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郁金香泡沫m1m2

郁金香泡沫m1m2

发布时间: 2023-08-07 06:20:44

A. 荷兰郁金香事件是怎么回事

郁金香事件指郁金香的价格一直上涨,人们通过购买郁金香来积累财富的投机行为,泡沫最终破灭,千百万人倾家荡产。

1637年早春的一天,一个叫弗朗索瓦•科斯特(FrançoisKoster)的商人以6650荷兰盾的天价购买了几十个郁金香球根。

在一个300荷兰盾能够满足一家人全年开销的年代,这样一笔交易显然是及其不平常的。更让人意外的是,科斯特购买郁金香球根并不是为了种植,而是打算转卖。他坚信这笔投资是稳赚不赔的。

科斯特的一掷千金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历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也难以遗忘的1633—1637年郁金香狂热的最高峰。这笔交易后来被证实为这次狂热的最后一次体现。

科斯特买下球根之后不到一个星期,郁金香的价格就毫无预兆的下跌了。几天之内,郁金香的价格狂跌至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至1637年2月底,荷兰曾经最富有的——起码从账面上看最富有的人们——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其他在郁金香上大笔投资的商人也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下场。

(1)郁金香泡沫m1m2扩展阅读:

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1、在短期内,即使郁金香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也没有办法迅速增加供给。供给数量不能及时增加来满足需求,这就为投机活动提供了空间。

有实力的投机者可以通过大量囤积商品或者垄断供应渠道的方式来减少供应,哄抬价格,赚取利润。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2、货币的增加速度大大快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人们除了进行消费和投资实业以外,还有大量的“闲钱”来从事投资活动—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流动性过剩”。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3、金融市场的形成,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这是投机形成的第三个条件。

B. 投资避坑_,警惕郁金香泡沫!!

什么是郁金香泡沫?

人间清醒,搞钱上瘾

什么是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也叫郁金香效野蔽应,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最早的金融泡沫。

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由于初期培养缓慢以及贵族之间的狂热攀比导致供不应求,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价格飞涨,荷兰郁金香市场俨然已变成投机者伸展拳脚的、无序的赌池,最终泡沫破灭,引发大量投机者破产。

事件过程

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从土耳其引入第一棵郁金香并种植由于是首次引入,且当时郁金香刚好染上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反而让郁金香花瓣开的更鲜艳,于是郁金香受到有钱人和贵族的追捧,由于稀有,成为了他们财富的象征。

由于祥脊携人们普遍对郁金香后市看好,随后郁金香价格开始上涨,这个时候投机客开始入场,他们坚信郁金香价格肯定会暴涨,今天买入,明天卖出绝对赚钱。

于是整个郁金香交易市场越来越热闹,人人都跑步入场都想从中赚一笔,到1634年已经发展成为了全民运动。郁金香价格也一路飙升。

由于郁金香有花期,过了花期就凋零了。为了方便交易,人们直接进行了期货交割,导致了郁金香只是成为了一种交易符号,市场上的交易已经完成偏离了郁金香实质。

到了1637年,郁金香价格达到了顶峰,政府意识到了危机于是采取刹车行动,主动终止交易,禁止郁金香交易。

瞬间郁金香交易交易一泄千丈,高峰时7.6万美元的郁金香最低时只有1美元,而这也导致成千上万人破产。

郁金香泡沫的原因以及背后的经济原理

1.商品价格偏离了商品价值

正是由于郁金香价格偏离了其实际价值,导致产生了泡沫当泡沫足够大时,只要外界稍微的力量轻轻一碰就会破灭。

2.人们为什么甘于为偏离价值的商品而买单呢?

这主要就是人们预期的判断上。郁金香本身只是一个符号它承载的是市场上投机者的信心 (贪婪的预期) ,人们都期望着这样的高价会有下一个交易者接手,大部分交易者在“大涨的环境”下失去了客观去评判价值的能力,而是甘愿做傻瓜!

这就是典型的“博傻理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高价买入的东西,肯定会有一个更傻的人以更高的价格从他手上买走东西。

所以谨伏,可怕的不是做傻瓜,而是自已做了最后一个傻瓜!

