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谱目录
❶ 苏轼所有词的目录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浣溪沙_蔌蔌衣巾落枣花
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
减字木兰内花容 春月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
浣溪沙 寓意
浣溪沙 即事
西江月 重九
西江月 顷在黄州
定风波
阮郎归 初夏
鹧鸪天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醉落魄 离京口作
南乡子 送述古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南乡子 自述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 密州上元
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临江仙 夜归临皋
渔家傲 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江城子 别徐州
行香子 过七里滩
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
洞仙歌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满江红 江汉西来
满江红 怀子由作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贺新郎 夏景
❷ 知不足斋丛书的目录
御览阙史二卷 唐 高彦休 撰 覆明钞本 以小山堂钞本参校
孝经一卷 汉 孔安国 传 日本 太宰纯 音 乾隆四十一年 据享保十七年刊本刊
寓简十卷 宋 沈作喆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明姚舜咨钞校本刊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 宋 吴仁杰 撰 乾隆四十一年 覆明叶石君钞本 以抱经堂本校 刊
涉史随笔一卷 宋 葛洪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旧钞本刊
客杭日记一卷 元 郭畀 撰 乾隆三十七年 据厉攀榭手钞本刊
韵石斋笔谈二卷 明 姜绍书 撰
七颂堂识小录一卷 淸 刘体仁 撰 公是先生弟子记一卷 宋 刘敞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旧钞宋淳熙本刊
经筵玉音问荅一卷 宋 胡铨 撰
【上“巩”下“石”】溪诗话十卷 宋 黄彻 撰 朱竹垞钞本
独醒杂志十卷 宋 曾敏行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淳熙十三年刊本刊
梁溪漫志十卷 宋 费衮 撰 乾隆四十年 据周松霭藏景宋嘉泰本刊
赤雅三卷 明 邝露 撰 乾隆三十四年 刊
诸史然疑一卷 淸 杭世骏 撰 乾隆四十五年 刊
榕城诗话三卷 淸 杭世骏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朱朗斋手钞本刊 入蜀记六卷 宋 陆游 撰 旧钞本
猗觉寮杂记二卷 宋 朱翌 撰 乾隆四十一年 据何义门校本刊
对牀夜语五卷 宋 范晞文 撰 乾隆三十七年 覆旧钞本 以明活字本校 刊
归田诗话三卷 明 瞿佑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明刊本刊
南濠诗话一卷 明 都穆 撰 乾隆三十九年 覆明黄桓本文衡山本合校 刊
麓堂诗话一卷 明 李东阳 撰 乾隆四十年 据倪建中钞本刊
石墨镌华八卷 明 赵崡 撰 乾隆三十九年 刊 孙子算经三卷 唐 李淳风 等奉敕注释 乾隆四十二年 据汲古阁景宋本刊
五曹算经五卷 □ 阙名 撰 唐 李淳风 等奉敕注释 乾隆四十二年 据汲古阁景宋本刊 钓矶立谈一卷 宋 史□ 撰 乾隆四十三年 据汲古阁钞本刊
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 宋 张齐贤 撰 乾隆四十一年 据吴氏池北草堂校本刊
四朝闻见录五卷 附录一卷 宋 叶绍翁 撰 旧钞本
金石史二卷 明 郭宗昌 撰
闲者轩帖考一卷 淸 孙承泽 撰 淸虚杂著三种三卷 补阙一卷 宋 王巩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据宋本及朱竹垞钞本刊
补汉兵志一卷 宋 钱文子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据旧钞本刊
临汉隐居诗话一卷 宋 魏泰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据明钞足本刊
滹南诗话三卷 金 王若虚 撰
归潜志十四卷 金 刘祁 撰 乾隆四十四年 覆传钞莱阳赵氏本 以文瑞楼抱经堂诸本校 刊
黄孝子纪程二卷 明 黄向坚 撰
虎口馀生记一卷 明 边大绶 撰
澹生堂藏书约一卷 坿流通古书约一卷 明 祁承? 撰 淸 曹溶 撰坿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一卷 淸 释道济 撰 玉壶淸话十卷 宋 释文莹 撰 乾隆四十五年 据吴枚庵校本刊
愧郯录十五卷 宋 岳珂 撰 乾隆四十八年 据宋本刊
碧鸡漫志五卷 宋 王灼 撰 钱遵王陆绍曾校足本
乐府补题一卷 宋 阙名 辑
蜕巖词二卷 元 张翥 撰 厉樊榭校本 论语集解义疏十卷 魏 何晏 集解 梁 皇侃 义疏 日本刊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 宋 吴仁杰 撰 乾隆四十五年 据邵南江藏宋刊本刊
游宦纪闻十卷 宋 张世南 撰 乾隆四十八年 据卢抱经校本刊 张丘建算经三卷 □ 张丘建 撰 北周 甄鸾 注 唐 李淳风 等奉敕注释 唐 刘孝孙 细草 乾隆四十五年 据汲古阁景宋钞本刊
缉古算经一卷 唐 王孝通 撰并注 乾隆四十五年 据汲古阁景宋钞本刊
默记一卷 宋 王铚 撰 叶石君钞本
南湖集十卷 附录三卷 宋 张镃 撰 乾隆四十六年 据朱朗斋钞校永乐大典本刊
苹州渔笛谱二卷 宋 周密 撰 毛斧季钞校本 金楼子六卷 梁 世祖萧绎 撰 永乐大典本
铁围山丛谈六卷 宋 蔡绦 撰 乾隆四十六年 覆雁里草堂钞本 以璜川吴氏涉园张氏钞本校 刊
农书三卷 宋 陈旉 撰 小山堂钞本
蚕书一卷 宋 秦观 撰 万作霖钞本
於潜令楼公进耕织二图诗一卷 附录一卷 宋 楼璹 撰 万作霖钞本
湛渊静语二卷 元 白珽 撰 何义门钞本
责备馀谈二卷 明 方鹏 撰 续孟子二卷 唐 林愼思 撰 吴枚庵钞本
伸蒙子三卷 唐 林愼思 撰 吴枚庵钞本
麟角集一卷 附录一卷 唐 王棨 撰 丁松斋校本
兰亭考十二卷 坿羣公帖跋一卷 宋 桑世昌 辑 乾隆四十七年 据柳大中影宋本刊
兰亭续考二卷 宋 俞松 辑 柳大中影宋本
石刻铺敍二卷 宋 曾宏父 撰 乾隆四十七年 覆嘉定钱氏海盐张氏本 沈大成临何义门评本合校 刊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一卷 淸 张泰来 撰 厉樊榭钞本
江西诗派小序一卷 宋 刘克庄 撰 桐华馆宋本
万柳溪边旧话一卷 宋 尤? 撰 朱朗斋校本 诗传注疏三卷 宋 榭枋得 撰 吴长元辑本
颜氏家训七卷 坿考证一卷 北齐 颜之推 撰 宋 沈揆 撰考证 述古堂影宋本
江南馀载二卷 宋 阙名 撰 永乐大典本
五国故事二卷 宋 阙名 撰 明剑光阁钞本
故宫遗录一卷 明 萧洵 撰 明赵淸常钞本
伯牙琴一卷 续补一卷 宋 邓牧 撰 乾隆五十一年 刊
洞霄诗集十四卷 元 孟宗宝 辑 厉樊榭校元刊本
