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的永恒花园融入作文
1. 怎样把紫罗兰永恒花园融入作文当作素材
素材1,最后社长的信。
素材2,战死士兵的信。
素材3,奥斯卡的独白。
素材4,violet写给少佐的信。
2. 哪几部动漫名字比较好听
我觉得名字比较好听的动漫有《紫罗兰永恒花园》,《未闻花名》。《紫罗兰永恒花园》, 紫罗兰优雅而神秘。它的花语是“永恒的美和爱”。可以说,它很容易描述女主“紫罗兰”的性格。在故事的结尾,“紫罗兰”接受了“少佐死了”的事实,但那又怎样呢? 带着这份“爱”,她仍然勇敢地作为一个“人”活着。 就“紫罗兰永恒花园”整体而言,它不是“人类的圣经,世纪的霸权”。这只是一首散文诗,一首只属于“紫罗兰”的散文诗,是紫罗兰为少佐写的。紫罗兰对少佐永恒的爱和她无瑕的永恒之美是“紫罗兰永恒花园”永恒的主题。
《你的名字》,事实上,《你的名字》爆炸有很多原因。它确实有一些缺点。 然而,我认为《你的名字》做得很好,那是“严肃的”。 “国王的名字”里有一句话,叫做:“对方是谁,我没有问题,九月是湿的,在等国王之前” 然而,这句话正是卡通电影《你的名字》的意图,也与《暮光之城》的概念相吻合。事实上,许多国家现在缺乏自己的文化内涵或一些“核心”思想。 我认为:不管你有没有好主意,你至少应该有你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 因为大多数国内观众都容忍国漫。所以我觉得名字比较好听的动漫有《紫罗兰永恒花园》,《未闻花名》。
3. 《紫罗兰永恒花园》Never Coming Back – Evan Call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故事背景参考自近代的欧洲,彼时,大陆南北分割的战争刚刚结束,人们更加珍视和平,热爱生活,城镇逐渐恢复生机,汽轮在港口间繁忙地穿梭,街道上不时有小孩子追逐嬉戏的场景。
新生活下,人们更加注重情感的联系,那时无线电还未广泛应用,远距离不能相见的人们主要依赖信件交流。文字是人们传递情感的介质,但受限于时代背景,很多人无法准确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自动手记人偶”这一职业就诞生了,她们倾听委托人的故事,组织成传递心声的文字,为远方人送去幸福和希望。
薇尔莉特 • 伊芙加登(Violet Evergarden)便是其中的一位手记人偶。战争年代,作为一名士兵,她成为情感缺失,只知道遵守命令的冰冷机器;和平年代,作为一名手记人偶,她直面委托人,触碰他们内心深处的坦率情感。与此同时,薇尔莉特在记录书信时,也逐渐成为了人如其名的人。
《Never Coming Back》是一首纯音乐,讲述着薇尔莉特对战争中永远无法归来的基尔伯特少佐的思念,少佐是一位恩人,又更像一位爱人,只是当时的薇尔莉特还无法理解这份情感。这首曲子陪伴了《紫罗兰》中很多感人的场景:
尽管以上故事的人们都有了无法回来的人,但在人偶书写信件时,他们渐渐从过去的回忆中重拾了力量,拥有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如果书信是委托人传递心声的媒介,那么人偶就是打开委托人心结的钥匙吧。
故事中还有很多其他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女儿每年收到一封母亲生前写给自己的信时的感动,战争中亡去的士兵在生命最后一刻对未婚妻的思念。虽然切换了不同的音乐,但主题和谐统一,唤起经历过伤痛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怀着这份感动,我听了一遍又一遍这首曲子。
曲子开始时,娓娓道来的钢琴声,空灵清澈,慢慢的旋律让被琐事缠身,心急如焚的人也能静下心来。这让我想起了故事中曲子响起时,不仅有人们对过去的思念,也有音乐静静流淌时的银河轮转,微风轻拂的场景。正是这样,现代的年轻人们太累了,像孤独追逐目标的机器,繁杂的工作填满了他们的人生,他们需要慢下来,需要有喘息的片刻去思考生命,去畅想遥远。有很多个夜晚,我也是听着这首安静舒缓的曲子入睡的,音乐响起时,我会盯着天花板,看着校园里柔和的路灯透过窗户打在天花板上,光影交织,让人回想往事又静待未来。
