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花梗长度
1. 樱花的生长
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先花后叶。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为日本国花,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树冠卵圆形至圆形,单叶互生,具腺状锯齿,花单生枝顶或3-6簇生呈伞形或伞房状花序,与叶同时生出或先花后叶,萼筒钟状或筒状,栽培品种多为重瓣;果红色或黑色,5-6月成熟。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平滑;小枝幼时有毛。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2cm,叶端急渐尖,叶基圆形至广楔形,叶缘有细尖重锯齿,叶背脉上及叶柄有柔毛。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径2--3cm,常为单瓣,微香;萼筒管状,有毛;花梗长约2cm,有短柔毛;3-6朵排成短总状花序。核果,近球形,黑色。花期4月,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 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生长期管理:樱花每年施肥两次,以酸性肥料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等有机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樱花树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树冠:正投影线的边缘,挖一条深约1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此法既简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随着树的生长,施肥的环形沟直径和深度也随之增加。樱花根系分布浅,要求排水透气良好,因此在树周围特别是根系分布范围内,切忌人畜、车辆踏实土壤。行人践踏会使树势衰弱,寿命缩短,甚至造成烂根死亡。
修剪养护: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另外,一般大樱花树干上长出许多枝条时,应保留若干长势健壮的枝条,其余全部从基部剪掉,以利通风透光。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用药物消毒伤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导致腐烂。樱花经太阳长时期的暴晒,树皮易老化损伤,造成腐烂,应及时将其除掉并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用腐叶土及炭粉包扎腐烂部位,促其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
yaneyane,就这些,如果不对的话就抱歉啦~
2. 樱花的知识
樱花至少有200多种,品种不同花期也不同。早樱一般3月开花,晚樱花期一般5月底花落。
日本的樱花虽然最有名,但其实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樱大鉴》里有记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樱花的传播像所有生物一样呈放射性传播。云南与喜马拉雅地域相近,自是最早受惠地区之一。所以,滇樱花自古以来就闻名天下。这使日本有另一种传说,称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然而,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往日本,这更有可信性。
《樱大鉴》还说,喜马拉雅的樱花传往日本后,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断增加品种,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成为日本国花后,它更受关爱,也更受培养,出现观赏性更强的高等品种。然而,至今几种原生于喜马拉雅的樱花还在日本生长,如乔木樱、绯寒樱等。云南樱花与日本樱花同属,它是由原生腾冲、龙陵一带的苦樱桃演变而来,是一个变种,花由单瓣变重瓣,色由淡粉红色变深粉红色。这颜色便是与同为观赏度很高的日本樱花的区别,日本樱花的花多为淡粉红色。
至于常见有文章称中国樱花来自日本,这实为误讹。这也与樱花这个名谓在中国典籍中记载不多有关。因樱花和樱桃外观很像,古人记述颇为含混,古代樱花便不似别的名花那么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册仍可觅到它的点点芳踪。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便是描述了樱花盛开的景况。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而日本植樱特盛,其名声盖过中国樱花,便有了原生的假象。
而事实上,人们已经发现在印度北部也自古就有樱花。
3. 樱花的形状
樱花,别名山樱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
