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的古词
⑴ 栀子花的诗
东西游遍雨山村,栀子黄时橘满园。——兴福院僧房(宋 陈舜俞)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信州水亭(唐 张祜)
烂开栀子浑如雪,已熟来禽尚带花。——初秋行圃四首(宋 杨万里)
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初秋闲记园池草木(宋 范成大)
落日桐阴转,微风栀子香。——四月二十三日作(宋 陆游)
猩红栀子艺成林,复砌勾栏日映深。——孟蜀官词二首(明 范汭)
浅蕊黄金韵栀子,嫩容白玉沁梨花。——小春六花茶花(宋 岳珂)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山石(唐 韩愈)
园夫遮道白何事,栀子花开斑笋行。——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宋 司马光)
梅子渐肥栀子瘦,黄鹂啼尽雨中花。——新春谩兴(明 刘玉)
经时不放荷花叶,昨夜尽收栀子香。——柳塘送春(宋 白玉蟾)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栀子花(宋 蒋堂)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栀子花题画(明 丰坊)
香於栀子细于梅,柳絮梨花过后开。——橘花(宋 丁谓)
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清平乐(宋 赵彦端)
预知半夏当归去,栀子开时应到家。——港口野步怀归(宋 高公泗)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雨过山村(唐 王建)
忽忆西家水栀子,多时愁杀读骚人。——黄叔敏许惠水栀子(宋 郑会)
⑵ 写栀子花的诗有哪些
《栀子》唐 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专,青看雨露柯。属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寒雨朝行视园树》唐 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江上今朝寒雨歇,
篱中秀色画屏纡。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林香出实垂将尽,
叶蒂辞枝不重苏。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散骑未知云阁处,
啼猿僻在楚山隅。《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唐 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感枫五首》唐 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雨过山村》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⑶ 古诗词里的栀子花
栀子花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绿灌木,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栀子花的花香芬芳馥郁,清馨雅致,为古代的文人所喜爱,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歌颂和赞美栀子花的瑰丽诗篇。在这栀子花吐香溢芳的日子里,让我们捧读诗书,吟诵一下跟栀子花有关的佳词丽句,在古诗词中去欣赏和领略一番古人是怎样描绘栀子花的,倒不失为一桩乐事。
唐代诗人王建在《雨过山村》一诗中写道:“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诗人王建一生贫穷,沉沦困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最底层,了解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喜怒哀乐的真实境况。整首诗通过对农村景物的.“素描”来表达山村的动静相宜之美。看似漫不经心,实为深入浅出的大家手笔,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真实自然的山村农忙景象,细细品味之,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咏栀子花》。栀子花轻轻舒展开白色的小花瓣,静静悄悄地散逸着既淡又浓的清香,就好像是初夏时节里乍然闯进视线的邻家小姑娘,蹦蹦跳跳,美目顾盼生辉,笑容清丽可人。栀子花俨然是夏天裙角的精巧刺绣,娴静不失优雅,清淡不失高洁,宛若一幅描绘春天的中国工笔画。