曲子50秒时,大提琴声响起,像是在诉说令人难过的往事,悠长深远,引人共鸣。每次到这个节点,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眼泪有夺眶而出的冲动。回看自己走过的学生时代,从小学中学家庭的贫困,到高中时代离开家乡求学,再到大学时代普通的自己拼命追逐着未来。这段大提琴声触动了我的灵魂,每次听到这里,我都有种生活不易的感慨,也让我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
曲子1分20秒时,渐渐响起了吟唱的女声,像是从远方渐渐走近的母亲,安慰着睡在摇篮中的婴儿,温暖地治愈着想起往事的人们。
曲子1分50秒时,突然响起了稍许顽皮的钢琴声,又将人们从思绪拉回了现实,之后钢琴声渐渐远去,像是在和倾听者告别。
全曲2分24秒,首先慢慢的钢琴旋律让焦虑的人们静下心来,之后悠长的大提琴声唤起伤感的往事,而后渐渐响起的人声治愈着疲惫的灵魂,最后活泼的钢琴声再次响起将人们带回了现在。像是在音乐的世界中与过去的自己重逢,并从中获得了新的力量面对当下的生活。
音乐能唤起情感,音乐也能唤回力量。
感谢你,紫罗兰永恒花园。
4. 邮递员送来的都是幸福啊,看《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有感
文 / 纳兰木羲
图 /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很遗憾在国内上映的那段时间在忙着考试没有去电影院看,如今终于在B站上映了。在这部电影里万众期待的少佐还是没有出现,讲述的是薇尔莉特帮助一对姐妹的事,京都的画风依旧是那么的唯美,故事也依旧是那么治愈。
在那个还是信件的年代,战争刚刚结束,邮递员送去的信对于写信人和收信人来说都是特别宝贵的,可谓“家书抵万金”。
在通讯设备还没有普及的历史长河里,我们传递讯息和思念靠的都是信件。一封信,几行字,些许情,所谓‘见字如面’,亦是如此,当我打开你的信,想起你我曾经的点点滴滴,用你的口味诉说着,仿佛你我未曾分开。
读过很多书信文,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与妻书》
情谊深切,饱含了对妻子的爱意与不舍,让我又想起苏武《留别妻》中的一句“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这封信是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写的,后来起义失败,有人将信半夜秘密塞进林觉民家的门缝里,第二日清晨家人才发现。在那个战火纷飞,动乱的年代,林觉民的信可以送到家人的手里,可是又有多少书信遗失在战火中,有人穷极一生在等一封信,等一不归人。
高中时一档节目叫《见字如面》,是读书信的节目,我们语文老师天天让我们看,我对书信有一股莫名的喜欢,犹记得小时候过节我都会送贺卡给朋友们,连清明节也没有放过,渐大一些才知道清明节不能祝别人快乐。
但还是会在圣诞、元旦、生日的时候送出一堆贺卡,也会收到一堆。如今那些贺卡、明信片都在老家收藏着,那些承载的是岁月与赤诚的情谊。
青涩的学生时代流行写情书,我不敢亲口对你说我喜欢你,那就将情意寄予笔尖,写给你,可能你不知道是送的,但是你知有人在默默喜欢你,而我也曾将爱意表达。
高中毕业后也和几位朋友约定互相写信给对方,但是,现如今写信竟成为一件难事了。
一个城市,有邮筒的邮局只有一个,街上见得大部分是邮政银行,我跑了半个城市才到达邮局,寄一份普通的信件买邮票和信封一起要一块五毛钱,比一封短信还要贵。
而且,普通邮件不能查询,很多时候会迷失在‘时空旋涡’ 里,我给我朋友寄出去三封信,只有两封平安到达了,而且这两封信也是慢慢的邮了一个多月,跑了好几个门卫室才拿到的。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看到了我们学校的邮筒,于是开开心心的跑去合照,那时那个邮筒已经锈迹斑斑了,过了一年,再次路过发现那个邮筒不见了,问同行的朋友什么时候不见的,她的回答是“那里原来有个邮筒吗?”