颜色有红、粉红、朱红、艳红、白、粉白等颜色,韩国樱多白,日本樱多色,中国樱多粉。
形状
樱花树是4-16米,树皮灰色。小枝紫褐色,无毛,绿色的树枝,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
叶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2.5-7厘米宽,先端渐尖或突然尾尖,基部圆形,薄的楔形,而锋利沉重的锯齿状牙齿结束渐尖,一个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 有侧脉7-10对疏生短柔毛;叶柄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部1-2腺体或腺体有时无的身体;托叶腺羽毛披针形裂纹的牙齿,短柔毛,早落。
伞花序总状,花梗极短,花3-4花,叶前开放,花径3-3.5厘米;苞片棕色,椭圆状卵形,6-7毫米,宽4-5毫米,两面被疏柔毛;苞片棕色,匙形长圆形,约5毫米,宽2-3毫米,而腺体;花梗2-2.5厘米,短柔毛;花萼管状,长7-8毫米,3毫米,疏生短柔宽度;萼片三角状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状卵形,先端凹,整双裂;雄蕊约32,短于花瓣;花柱基部疏有柔毛。
(3)樱花花梗长度扩展阅读:
樱花是蔷薇科植物,最初的野生品种只有9种,通过混种后,演变成现在数百个品种。
染井吉野是日本最常见的樱花。在19世纪时,由江户(东京的旧称)的园艺师所开发出的品种。由于没有种子,因此必须依靠人工种植才能繁衍。寿命为50年左右。
主要的赏樱地点:上野公园(东京都台东区)、知恩院(京都市东山区)、弘前城(青森县弘前市)等。
江户彼岸是野生樱花。寿命长,可长成高约15-25米的大树。染井吉野正是由“江户彼岸”和“大岛樱”混种而成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树中有许多就是江户彼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樱花的形状
4. 樱花长在哪区域
名称: 日本樱花
类别: 乔木
别名: 江户樱花 东京樱花
科名: 蔷薇科
拉丁名: Prunus yedoensis Matsum
生态习性
喜光。喜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土也能适应,不耐盐碱。耐寒,喜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根系较浅,忌积水与低湿。对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抵抗力较差。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平滑;小枝幼时有毛。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2cm,叶端急渐尖,叶基圆形至广楔形,叶缘有细尖重锯齿,叶背脉上及叶柄有柔毛。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径2--3cm,常为单瓣,微香;萼筒管状,有毛;花梗长约2cm,有短柔毛;3-6朵排成短总状花序。核果,近球形,黑色。花期4月,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
繁殖培育
N/A
园林用途
本种春天开花时满树灿烂,很美观,但花期很短,仅能保持1周左右就凋谢;适宜种植与山坡、庭院、建筑物前及园路旁。
产地分布
原产日本,中国多有栽培,尤以华北及长江流域各城市为多 .
【寒绯樱】
因花色较浓,故取这一名字。与其说是樱花不如说更像樱花。开花时花瓣朝下呈吊钟状。另外,开花时会分泌出蜜液,吸引许多蝴蝶来传播花粉。这种樱花除了日本也有分布在中国南部和台湾。在日本的暖和地带栽种多而茂盛,但也有人们说冲绳地方的这种樱花是野生的。花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冲绳)、3月中旬(东京)
【石割樱】
因为这种樱花在伊豆大岛分布很多,故取这一名字。对海风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且生长期较早。花和叶子上没有细毛,开花时有一股淡雅的芳香。花瓣长约2cm,叶子则长8-13cm。洁白的花朵配上嫩绿的叶子映衬的十分好看。这种樱花的叶子还被用于包裹“樱饼”点心。花期为3月下旬(伊豆大岛、南伊豆)、4月上旬(东京)。
【山樱】
樱花颜色有白色、紫红色,叶芽则有紫红色、褐色、黄绿色等。花色与叶芽色相映衬,有一种非常优雅的气质。这种樱树寿命很长,因而长成大树的有不少被指定为各地的天然纪念物。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南半部,其中山地居多。花期3月中旬至下旬(鹿儿岛)、4月上旬至中旬(京都、东京)、4月下旬(松岛)。
【大山樱】
分布在除九州、冲绳以外的日本列岛。适合于寒冷地带,因而北海道和东北地方较多,关东地区的日光等地也有不少。和山樱一样,叶的背面带有白点,另外比山樱的花色要浓。花朵很大看起来十分美丽。这种花又称作“虾夷山樱”、“红山樱”。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日光)。
【霞樱】
霞樱和山樱很相似,但叶的后面不带白点。另外花柄、小花柄、叶子等上面有很多细毛。花瓣通常为白色,在山樱和大山樱散落时才开始开花。在日本是分布范围最广的樱花,在北海道、本州、四国也有种植。花期为4月上旬至中旬(三岛市)、4月中旬至下旬(东京)、4月下旬(福岛)、5月中旬(中光)、5月下旬(北海道)。
【江户彼岸】
