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协会
❶ 中国山茶是如何传入欧美的
据日本学者井东长谷亲的《谋求日中山茶的真诚友好》一文(原载日本山茶协会《椿》杂志1985年第24期。后来,此文由徐碧玉女士翻译,刊登在《中国茶花通讯》1990年第4期)介绍,1700年,英国外科医师卡恩尼恩格弁,从中国舟山群岛将山茶的标本寄回英国,“这是将山茶介绍给欧洲的第一步”。1763年,瑞典船长爱·凯倍里,从广州将山茶树寄送给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元祖林奈。1793年,英国人哈库斯托恩,记录并带了中国的茶梅(或许是油茶)回国。1850年,由英国派遣到中国的采集家富奥丘恩,把中国开黄色花的茶梅送往英国。1868年,法国传教士倍路尼意,在贵州采集17个山茶新种,带回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1792年,一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长,将中国的“千叶白”山茶品种(现称“雪塔”),及相应的复色山茶品种带回欧洲,后传入法国。182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监里夫斯,采集到一个半重瓣的滇山茶品种,请雷伍斯船长带到英国种植,于1826年在肯特郡的一家花园里开了花,命名为“雷伍斯船长”。英国植物学家林特莱把它鉴定为新植物,于1827年发表在《植物学杂志》上,这是第一个引种到欧洲的滇山茶品种。1797年前后,一个红色单瓣的红山茶品种首次由英国进入美国新泽西州,从此,开始了美国栽培山茶的新纪元。山茶在美国起步晚于英国,但是后来居上,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收集和保存山茶品种和育种上领先世界各国。1826年,从英国首批将4种红山茶带到澳大利亚。5年后,又有一批山茶植株带到卡姆登公园。新西兰的山茶最早是由法国移民在1840年带进来的。此后,英国移民和传教士从英国和澳大利亚也陆续带进山茶品种。17世纪,中国山茶传到西方各国,在不到200多年的时间内,培育出已超过15000多个山茶品种。
对于中国山茶最早传入英国的时间为1739年的结论,有人提出怀疑。前几年得到一则报道是:意大利教堂内发现14世纪或15世纪的壁画中有中国的山茶。为此,意大利几位教授在专门研究。美籍华人、著名的山茶专家沈荫椿先生到欧美各国调查研究中国自明代以来流散在国外的山茶品种。据他初步了解,已有数百个品种流向欧洲。明代始于公元1368年,正好是14世纪。如果从意大利山茶壁画中证实中国山茶最早传入欧洲的时间是14世纪或15世纪,那么,比现在的认定时间提前了300~400年,这是个极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❷ 什么是“茶花文化”
茶花的别名很多,让人混淆不清。其实,茶花和山茶是同一个概念,“茶花文化”也就是“山茶文化”。一般说,茶花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茶花文化仅仅指茶花在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把茶花的物质形态排斥在外。广义的理解,茶花文化则包括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广义的理解更为贴切。正如茶文化、酒文化不能离开物质形态的茶叶和酒一样,茶花文化自然应该包括茶花的物种、品种、古树等物质形态的东西。如果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茶花文化,不妨用《辞源》关于“文化”的定义:茶花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茶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花文化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文化的瑰宝。看看西方人的茶花文化,见识一下日本人的茶花文化,就不难明白:茶花文化既包含有物质的成分,又包含有精神的成分,或者说它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近几年来,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不少品种,不仅引进了物质的东西,同时也带来了渗透在茶花品种之中的西方民族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及民族性格特征,这就是西方的茶花文化。这种西方茶花文化深藏在他们追求、欣赏、喜爱的茶花品种之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族性格开朗而热烈,体现在茶花审美上,则追求品种的超大、彩色、豪放。他们有着追求新奇的传统,体现在培育茶花品种上也追求奇特。
