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三味书屋梅花鹿

三味书屋梅花鹿

发布时间: 2022-03-03 23:35:29

⑴ 为什么三味书屋的学生要拜鹿

鹿代表着孔子思想,鲁迅先生写道:“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是一副画,画着一副肥大的梅花鹿,没有孔子的碑位,我们便对那扁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可是为什么鹿代表孔子呢。鹿同禄,即俸禄,古代认为读书获禄,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自然拜鹿等于拜先生了~~

⑵ 鲁迅为什么拜孔子时拜三味书屋的匾和一幅画上的梅花鹿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
胡树廷 宋庆娥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作品中的长妈妈.以她动听的故事赢得了一代代学子的爱,但作者着力描写的另一个人物——“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却阴差阳错地以其“迂腐”遭到了本不应有的非议。有人说:“先生”也和一般宿儒一样的古板、迂腐。他认为学生只应读正经的书,不该问旁门杂学。他那书读到精彩处的姿势,也是非常迂腐可笑的。”①也有人说:“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丘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②。
鲁迅笔下的“先生”,真是一位“迂腐”之人吗?
作品是这样写鲁迅拜孔子、拜“先生”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③有人据此断言说:这位“先生”是“典型腐儒”。好象只有不要学生拜孔子和拜先生的人才不是“腐儒”。如是,我以为这实在也太苛求“先生”了,因为“先生”不可能超越历史,去要他的学生对着五星红旗注目。再说,行礼时,“先生”并不摆放孔子牌位,也不挂孔子圣像,而是让学生对着写有“三味书屋”的匾行礼,“先生”的做法,从“三味是劝人读书多吟味,多体会”④的含义看,其良苦用心,略见一斑。“典型腐儒”怎有如此并不墨守陈规之举?
“先生”不回答鲁迅“怪哉”问题,是“迂腐”论者进行非议的重要话题。如有人就认为鲁迅“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先生”为什么要让鲁迅“碰”这“一鼻子灰”呢?这里,且不说鲁迅问“先生”的内容与私塾中蒙童通常应受的教育是否背道而驰,也不说“先生”如果给他解释“怪哉”虫是不是“冤气所化”、以及为什么“用酒一浇,就消释了”的道理,他是否能正确理解,单就在课堂上向“先生”问如此与自已所学的课程毫不相干的内容来说,我看,这“一鼻子灰”就应该让他“碰”,因为别说是在旧时的私塾课堂里,就是在现在社会主义的学校课堂上,那样做,也是不能容许的。譬如,现在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有哪个学生在语文课上回答完老师的提问后,问起电子游戏机的原理来,这位语文老师对此懂不懂且不论,就是精通此道,难到可以放下课文不讲,去为他解说一番不成?如不解释,这位语文老师便是什么“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如是,真称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在我看来,“先生”让鲁迅“碰”的这“一鼻子灰”,不仅“碰”得对,而且“碰”得好。你想,不正是这一“碰”,才使鲁迅“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⑤吗?不正是这一“碰’”。才使“我就只读书”⑥了吗?不正是这一“碰”,才使他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而写了”君子自重”的红纸条贴在书桌上,学习成绩“总是最好的”⑦吗?
“先生”在课堂上的入神读书,更是“迂腐”论者进行非议的主要话题。作品是这样写“先生”读书的:“先生自己也读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⑧有人认为“先生”“书读到精彩处的姿势”,“是非常迂腐可笑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先生”“一面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是“典型腐儒”。我从做学生到教学生,不知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过了多少遍,恕我愚昧,我还从没有认为“先生”读书的形象是“迂腐可笑的”,从来没有认为“先生”读的是“无聊文章”,更没有认为“先生”是在“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恰恰相反,每当我读到和教到关于“先生”入神读书的地方时,便不由的从心底涌出一股对这位“先生”的敬佩之情。敬佩他“须发都花白了”⑨,还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敬佩他虽不再是为金榜题名而读,却那样神情专注;敬佩他身为名师,却还那样注重身教,执着敬业。“先生”读书的内容,是清代武进人刘翰写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中的两句,这两句是刘翰写唐藩镇李克用因一次对梁战争的胜利,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手挥如意,倒空酒杯,欣喜若狂的情景的。赋的内容是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又写得生动、传神,怎么是“欣赏无聊文章”呢?书是要用“心”来读的。书读到精彩处,动了情,“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怎么就“是非常迂腐可笑的”呢?不是有许多人书读到感人处也常常潸然泪下的吗?难道那也“是非常迂腐可笑的”?鲁迅之所以把“先生”读书的情景当作特写镜头写进作品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要写下文的“做戏”和“画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先生”是怎样读书的印象太深了。当然,印象再深,如果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没有什么作用的话,他也是不会写进作品里去的。写进作品,定有其用意。用意究竞是什么?难道就只可以理解“先生”在“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那种认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描写是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⑩我认为这是“先生”在为学生做表率,教育学生读书耍做到“三到”即“心到、口到、眼到”,从而表现“先生”执着敬业的,这有史实可证: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 10个字,夹在书页里”。“先生”入神读书对鲁迅的影响,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先生”不仅教学生读书,而且以身作则教学生怎样读书,即读书时要“多吟味,多体会”。他在课堂上不是心猿意马,想入非非,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这敬业的执着精神,难道不是连现在为人师者都应该好好学习的吗?如今商潮涌来,有人干起了“第二职业”。双休日难得休息,工作日就更忙了,因“雀巢鲜果棒”要天天进货,虽有“野马”代步,但终因种种原因也难尽如人意。常常是“野马”立足未稳,上课铃声就连连敲响,不得不饥肠轭输,气喘吁吁,拎起教本疲惫不堪地进了课堂。如果不是原来教他的老教授们执着敬业,坚持严格要求,使其学得倒还踏实,只怕是登上讲台,连今日这“十年一贯制”的讲授也难以为继了。每当我读到“先生”入神读书的一节时,每当我将“先生”的形象与现在有些人的作为联系起来时,我就常常作如是想:“先生”不容否定。如果世上真的每个教师都对“赵公元帅”礼拜勤起来,都变得不“迂腐”了,将“孔方兄”供在心灵的搁板上,一门心思求发财,那时,只怕“希望”学校也就变成“无望”学校了。
因此,我认为;如果说长妈妈是以她动听的故事给鲁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的话,那么,“先生”则是以其执着敬业的精神受到了鲁迅难以忘怀的崇敬。说“先生”“迂腐”,实在有欠公允。“迂腐”论可以休矣。
注释:
①涂元济《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札记两则》,载《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
②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
③⑤⑥⑧⑨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④⑦⑩常国武、王震理《中学语文教材析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如果想参考就点激网业

