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静梅花奖
⑴ 三哭殿的版本
1956年,河南省名老艺人汇演,越调《哭殿》引起巨大的轰动,河南省豫剧院就移植了这部戏,唐喜成饰演唐王李世民,常香玉饰演公主,吴碧波饰演詹贵妃,阎玉蓓饰演长孙皇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后来各团演出相对独立后,《三哭殿》成为二团的主打剧目,由唐喜成演唐王,吴碧波演詹贵妃,张桂花演公主,杨素真演长孙皇后。已成为豫剧〈三哭殿〉的经典之作。唐喜成在这部戏里,除了用沙河调之外,更多的运用了祥符调。
唐门众多弟子大都擅演此剧,贾庭聚,叶华,袁国营,杨志礼,任家波等人均留有音像资料。
近两年来,张宝英曾和贾庭聚、范静多次合作此剧,张宝英饰演公主,范静饰演詹贵妃,留有录像资料。
据资料介绍,唐派弟子颜永江亦用此夺得梅花奖,他也曾梨园春上演唱过“李世民登龙位”这一段。
河南省豫剧三团亦曾演出过此剧,王善朴演李世民,马琳演詹贵妃(留有录音资料),其它演员不详。
李树建亦曾演唱过其中的唱段,不同于王善朴老师,他采用的是豫西调唱法。
安阳豫剧团亦曾演该剧,崔少奎演李世民,崔兰田长孙后,张宝英演公主(有录音)。
商丘豫剧团刘忠河亦排演此剧,有录像资料。
鹤壁市豫剧团金不换也演出此剧。
cctv11戏曲频道播出过套偃师市豫剧团演出的《哭殿》一折,唐派唱法。
2010年由河南英协文化有限公司独家出品的戏曲电影《三哭殿》,明星荟萃,阵容空前。影片汇集了河南省豫剧界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顶尖人物:李世民由74岁高龄的唐派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贾廷聚扮演;银屏公主由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省剧协副主席汪荃珍扮演;长孙皇后由河南省豫剧一团副团长、省剧协副主席王惠扮演;家院由国家一级演员轩玉亭扮演;詹太师由省曲协主席、著名相声演员范军配唱;全国剧协副主席、省剧协主席、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李树建也在拍摄期间,专程赶赴外景地扮演了一个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与此同时,扮演詹妃、秦英的青年演员崔菊萍、宋秀丽,面对大牌演员同台演出,不卑不怯,表现不凡。
⑵ 在哪个剧团学唱戏最好
中国著名的戏曲专业剧团排名
TOP.1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2005年底,撤销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更名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副主席韩再芬女士出任剧院院长。
票数:3616 人气: 3727 投票
TOP.2 河南省豫剧一团
河南省豫剧一团是常香玉大师创立的河南省豫剧院的班底。有诸多常派弟子,比如王惠、李金枝等梅花奖,还有魏俊英、范静这样的实力派。
票数:2777 人气: 2804 投票
TOP.3 河南省豫剧三团
河南省豫剧三团的现代戏歌剧化豫剧唱腔,影响到了诸多豫剧现代戏剧目,甚至对外剧种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村官李天成》《香婚女》《焦.. [详细介绍]
票数:2582 人气: 2602 投票
TOP.4 河南省豫剧二团
河南省豫剧二团有《清风厅上》、《程缨救孤》两部国家十大舞台精品剧目,是国内任何剧种的剧团唯一获得两次的。更有《苏武牧羊》这样的储..
票数:2387 人气: 2408 投票
TOP.5 郑州豫剧院
郑州市豫剧院原始于郑州市豫剧团(1955年7月成立)和郑州市豫剧二团(1982年5月成立),2000年7月两团合并成立为郑州市豫剧院。
票数:2387 人气: 2410 投票
TOP.6 河南省越调剧团
河南省越调剧团始建于1949年6月,从属淮阳、开封、 商丘、周口.专署几经变迁后,于1983年5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编制委员.. [详细介绍]
票数:2320 人气: 2334 投票
TOP.7 邯郸东风豫剧团
邯郸东风豫剧团(东风剧团)是一支享誉全国的豫剧团体,该团始建于1959年,近来又有实力不俗的原春燕豫剧团并入,阵容的年轻化也使该团充..
TOP.8 河南省曲剧团
河南省曲剧团创建于1960年,是河南曲剧唯一的省级专业表演团体,素以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队伍精良而著称,涌现出了张新芳、王秀玲、高桂..
