,拳风尤炽,代有高人出之,现今之梅花拳高手均可记认。

至于冯克善后来的行踪下落,据刘景山演述,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戳脚》一书中第二编“戳脚介绍”称;“1813年冀、鲁、豫接合地区爆发的天理教农民起义被清廷镇压后,其领袖之一的冯克善(又名克敏、凯克,河南人)和其部将杨景、唐有义在献县被捕,越狱后化装成少林寺云游僧人隐匿于河北省饶阳一带,经段老绪接待,冯等三人先后在饶阳县、深县、蠡县、固安县,几个村庄授艺达二十余年。”

冯克善为何在河北省饶阳、深县、蠡县一带传授的是戳脚拳而不是梅花拳,因为学识尚浅,史有未稽,就不得而知了,姑存罔待考,亦伏待有识之士撰文论证之。

Ⅳ 小班玩梅花桩注意事项

1)     架子  老师的改革,从未降低对架子的要求,四平架子正是在改革的思想上提出的。老师提出精练,是要告诉我们练拳要凝神忘形精神集中。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和时间的情况,确定自己站架子的数量,半趟或者一趟都可以,但要注意提高站架子的效率,即,精练。如果条件允许,希望还是站一整趟架子。 (2)     基本动作  两摆、靠身肘、撒放、双铺掌、忽前忽后、旋转、蜻蜓点水、音乐大八方。这些基本动作,实际考虑同学们课业紧张时间不足的问题,进行选择性训练或者选择其他时间进行不强制性训练。其中忽前忽后、旋转、蜻蜓点水及音乐大八方应当提到首要训练位置。 

(3)     成拳  成拳的训练非常重要,必须紧抓不懈。冬天气血不容易活动开时,可以做些简单的动作,不一定非得要摔倒在地。季节合适时,成拳的训练要占到正常训练时间的一半以上,按照老师提出的自编成拳的方式进行。 (4)     撒放  撒放可以单独拿出来练。手脚要有相应的功力,等到有一定成果之后,可以把它融入到大八方等练法中去,但在新生中要教,要监督他们训练,不能让他们连怎么做都不知道。 (5)     腿法  梅花拳手足合一,老师的练法已然包括,希望大家认真训练认真体会。新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及体能状态进行正踢、里合、外摆、侧踢的训练,要求做到“起腿轻,落腿松,踢起腿来一阵风”。带拳的人,也可以将这几种练法融合到其它训练中去,以节省练拳时间,但要把这几种练法的要求传达到新生中去。 (6)     找门  两人找门,多人找门,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两人找门对于观察和发现机会从而进手上步出腿,对于一身之法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多人找门,则是支撑四面,总揽八方的体现,是在两人找门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训练方法。关于相关作用,恩师已有详细论述,请查阅相关文章或录音。如条件允许,以多人找门训练为主。训练此项时,一定要快速反应,把全身心调动起来。 (7)     器械  器械的训练,主要体现在音乐大八方中。关于器械训练对练神等的好处,恩师已经详细讲明,请查阅相关资料。对于训练内容,新生需要进行基本动作的教学。但要防止出现只练基本动作不能融入到大八方那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中去的情况

Ⅳ CAD怎样快速布置梅花桩

专门有布桩程序,梅花型布置一样可以。这程序演示如下:

Ⅵ 学车梅花桩,前进时如何判断车是否在两杆的中间,转90度弯的时候,怎么知道有没有转多了呢

前进时,看倒后镜估计车身与边线的距离,车身与边线的距离应该在30CM左右吧。至于怎么知道有没有转多了。也是看后镜,但要看车身与边线是否平衡。如果平衡了就是刚好了。

Ⅶ 梅花拳到底有用吗

你练得帅就有表演泡妞的作用 你练得得法就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你老师真有传承你用心练回就有提高技答击能力的效果
说开发智力虽然也有忽悠的成分但确有其事 是讲他养的效果
从浅说肾水充足灌溉脑髓 精力记忆自然提高
深入的话由动入静 心灵净也可以算智力开发呀

