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气质是
『壹』 形容梅花的气质的高贵词语 是气质不是品质,两个字
傲骨,暗香抄,凌寒,清高,纯真,高洁,坚毅,坚贞
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暗香疏影 凌寒独放 俏不争春 摽梅之年、鹤子梅妻、梅妻鹤子、青梅竹马 盐梅相成、望梅阁老、望梅止渴、香药脆梅
雪胎梅骨、盐梅相成、盐梅之寄、盐梅舟楫、驿寄梅花 驿路梅花、驿使梅花
孤芳自赏
傲雪斗霜
寒梅傲雪
梅开二度
坚强不屈
冰清玉洁
傲雪怒放
铁骨铮铮
一尘不染
不屈不挠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 满意选我哦
『贰』 形容梅花的气质的高贵词语
高雅、雅致、淡雅、坚毅、坚贞
一、高雅 [ gāo yǎ ]
解释:高尚,不粗俗。
引证:柳青 《创业史》第专一部属第十八章:“自从可怜老汉眼睛看不见了, 蛤蟆滩 谁还当面叫他那些不高雅的外号来呢?”
二、雅致 [ yǎ ]
解释:(服饰、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
引证:茅盾 《锻炼》二四:“院子里那几棵松柏,葡萄棚,玲珑雅致,很有点什么风味。”
三、淡雅 [ dàn yǎ ]
解释: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引证:碧野 《晓溪晨曲》:“每当星星沉落,曙光东升,那塔影照临溪流上,显得剔透玲珑,淡雅多姿,更增添了深山的幽静。”
四、坚毅 [ jiān yì ]
解释:坚定有毅力。
引证:茹志鹃 《百合花》:“﹝ 关大妈 ﹞人整个变了样了,只有那对昏花的眼睛里,还藏着从前那种无声无息的坚毅的神采。”
五、坚贞 [ jiān zhēn ]
解释:坚定,有气节。
引证: 邹韬奋 《痛悼子桂同事》:“为国家民族努力,使我们坚贞伟大的伙伴的精神永远不死。”
『叁』 如何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
梅花具有高潮孤傲、卓然不群的天性,同时又具有不畏强暴、倔强自强的品格。历代文人雅士多从不同侧面赞咏抒怀,取其意气所到。所谓“意气”,实质上就是指精神。明代陈继儒有言:“写梅取骨,写兰取姿,写竹直以气胜。”在这里,“骨、姿、气”都不是指自然生长形态,而是指精神与气质的表达。清代查礼也说:“不求形似间,但取神韵足”。“神韵足”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与品评原则。画梅当不例外,只有将梅花的神韵充分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意气所到”。“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笔狂墨舞由天性,愈是雪侵愈有神”。这些咏梅的佳句,对我们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会一一定的启发。
梅花是在数九寒天、万木凋零的季节里,香飘万点,以千枝虬隽、万蕊绽颜之姿,奏响春天。特别是雪中红梅“不随群妍竞年芳,独自施朱对雪霜”,尽情展现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而“巫岫龙柯雪养魂,千蚕万蕊抒精神。为教情操育事物,笔帚运来玉树春”,则昭示了白梅“素魂不为霜雪欺”的一片生意。在创作中表现梅花的这种“生气”,往往可以从布局取势、环境营造,以及笔墨协调中取得。有人认为繁花虬枝可表现“生气”,是有一定道理的。冰花累累、香雪满树本身就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明代陈录的《白玉图》、王谦的《墨梅图》、清代金农的《墨梅图》都是以繁花取质的。花团锦簇、生意盎然。但有时寥寥数花,区区几枝,也可给人以生的气息。明代陈继儒有一幅梅花图,淡出淡入的笔墨,虬曲的梅枝抽出两枝嫩条,几朵含苞的梅花,着墨不多,但生气亦然。
除花的简繁可以表现梅的“生气”外,梅枝的力度同样起了托势的作用。梅花的气势出来了,生气自然也就有了。梅花的枝条,其枝端总是屈而上仰,生生不息,在梅的根部或主干转结处,常常抽发几枝挺拔的气条,直冲云天,表现得得体,可以画面增添无限生机。明代陈录的《梅花图轴》,在“几”形构图的屈曲变化中,抽发几条嫩条,既丰富了画面运动的节奏变化,又增加了梅花生命力的体现。清代李方膺有诗云“最爱新枝长且直,不知屈曲向春风”,正表现出老柯新枝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的生机。
由此可见,对梅之“生气”的表现,关键在于作者对梅花生存状态的深入体察和对梅花精神气质的深刻理解。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它既要有审美经验的不断累积,艺术规律的反复实践,又需要一种执着探求的精神。许多画梅名家都是“梅痴”,乍暖还寒二月天,他们千里赴梅林,从蓓蕾初成到花开花落,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从访梅、观梅、忆梅、惜梅,到恋梅、悟梅、梦梅、寄梅,达到“我是梅花花是我”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同时,学画也要经历一个“师古人”的阶段,在潜心临摹历代名家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技法,提升立意,积累经验,启发文思。“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只有“神具心胸”,方可“生自指腕”。
古人云“牡丹得其富贵,海棠得其妖娆,梅得其清,杏得其闹
”,所谓梅得其清,实际上就是将“清气”作为理解梅之气质的一种概括。宋代杨补之开创了墨线圈花的画梅新体,疏枝苍劲,清气袭人,以后历代画家多有沿袭,意在表现梅之清韵。“冰其雪掠难损质,素心玉面水晶盘”,将梅花之清气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其香也清,其清也真,朴实其本,铁骨其魂,这实际上是基于画家本人理想与情操的一种特殊感受,不但要画出现实中梅花的物象特征,而且要表达出理想中梅花的精神本质,借梅之景抒已之情。
