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和茶花
『壹』 荼蘼和茶靡的区别
是"开到荼縻花事了",有的书籍可能是印刷错误……
所谓开到荼縻花事了,荼縻花开代表着花季的终结。开到荼蘼花事了,就是荼縻花开时,春天那些五色斑斓,美艳不可方物的各类花儿,都悄悄地把喧嚣让给即将到来的如火夏天。
荼縻是最后盛开的,前面的灿烂与它无关,以后的凋零也与它无关,它的归宿是当一朵被遗忘在永恒中的彼岸花。一切事情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就该让它结束,不用加任何限期,如荼縻一样自开自落。
红楼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几个人物的命运。其中就有荼蘼。 麝月抽到一张花签,是“荼蘼——韶华胜极”,背面的诗句是:“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原以为是曹所作,后来方知出自宋代诗人王琪的《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荼蘼的花语是“末路之美”,虽不能与百花比美,但可一支独秀。如此高傲,又如此清秀。
荼蘼花总是开在夏季其它花儿都快凋零的时候开,所以等到荼蘼开尽了,整个花季也都过去了,也就有了现在常说的“开到荼蘼花事了”。
有人说,荼蘼花开,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表示感情的终结。
有人说,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
有人说,花儿的翅膀,要等到死亡才懂得飞翔。
我想人的一生若能真正的遇到一个人为她/他开一次心瓣,然后开开心心,等着凋谢或结果就足够了。 哪怕只是一场荼蘼花事,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亦舒有一本流行读物叫《开到荼蘼》。王菲的一首歌也叫《开到荼蘼》,是林夕填的词。
『贰』 曼珠沙华、彼岸花和荼蘼的区别
曼珠沙来华、彼岸花就是同一种花源,真正学名叫红花石蒜,科属: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石蒜属 。
荼蘼 (tú mí)就是常见的山蔷薇,也有地方叫佛见笑, 科属: 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e)
最简单的区别就是不同科不同属,样子也完全不同,
彼岸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
荼蘼
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的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供欣赏。
『叁』 花开荼靡是什么意思啊
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荼蘼是一种伤感的花。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它开了也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三春过后诸芳尽”,开花的季节也就结束了。花开总是形容女子的青春将逝,或是感情到了尽头。
荼蘼是一种蔷薇科的草本植物,春天之后,往往直到盛夏才会开花。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靡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3)荼蘼和茶花扩展阅读:
茶靡花的花语是末路之美,茶靡花是一种非常伤感的花,茶靡花一般是春天中最后开花的植物,它的到来寓意着一个季节的结束,就像女孩子的青春一样逝去了就再也回不来,它也表示一段感情走到了尽头再无挽回的余地。所以也算是世界上花语最黑暗的花。
荼蘼的花语是“末路之美”,虽不能与百花比美,但可一支独秀。如此高傲,又如此清秀。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
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繁盛之后留下的也许是一片颓败又或许是归于平淡最后的美丽总是动人心魄荼靡的寂寞,是所有花中最持久、最深厚、也是最独特的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荼蘼花总是开在夏季其它花儿都快凋零的时候开,所以等到荼蘼开尽了,整个花季也都过去了,也就有了现在常说的“开到荼蘼花事了”。
『肆』 与荼蘼类似的花
佛经里经常出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陀罗专花,摩诃曼殊沙花。人们一般属知道曼陀罗花是茶花的一个品种,很少有人知道曼殊沙花的,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 是上坟的日子。 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吧。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黑色的曼陀罗花代表无法预知的死亡或者劫难 也代表绝望的爱恋.红色的曼佗罗花就是平常说的彼岸花."相传彼岸花是一种没有叶子却开着花的植物,又名曼珠沙华
所以最接近荼蘼花应该是曼珠沙华
『伍』 荼蘼和荼靡的区别
荼靡抄是荼蘼的同义词,单说“袭蘼”和“靡”字的区别如下:
1、蘼,拼音:mí
荼蘼,(tú mí)物种名称。别名悬钩子蔷薇、山蔷薇等。蔷薇科蔷薇属植物。荼蘼花开意蕴末路之美。
2、靡,拼音:mí/mǐ
基本字义: 1. 浪费,奢侈:~荡。~费。侈~。2. 分散:~散(消灭)。3. 古同"糜",糜烂。
(5)荼蘼和茶花扩展阅读:
荼蘼花语——末路之美
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荼蘼是一种伤感的花。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它开了也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三春过后诸芳尽”,开花的季节也就结束了。花开总是形容女子的青春将逝,或是感情到了尽头。
『陆』 荼蘼和茶糜有区别吗
错别复字吧...是荼蘼不是荼糜
<开到荼蘼>是王菲的一首歌和亦舒制的一本书
其实荼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草本植物
荼蘼的叶在植物学上有个名字叫奇数羽状复叶,一般小叶3至5枚,和某些蔷薇的叶近似,只是叶缘有些皱缩.花期很晚.