Ⅷ 用易拉罐做梅花桩做法

1,准备材料。铝制的来易拉罐一个,自拿剪刀小心把上面的盖剪掉。2,剪罐筒。沿铝制的罐筒垂直剪到罐底,剪二十条左右,当然剪得越细,成品的效果越精致,把罐筒倒扣后使整体像流苏一样,不要把铝条剪下来。3,整形。倒扣罐筒,使其底部朝上,这样这个底就是椅子的面了。把铝条的头沿同一方向折两下,折得不要太大,只要显得圆滑不扎手就好。找四个点,每个点三四个铝条,整理好扎起来,就是四条椅子腿,在其中相邻的两条腿之间,有松散的铝条,把这些铝条沿罐底向上竖起来,整整形,做成椅子背,其余三面松散的铝条可以沿罐底剪掉。这样一个简单的椅子就做好了。当然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得更精致一些,松散的铝条也可以不剪掉,做成扶手和椅子前面的花纹也不错。

Ⅸ 剑网三少林梅花桩怎么跳

这里主要讲一下少林的梅花桩要怎么跳?这张图里我们能看到这块地方的全貌,我们的目标就是跳到中间的那个大台子上。


Ⅹ 谁有马志明 五味俱全的台词

甲:这儿演出哪?
乙:哎,今天是相声专场。
甲:认识你。
乙:是啊?
甲:姓谢,叫谢天顺。
乙:对,是我。
甲:是吧,啊?
乙:是,是,是。
甲:著名相声演员。
乙:咳,够不上。一般演员。
甲:谦虚,谦虚,哎,谦虚。挣多少钱?
乙:哎,嗯?
甲:反正你有钱。
乙:挣多少钱?
甲:你这样的你钱少不了。我估摸着,你怎么也得有个万儿八千……说,挣多少钱?说,说说说。
乙:咳,我还能挣多少钱哪?
甲:我不要你钱。你说吧,挣多少钱?
乙:我呀,挣不了多少钱。
甲:像你这个地位、你这个身份儿,啊……
乙:我还什么身份儿。
甲:我可听说你有不少的头衔儿。
乙:什么头衔儿啊!我不过是个普通的曲协会员。
甲:曲艺家协会会员。
乙:对呀。
甲:行啊!嗬!不简单。别小看自己呀,行,可以。比我强,比我强,我就不是会员。
乙:噢,您也是搞曲艺的?
甲:嗯,我不搞曲艺。
乙:您是?
甲:这个。(动作)
乙:这是什么呀?
甲:耍笔杆儿。写。
乙:您这叫耍笔杆儿啊?
甲:哎,写。
乙:耍笔杆儿拿笔呀。
甲:写。
乙:您是作家。那应该入作家协会。
甲:作家协会可得要我呀,他们没见过我的作品。
乙:那你是不够条件儿啊。既没作品,又没影响,人家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哪?
甲:哎,你怎么知道我没作品?你怎么知道的?有作品哪,没发表。
乙:有作品就好办,您可以把这稿子拿到作家协会,让他们先看看哪。
甲:拿去了。
乙:噢,去了。
甲:他们看完没说别的,让我上报社问问去。
乙:您这篇幅短,适合在报纸上发。
甲:我又拿到了报社。
乙:嗯。
甲:我说:"同志:您受累,您给看看,这是我写的,作家协会介绍我来的。这是我的手稿,处女作。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早日的和读者见面儿。至于这个篇幅啊,内容,您是随便添,随便减,没关系。小样儿我就不看了,处女作,刚写的。"他看完之后:"行啊,就这样吧。反正字儿也不多,甭改了,甭动了。就这样,过几天见报。"
乙:还是报社好说话。
甲:我刚要走,又叫回来了:"别走!别走!先交费!"
乙:哎,啊?这投稿儿还倒贴稿费呀?
甲:我也纳闷儿呀!
乙:您写的什么稿子呀?
甲:征婚启事。
乙:征……征婚哪?
甲:字儿不多。我给你念念啊:马志明,男,三十八岁,身高一米八三,愿求配偶一人,不限年龄……
