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许梅花诗
❶ 赞颂梅花的诗句
1,《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
原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白话文释义: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2,《梅花》宋代:王安石
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梅花》唐代:崔道融
原文: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白话文释义: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4,《雪梅·其二》宋代:卢梅坡
原文: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白话文释义: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5,《早梅》唐代:齐己
原文: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白话文释义: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
❷ 最早的梅花诗出处
预言诗《梅花诗》中的历史,文章的主线是以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易学家邵雍写的预言诗《梅花诗》诗集为故事主线。《梅花诗》准确预言了邵雍身后1000多年的朝代更迭,文章以这篇诗集预言的历史为时间顺序。描写了1000多年来历史上发生的精彩的故事,为了使文采精彩耐看,我用的通俗的语言把故事说的简单明了。因为我不是研究历史的,所以必定有不准确的地方。我尽量认真考证历史,争取在寓教于乐中普及历史知识。为了把故事写的精彩耐看,我加入了不少野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梅花诗》一共十篇,每篇预言一个朝代,从北宋年间一直到近代,诗句既文采飞扬又晦涩难懂,只有在历史真实发生后人们才能领悟其中的暗喻。我学问有限,只能写写已经发生的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破解未来发生的事情。
预言诗《梅花诗》中的历史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就是先贤给我们今天的人留下的预言了。在科学昌盛的今天,也许有人对于这些东西都视为迷信,而不屑一顾。对于唯物、唯心这些高深的哲学问题,我实在是因为才疏学浅而难以望其项背。所以,我在这里不去探讨这些哲学问题,只给大家讲讲预言中的历史。
在我们华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预言”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文明,出现在正史的记载中,民间更是把一些人物描写成“前知道五百年,后知道五百年”。众所周知的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都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半神一样的人物。风云人物轻摇羽扇,掐指一算,便知道未来之事。不论其事的真假,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传了成百上千年,在那一段段带有神秘色彩的预言中,我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看到了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叱诧一时的风云人物。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易学大师——邵雍,这位北宋的大儒,他的神奇故事,还有他那流传千古,准确预言了他身后1000多年历史的著名预言诗——《梅花诗》。