这是明代诗人沈周的《栀子花诗》:“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诗人用生花之妙笔,从初夏最平常的景物着笔,起句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貌似走马观花,恬淡无意,却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浅,粗看是平铺直叙,细瞧竟发现暗藏精妙,虽不敢说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但也是平中见奇,奇从平出;令人委实不敢侧目,更不敢小觑,只有啧啧称奇的份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栀子》一诗是这样写的:“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在这里,诗圣杜甫对栀子花进行了客观中肯的思考与评价,并且对栀子花的美与实用性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诗意清新,如栀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甚感心情愉悦。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清代诗人刘灏在《咏栀子花》一诗中选材精当,诗思亦不同凡响,将栀子花比喻为霜、为雪,而“裹叶”“封枝”可见栀子花开有多么茂盛与热闹,斜阳光影,风去风还,错落有致,有动亦有静,临池恣意倾吐清香。无尽诗美遽然现,诗不醉人人自醉,诗情画意两成趣,不亦乐乎莫如此。
古人赞颂栀子花的诗词,还有许多,不胜枚举。而且,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情怀。但都是风光无限,令人神往,可谓殊途同归;甚至,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巧、别致与传神之美。桃花、梨花、樱花、杏花等各种花儿都一一谢了,不知不觉间,又该轮到栀子花登上舞台表演了,我感觉栀子花真的就好像是连接着春天与夏天的一座桥梁,一座用花的色和香味搭建起来的桥梁,让人们不会因为季节的更替而黯然神伤。栀子花开了,香飘溢远,芬芳历久弥新。也许,栀子花正是在用绽放生命的方式来答谢造物主与大自然的恩赐,从而在百花盛开的时节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⑷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有关栀子花的古诗词
前两天,在撰写《栀子花》一文时,在网上到处搜罗有关栀子花的古诗词,初步收集到50余首,其中:南北朝3首,唐朝5首,宋朝27首,元朝1首,明朝11首,清朝3首,现整理分享于下。
1.南北朝·刘令娴《同心栀子》: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2.南北朝·萧纲《咏栀子花诗》素华偏可憙,的的半临池。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3.南北朝·谢眺《 咏墙北栀子诗 》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移。金蕡发朱采。映日以离离。幸赖夕阳下。余景及西枝。还思照绿水。君阶无曲池。余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复留倾筐德。君恩信未赀。
4.唐·杜甫《江头四咏·栀子》: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5.唐·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6.唐·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关于王建的这首诗,网上也有这样一个版本: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林村路古樟树。 儿童相唤釆梅去,闲看庭院栀子花。笔者一时无法判断哪个是原版)
7. 唐 · 韩愈 《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8. 唐 · 李贺 《 恼公 》: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荭。陂陀梳碧凤,腰袅带金虫。杜若含清露,河蒲...
9. 宋·杨万里《栀子花》: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10.宋·陆游《二友》:清芬六出水栀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放翁闭门得二友,千古夷齐今岂无。
11.宋·舒岳祥《栀子花》: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杨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水何处寻。
12. 宋 · 郑会 《 黄叔敏许惠水栀子 》:八觚台子净无尘,六尺屏风一欠伸。忽忆西家水栀子,多时愁杀读骚人。
13. 宋 · 朱翌 《 与罗教授饭园中种栀子 》:园木交阴正可观,壶觞随分却成欢。绿钱流地雨当足,飞絮暖空春不寒。雪缀酴醾缘屋角,香移檐卜近栏干。与君细说炉亭话,强对槟榔萋菜盘。
14. 宋 · 释居简 《 题水仙梨花菊蒲萄栀子·其一·水仙 》:澄鲜无地著楼居,自惜娉婷镜碧虚。青女不知华玉煖,绿扶绰约翠霞裾。
15. 宋 · 释居简 《 题水仙梨花菊蒲萄栀子·其三·菊花 》:萧爽花中旧隐沦,名齐宿莽著骚经。残英只傍枝头老,收拾芳鲜饱独醒。
16. 宋 · 姜特立 《 庆令水墨素馨扇面二首·清似山栀馥似兰 》:清似山栀馥似兰,何人淡墨试毫端。若无密叶相遮映,全作江梅春晓看。
17. 宋 · 刘过 《 咏余商卿栀子花 》:捍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18. 宋 · 陈造 《 次栀子花韵 》:居士窗前檐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伤和错底风过关,照夜偏怜玉雪葩。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19. 宋 · 楼钥 《 谢袁起岩侍郎送盆栀奉老母 》:翠绡飞盖拥生香,冰雪精神试晚妆。鹤发慈亲俄一笑,玉人何事晚升堂。