乙:行了,行了!好,你有一米八三吗?
甲:哎,说高点儿好搞啊,不兴这个嘛。
乙:什么事,您说这是。这叫登广告,知道吗,就得给人叫广告费。
甲:噢,这个登广告吗,就应当交钱。
乙:那当然啦。
甲:我可听说啦,投稿儿,得钱,得稿儿费。那怎么的才能给我钱哪?
乙:等等,您等等。你不是惦记着入这个作家协会吗?怎么这么会儿又惦记这稿费啦?
甲:你糊涂啊!我不为钱我入作协干吗呀?
乙:你以为入了作协就有钱啦?
甲:当然啦!入了作协我算是正式的作家啊,以后"哗哗"写东西,发表,钱就来了。
乙:钱就来了?冲你这思想,你进不了作家协会。
甲:进不了啊?我还不进了,让我进我都不进。我一想啊,我找几个人,哥儿几个不错的,凑一块儿,自个儿成立协会。
乙:自己成立协会?
甲:个体的。
乙:好嘛,这作协还有单干的?
甲:我们不是作协啊,不是作协。
乙:什么协会?
甲:武协。
乙:成立舞协?
甲:哎。
乙:跳舞的?
甲:跳舞干吗呀?武协。专门写,写武侠的。
乙:哦,你们这个协会是专编武侠小说的?
甲:哎。怎么着?别看不起。咱这武协,准比那作协来财。
乙:你呀,净惦记着赚钱了,你写完了,上哪儿发表去?
甲:嗨,咱自己的协会,有刊物啊,自己发呀。
乙:你们这协会还有刊物?
甲:有哇。
乙:这刊物叫什么名字啊?
甲:刊物的名字叫啊,《武魁首》。
乙:好。"五魁首"!哎呀!您不如叫"八匹马、七个巧、六六六"这都行,这个。划拳是嘛?
甲:你不懂,你不懂。
乙:我不懂什么呀?"五魁首"嘛。
甲:《武魁首》怎么讲?怎么叫《武魁首》?有学问这里头,《武魁首》、《武魁首》乃武侠小说之魁首,我这刊物要领导现代武侠新潮流,所以命名《武魁首》。
乙:嘿!我说你这野心还不小!
甲:野心哪?这叫雄心!
乙:雄心?
甲:《武魁首》创刊号儿,先发它一部长篇。
乙:谁写的呀?
甲:当然是我主笔啦。
乙:哦。
甲:有机会,有机会,你可以看看。
乙:行,那天我找找这篇文章。您叫什么?马志明是吧?那天看看……
甲:我发小说啊,不用现在这名字,不叫马志明了。作家嘛,作家啊,有笔名儿,有署名儿啊,咱也有啊。
乙:哦,您还有笔名儿?
甲:有啊。
乙:您的笔名儿是?
甲:卖飞。
乙:麦氏咖啡。现在倒是兴喝这个。
甲:什么呀?什么呀?
乙:麦啡呀。
甲:"卖"是那个卖?"卖东西"的"卖","飞"是"飞翔"的"飞"。
乙:怎么讲哪?
甲:我这《武魁首》一卖出去,这钱,就飞来了!
乙:噢,好!你合着就为赚钱是嘛?
甲:咱为了创刊哪!
乙:啊,好。
甲:刚开始办,没有经验,趟趟路子。第一期别多印,先少印点儿。
乙:您印了多少哇?
甲:八百万,
乙:啊?八百万份儿?这还少印点儿?你这得用多少纸啊?
甲:多少纸?不好说。反正咱这《武魁首》一印哪,教育局来人了。
乙:找你干什么?
甲:找我,说现在很多的小学教师们反映啊,孩子们的课本儿供不上了。
乙:这点纸都让你倒腾来了。
甲:他让我少印点儿。
乙:嗯。
甲:我说:"嗨,您干嘛这么客气呀。打个电话就行了,您坐,您坐,抽烟,喝茶。"
乙:还挺客气。
甲:"这事儿好办哪,谁印都一样。这样吧,你们用多少?你给我个数,等我印出来,直接发学校去,完了。"
乙:等会儿!我说您给人学校发什么书啊?
甲:每人一本《武魁首》。
乙:哎--好!老师那讲算数,底下同学一人一本儿武侠小说,这像话吗?
甲:怎么啦?
乙:这还怎么啦?
甲:嘿!咱这武侠,知识性、趣味性,强!
乙:你先别吹。我先听听你这内容。
甲:什么?
乙:我呀,听听你这内容。
甲:你听内容?
乙:啊。
甲:嘿,美得你咧。凭什么给你听内容?
乙:怎么,听听还不行啊?