郁金香泡沫案例:

1.庞氏骗局

2.传销

郁金香泡沫的启示

在日常理财当中,不管是买股票还是投资其他行业,一定要奉行的原则就是价值投资,千万别去玩一些投机把戏,否则最终亏损的肯定是自己。因为在投机的市场中,从来没有永远的成功者。

C. 郁金香泡沫是怎么回事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作为专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属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D. 比特币和郁金香泡沫有什么区别

比特币 :一种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算力消耗)的加密虚拟币。总量2100万,不可增加,不受任何中心化组织(个人、公司或者国家)的控制。在不泄露秘钥的情况下,安全性极高(在现有人类技术下,不可能破解,远高于银行安全性)。比特币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以及存储行为(也就是除非所有节点遭到破坏或者有超过全网51%的算力进行攻击,否则比特币是绝对安全的)。 比特币特点 :去中心化(有全体持币人共同维护,不会受到任何中心化组织的控制),稀有性(总量2100万,不可再生,不可超发),安全性(现有人类技术下不可破解),长期存储性(可以不需任何成本地永久存储,不会损耗,只需保管好秘钥)。

比特币产生的原因 :比特币诞生的来源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央行超发货币,导致全球通货膨胀。有些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超发货币是中心化组织(政府或国家)对个人财富的掠夺。举个例子简单说明,世界财富现有10万亿美元,由全世界人民拥有。美国增加发行10万亿美元的钞票,世界上的钞票数量变成了20万亿美元。全世界钞票=全世界人民10万亿美元+美国政府10万亿美元。世界财富,由全世界人民所有->变成了全世界人民和美国政府各拥有一半。而此过程,美国政府并没有付出什么劳动(印钞票忽略不计),就把全世界财富的一半从全世界人民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最后美国政府发行的钞票通过贪污腐败,内幕操作的方式转移到了权力拥有者手中。这是一种赤裸裸掠夺。同理,其他非全球性货币国家发行货币是对本国人民的掠夺,全球性货币国家(美元,欧元,英镑等全球流通性货币)发行货币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掠夺。这种掠夺本身是极其不公平的。所以中本聪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概念(比特币),以取代央行货币,作为一种 数字化的黄金 ,用以充当全球性货币。

比特币和黄金的相似性:稀有性、易存储性、永久保存性、价值公认性(即价值不会因为某一部分人的放弃而完全消失,发文时比特币拥有地址数超过3600万,意味着价值得到了相当一部人的认可,即使其中一部分人放弃比特币,仍然有超过千万的人认可比特币)

郁金香泡沫 :又称郁金香效应,源自17世纪荷兰的 历史 事件。被称为人类 历史 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郁金香球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荷兰郁金香市场俨然已变成投机者伸展拳脚的、无序的赌池。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 时尚 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正如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名称所喻示的一样脆弱,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该破灭了。在某个时刻,当某个无名小卒卖出郁金香——或者更有勇气些,卖空郁金香时,其他人就会跟从,很快,卖出的狂热将与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于是,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来自网络)

两者区别 :郁金香会随着热度的下降而崩溃,因为其不具有易存储性和长期存储性,参考2020年原油期货跌到负价格(因为不易存储,导致要支付大量的存储费)。但比特币不同,比特币诞生的时候就是目标作为数字黄金而诞生的,天生具有易存储、永久存储、稀有性,所以比特币不会崩溃。但是比特币的价格完全可能随着行情的变化,发生巨幅震荡,这个是完全可能的。参考 历史 价格,比特币已经发生过至少三次暴涨暴跌的巨幅震荡,而 历史 上黄金也发生过至少两次巨幅震荡,但从来没有黄金崩溃的说法。所以从长久时间上看,比特币可能会暴涨暴跌,但绝对不会崩溃,而是会像黄金那样逐渐地担负起数字黄金的 历史 使命。

各国对比特币的态度

美国:允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美国联邦法院将比特币定义为货币。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不认为比特币是货币,但承认比特币的商品属性和财产属性,个人可以自由交易比特币,不鼓励,不反对,风险自负。对个人和组织拥有的比特币,视为其财产,予以保护和支持。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四大行”:不会阻止客户进行比特币交易。

