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梅花堂
① 二战时期日本的特务机关:特高课、梅机关、竹机关、菊机关等,有什么区别
1、级别不同
特高课是这些间谍特务机关里面成立最早、级别最高的,梅、竹、菊机关则主要是为了辅助其实现抗日野心,在中国不同的区域实施策反、谍报、抓捕等活动,特高课在日本战败后由于其犯下的累累罪行而被解散,至于其他衍生谍报机构也随着日本的战败消亡了。
2、活动区域和任务不同
侵华战争开始后,特高课便成为了监视中国人思想动态,取缔反日言行;搜集情报;破坏抗日地下组织,侦捕审讯处理特工人员;监视伪高官言行;进行策反诱降等活动的机器。
特高课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梅机关因选址在上海虹口日本侨民聚集区一座被称为“梅花堂”的小楼里而得名,主要在上海活动。梅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扶植、监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
后来又更名为“最高军事顾问团”,实为操纵汪伪政府的顶头上司。曾代表日本政府与汪精卫秘密签订了《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
竹机关主要在我国华北地区活动。
菊机关主要在福建地区活动,主要从事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曾任军长兼闽粤边防军总指挥的黄大伟,最终黄大伟叛变投敌,成为了日本走狗。
3、隶属不同
特高课全名特别高等警察课,隶属日本内务省 ,建立于19世纪20年代末,是日本的间谍组织。
梅机关由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于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个特务机关,由日本陆军中将、日本驻汪伪政府最高代表影佐祯昭担任机关长。
竹机关是土肥原贤二主持的“对华特别委员会”。
(1)日本梅花堂扩展阅读:
知道梅机关、竹机关、菊机关的人很多,很眼熟。没错,梅、竹、菊三缺一——“兰”。日本确实设有“兰机关”,是华南日本特务的最高机构代号。主要负责搜集两广地区的情报,并策反两广地区的高级将领叛变蒋介石政府。
竹机关主要是为了实施以下阴谋:
1、鸟工作。起用唐绍仪及吴佩孚等一流人物,酿成强有力的政权趋势,在政治上削弱抗战阵营,在中国建立有影响力的伪政权;
2、兽工作。拉拢宋哲元、韩复榘旧部、东北军旧部、阎锡山军、石友三军、刘建绪军、徐源泉军及其他的武装团体,使蒋政权统治下的军队(军阀)瓦解归顺,在军事上分化抗日力量。
3、山工作。主要是对李宗仁、白崇禧的广西军队进行拉拢;
4、扰乱中国经济。
② 日本十所有名的寺庙
1.浅草寺
浅草寺位于东京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浅草寺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寺院的大门叫“雷门”,正式名称是“风雷神门”,是日本的门脸、浅草的象征。
③ 日本梅机关、兰机关和竹机关和菊机关有吗
有梅兰竹菊情报机关。
在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他们就将在我国的特务以及机关划分为4个区,也就是梅兰竹菊。梅机关是特务的最高机构,而兰机关的职责是负责两广活动。再就是竹机关,位于华北地区,负责策反我国政坛那些退休的军人以及政治家等等。菊机关,在福建。
(3)日本梅花堂扩展阅读:
梅机关的办公场所在上海的侨民区,是1939年成立的,因为那座小楼名字叫“梅花堂”,所以叫“梅机关”,当时这个机关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监视汪精卫的。
因为当时汪精卫筹建伪国民政府,日本人为了离间我们的国家,就支持汪精卫的各种军事活动,还给他派了部队,当时北痒军阀时期各地就一各种店铺、医院掩人耳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间谍网,大家都知道川岛芳子这个女魔头,当时她被派到华北掌管这个间谍事物,以此笼络国民党的特务。
兰机关的负责人四知鹰二,日本的中校,他主要是离间推动两广推翻蒋介石的政权,并且承诺,只要二人要反抗蒋介石就提供有利的军事支持,武器和兵力都会提供,但是据说当时知鹰二的翻译却被李宗仁策反成了间谍,只给了李宗仁后来很大的帮助。
竹机关的负责人是一个陆军参谋,叫岩黑秀夫,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搜寻中国的有知识有才干有政治谋略的人物,并且策反他,当时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就是后来人们知道的“竹机关”的又一个名称“土肥圆机关”是有间谍首脑土肥原贤二掌控的。