日本民族较好拘谨,受到中国文化,尤其是禅的精神影响,在茶花品种审美上,则偏爱生动、灵秀、小巧。他们非常喜欢培育与欣赏多色彩的单瓣品种。1999年3月23日,笔者去日本参加国际茶花协会会议宫崎大会时,在《椿文化展览》和《日本茶花文化史》的展览会上,看到大量古老的茶花历史文献资料,展示日本茶花文化。有《百椿图》、《椿花图谱》、《椿花贴合屏风》、《椿花集》、《椿花百种》、《梅园海石榴花谱》等。日本椿(山茶)协会副会长饭弁礼五郎说:“山茶是宫崎市乃至全日本一种非常重要的花种,特别是单瓣的白色山茶,她是纯洁、沉默、思考的象征。白色山茶,冷晶玉洁,娇小玲珑,从古到今,宫崎那种山茶精神,是日本文化的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始终热爱单瓣山茶的原因。”
对于山茶,中国人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千余年来,中国人培育出来难以数计的山茶园艺品种,同样深藏着中国的茶花文化。中华民族由于受儒、道、佛三种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对山茶品种的审美情趣上偏重于典雅、适度、华丽、和谐、庄重、自然。尤其是和谐适度,中国人最为讲究,要求山茶在枝、叶、花的配合上要适当、和谐,绝对不能单瓣、独枝,应媚而不妖、奇而不怪,充满神韵庄重,而又给人一种直观的美的感受,方是上品山茶。
正因为天下人并非只走一条道,茶花文化内涵便很不统一。中国山茶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更是博大精深。中国茶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融入了中国儒、佛、道三教思想的精华。因而中国茶花文化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的民族特色。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探讨中国茶花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中国茶花的文化内涵应该有:中国山茶与历史文献;中国山茶与诗词曲赋;中国山茶与绘画艺术及工艺美术;中国山茶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中国山茶品种名称及古树资源的文化特色。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全部包括中国茶花文化的内涵,作为抛砖引玉提出来供大家研究探讨。
❸ 中国山茶有哪些新品种
山茶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要使人们对它的兴趣长盛不衰,必须不断推出新品种。目前国际上每年能推出上百个山茶新品种。那么中国山茶新品种有多少呢?
我们先来说云南山茶的新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多年不断地从实生苗中选出新品种34个。1973年又开始研究从成片的油茶林中,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优良单株培育新品种。经过多年不断观察,在探索花型变化的过程中,筛选出与现有园艺品种形状不同的新品种39个。80年代初,发现在大面积的林地内,出现了一些难得的优良变异品种,特别是出现了珍奇的重瓣白色变异品种。经不断的筛选,共选出性状稳定、符合品种要求的新品种16个。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从红花油茶林中共选出云南山茶新品种50种。