❸ 七绝梅花诗有哪些
《梅花》
唐代·罗邺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译文:一簇簇梅花绽放压低枝头,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栽种,随处都可成活。只是权贵之家却看不到梅花的坚毅品性,和煦的春风迟迟不肯到来。
《梅花》
宋朝·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译文:玉石做的门堂前有一棵梅花树,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独那吹拂的春风,每年归来相探。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梅花颜色:
1、红色
红色的梅花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观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奋,心中腾起异样的激动。
2、粉红色
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
3、白色
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❹ 什么是梅花诗
梅花诗是宋朝卜卦及易理大师邵康节先生所著,梅花诗共有十首,每首有四句诗文,每一首诗,均以其诗中形容之意境及景象,预言一个朝代如何兴起与如何衰亡。
(一)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荡荡天门万古开
「荡荡」为浩浩荡荡,广大无边。亦为动荡不定,变幻莫测。
此文喻言:天地宇宙,浩浩荡荡,包罗万象,万事万物自古以来,一直在千变万化中,有起有落,兴亡交替。
几人归去几人来
自古风流人物,来来去去,天地事物随著人物的更生,悲欢离合,成败互见,来来去去,新旧交替。
山河虽好非完璧
历朝更迭,久治则乱,久乱则平。唐朝江山虽称太平,但并非永远都是美好安康,完整无瑕。
不信黄金是祸胎
唐朝末年,黄金贼作乱,虽其部将朱温,归降唐朝,并且将功赎罪,剿平了黄巢之乱,但最后还是篡夺唐室江山,改国号为梁。没想到,黄金贼终究是祸根。
第一首诗,邵康节先生称万古以来,历代的更迭,一直是起起落落,兴亡交替,包括唐朝虽有三百年的太平盛世,也有告终的一天,虽然朱温归降,平定黄巢,但黄金贼之乱,还是带来唐朝灭亡的恶运。
邵先生在预言,后世的兴衰治乱之前,以历代的交替,与唐朝的兴亡,做为前言。
(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此二句预言北宋灭亡。
宋徽宗个性灵巧,多才芸,擅书画。即位后不理朝政,奸臣当道,宣和四年,宋与金结盟,联合灭辽,但宋军失信、背盟。宣和七年,金灭辽后,趁势大举南侵,宋营束手无策,大金已兵临开封城下,徽宗仓皇禅位,正如预言:「湖山一梦事全非」。
湖山为湖光山色,即美好的宋室江山。此文隐喻:平日耽於逸乐,不理朝政,不管江山的昏君,懵懵懂懂中,一梦醒来,大局已变,江山不保。
再见云龙向北飞
钦宗继位后,立即诛除奸臣,力图振作,但金寇深入中原,大势已去,宋军无力回天,但求议和,议和不成,徽、钦二帝被俘,宋都南迁,北宋灭亡。
「再见云龙」一则隐喻双龙,一则隐喻龙去不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宋朝传承三百年后,终有灭亡的一天。「终一日」同时隐喻:宋室将告终於一位有日为名的皇帝,正是末帝赵昺,亦称昺帝。
宋朝最后三位幼帝,同为宋朝十五主度宗所生,元灭金后,大举南侵,第一位幼帝被逼到海边被俘。第二位被逼到外岛,惊悸而亡。第三位赵昺,为陆秀夫背负投海而亡。
长天碧水叹弥弥