石湖词一卷 补遗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花外集一卷 卽碧山乐府 宋 王沂孙 撰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一卷 宋 段昌武 撰 朱竹垞藏本
离骚集传一卷 宋 钱杲之 撰 宋本
江淮异人录一卷 宋 吴淑 撰 乾隆五十二年 刊
庆元党禁一卷 宋 阙名 撰 永乐大典本
酒经三卷 宋 朱肱 撰 吴枚庵钞足本
山居新话一卷 元 杨瑀 撰 元刊本
鬼董五卷 宋 沈□ 撰 乾隆五十一年 刊
墨史三卷 元 陆友 撰
龚安节先生画诀一卷 淸 龚贤 撰
画筌一卷 淸 笪重光 撰 淸 王翚 同评 淸 恽格 同评
今水经一卷 表一卷 淸 黄宗羲 撰 藳本
佐治药言一卷 续一卷 淸 汪辉祖 撰 乾隆五十一年 据藳本刊 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 宋 岳珂 撰
元眞子三卷 唐 张志和 撰 卢召弓校本
翰苑群书二卷 宋 洪遵 辑 覆宋刊本 卢召弓校
朝野类要五卷 宋 赵升 撰 武英殿聚珍本
碧血录二卷 坿周端孝先生血疏贴黄册一卷 明 黄煜 辑 淸 阙名 辑坿录 卢召弓校本 逍遥集一卷 宋 潘阆 撰 永乐大典本
百正集三卷 宋 连文凤 撰 永乐大典本
张子野词二卷 补遗二卷 宋 张先 撰 乾隆五十三年 据绿斐轩钞本刊
贞居词一卷 元 张雨 撰 厉樊榭钞本 籁纪一卷 陈 陈叔齐 撰
潜虚一卷 坿潜虚发微论一卷 宋 司马光 撰 宋 张敦实 撰坿录 宋淳熙刊本
袁氏世范三卷 坿集事诗鉴一卷 宋 袁采 撰 宋 方昕 撰坿录 乾隆五十五年 据袁氏家乘本刊
天水冰山录一卷 坿钤山堂书画记一卷 明 严嵩 撰 明 文嘉 撰坿录 吴枚庵藏周石林钞本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 坿修唐书史臣表一卷 宋 吴缜 撰 淸 钱大昕 校并撰坿录
洞霄图志六卷 宋 邓牧 撰 元刊本
聱隅子歔欷琐微论二卷 宋 黄晞 撰 芳椒堂藏宋刊本
世纬二卷 明 袁袠 撰 五砚楼传钞阁本 皇宋书录三卷 外篇一卷 宋 董史 撰 小山堂藏本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 坿附录一卷 宋 徐兢 撰 旧钞本
武林旧事十卷 宋 周密 撰 乾隆五十八年 覆惠氏藏元钞本 以明刊本参校 刊
钱塘先贤传赞一卷 宋 袁韶 撰 五代史纂误三卷 宋 吴缜 撰 永乐大典本
岭外代答十卷 宋 周去非 撰 永乐大典本
南窗纪谈一卷 宋 阙名 撰
苏沈内翰良方十卷 宋 苏轼 撰 宋 沈括 撰 乾隆五十八年 据吴郡程氏藏足本刊
浦阳人物记二卷 明 宋濂 撰 浦阳戴氏藏本 宜州乙酉家乘一卷 宋 黄庭坚 撰 乾隆五十九年 刊
吴船录二卷 宋 范成大 撰
淸波杂志十二卷 别志三卷 宋 周煇 撰 覆曹彬侯钞本 以姚舜咨本校
蜀难叙略一卷 淸 沈笋蔚 撰
灊山集三卷 补遗一卷 宋 朱翌 撰 永乐大典本
颐菴居士集二卷 宋 刘应时 撰 文苑英华辩证十卷 宋 彭叔夏 撰 乾隆六十年 据顾涧薲校景宋本刊
诗纪匡谬一卷 淸 冯舒 撰
西塘集耆旧续闻十卷 宋 陈鹄 撰 乾隆十八年 覆丁小疋吴枚庵藏本合校 刊
山房随笔一卷 元 蒋子正 撰 明初钞本
勿菴历算书目一卷 淸 梅文鼎 撰
黄山领要录二卷 淸 汪洪度 撰
世善堂藏书目录二卷 明 陈第 撰 乾隆六十年 据陈氏原本刊 测圆海镜细草十二卷 元 李冶 撰 嘉庆三年 据李尚之校本刊
芦浦笔记十卷 宋 刘昌诗 撰 嘉庆三年 据明小草斋钞本刊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 淸 吴兰庭 撰
山静居画论二卷 淸 方薰 撰
茗香诗论一卷 淸 宋大樽 撰 孝经郑注一卷 坿补证一卷 汉 郑玄 撰 日本 冈田挺之 录 淸 洪颐煊 撰补证 嘉庆六年 据日本刊本刊
孝经郑氏解一卷 汉 郑玄 撰 淸 臧庸 辑
益古演段三卷 元 李冶 撰 李尚之校本
弧矢算术细草一卷 淸 李锐 撰
五总志一卷 宋 吴炯 撰
黄氏日抄古今纪要逸编一卷 宋 黄震 撰 钱塘施氏传钞小山堂本
丙寅北行日谱一卷 明 朱祖文 撰
粤行纪事三卷 淸 瞿昌文 撰
滇黔土司婚礼记一卷 淸 陈鼎 撰
三山郑菊山先生淸隽集一卷 宋 郑起 撰 元 仇远 选
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一卷 锦钱馀笑二十四首一卷 宋 郑思肖 撰 元刊本
郑所南先生文集一卷 宋 郑思肖 撰 元刊本 重雕足本鉴诫录十卷 後蜀 何光远 撰 嘉庆八年 覆天籁阁藏宋本 王士禛校 刊
侯鲭录八卷 宋 赵令畤 撰 嘉庆八年 覆旧钞本 以明刊本校 刊
松窗百说一卷 宋 李季可 撰 嘉庆八年 据旧钞本刊
北轩笔记一卷 元 陈世隆 撰
藏海诗话一卷 宋 吴可 撰 永乐大典本
吴礼部诗话一卷 元 吴师道 撰 小山堂钞本
画墁集八卷 补遗一卷 宋 张舜民 撰 永乐大典本 读易别录三卷 淸 全祖望 撰
古今伪书考一卷 淸 姚际恒 撰
渑水燕谈录十卷 宋 王辟之 撰 赵淸常藏本
揽辔录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嘉庆十年 据嘉靖中卢襄刊本刊
骖鸾录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嘉庆十年 据嘉靖中卢襄刊本刊
桂海虞衡志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北行日录二卷 宋 楼钥 撰
放翁家训一卷 宋 陆游 撰
庶斋老学丛谈三卷 元 盛如梓 撰 嘉庆十年 覆汪西亭藏本 以钱功甫钞本校 刊
湛渊遗稾三卷 补一卷 元 白珽 撰 淸 沈景梁 辑 嘉庆八年 刊
赵待制遗稾一卷 坿王国器词一卷 元 赵雍 撰 元 王国器 撰坿录 吴尺凫钞本
滦京杂咏二卷 元 杨允孚 撰 嘉庆十年 据明钞本刊
阳春集一卷 宋 米友仁 撰
草窗词二卷 补二卷 宋 周密 撰 吹剑录外集一卷 宋 俞文豹 撰 范尧卿钞本
宋遗民录十五卷 明 程敏政 辑 旧钞本
天地闲集一卷 宋 谢翱 辑 旧钞本
宋旧宫人诗词一卷 宋 汪元量 辑 旧钞本
竹谱详录七卷 元 李衎 撰 嘉庆十三年 据明钞本刊
书学捷要二卷 淸 朱履贞 撰 嘉庆十三年 刊 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 坿校补一卷 清 顾广圻 撰校补 宋 孙奕 撰 嘉庆十六年 据孙怡谷卢召弓校本顾涧薲补校本刊
霁山先生集五卷 首一卷 拾遗一卷 宋 林景熙 撰 元 章祖程 注 嘉庆十五年 据校补明刊本刊 五行大义五卷 随 萧吉 撰 嘉庆十八年 据日本佚存丛书本
负暄野录二卷 宋 陈槱 撰
古刻丛钞一卷 明 陶宗仪 撰 李南涧藏本
梅花喜神谱二卷 宋 宋伯仁 撰 宋刊本
斜川集六卷 附录二卷 订误一卷 宋 苏过 撰 乾隆五十三年 据吴长元校钞永乐大典本刊 附录嘉庆十五年 刊 道命录十卷 宋 李心传 辑
曲洧旧闻十卷 宋 朱弁 撰
字通一卷 宋 李从周 撰
透帘细草一卷 □ 阙名 撰
续古摘奇算法一卷 宋 杨辉 撰
丁巨算法一卷 元 丁巨 撰
缉古算经三卷 唐 王孝通 撰并注 淸 张敦仁 细草 云林石谱三卷 坿绉云石图记一卷 宋 杜绾 撰 淸 马汶 撰坿录 嘉庆十九年 刊
梦粱录二十卷 宋 吴自牧 撰
静春堂诗集四卷 坿红蕙山房吟稾一卷 元 袁易 撰 淸 袁廷梼 撰坿录 梧溪集七卷 补遗一卷 元 王逢 撰 道光三年 刊
困学斋杂录一卷 元 鲜于枢 撰 克庵先生尊德性斋小集三卷 补遗一卷 宋 程洵 撰
麈史三卷 宋 王得臣 撰
全唐诗逸三卷 日本 河世宁 辑 道光三年 刊
中吴纪闻六卷 宋 龚明之 撰
广释名二卷 淸 张金吾 撰
馀姚两孝子万里寻亲记一卷 淸 翁广平 撰
画梅题记一卷 淸 朱方蔼 撰
《赌棋山庄词话》中记载“吴子律曰: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元大德己亥孙粹然、张公俊刊於广信书院,曾於知不足斋见写本。”知不足斋丛书还收宋人词集。
❸ 有谁看过《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的象棋