20. 宋 · 梅尧臣 《 植栀子树二窠十一本於松侧 》:举世多植梨,而我学种栀。颜色固不别,良苦诚异宜。团团绿阶侧,岂畏秋风吹。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
21. 宋 · 张埴 《 初夏湖山·重台栀子玉攒花 》:重台栀子玉攒花,初夏湖山一供嘉。三嗅馨香几欲泣,年时曾食故侯瓜。
22. 宋 · 张镃 《 水栀·汲水埋盆便当池 》:汲水埋盆便当池,水栀花旺雪盈枝。江湖万里何曾远,祗在先生托兴时。
23. 宋 · 舒岳祥 《 十五日雨后微月遗安堂前有栀花一枝行之有效 》:雨足清寒月色微,风将幽磬落柴扉。一瓶檐卜修清供,童子岩腰取水归。
24. 宋 · 张镃 《 水栀·豢石泓泉媚浅沙 》:豢石泓泉媚浅沙,孤根蟠窟养清华。细看六出瑶英小,檐卜分明是雪花。
25. 宋 · 陈宓 《 县圃栀子花三重生简潘君 》:疏花早不奈香何,三叠琼葩底用多。最是动人情意处,黄梅已老未逢荷。
26. 宋 · 陈宓 《 四月下旬见黄梅水栀花 》:人间桃李漫春风,流水飞埃过眼空。谁信黄梅深院静,水栀如玉映群红。
27. 宋 · 袁说友 《 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 》: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28. 宋 · 李龏 《 栀子花 》:小树深丛绚绿华,辟邪香冷玉无瑕。薰风只是能奇绝,疑是经春大雪花。
29. 宋 · 苏泂 《 赠耕堂栀子花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丛香玉映清湍。主人自出无人管,输与泠然隔岸看。
30. 宋 · 蒋堂 《 栀子花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31. 宋 · 杨冠卿 《 次韵叶无咎栀子花 》:楼石山前薝卜花,品题从昔属诗家。君看五字齐梁句,句好当令屈宋衙。
32. 宋 · 范宽之 《 失调名·谢娘栀子 》:谢娘栀子,贾妃萸佩。
33. 宋 · 苏籀 《 栀子花一首 》: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醿脂泽有浑耶。
34. 宋 · 陈造 《 次韵杨宰汲泉浸栀子花 》:山行不识小人羹,但有清寒饷瓦罂。想见雪肤陪独夜,世间无比长官清。
35. 宋 · 董嗣杲 《 栀子花 》:玉瓣凉丛拥翠烟,南薰池阁灿云仙。芳林园里谁曾赏,檐卜坊中自可禅。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
36. 元 · 成廷圭 《 徽庙御画栀子白头翁 》:栀子红时人正愁,故宫衰草不胜秋。西风吹落青城月,啼得山禽也白头。
37. 明 · 薛瑄 《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其七·栀子 》:栀子湖湘见,重看在锦城。花如梅蕊淡,香比木犀清。会取风霜实,还添药饵名。莫嫌滋味苦,利益似忠诚。
38. 明 · 李祯 《 栀子画眉图(二首)·昔年曾伴董娇娆 》:昔年曾伴董娇娆,长把春山笑倩描。今日梁园空见画,鸟啼花落鬓萧萧。
39. 明 · 李祯 《 栀子画眉图(二首)·薝卜初开雪亚枝 》:薝卜初开雪亚枝,枝头好鸟立成痴。少年京兆风流处,似汝花间对语时。
40.明·沈周《栀子花诗》: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41. 明 · 范汭 《 孟蜀官词二首·猩红栀子艺成林 》:猩红栀子艺成林,复砌勾栏日映深。隔院似闻催羯鼓,先开一朵是同心。
42. 明 · 杨荣 《 题折枝翎毛四首·其二·栀子寒雀 》:栀子花开素影低,哺雏野雀趁幽栖。上林更是春光好,莫与鹪鹩饮啄齐。
43. 明 · 丰坊 《 栀子花题画 》: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
44. 明 · 刘崧 《 题折枝葵花栀子画 》:山栀蜀葵何日栽,春深常是共时开。微风池馆清无暑,曾看佳人并折来。
45. 明 · 沈谦 《 师师令·除庭酴醾栀子盛开凄然赋此 》:胭脂日晒。剪轻罗刀快。天然真色谢铅华,更脉脉、檀心无奈。一样背时春不待。问要谁怜爱。
46. 明 · 王彦泓 《 咏东邻栀子花 》:露湿琼姿映日鲜,离披弱态益嫣然。香宜九子钗边嗅,蒂合同心带上悬。织女淡妆傅缟素,徐娘私赠见诗篇。佳名更喜同之子,栽定东家倍悬怜。
47. 明 · 于若瀛 《 栀子 》:萱花薝卜亚枝柔,夏艳春娇取次收。丽朵乍开金谷障,冷香乱堕水晶毬。
48.清·刘灏《咏栀子花》:素花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全离。
49. 清 · 毛奇龄 《 满庭芳·栀子开残 》:栀子开残,宜男采遍,日长深院啼莺。正荷衣被暑,裁剪初成。曾向慈恩寺里,春池浅、蘸笔题名。人争看,风流拔俗,第一吴兴。相惊。旧时八咏东阳,云起处、藻思纵横。恰衣盘雕锦,纸染红菱。羡煞丝纶世掌,凤池上、綷羽争明。悬弧处,堂前花发,海上云生。
50. 清 · 姚燮 《 姬人手植栀子云今春开二花索诗 》:粉泥细剔冻瓷沙,蝶蕊分来翠一緺。修有佛根成种易,匿为妆友得怜多。晓烟姁姁春愁薄,晚月娟娟露影挼。桃李无言泣槁壤,井华蠡注信恩波。
⑸ 形容栀子花的诗句和成语
1、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栀子》唐·杜甫
译文:栀子比起其它植物来,确实少见。
原文: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栀子花在古代又被称作“禅客”“禅友”,其花形如莲,栖居在山谷路边、房前院篱,倒是颇有些禅意,多像皈依于菩提树旁,一颗颗无尘埃的心灵。
花香沉沉荡开,光阴流转中悄然清浅;花色莹莹留白,温润暖玉上增添成熟印记;花事美美演绎,岁月白驹过隙也宛然淡泊,有栀子的地方,总是温馨暗暗流淌,一派流年安好。
