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哪的歌

茉莉花哪的歌

发布时间: 2023-08-05 07:51:35

⑴ 《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茉莉花》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以单曲形式发行。

2003年3月2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中,该曲被定为江苏省扬州市的市歌 。2009年,盐城工学院凭该曲获得中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普通组二等奖 。

相关说明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当时,随团而至的何仿慕名拜访了当地一位弹唱艺人。随后,弹唱艺人为其表演了民歌《鲜花调》。何仿一下子就被《鲜花调》的旋律迷住了,于是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用简谱记下了该曲,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因为《鲜花调》是来自中国民间的创作,所以在整体上显得有些粗糙。

为了打磨该曲,何仿考虑再三,将《鲜花调》进行了改编,将歌词中描述的三种花统一改写为茉莉花。1957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上,何仿策划由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曲。由于该曲在此次演出中获得反响,因此发行了录音版本。

此后两年间,何仿又对该曲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并对旋律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

⑵ 茉莉花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苏地区的民歌。

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流传百年的《鲜花调》,由军事作曲家何芳根据六合民歌改编而成。《茉莉花》在中国民歌中的地位很高,在国内外中西音乐界广为流传。

《茉莉花》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歌,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周期性重复的对称大芹结构、此外,句尾采用分段韵律,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江浙版是单段分段歌曲,音乐结构比较均衡,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茉莉花》闭裂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该曲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轿仿闭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

⑶ 《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

(3)茉莉花哪的歌扩展阅读

《茉莉花》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茉莉花》在两个大陆相互隔绝的时代跨越了地理距离的藩篱,成为象征中欧人民友谊和交流的生动符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中国。此后,众多世界级亮相让这首民歌引起苏皖多地关注。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区以该首民歌为名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音乐文化节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颁奖仪式的现场《茉莉花》出现总共774次。

⑷ 茉莉花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茉莉花》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以单曲形式发行。

2003年3月21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中,该曲被定为江苏省扬州市的市歌 。2009年,盐城工学院凭该曲获得中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普通组二等奖 。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激滑链枝让御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

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侧脉4-6对,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有关节。

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明孙长4-8mm;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长5-7mm;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宽5-9mm,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⑸ 《茉莉花》是哪里的民歌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局裂斗

《茉莉花》起源于南京六合,桐磨源自于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源脊。

简谱如下:

⑹ 《茉莉花》是哪的民歌

苏皖民歌 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系苏皖民歌。起源于安徽滁州天长、江苏扬州、六合一带的民间歌曲,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将采自于苏皖一带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安徽天长人,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苏皖一带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苏皖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从奥地利唱到前苏联,唱到印尼、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唱遍了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展中心5楼会议大厅,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之前,中国军乐队奏响了脍炙人口的六合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奏响。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中国代表团的申博宣传片中先后十多次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国展局的官员。2003年03月21日上午,扬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扬州民歌《茉莉花》定为扬州的市歌,从而成为全国首家将民歌作为市歌的城市。[2]2004年8月1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倾倒了全世界的观众。

⑺ 茉莉花是哪里的民歌

《茉莉花》是扬州民歌。

《茉莉花》歌词的最早刊载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记载了《西厢记》的剧词,没记曲谱。

《茉莉花》曲谱的最早刊载是道光十七年(1838)贮香主人编辑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载有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

《茉莉花》最早名称叫《双叠翠》,以后才称为《鲜花调》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乐形态上有着不同演绎。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评论家易人、冯光钰和钱国桢在各自的论述中,都是以扬州的《茉莉花》为最基本的形态。


(7)茉莉花哪的歌扩展阅读

《茉莉花》发展的历史沿革:

1896年,万国运动会召开,当时李鸿章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当时李鸿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享誉世界的中国名曲《茉莉花》。

18世纪末期,一位初至中国的英国年轻人,在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记录下他初听到中国民歌《茉莉花》时的激动心情。

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在华逗留期间,约翰·巴罗和使团的一位德籍翻译惠特纳都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并把它带回了欧洲。

⑻ 《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是属于南方民歌,起源于南京。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茉莉花》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8)茉莉花哪的歌扩展阅读: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


热点内容
河南荷花镇 发布:2025-07-04 13:14:31 浏览:669
海棠花期在什么时候 发布:2025-07-04 13:13:58 浏览:675
偷樱花的人 发布:2025-07-04 13:13:21 浏览:261
樱花学院汉语 发布:2025-07-04 13:12:42 浏览:996
仿真绿植盆 发布:2025-07-04 13:01:49 浏览:514
花卉的死亡 发布:2025-07-04 12:26:19 浏览:426
海棠群是什么 发布:2025-07-04 12:22:27 浏览:718
北海过情人节 发布:2025-07-04 12:17:00 浏览:350
斗南花卉市场攻略 发布:2025-07-04 12:07:37 浏览:140
盆栽金桔树怎么繁殖 发布:2025-07-04 11:59:37 浏览: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