一、《百变象棋谱》 《百变象棋谱》是一部古老的象棋残(排)局谱,仅从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按式重刊”的时间算起,距今已有460余年,可见原谱成书的时间还要早些。现存的《百变》版本,有文秀堂、兴发堂、同盛栈和霁月山房等。该谱由龙祖氏校编。原谱一卷共70局,其中胜局9局,和局61局。《百变》的记谱方法,是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如车进将,马河界,象走边等。其局势较为简单,适宜初学者阅读。 后来有《百变奇观》一卷70局,经考其局势着法,均与《百变》无异。 二、《适情雅趣》 《适情雅趣》(简称《适谱》或《适》),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刊印。明金陵徐芝选、会稽陈学礼校正。全书共10卷,其中卷1至卷6为象棋残局图式,共550局,卷7、卷8为前550局着法,卷9、卷10为全局谱。《适谱》有胜局466局,和局84局,在和局中有79局为一着定和,两局为实用残局。着法精妙,图势适用,对提高读者中、残局攻杀技巧很有作用。 三、《韬略元机》 《韬略元机》成书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初期,棋谱学家张自文等根据古谱及民间江湖排局选辑而成。30年后由其子张惠春校刻。全书6卷,前4卷为排局,后2卷为全局。计有排局204局,其中胜局108局,和局96局。《元谱》从内容上看,以由明代残局大都以杀局为主转变为以和局为主,这是一个新的发展,为以后高级残(排)局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心武残编》 《心武残编》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刊印。清薛丙撰写,吴绍龙校阅。全书共6卷,前两卷为棋局图式,后4卷为着法。全书148局均为和局。《心谱》在和局中,又分正和(彼此终无胜着)、纷和(一将一闲)及徉和等3种。《心谱》的特点是:归类编排得体,着法洗炼深奥,把残(排)局的研究推向深化,使象棋艺术更富有生命力。《心谱》后附凡例16则,可帮助读者领会古谱棋规和各项要点。 五、《百局象棋谱》 《百局象棋谱》是一部版本最多,流行很广的象棋残局谱,其版本有九思堂藏版、竹秀山房文余梓行、静观斋竹秀山房等十余种。该谱最早刻印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清三乐居士编。全书共8卷,分4册,计排局107局。清末民初,城乡艺人设摊摆棋的残局,大都取材于《百局》。 清末有木刻本《效古子象棋谱》,分上、下两册共19局,全系选自《百局》。 六、《竹香斋象戏谱》 《竹香斋象戏谱》最早刊印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清张乔栋编。原为两集本,一集84局,二集76局,共160局。后经整理,增加第三集计48局,合三集为208局。刻印后作者慊然叹曰:“是何以益人世哉!吾为此聊以寄吾兴而已。”于是又反复修改,将初集删除6局,二集删除6局,遂为三集196局本。不久,作者去世,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由其子张景煦将《竹谱》再次刊印。 清代象棋谱中,有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全局谱首推王再越的《梅花谱》,排局谱要算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了。《竹谱》布子严巧,着法离奇曲折,正如前辈名手们所说:“它具有相生相克,虚实厅正,起伏顺逆之机。”《竹谱》对人们象棋水平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七、《渊深海阔象棋谱》 《渊深海阔象棋谱》手抄本。著成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清陈文乾编。公元1964年国家体委刘国斌同志从北京古旧书店购得此珍贵孤本,目前仅有极少数油印本。《渊谱》主要是收集整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排)局名作,汇编而成。全书共10卷,371局,其中胜局110局,和局261局。 八、《棋谱秘录》 《棋谱秘录》有木版本,宝翰楼刊行,刊行时间不详。石室道人刘孔敦著。全谱分乾、坤、和三集计207局,其中乾集72局、坤集68局,皆为胜局,和集67局。《秘谱》刊行时间,考其序中所云:“皆博取古势而参订之,去繁就简,去难就易。”验其现存孤本版式和纸张,当系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约在公元1820年即《心谱》、《竹谱》问世之后。 九、《新增神妙变化象棋谱》 《新增神妙变化象棋谱》于清同治五年(约公元1866年)刊印,无作者姓氏。全书共55局,其中胜局21局,和局34局。《神妙》多属短小精悍佳构,有近三分之二的棋局与《百变》图、名同。 十、《蕉窗逸品》 《蕉窗逸品》木刻本刊印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该谱扉页中行书写“象戏新谱”四个大字,右行有“《蕉窗逸品》第四”字样,左下方刻“松籁阁藏板”。编者清隐橘斋主人,即当时有名的学者顾舜臣。全谱分正、外两编,据作者“序云”云:“正编是和局,外编是劣局,观正局以识绳墨之从,观劣局以悟毫厘之失”,全书10局。《逸品》有“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跨海征东”等10个江湖排局,大体取材于《百局》。着法以90胩字一首词作为线格位置的记号,类似王著《梅花谱》记谱方法。 十一、《蕉竹斋汇编》 《蕉竹斋汇编》相传是清代中叶杭州棋手孟尝门客所辑,靠手抄流传,向无刻本。因系手抄,各有所取舍,所以后来有:“薛本97局”、“吴本37局”、“杭本21局”,等等。这些版本有的有图无着,有的局名各异,有的着法谬误,极不一致。公元1975年秋,魏子丹、杨明忠、丁章照等三同志在福州又发现一本1910年的手抄本——《蕉竹斋象棋谱》(这是福州薛兴顺家藏珍本,他们将上述版本经过整理,命名《蕉竹斋汇编》油印成册,共114局,其中胜局22局,和局92局。 十二、《湖涯集》 《湖涯集》不知系何人编集,其成书年月亦难查考。原抄本是杭州许有之赠与上海屠景明同志的。原抄本年代已久,底面皆无,内中亦有残缺,更无序跋目录可寻。后得知杭州胡锦炎有藏本《橘中秘残局》,内容全与《湖涯集》相同,后经上海杨明忠、福州魏子丹组织整理,油印成册。《涯谱》共57局,其中胜局16局,和局41局。
❹ 中国象棋中,有哪些著名棋谱如题 谢谢了
楼上答的棋谱我基本上都有电子版.万宝全书,会珍阁,棋谱秘录等有限的几种没有
满意请采纳
❺ 四大名著目录全
四大名著是指四部著名小说的统称。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专《水浒传》、《西游记》属、《红楼梦》。
欧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
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 。
❻ 中国象棋中,有哪些著名棋谱
楼上答的棋谱我基本上都有电子版.万宝全书,会珍阁,棋谱秘录等有限的几种没有
❼ 邵康节梅花易数的图书目录
《易经》演绎的大千世界
八卦演绎的生活百态
编者序 邵康节:空前绝后的易学大师
本书内容导航
导读一 易学基础知识:邵康节易数来源 1.感受中国第一经: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2.《易经》初探:太极、两仪与四象
3.《易经》再探:五行与天干地支
4.《易经》三探:从八卦到六十四卦
5.《易经》四探:象数与义理