其中喇叭型2种,荷花型28种,蝶翅型15种,蔷薇型1种,放射型1种,牡丹型3种。1991年在腾冲召开的“云南茶花新品种鉴定会”上,10名茶花专家鉴定认可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其代表品种为牡丹魁、雪皎、花魂、五角绣球、娇艳、金环、玉女、春晖、艳通草、雅兰等。腾冲红花油茶由于变异和进化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类型。据他们多年调查,其中自然类型共有100多种。经过选择和栽培,培育出了珍稀新品种,如天高乐、银红、锦红、巧巧、桂叶通草、牡丹恨、花魂、牡丹魁、娇艳等。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新类型,如复瓣的赛二乔、迎春二乔、稚兰、晶晶、琼莲,白色的皓月,银红的松子壳,以及形态奇异的金环红缦、轻歌漫舞、五星绣球、美娇娇、雪皎、晨晖、银姬、广寒仙子等。1988年,楚雄市建委从当地的茶花中选育了鹿城、紫焰、国楣等10个云南山茶新品种。根据资料统计:云南山茶新品种共有161个。
再来说四川山茶新品种。川茶的新品种不多,它们大都是能结实的川茶品种自然杂交后得到的新变种。革命旗是什邡皂角花圃花师陈兴荣培育的一个新品种。1964年赠送美国园林界,植于美国植物园,并誉为美国名种山茶“克林40”的姐妹花。山茶育种家陈兴荣一生潜心选育山茶新品种,经他亲手选育和推广的新品种有7个:1982年选育了一个白色山茶珍贵品种叫“白绫”,花白色硕大,半透明而多皱纹,好似白绫绸做成;1983年他在“崇宁袍”山茶种子播种后,获得变异种“朝霞”,花大10厘米,洋红色,有如朝霞中的太阳;“兴荣茶”系1982年播种,1989年新苗开花,花型稳定,花色暗红色,花姿神态有沉默庄严质感,故什邡山茶花协会取此名以纪念陈兴荣先生;“粉荷花”系1983年播种,1990年开花,花大10厘米,粉红色,100~120片,瓣端尖,花瓣边缘内扣,作荷花状开放;“方亭春”系1982年播种,1990年开花,叶宽圆如牡丹茶,红色,外层瓣15~25片、顶端反曲,内层瓣为较短褶瓣15片,与大量雄蕊混立;“卷叶红”系1985年购进山茶苗选种,叶端及边缘过度反卷,花红色,外层瓣20片,平展,内层10~15片,大小不等曲瓣与雄蕊混立。
华东山茶的新品种就更多。上海黄德邻老先生一生十分重视山茶新品种的育种工作。他90多岁高龄了,还在自己的阳台上育种。1984年3月,他分期用川茶醉杨妃和江南山茶秋牡丹杂交授粉,当年10月收果,翌年2月播种发芽,1990年陆续开花,培育了3个姐妹种:大宫粉、玉楼春、粉玉兰。1997年又用金花茶和他的祖传品种黄海南宝珠杂交,育出了第一代金花茶新种,照片刊登在美国《山茶花》杂志封面上。浙江杭州花圃教授级工程师徐碧玉,在1987—1998年开展了山茶育种工作,十多年来共进行了52个组合的杂交,其中25个组合结实,采收种子202粒,成苗124株,育成了5个杂交新品种:流霞、西山宝珠、红日、银风、西山白玉。其中西山白玉获得中国第四届茶花展新品种奖。金华洪坞村山茶生产者林兆洪,自1986年开始,通过嫁接诱变和选育芽变的方法,先后培育了华美红、花绯爪芙蓉、玉丹三个变异新品种,1998年3月通过金华市科委的鉴定,国家林业部颁发了证书。金华山茶生产者汤成和于1988年在几株山茶品种植株上发现叶片不规则呈破扇面状,叶边缘一圈黄色,经几年培育,叶形、叶边黄色稳定,花型花色有变化,选育出天下奇和人间少两个新品种。1987年3月,宁波奉化山茶爱好者葛美路、葛云峰在一株白十八学士山茶树上偶然发现了一朵花内开花的变异花朵,他们经过连续几代的无性繁殖与选育,培育成了花型稳定的双柱花。这个新品种也获得了中国第四届茶花展新品种奖。金华第三中学退休教师卢始华,20多年来进行了茶梅、山茶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先后培育了30多个新品种。他的带有香味的寒秀新品种,获得了中国第五届茶花展新品种奖。金华山茶生产者何胜军培育了一个观叶山茶新品种叫“彩叶红露珍”,也获得了中国第五届茶花展新品种奖。值得提出的是,美籍华人山茶育种家王大庄先生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培育带香味山茶和金花茶新品种是他的主攻目标。他培育的山茶新品种,要回归中国登录。他多次来中国讲学,还把他培育的普陀之光、玉盘金华、苏杭金丝、蝶恋香妃、西子香荷、滇池蝶舞、龙火珠、大姐、二姐等,都带到了中国。现在,还有很多的山茶育种爱好者,育出了不少山茶新品种,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❹ 山茶新品种如何登录