票数:2270 人气: 2285 投票
TOP.9 台湾豫剧团
台湾豫剧团,是台湾省最高级别的豫剧表演团体。1953年,因国共内战而诞生在越南富国岛上的“中州豫剧团”飘洋过海到高雄左营并落地生根,..
票数:2096 人气: 2110 投票
TOP.10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
小皇后豫剧团 ,是1993年文化体制改革中脱颖而出的省级民营剧团。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完全专业化并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营剧团。
票数:2075 人气: 2095 投票
TOP.11 湖北襄樊豫剧院
襄樊市豫剧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现有演职人员94名,其中国家一级演员五名,二级演(奏)员二十五名。五十多年来先后排练上演了《南海长城..
票数:1962 人气: 1981 投票
TOP.12 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安庆市于1956年成立了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二团,1958年两团合并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82年改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下设一、二团)。
票数:1900 人气: 1964 投票
TOP.13 兰州市豫剧团
兰州市豫剧团成立于1956年,剧团演出于陕、甘、宁、青、新疆及扬州、北京等地。是甘肃省久负盛名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
票数:1805 人气: 1817 投票
TOP.14 四川省豫剧团
豫剧在四川传承发展已有60余年的历史。 1950年元月,经四川省川西行政公署文教接管委员会艺术处批准,时代剧团的部分成员在成都成..
TOP.15 新疆兵团豫剧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源于中华,兴于新疆,艺术精湛,硕果累累。1956年组团于河南洛阳。1958年6月赴京为全国“第四次民政..
票数:1797 人气: 1815 投票
TOP.16 山东聊城豫剧院
聊城市豫剧院,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2月1日的聊城豫剧团。聊城市豫剧院坐落在美丽的东昌湖畔,是成长在鲁西这块沃土上的一枝梨园奇葩。悠..
TOP.17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于1953年,1988年改团建院,1988年扩建为剧院。40余年来,剧院集中了一代代黄梅戏的优秀艺术人才,严凤英、王少舫等..
票数:726 人气: 752 投票
TOP.18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是经由国家文化部评定的全国京剧重点院团,其前身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领导的流派剧团汇合而成的北京市京剧团和以马连良
票数:675 人气: 692 投票
TOP.19 上海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是经由国家文化部评定的全国京剧重点院团,是中国著名的艺术表演团
⑶ 河南省豫剧一团的演员阵容
王 惠:
著名豫剧旦行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常派传人。河南省第十届人大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曾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文化部艺术司“金三角”三省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一名、“中国首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香玉杯”艺术奖,禅联五、六、七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2001年在郑州成功举办了“王惠豫剧交响演唱会”。主演剧目《大祭桩》、《五世请缨》、《义烈女》等。1963年生,河南省孟县人。1981年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留在校实验剧团为演员。1983年调河南省豫剧一团,主攻青衣、帅旦。是一位豫剧旦行中一个难得的“歌唱型”演员,她的嗓音非常具有可塑性,宽阔明亮,丰厚圆润,高音可唱华彩,中低音亦可运用自如。她以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在《五世请缨》中饰演佘老太君的声音造型高亢、奔放、雄健、有力,“庆寿”时的欢乐、“出征”时的豪气,通过声腔旋律的大幅度起伏跌宕被挥洒得酣畅淋漓。她在《义烈风》中饰演的童玉姗,声音造型凄厉、刚烈,“吐真”一场戏中,当善良的童玉姗终于弄明白眼前的所谓丈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时,此刻的6句重叠句子,字字如炸雷,声声如裂帛,尽情诅咒了人世间的善恶颠倒,抒发了童玉姗的哀哀苦情。《都市风铃声》中饰演的郑荣,一段“我多想”的吟唱式旋律,展示了王慧控制声音的高超能力,似娓娓道来,似缓缓倾诉,轻声慢语的“反复”,把忙碌于商海的女强人在孩子面前的一份自责、一片柔情抒发得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王慧因此剧的出色创造而荣获了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李金枝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闺门旦、青衣。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优秀专家。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金奖、“香玉杯”艺术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泪洒相思地》、《魂断上河图》、《风流女人》、《王屋山下》等。