预言:宋朝灭亡时之情景,天天望水兴叹!碧水长天,一片汪洋,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只有死路一条。(三幼帝皆亡於水边)
第二首诗预言:宋朝传承三百年后将灭亡。其中北宋亡於二帝被俘,一去不回。南宋灭於三幼帝,逃到海边而亡。
(三)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天地相乘数一原
天为天干,地为地支,岁月运行,当天干、地支一起来到原起点时(即甲子年),将是新局势来临,新朝代诞生的时刻。
忽逢甲子又兴元
「忽」隐喻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来到甲子年起,将整军力征,开疆辟地,建立元朝帝业。忽必烈继铁木真(元太祖)之后,承接蒙古大汗之位,三年后逢甲子年,忽必烈开始觊觎宋室江山,整军经武,十年后攻克宋都杭州。五年内又相继消灭宋末三幼帝,「至元」十七年(庚辰年)建都北京,国号为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
元朝建国后,不用汉人治国,专主力征,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拔都西征,气势如虹,锐不可挡,远及欧洲、俄国南部、及土耳其,都曾是元朝的版图。
「年华二八乾坤改」之预言:一则应验了八十八年后,江山易主。一则隐喻「二八年华」正值青春,英姿焕发,正鸿图大展之际,却英年早逝。元朝享年不久。
看尽残花总不言
元末惠宗顺帝,怠於政事,深居简出,不理朝政,杜绝言路,赏罚不明,奸人植党,宦官「朴不花」朋比为奸,残害忠良,贤相「脱脱」出征有功,竟遭革职,死於非命。
元末盗贼四起,天下大乱,元朝世代频频用兵,国库空虚,国力单薄。朱元璋之部将常遇春,率兵攻入北京时,都城夜开,无人抵抗,元室举国逃窜,元朝灭亡。
「看尽残花」,为双关语,一则可解读为;看尽这些奸臣,一再残害忠良。一则为;看守朝政,尽是一些残弱宦官,文不文,武不武,弱不禁风。
「总不言」也是双关语,一则,昏君只靠宦官理朝,从不说话,从不闻问。一则,奸臣当道,忠言难进,说了白说,不如不说。
此文短短几个字,却道尽元末,朝庭昏庸,国力空虚,有如残花败柳,随风而逝。
第三首诗预言:忽必烈自甲子年起,将开创元朝大好帝业,元朝武功之盛,疆域之广,胜过历朝。但好景不常,汉、唐、宋、明、清,都有三百年的历史,而元朝却只有八十八年,正如预言诗文:「年华二八乾坤改」。
(四)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皇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毕竟英雄起布衣
此文预言:元末群雄并起,最终将由贫民出身者,获得天下宝座。
元末群雄有:刘福通(神棍)徐寿辉(布商)陈友谅(文士、陈徐寿辉之部将)方国珍(盐商)张士诚(盐商)及朱元璋(赤贫)
朱门不是旧皇畿
「皇畿」为皇都及皇城附近的地方。此文喻言:朱家天下不用旧京城(北京),也不用旧朝制,明太祖朱元璋扫平天下后,建都南京(金陵),开国后废除宰相,改以六部大学士,共理朝政,重科举,定律法,大兴水利,吏治清明,并注重衣冠礼仪,与元朝相比,焕然一新,四海兴隆。
飞来燕子寻常事
此文喻言:燕王起兵,虽篡夺皇位,但不致天下大乱,也不致改朝换代,仍是朱家天下。「寻常事」意指,和往常一样,朱家天下并未发生重大改变。
开到李花春已非
春天开花的果树很多,而当李花开时,春天就要结束了。此文喻言:当采花大盗李自成作乱时,将是明朝的末期了。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诸室皇子逃到江南,在一些忠臣的拥护下,虽仍有江南半壁江山,但正如此预言:明朝气数已尽,无力回天矣!
十九年后,南明三王,相继灭亡,明朝告终。
「李花」同时隐喻:李闯一群狗党,将是采花大盗,到处奸淫民家妇女,干尽伤天害理之事。
第四首诗预言:元朝灭亡后,将由布衣起家的英雄,争得天下。朱家王朝建都新城,采用新制,雄才大略,大力整顿后,朝政将可焕然一新。
明朝中虽有燕王之难,但只是家变,改朝不改姓,不足惊奇。而当采花大盗作乱时,可就大祸临头,明室岁月不多了。