后来,我没有再写过信,但是任然会在周围的人生日的时候递上一张小小的明信片。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订了报纸,取报纸就要盖章 ,每次邮递员来送报纸,我总是会兴奋的跑出去,邮递员叔叔还在我脸上盖了一个章。
现在没有邮递员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递员、外卖员,其实这两者和邮递员是一样的。
你在网上精挑细选下了单,在下单的那一刻你就开始期待它的到来;你半夜工作饿了,点了一份外卖,于是在等外卖的过程中你又鼓足了干劲。
风里雨里,也许等你下课的是他们,叫你好好照顾自己的也是他们。
送来的都是幸福呀
- End -
5. 《紫罗兰的永恒花园》这部作品怎么样
《紫罗兰的永恒花园》——小清新番剧推荐~~~
若是客人您有所期望的话,我可以去往任何地方。我是,自动手记人偶服务人员,薇尔莉特·伊芙加登。
有着如同从故事书中出现般的样貌,金发碧眼的女子,保持着无机质的美,以玲珑剔透的声音如此说到。
一部节奏很慢的番剧,很小清新……
不过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还是有人持反对的态度:“至于这部紫罗兰,说实话就目前而言除了画面精美以外并没有什么让我有什么感觉,对于京东的动画我向来不会抱太大的期望……”
6.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八年级学生观后感作文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每个 故事 都有自己的独立叙事,但实际上都在书写薇尔莉特。这种结构在剧场版中也不例外——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剧场版对主线故事的意犹未尽之处进行了展开和补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 观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1
如约而至,一月十号。 18年1月新番紫罗兰的永恒花园完结后,我便没再点开过这部番。并不是因为她无聊、无趣或者烂,而是比起这部平淡如水的叙述与故事,有更多吸引眼球的故事。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 于是,今天去看这部外传的时候,熟悉的旋律响起荤绕,两年前的时光碎片仿佛便重现眼前。曾经在天文馆工作的薇尔莉特,那个给自己未来的女儿每年都留一封信的母亲,各种各样的信,亲情、爱情还有友情…… 这一部外传的故事同样很平淡,但又同样细腻、满怀深情的讲述了一对姐妹的故事。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立叙事,但实际上都在书写薇尔莉特。这种结构在剧场版中也不例外——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剧场版对主线故事(或说薇尔莉特本身)的意犹未尽之处进行了展开和补完。如果说薇尔莉特是战争年代的个例,外传则在和平年代将感情重新 编织 了一次,并且猝不及防地把观众余温尚存的泪点戳了个遍。
第一个重现的层面是个体的异化——在主线中是薇尔莉特被训练成战争兵器;在外传中是艾米被训练成富家千金。
薇尔莉特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自己和艾米相似。薇尔莉特遭遇的经历更为极端。在外部环境里,她陷入了最黑暗的处境,又收获了最美好的邂逅。在内部精神上,她经历的感情深沉至极,自身却无法捕捉。内外双重的反差是她身上最令人动容之处。这样的她成为了艾米的老师,她真正教会艾米的不是谈吐、礼仪和舞步,而是怎样面对命运,怎样在命运的安排中不放弃对美好之物的希望(例如新的友情),怎样怀抱虽已失去但却极其珍贵的感情,继续生活下去。
第二个层面是绝望与希望——在主线中体现为薇尔莉特和吉尔伯特的邂逅;在外传中是泰勒和艾米。
如果说最令人绝望的不是现在的痛苦,而是没有爱的未来的话,这正是吉尔伯特带给薇尔莉特,以及艾米带给泰勒的救赎。泰勒反复阅读艾米的信,正如薇尔莉特一直佩戴着少佐送她的配饰;泰勒将自己认同为艾米的妹妹,正如薇尔莉特将自己认同为“吉尔伯特的狗”。那是在一无所有的世界里得到的毫无保留的爱,这对那时的她们来说就是所有一切。这恰似人在作为手足无措的婴儿之时得到的母亲的庇护,而由于人总要长大,这也注定是人不得不失去之物。
第三个层面是失去与成长——在主线中体现为薇尔莉特成为自动手记人偶;在外传中是泰勒成为邮递员。