6.《易经》的应用:占卜法
7.占卜法的意义:政治与道德
8.占卜法总原则:无疑不卜,筮不过三
9.占卜的历史:《易经》占卜的演变
10.干支与八卦的结合:纳甲法
11.八宫与月相:两种纳甲法
12.草木之中的奥秘:揲蓍成卦法
13.最简单的卜筮法:金钱卦法
导读二 邵康节易数概说:象数易学的代表 1.名士风范:邵康节象数易学大师
2.从陈抟老祖说起:邵雍的师承与哲学思想
3.邵氏著述:象数易学理论的“宝藏”
4.邵氏易学的应用:《梅花易数》
5.存疑之处:关于《梅花易数》的考辨
卷一 入门篇:梅花易数基础知识
第一章 邵氏易学基础:五行八卦与天干地支 1. 周易卦数:依伏羲先天八卦数定卦
2. 五行生克:万物变化的规律
3. 八宫所属五行:八卦的五行属性
4.卦气旺:四时与卦气的旺盛
5. 卦气衰:八卦在四时的衰颓
6. 十天干:天干与阴阳、五行、方位的配属
7. 十二地支:地支与五行、方位、生肖的配属
8. 八卦象例:八卦符号形象记忆
第二章 象数易学应用之一:起卦篇 1. 占法:天地奥妙
2. 玩法:《梅花易数》卜义
3. 卦以八除:梅花易数取卦法
4.爻以六除:梅花易数取动爻法
第三章 象数易学应用之二:实战篇 1.互卦起例:新重卦
2.年月日时起卦:时间数之和的应用
3.物数占:占测可以数清的事物
4.声音占:听到声音的数量
5.字占:奇数和偶数之分
6. 一字占:笔画阴阳与笔画数
7. 二字占:两仪之分
8. 三字占:三才之分
9. 四字占:四象之分
10. 五字占:五行之分
第四章 端法后天起卦之例:得卦起数 1. 端法后天起卦:物卦起例
2. 端法上卦:八卦万物属类
3. 端法下卦:八卦方位图
4. 年月占例:观梅占
5. 时刻占例:牡丹占
6. 闻声占例:邻夜叩门借物占
7. 声音占例:今日动静占
8. 字画占例:西林寺牌额占
9.面色占例之一:老人有忧色占
10. 面色占例之二:少年有喜色占
第五章 八卦类象:万物属类 1. 八卦类象:万物对应表
2.八卦万物属类:万物的八卦属性
卷二 深入篇:梅花易占总诀 第一章 占卜总论:卦从心生
1. 心易占卜玄机:变通之道
2. 占卜总诀:断卦的步骤
3.占卜论理诀:义理与象数结合
4.先天后天论:辞中玄机
5.卦断遗论:卦象结果的定夺
6. 八卦心易体用诀:占算百分百灵验的关键
7.体用总诀:生体之卦和克体之卦
第二章 分类事占:断卦的应用 1.天时占:不分体用
2.人事占:体卦为主,用卦为宾
3.家宅占:宜用方位和尺度起卦法
4.屋舍占:房子对住户的影响
5.婚姻占:姻缘成败与对方相貌
6.生产占:生育过程与孩子性别
7.饮食占:食物与同席之人
8.求谋占:事情的成败及过程
9.求名占:功名得失与应验时间
10.求财占:财物得失与应验时间
第三章 占卜杂论:感官中的万物之理 1.《三灵要应篇》序:三“官”齐下
2. 三要灵验篇:感官中的万物之理
3. 十应奥论:出于三要,灵于三要
4. 十应目论:内外卦的结合
5. 遗论 :理论的灵活应用则
6. 体用:体用两卦和其他卦的关系
7. 动静:各种外应的取用
8. 观物洞玄歌:宅第预测法
9. 起卦加数例:相同情况的不同处理
10. 屋宅之占诀:起卦加数例详解
11. 器物占:物品使用寿命占算
卷三 理论篇:梅花易数功用理论 第一章 功用总论:占卦断吉凶口诀
1. 观梅数诀序:“逆推”法
2. 占卦诀:断事吉凶的关键
第二章 功用歌诀:占卦的具体方法 1. 万物赋:“三天”之克应
2. 饮食篇:八卦所对应的食物
3. 观物玄妙歌诀:卦象的不同外应
4. 诸物响应歌:卦应的总结
5. 诸卦反对性情:六十四卦的性情
6. 占物类例:爻辞的用
7. 又决一:体用断物之妙
8. 又诀二:事物数量的判断
9. 物数为体诀:物体的性质
10. 观物看变爻为主:判断物体的外观
卷四 占字篇:梅花易数测字法
第一章 字占总诀:相字之术的诀窍
第二章 字占详解:占字的各种情况
第三章 字占具体事物:具体事物的占测
第四章 字占歌诀:占测时用到的理论 卷五 综合篇:梅花易占歌诀
第一章 占卜用神详解:笔画代表的神煞
第二章 占卜常用:各种歌诀
……
❽ 琴帝的作品目录
第一集 琴魔法师 第一章 天生八指 第二章 琴竹合璧第三章 音刃第四章 紫的力量第五章 善良的代价 第六章 龙骑兵 第七章 米兰魔武学院 第二集 米兰魔武学院第八章 报名风波 第九章 神音系的宝藏 第十章 新生大赛之初战 第十一章 同等本命契约 第十二章 幽冥雪魄 第十三章 比蒙巨兽 第十四章 约定之战 第三集 紫竹神针第十五章 晋级决赛 第十六章 飘兰轩 第十七章 紫竹神针 第十九章 力悍重骑兵 第二十章 召唤,紫 第二十一章 东龙之画宗 第四集 精灵女王第二十二章 琴、画之战 第二十三章 神器,永恒替身傀儡 第二十四章 琴中神器 第二十五章 紫级八阶的美女 第二十六章 飞瀑流泉琴的威力 第二十七章 银龙刺客的诞生 第二十八章 紫星龙骑将 第五集 枯木龙吟第二十九章 狩猎惊见 第三十章 杀戮音刃 第三十一章 黄金比蒙 第三十二章 五琴归来 第三十三章 《龙翔操》 第三十四章 英雄还是罪人? 第三十五章 苏拉的故事 第六集 琴城领主第三十六章 阿卡迪亚之战 第三十七章 琴疗比蒙 第三十八章 猥亵公主 第三十九章 银龙城的召唤 第四十章 银龙公主 第四十一章 银龙的灵魂依附 第四十二章 光明与黑暗的禁咒 第七集 银龙城第四十三章 九针封神 第四十四章 教师叶音竹 第四十五章 裸体治疗 第四十六章 九大名曲之《忘机》 第四十八章 外籍龙族 第四十八章 外籍龙族 第四十九章 龙域 第八集 神圣巨龙第五十章 神圣巨龙诺克希 第五十一章 外籍银龙叶音竹 第五十二章 神器级枯木龙吟 第五十三章 神器进化超神器 第五十四章 回归米兰 第五十五章 金色生活 第五十六章 我的容颜只属于你 第九集 紫晶比蒙第五十七章 紫晶往事和三大神兽 第五十八章 合奏 第五十九章 相约温泉 第六十章 父子之战 第六十一章 火山的眼泪 第六十二章 最强悍的心脏 第六十三章 失忆的精灵女王 第十集 金甲禁虫第六十四章 赤精红灵 第六十五章 金甲禁虫 第六十六章 闪、雷,血契 第六十七章 幽冥雪魄 第六十八章 第九魔兽与第八魔兽 第六十九章 雪龙豹之卵 第七十章 双子雪龙豹的认主 第十一集 战争巨兽 第七十一章 神龙血誓七十二章 神音光环第七十三章 暗黑禁咒之杀神之矛第七十四章 各展光辉之璀璨的攻击第七十五章 琴、紫二帝融合之超神器展现第七十六章 鸡肋的战争巨兽第七十七章 合奏,海洋进化第十二集 雷神之锤 第七十八章 雷神之锤要塞第七十九章 雷神商会第八十章 蓝精灵美女第八十一章 比蒙第一勇士第八十二章 对撼,雷神之锤第八十三章 变身凤凰黑百合第八十四章 宝石中的蓝精灵第十三集 地精实验室 第八十五章 精神分层双手同奏第八十六章 琴城,安雅第八十七章 合作建城第八十八章 地精实验室第八十九章 制造魔导炮的承诺第九十章 矮人第一勇士第九十一章 山岭巨人第十四集 神器斗宝 第九十二章 琴帝VS矮人王第九十三章 威震矮人王第九十四章 神器斗宝第九十五章 雷神之锤的来历第九十六章 开铸魔导炮第九十七章 香鸾的报复第九十八章 我是考官第十五集 西多夫的考验 第九十九章 七国七龙排位战第一百章 建设领地是需要钱的第一百零一章 紫罗兰家族真有钱第一百零二章 不请自来的超级召唤第一百零三章 综合实力败银龙第一百零四章 西多夫的考验第一百零五章 东龙护法,梅花长老第十六集 死神五百 第一百零六章 东龙秘法醍醐灌顶第一百零七章 海洋的嫁妆:死神三百第一百零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百零九章 战斗是最好的历练第一百一十章 五百VS五千第一百一十一章 鏖战荒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身穿灭神弩第十七集 法蓝 第一百一十三章 极限传送第一百一十四章 魔法袍神源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冥回归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往法蓝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飞马骑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遇黑凤凰第十八集 