(五)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胡儿骑马走长安
此文当指,清朝开国时之情景。解读这段诗文,不妨先对照当时的情境;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满清反客为主,小皇帝「福临」成为大清的开国皇帝。
「胡儿」即满清幼儿(幼帝),「骑马走长安」安为安稳,长为长城。此文喻言:满清小皇帝,安安稳稳骑马走进长城。同时隐喻:安稳进城,不动干戈,轻轻松松建国,从此长治久安,太平盛世。 (周文建注:长安,借指中国首都)
开辟中原海境宽
此文当为清朝建国后之预言。顺治年间,平定李闯之乱,消灭南明诸王。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台湾归降,并征服西藏。乾隆年间,打了十次胜战,号称十大武功。
「开辟中原海境宽」正如辞意;清朝入关后,平定中原,征服四夷,开辟边疆,使清朝疆域更为宽广。
此文同时隐喻:列强入侵后,清朝将陆续开放五口通商,及苏俄、朝鲜的边境通商,「海境宽」,即对海域及边境的管辖,更为放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
此文当指,洪秀全太平天国之乱,有如洪水,到处蔓延,几经折腾后,虽予平定,不料义和团之乱又起,到处骚扰,引发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又是赔款累累,苦不堪言。
此文预言:清朝末期,战乱频频,有如洪水泛滥,一波乍平,一波又起。正如太平天国之乱、中法战争、中俄战争、英法联军、回变之乱、拳匪之乱、及八国联军。一波接一波,灾祸连连,苦不堪言。
清光宜向汉中看
清为满清,同时为清除之意,「清光」有清除满清之意。
全文之预言:一则、当汉中有人起兵作乱时,将是清朝灭亡的时候。一则、清朝灭亡后,很可能又是群雄并起,而起兵于汉中者,将是群雄之王。正如国民党武昌起义后,在武昌成立国民政府,后迁都南京,完成北伐,统一中原。
「清光」为双关语,同时隐喻清末的贫穷、负债之象。
清末列强入侵,屡战屡败,连连割地赔款,光绪已成为中国史上最穷的皇帝,不但赔光八代祖宗留下的基业,而且负债累累。
八国联军之败,光赔款高达四百五十兆两(分三十八年清偿,息四厘,本利共计超过千兆两)。这么庞大的债务如何清偿?(周文建注:兆,百万。四百五十兆即四点五亿)
正如末句的预言:清光债务,只有期待汉中崛起的新主了。
第五首诗预言:儿皇帝轻松入关,不动干戈,却建立了大清皇朝。清朝年间,与外国关系密切,不但开放海口通商,更开放边疆之贸易。
太平天国之乱,有如洪水猛兽,生灵涂炭,清朝元气大伤,不料一波波的战争,内乱外患,接连不断,终致大清气数衰竭。而且预言清朝来到「光」字的皇帝时(光绪),将留下大笔债务,而耍清光这些债务,只有期待汉中崛起的新主了。
(六)
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漫天一白汉江秋
「汉江秋」汉江逢秋,以季节的变化,隐喻朝代的更替外,同时隐喻:往后就是汉人的江山,汉人的岁月了。「漫天一白」为天空一亮,隐喻一夕变天之意。(周文建注:漫天一白,指国民党青天白日旗)
此文预言:一夕变天,汉人将继统天下。
除了上述的解读外,还有其典故:武昌起义原定於十月十日清晨,一些新军将参加武装革命,不料十月九日傍晚,却有人说:「明早发难的事,似乎已走漏风声」。惊慌之中,有人提议,不如现在立刻动手,于是约于晚饭后不久,开始枪声大作,一阵混战,到了清晨,天空一亮时,武昌督府已被革命志士攻陷,城头上已飘起革命党的党旗。正如此文之预言:天空一亮,一夕变天。
而且此飘扬城头的旗子,正是青天白日的「漫天一白」。
憔悴黄花总带愁
此文当喻言民初的情景。「憔悴黄花」指黄兴带领的革命同志,推翻满清后,虽成立了国民政府,但有如憔悴的黄花,在军阀割据的局面下,虽完成北伐,短暂统一中原,但国共相争又起,且日军压境,国民军在内乱外患中,将难图大局,功亏一柜。
此文以「憔悴黄花」喻言:民国初年将有一个凋零夭折的政权,如国民政府。
吉曜半升箕斗隐