日本:日本政府在2017年4月1日取消了比特币交易的消费税,正式承认了比特币为合法支付方式。

德国:2013年8月德国金融部(Ministry of Finance)正式认可比特币成为一种货币单位”(currency unit)和私有资产”。2018年3月,德国财政部表示,如果比特币用户将这一加密货币用作支付方式,那么他们不会对其进行征税。即承认比特币的货币性。

新加坡:采取完全开放态度

99个国家(占全球40%)对比特币是持正面态度(合法或中立);

7个国家(占全球3%)对比特币是限制的态度是限制,包括中国;

10个国家(占全球4%)对比特币是限制的态度是非法;

130个国家(占全球53%)未对比特币表态。

由此可见,认可比特币的个人(持币地址数超过3600万)和主权国家越来越多,最终比特币会具有全球货币he数字黄金的地位,这也是比特币的创始原因和目标。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风险自负。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E. 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原因

诚然,在17世纪欧洲市场上对郁金香的需求迅速上升,这是促成郁金香泡沫的必要条版件之一。可权是,许多商品在一段时间内都出现过供不应求的现象,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泡沫经济。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⑴在短期内,即使郁金香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也没有办法迅速增加供给。供给数量不能及时增加来满足需求,这就为投机活动提供了空间—有实力的投机者可以通过大量囤积商品或者垄断供应渠道的方式来减少供应,哄抬价格,赚取利润。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⑵货币的增加速度大大快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人们除了进行消费和投资实业以外,还有大量的“闲钱”来从事投资活动—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流动性过剩”。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⑶金融市场的形成,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这是投机形成的第三个条件。

F. 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为什么会破灭

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属性才能成为商品,一种是价值,一种是使用价值,而只有生产商品的人才能够获得财富,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然而很多人忘记了,他们收贪欲的影响干了一件有一件蠢事,把好运说成自己能力,把厄运说成国家不好,世界不好,为自己的无知无能愚蠢而找理由,1634年到1637年的荷兰人就是愚蠢的案例。

传销的最大特点就是骗子喜欢造梦,让人用欺骗下家的方式获取财富,荷兰就不幸成为这样的案例。当时的人们都有一种信念,就是郁金香能够保值增值,实际上,生产郁金香的人会富裕,富裕的人不是储藏郁金香的,而是面向市场种植郁金香的人。

郁金香成为传销的工具,有一个酒鬼因为吃了郁金香被关到监狱里三个月。

于是郁金香出现了泡沫经济,最终,最后一个接盘郁金香的人破产自杀,郁金香泡沫的破裂也将荷兰带入了地狱之门,荷兰走向衰落。

G. 关于“郁金香泡沫”事件

简言之,是社会集体投机赚钱的获利心理造成,后果是迟早爆炸的炸弹传来传去,落到最后的人倒霉.并会造成社会经济恶性动荡.损害了经济本来的发展趋势.
提起郁金香,许多人立刻就会想到被誉为“鲜花之国”的荷兰。的确,荷兰人钟爱郁金香,将其奉为国花,并把它和风车、奶酪和木鞋一起,统称为荷兰的“四大国宝”。每到暮春时节,满山遍野的郁金香争奇斗艳,晶莹修长的叶片,像装满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令人心醉。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他的传世名著《黑郁金香》中,曾这样赞美一种名叫“黑寡妇”的黑色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小说家优美的笔调,更为郁金香增添了一层传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然而,如今的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曾几何时,郁金香美丽的花朵,竟使无数荷兰人为之疯狂;一枚看起来与洋葱头别无二致的郁金香球茎,竟然价值连城;甚至整个国家,都因郁金香而陷入混乱之中,并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郁金香的故事