甲:哪儿的事啊,给你听内容。啊,真是的。这一本书的,不是三言两语,一说清楚了。不如你自己看……这样吧,你买点儿吧,你呀,订一万本儿,你先把款付喽。有什么话再说。
乙:你等等儿吧!哪儿我就订一万本儿呀?
甲:你订不了那么多,你少订啊,你订九千。
乙:没有。
甲:八千。
乙:不订。
甲:你订多少,反正你得订啊……这样吧,你一共有多少钱吧,你说吧!
乙:你问我带多少钱干吗?
甲:你打算买多少钱的?
乙:我呀,一分的我都不买。
甲:怎么?
乙:我知你写的什么呀?啊,你先把这内容简单给我介绍介绍行吗?
甲:介绍内容?
乙:啊。
甲:介绍完了你还买不买呀?
乙:你看,我要听着好,帮着你推销去,这怎么样?
甲:那,那可以。
乙:你说说我听听。
甲:我给你介绍介绍内容啊。我这个小说啊,我从构思这方面我先说一说,这个小说这个意思哪,它是--哎,一般的我给人介绍内容也得收费。
乙:也……
甲:人谈话还收"谈话费"哪!我还没说……
乙:就这个也要钱哪?
甲:你这个当然就好办啦。跟别人不一样啊,因为你能推销。
乙:对呀。
甲:对不对。推销啊,你这个就算优惠,优惠哪,你这个可以少算,咱们按这个九五扣,给你打一……
乙:行了,行了!甭介绍了!我不听行吗。啊?还九五扣,还是找我要钱是吗?
甲:你这个可以不要钱哪。
乙:不要钱,你给我说说。
甲:白给你说还不行吗。
乙:那行。
甲:我给你说说我这个小说啊……
乙:先说这题目是?
甲:我这个小说的题目叫《苦辣酸甜咸》。
乙:苦辣酸甜咸?好,五味俱全。我得先品品你这味儿,啊。
甲:什么呀,你就品品味儿?
乙:哎,苦辣酸甜咸哪。
甲:这是小说的题目。
乙:哦,题目叫《苦辣酸甜咸》。
甲:哎。
乙:那您开始来吧。
甲:好好听着!
乙:您讲吧。
甲:话说江湖奇才,五味大侠。
乙:噢,有五个大侠。
甲:我告诉你五个了?我说五个了?啊,我说啦?一个呀!
乙:你不刚说五位大侠吗?
甲:苦辣酸甜咸,这是不是五味?
乙:噢,五种味儿啊!
甲:啊。
乙:啊,是,是。
甲:就一个人儿,他叫五味大侠。
乙:是,是。这大侠长什么样儿啊?
甲:只见他:身高丈二,膀阔三亭,血盆大口,虎目圆睁,脖子赛车轴,头如乒乓球……
乙:哎,行了,行了!好嘛!
甲:怎么啦?
乙:这大侠是吗?
甲:啊。
乙:这脑袋跟乒乓球似的,愣有"血盆大口"?我说这大侠怎么长的这个?啊?说!说呀!?
甲:哎--
乙:啊。
甲:他怎么长这模样儿?
乙:我说你问谁呀?谁写的这个?你写的!
甲:哦,我写的,我写的。
乙:说,说,说。
甲:当然啦,得有道理呀!
乙:有什么道理呀?
甲:他不是江湖奇才嘛,
乙:啊。
甲:这奇才必有个奇长相啊。
乙:奇……这奇才就得这模样儿?
甲:就这模样儿。
乙:哎,好,好的。
甲:再看他:双肩,肩膀上啊,
乙:什么?
甲:压着八十斤茄子。
乙:茄子?
甲:两腿--绑着二百斤土豆,腰里围着一扇生猪,这边掖着菜刀,这边别着铲子,这手拿着葱、姜、蒜,这手掂着大炒勺,单膀一用力是叮当的乱响。
乙:好!这就要上灶了!合着。
甲:上灶啊,这些东西都有用。
乙:有什么用啊?
甲:这是练独家功夫用的。
乙:哪门独家功夫?
甲:苦辣酸甜咸是"五味催心掌"。
乙:没听说过!这都。什么"五味催心掌"?
甲:没听说过呀?你要听说过,我这《武魁首》怎么领导现代武侠新潮流啊?
乙:行了,行了!你就别提你那《武魁首》啦,啊。哦,这是大侠。
甲:哎。
乙:正面人物嘛。
甲:还有四个反派。
乙:还有反派。
甲:反面人物啊。江湖人称是"四大魔头"啊。
乙:哪"四大魔头"啊?
甲:有电魔、磁魔、光魔、声魔。
