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冬天屋子干燥
1. 杜鹃花冬季怎么养
杜鹃花冬季养护方法有:冬季保温、减少水分、修剪整形、阳光照射。
1、冬季保温:杜鹃花在冬天养护时需要控制室温。入冬前就要尽快将杜鹃花移入室内,并将室内温度稳定在6℃以上安全越冬。养殖者,可以在小型杜鹃花盆栽上覆盖凳清一层薄膜进行保温。
2、减少水分:冬季干燥,但温度过于寒冷,浇水过多不小心形成盆土内积水,很容易引起枣键前冻土灾害,让杜鹃花的根茎出现损伤。本身冬季也是杜鹃花的半休眠期,水分灌溉保证土壤偏干就行。
3、修剪整形:冬季是杜鹃花比较合适的修剪时间,对家中的盆景杜鹃来说,把植株上的枯枝烂叶、密生枝叶、病枝弱叶、徒长枝叶等全部修剪掉,能够让整株造型更具观赏性,也能减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
4、阳光照射:杜鹃花其实喜欢半阴的环境,但冬季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长期放在半阴的环境下养殖,而应该经常照射阳光。多照射阳光可以避免土壤上冻,而且也可以很好地避免杜鹃花被冻死。而且冬季的阳光较为柔和,基本上可以长时间给杜鹃花照射的。
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四个重要的技巧来让杜鹃花度过冬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杜鹃花施肥,亮枝在冬季来临之前可以施肥。还需要注意的是浇水时不要接触到杜鹃花的叶子上。这样就能让其安然度过冬季了。
2. 杜鹃花怎样过冬
杜鹃花过冬温度不可以太低,最好保持在3℃以上,不然杜鹃花会受冻。也不能为专了温度稍微属高一点就放在火炉或者是暖气旁边,因为杜鹃花是喜欢湿度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空气比较干燥,放在这些地方会导致水分消耗过快。
如果有阳光比较强的天气就应该放在光照比较强的地方,定期晒晒太阳,要不然长期见不到阳光会导致落叶。过冬之后,院中的杜鹃花盆栽或盆景宜搬进室内,待室外温度达到5℃以上再搬出去。
杜鹃花的叶片已经冻死变黄之后,应该及时打掉,但是修剪枝条这些就不宜太早的进行了,就算是叶片脱落也没有关系,枝条依然可以利用起来,如果修建了很多枝条。
(2)杜鹃花冬天屋子干燥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3. 杜鹃花冬天怎么管理
1、温度把控:杜鹃里养的最多的就是东鹃和西鹃,其中东鹃不怕冻,耐寒性极好,除了东北地区都能室外越冬,西鹃就比较怕冷,冬季要放在室内暖气房养护。
2、多晒太阳:杜鹃害怕烈日的暴晒,但是在养护时也不能缺光,不然会影响杜鹃花芽的分化,所以除了族或夏季的暴晒需要遮挡外,春、秋两季可放在东阳台养护,冬季放在南阳台全天晒着。
3、适当浇水:杜鹃喜水怕涝,平时最好掂量着盆土的重量,感觉明显变轻浇透水,浇到有水从盆底流出为止,杜鹃喜酸,暖气房温度高,还可以半个月给花浇一次果皮水。
4、多多通风:冬天室内供暖,空气干燥,再加上养护环境不通风,杜鹃最爱掉叶子,冬天要趁着气温高的中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时要把杜鹃搬离窗口,平时还可搭灶以把花盆垫起来,增加通风力度。
5、避免施肥:冬天养护气温低,或者杜鹃正处在花期,都是不能施肥的,可以等来年春天杜鹃花败后,取豆饼和骨粉各6g,分成四份埋入花盆边缘,浇透水。
6、轻剪残花:杜鹃花败后,千万别重剪,只需把残花掐掉,把徒长的枝条轻轻修剪一下,等到来兆枝伍年秋天又能冒花苞,再开一茬花儿。
4. 杜鹃花怎样过冬
杜鹃花过冬时可移入室内。要注意的是:
1、室内温度不宜太低,最好能在3度以上。
2、不宜过于靠近火炉和暖气片,因为这些地方空气比较干燥,而杜鹃花喜欢湿度比较高的地方。
3、有条件的应该放在光照比较强的地方,没有条件,只要室外在3度以上,就要搬出去给它晒太阳。要不然长期不见阳光可能会落叶。
4、当叶片上灰尘较多时,可以移到室外用水喷洒,洗去灰尘防止落叶。
5、在南方地区偶尔降到零度的地方,可以放在室外越冬。
6、越冬后要等到气温不再出现5度以下的低温时再出房,要不然搬来搬去给自己增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