众所周知,荷兰是名副其实的“郁金香王国”,其出产的郁金香畅销1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80%以上。但有趣的是,郁金香的故乡却并非荷兰,而是土耳其和小亚细亚一带,甚至也有人认为郁金香原产自中国的西藏。不论其原产地在哪里,荷兰郁金香的历史,无疑是从一位名叫克卢修斯的园艺家开始的。
1554年,奥地利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宫廷花园里初识了高贵的郁金香,惊艳之余,他把一些郁金香的种子带回维也纳,送给他的好友、在维也纳皇家花园当园丁的克卢修斯。克卢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学家,经过他的悉心栽培,登陆欧洲的郁金香种子终于发芽、生长、开花了。1593年,克卢修斯受聘担任荷兰莱顿大学植物园的主管,就随身携带了一些郁金香鳞茎来到荷兰。第二年春天,荷兰的第一朵郁金香已经含苞待放了。
一时间,高雅脱俗的郁金香成了莱顿上层社会谈论的焦点。或许是物以稀为贵,也或许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王公伯爵开始陆续登门拜访,希望能得到一株郁金香。但不知何故,他们的要求遭到了克卢修斯的一概拒绝,即便是出钱购买也不行。在此情况下,几位想借机发财的荷兰人就采用了一种冒险的方法:偷!克卢修斯一气之下,把剩下的郁金香鳞茎统统送给了朋友,从此不再培育郁金香。而郁金香却借此机缘,在荷兰各地流传开来。
与郁金香同时在荷兰流传开来的,还有这样一个浪漫的传说。古时候,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为表达爱意,他们一个送了顶皇冠,一个送了把宝剑,还有一个送了块金块。但少女对三人都不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块变成球茎,美丽的郁金香就这么诞生了。
据说这个故事是荷兰的花商们为了推销郁金香编造出来的,但故事一经传开,更加深了人们对它的钟爱,不久以后,具有浓郁外国情调的郁金香,就成为荷兰花园里人见人爱的花卉品种。高贵、优美、鲜艳的郁金香,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荷兰人,尤其是那些带有美丽杂色花纹的稀有品种的郁金香,更令他们爱慕之至。很快,对郁金香的热爱和追逐就作为一种时尚,流传到了德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

流行的时尚

有人说,17世纪的欧洲属于一个充满炫耀、猎奇和好大喜功的时代。花园和鲜花是贵族和商人们奢华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无论任何时代,社会中的上等阶层总是渴望得到地位的标志,现在可能是法拉利跑车、游艇和私人飞机;而那时,豪宅、花园和鲜花,特别是异国情调的郁金香,则是他们向往的目标。
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价格也极其昂贵。一般少数富有的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块豪华的郁金香贴片、一次用郁金香加以装点的聚会、甚至奢侈地装饰着郁金香的窗框,都成为了一种昭示社会地位的手段。在当时,巴黎的时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郁金香作为装饰,便会觉得身价倍增。另据记载,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时,所有的嫁妆,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球茎。
在17世纪初的法国,人们就已经为品种稀有的郁金香开出了离谱的高价。据说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卖掉了自己的磨房,为的就是一只罕见的郁金香球茎。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
相比之下,朴实、认真的荷兰人肯定没有巴黎人那么时尚、浪漫,但别忘了,经过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的洗礼后,17世纪的荷兰堪称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世界海上霸权,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商船数量多达1.5万艘,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交易所即诞生于此。荷兰人无与伦比的冒险和开拓精神帮助他们取得了这些伟大的成就,但也许正是这种冒险精神,竟成了培育投机者的温床。
由于当时荷兰人的投机欲望是如此强烈,美丽迷人而又稀有的郁金香难免不成为他们猎取的对象,机敏的投机商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的鼓吹之下,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倾慕之情”愈来愈浓,开始表现出一种近乎病态的倾慕与热忱,以至于拥有和种植这种花卉逐渐成为享有极高声誉的象征。人们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而那些花朵上带有美丽的花瓣或条纹的稀有品种,更成为人们疯狂追逐的目标。