文人尤爱赏花,雨后赏栀子别有一番韵致。彼时天地清朗,栀子花香清溢,朵朵雪魄冰姿,瓣瓣雨露花浓,折枝插瓶,远嗅而芳播四和竖蠢,真真是“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传说栀子曾是仙女下凡变成的花树,因受到农户的精心照料,栀子心怀感激,就散播芳香来回报浇灌之恩,人们十分喜爱栀子的花香,于是纷纷种植,很快栀子便花开遍地,香满人间。
实际上,栀子全身都是宝。它的花可以闻香,栀子果则用于染色,据《本草纲目》记载,栀子的果实形状如酒杯,可以制作黄色的染料,颜色鲜丽沉着,不易掉色。《汉官仪》中也记载栀子用于“供染御服”,从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中检验出的黄色成分,也被证实就是通过栀子染色而得到的。
而且栀子入药至少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将栀子花凉拌,更是一道入口香嫩的花馔,值得一尝的夏季美食。
有人说栀子没有鲜艳的颜色,比不上牡丹的华贵,夏荷尖尖上的一抹清丽的绯红也比栀子可爱,但我们就是爱栀子的不加矫饰的纯净。
清雅,是栀子的初心。
栀子质本洁来还洁去,纯朴自然的不像话,叶间星星点点的颜色令人怀疑是不是霜凝的叶子,又像是被白雪覆盖的树枝,肆无忌惮地花开,静静展现着青春本色。
汪曾祺曾说,栀子的花香掸都掸不开。虽然它的香气热烈地劈头念段盖脸向你扑来,却不袭人,宛若一个正青春的少年,毫不掩饰,大大方方,畅快吐露心情。
生命也应如此余高陪,活得真诚洒脱,干净而又单纯。
当然也会经历挫折的,正如栀子也会饱受着烈日的炙烤,就像毕业后的我们,兴冲冲进入社会,难免会有撞得满头包的时候。但少年就是有着无限豪情,我们无所畏惧,哪怕一路跌跌撞撞,也要把伤口化作骄傲的勋章,永远携着一颗初心,痛快向前奔跑。
⑹ 关于栀子花的诗句古诗
咏栀子花
唐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清刘灏
一根曾寄小峰峦,詹卜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咏栀子花
明黄朝荐
兰叶春以荣,桂华秋露滋。
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
松柏有至性,岂必岁寒时。
幽香无数据续,偏于静者私。
解酲试新茗,梦回理残棋。
宁肯媚晚凉,清风匝地随。
⑺ 我想找一些有关栀子花的诗词 谢谢
南朝梁·萧纲。《咏栀子花》:“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唐·杜甫。《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宋·朱淑真。《水栀子》:“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宋·杨万里。《栀子花》:“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 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宋·苏籀。《栀子花一首》:“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醿脂泽有浑耶。” 宋·刘过。《咏余商卿栀子花》:“捍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宋·舒岳祥。《栀子花》:“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杨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水何处寻。” 宋·董嗣杲。《栀子花》:“玉瓣凉丛拥翠烟,南薰池阁灿云仙。芳林园里谁曾赏,檐卜坊中自可禅。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 宋·王义山。《栀子花诗》:“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有敕诸官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此花端的名薝卜。千佛林中清更洁。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宋·陈造。《次栀子花韵》:“居士窗前檐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伤和错底风过关,照夜偏怜玉雪葩。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明·李东阳。《栀子花》:“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遣山栀人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元程棨《三柳轩杂识》中谓栀子花为花中之“禅客”。
⑻ 关于栀子花的古诗
关于栀子花的古诗如下:
1、原文: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译文: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赏析:
写作手法以开头“山石”二字为题,却并不是歌咏山石,而是一篇叙写游踪的诗。这诗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
⑼ 描述栀子花的爱情古诗
1. 关于栀子花的爱情诗句
关于栀子花的爱情诗句 1.关于栀子花的爱情句子,要快