⑶ 三味书屋里的梅花鹿,古时候松,鹤,蝙蝠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福寿:“寿”字本是一般的汉字,但因人们长寿观念的作用,把它图案化、艺术化,变成了吉祥符。独立的寿字图案与其他事物的组合图案,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礼仪中。

福豆:翡翠坠的题材有很多,最受人喜爱的题材有“福豆”,以翡翠雕成豆角,据说寺庙中常以豆角为佳肴,和尚称其为“佛豆”。

福在眼前:蝙蝠,取偕音“变富”福气。蝙蝠爬在一个圆圆的铜钱上,称之为“福在眼前”圆圆的铜钱也是圆圆满满的意思,寓意招财进宝,圆圆满满。

福禄寿:雕有寿星、鹿、桃、蝙蝠。“蝠”与“福”谐音,“鹿”与“禄”谐音。寿星老,仙桃象征长寿。寿星老也称“福星”。禄星《论语》“有人有命,有禄命者富贵贫贱也,禄者盛衰兴废也”之说。所以,民音常以三星作为合家多福,长寿不老,禄位高升的幸福象征。

松鹤延年:松,松树常青,挺拔直立;鹤,传说神人驾鹤上天,有鹤寿千年之说。此寓意为:健康长寿,富贵吉祥。

龟龙献寿:乌龟长寿,龙头龟身,寓意身体健康,龙腾虎跃,生命长寿。此寓意为幸福长寿,万年长青。

福禄寿喜·黄翡挂件:采用天然缅甸黄翡精雕而成,作品中利用黄翡巧雕一棵挺拔的松树,枝繁叶茂,树下一只松鼠正欢腾嬉戏,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刻划得唯妙唯肖,更显得分外灵动喜人!反面雕有蝙蝠、聚宝盆与元宝,使作品美好的寓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多子多福多寿:多只葫芦汇集一处,葫芦寓意福寿,又有自古袭传的多子之意,故为多子多福多寿!真诚祝愿您财源茂盛、福寿齐天、人生如意、好运连连!