2004年8月25日,中国花卉协会批复中国茶花分会同意成立“中国茶花命名统一登录委员会”。之后登录委员会又发出了“关于茶花新品种登录的通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仲朗和管开云发表了“茶花新品种规范化登录及相关知识介绍”一文(见《中国茶花》2003年第1期)。关于山茶新品种如何登录,在以上登录通知和登录知识介绍中都有说明。目前登录委员会已接受新品种登录申请,并且有4个新品种已经登录,在《中国花卉园艺》刊登。申请的大致过程如下:
(1)凡是有山茶新品种的人可直接向登录委员会秘书处或通过“莫闲茶花网”,索取申请表,并根据要求如实填入相关数据。
(2)申请表填好后与评审费每个品种800元一起邮寄(评审费也可通过银行转账)到登录委员会副主任王仲朗处。
(3)登录委员会根据命名法规的要求,在名称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意见。如果基本符合新品种登录条件,就提出专家同意登录意见。
(4)经登录委员会通过,将填好的“茶花新品种登录式样”发给《中国花卉园艺》刊登,然后将颁发一份新品种证书。
(5)经评审合格和发表的新品种,中国茶花命名统一登录委员会将及时与国际茶花协会登录员联系,免费在国际茶花登录机构登录。
(6)中国茶花命名统一登录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619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系人:王仲朗。邮政编码:650204。
中国茶花命名统一登录委员会主任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管开云,副主任有游慕贤、徐碧玉、王仲朗,顾问有夏丽芳、陈绍云。还有几个专家组成了一个班子。他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各地上报的茶花登录新品种和需要命名的品种;不定期地深入各地考察,发掘茶花新品种,积极推动命名登录工作的开展;建立专门的茶花品种登录网站,使接受申请、评审、登录和查询电子化;及时汇集各地上报的茶花新品种资料,编写成文,送《中国花卉园艺》和《中国茶花》杂志发表;分期分批汇集各地上报的山茶新品种,进行整理,统一编号;加强与专家的联系,汇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地出简报;及时公布统一的山茶品种和登录的山茶新品种名称。2006年3月26日,中国茶花育种小组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茶花育种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❺ 如何举办山茶展览会
举办山茶展览会是民间娱乐风俗,是集中欣赏山茶的主要形式。举办山茶展览有多种形式。西方国家及日本等,都是利用山茶切花展出。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多次西方式的山茶展览,展览会由各地茶花协会主办,协会会员参加,除展出本地区品种及会员培育出的新品种外,还从其他地区收集各种品种参展。展出品种必须是带2片以上叶片的花枝。早花品种,必须经冷藏处理,延长花期;晚花品种必须经过催花处理,使大部分品种能在同一时间内展出。参展品种必须放在有保鲜液的容器中,经精心布置后展出。展览期间还举办学术交流和评比活动,会员之间相互交换品种。
我国的山茶展览主要是以盆栽山茶展出,有以地方举办的地区性展览,也有以单位为主的小型山茶展览,更有全国性的展览。金华、杭州、重庆、温州、平湖等市都经常举办山茶展。此外,云南昆明植物园每年都举行云南山茶展,杭州植物园也经常举办山茶展。全国山茶展已举办了五届。
筹备一个山茶展,特别是举办全国性的山茶展览会,要花费很多精力和财力。首先中国茶花分会要提出计划,选定一个城市或单位一起共同主办,发通知召开筹备会议,组织各地市和协会积极参展,各地要报送参展品种名称、数量、价格和运输计划,然后由主办城市和单位审批同意。在展览前,各地按计划陆续把展品装运火车或汽车送到展出地。主办城市或单位划分展区,由各地自行设计布置。展出的前一天,由中国茶花分会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评比,评出金、银、铜奖或一、二、三等奖数个,展出时得奖品种挂上奖牌。展出期间,同时进行学术研讨会、参观山茶基地和有关山茶文化等活动。从筹备到展出要花近一年的时间。