乙:我得问清楚喽。您这"电魔"是那个"电"哪?
甲:电哪,就是发电,电气化,电……
乙:电冰箱?
甲:哎,对了。
乙:啊,好,好,好。
甲:电魔。
乙:哦,电魔。磁魔?
甲:磁就是那个磁力,知道嘛?
乙∶磁铁?
甲:哎,吸铁石。知道嘛?那个磁,磁魔。
乙:光魔?
甲:发光啊,光魔。
乙:光学。
甲:哎。
乙:声魔?
甲:声魔就是声音,发声音……
乙:行了,行了!他这都是现代科学的东西。
甲:这"四大魔头"啊,要独霸这个宇宙。可是有本事。
乙:有什么本事哪?
甲:"四大魔头"要是一块儿跺脚--
乙:怎么样?
甲:这地球"嘎吱"--就裂了。
乙:啊?!这得给他们除喽!那天他们脚心一痒痒咱就完哪!
甲:哎,所以我才有这第一百二十回:"五味侠大战四魔头,冰峰顶一掌定乾坤"。怎么样?
乙:不怎么样。那部武侠小说的后面全是这套!
甲:咱这跟那可不一样,不一样。
乙:不一样?
甲:绝对不一样!
乙:你这说的是什么时候啊?
甲:说的是大清乾隆年,具体说吧,就是乾隆二十八年,腊月初八,早晨起来呀,天似亮非亮,就在鬼呲牙那阵儿。
乙:鬼……好,这阵儿正冷的时候。好。这地点哪?
甲:地点哪,在珠穆朗玛峰那山尖儿上。
乙:山……上了世界屋脊啦?
甲:这决斗啊,越高越好啊!
乙:上,上,上。
甲:您想这珠穆朗玛峰海拔九千公尺啊,这高高山上不老松啊……
乙:行,行!咳!珠穆朗玛峰九千公尺啊?那是八千八百四十八公尺。哼!九千公尺!那一百五十二公尺找哪儿要去?
甲:瞧这模样,瞧这模样儿!干吗?
乙:干嘛?
甲:有什么了不起的?
乙:你说的对嘛?
甲:我能不知道吗?我能不知道吗?我让你问住?真是的,我作家呀!这个我能不懂?珠穆朗玛峰海拔是这个……这个……不到九千公尺……
乙:八千八百呀……
甲:八千八百二十八呀……
乙:四十八。
甲:四十八呀。
乙:啊。
甲:那没错儿。这咱懂啊。
乙:你懂你怎么说九千哪?
甲:差不多少,差多少?
乙:差一百五十二公尺哪。
甲:这一百多公尺那还不有限吗。
乙:那怎么办哪,你?
甲:这一百多公尺啊……
乙:啊。
甲:它不那冰峰顶上它还有梅花桩哪吗。知道嘛,梅花桩啊。
乙:冰封的顶上在钉上梅花桩?
甲:哎,好就好在这梅花桩上。
乙:好,好,好。钉,钉。
甲:梅花桩。
乙:钉。
甲:就说这五味大侠啊,他站在梅花桩上。
乙:这就上去了。
甲:抱拳拱手。
乙:啊。
甲:"四大魔头请了!你们哪一个先来赐教哪?"
乙:大侠这叫阵了。
甲:电魔、磁魔"唰唰(chua、chua)"上了梅花桩。
乙:蹿上去了。
甲:各自掏出了独家的兵刃。
乙:什么兵刃?
甲:电魔拿的是光闪闪、亮晶晶、锃光瓦亮这么一个--
乙:什么?
甲:手电筒。
乙:手……呀?!电棒啊?
甲:哎。那磁魔拿的是圆不溜丢的--
乙:这是?
甲:指南针。
乙:哎,好!这么厉害的魔头就用这玩意儿!啊?
甲:怎么啦?别小看哪。这都是独家的兵刃。
乙:嘁,独家兵刃。
甲:这手电筒可不是一般的手电筒。
乙:跟别的还不一样?
甲:这手电筒啊,
乙:啊。
甲:你要一按这电门儿--
乙:怎么样?
甲:"咔奔儿"前边就亮了。
乙:就……是电棒全那样儿!啊。
甲:我是说他那个亮光呀,知道吗?这亮光啊,要气死这个原子弹那光辐射,多厉害!
乙:光辐射都出来啦?
甲:哎。
乙:那那指南针哪?
甲:指南针哪,就更新鲜了!
乙:怎么啦?
甲:指南针不是有个针尖儿吗?
乙:对呀。
甲:那小针尖啊,"唰(chua)"只(要)一对上你--
乙:怎么样?
甲:你就身不由己地转身儿,往南走。
乙:这……对上我我就得往南走?
甲:你往南走。
