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紫罗兰哪年生产
1. 我的05年东风紫罗兰260马力法士特变速箱他们说修不好真的吗
听你说你的车的情况,应该是法士特配东风单桥牵引头的8JS130T变速箱版,这个变速箱带一个换档助力气缸,和火权箭筒有点像,如果是这款箱型,修理工师付的建议是正确的,这款箱型如果主箱出现掉档的情况是很难再维修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主箱同步器的原因.建议更换总成.
2. 我的车是260东风紫罗兰,06年十二月的。变速箱型号8JS130TA_B。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的前进挡都不好挂,而...
根据你所述,1 离合器片不分离引起难挂档,检查离合总泵,分泵故障是否正常专,刹车油是属否充足,油管内是否有空气,拨叉轴是否弯了或断裂;离合器片是否有问题,如离合器片是否脱落或磨损、弹簧断裂卡在离合片和压盘飞轮之间。2 乱档了,把变速箱小盖拆下来,检查选档、挂档机构是否磨损、损坏,重新装配,并调整挂档机构。根据你车子具体情况,分析判断,一定能排除此故障。
3. 09年东风紫罗兰自卸车,长5.3米,13吨轮边桥,八档,190马力,轮胎八成新,费用到明年六月,现
您好!购买轮胎首先要确定车辆原配轮胎的规格。通常轿车轮胎规格的标识内是 ***/** R***部分都是数字容。(例如:205/55R16)所买的轮胎规格一定要和原车装配的轮胎规格一致,如有需要更改轮胎规格必须去专业的改装店进行轮胎升级,或者咨询汽车生产厂商。在选购轮胎时,您需要充分考虑车辆性能,驾驶习惯和爱好,行驶的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等情况,然后根据轮胎产品的定位来选用合适您的轮胎。同样品牌的轮胎,不同的花纹代表不同的产品定位。不同规格可供选择的花纹也是不一样的。以米其林为例,同样是米其林品牌的轮胎,不同的花纹代表不同的产品定位。例如:PRIMACY LC 博悦 属于舒适型花纹,PILOT SPORT 3 属于运动型花纹。
4. 东风紫罗兰哪年停产的
08年7月。东风紫罗兰是东风在21世纪初推向市场的一款主力车型,因为该车型大量采用紫色作为主打色而得名紫罗兰,在08年7月停产,那时候强制毙掉国二的车,不过还有一些东风子公司的产品,也还有紫罗兰颜色直到2022年9月6日还在部分库存依然还在销售。
5. 东风紫罗兰300马力哪年生产的
2006年。
根据卡车之家贺氏查到,2006年7月上户的东风紫罗兰五桥货车,配正档置:康明斯举拍乱300马力,大8档带爬坡档,153后桥,新货箱,车子车况没有任何问题。
东风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车企业,业务涵盖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军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以及汽车相关业务。
6. 单桥东风紫罗兰有多重
单桥东风紫罗兰整车总质量12000千克。经查询东风紫罗兰单桥自卸汽车Q3124GF1自卸汽车,该产品公布于发改委汽车公告第F1批次,整车总质量12000千克,上户吨位5200,5000,5100千克,整备质量0千克,发动机选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生产的YC6J170-21、YC6J180-21、YC6J190-2柴油发动机,发动机排量为6494、6494、649CC,发动机功率为125、132、14千瓦,最高车速可达88公里每小时。
7. 东风紫罗兰质量可以吗
东风紫罗兰质量可以。东风紫罗兰有着强大的售后,过硬的技术支撑,以前的车型推出并未达到良好的市场预期,反而2004年推出且定位主流货运市场的东风紫罗兰却是如坐春风。
8. 7年时间从中重卡第三到最终消亡,春兰卡车做错了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17年前的2001年年末,也是在江苏,“南京春兰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的经理办公室内,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焦急的求购“春兰卡车”。
这家1997年成立的卡车制造公司,当时“中重卡”销量位列国内销量榜第三的位置,成为业内人人侧目的“黑马”。那一刻公司上下的人是斗志昂扬的,卡车销售的火爆给了春兰集团上下极大的信心,集团定下了:“21世纪前10-20年跻身世界著名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00-1000亿美元,至少有一个核心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三,海外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销售收入一半以上”的目标。
一切的前景似乎都很美好,可是仅仅7年之后的2008年春兰集团却不得将春兰卡车卖给了徐工。 黯然离开了卡车制造行业。
翻阅介绍春兰卡车消亡的文章,大多用了“盲目”这个词来形容春兰当年涉足卡车制造行业的决定。其基本论据是春兰作为一个家电制造见长的企业,去跨界造卡车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其失败是必然的。