轻轻地你向我走来,带着青春的气息,和着优雅的圆舞曲,伴着生命的律动,撒下一片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阳光下,欣赏你婀娜多姿的倩影,领略你含情脉脉的目光,感受你摇曳迷人的绰约,吮吸你淡淡醉人的幽香,这时,我醉了。
当你含苞待放时,你像一只美丽的花瓶,底座围着细细的花茎,静静地等待花瓣的伸展。当你绽放时,那白洁透亮、层层叠叠、鲜嫩、细滑的花瓣让无数花儿为你汗颜。我惊叹你连凋零飞落时都那样飘逸动人:风雨中,花瓣纷纷扬扬,洁白满地,馨香弥漫;阳光下,白色的花瓣染成了金黄色,微微卷曲却香气依然。
轻轻地我向你走去,亲吻的刹那,我感动于你牵动的情丝,我感悟于你洁白、高贵、典雅的芳香。虽然你不像玫瑰那样妖艳,也不像玉兰那样香气逼人,不像昙花那样短暂,也不像梅花那样冷酷,但我欣赏你的纯洁、淡雅。
冥冥中我感怀生命中早已孕育了你。你是我心中那朵永远绽放、永不凋零的花魂;你是我生命长河中倒映的那片永远洁白、恬静的浮云;你是我永远魂牵梦萦的期待。
有你相伴,我轻轻松松走过风风雨雨;有你相依,我潇潇洒洒迈过坎坎坷坷;有你相随,我懂得辛勤耕耘后的金秋就在明天;有你相送,我自信无悔人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先生的嘱托在耳畔响起:“好好播种,不要让它荒芜!”啊,栀子园的芳香会证明一切,无需多言。
轻轻地你向我走来,轻轻地我向你走去。
2.跪求写栀子花的诗词、、
栀子花开,落笔成殇
栀子花开在浮萍浪迹的天涯,安静的午后在心灵原野里开花,没有窥见爱情如鲜花般灿烂的深海。那清淡遗墨就是洁白的告白,谁有见过年华盛开的无可奈何:
又见栀子花开
那个白色的情人节
记忆坟前开满漫山遍野丁香花
游走世间繁芜
从此不必再牵挂
惨白的花朵飘落爱情转身的过往
凝结成了风霜
那衣裳是雪白的窗
年华在冷清邂逅的画里写殇
落笔
化作一缕幽香
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难舍的你害羞的女孩,就象一阵清香萦绕在我的心怀,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今天的情人节是没有开始结束淡淡的流云,如果说爱情是一种残疾的内伤,你看不出她伤在那一段岁月,她也不会轻轻留下任何外伤,她就住在江南的红楼里永远不会愈合,只会在岁月的情怀里消长,此起彼伏的荡漾,隐隐哟哟。下笔就是锋利的一把刻刀。没有血色溅落的印章就是青春隐藏的暗殇,一种可以拓印在城市天空里用祭祀封存的唇记。就像诗经里刻骨铭心的铭文和封线。一本本解读流年创伤的标签。
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啊开,象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象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记忆中那明媚火热的大学时光,看似就在眼前,那没有开口表达的纯洁爱情就在火车将要离开的站台画上休止符。还想看看那个美丽的女孩。还想在一遍看看像栀子花开的笑脸。还想再去闻闻那午后开放的栀子花香。列车一去再也不会回头,从此相隔天涯两端。那个忧伤季节的爱情遗落近在咫尺的铁轨上面,分开是两条永远没有相逢平行寂寞的延长线。
3.求一首关于栀子花的诗
南朝梁·萧纲。
《咏栀子花》:“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唐·杜甫。
《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宋·朱淑真。《水栀子》:“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宋·杨万里。
《栀子花》:“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 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宋·苏籀。《栀子花一首》:“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
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
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醿脂泽有浑耶。” 宋·刘过。
《咏余商卿栀子花》:“捍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宋·舒岳祥。《栀子花》:“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
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
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杨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水何处寻。”
宋·董嗣杲。《栀子花》:“玉瓣凉丛拥翠烟,南薰池阁灿云仙。
芳林园里谁曾赏,檐卜坊中自可禅。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
风霜成实秋原晚,付与华灯作样传。” 宋·王义山。
《栀子花诗》:“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有敕诸官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此花端的名薝卜。
千佛林中清更洁。从知帝母佛同生,移向慈元供寿佛。”
宋·陈造。《次栀子花韵》:“居士窗前檐卜花,清香不断逗窗纱。
伤和错底风过关,照夜偏怜玉雪葩。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