此句当指日军侵华。吉曜为美丽的阳光,美丽的太阳。半升当指辰时时分,此时阳光特强。箕斗为农具。一般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文却说:太阳升起后,拿了农具(畚箕、米斗等)去休息,去隐藏。
此文隐喻:日军侵华,锐不可挡,犹如初升的太阳,无法面视,只有避开,才不为所伤。(正如国民政府避入蜀川,逃过世纪浩劫。)
金乌起灭海山头
金乌为太阳,隐喻日本。此文以太阳的自起、自落,来形容日军侵华的结局。正如,日本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立刻宣布无条件投降,自动将其庞大的军力,撤离中国。
第六首诗预言:清朝的灭亡,有如一夕变天。江山易主后,汉人继统天下。而推翻满清者,正是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但国民军有如憔悴的黄花,群雄并起中,争战不断,却又逢外寇入侵,在内忧外犯中,愁云惨雾,难图大业,功败垂成。
又逢日军进占中原,锐不可挡,只有逃避一途,但其有如太阳的升沉,自起、自落,终将还我河山。
(七)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从前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梅花诗每一首诗,均各预言一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
而来到民国,却发生了国际战争,因而分成两首,第六首预言民国初年,第七首预言民国末年。
此第七首诗,应该是民国末年的预言。对照推背图及姜太公万年歌;
姜太公万年歌预言:民国一百九十年以内,是民主时代。尔后将演变成战国群雄的诸候政治,民国两百九十年后,将发生严重的战争。
推背图则预言:民国一百四十年后,中国富强,称霸天下。一百九十年后,军事政变,军王称帝。尔后分裂成八个小国(对外仍是一个中国)。民国三百年左右的甲寅年,将发生核子战争,人类大量死亡。
梅花诗第七首之诗文,对照之下,亦大致相近;
云雾苍茫各一天
「各一天」当指各有一片天,此时应为分裂的局面。正如推背图第四十九象之预言诗文:「八牛牵动分南分北分东西帝王称兄弟纷纷是英豪」。
「云雾苍茫」,天空一片苍茫,漫天笼罩著一股不祥的晦气,愁云惨雾,战云密布。隐喻:随时有发生战争的可能。
可怜西北起烽烟
文意非常清楚,西北开始发生战争。可怜,当指百姓无辜,死伤惨重。以现代武器威力之猛烈,死伤必然非常惨烈。
东来暴客西来盗
东来暴徒,西来强盗,除了喻言一场混战,战况激烈外,不无东西夹击,劫数难逃之意。
推背图预言:「时穷则变,水火相战,白米盈仓不值钱。」其解读为:
太平的日子已到了尽头,时局大变,水火相战,人类大量死亡,白米盈仓没人要。
还有胡儿在眼前
胡为北方异族之通称,亦为不清楚,不明事理之意。
此句与上一句连贯,可解读为:东西夹杀之外,还有蛮人恶煞在眼前,强调难逃一死,必死无疑。
梅花诗的诗文中,常崁入一位关键性的人物,「胡儿」或许指某人姓胡,对照推背图之预言,当时已分裂成八个小国,或许「胡儿」,指某国主姓胡,当其儿子掌权时,将在国内发难,加上国外的东西夹击,一场混战中,带来了人类的浩劫。
此文为双关语,其还可解读为:人都死光了,只剩一些胡儿,不知大难临头,不了解时代浩劫已经来临的儿童,尚存人间。
刘伯温之预言:「父死无人」一些父字辈都死光了。
推背图预言:核战前,部份孩童及妇女,将避居山头及山洞内,尚能逃过一劫。
此第七首诗预言:民国末年,将呈分裂局面,战国群雄,水火不容,刀兵相向,战云密布,愁云惨雾,毁灭性的战争,将带来人类的浩劫。
西北起战火,大祸临头,劫数难逃。人民无辜,大量死亡。只剩下一些即早避难的儿童及妇女,存活人间。
(八)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如棋世事局初残
如果把世间事物,以下棋来作比喻,此时将是初残的局面。(所谓初残,一则残缺不良,到处零乱不堪。一则人口大约只剩三分之一,而且只剩一些老弱妇孺)。
此第八首梅花诗,当喻言核战停息后之情景。核战之后,人间文明、建设、产业,已破坏殆尽,大约仅剩三分之一未遭破坏,或许人口也只剩三分之一。
