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300字
①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影评
“只要呼唤你的名字,我们之间的牵绊就永远不会消逝。”
2020年看的第一部电影,浴火重生的日本京都动画出品。喜欢治愈番,不惊艳,但充满温柔与阳光的气息。
并没有刻意地感人,只是叙述从战争刚刚走向到和平年代间的一件小事。京阿尼的画面依旧精美细腻,剧情缓慢而层层铺垫,最后轻轻一推,就是排山倒海的情感,瞬间就是泪崩。
回家的路上耳机里依旧放着紫罗兰的温柔优美的bgm,感觉到十分治愈。
书信带着旧时光的美感,传达给人幸福与期待。也是主线主人公薇尔莉特寻找爱的意义的途径。
故事讲的是薇尔莉特刚成为自动手记人偶(信件代写员)接到的一份特殊的委托工作,就是将伊莎贝拉·约克培养成行止得体的贵族淑女。
伊莎贝拉原来并不是叫伊莎贝拉,而是艾米。在充满穷苦的战争年代,艾米毅然收留了雪地里无人问津泰勒为妹妹——虽然她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但她想和命运抗争,希望泰勒摆脱原有的宿命。
为了养活妹妹,她不得不将人生出卖给约克家族,放弃本性与原有的名字,背负起一个贵族女子政治婚姻的悲哀命运。
艾米和早期的薇尔莉特很像,都是“工具”,却各有各的喜悲。薇尔莉特被少佐的爱解救,“不再是工具,而是人如其名的人”,却终其一生无法再见到所爱之人;而艾米所思念的妹妹尚在人世,却无法见面,也再也不能成为自己。
如果说艾米的人生有活出自我的时刻,大概就是与薇尔莉特共舞时的自信优雅,那个画面真的很美,光影打在她的侧脸,是不同于往日的优雅美丽。
她给妹妹写了一封信: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念起专属于她的魔法咒语——“艾米”。名字承载着一个人的记忆。这是对泰勒非常重要的一封信。
艾米依然没有逃过命运,在完成家族联姻后与薇尔莉特断了联系。这像是对命运的一种屈服,她又重新卷进了命运的叹息之中,难以自拔。
本来她的一生就止于此。
三年后,她的妹妹泰勒找到了薇尔莉特,恳求成为一名邮递员。泰勒并记不清小时候和姐姐相处的一些事,但是与姐姐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她想成为邮递员,做一个为他人送去幸福的人。最终在薇尔莉特等人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认字,给自己的姐姐写了一封信,并且和邮递员小哥千辛万苦找到了姐姐的住址。
艾米此时已经是一个深居简出、撑着洋伞的标准贵族了,却在看到信的瞬间扔掉了洋伞,痛哭失声。躲在角落里的妹妹也不自觉地泪流满面。
信件内容同样简短。
“我叫泰勒·巴特利特,是艾米·巴特利特的妹妹。”
寥寥数字,无名泪目。
情感汹涌而至。
“只要呼唤你的名字 我们之间的牵绊就永远不会消逝。”
艾米穿着白色长裙,面带笑容朝大海大声呼喊着妹妹的名字,妹妹在远方眺望着窗外。
淡淡的悲伤与无限的希望。
期待她们相见的那一天。
这句话出现在最后,演职员表之前,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含义,但是看到代表已去世的黑框不禁再次落泪。
永恒的紫罗兰花园,永远的京阿尼。
② 你在看完《紫罗兰永恒花园》这个动漫后何感想
与刚开头展现出来的“战争”背景不太一样,截止今天为止,《京紫》讲述的都是女主在战后苏醒后,于日常生活中遍历对“爱”的情感的感悟的故事。从一开始懵懂不知,只懂得执行冰冷的军事化命令,到后来于信局工作之后,萌生出来对于“情感理解”的愿望,再到后来执笔去帮助客人撰写书信,但却囿于言语的冰冷直接屡屡碰壁,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结。在这几集里边,《京紫》的剧情并没有戏剧性明显的剧情的波澜,有的只是柔情似水的渐进,恰似一把小小的锤子,逐一逐一的去敲击观看者的心灵。这是一部颇具份量的创作(仅凭画面相信大家也都能够感受得到了),因此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的举止,在感官上都应该带予用户一定的“矜持感”才可以营造出那一种专属的“贵族气”。
③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
《紫罗兰永恒花园》影片讲述了以代写书信为职业的“自动手记人偶”薇尔莉特·伊芙加登与贵族之女伊莎贝拉·约克之间因一个委托而渐渐产生羁绊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动漫更像带给人们一种宁静,那个时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传达信息都是靠着写信,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慢节奏的生活和现在截然不同。
外传和剧场版也多次提到时代在慢慢发展,书信渐渐被淘汰,但爱是永恒不变的,violet在追逐爱的真谛时诞生的故事,五六十年后依然被人们记住和流传,就像她的名字一样:violet,紫罗兰,代表着永恒的爱与美好。
剧场版里采用的倒叙的手法,写了主线故事的五六十年后,一个女孩也为了了解爱去追寻了解violet的故事,即使时代变了,即使人们不再习惯书信,但violet的故事仍然感染着人们,帮助人们理解“爱”。
④ 《紫罗兰永恒花园》评价解读