七国七龙排位战 第一百二十章 黑匣子中的灵魂第一百二十一章 琴、紫二帝双进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蓝七塔,七圣魔导师第一百二十三章 七国七龙战:始,序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七国七龙战之削山为台第一百二十五章 七国七龙战之波利败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沙漠中的蓝迪亚斯第十九集 黑色凤凰第一百二十七章 龙卷风为媒第一百二十八章 十面埋伏破冰熊第一百二十九章 紫微琴心第一百三十章 血光之灾血色卫队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环境,巨木领域第一百三十二章 巨木魔兽第一百三十三章 凤凰屠第二十集 黑白巫魂 第一百三十四章 终极排位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器奖励第一百三十六章 龙多欺负龙少么?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蒙会武术,谁也挡不住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一百三十九章 黑匣子中的灵魂第一百四十章 黑白巫魂第二十一集 东龙立国 第一百四十一章 黑凤凰的悲伤第一百四十二章 法蓝密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龙立国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兼二宗第一百四十五章 超级魔导炮的最后铸造第一百四十六章 寂灭之炮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场决胜第二十二集 六道之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万梅朝宗,一剪寒梅第一百四十九章 两大神兽的出战第一百五十章 突变,米兰大军的到来第一百五十一章 倾城之战,六道之决第一百五十二章 六道六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六道之决第一战:骑第一百五十四章 六道之决第二战,魔第二十三集 倾城之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团战之实力各现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道之决,团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比蒙会武术,谁也挡不住第一百五十八章 综合战的对手是她?第一百五十九章 自轰!雷神之锤第一百六十章 真正的七属性融合禁咒,我可不是吓唬你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已等的太久太久…第二十四集 威慑龙狼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个条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法蓝监察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琴城会议第一百六十五章 强大而特殊的德鲁伊第一百六十六章 苏拉,替我和你师姐做个媒第一百六十七章 《琴殇》第一百六十八章 就是吓死你之四大神兽第二十五集 琴城出战 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给死神的礼物第一百七十章 死神龙狼骑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琴城,战争的未知数第一百七十二章 战争从吃开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无城不破,战争巨兽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情报封锁线第一百七十五章 接掌斯福尔特第二十六集 死神龙狼 第一百七十六章 恐怖的死神龙狼骑士团第一百七十七章 吹风加践踏第一百七十八章 山岭巨人,翻天覆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魔法的光彩第一百八十章 紫晶奥义第一百八十一章 碧玉之毒第一百八十二章 虚无之刃第二十七集 凤凰红丸 第一百八十三章 苏拉等于黑凤凰第一百八十四章 黑凤凰的红丸第一百八十五章 风暴之锤第一百八十六章 忘了我,我的爱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会师第一百八十八章 对佛罗的计划第一百八十九章 脱光衣服的“处女西非”第二十八集 大战佛罗 第一百九十章 抢你没商量第一百九十一章 佛罗张开的无形之网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敛财富第一百九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操爆灭杀,苍海老龙吟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争巨兽的最终奥义第一百九十六章 琴帝之怒第二十九集 琴城跃进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群体治疗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破敌军第一百九十九章 返回琴城第二百章 全方位监测控制系统第二百零一章 琴城现状第二百零二章 是我满足不了他…第二百零三章 亡灵魔法第三十集 亡灵魔法 第二百零四章 强大的亡灵法师第二百零五章 灵魂之战,神圣巨龙第二百零六章 妮娜带来的消息第二百零七章 苏拉,我来了第二百零八章 再见光明圣女第二百零九章 文武大比之初试第二百一十章 文比之完美答案第三十一集 文武大比 第二百零一十一章 武比复试,空间法阵第二百一十二章 灵魂威压,大预言术第二百一十三章 晋级决赛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棋推演第二百一十五章 亡灵魔法,万魂回春第二百一十六章 水妖娜迦,组合禁咒第二百一十七章 苏拉,《归去》第三十二集 琴帝真爱 第二百零一十八章 三榜第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苏拉,还记得它们么?