对于此种看法笔者并不认同,有几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在春兰收购南京东风之前,于1994年跨界开始生产销售摩托车,只到3年后的1997年春兰觉得自己对机械制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开始涉足卡车制造。
从1997年收购南京东风到2001年首款产品上市,这期间春兰集团又陆续投入了6亿元用于升级生产线和研发。前期的铺垫到后期的厚积薄发历时7年,这些都不是“盲目”之举,另外从世界造车史来看,就有像“本田”这种先生产摩托车后转战造 汽车 成功的案例。
当年波导、美的、澳柯玛等众多企业跨界造车,却鲜有作为,由此来看这非但不是春兰的盲目,反而是他务实的表现,这也恰恰是他后期能够一炮而红的原因。
在新千年的伊始,国内重卡市场方兴未艾,国内货运主要以 中卡 为主,其市场份额基本被北“解放”南“东风”这两家老牌国企占据。春兰卡车的出现,为国内的卡车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春兰集团一开始就明白以它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撼动“解放”与”东风“的地位,因此差异化就成了它的选择。春兰一开始选择切入 中卡 里面的大吨位,重卡的低吨位,那是当时市场的空白。
春兰从日本引进最新的“UD”驾驶室,造型美观内饰豪华,其售价比“解放”与”东风“便宜8千到一万。并且迅速推出了5吨、6吨、8吨、10吨、12吨和15吨六大系列涵盖中重卡的40多个车型,满足了当时绝大部分人的用车需求。在宣传方面春兰主攻江浙沪这三个货车需求旺盛的地方,为其迅速打开知名度奠定基础。
务实的的造车态度,相对实惠的价格,新颖豪华的车辆造型,精准迅速的广告宣传,这些都是成就了春兰卡车先期的成功,挺进国内前三是市场给春兰最亮眼的成绩单。但是太过顺利的成功未必是一件好事,这在春兰造卡车这件事情上面得到印证。
春兰集团一开始的多元化战略就为春兰卡车的悲情结局埋下了伏笔。作为母公司春兰集团同时进入多个行业,分散了公司内部资金的规模,一个产业的开始不可避免的会压缩另外一个产业的资金。在卡车行业风云际会的2004年,国内卡车重型化的趋势已经明朗,但是春兰卡车投入研发的资金却不增反降,让其没有赶上市场变化的脚步。
春兰曾经寄希望与日野合资来弥补自身技术优势方面的不足,但是最终没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最终功败垂成。外行造车都会遇到自身技术不足的限制,造车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与技术积累的行业。
寄希望于合资来换取技术的支持,是很多门外汉造车的必选之路,自身没有技术底蕴,一旦出现得不到技术支持的情况,往往就会将自己置于死亡的危险境地。这也就是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自主车企开始大力投入研发的原因。技术不足成了春兰卡车的阿喀琉斯之踵。
春兰卡车依托南京东风留下来的技术人员,完成了先期的升级与研发。母公司春兰集团企业改制的失败,让企业内人员激励方案被搁置。随着后期研发投入的减少,待遇激励的不足让很多技术人员外流。一个企业的发展根本还是取决于人,人员的流失加快了春兰卡车的衰亡。
2004年是春兰卡车由盛而衰的转折年,当年位列三甲榜眼之位,春兰卡车放出豪言“不想成为三汽,要成为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的 汽车 企业”。这一年解放适应国内卡车重型化的趋势,推出了其第五代的“J5”奥威重卡,一下子将其旗下卡车的马力提升到了300匹级别。
而此时春兰卡车的马力还在200匹区间,这样技术上就拉开了差距。而作为中国“二汽”的东风,在2004这一年推出了经典的“东风紫罗兰”车型,并在2003年启动了D310项目,开始着手准备研发新一代的“天龙重卡”。
横空出世的奥威和东风紫罗兰不但在技术上与春兰拉开了差距,其外观内饰的改变也让春兰卡车之前的优势荡然无存。其后两家企业都在重卡行业经营的风声水起,而缺乏技术底蕴的春卡卡车日趋落寞。
在企业鼎盛的时候选择多元化跨界造车,春兰应该是一家危机意识很强的企业。活下去是每家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很多被逼入绝境的企业,最后转型成功;很多巅峰之时的企业,转型却屡屡铩羽而归。
求生欲会让企业或者个人在极端条件下爆发巨大的能量,而行至巅峰却往往会被盛世美景迷惑双眼。我相信当年春兰造车也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希望的,其端正的造车态度是今天很多PPT造车企业没法比拟的。
但是对于一个需要积累与沉淀的行业,春兰缺乏更多的定力。在春兰卡车春风得意的那几年,各大媒体无不穷尽溢美之词来形容春兰卡车,如今看来更多只剩下讽刺。
盛世之下能看到危机并且能心无旁骛的解决危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都极具借鉴意义。春兰卡车在自身与外界的压力之下最终走向消亡,十载生命几多悲情。如今春兰卡车接盘者渐入佳境,回看当年那个逝去的身影,为所有后来者敲响警钟,踏踏实实造车而不是卖弄概念与宣传手段就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特约作者:小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