萼筒的形状很有特征,下部园鼓成一个壶形。花期较早,因在春分期开花而得这一名。花瓣长约1cm,花色有纯白、红紫色,但淡红色较为常见。这种樱树很健壮,树龄较长,很多都是高达15-20米的大树。花期为3月下旬(东京)、4月中旬(仙台、金泽)、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冈)。
【枝垂樱】
因为花型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所以在国外也很有名。花茎约2.5cm,花色为淡粉红色,在盛开时远看像白色。几乎所有樱花都有下垂的品种,但一般说垂枝樱时就是指的这种樱花。除了樱枝下垂以外,和“江户彼岸樱”没什么区别。此外还有“菊重”、“山樱垂”等垂枝品种。花期为3月下旬(东京)。
【小彼岸】
小花柄较短,萼筒的下部稍微鼓起,花朵朝下开放。这种樱花是江户彼岸樱与豆樱的杂交品种。树枝较细,比起江户彼岸樱是小型木,更适合于小庭园里种植。如同它名字一样在早春开出淡红色的可爱小花,经常会被剪切下来作装饰梅花。花期为3月下旬(荻市)、4月上旬(东京、金泽)、4月中旬(盛冈)、5月上旬(松前)。
【染井吉言】
这种樱花是由大山樱和江户彼岸樱杂交而成。小花柄、萼筒、萼片上有很多细毛,萼筒上部比较细,花蕾是粉红色,在叶子长出前就盛开略带淡红色的白花,给人十分华丽的印象。在公园、学校内种植较多,现在作为最受欢迎的樱花而推广到日本全国各地。花期为4月上旬(京都、东京)、4月下旬至5月中旬(盛冈、北海道)。
【豆樱】
多生长在以富士山和箱根山为中心的山地上,因此也叫“富士樱”、“箱根樱”。分布的范围北至八岳、南至伊豆半岛、东至房总半岛。花色有白色、淡红色,花茎是2.5CM左右。人们经常会把樱枝切下栽种为盆景。花期为3月上旬至5月上旬(自生地)、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东京)。
【药 名】:日本樱花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日本樱花的树皮。
【功 效】:宣肺止咳。
【主 治】:用于咳嗽、发热。
【性味归经】:辛,平。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原产日本,现我国各地栽培。
【拉丁名】:日本樱花 Prunus yedoensis Matsum.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中药化学成分】:皮、木材含龙胆酸的5葡萄糖甙和5-鼠李糖葡萄糖甙(Sakurarin)、樱桃甙、木材含 d - 儿茶素;茎、叶含槲皮素 3-半乳糖甙;嫩叶含香豆素、反式一邻羟基桂皮酸葡萄糖甙、氰甙;种仁含脂肪油32%,主要含 a-桐酸、谷甾醇。
日本为什么称为“樱花之国”?
日本的樱花有几百个品种,一般分为染井吉野(淡红白色)、山樱(淡红白色)、大岛樱(白色)、江户彼岸樱(白色或红紫色)、枝垂樱(红色)等。受气温的影响,樱花由温暖的日本列岛南端向北方沿着纬度依次开放,因此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前线”。日本有句俗语叫“樱花七日”,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七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半月左右。
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传统的婚礼等喜庆场合,经常要饮用一种在盐浸的樱花瓣里加入开水的樱花汤,便是取樱花的吉利之义。樱花盛开的四月,也正是入学、就职的时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樱花又代表了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未来形象。除此之外,在日本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还特别办了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渗透到了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日本也称为“樱花之国”。
5. 哪种樱花树体形较大
第一种,山樱花,也可以称其为野生的福岛樱或是草樱等多种,在我国内的安徽以及江苏,湖南容等地区可以看到,一般生长在五百米到一千五百米的海拔上,是中国引种最多的一种。
这种植物的花期比较长,总状花序,大多数属于单瓣品种,一般作为园艺栽种,它的花色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纯白色或是深粉色至淡黄色,深桃红色等多种,一般三到五朵并生,并且向下垂,适合观赏的时间在二月底到三月底。
第二种是关山樱,也有地方称其为红缨,是八重瓣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在中国也有栽种,它的花期在三月底到四月初,花朵与叶子同时开放,花朵的颜色为浓红色,花茎的长度在六厘米总有,瓣有三十枚,有两枚雄蕊叶化。
这种植物一般不会长出果实,它的花梗长但是很粗,嫩叶的颜色为茶褐色,小枝条大多数是向上弯曲,属于小乔木,高度在二点五米左右,生长过程中多有分枝情况,花朵的数量比较多,非常的漂亮。
6. 怎样区分桃花与樱花
一、花序状态不同。樱花一般为总状花序,桃花通常为单生
二、花柄长度不同。花柄(也可以叫花梗)指的是花朵连接花枝的细长部分。樱花的花柄一般较长;桃花的花柄很短,有时甚至看不到花柄。
三、花托形状不同。花托指的是花柄顶端的部分,实际上是个小容器,用于承载花朵的主体部分。樱花是筒状花托,略长;桃花是杯状花托,较为粗大。