温州茶花协会学习国外的展览形式,他们以山茶花朵展出,展出前发个通知,每个会员、山茶爱好者和生产者把自己开花最好的品种剪几株花枝送到展出地,由主办者把送来的花枝放置在浅盘或小杯内,旁边放上写有展品名称和培育者姓名的牌子。然后,由群众和专家相结合对参展的花朵逐一进行评分,以确定各奖级的获奖者。这种展览形式比较简单省力,获得的效果也较好。
在第四届全国山茶展时,第一次设置了花朵展区,以花朵和盆栽山茶展品相结合进行展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五届全国山茶展是在金花茶故乡、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桂林举办。这是中国茶花分会首次与我国台湾茶花界合作的一次全国性展览。它创造出了一条开展茶花分会重要活动的新路子。前四届山茶展的运作方式都是政府出资,由政府机构承办,而这届山茶展主要由企业出资承办;历届山茶展都以大陆品种为主,这次山茶展增加了台湾山茶品种,也是台湾第一次组织展品参展,展品多样化了,不仅有山茶精品、珍品、新品,还有山茶开发利用的展品;历届山茶展以盆栽品种为主,这次还是像第四届山茶展那样增加花朵展区,节省运输、布展的财力和人力,与国际山茶展接轨;历届山茶展单为山茶品种设奖,这次山茶展不仅设置品种栽培奖,而且特设新品种奖、山茶开发奖和科技进步奖,并把以前的布置奖改为组织奖;历届山茶展在展前只召开一次筹备会议,这次不仅召开筹备会,同时还发信息、做广告、写文章、召开新闻发布会等;配合这次山茶展,同时还举办“国际山茶学术论坛暨山茶企业交流峰会”,内容丰富,有国内外的专家发言,有企业家、生产者的交流等;台湾茶花界的参展,更是一大亮点。
总之,只要有利于山茶品种的交流和山茶事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山茶展览。
❻ 国际茶花协会的分类方法是什么
1993年由澳大利亚的塞维志编写的《国际山茶品种大全》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分类方法,将山茶花型分为六组:单瓣组、半重瓣组、银莲花组、牡丹组、蔷薇重瓣组和完全重瓣组,并在组下面分为数目不等的多种类型。
(1)单瓣组 大花瓣,单轮,且数目少于8片,花瓣呈规则、不规则或松散排列,雌雄蕊发育完全,无瓣化,雄蕊在花心聚生成簇。此组细分有六种类型:标准型、钟型、陀螺型、杯型、球型、碟型。
(2)半重瓣组 花瓣多于8片,一般2层以上,雄蕊聚集于中心,不发生瓣化。花瓣规则、不规则或是松散排列。此组细分有三种类型:标准型、玉兰型、双层型。
(3)银莲花组 外轮花瓣大,一至多层,中心雄蕊几乎全部瓣化在中心凸起成小球状。银莲花组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较典型,含有一层外轮花瓣和密聚的花心,金盘荔枝就是其代表品种;第二种类型的外轮有2~3层,花心不如第一种排列紧密,可见许多瓣化了的小花瓣,如白天鹅、牡丹魁。银莲花组有的翻译为托桂型、托盘型、宝珠型。按美籍华人沈荫椿的说法,国际上只有宝珠型,没有托桂型之说。
(4)牡丹组 花瓣较多,由部分雄蕊瓣化的花瓣与自然增生的花瓣和雄蕊混生一起,花瓣扭曲、直立、曲叠耸起,呈不规则排列,形成饱满的圆球形花冠,如花牡丹、秋牡丹、牡丹茶等。牡丹组一般可细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疏散牡丹型,花瓣扭曲,直立或呈波浪状,并渐向花中心花瓣变小,排列松散,雄蕊与花瓣或雄蕊瓣相间;第二种是完全牡丹型,花瓣及雄蕊瓣扭曲,耸立或呈其他不规则状,或与少数雄蕊相间,呈球状。
(5)蔷薇重瓣组 此组花瓣多层,平整,呈覆瓦状排列,花朵开放时,中心仍保留部分雄蕊,雌蕊多数退化,如大海轮、凤仙、金丝玉蝶等。
(6)完全重瓣组 花瓣多层,雄蕊完全瓣化为花瓣,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永不露心。花瓣排列有4种形式:第一种比较常见的,为覆瓦状排列,如“嫦娥彩”系列的花;第二种层叠呈星状,中国通常叫放射型或是六角型,如六角大红、六角白、六角恨天高等;第三种为螺旋状,花瓣分成若干层,轮状盘旋,如十八学士、撒威达的梦等;第四种为球心状,中心花瓣一直紧密抱叠,如同蓓蕾,如葡萄红等。
❼ 中国花卉协会的组织机构