不知怎的就被别人用成形容词,指快要凋谢的时候.因为花期晚,大概原意是春天的凋谢.
我以前就很喜欢用,比如"蓝蝴蝶花荼蘼地开"
不过被语文老师骂过多次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病句.
关于荼蘼的诗词
元人华幼武《荼蘼歌》 “荼蘼饱浥春雨膏,玲珑羽刻英琼瑶。”
宋人王十朋《点绛唇。韵香荼蘼》“羽盖垂垂,玉英乱簇春光满。”
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见饷》“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放翁《东阳观荼蘼》“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荼蘼压架开。吴地春寒花见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苏辙《次韵咏荼蘼》里“蜀中荼蘼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百花已过春欲暮,燕坐绳床空叹息”
朱淑真“花神未许春归去,故谴仙姿殿众芳。”(《咏荼蘼》)。
『柒』 “荼蘼”和“荼靡”是同一种花吗
是同种
『捌』 荼蘼花与曼珠沙华有什么关系
人世间最美的两中花:荼蘼花和彼岸花,其实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花,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奇特性,有着同样的典故和神奇的面纱
彼岸花又名曼珠沙华(manjusaka}是天界的四华之一,乱坠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名字来自梵语,开在阴间黄泉路上的一种花
彼岸花,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轮回的说法,据说彼岸花神奇有魔力:花开开彼岸,花开一千年.. 花落一千年.. 叶与花两不相见,春天是求根,夏天求叶,秋天求花,冬天才慢慢退去,是一种很奇特的花,色泽妖艳,红艳奇特,花开于夏秋之交,叶落花开,花落叶发,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花期近于秋分,在民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
整大片整大片盛开着的彼岸花,通红通红就像血的海洋,无时不让人连起幻想地狱的赤红,触目惊心,据说这种花 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只开于黄泉路上的花,所以也叫幽灵之花,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通向幽冥之狱,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传说从前,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鬼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正因为他丑,姑娘并不爱他,出于爱恋,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来,后来,来了一个武士,他救出了姑娘并与她相爱,而同时,武士用剑斩杀了鬼。鬼的血溅在乱草丛中,一种红黑相间的花从此便在那里绚丽地绽放开来,死了也依然爱着姑娘,不愿离去于是,便开在了地狱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里是死去的人忘却今生情缘,转身投胎来世的地方……那一夜 ,梦中相会 ,你是白色无根莲 ,我是红色彼岸花 ,你苍白如雪 ,我妖红似血 ,你落落于天山镜池水沄沄 ,我寞寞在幽冥黄泉路漫漫 ,那一刻 爱上你 ,命里劫数 ,无路可逃 ,无所可逃 ,我会一直等 ,三千日斗转星移 ,你终于老去 ,我依旧沦陷
传说中:彼岸花也是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于是便开在了黄泉路上,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彼岸花是一种怪花,所以也有着引魂之花的说法
彼岸花属于石蒜科(Lycoris Herb),它有白色,**,大红色,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5至7朵小花组成,花瓣反卷如龙爪,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喜欢盛开在墓地附近,阴暗潮湿的地方,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
有夏季休眠习性,但根茎有毒,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不可随意食用,但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虽有毒性,但是球根经过处理可以食用,也作为药材来使用。