乙:哎,我往南走。
甲:你是不撞南墙啊,(唱)"不回头,你不遭蛇咬,不动心,得哩咯咙……"
乙:哎,行了!打住吧!嗨,这磁魔带着半导体就上来了是吗?啊?
甲:不是赶到这儿了吗,我又好唱。
乙:这武器就用这个?
甲:多厉害!
乙:还厉害啊?
甲:电、磁二魔,高声叫道:"五味子!"
乙:进了药铺了,呵呵。
甲:"快快亮出你的兵刃!"
乙:大侠说什么?
甲:"二魔听了!"
乙:嗯。
甲:"本大侠出师以来,纵横江湖数十余载,从未用过任何兵刃。在下愿以一双肉掌,奉陪到底!"
乙:这口气可不小哇!
甲:二魔闻听,火往上撞,这个打开了手电筒,那个就对正了指南针。只见这五味大侠,微微一笑,他是不躲、不闪、不挪、不动、不摇、不晃"嗨嗨"两掌,这电、磁二魔嗷嗷怪叫,摔在梅花桩下。再看这电魔可了不得了。
乙:怎么啦?
甲:口吐绿水呀,浑身发绿,绿头发,绿胡子,绿鼻子,绿眼睛……连脚趾盖儿全绿了。
乙:好,变成"腊八儿蒜"了,合着。
甲:你再看这磁魔呀。
乙:哎,磁魔怎么啦?
甲:哗哗哗哗……止不住直流眼泪,就好像喝了两瓶辣椒油,又吃了半碗芥末面儿。
乙:行,行,行,这是怎么回事?
甲:无味大侠啊,这手使得叫苦掌,苦气攻心;这手使得辣掌,辣入他的五脏。
乙:这两掌够厉害的!
甲:紧跟着光魔、声魔--就上来了。
乙:又蹿上俩来。
甲:"好你个大胆的五味子!竟敢伤我二位兄长,休走!听琴、看镜啊!"
乙:等等儿,先别着急。这是什么兵刃?
甲:一个使得是琴,一个拿的是镜。
乙:琴是什么琴?
甲:就是六弦琴。
乙:六……吉他呀?
甲:对。
乙:镜是什么镜?
甲:太阳镜啊。
乙:哎,好,好!变色镜也来了,这准是那"康灵"牌儿的!
甲:比"康灵"的质量好。
乙:哎,好,好。
甲:光魔上去就抓大侠,大侠闪身儿就是一掌"啪!"
乙:这是什么掌?
甲:这是酸掌。
乙:到酸掌了。
甲:这一酸掌啊,酸的这光魔"哎呦"一声:"哎呦,哎呦,可把我酸死了!"俩手捂着腮帮子,哈喇子流出二尺多长,一口牙全倒了。
乙:甭问了,那眼镜也碎了,合着。
甲:声魔一见可就红了眼了。
乙:啊。
甲:"好你个五味子!你敢听我弹琴嘛?"
乙:这琴有什么特点哪?
甲:哎呦,他这琴可厉害呀!他这琴哪,只要是一对上你--你猜怎么样?
乙:我就得往南走?
甲:你往南走。
乙:我往南走?
甲:你往南走。
乙:我是不撞南墙啊,(唱)"不回头……"哎!我说您等等儿吧!这不是指南针那套吗?怎么又搁这儿啦?
甲:我让你往南走的?
乙:我……
甲:你自个儿说,我往南走,你说的!我让你往南走的?
乙:这还扣我身上啦?
甲:那当然啦。
乙:我问你他这琴?
甲:这琴哪,他有六根儿弦。
乙:啊。
甲:这六根弦哪,这么一弹,
乙:怎么样啊?
甲:就弹得你呀,心烦意乱,手舞足蹈,你就跳舞,跳起来呀,没结没完,直到累死为止。
乙:这招更损!
甲:只见这声魔呀,抱着这六弦琴,是越弹越快:"哐咙哐啷,哐咙哐啷,哐咙咙哐咙哐咙咙哐……"
乙:呀?!怯快书,这是!
甲:(唱)"五味侠仔细留神看,哐咙咙哐咙咙哐,四大魔头好凶残……"
乙:行了,行,打住吧!您这不是单弦吗?怎么唱单弦的,改了?!
甲:我准备把这小说改成单弦送给曲艺团,不是又得稿费吗!
乙:又……嘿呀,行了,您就别操这心啦!我问你这琴怎么回事?
甲:他弹得当然是这个舞曲啦。
乙:弹舞曲?
甲:弹得是舞曲呀。
乙:啊。
甲:五味大侠一听可乐了。
乙:乐什么呀?
甲:听见舞曲啦。
乙:呦。
甲:在梅花桩上施展他的轻功,是慢摇双臂,微抖双肩,脚底下是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刳刳刳刳刳,刳刳刳刳刳……"