菊机关,是在福建的间谍组织,当时策反了闽粤边防的军长黄大伟,他成了汉奸,为日本人所用,但是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枪毙。
④ 二战时期日本的特务机关特高课、梅机关、竹机关、菊机关等,有什么区别呢
一、特高课
全名特别高等警察课,隶属日本内务省(负责辅佐天皇、发布诏勅与叙位等等一切和朝廷相关职务),建立于19世纪20年代末,是日本的间谍组织。特高课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早在日本还未占领东北时,特高课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情报刺探,侵华战争开始后,特高课便成为了监视中国人思想动态,取缔反日言行;搜集情报;破坏抗日地下组织,侦捕审讯处理特工人员;监视伪高官言行;进行策反诱降等活动的机器。例如著名的女间谍川岛芳子就供职于特高课的首领土肥原贤二;被日本誉为“帝国之花”的女间谍南造云子就是特一课课长。此外,特高课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菊机关
菊机关主要在福建地区活动,主要从事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曾任军长兼闽粤边防军总指挥的黄大伟,最终黄大伟叛变投敌,成为了日本走狗。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梅机关、竹机关、菊机关,很眼熟。没错,梅、竹、菊三缺一——“兰”。日本确实设有“兰机关”,是华南日本特务的最高机构代号。主要负责搜集两广地区的情报,并策反两广地区的高级将领叛变蒋介石政府。
综上,特高课是这些间谍特务机关里面成立最早的,梅兰竹菊四机关则主要是为了辅助其实现抗日野心,在中国不同的区域实施策反、谍报、抓捕等活动,特高课在日本战败后由于其犯下的累累罪行而被解散,至于其他四个谍报机构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衍生机构,所以,随着日本的战败也就消亡了。
⑤ 日本宪兵司令部,特高课,梅机关,76号,这些组织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属日本特务机关,职责不同:
宪兵司令部:主管军队纪律、协助治安之警察、特工机构。其职权是:主管宪兵警备,统一指挥台湾地区宪兵,协调督导军事宪兵,执行联合勤务、军事和军中司法警察勤务,维护军纪,协助治安,支援作战。内设主要机构与直属单位有:政治作战部、办公室、研究发展室、人事室、情报处、训练处、警备处、后勤处、计划处、主计处、军法处、总务处、通信处、补给处、勤务中心、宪兵训练中心等。并设有宪兵指挥部、宪兵营、调查组、机动组、宪训中心、军人监狱等业务机构。
梅机关:是抗战期间,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于1939年0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个特务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扶植、监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因该机关选址在上海虹口日本侨民聚集区一座被称为“梅花堂”的小楼里,因此在日本内部被代称为“梅机关”。
76号:1939年已经投敌的原国民党特务丁默邨与日本军部代表土肥原贤二会面提出《上海特工计划》,日本大本营随即下达《援助丁默邨一派特务工作的训令》。于1939年5月在上海组建伪政权,日本军部让李、丁部与汪部合流。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正式成立,由任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默邨任副主任委员。李士群任秘书长,以丁默邨为特工总部主任,李士群为副主任,因其位于沪西极司菲尔路北76号(今万航渡路435号),故又称为76号。
76号在汪精卫来到上海组建伪政权之前,是直属于梅机关的,极司菲尔路76号这个地址也是梅机关的晴气庆胤中佐选定的。后来移交给汪精卫直属后,在76号内仍驻有一支由涩谷准尉统领的日本宪兵分队,职责就是监视76号的汉奸特务。76号每采取大的行动,不但要事先知会日本特务机关,还要在日本特务机关派员督导下方能实施。换而言之,梅机关实际上是日本军部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特务组织、分支机构的领导核心,而76号名言上是归属汪精卫伪政权管辖,实际上还是要受梅机关的监督和指挥!