四、花瓣有所不同。樱花花瓣上往往有个小缺口,名字叫作花裂,偶尔也会没有。但桃花花瓣上一般没有花裂,只是偶尔在花瓣发育过程中受外力影响才会使个别花瓣上形成花裂。
五、树干和花枝外观也有所不同。樱花树干和花枝看起来色彩更暗一些,而且密布樱树特有的斑点,粗树干上大斑点,细树枝上小斑点,无枝不斑点。而桃树树干和花枝相对来说光滑一些,色彩也新鲜一些,特别是一二年的花枝,往往泛红或者泛绿。
7. 樱花萼片和花瓣,雄蕊、雌蕊分别有多少
樱花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3.5厘米;总苞片褐色内,椭圆容卵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两面被疏柔毛;苞片褐色,匙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2-3毫米,边有腺体;花梗长2-2.5厘米,被短柔毛;萼筒管状,长7-8毫米,宽约3毫米,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状长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有腺齿;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
8. 有关樱花的知识
名称: 日本樱花
类别: 乔木
别名: 江户樱花 东京樱花
科版名: 蔷薇科
拉丁名: Prunus yedoensis Matsum
生权态习性:
喜光。喜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土也能适应,不耐盐碱.耐寒,喜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根系较浅,忌积水与低湿。对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抵抗力较差。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平滑;小枝幼时有毛。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2cm,叶端急渐尖,叶基圆形至广楔形,叶缘有细尖重锯齿,叶背脉上及叶柄有柔毛。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径2--3cm,常为单瓣,微香;萼筒管状,有毛;花梗长约2cm,有短柔毛;3-6朵排成短总状花序。核果,近球形,黑色。花期4月,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
9. 樱花的特点,形状,生长过程
樱花是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回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答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尾尖,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有侧脉7-10对;叶柄长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端有1-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被柔毛,早落。
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3.5厘米;总苞片褐色,椭圆卵形,长6-7毫米,宽4-5毫米,两面被疏柔毛;苞片褐色,匙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2-3毫米,边有腺体;花梗长2-2.5厘米,被短柔毛;萼筒管状,长7-8毫米,宽约3毫米,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状长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有腺齿;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
核果近球形,直径0.7-1厘米,黑色,核表面略具棱纹。花期4月,果期5月。
10. 樱花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1、叶:叶子长可达12厘米,宽可达7厘米。小一点的长度也有5厘米,宽2.5厘米。呈椭圆卵形,或者是倒卵形,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是淡绿色,而且有柔毛。
2、花:通常在4月开花。每个花梗上有3-4朵,花直径不超过3.5厘米,花瓣白色或粉色,形状为椭圆卵形。苞片为褐色,形状为匙状长圆形,萼片形状为三角状长卵形。
3、果:果期在5月。形状接近球形,颜色为黑色,直径不超过1厘米,表面有愣纹。
生长环境:
樱花为温带、亚热带树种,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但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因此不宜种植有台风的沿海地带。
樱花,起源于中国。据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被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