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 明·李东阳。
《栀子花》:“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遣山栀人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元程棨《三柳轩杂识》中谓栀子花为花中之“禅客”。
4.跪求写栀子花的诗词、、
栀子【唐】杜甫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寒雨朝行视园树【唐】杜甫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唐】刘禹锡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感枫五首【唐】李贺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山石【唐】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信州水亭【唐】张祜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唐】雍陶青苹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
露湿红芳双朵重,风飘绿蒂一枝长。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信笔【唐】韩偓睡髻休频拢,春眉忍更长。
整钗栀子重,泛酒菊花香。绣叠昏金色,罗揉损砑光。
有时闲弄笔,亦画两鸳鸯。离鸾【唐】唐彦谦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
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送王少府归杭州【唐】韩翃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5.《咏栀子花》古诗解答
素:白色; 华:花; 偏:偏爱、非常; 的的:星星点点; 类:类似
解释:
素华偏可喜:洁白的栀子花非常让人喜爱。
的的半临池:星星点点的花朵有将近一半伸向池塘。
疑为霜裹叶:令人怀疑那是不是被裹住的秋叶。
复类雪封枝:又象是被大雪覆盖的树枝。
日斜光隐见:夕阳西下,那洁白的光华一隐一现。
风还影合离:微风吹来,花影时合时离。
一个“偏”字,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无比喜爱,无论是“日斜”还是“风中”,都无法改变作者的这种感情!
下面的几首内容太多了,不一 一解释。你把不懂的句子补充在上面,我作针对性的解答。
6.有关栀子花的诗歌和歌曲谁知道
雨中的栀子花 作者:苦吟先生 发表日期:2007-6-1 13:39:45
无情地敲打着脸颊
黄昏悄悄地告诉游子
鸟雀都已回了自己的家
拖着伶仃的身影
游子流浪在四野
一片模糊的世界下
挂着两行酸楚的泪花
仿佛是沙漠中的一只蝴蝶
忽然发现一朵朵栀子花
芳香那么沁人心脾
色彩那么洁白无暇
停下寻觅的脚步
不会在意风吹雨打
俯下湿淋淋的身子
倾听知音的知心话
栀子花啊栀子花
孤苦的心灵就在乎你的无邪
快长一付翅膀
陪伴游子浪迹天涯 歌曲就记得一首何老师的《栀子花开》楼主不行去 天马书院搜搜吧 那里可能会有
7、梁简文帝《咏栀子花》“素华偏可憙,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知
7、宋颜测《栀子赞》“濯雨时摛素,当飚独含芬,丰荣殊未纪,销落竟谁闻。”斋 8、宋朱淑真《栀子》“一根曾寄小峰峦,詹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9、明黄朝荐《咏栀子花》“兰叶春以荣,桂华秋露滋。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松柏有至性,岂必岁寒时。幽香无数续,偏于静者私。 解酲试新茗,梦回理残棋。宁肯媚晚凉,清风匝地随。 10、唐杜甫《江头四咏·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11、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守侯和喜悦” 传说中栀子花的花语是等待的爱情 栀子花的花语:喜悦。喜欢此花的你有感恩图报之心,以真诚待人,只要别人对你有少许和善,你便报以心灵致谢。这是因为你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懂人心险恶,而你真诚使你常怀愉快,宽恕他人也使你充满喜悦。
⑽ 关于栀子花的诗句千古名句有哪些
1、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栀子》唐·杜甫
译文:栀子比起其它植物来,确实少见。
2、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咏栀子花》唐·刘禹锡
译文:颜色跟玉树上附着的色彩一样美,清香味就象嫦娥(月亮比喻嫦娥)身上传来的一样香。
3、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栀子》唐·杜甫
译文:果实经霜变红,枝叶遇雨露而显青翠。
4、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栀子花》 宋·舒岳祥
译文:栀子花的外型内在,装饰发髻可以替代金簪,如月般皎洁白璧无暇,又似春天粉蝶纷飞满林。
5、素花偏可喜,的的半临池。——《咏栀子花》清·刘灏
译文:洁白的栀子花非常让人喜爱,星星点点的花朵有将近一半伸向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