第二百二十章 暗塔塔主的降临第二百二十一章 战,暗塔塔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甲禁虫,破茧成蝶第二百二十三章 六感换魂夺魄大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大超神器之秘第三十三集 有龙来袭 第二百二十五章 银龙公主的警告第二百二十六章 失去味觉也不是坏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第二百二十八章 结婚进行时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台女王第二百三十章 神之叹息的诅咒第二百三十一章 裁决神力与星辰激光斩第三十四集 兵征北疆 第二百三十二章 琴帝十二乐坊之群体治疗第二百三十三章 今后只有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琴帝手中的三叉戟第二百三十五章 地精实验室的最新研究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发北疆第二百三十七章 潜入雷神之锤要塞第二百三十八章 黄金比蒙王第三十五集 雷神之锤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东龙战士之旋转圆杀阵第二百四十章 东龙武技之四两拨千斤第二百四十一章 琴帝VS狮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所罗门比蒙会师第二百四十三章 紫帝战熊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胁兽人不敢妄动的方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裁决神力破城墙第三十六集 比蒙进化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战场上的温柔第二百四十七章 兽人三大部落的危机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金比蒙第二百四十九章 冰森魔兽的反扑第二百五十章 神兽威能第二百五十一章 冰森臣服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兵再出第三十七集 琴帝次神 第二百五十三章 琴帝VS雷神第二百五十四章 百雷突破,魔武极壁次神级第二百五十五章 你的雷神之锤是母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琴城巨龙军团第二百五十七章 琴帝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第二百五十八章 法蓝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法蓝大军第三十八集 大战法蓝 第二百六十章 法蓝,兵临城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琴城远程攻击军团第二百六十二章 出战,紫晶军团与琴帝号第二百六十三章 战争巨兽VS猛犸圣骑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战琴城中心广场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战琴城中心广场第二百六十六章 超神器风暴灭斯隆第三十九集 琴城五帝 第二百六十七章 睿智的光明塔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圣光城,援军第二百六十九章 名帅之死第二百七十章 外籍神圣巨龙第二百七十一章 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第二百七十二章 叶音竹的“狠辣”第二百七十三章 琴城第四十集 暗塔加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学院温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抵达法蓝第二百七十六章 暗塔之秘第二百七十七章 征服法蓝的是我的孩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法蓝庆典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塔考验,天罡北斗第二百八十章 神龙遗迹第四十一集第二百八十一章 东龙祖先神龙第二百八十二章 生命之水的秘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生命水泉旁的神秘中年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琴曲至境,通过考验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命水泉和最后一条神龙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和他一起睡的第二百八十七章 她有那个资格第四十二集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五帝重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觉醒吧,永恒之树第二百九十章 精灵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生命之火分阴阳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家团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礼物第二百九十四章 开启,另一位面的通道第四十三集 深渊位面 第二百九十五章 初临深渊第二百九十六章 灵魂操控第二百九十七章 依靠吞噬进化的憎恶第二百九十八章 原身夺舍第二百九十九章 巫主高斯芭第三百章 黑妖国帝领第三百零一章 妖王更迭大会第四十四集 深渊魔王 第三百零二章 男巫的死亡契约第三百零三章 滑翔之杀第三百零四章 不同阶段的妖王第三百零五章 挑战的就是你第三百零六章 黑妖国主,魔王萨琳娜第三百零七章 神秘的死能第三百零八章 蓝迪亚斯城中的相遇第四十五集 授八国帅印 第三百零九章 送个国家给你要不要?第三百一十章 睿琴太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叶音竹的测试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徒传艺第三百一十三章 杀戮凶器之琴帝号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军挺进第三百一十五章 杀戮之清扫行动第四十六集 龙崎努斯要塞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龙王的灵魂之火第三百一十七章 郁闷的神圣巨龙第三百一十八章 敌军终至,第一战第三百一十九章 水火合璧克天鬼第三百二十章 格拉西斯也疯狂第三百二十一章 八大神兽的出击第三百二十二章 最后一战的开端第四十七集 决战深渊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再受限制的裁决神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深渊的牛和蝎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脚踏入神级的乐曲第三百二十六章 琴帝十二乐坊之《十面埋伏》第三百二十七章 无形杀手,暗影魔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香鸾的异变第三百二十九章 七弦破魂掌第四十八集 母妖王 第三百三十章 寂灭之炮力破反魔盾第三百三十一章 自然女神的守护第三百三十二章 团灭阴龙第三百三十三章 毁灭吧,黑妖魔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该叫你小龙女还是母妖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母妖王的威逼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结局,对不起,杀了你
❾ 梅花谱的目录
巡河炮攻横车尾随捉马
巡河炮攻横车拦河去兵
巡河炮攻横回车退而答复进
巡河炮攻横车拦河轧炮
攻巡河炮再挺边卒 攻直车过河捉马士角炮
攻直车守河口挺卒兑
攻直车守河再补士角炮