共济和衷却大难(周文建注:为了抵御大灾难,人类必须和衷共济)
却,为去除。却大难,应为了却这场灾难,清除这些残破的家园。
「却大难」应为双关语:要了却核战后遗留下来的灾难,太难了。
「共济和衷」,当指和衷共济,群策群力,共同团结,和平共荣,隐喻将有一段太平日子。同时隐喻:有一段共和政治的日子。
刘伯温之诗文:「父死无人,兄弟抬」兄弟为昆仲,或许隐喻昆氏上台后,将中国分成数个区域,采行共和政治,彼此有如兄弟。
推背图称:「阴阳和化以正 后见尧舜」当天地核尘落定,日夜调顺,阴阳调和后,中国的历史将再从尧舜之「禅让政治」开始。
刘伯温的诗文与推背图,融合后之解读为:核战之后,中国历史将再度出现禅让之治。昔日大禹治水,采「分流疏导」终能奏效。而此时可能有一昆氏上台后,亦将提出「分区共治」,有效的整治了残破不堪的家园。而且将再行禅让,两代明君,治国有功,传为佳话。
豹死犹留皮一袭
豹虽死了,但还留下一袭华丽而保暖的好皮裘。隐喻:核战严重的破坏下,人们还是保藏了一些重要的文物、科技、种子、基因等等。
最佳秋色在长安
战后,万事万物破坏殆尽,满目沧夷,久久难以重见荣景。此时的景象,只能以秋景来形容之。而此时人间最好的景色,则是:在长期的和平下,人民安居乐业。(周文建注:长安,当指中国西部,因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在核战中被破坏殆尽,西部落后地区反而未遭受太大破坏。妻子同修之佛子们,亦选择山西终南山为出家之处)
推背图称:「重见中天新气象,卜年一六寿而康」,再见盛世景象,大约要一百六十年以后。而这一百六十年内,人民将享福寿安康的日子。
第八首梅花诗预言:核子大战后,大家携手合作,共同收拾残局。还好在核战的破坏中,人们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文物、科技、种子、基因等等,人类在艰困的环境中,将重新塑造长期祥和的社会。
(九)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火龙蛰起燕门秋
火龙为火炮,蛰为蛰伏、冬眠。「火龙蛰起」,当指蛰伏很长一段时间,未再发生的战争又开火了。燕门当指燕门关。
此文隐喻:经历一段长治久安之后,燕门关外,又有异族兴兵作乱,往后又要过一段哀愁的日子了。
原璧应难赵氏收
春秋时代,秦国觊觎赵国的国宝「和氏璧」,愿以十五个城池作为交换,但取得宝玉后,秦国背信。蔺相如一番口舌,向秦国要回和氏璧,「完璧归赵」传为佳话。
此文「完璧难归赵」喻言:外寇兴兵,就是为宝玉而来,外寇入侵中原,将极尽其所能,搜刮掠夺中原的各种宝物。
一院奇花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须愁
解读为:一院珍贵的奇花,引来盗贼的觊觎,虽经连夜的盗取与蹂躏,但春院有主,赶走盗贼后,随即将之复原。「春有主」或许崁入一位明主,其姓名中有个「春」字。
此文隐喻:贼寇进犯中原,一些宝物、机械、科技设备、财物等,大量被搬走,但中原仍有明主,不久即复兴中原,再造美丽家园。
此段对照推背图,与「韩国进犯中原」之预言相近。
推背图第五十二象之诗文为:「慧星乍现,不利东北,瞻彼乐国,蝺蝺何之」
其解读为:中国东北出现煞星,一群贼寇,觊觎中国乐土,长驱直入,进占中原。
推背图另有诗文:「门外客来终不久,吴楚依然有帝王」。其解读为:来自东北的异邦贼寇,虽入侵中国,但为时不久,江南一带将出现明君,没多久即赶走外寇,再建中华基业。
第九首预言:异邦入侵中国,犹如盗贼一般,国内一些财物、宝物、及现代机械设备等各种重要物资,将被大量掠夺,然而中原仍有明主,不久即赶走贼寇,再造中华基业。
(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数点梅花天地春
数点梅花诗,看尽人间几回春。即由梅花诗中,可以看出,人间万事万物的成败兴亡,悲欢离合,有如春来春去,交替循环。
欲将剥复问前因
「剥复」一则为一再分析、解析。一则为剖开与复原,即分与合。(周文建注:剥,复,易经中的两个卦名,剥代表事物开始衰败,复代表食物开始恢复生长)
此文可解读为:若要一再剖析人类的分分合合,问其原因,及最后的结果将如何?