郁金香狂热

从1634年开始,荷兰百业荒废,全国上下都开始为郁金香疯狂。与所有的投机泡沫一样,参与的人们最初都实际赚到了钱。由于价钱节节上升,你只需低买高卖,买高卖更高。得了甜头后,大家信心大增,倾家荡产地把更多的钱投入郁金香的买卖,希望赚取更多的金钱。原本旁观的人看到挣钱这么容易,也受不了诱惑,加入到疯狂抢购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投机商也纷纷云集荷兰,参与这一投机狂潮。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随后,在鹿特丹、莱顿等城市也开设了固定的郁金香交易场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中,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对这次郁金香狂热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
“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帐。欧洲的财富正在向须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在没有交易所的小镇,大一点的酒吧就是进行郁金香交易的‘拍卖场’。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时也替客人确认交易。这样的晚餐会,有时会有二三百人出席。为了增加顾客的满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柜上往往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大花瓶,里面插满了盛开的郁金香。”
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可以更加生动地说明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据说海牙有一个鞋匠,在一小块种植园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见的“黑色”郁金香。消息传开后,一伙来自哈勒姆的种植者拜访了他,说服他把花卖给他们。最后,鞋匠以1500荷兰盾的高价把自己的宝贝卖给了他们,没想到,买家中有一个人立即把黑色郁金香摔到地上,用脚将其踩成一滩烂泥。鞋匠惊呆了。买家们却轻松地解释说,他们也培育出了一只黑色郁金香,为了确保自己的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情愿付出一切代价,若有必要,上万荷兰盾也在所不惜。
到1636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以一种稀有品种“永远的奥古斯都”为例,这种郁金香在1623年时的价格为1000荷兰盾,到1636年便已涨到5500荷兰盾。1637年2月,一枚“永远的奥古斯都”的售价曾高达6700荷兰盾。这一价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或者购买27吨奶酪!相对于这种顶级郁金香来说,普通郁金香的涨幅更是“疯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维特克鲁嫩”球茎,市价还仅为64荷兰盾,但到2月5日就达了1668荷兰盾!别忘了,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在这股狂热到达巅峰时,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个寒冬,人们不仅买卖已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1637年将要收获的球茎。球茎的期货市场就这样诞生了。球茎在实际进行货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实际支付货款,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郁金香的投机。由于刚刚形成的期货市场没有明确的规则,对买卖双方都没有什么具体约束,使得商人们有可能在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买空卖空,这更使得已经被“吹”得很大的郁金香泡沫,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的人们谁也没有意识到,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崩溃已经近在眼前了。

泡沫过后一场空

今天的经济学家都把在这次郁金香狂热视为“博傻理论”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后残存的理性都早已远离了荷兰的郁金香市场。虽然人们大都知道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早已远离其正常的价值,但是他们宁愿相信别人会比他们更“傻”,会心甘情愿地付出更高的价钱。但无论如何,投机狂潮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事实也的确如此。郁金香狂热的终结,终于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终于还是出现了。
尽管泡沫崩溃的日期被记录得非常清楚,但谁也说不清投机泡沫到底是怎样崩溃的。泡沫崩溃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人们清楚地记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着,谁也不知为什么,市场突然就这么崩溃了。也许除了说这是泡沫膨胀到极点后的必然结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一时间,卖方的大量抛售,使得市场陷入了恐慌状态。这时的郁金香简直成了烫手的山芋,无人再敢接手。球茎的价格也犹如断崖上滚落的巨石,一泻千里,暴跌不止。荷兰政府发出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平均已经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几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只洋葱的售价。
等到人们省悟过来,一切都为时已晚。于是,人们纷纷涌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兑现合同,挽回损失。很快,法庭就淹没在郁金香的官司之中。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不知有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富有的商人变成了乞丐,一些大贵族也陷入无法挽救的破产境地。受害者当中既有文化程度颇高的知识分子,也有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因为贪婪是
没有任何阶层界限的。
事态出现了失控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解决,但他们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也束手无策,最终所有的“苦果”只能由投机者自己咽下。19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这一下,人们彻底绝望了!从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极而泣之人,如今又在为突然降临的一贫如洗仰天悲哭了。身心疲乏的荷兰人每天用呆滞的目光盯着手里的郁金香球茎,反省着梦里的一切……
灾难的结果导致了人们对郁金香的无比痛恨,画家们也得到了发挥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画家扬·勃鲁盖尔创作的一幅讽刺画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郁金香交易。无论是种花人、花商,还是参与其中的投机者,都受到了画家的无情嘲弄。
郁金香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举世闻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兰全国的经济陷入一片混乱,加速了荷兰由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的步伐。从17世纪中叶开始,荷兰在欧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国的有力挑战,欧洲繁荣的中心也开始向英吉利海峡彼岸转移。