乙:(唱)"跳了一个迪斯科他花样最多……这里边还有迪斯科呀?
甲:哎,当然啦!你得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吗。
乙:哎,好。他这玩意儿还真赶时髦。
甲:等他也跳美啦,浑身的汗儿也出透了,这才大喊一声:"甜!"
乙:甭问哪,这是甜掌啊。
甲:哎,你还真不外行。
乙:行了,行了!就往下说吧。
甲:这声魔呀,"呱唧"就甜倒了。
乙:甜那儿啦。
甲:浑身哪,全是蜜呀,招来一个大狗熊,抱住他脑袋"呱唧、呱唧"就舔上了。
乙:嘿!拿他脑袋当"唆嘞蜜"了!
甲:怎么样?
乙:这回四大魔头算完了吧?
甲:完了?完了还行啊?这就受一点伤啊。
乙:是啊?
甲:醒过来之后,四大魔头同时蹿上了梅花桩。
乙:四个人要打一个?
甲:五味大侠是临危不惧,用手一指:"嗨!四大魔头,竖耳听真!本当将你们饶恕,但尔等却不知天高,不懂地厚,连尝我四掌还不低头,本大侠为清理江湖败类,扫除宇宙隐患,捍卫地球之威严,维护世界之和平。"
乙:这都挨得上吗?这个?!
甲:"要使那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大气不污染,地面不下陷,人人住高楼,家家有电扇,坐着大沙发,看着大彩电,穿着小西服儿,吃着炸酱面……"
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
甲:哎,五味大侠一咬牙、一跺脚、一横心、一运气,这才使出他的绝掌,说"咸了咸了吧!啪!"
乙:好,这是咸掌。
甲:双手这么一推,四大魔头,哆哩哆嗦,浑身打颤,同时掉下梅花桩,当时他们的身上就起了一层大盐粒子。
乙:往外冒盐粒儿?
甲:哎呀,这个大盐粒子越出越多,越聚越多呀,四大魔头分不开,捋不散,聚在一块儿,骨骨臃臃,骨骨臃臃,一会儿的功夫,变成一个大盐坨子了。
乙:好嘛!成盐块儿啦!
甲:好大侠不怠慢,(动作)下了梅花桩,左脚这么一钩,右脚一抬"啪!"使了个倒踢紫金冠,把这大盐坨子从珠穆朗玛峰给踢到太平洋里去了!
乙:您说这得多大劲儿啊?合着。
甲:日久天长啊,这大盐坨子一化,
乙:啊。
甲:打这儿起,海水才是咸的!
乙:你这不胡说八道吗,啊?!
甲:干什么?
乙:你这是胡说八道!
甲:胡说八道?
乙:哎。
甲:我告诉你,咱这《武魁首》刚印出来,八百万份儿,一家儿全要了!
乙:谁要啦?
甲:造纸厂。
乙:回炉啦

热点内容
荷花女人祛痘膏 发布:2025-09-14 18:35:42 浏览:707
大埔盆景人 发布:2025-09-14 18:34:55 浏览:259
李燕兰花图 发布:2025-09-14 18:33:46 浏览:148
奇葩情人节过法 发布:2025-09-14 18:11:22 浏览:714
樱花大战樱之歌 发布:2025-09-14 18:06:45 浏览:615
长寿梅兰花 发布:2025-09-14 17:54:19 浏览:799
什么什么的梅花填空 发布:2025-09-14 17:51:33 浏览:205
盆栽枇杷树图片欣赏 发布:2025-09-14 17:38:28 浏览:398
盆栽金桂花怎么养 发布:2025-09-14 17:20:37 浏览:891
兰花真菌性 发布:2025-09-14 16:32:34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