辰中自有承平日
世界自然将会出现天下太平的日子。
四海为家孰主宾
四海一家,世界大同,谁都可以是主人,谁都可以是宾客
❺ 求改写梅花诗 梅花有骨枝无数, 冷笑群芳压雪霜。 何为规矩便污泥, 向来梅花娇人间。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墨梅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早梅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墨梅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早梅李公明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王琪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梅贡性之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庚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真适园梅花盛放王鏊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自入春来无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诗。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杂诗》之一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杨柳枝词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初识梅花卢撰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蔡襄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次韵中玉早梅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梅花绝句陆游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红梅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梅花绝句之一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红梅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梅花绝句之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岭上红梅范大成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题梅花图杨无咎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探梅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圣恩寺看梅周永年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雪梅之一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题画梅李方膺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雪梅之二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岭梅张道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观梅有感刘因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赠范晔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曹雪芹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曹雪芹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曾几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暗香疏影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临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李清照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玉楼春.红梅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六幺令晏几道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蝶恋花欧阳修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梅花引.荆溪阻雪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❻ 古人赞颂梅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译文: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5.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忆梅》
译文: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❼ 最好的梅花诗
最好的梅花诗,仅仅40余字,我却品出了“千古孤独”。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专,寂属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词解析:
驿站之外,断桥边上,一朵寒梅独自盛开。
她来自何处?她曾见过怎样的风雨?无人过问。
她是那样的孤独,又是那样的孤傲。
寒凝大地时,她顽强地开出美丽的花朵。
就这样,安静而又耀眼,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翘首以盼。
她寂寞地站着,就这样等着。
渐渐,暮色降临了,突然吹来一阵狂风。
她在风中摇摆着,无力反抗,备受摧残。
可是,在这风雨之中,她散发出坚韧的光芒。
这首诗短短几句,写的是梅花。
梅花的孤独,梅花的寂寞。
更是你我的孤独,你我的寂寞。
孤独时,才发现没有能拥抱的人;委屈时,才知道没人能替你挡风遮雨;无助时,才知道世道本就无情。
没人知道你受过的累,走过的路,尝过的苦,但是,当你渐渐发光,用自身滋养别人的时候,他们就能看见你了。
就像那悬崖边上的梅花,
即使在风雨的摧残之下,飘零坠落,碾成尘土,那一分独特的清香也会保持如故,弥漫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绝不会消逝。
就像陆游,就像你和我。
❽ 陆游七律梅花诗
《梅》
年代: 宋 作者来: 陆游
若耶溪头春自意悭,梅花独秀愁空山。
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仙去要令天下惜,折来聊伴放翁闲。
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
《南园观梅》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小岭清陂寂寞中,绿樽岁晚与君同。
高标赖有诗人识,绝艳真穷造物工。
正喜参差横夜月,又惊零落付春风。
老谙世事宁多叹,身自人间一转蓬。
《射的山观梅》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乃有此臞仙。
坐收国士无双价,独立东皇太一前。
此去幽寻应尽日,向来别恨动经年。
花中竟是谁流辈?欲许芳兰恐未然。
❾ 关于梅花诗的句子
1、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唐 崔道融《梅花》
译文: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近代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译文: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宋 王安石《梅 》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宋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译文: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
译文: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❿ 预言梅花诗 真的假的
可以说是牵强附会
他首先用的是模棱两可的语言说话,然后后人在牵强附会的联系!
这种东西是算卦的常用的把戏,在一些玄幻小说中也会有神的语言什么的。可是预言梅花诗不是神做的!
为什么以后的没有了?等以后事情发生以后才会有。
可以分析一个:
九、第九首预言毛泽东建立新中国事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1、火龙即祝融,南岳太阳神,象征毛泽东也。燕门即燕山(香山)。秋,即1949年10月,毛泽东开国于燕门,即天安门也。(这不是胡扯蛋吗?火龙成毛泽东了)
2、原璧读为圆璧。赵氏指孤儿(用春秋三晋事故典)。毛泽东混元一统,但残璧未圆于台湾。遂陷入海、quot;孤儿"(赵氏子)之境。(如果台湾回归了,他会说被俄罗斯占了170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收回。)
3、一苑(院)奇花指百花鸣放运动,春主指东君。东君即毛泽东。百花齐放,春君为主。说开即开,说收即收。故曰"春有主"。(咋联想了)
4、连宵风雨似指1957年后反右、跃进、文革连宵风雨,运动不断。但毕竟有惊无险故云"无忧"(不须愁)。(不须愁。怎么会不愁?毛主席都愁死啦。饿死那么多人,要不也不会发动文化大革命。)
全是牵强附会!胡扯蛋。太牵强了你不觉得吗?没事干闲了我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