泡沫之后还有泡沫

如今,这起发生在17世纪的郁金香事件,已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起大规模投机泡沫事件,被记入了经济发展史,成为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而“郁金香狂热”也被当成一个专业术语,成了经济泡沫的代名词。
每当回过头来审视这起“郁金香狂热”事件时,人们常会觉得非常好笑,毕竟郁金香这种植物成为投机对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许多人甚至认为,这起事件属于历史上极为特殊的偶发事件,以后不会再度发生,至少在荷兰不可能再度发生。
但令人震惊的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就在郁金香狂热事件过后不到100年,还是在荷兰,人们又一次陷入到狂热之中,只不过这一次的对象变成了另一种植物——洋水仙。从1720年左右开始,荷兰洋水仙的价格迅速上涨。鉴于对郁金香事件还记忆犹新,有人随即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警世性文章。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压住投机狂热的进一步升温。至于结果,在此就不用赘述了。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有人说,泡沫就像细菌一样,只要有它存在的土壤,就会蔓延开来。历史上,从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到20 世纪末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网络泡沫”无不如此。19世纪初美国过度投资形成泡沫,后来泡沫经济大崩溃造成世界经济危机,帝国列强间利益冲突加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诱因.到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造成股票价格下跌7成,大量公司倒闭,银行大量代款无法回收 ,许多银行破产.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一个经济泡沫在它膨胀的时候,公众的追风心理才可能使其成为具有严重破坏力的投机浪潮。因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热的人们,会为泡沫的吹起寻找各种“合理”的依据,不断提升对价格的预期,引起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任何发出泡沫预警的观点都被作为一个另类,就像那个指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小男孩一样。在泡沫面前,因为狂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而真相,只有在泡沫破灭时才能大白于天下。
近年来,在东部沿海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浙江,出现了另一种投资热潮,那就是炒兰,兰花价格连连攀升,创造一个又一个天价。最近,一株蕙兰居然叫价700万元,这则新闻发生以兰花为市花的浙江绍兴。
“乱世存粮,盛世养花”。百姓热衷养花,这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兰花成为们炒做赚钱的工具。而且加入该行列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还专门组织兰花协会,到现在为止,浙江各级兰花组织有40多个,会员已达3000多人。据报载,将最近几年新加入的众多投资者和爱好者算在一起,浙江玩兰的人数至少在30万人以上。炒兰在浙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兰花早在1995年之前,一苗兰花就已被炒到几千元高价。如今,兰花动辄上万,并不稀奇。
今年2月,在云南的兰花博览会上,舟山一名兰农的3苗“神州奇蝶”以12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浙江兰花成交价格的最高记录。3月,在杭州的兰花展览会上,一株“虎蕊蝶”卖出了5万元的高价,而在05年底,它的成交价仅为1.5万元。“新昌花蝴蝶”前年每苗3万元,今年已卖至25万元。3月31日至4月2日,在浙江绍兴县第七届兰花节暨绍兴市第22届兰花展览会上,一株名为“明州梅”的蕙兰叫价700万元.

H. 世界经济四大泡沫

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日本的经济泡沫、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南海泡沫:1689年到1714年之间,英国政府因为打仗欠了1万英镑的债务,英国政府找上南海公司,大量发行股票,换成钞票。南海公司执行长罗约翰使股价拉高,投资人见有利可图,就争相抢购。

热点内容
红玫瑰和什么插花 发布:2025-07-04 07:25:01 浏览:511
玫瑰花爱心 发布:2025-07-04 07:13:45 浏览:672
玫瑰和枪4 发布:2025-07-04 06:59:11 浏览:53
情人节羽毛 发布:2025-07-04 06:46:28 浏览:607
丁香油水汀 发布:2025-07-04 06:45:18 浏览:51
主攻海棠 发布:2025-07-04 06:35:28 浏览:858
情人节什么都没送 发布:2025-07-04 06:34:57 浏览:73
蓝鸢尾的花语 发布:2025-07-04 06:18:32 浏览:734
异地樱花图片 发布:2025-07-04 06:14:08 浏览:940
情人节爱主 发布:2025-07-04 06:04:07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