中国花卉协会协会现有分支机构:月季、茶花、兰花、桂花、荷花、杜鹃花、牡丹芍药内、梅花蜡梅、蕨类植物容、零售业、盆载植物十一个分会,以及花卉产业化促进委员会和花文化委员会两个专业委员会。
中国花卉协会分支机构名称中英文对照
月季分会Rose Branch Association
茶花分会Camellia Branch Association
兰花分会Orchid Branch Association
桂花分会Osmanthus Branch Association
荷花分会Lotus Branch Association
杜鹃花分会Rhododendron Branch Association
梅花蜡梅分会Mei Flower and Wintersweet Branch Association
蕨类植物分会Fern Branch Association
零售业分会Retailing Branch Association
花卉产业化促进委员会Instrialization Promotion Committee
花文化委员会Flower Culture Committee
❽ 茶花能吃吗
山茶不仅能欣赏,还能食用。中国山茶的食用,应该说从发现野生山茶时就开始尝试了。但我们找到的文献资料记载却比较迟。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朱有炖写了一本医药专著《救众本草》记述:“山茶嫩叶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晒作饮。”这是说山茶可作蔬菜、饮料。明代鲍山经亲自实践,“备尝各类野蔬,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后,所著的《野菜博录》,在“山茶科”中载其食法:“采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蒸晒干作茶煮饮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山茶的饮用:“其叶类茗,又可作饮,故得茶名。”清代诗人陈维崧的词《醉乡春·咏茶花》曰:“鼎内乳花将溜,瓶里玉花选逗”,写了山茶的食用和山茶的插花。“乳花”是指油炸后产生的泡花,“溜”是原料经油炸后再加芡粉烹调的一种烹饪方法。“溜山茶”的具体做法是用花瓣拖面油煎后掺糖制成点心,或加配料制成菜肴。
归纳起来,山茶的食用价值有三:一是榨茶子油。山茶,特别是油茶果实,含有丰富的脂肪油,是中国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茶油不仅供一般食用,而且是心血管病患者的保健食品。二是作茶饮。山茶叶,含有茶碱等生物碱,可作饮料。三是鲜花美食。山茶之花泡酒,制成山茶酒;山茶之花煮糯米粥,为药膳,均有治痢功效。山茶的花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淀粉、各种微量矿物质和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因而食用鲜花已成为现代饮食文化的新潮。用各色山茶可配制色彩多样的沙拉点心;用山茶花瓣拖油或拖面油煎后掺糖,是一种上品甜食;山茶与米或面可制成山茶饼;用山茶花瓣同其他原料配制,可烹调成富有特色的美味佳肴。江苏南通市茶花协会秘书长、特级烹调大师许锦生,在《四川烹饪》杂志上发文介绍了两款山茶保健菜肴——山茶花羹和山茶鱼。山茶花羹的特点是汤浓味醇,色彩艳丽,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山茶鱼原料有山茶、净鳜鱼肉和其他配料。制作时拼摆成山茶枝叶和山茶之花形状。其特点为山茶鲜嫩,形态逼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南通市茶花协会董介庚也介绍了一款山茶菜肴——山茶凤脯,原料是山茶、嫩鸡脯肉和其他配料。制作时将莴苣雕刻成凤凰头置盆配合造型。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口感滑嫩,具有降低血压、明目的作用。金华烹饪大师潘建良的“金华茶花”菜肴获得了“蜜蜂杯”烹饪技能大赛金奖。这道菜好似一朵美丽的山茶花,娇艳欲滴,在苍翠的绿叶青枝映衬下,栩栩如生,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真可谓色香味形俱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