薇尔莉特和泰勒都得到了救赎,但是又不得不失去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正在于此:人如何怀着魂牵梦萦的思念,怎样接受无法自胜的悲伤,又怎样面对日复一日的生命。这也正是故事所传达的东西:人无法永远依赖别人的爱活下去,但渴望爱与被爱的心情绝不是该被遗忘之物。通过“写信”这种形式,故事挖掘出被人们压抑的感情,用极尽浪漫化的手法重新告诉人们:这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应该永远抱着珍贵之物前行。
外传的故事不仅仅是重现了薇尔莉特的经历与感情而已,在每一个层面上,外传都更进了一步。
面对外界的改造,艾米不像薇尔莉特一样毫无还手之力,我们看到了她的反抗、拒绝,以及最后的和解。面对他人的爱,泰勒也不像薇尔莉特一样无法表达心意,我们看到她用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回应了艾米给予自己的救赎。而故事最精彩的则是这样一幕:泰勒躲在一旁看着艾米阅读自己的信时泣不成声,但是选择了不见面。从薇尔莉特的相见却不得,到泰勒的能见却不见,故事的内核被勾勒得更加闪闪发光。
人要成长,必然要有所失去。但是我们失去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失去——只要我们还将那感情怀在心间。这便是《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想要传递的永远吧。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2
今天看了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去的比较早,一不留神又包场了。
刷了一波评论,仍旧很多人觉得它沿袭了大多动漫电影的特点,看不懂、不清不楚、粉丝向。
但这一次,我却认为粉丝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电影的叙事简单清晰,处处凸显主旨,是京紫的一贯作风,或许有些部分没看过小说没看过动漫的人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无法感同身受,但并不觉得存在对电影的内核理解不了的问题。
而本身就是京紫粉色粉丝的我感觉更为明显,薇尔莉特的自述、回忆,轻易的勾起了我对动漫的记忆。
水到渠成。
我想,这部电影是对京紫粉丝的一份献礼。
在电影中,看见了我想要看见的东西,收获了我想收获的情感,察觉了我自以为的`内核,对我而言,已经足够。
听说四月剧场版有少佐的消息,期待。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3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20某某年中国大陆第二部进口电影:电审进字〔20某某〕第2号)观后感虽然TV版没有看完,但是这部真没什么观影门槛。画面好看,故事治愈,人物性格鲜明,京阿尼还是很厉害的,开场就把我情绪给调动起来了。前半部分薇尔莉特和伊莎贝拉的主仆故事太百合了!初见惊鸿一面,教礼仪姿态,一起洗澡,互相梳头发编辫子,跳华尔兹,就差接吻了hhh,再到牵手飞奔这个场景,配合着音乐,前半部分的高潮让我热泪盈眶。铺垫这么多让我不由自主将她们的主仆关系自然地顺着影片节奏转变为朋友关系。到后来一起睡觉,互诉心事,我真的很疑惑她们要不要亲上去,就在我以为她们要亲上去的那一刻,拉灯了……
后半部分是在战争未结束伊莎贝拉还叫艾米时收养的妹妹泰勒的故事。幼年与姐姐的分离,再到战争结束后四年,伊莎贝拉在薇尔莉特的帮助下给妹妹写了封信。点燃了泰勒当邮递员的愿望。在邮递公司人们的帮助下,泰勒终于成为了一名实习邮递员。布卢教她认地址,薇尔莉特教她识字,最后她真的成长为了一名邮递员。在布卢的帮助下寄给了姐姐一封信,偷偷见到了成为伯爵夫人的姐姐。当泰勒偷偷在灌木丛中偷偷看到流着泪读信的姐姐,她也哭了。姐妹情确实令人动容。姐姐和妹妹的两条剧情线由薇尔莉特这个枢纽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外传故事。但是薇尔莉特这个角色还是有两处很触动我。一处是伊莎贝拉看到她的义肢的时候,问她为何总是如此平和,就能想到她以前在战争的时候经历过怎样艰难的训练。另一处就是薇尔莉特在教泰勒识字的时候,一开始她对泰勒说的是“让我们开始训练吧”,她忽然意识到这样不对,便改口说“让我们开始学习吧”。由此可知她在战争时刻经历过的“训练”,表面虽然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优雅平和像个公主一样的她,但是她还是把那段记忆深深刻到了骨子里,无论怎样都无法抹去。薇尔莉特真的是让人很心疼的一个角色。这部是京阿尼火灾事件之后出品的第一部外传电影,电影质量还是工作室一贯的水准。京阿尼大火还是让人感到惋惜。因为我不是京阿尼的铁粉,所以我特地留到了最后,想看看大家的反应。然后听到坐我前排的那个男同学说,片尾字幕里面有好几行画白线的名字,那是京阿尼遇难者名单。听到这里,我的心感觉停跳了一秒。愿他们在天堂安好。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用心制作,这部电影很棒!特别棒!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4