挺边兵跃边马攻上左士
左炮过河攻上边马出车 破巡河车吃卒用炮打象
破炮先去象后上三路马
破炮打象后换士上右马
退炮破巡河车挺兵兑卒
退炮横车破巡河车边马
退右炮破过河车贪吃卒
飞象进马破过河车边马
挺马前卒破直横车边马 巡河车攻车守河口兑兵
攻右车守河口后上马打车
攻右车守河口后平炮兑车
攻右车过河后平炮兑车
攻未进右车先平炮兑车 取中兵压马破上右士
取中兵压马破左士兑炮
取中兵压马破左士平炮 横车破巡河车平七吃卒
横车破左炮平七路取马
横车夹马破过宫炮移中
横车退炮破八路炮过河
横车破过河车吃卒压马
❿ 在中国象棋中,有哪些经典棋谱
象棋古谱介绍
不过比较出名的,多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例如《橘中秘》和《梅花谱》等等,而且大多是手抄的,很少有刻印的版本,到了近数十年才大量出版成书。另外各象棋大师、著者都撰写了很多棋谱研究不同的开局、中局、残局和比赛;胡荣华著的《反宫马专集》和杨官璘著的《弈林精华》、《弈林新编》便是好例子。
《梦入神机》象棋书谱。作者佚名,约刊于明嘉靖之前。据清朝《内阁藏书目录》所载,原书12卷。篇幅宏大,资料丰富。 现存卷一、二、三之残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 以红先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甚精彩。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古谱。 《梦入神机》的书皮深蓝色。书长27.2厘米,宽16.8厘米,版框大致长20.9厘米宽13厘米,中缝不计算在内。白口,双栏,上下鱼尾内,上刊《梦入神机》,中刊卷数,下刊页数。每半面刊一棋图,上书局名,下印着法和提示。
《百变象棋谱》象棋谱。祖龙氏编,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分胜、和两集,有简短残局70局。其中红胜局8局,和局62局。记谱使用文字说明,具有早期象棋残局和记录方法的特色。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均有翻印版。
《金鹏十八变》象棋书谱。作者佚名。成书年月不详。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的《百川书志》有此谱录,估计在此之前已经成书(两卷,一说一卷或四卷)。《适情雅趣》和《橘中秘》中全书谱序页,均冠以“金鹏十八变”。系统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同时也指出屏风马的战略方向。 古代以鹏为神鸟,“金鹏”意喻其变化神妙莫测。
《适情雅趣》象棋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 年)刊出,金陵徐芝编,陈学礼校正,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该谱为内容最丰富、局例最多、规模最可观、最完整的象棋古谱。 在象棋界一度负有盛名、有“南杨北谢”之称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谈及《适情雅趣》时,指出其精华是它的杀法,特点是各种杀法应有尽有。谢认为初中级棋手若能精读此谱,细心揣摩,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棋艺必有大进。 有些老棋手介绍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说,精读《雅谱》一遍,即可提高以马的实力。这些确是经验之谈。 对于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读过此谱者,精读一遍,了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借此大大提高象棋实战的杀力和战术素养。
《橘中秘》象棋书谱。明朱晋桢辑。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四卷。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饶先与让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博的特色。三、四卷载140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另附《全旨》(习称《橘中秘全旨》)和《残局说》两文及凡列、歌诀等。
《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书谱。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与《金鹏秘诀》同录于明代藏书家赵琦美《脉望馆书目》,当时已成珍本。长期以来偶有印本,多凭手抄本流传,为数亦极少。1948年始由邵次明刊录于《象棋战略》谱内。全书共分七类,每类五局,计三十五局。不附变着,益于读者研究。书目以书名七字为序列入:自字为信手炮,出字为列手炮,洞字为入手炮,来字为顺手炮,无字为袖手炮,敌字为出手炮,手字为应手炮。另有凡列四则:着棋三快:眼快,心快,手快。着棋三审:审对方之布局,审对方之得先失先,审对方之得势失势。着棋三好:好棋身,好局势,好思想。着棋三胜:气胜,智胜,势胜。
《梅花谱》象棋书谱。清王再越著。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均为全局着法。对顺手炮、列手炮、过宫炮、屏风马、对当头炮等,有专题研究。变化细致深刻。着法精彩。其中八局屏风马对中炮为全书精华,对象棋布局有所创新,至今仍属棋战布阵的主流。原仅抄本流传。
《无双品梅花秘》清乾隆中叶(公元1760-1770年间)武进周廷梅精象艺,壮年挟技游大江南北,鲜逢敌手。他增订的王氏《梅花谱》,丰富和发展了“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各种战阵变化。原谱为手抄本,本世纪40年代后期,福州《象棋月刊》刊录时命题曰《无双品》,推崇之意溢于言表。
《韬略元机》象棋谱。清张惠春等编,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六卷。前四卷为残局,后两卷为全局。残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主体的九十六个和局选自民间流行棋势,着法深奥,较明代先走必胜的残局有进一步的发展,是以后高级排局出现的开端。
《吴绍龙象棋谱》象棋谱。相传为清乾隆时苏州象棋名手吴绍龙弈局,成书年月不详。原谱共有二十六局,今存十六局。内有让单先十四局、让两先二局;其中挺兵局十局,中炮攻屏风马六局。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吴绍龙对局的梗概。原仅手抄本流传,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石杨遗局》象棋谱。相传为清乾隆、嘉庆间邗江名棋手杨健庭和石姓者(佚名)所著。杨善于用马,有“四面虎”之称。全书共有对局十二局,其中屏风马抵当头炮七局,单提马抵当头炮二局,顺手炮一局,均为和局。对兵局两局。红胜着法稳健而工整。原仅手抄本流传,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梅花泉》象棋谱。海门童圣公著。成书年月不详。原为手抄本。 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十二变。清嘉庆年间经薛丙增订,发展为五十局,二百十余变。局式中如中炮鸳鸯马、单提马、左叠炮、屏风马弃马陷车等,新颖多样。其中屏风马弃马陷车局尤为少见。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崇本堂梅花秘谱》抄本《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上卷得先9局,下卷饶先6局,饶双先1局,饶三先1局,饶左马3局。本书作者年代不详,内容与《梅花泉》相仿,估计两书同出一源。本资料由杨明忠先生提供,是镇江周秋水根据1865年魏塘陆愚溪的手抄本,于本世纪60年代加以誉印而流传。