寿星拜寿:这款寿星拜寿,手工雕琢,荷叶做底,背附如意,老寿星笑逐颜开,手托寿桃,肩落蝙蝠,有福,有寿,如意,荷叶,惟妙惟肖

多福多寿:一只漂亮佛手,一只蝙蝠攀附其上,造型考究,寓意多福多寿。

灵瑞福寿:灵猴攀上一只硕大的佛手,灵猴即为灵瑞,佛手即为福寿,祝寿寓意表述鲜明!

福至心灵:雕有灵芝、寿桃和蝙蝠,灵芝通灵、桃如心、蝙蝠即为福。

寿上寿:作品中雕有海水和一大海龟背驮一小海龟,海水寓意福海寿山。龟为水生动物,其特点是腹背皆有硬甲,耐饥渴、寿命长。大龟驮小龟形容。

福寿双全:雕刻有蝙蝠、寿桃、两枚古钱,分别指福寿双全。

流云百福:雕有如意云纹、蝙蝠、比喻幸福绵延无边。

花开五福:在一竹子上雕有五朵梅花。

龟鹤齐岭:乌龟与仙鹤均是千年高寿之物,此寓意为长寿。

麒麟贺寿:作品雕有麒麟、仙鹤、绶带鸟,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被视为仁兽,麒麟为四灵之一,品质仁厚。绶带鸟又名寿带鸟,产于巴峡及闽广地区。谐音取意象征长寿的吉祥物。“鹤”与“贺”谐音,鹤为羽族之长,被称为“一品鸟”。是民间传说的长寿仙禽。《淮南子》中有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传说中的鹤为长寿之王,人们常以鹤岭、鹤寿等词颂扬人们的长寿。

八宝纹:吉庆有余纹,百事如意纹,和合如意纹,天仙捧寿纹,一路平安纹,竹报平安纹,三阳开泰纹,金玉满堂纹,瓜爬绵绵纹,福寿长庆纹,太平有象纹,福贵耄耋纹,白头福贵纹,喜鹊登据纹,十全纹,五福捧寿纹,五伦图,五客图,五瑞图,五子登科图,五凤图,五毒图,宜男多子纹,三多纹,云龙捧寿纹,莺凤和鸣纹,花好月圆纹,灯笼纹,松鹤延年纹,狮子滚绣球纹,岁寒三友纹,锦上添花纹,兰桂齐芳纹,龟鹤齐龄纹,麒麟送子纹,连生贵子纹,四喜人纹,万字纹等。常用图案素材及含义,牡丹--富贵,石榴--多子,桃子--长寿,松柏--常青,鸳鸯--爱情,喜鹊--喜庆,瑞鹿--禄位,蝙蝠--幸福,鱼--福足,鹊鸦--平安,鸾凤--美丽盛繁,绞带鸟--长寿,戟--吉利,磐--一吉庆,瓶――平安,荷花--纯洁清高,桂花--富贵,竹--志节,菊花--傲骨,兰花--繁荣昌盛节操,盘长--通明,灵芝--福寿如意,佛手--福,扇--善,葡萄--连绵不断轮回永生,柿--事,水仙--仙,桔--吉,海棠--玉棠富贵,芙蓉--荣华,枇杷--吉祥等。表现手法可分两大类型,一是理性化手法,二是完美求全的手法。追求完美齐全的意境等。

⑷ 为什么三味书屋要挂一幅画有梅花鹿的画含义是什么

禄,本义:福气、福运。作动词是给予俸禄的意思。
国画很讲究寓意,例如牡丹——富贵,鳜鱼——富贵,蝙蝠——福气,鲤鱼——鱼跃龙门,鹿——福气,享受俸禄........
一幅画,有蝙蝠、鹿、寿星,寓意“福禄寿”三星齐聚。
学而优则仕学文化就是要考功名,考上功名,享受俸禄,光宗耀祖——这就是书房中挂一副梅花鹿的含义。

⑸ 三味书屋中画上的那幅梅花鹿有什么象征意义

三味复书屋中画上的那幅梅花制鹿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封建社会里,学生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做官就有俸禄。而“鹿”与“禄”谐音,“树”与“书”谐音。“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其含义是“丰厚的俸禄就在古书中”。意即高官厚禄要读书。"松"表示 不老;“鹤 ”表示 延寿;松鹤延年。“蝙蝠 ”表示 福气。因为福(蝠)禄(鹿)寿喜。