“特高课”是在日本和占领地组建的一支国际特务组织。为把这些特务训练成死心踏地的法西斯分子。
⑥ 日本宪兵司令部,特高课,梅机关,76号,这些组织之间是什么关系
梅机关归特高课管,搞特务的,76号是汉奸组织,宪兵司令部跟这些人都没什么关系,不过他们搞特务工作经常需要宪兵配合
⑦ 日本鸠发堂制的梅之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日本鸠发堂制的梅之香应该是今年的东西。
⑧ 日本的梅花栽培情况如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梅界进行了频繁的交流。1990、1991两年日本梅花考察团接连两次来华访问,1993年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赵守边高级工程师应日本友人的邀请前往日本做客,1994年由中国梅花蜡梅协会会长陈俊愉教授率领考察团赴日访问。在交流中,中日梅界不仅以梅传情,互通有无,而且也互亮家底,取长补短。现将日本梅花的历史、品种及栽培管理简述于后。
(1)历史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相传在公元700年梅花从中国传入日本,自此,梅与樱共同成为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奇葩。那时梅花品种极其稀少,仅有白梅,而无红梅,到了中古时期(800—1200),由于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转移到华丽及娇美上,所以那时红梅一出现,就风行起来。中世纪(1200—1600)是日本梅文化昌盛的时期,那时的诗歌、水墨画、散文等文学艺术作品常以梅为题材,而且梅的五瓣花形也广泛运用于工艺品中。到了近世时期(1600—1850),红梅相当繁盛,梅花品种也日益丰富。也正在这一时期,梅花才真正进入普通百姓家中。日本的近代时期(1850—1945)为梅花品种的收集时期,收集至今,日本已拥有梅花品种近400个,分别保存在日本的各神社、寺院及梅花专类园或花卉收藏家手中。
(2)品种 日本全国赏梅处所多达59处,其中有35处梅林、梅园很负盛名。如日本静冈市的丸子梅园,面积虽不大,却集日本梅品之大成,达300个。日本梅花品种分为3系,即野梅系、绯梅系、丰后系。野梅系包括野梅性、难波性、红笔性、青轴性4性;绯梅系包括红梅性、绯梅性、唐梅性3性;丰后系包括丰后性、杏性2性。若将中国梅品与日本梅品进行比较,会发现各有千秋。在日本友人赠给武汉磨山梅园的20余个梅品中,有不少良品,如‘锦生垂枝’,它不仅枝条下垂、开红色重瓣花,而且新梢上生有黄红斑纹;‘郦悬梅’,其花瓣退化缩小,几乎看不见,而雌蕊、雄蕊异常发达;‘黄金’梅,其花瓣细长,且花色微黄;还有易集结开花的‘黄金鹤’,其花色米黄,花瓣半含,且不易凋落。
(3)栽培管理 在垂枝梅造型上,我国花卉工作者通常将之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伞形树态,日本梅界则喜欢培养成多个伞形,高低错落,尤为雅趣。日本人特别喜爱卧龙梅,其为日本的传统梅艺,制作方法为:将地栽的幼龄树主干压倒贴地生长,待上长至一定高度,又将其压倒。许多年后,各干增粗,起伏盘拐宛若虬龙卧地。以梅作花篱,在我国少有,而在日本丸子梅园则将白色单瓣梅花密植成片,花开时,远望犹如一条洁白的飘带。我国嫁接梅树多以梅、桃为砧,日本多以杏梅为砧,这种砧木较为柔软,且容易操作。另外,日本移栽梅树多在嫩叶开始萌发但还未充分展开时进行,而不在花期进行,因为花期移植会使叶芽的萌发延迟。
⑨ 这是梅堂
这个是开封府里的梅花堂,“槑”是梅的异体字,中间的字为“华”的古内体字,“华”即为容“花”,所以叫“梅花堂”。这一点,从殿前门侧“千衙治内无双品,三友园中第一春”的对联也可以反映出来。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小院之中,它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每年冬日里,都会有大批梅花盛开。“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⑩ 日本的特务机关:特高课、梅机关、竹机关,它们有什么不同
1、成立时间不同:
特高课建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特高课首脑——土肥原贤二——最初是为了应付国内事变的机构;梅机关是抗战期间,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于1939年8月22日在上海建立的一个特务机关。竹机关是土肥原贤二主持的 “对华特别委员会”,在我国华北地区活动。
2、级别不同:
特高课是这些间谍特务机关里面级别最高的。梅、竹机关主要是为了辅助其实现抗日野心,在中国不同的区域实施策反、谍报、抓捕等活动。
3、职责不同:
特高课隶属于日本内务省。随着日本侵略中国和远东的需要,日本政府开始逐渐转变特高课的职能。比较显著的一个标志是:日本驻外国的使领馆官员在搞情报工作的同时也配合其他间谍情报机构进行谍报活动。
梅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扶植、监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
竹机关主要是为了实施以下阴谋:
1)、鸟工作。起用唐绍仪及吴佩孚等一流人物,酿成强有力的政权趋势,在政治上削弱抗战阵营,在中国建立有影响力的伪政权;
2)、兽工作。拉拢宋哲元、韩复榘旧部、东北军旧部、阎锡山军、石友三军、刘建绪军、徐源泉军及其他的武装团体,使蒋政权统治下的军队(军阀)瓦解归顺,在军事上分化抗日力量。
3)、山工作。主要是对李宗仁、白崇禧的广西军队进行拉拢;
4)、扰乱中国经济。
(10)日本梅花堂扩展阅读:
特高课的任务有5项:
第1项是监视中国人的思想动态,取缔反日言行。
第2项是搜集情报,汇编情报资料。
第3项是破坏抗日地下组织,侦捕审讯处理特工人员。
第4项是监视伪高官言行。
第5项是进行策反诱降等活动。
除此之外,日本宪兵队也与之配合增设了特高课兼管反间谍业务。如著名的佐尔格苏联间谍案就是由日本宪兵队联合特高课侦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