从石蒜的根茎中提取“加兰他敏”可用以治疗小儿麻痹症,国外已开始利用,我国专家也在深入开展研究,开发药物造福人类。
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红花石蒜鳞茎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有生命危险。
属名是希腊神话中女海神的名字。因为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彼岸花开 ,花开彼岸时, 只一团火红; 花开无叶, 叶生无花; 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 独自彼岸路。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花开的时候,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 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
从那以后,蔓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只开在黄泉路上的花,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跌入诅咒的轮回。
佛说彼岸 ,无生无死 ,无若无悲 ,无欲无求 ,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及乐世界 ,而有种花 ,超出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之中 ,生于弱水彼岸 ,无茎无叶 ,绚灿绯红
佛说那是彼岸花 ,永远在彼岸悠然绽放 ,此岸心 唯有在此岸兀自彷徨 ,多少烟花事 尽付风雨间 ,多少尘间梦 尽随水东转 ,看见的熄灭了 消失的记住了 ,开到荼靡,花事了…… 留下的记忆不过是一地花瓣…… 风吹走了,就没有了……
你来到渡口 ,前方暗河黑水潺湲 ,投以我浅浅一笑 ,孟婆汤碗已空 ,你踏上奈何桥 ,心静如水 ,心沉如石 ,我合上乱花枝 ,心痛破碎 ,心死无望 ,我脉脉花香的缠绵 ,抵不过苦涩寡汤的忘却 ,我还活着 ,没有灵魂只有肉体 ,却坚持爱你 ,那一刻 爱上你 ,命里劫数 ,无路可逃 ,无所可逃 ,我会一直等 ,三千日斗转星移 ,你终老去
传说中,的“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 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费的,没有路费的灵魂将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会被船夫丢进“三途河”。那些无法渡河的灵魂在轮回欲望的驱使之下,会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没有浮力,而且还具有能够腐蚀灵魂的剧毒。那些下水的灵魂将永远没有上岸的机会了,只能变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远无法转生的痛苦和彻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对其它还有轮回希望的灵魂产生了妒忌。只要有灵魂落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其拉入河底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水鬼。
在日本在日高市巾着田盛开彼岸花,之前在 Yahoo Travel 有看过介绍 秋天赏红叶之外,也可以去看看盛开的彼岸花 日经新闻也有报导过,现在的品种推测为两千多年前,自中国运来北九州 由于「秋彼岸」之时开花,因而称之「彼岸花」 彼岸花字面上看来,后来常常也被用为佛教的「彼岸」之意 有毒性的关系,有种在农地旁边,防老鼠之类的小动物 为了小朋友的安全,也常被种植在远离的墓地周边 因此也称为「死人花」shibito bana 另外也有,幽灵花yuurei bana,地狱花jigoku bana,天盖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等众多别名 不难见出外型与特性给日本人很多想像空间,引申出现在这么多意思
曼珠沙华(manjusaka)——红色彼岸花
曼陀罗华(mandarava)——白色彼岸花
曼珠沙华----
颜色有如鲜血,是种灵异气氛很重的花,被认为是不祥的植物
它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
或者是因为它深艳鲜红的色泽让人联想到血,也或者是因为它的鳞茎含有剧毒,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与“疯狂、血腥”之类的概念相联系起来的。桑原水菜笔下写到景虎自杀的瞬间,看到喷出的鲜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
【花语】日本花语:“悲伤回忆” 朝鲜花语:“相互思念” 中国花语:“优美纯洁它美丽而忧伤的名字来自法华经
而荼蘼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呢?