紫罗兰永恒花园 外传 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剧场版,而是一个OVA的故事,但京阿尼还是按照剧场版的规格来制作,不仅做满了90分钟,而且制作规格是按照剧场版来做的,足以配得上电影院级别的画面。
这部剧场版,虽然在去年9月6号在日本上映,今年在大陆1月10号引进,但其实是京阿尼火灾之前就完成的一部作品,最终完成期是7月17号,也就是火灾前一天。STAFF表可以看到已经逝去了的那些京阿尼的员工,算得上他们的一部“遗作”。
故事和“外传”一样,是一个番外的故事,但是时间轴应该是在TV动画版本之后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是在为后面的真正的剧场版在做铺垫,时代的变迁,物质在变,但不变的是人心……这是《紫罗兰永恒花园》非常典型的一种理想的世界观描写。
诚意十足的一部剧场版,但故事比较平实,角色比较平面,配音,画面,音乐,声效,都很强,还是展现了京阿尼动画一如既往的高质量。灾前遗作,且看,且珍惜。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5
说实话一开始真的没想到这个会引入国内,我在这之前订了10号回家的高铁和11号出去旅游的飞机,结果后面才知道10号上映,于是在刚到酒店就去订了票刷了一遍。
作画上不用说,京阿尼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制作。然后这时候应该是战后一两年,薇妹已经找到了我爱你的含义,去大小姐学校当家教,各种礼仪样样精通,最后舞会的骑士薇妹属实帅到我了,到此主要是说薇妹和艾米的友情的培养,后面才进入正题,就是艾米和泰勒的姐妹情。这个时候我感觉其实有点突兀,本来是一个孤儿,突然一个官宦人家说你是他私生女,你就信了,也太不加思索了吧……后续剧情就是姐妹互相书信表达真心,邮递小哥也表现了一下自己,最终依然是传统的he。不过剧情确实是平淡了些,而且薇妹属实美的太抢镜,有些冲淡了姐妹的剧情。
最感动我的就是薇妹教泰勒写信时的bgm:never coming back。对于薇妹来说,少佐不再回来,对于泰勒来说,姐姐不再回来,对于艾米来说,曾经的自己和妹妹都不再回来,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逝去的京阿尼的员工也再也回不来了……
我也时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类的爱真的能战胜恨吗?尽管京阿尼一直以来都在传递爱,可是他们得到的只有一场恨的大火。但是就算是他们得到了恨,他们还是用一部充满爱的作品回报了这个世界,所以,他们还选择相信,那么,我也选择相信。
也许恨比较容易,但永远都是爱比较高尚。
愿我可以成为给他人传递幸福的人,愿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为他人传递幸福的人。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 八年级 学生观后感 作文 相关 文章 :
7. 花无凋零之日,意无传递之时出自哪里
花无凋零之日,意无传递之时出自紫罗兰永恒花园。紫罗兰永恒花园又名薇尔莉特·伊芙加登是改编自日本小说家晓佳奈原作的同名小说,由京都动画公司京阿尼制作的动画,于2018年1月18日首播。原句是:花无凋零之日,意无传递之时,爱情亘古不变,紫罗兰与世长存。因此花无凋零之日,意无传递之时出自紫罗兰永恒花园。
8.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450字
这部动漫并没有向观众展现精彩的剧情,相反剧情平淡,《紫罗兰永恒花园》向观众展现的是平平无奇“爱”的一种情怀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女主薇尔莉特从小被培养成战争机器,对少佐的话绝对服从。在朝夕相处的情况下薇尔莉特对少佐产生了依赖。动漫开头通过少佐位救女主而牺牲,少佐牺牲前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你要活下去,薇尔莉特,从今往后,自由的活下去,我从心底里爱着你。”女主对着快要牺牲的少佐面前哭泣的说到:“爱……“爱”是什么?“爱”究竟是什么?我不懂,我不明白,少佐!”让女主的心里诞生的一种感情,女主为了更好的探索和了解这种感情去做了自动手记人偶服务帮别人代写关于“爱”的信封。