《心武残编》象棋谱。清薛丙编著,吴绍龙校阅。嘉庆五年(1800年)刊印。六卷。前两卷为棋局图式,有残局一百四十八局;后四卷为着法,基本上以和局为主,并将同一类型的残局集中在一起加以解析。谱中所有着法变化及订正部分,均较以前诸残局谱深奥。后附凡例十六则,可帮助领会古局棋规的各项要点。
《百局象棋谱》象棋谱。清三乐居士编。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八卷。共有残局一百零七局。着法以和局为主,棋势均为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局式,并以成语谚语命名。如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蚯蚓降龙、千里独行(以上合称“江湖四大名局”)等。其中八十九局与《竹香斋象戏谱》相同。在民间流传最广,迄今计有40余种版本。
《渊深海阔》象棋谱。清陈文干编。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六卷,共三百七十一局。整理汇编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局、排局名作。如《七星》、《跨海征东》等。收录较全,并按双方子力分类介绍,以利于参考查阅。原谱手抄本,现为北京刘国斌所藏有。
《竹香斋》象棋谱。清张乔栋编。原为二集,共一百六十局,曾刊印于嘉庆九年(1804年),后经修改补充,分三集,于嘉庆二十二年刊印。系集中古谱及流行于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初集两册,七十八局;二集两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均以和局为主,第三集比较深奥。
《烂柯神机》象棋谱。清于国柱编。刊印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为编撰者二十年创作成果。全书四册,共一百二十局红胜残局,着法大都比较简明。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蕉窗逸品》象棋谱。清隐橘斋主人编。松籁阁藏书。刊印于光绪五年(1879年)。选有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跨海征东等十个残局。经整理,分正编、外编两篇。正编为和局,外编为劣局。
《蕉竹斋》象棋谱。相传由清代中期杭州的“棋孟尝”的门客们搜集当时民间流传的江湖残局,择优编辑成帙的。 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共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辑自民间采用的刊于各古谱中相同古局;另一部分是据古局修改加工而成的衍生棋局。 1976年有整理本问世。
《梅花变法谱》象棋谱。《梅花变法谱》之流传,始于清光绪丁酉年间(公元1879年)。由吉安郑自梅之父“仿旧谱一卷”, 郑自梅校对。郑自梅称:“(该谱)与橘梅虽无并论,然炮马叙论,各见专长”。 全谱共十二局,以屏风马、顺炮类为主。
《吴氏梅花谱》象棋谱。清吴梅圣著。刊印于1929年原名《象棋让先秘谱》,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并以此为书名。共五编。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着法都是让先。阐述后走屏风马战胜先走方面五种攻势,内容精辟,其中尤以第一编屏风马先进7卒,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善庆堂重订梅花变》象棋谱。全书共三卷,卷一得先五局六十变,均为“当头炮攻屏风马”;卷二饶先六局,七十六变,均为“屏风马破当头炮”;卷三杂局,四十变。 原书为手抄本,因无序,跋文等,故作者姓名,成书年代均无可查考,分析其内容,似后于《吴氏梅花谱》。根据北京刘国斌先生藏本,本世纪70年代江西棋友曾有该印版流行。
《反梅花谱》象棋谱。原名《梅花心法象棋谱》。清巴吉人著。载全局谱七局,二十五变着。第一局为当头炮巡河车进中兵攻屏风马,对王再越《梅花谱》有推陈出新的见解。第二至第六局为让先胜;第七局为先手对兵胜。其中第五局横车龟背炮,别出心裁,流传颇广。原为手抄本。建国后由《象棋界》、《象棋》等刊载,并有整理本出版。
《中国象棋谱大全》程明松主编,成都时代出版。集古谱36种,计1788页,另目录70页,插页前言等不计。本书按古谱成书时间的先后顺序,全局谱由屠景明、竺士菊进行整理;残局谱由杨明忠、冯锦诸、丁章照、陈建国进行整理,其中《适情雅趣》残局部分由石镛进行整理。全书收有全局谱《事林广记》、《自出洞来无敌手》、《适情雅趣》、《橘中秘》、《王氏梅花谱》、《韬略元机》、《无双品》、《吴兆龙象棋谱》、《崇本堂梅花秘谱》、《梅花泉》、《象棋满盘谱》、《郑氏梅花变法谱》、《吴著梅花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石杨遗局》、《反梅花谱》(1页~574页);收有残局谱《事林广记》、《梦入神机》、《百变象棋谱》、《适情雅趣》、《三才图会》、《橘中秘》、《韬略元机》、《万宝全书》、《心武残编》、《烂柯真机》、《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烂柯神机》、《象棋新谱》、《神妙变化象棋谱》、《棋谱秘录》、《棋学捷径》、《蕉竹斋象棋谱》、《象棋老谱》、《会珍阁》(575页~1788页)。本书整理时,所有象棋古谱力求收齐,以木刻本为主;对各种版本,特别是手抄本,均进行必要的考证,不仅整个版本,就是其中的内容,亦去伪存真。
《象棋谱大全》谢侠逊编著。书凡三集,都十二册,中有《适情雅趣》、《烂柯神机》、《梅花谱》、《橘中秘》、《象局汇存》、《象局集锦》、《弈乘》、《弈话》、《竹香斋》、《万国象棋》等十种。初集民国十六年四月出版;二集于同年十二月出版;三集于民国十八年七月出版。《弈乘》,分内篇和外篇,内篇五十局系谢先生与棋友的对局;外篇一○一局系当时全国各地名手的对局,以及清乾隆、嘉庆期间的“石杨遗局”(计十二局),和清乾隆间,苏州吴名手兆龙之对局选粹(计选十六局),皆为不可多得之古谱。《万国象棋》,介绍国际象棋各种棋子的走法和残局着法,以及部分对局。(谢生生曾于民国廿三年参加中、英、美、德、奥五国“银龙杯”国际象棋赛而获得冠军。)《弈话》,系当时海内外棋士于象棋方面的杂谈、随感、题咏,以及当时象棋活动的记载、橘中佳话等汇刊而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象局集锦》,计一五○个残局,都是当时象棋名手(如林奕仙)所拟,有胜有和,各局皆有特色,曲妙有致。《象局汇存》,系各种古局汇编而成,计一○○局,无作者姓名。包括“象棋新谱”(即“蕉窗逸品第四”)、“百局象棋谱”(“大全”原本误以为是“韬略元机”),以及“百变象棋谱”在内,尤以末后数局最为艰深。《象棋谱大全》一书,遍搜历代古谱,且有棋艺源流的记载,包涵异常丰富,是研究象棋史不可缺少的大资料。古谱历经辗转传抄,大多残缺不全、编排错乱;本书特别勘误补缺、考证评注,对象谱之流传及推展棋运之贡献,厥功至伟,不可以道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