花开春天与秋天交季,它等百花争春完了才开,是花季里最后盛开的一种花,雪白色,俗名十里香,“十里飘香,香雪海”
荼蘼花通常拿来比喻人间的爱情可遇不可求,春末夏出而开,所谓“开到荼蘼花事了”意为荼蘼花开时,春天那些五色斑斓,美艳不可方物的各类花儿,都悄悄地把美丽让给最后而开的荼蘼
“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
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背面被柔毛,托叶与叶柄贴生,荼縻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浓,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入秋后果色变红。宜作绿篱,也可孤植于草地边缘。果可生食或加工酿酒。供观赏,也做酴醿
根含鞣质,可提取栲胶。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炼香精油。 喜温暖向阳,多生于海拔500-1300米间的山坡、路边、草坡或灌丛中。耐旱,怕涝。可用压条或扦插繁殖 荼蘼不争春,寂寞最开晚,因为它是花季里最后盛开的一种花 ,
荼蘼之名始见于北宋,原产于我国,但现在很少人知道,荼蘼花有一个典故,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有名的花木,甚至曾有人拿它来与牡丹媲美,说酴醿应该取代牡丹为花王,
陆游有诗:
“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对酴醿的评价是很高 因其色香俱美,古人给她取了不少好名字:佛见笑、独步春、白蔓君、雪梅墩等等。
宋代王淇的那首七绝“春暮游小园”读起: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荼蘼诗多首,其中把荼蘼比作香雪,赞美它的冰清玉洁:
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
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
休休莫劚西庄柳,放上松梢分外佳。
暗窃冰心又履涯,风舟不系远流笳。
红蔷问雨拼焚锦,老絮和诗漫煮茶。
应有纤魂噙病语,却无只字写繁花。
梦赊一瓣浮潮去,却染荼縻共紫纱。
而毛滂《南歌子·席上和衢守李师文》
说荼蘼花香扑酒尊:
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
淡烟疏雨冷黄昏。
零落荼蘑花片损春痕,润入笙箫腻,春余笑语温。
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
所以有人说,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用了诗句“开到荼蘼花事了”意指花事到了尽头,有完结的意思;荼蘼花开在春末夏初,恰好是花季的最后。
可见荼蘼是一种色彩淡雅却又芳香馥郁的出俗的花。《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最大者名佛见笑。南番有蔷薇露云,是此花之露水,香馥异常。”可以证实。
这个世界上真的很奇怪,无奇不有,因为在我的家乡常看到这些花,小时候我很喜欢采花,也很喜欢询问他们的药性,心存好奇,但没人解说,因为很少人知道所以好奇,有了深刻的影像,但真的是很少人真正知道这两种花,告诉你吧荼蘼花:等茶叶采完修建时便可以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这个名字也是我现在才得知的
『玖』 与“荼蘼花”意思相近的花有哪些或者“荼蘼”有哪些叫法
荼蘼花开代表女子青春已逝,也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终结。爱到荼蘼,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在古人眼中是美丽与灭亡的共同体,即“死亡爱之花”。 佛语云:开到荼蘼。更有人说在佛教中,荼蘼即是彼岸花(曼珠沙华):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无爱无恨的境界(涅磐)好比彼岸。 然而那些彼岸花,每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会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荼蘼:一作酴釄,蔷薇科落叶亚乔木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攀缘茎,茎绿色,茎高四五尺,自根丛生,新枝及叶柄有刺。羽状复叶,有五片椭圆形小叶,羽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粗锐锯齿,因叶面有多侧脉,以致成皱纹。春尽夏初开花,花单生,背面被柔毛,重瓣,白或浅黄色,甚美。托叶与叶柄贴生,全缘。伞房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果近球形,入秋后果色变深红。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荼縻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浓。 《花镜》言“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一朵荼靡,一枝彼岸花。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拾』 “荼靡”和“茶靡”的区别是什么
【荼蘼】
tú
mí拉丁学名
Rosa
rubus
。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的刺。羽状复内叶,小叶椭圆形,花白容色,有香气。供欣赏。也作酴醾。形容事情‘花开荼靡’结局并没想象完美。往往是伤心散场。
茶靡应该也是指荼蘼花因为古诗小重山写到“谢了茶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