有人评价这部剧毫无逻辑,毫无看点。
薇尔莉特如白纸一样纯洁又呆板的感情世界,才能是这部剧为了探讨“爱”的基础。正因为女主对“爱”的一无所知,这部剧所要传达的意义才能出现在我们眼前。
女主从事人偶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女主对感情一无所知被霍金斯推荐去了训练人偶的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导师遇到了第一个好友卢库莉亚。在和卢库莉亚的交谈中,女主得知她的哥哥认为父母在战争中去世是因为自己没有保护好他们,每天过着颓废的生活。女主自作主张的给替卢库莉亚向哥哥写了封信“你能回来我已经很满足了。”,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卢库莉亚心里想要表达的。通过一封信女主解开的兄妹的心结,并且获得人生中的第一份友情。
然后,女主的同事爱丽丝。接到了一份指名写信任务,由于太过激动,下楼摔伤手臂,霍金斯就让薇尔莉特陪同。到了才发现,这个任务是爱丽丝母亲发的,是为了让女儿回来过个生日聚会和相亲。在生日聚会上爱丽丝遇到了自己的青梅竹马,以前爱丽丝向青梅竹马表白,随后爱丽丝就没拒绝了,然后羞愧感满满。女主听了这个故事,她似乎明白了,“爱”说出来是需要多大勇气,如果被拒绝还会无地自容。她有点能感受到少佐当时的难受。
然后在一次夜里,女主看了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女主觉得自己夺走了多少人的思念与牵挂,然而自己又在给别人写着思念和牵挂。一时间,女主觉得自己真的配吗?顿时一股自责与内疚涌上心头。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从一开始对感情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文字带给她的友情,爱情,自责,内疚。
我们通过薇尔莉特的视角见证了她与公主王子之间幼稚的打赌。
那个天文馆的男子对女主说能否陪我一起去看。
那个病重的母亲给未来女儿写了近50封信。薇尔莉特见过了无数次的死亡都没有让她落泪过,而这次薇尔莉特却在众人面前泪流满面。
女主在战场中见到快要去世的战士,战士委托女主写一封信带给他的妻子然后就在女主面前断了气。女主将信带给了他的妻子,带去的不仅仅是信,还有他的死讯。薇尔莉特注视这肝肠寸断的一家人,她的眼泪也想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掉了下来。女主发现生离死别实在是太痛苦太痛苦了,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不让任何一个人死亡。
在动漫的最后,薇尔莉特想为少佐写一封信。可能因为对少佐的死感到内疚的关系,她坐在写字机前,大脑却一片空白。第二天,少佐的哥哥带她去见了少佐的母亲。母亲一眼就看出来她的忧虑说到:“儿子的死,并不怪你,虽然他死了只要我们记住他,他就会和我们一起,毕竟我们是深爱着他的。”听到这里,薇尔莉特早已泣不成声。
女主回到打字机前写到:“亲爱的吉尔伯特少佐,你最近还好吗?一切都还顺利吗?现在身在何方,有没有什么烦心事儿呢?春 夏 秋 冬 季节无论怎样变换能见到少佐的季节却永远无法到来,少佐的心意,我当初并不明白,真的是彻彻底底的不明白。但是在少佐给予我在这崭新的人生之中通过代笔工作 通过遇到的人们,我也领悟到了一些事情,我一直相信着,少佐生活在某个地方,所以我会一直好好的活下去 活下去 活下去,即便将来会发生什么,我都会好好活下去,假如有一天我们重逢了,我想告诉你:我现在对于“爱”的含义也能稍微理解一点”信封随着风飞向了她憧憬的地方。
有些人觉得自己对于“爱”掌握的非常熟练,但是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们认为“爱”是自私的,是强行占有。“爱”会使我们嫉妒,发狂。“爱”会像沼泽一样,是我们越陷越深。
但是,薇尔莉特告诉了我们“爱”可能蕴含了上面所有,但它也是忍耐,原谅,奉献。是下雨天能陪你一起在雨中漫步,是为了你而等待的等待。
如果有些人说,这只不过是拿着“爱”的名号招摇撞骗,那我只能说他们不懂“爱”!
来自豆瓣App
有用 3 没用 0
有用3 · 没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