魏俊英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刀马旦、花旦。曾先后荣获“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优秀表演奖,第五届“香玉杯”艺术奖,“中国首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八届、第九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等。主演剧目《大祭桩》、《五世请缨》、《清风亭》、《魂断上河图》、《金沙滩》、《抬花轿》等。
王清海
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其父豫剧著名老艺人王文才绰号翁八里不艺,攻铜锤架子花。后又师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黑头大王李斯忠,主攻黑头。被同行与观众誉为“豫剧第一净”、“河南第一黑头”之美称。主演剧目《铡美案》、《下陈州》、《跑汴京》等。
范静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闺门旦、青衣。曾先后荣获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青年汇演一等奖,第四届“香玉杯”艺术奖,“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优秀表演奖,全国电视戏曲大赛“星花奖”第一名等。主演剧目《骨肉冤家》、《三哭殿》、《秦香莲》、《陈三两》等。
丁建英
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武小生。河南省青年戏剧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第八、九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金沙滩》、《大祭桩》、《打金砖》、《魂断上河图》、《义烈女》等。
李庚春
国家二级演员,主攻老生、小生。先后获得全国“梨园杯”优秀奖、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伴唱奖,山西省戏剧大赛主角金牌奖等。主演剧目《义烈女》、《黑娃还妻》、《清风亭》、《金沙滩》等。
吉冠武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文武丑角。主演剧目有《屠夫状元》、《推磨》、《喝面叶》、《刘二愣卖烧饼》、《跑汴京》等高派名剧。另外主演的《芝麻官外传》、《借妻》、《血溅乌纱》等七个剧目由河南电子、黄河音像出版社制成光碟发行全国。
苏笑神,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丑,中国《牡丹杯》“牡丹奖”获得者,文丑理论家。主演剧目《赃官断案》、《卷席筒》、《七品芝麻官》、《拾女婿》等。
窦彩霞,国家二级演员,曾在多部现代戏、古装戏中饰演了主要角色。先后荣获省戏剧大赛一等奖,最佳伴唱奖。主演剧目《黑娃还妻》、《杏花店》、《秦雪梅吊孝》。
袁国营(艺名小唐喜成),国家二级演员,唐派须生,河南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优秀表演奖、河南省青年演员大赛二等奖等。主演剧目《血溅乌纱》、《南阳关》、《三哭殿》、《天门阵》、《宋江题诗》、《徐策跑城》等。
李斌,主攻文武小生。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素君老师掌门弟子,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香囊记》、《真假驸马》、《魂断上河图》、《泪洒相思地》、《梅花奇缘》等,并在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五集戏曲电视剧《叔嫂情》中饰演主要角色。
武慧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主攻刀马旦、花旦。陈(素真)派传人。主演剧目《义烈女》、《抬花轿》、《红娘》、《梵王宫》、《宇宙锋》、《拾玉镯》等。荣获河南省青年汇演一等奖、河南省首届“黄河杯”演员奖。
张慧,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表演学会会员,主攻闺门旦、花旦。荣获河南省第一届、第二届青年戏剧大赛一等奖、河南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1年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主演剧目《挂画》、《母女怨》、《香囊记》、《雕窗投江》、《红灯记》、《穆桂英下山》等。
常松,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武生,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第七、八届戏剧大赛表演二等奖,省一团演员队队长。主演剧目《白水滩》中十一郎、《三岔口》中任堂辉、《五世请缨》中杨满堂、《金沙滩》中杨三郎等。
薛娟,优秀青年演员,主攻刀马旦、娃娃生、青衣,曾先后获河南省青年演员大赛二等奖,第七届“香玉杯”艺术奖。兼省豫剧一团节目主持人。主演剧目《挡马》中杨八姐、《借记扇》中铁扇公主、《五世请缨》中杨满堂、《清风亭》中张继保、《骨肉冤家》中权宝、《三哭殿》中秦英等。
邵保安,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铜锤花脸,曾在河南省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主演剧目《包青天》中包拯、《三哭殿》中詹太师、《七品芝麻官》中程西牛、《桃李梅》中方横行、《五世请缨》中孟强、《唐宫姣女》中敬德、《血溅乌纱》中贾仁等。
司红彦,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生、武花脸,曾先后荣获省戏曲大赛三等奖和省青年大赛优秀表演奖。主演剧目《大祭桩》中艾迁、《三岔口》中任堂惠、《挑滑车》中高宠、《小商河》中杨再兴等。
尤树江、国家一级作曲,创作过近百部大型作品并发表过二十多篇音乐专论。曾先后在全国七个省、地、市以及河南省二至九届大赛和山东省文化艺术节中独立担任旋律、配器、指挥,获奖16项,其中国家级4项,分别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音乐单项奖、中国首届豫剧节音乐单项奖和国家民委颁发的纪念奖,并多次在文化厅组织的大型文艺活动中担任音乐统筹、指挥。