众所周知,梅是先花而后叶,因此,在梅花开放的时节,并无绿叶相衬,这倒愈发显得清闲。尤其是夜闲云静,月下水边,雪中这些环境的营造,则更显得玉洁冰清,心旷神怡。宋代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咏唱,就因为它道出了梅花的清新韵致,并把这种美典型化、理想化。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更将梅花那卓然不群的气质引入了千百年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诚然,梅得其清也寓含着旧文人的清高与孤傲,无奈但不入俗流。从陆游的咏梅词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与他人生经历遭遇有关,是他当时的心灵写照。今天,我们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也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融入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气息。
纵观中国绘画史,就花鸟画而言,很少能有一种花木能充分地显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尊严,这种大我之境界,独梅有之。梅花,无论从内在气质还是外在表征上,都体现着硬骨头的精神。梅花的老干,形如苍龙盘屈,藓苔斑驳,一副铁骨铮铮之势,更可贵的还是她不畏雪欺霜辱,不惧风餐冰虐,俨然“挺立风雪吐芬芳”,“万花敢向雪中出”的倔强与斗志,这才是梅花真正之“骨气”所在。
从“骨气”“生气”“清气”几方面来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对我们的创作会有很多帮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整体。“骨气”里蕴积着“生气”和“清气”,“生气”里同样透露着“清气”和“骨气”,只是根据作者构思立意的不同,画面境界的不同,有所侧重而已。
作为一个画家,有一点是不可动摇的:将自己的情感和情思融入梅花这一载体,表达民族的精神,展现时代的风采。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信念。
『肆』 梅花的性格是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在冬天最先开放,凌霜傲雪,是品质内高洁的象征。
梅花容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4)梅花气质是扩展阅读
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玉蝶”,花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伍』 谁知道怎么形容梅花的气质的词语,急用。快快快!
俏不来争春 孤芳自赏 经霜傲雪源 不惧严寒
超凡脱俗 不屈不挠
昂首怒放 笑傲冰雪
洁白无瑕 冰肌玉骨
凌寒留香 傲霜怒雪
剪雪裁冰 一身傲骨
迎风斗雪 朴实无华
暗香疏影 凌寒独放
梅花香自苦寒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希望有用(⊙o⊙)哦~~
『陆』 梅花和桃花代表的精神气质有什么区别
首先说梅花,梅花可以说是精神象征,代表着意志品质。所以在选择国花的时候,梅花是最有力的候选花种之一。
因为梅花有一种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又象征着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意志品质。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这一种道理。
除此之外桃花还代表着机遇和祝福,如果说把桃花当做是爱情,用桃花代表爱情世界是再也恰当不过的。因为桃花含苞怒放,同时含羞欲滴,这种娇艳美恰好代表了爱情世界当中的美和惊艳,完全与其他花卉不同。当然把桃花当做爱情,很可能与桃花从始至终是粉色的,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柒』 梅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完整的回答啊
不屈不挠,坚韧顽强。
梅花自古以来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质。梅花象征品行高洁的隐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最著名的诗句,他将梅花传神的写照描绘了出来。梅花是一个高洁的隐士,清和淡雅,又有着刚烈直肠的品格。
梅花象征欺霜赛雪的美人,古人以梅花比喻美人的非常多,梅花欺霜傲雪,象征着美人的美丽和傲骨。
(7)梅花气质是扩展阅读:
宋(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南宋范成大著《梅谱》(约1186年),搜集梅花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
此外,周叙《洛阳花木记》(1082年),记载了朱砂型(红梅)等品种。而张磁的(功甫)《梅品》(1185年)与宋伯仁《榜花喜神谱》(1239年)等,则为有关梅花欣赏与诗、画的专著。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画、诗,皆远近闻名。赵孟兆、杨维桢、谢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诗咏梅。现昆明温泉对岸的曹溪寺内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梅,老态龙钟,虹曲万状,仍年年开花、结实。
『捌』 具有梅花气质的人有
鲁迅,刘胡兰
『玖』 梅花的性格特点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9)梅花气质是扩展阅读
宋、元时代,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梅花也于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
明清两代是梅花文化的发展期,明代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俱有梅花诗;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另一方面,书、文、诗、画等文化层面也有新的发展和提升。
如在咏梅诗创作上,明清两代也是人才辈出,徐渭、高启、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无论在诗的意境、内涵或是审美观念上都有独到的创新成就。在绘画创作上“扬州八怪”等,尤以金农、李方膺为代表建树起座座咏梅画梅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