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樱梅茶花 » 梅花李清照

梅花李清照

发布时间: 2021-02-27 18:42:35

⑴ 李清照的咏梅词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上片咏梅。首句以“红酥”来比拟梅花花瓣的色彩,以“琼苞”表现梅花含苞待放的美好,抓住了梅花的特点,用词十分准确和新巧,显出了易安作为女性而写词的细腻和别出心裁。次句写梅花枝上有含苞待放的,有早已开放的,正是“南枝落,北枝开”,十分细腻有趣。三、四句采用对偶,着重写尚未开放的梅花,想象梅花开后所呈现的幽香和意态是“几多香”、“无限意”,匠心独具,神采饱满。

下片写赏梅。道人,是易安自己的代称,指学道之人。首句便将作者此时内心的心情和现在的外貌写了出来,既是憔悴,又是愁苦的。甚至愁到连阑干都懒得去倚了,只两句话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名门女子的愁苦图。但是,虽然心情不佳,赏梅的心却不能因此废弃,不能因为心情而错过了大好时光,说不定明天东风一起,梅花就要被吹散、吹尽了呢!

这首词是李清照咏梅词中的上品,在诗词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全词不写梅花开放的盛况,而是从含苞待放直接跳到梅花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人虽然憔悴却依然要赏梅,这是赏梅的奇思。这首词十分能够反映作者晚年流落江南后那种颠沛的心态。

⑵ 渔家傲 李清照是怎样描写梅花的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雪里已知春信至专,寒梅点缀琼枝腻。属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译文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答案有用请采纳哦,谢谢啦!

⑶ 李清照有一首描写梅花的古诗,好像是说她一生的遭遇什么的,感情很深的一首诗,叫什么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⑷ 李清照的梅花词,《临江仙·梅》好在哪里

李清照的梅花词,《临江仙·梅》字面通俗易懂。把男主人公比做春天的和煦东风,而担心自己将成为芳姿憔悴、浓香吹尽的落梅。

⑸ 李清照关于梅的诗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⑹ 为什么李清照唯独特别喜欢梅花她喜欢的原因是啥

前几日,最近热播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复活赛开战。众多姐姐的表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黄龄的《一剪梅》。魅惑登场,仙气飘飘,根本没法不爱。“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这句歌词自带魔性,一直在耳边徘徊。

除了歌词中的“梅花”,古代关于梅花的诗词有很多,梅花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首,以“傲雪风骨”著称,自古被文人所爱。陆游、王安石都写过关于梅花的诗。宋代大才女李清照也特别喜欢梅花,李清照钟情喜欢梅花的原因是以花喻己,激励自己活出自我。

诗人不落俗套,不是一味赞扬寒梅傲雪,而是写出了一种娇媚艳丽的美。此花不与群花比。说明了李清照的心意。

⑺ 《渔家傲》李清照中梅花包含了怎样的意蕴

《渔家傲》,是女词人李清照六首梅词中格调最为轻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满欢快,愉悦的气氛。从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似应为她与丈夫赵明诚屏居青州时所作。词的上片,集中表现了梅花娇和洁的特点,高度赞美了它的风度与资质。
一开头便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显示了梅花的娇洁,不畏酷寒、傲然独放的孤蔷性格。它的开放,报告了春来的喜讯。人们于久寒的严冬之后,满怀欣喜迎接春回之时,定会对梅花这报春之花生出喜爱之情。词人正是抓住了人们盼春的心理,以写寒梅报春入手,巧妙地达到了借春赞梅的用心。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这初开的春梅,花蕾初绽,芳香袭人,好象一个刚刚出浴、洗去脂粉产妆、更显出天然丽质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爱怜。这三句词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梅花“娇”和“洁”的特征。“香脸”句侧重于描写梅花的“娇”;“玉人”句侧重于表现梅花的“洁”。这里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但从每一句的描绘之中,读者不难看出其中含蕴着词人对梅花的酷爱之情。
词的下片,把笔触转到对月夜赏梅的欢悦场面的描写上,既是从侧面赞梅,又直接表现了词人的爱梅之心。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大自然可能也偏爱梅花,所以才有意让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这两旬,创造出一个非常优美的意境:溶溶的月色和皑皑的白雪交相辉映;月光下,雪地上,一树梅花横斜疏瘦,傲然怒放,愈发显示出其冰清玉洁的特殊性格。月色因梅花的点缀更美丽,梅花因月色的映照更娇洁。词人启动浪漫的想象,赋予大自然以情感,说梅花不但为世人所欣赏,‘而且也颇得化育万物的造物者的钟爱,从而进一步咏赞了梅花的高贵不凡。历来词家都十分注重过片处的承接。“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张炎《词源》)此词过片开笔写明月,咏月光,然后顺势下去又写饮酒,似与上片所咏之梅无承接之势,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下片的结构特点:过片处先以“偏有意”和“故教”埋下伏笔,而主旨则扣在结句“此花不与群花比”上,它回贯整个下片,与过片处的伏笔相照应——原来造物主也为梅花的美丽所吸引,“有意”来人间赏梅,因此“故教”月光如泻银般地明亮。于是,月下赏梅饮酒、殷勤劝酒等描写就都有了依傍。在赏梅的场面中虽未着一“梅”字,但梅仍是整个场面的核心。这就不但使人玩味到过片处的“承上启下”含蓄得体,而且首尾呼应,更显出梅的超群不凡,抒发了词人对梅的热爱赞美之情。
面对美好的月夜清景,词人的心境明净,开朗,兴致大发,邀来了诗朋酒侣。“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咏物词大都在上片状物,下片叙事抒情。这首《渔家傲》所取的正是这种结构形式。上片,集中笔墨,采用衬托、比拟等手法,分别描绘了梅花的远姿、近态,概貌、细部,丝丝入扣,形象地勾勒出梅花娇,梅的丽质美姿;下片则倾泻作者对梅花酷爱之情。由于上片状物笔墨集中,突现了事物的特点,下片抒情,才有所依凭,使人觉得词人爱梅,合情、入理,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热点内容
小海棠东北 发布:2025-05-15 01:24:33 浏览:959
陶瓮百合春天 发布:2025-05-15 01:13:39 浏览:454
古梅花 发布:2025-05-15 01:13:37 浏览:406
硬金牡丹 发布:2025-05-15 00:57:34 浏览:627
佛山有花艺培训吗 发布:2025-05-15 00:46:48 浏览:855
猫如果盆景 发布:2025-05-15 00:42:58 浏览:673
吟物诗荷花 发布:2025-05-15 00:39:39 浏览:655
茶花和枇杷花 发布:2025-05-15 00:39:17 浏览:366
龙湖七夕 发布:2025-05-15 00:30:09 浏览:11
幽丁香 发布:2025-05-15 00:21:12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