⑷ 我国著名的剧团、著名的戏曲演员、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著名剧团:
TOP.1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2005年底,撤销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更名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副主席韩再芬女士出任剧院院长。
TOP.2河南省豫剧一团
河南省豫剧一团是常香玉大师创立的河南省豫剧院的班底。有诸多常派弟子,比如王惠、李金枝等梅花奖,还有魏俊英、范静这样的实力派
TOP.3河南省豫剧三团
河南省豫剧三团的现代戏歌剧化豫剧唱腔,影响到了诸多豫剧现代戏剧目,甚至对外剧种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村官李天成》《香婚女》
TOP.4河南省豫剧二团
河南省豫剧二团有《清风厅上》、《程缨救孤》两部国家十大舞台精品剧目,是国内任何剧种的剧团唯一获得两次的。有《苏武牧羊》
TOP.5郑州豫剧院
郑州市豫剧院原始于郑州市豫剧团(1955年7月成立)和郑州市豫剧二团(1982年5月成立),2000年7月两团合并成立为郑州市豫剧院。
TOP.6邯郸东风豫剧团
邯郸东风豫剧团(东风剧团)是一支享誉全国的豫剧团体,该团始建于1959年,近来又有实力不俗的原春燕豫剧团并入。
TOP.7河南省越调剧团
河南省越调剧团始建于1949年6月,从属淮阳、开封、商丘、周口.专署几经变迁后,于1983年5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编制委员
TOP.8河南省曲剧团
河南省曲剧团创建于1960年,是河南曲剧唯一的省级专业表演团体,素以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队伍精良而著称,涌现出了张新芳、王秀玲、高桂
TOP.9河南小皇后豫剧团
小皇后豫剧团,是1993年文化体制改革中脱颖而出的省级民营剧团。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完全专业化并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营剧团。
TOP.10台湾豫剧团
台湾豫剧团,是台湾省最高级别的豫剧表演团体。1953年,因国共内战而诞生在越南富国岛上的“中州豫剧团”飘洋过海到高雄左营并落地生根
TOP.11湖北襄樊豫剧院
襄樊市豫剧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现有演职人员94名,其中国家一级演员五名,二级演(奏)员二十五名。
TOP.12山东聊城豫剧院
聊城市豫剧院,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2月1日的聊城豫剧团。聊城市豫剧院坐落在美丽的东昌湖畔,是成长在鲁西这块沃土上的一枝梨园奇葩。
TOP.13兰州市豫剧团
兰州市豫剧团成立于1956年,剧团演出于陕、甘、宁、青、新疆及扬州、北京等地。是甘肃省久负盛名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
TOP.14四川省豫剧团豫剧在四川传承发展已有60余年的历史。1950年元月,经四川省川西行政公署文教接管委员会艺术处批准。
TOP.15新疆兵团豫剧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源于中华,兴于新疆,艺术精湛,硕果累累。1956年组团于河南洛阳。
TOP.16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安庆市于1956年成立了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二团,1958年两团合并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82年改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下设一、二团)。
TOP.17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是经由国家文化部评定的全国京剧重点院团。
TOP.18上海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是经由国家文化部评定的全国京剧重点院团,是中国著名的艺术表演团体。
TOP.19上海越剧院
上海越剧院是国内外闻名的国家戏曲剧院。其前身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由原雪声剧团及云华剧团部分成员合并组成。
TOP.20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于1953年,1988年改团建院,1988年扩建为剧院。40余年来,剧院集中了一代代黄梅戏的优秀艺术人才,严凤英、王少舫等..
TOP.21中国评剧院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剧院曾拥有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谷文月等,演出了《秦香莲》、《花为媒》等
TOP.22无锡市锡剧院
无锡市锡剧院前身是无锡市锡剧团,创建于1951年。建院近五十年,剧院造就了大批富有成就和影响的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艺术家。
TOP.23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
国家京剧院是文化部直属国家级艺术团体,成立于一九五五年。首任院长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2005年,国家京剧院重新组建了以当代京剧
TOP.24天津京剧院一团
天津京剧院一团是在天津市京剧团的基础上稍加调整组建成的。天津市京剧团于1956年8月由原来的北京宝华京剧团和天津共和社合并组建而成
TOP.25山东省京剧院
山东省京剧院是文化部评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山东演艺集团子公司之一。始建于1950年5月,由胶东军区文协胜利京剧团和鲁中南区党委..
TOP.26云南省京剧院
云南省京剧院成立于1960年6月,系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国防京剧团、云南大戏院、昆明劳动人民京剧团合并组成。几十年来,云南.