请采纳~

⑹ 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上挂的梅花鹿图是什么意思

树下有鹿,是书下有禄的意思,意思是考科举的真正目的在于做大官,得高薪。也是儒学后期僵化的表现。
鹿”与“禄”谐音,“鹿:包容“禄”的含义。禄者,俸给,俸禄,高官厚禄也。“禄”的本义是“福”,所以,“鹿”中又含有“福”的寓意。

“梅花鹿”与“梅花榜”有一定联系:清代时,在鲁迅故乡绍兴一带,科举考试之取录名单发榜时是写成“梅花榜”的——每一榜50名,第1名提高大写,第2名排在右下方,余者如是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写去,则至第50名时刚好排在第1名的左下方,便构成一幅由人名编织的圆形梅花图案——即被称之为“梅花榜”或“梅花图”。之所以要构成这种图案也寓有象征意义,同“松鹿图”中的“梅花鹿”相仿佛。
考试发榜是“梅花榜”,“松鹿图”中的“鹿”是“梅花鹿”——可见,“梅花”也是那时绍兴读书人美好的象征。

"树”也是取其同“书”的谐音的象征意义,即“古树”包容“古书”的寓意。

这类“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图画,其中的“古树”也往往是“古柏树”,因为松、柏有共通的特性。书,当然指经、史、子之类。

因此,“松鹿图”是“双关”图,颇具象征意义。其象征寓意大略是:倘真诚地拜伏古树下,就可望登上“梅花榜”,获取高官厚禄了。所以,“松鹿图”既是美好的图画,但它也是一种无字的劝勉,其“味”在画面之外。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把“鹿”和“松”、“柏”画在一起的图画,较为流行,特别在清代的儒者书生之家常常把它悬挂壁上,是他们给自己含蓄祝福的意思,比贴上有字的对联之类要显得雅致。“三味书屋”郑重悬挂此画,正是书屋主人思想体系的标志

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画梅花鹿的用意

梅花鹿是智慧的象征。

⑻ 三味书屋为什么向梅花鹿画行礼 简略3 句2句就行

鹿代表着孔子思想,鲁迅先生写道:“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是一副画,画着一副肥大的梅花鹿,没有孔子的碑位,我们便对那扁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可是为什么鹿代表孔子呢.鹿同禄,即俸禄,古代认为读书获禄,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自然拜鹿等于拜先生了~

⑼ 三味书屋扁下的为什么画一只梅花鹿

树下有鹿,是书下有禄的意思,意思是考科举的真正目的在于做大官,得高薪。也是儒学后期僵化的表现。“松鹿图”是“双关”图,颇具象征意义。

梅花鹿是高雅富贵之物,被视为君子,与八大山人看空世事的情怀有不谋而合之处。此外“松鹿题材”也是传统的吉祥题材,“鹿”与“禄”同音,松树象征着高寿,《松鹿图》寄托着福禄长寿的美好寓意。

(9)三味书屋梅花鹿扩展阅读:

三味书屋的历史: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组织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

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

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

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

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提醒自己不要迟到。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堂屋匾额上的“三味书屋”四个楷体字,一说为杭州人梁同书所书。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家,性耿介,工书,晚年名满天下。他终年93岁,著有《频罗庵遗集》。其为三味书屋题写的不仅这块匾额,还有堂屋中的抱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1962年秋天,郭沫若曾到三味书屋瞻仰,并题诗纪念,诗云:我亦甘为孺子牛,横眉敢对千夫怒。三味书屋尚依然,拈花欲上腊梅树。

热点内容
单身狗也可以过七夕 发布:2025-09-14 00:22:44 浏览:942
猪笼花的花语 发布:2025-09-14 00:22:32 浏览:574
荆门白玫瑰 发布:2025-09-14 00:04:58 浏览:155
彩色铅笔画花卉教程图 发布:2025-09-13 23:45:25 浏览:816
一朵蔷薇下载 发布:2025-09-13 23:44:26 浏览:869
荷花化妆师 发布:2025-09-13 23:42:46 浏览:17
荷花代表作 发布:2025-09-13 23:29:46 浏览:315
福建玫瑰山庄 发布:2025-09-13 23:29:45 浏览:4
茶花精灵王椿的图片 发布:2025-09-13 23:28:42 浏览:750
牡丹江裕民路 发布:2025-09-13 23:28:24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