TOP.27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20世纪80年代浙江大力培养戏曲新人。现任团长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越剧第一小生,越剧界唯一的“梅花大奖”
TOP.28上海昆剧团上海昆剧团前身为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成立于1961年8月,1978年改现名,由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为首任团长。成员大部来自上海戏曲学校一、二、
TOP.29江苏省锡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是锡剧代表性剧团,成立于1953年。五十多年来,创作演出了二百多个剧目,其中《双推磨》、《珍珠塔》、《庵堂相会.
TOP.30江苏省昆剧院
江苏省昆剧院成立于1977年11月,前身为驻南京的江苏省昆剧团。该院挖掘整理了近百出剧目,新编、创演了十数台大戏,培养出了张继青这样的
著名戏曲演员:
老生:
孙派(孙菊仙)谭派(谭鑫培)王派(鸿寿)汪派(汪笑侬)汪派(汪桂芬)刘派(刘鸿声)余派(余叔岩)高派(高庆奎)言派(言菊朋)麒派(周信芳〔麒麟童〕)李派(李洪春)马派(马连良)唐派(谭韵寿)谭派(谭富英)杨派(杨宝森)奚派(奚啸伯)
文武老生:
李派(李少春)
武生:
俞派(俞菊笙)黄派(黄月山)李派(李春来)尚派(尚和玉)杨派(杨小楼)盖派(盖叫天)郑派(郑法祥)
小生:
程派(程继先)金派(金仲仁)姜派(姜妙香)俞派(俞振飞)叶派(叶盛兰)
旦角:
陈派(陈徳霖)王派(王瑶卿)梅派(梅兰芳)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筱派(于连泉〔筱翠花〕)黄派(黄桂秋)张派(张君秋)赵派(赵燕侠)
武旦:
阎派(阎岚秋)朱派(朱桂芳)宋派(宋德珠)
老旦:
罗派(罗福山)龚派(龚云甫)李派(李多奎)李派(李金泉)
花脸:
钱派(钱金福)郝派(郝寿臣)金派(金少山)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袁派(袁世海)
丑角:
王派(王长林)萧派(萧长华)叶派(叶盛章)
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戏剧,已有1500年历史。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戏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如今,戏剧已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不可缺得的艺术,她见证着中国文化的历史,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先进程度和迈进!
⑸ 长豫剧大师常远常香玉的徒弟有哪几位
豫剧大师中没有常远,常远是电影演员。
豫剧大师常香玉桃李满天下,在众多弟子当中有不少佼佼者已经成为各个豫剧院团主演,如:
陈百玲(小香玉),虎美玲,汪荃珍,李金枝,王惠,高玉秋、沈玉珍、孙玉菊、林秀兰、孙兰香、郝秀生、常如玉、常小玉等。
其中虎美玲获得过全国首届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被媒体赞誉为“今日中国之豫剧皇后”,而此前唯一一位有“豫剧皇后”之称的就是陈素真大师。
汪荃珍不仅获得过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还获得过戏曲界最高奖项——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时她还在河南省很多豫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或者最佳表演奖,她的奖项应该是五人中最多的。
李金枝也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时还有中国文化部颁发文华表演奖,“香玉杯”艺术奖、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还被评为“当代豫剧十大名旦”之一。
王惠曾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文化部艺术司"金三角"三省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一名、"中国首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香玉杯"艺术奖,禅联五、六、七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
陈百玲也获得过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一等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太原市“希望杯”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全国豫剧电视大奖赛青年组最佳演员奖等等。
(5)范静梅花奖扩展阅读: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艺术特色:
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纯净的音质、正确的运气方法、宏大的发声共鸣、精巧的吐字技术和娴熟的润腔手段,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表演细腻传神,规范精到,富有一种阳刚之气。
1952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87年,获得中国艺术节(中南)荣誉奖。
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9]
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4年7月,国务院决定追授已故豫剧大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⑹ 范静的荣誉成就
曾荣获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河南省首届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首届“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优秀表演奖、第四届“香玉杯”艺术奖、全国第十五届电视戏曲“星花奖”第一名、首届听众喜爱的“戏曲十佳演员”,是省文化系统树立“德艺双馨”的典范,并被省文化厅授予“文化先锋”称号。
其个人演唱专辑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和戏曲频道及河南卫视播放。《文艺大世界》、《空中舞台》、《名家说戏》、《戏迷侃戏》、《梨园客座》、《影视文体》等栏目对其做了专题采访、报道。曾受邀担任中国第六届电视之星、第十三届中国小梅花奖、全省戏曲专业、业余组比赛评委,并多次担任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评委及河南省艺术系列高评会评审委员。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