《紫罗兰永恒花园》是一部治愈系列的动漫,画风唯美,画质精良,拥有很强的视觉观体验。背景为战乱年代,以被认作杀人武器薇尔莉特与善良少佐基尔伯特的之间爱情线展开,少佐在最后一战危难时刻向薇尔莉特表达爱意,薇尔莉特为了知晓“爱” 的含义作为一名机械双臂的自动手记人偶在少佐赐予的新生命中开启旅程。
这部番评论两极化严重,有人评价它是“人类圣经”多少有夸大的意味,但也绝对算作经典之作,也有人评价它剧情平淡,没有剧情的反转跌宕,一下子就能想到故事要讲什么,像白开水,从而弃番,但是我认为并非如此,以分镜的小故事来叙述薇尔莉特的成长历程,虽说没有故事急剧反转,也凭靠唯美的画面画风和一个个打动人心的小故事来塑写爱的含义,看完整部动漫后没有过多的惊叹,有的只是一丝欣慰、一抹向往、一份美好。
战后黑暗的国度需要爱的抚慰,人们需要被治愈,那个战争黑暗的时代陨灭了人性,但又孕育了希望,而薇尔莉特正是去传达爱、理解爱,用耐心与善良打动治愈人心。
剧中体现的“爱”不仅是小爱,更是大爱。薇尔莉特与一个个美好且孤独的心灵交流,帮助他人,体味人生,用冰冷的机械手臂按动传达思念的摁键,书写暖人的信件,由一名杀人如麻没有感情的武器成长为一个人如其名的善良少女,从无知笨拙靠着一份初心的坚持变得坚强感性,不再需要指令的她终于明白爱的含义,回馈了少佐赐予的人生,找到自己人生道路上弥足珍贵的东西,国家也迎来了人民渴望已久的真正和平。
光明与黑暗并存着,有黑夜,也终会黎明。印象深刻着薇尔莉特发觉自己“我正在燃烧”的一集,但那个战火四起人心惶惶的时代谁又不在燃烧,光明终究可以会战胜自己内心的无尽悲伤黑暗,没有人可以抹去过往,但可以正视过往,面对燃烧的自己,心存善意,笑对人生。
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我们可能无法深刻地感受那个时代带来的痛苦,无法带来更多内心的共鸣,可能也是很多人不感兴趣的缘由,但是“爱”是永恒的话题,战争是残酷的灾难,薇尔莉特之美的背后也是“和平之美”。
要用一种饮品来描述它,我说《紫罗兰永恒花园》是清茶,既没有汽水的劲爽,也没有牛奶的醇厚,即使简单,虽淡犹香,正如一股清流暖人心房,沁人心脾,越品越香。
明媚阳光的午后,一杯香茗,一部《紫罗兰永恒花园》再惬意不过了。
也希望少佐仍然活着,能与走向成熟的薇尔莉特再一次相遇,在宝贵的和平时代与她永远在一起。
喜欢的支持一下呗 谢谢!
⑤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八年级学生观后感作文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每个 故事 都有自己的独立叙事,但实际上都在书写薇尔莉特。这种结构在剧场版中也不例外——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剧场版对主线故事的意犹未尽之处进行了展开和补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 观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1
如约而至,一月十号。 18年1月新番紫罗兰的永恒花园完结后,我便没再点开过这部番。并不是因为她无聊、无趣或者烂,而是比起这部平淡如水的叙述与故事,有更多吸引眼球的故事。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 于是,今天去看这部外传的时候,熟悉的旋律响起荤绕,两年前的时光碎片仿佛便重现眼前。曾经在天文馆工作的薇尔莉特,那个给自己未来的女儿每年都留一封信的母亲,各种各样的信,亲情、爱情还有友情…… 这一部外传的故事同样很平淡,但又同样细腻、满怀深情的讲述了一对姐妹的故事。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立叙事,但实际上都在书写薇尔莉特。这种结构在剧场版中也不例外——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剧场版对主线故事(或说薇尔莉特本身)的意犹未尽之处进行了展开和补完。如果说薇尔莉特是战争年代的个例,外传则在和平年代将感情重新 编织 了一次,并且猝不及防地把观众余温尚存的泪点戳了个遍。
第一个重现的层面是个体的异化——在主线中是薇尔莉特被训练成战争兵器;在外传中是艾米被训练成富家千金。
薇尔莉特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自己和艾米相似。薇尔莉特遭遇的经历更为极端。在外部环境里,她陷入了最黑暗的处境,又收获了最美好的邂逅。在内部精神上,她经历的感情深沉至极,自身却无法捕捉。内外双重的反差是她身上最令人动容之处。这样的她成为了艾米的老师,她真正教会艾米的不是谈吐、礼仪和舞步,而是怎样面对命运,怎样在命运的安排中不放弃对美好之物的希望(例如新的友情),怎样怀抱虽已失去但却极其珍贵的感情,继续生活下去。
第二个层面是绝望与希望——在主线中体现为薇尔莉特和吉尔伯特的邂逅;在外传中是泰勒和艾米。
如果说最令人绝望的不是现在的痛苦,而是没有爱的未来的话,这正是吉尔伯特带给薇尔莉特,以及艾米带给泰勒的救赎。泰勒反复阅读艾米的信,正如薇尔莉特一直佩戴着少佐送她的配饰;泰勒将自己认同为艾米的妹妹,正如薇尔莉特将自己认同为“吉尔伯特的狗”。那是在一无所有的世界里得到的毫无保留的爱,这对那时的她们来说就是所有一切。这恰似人在作为手足无措的婴儿之时得到的母亲的庇护,而由于人总要长大,这也注定是人不得不失去之物。
第三个层面是失去与成长——在主线中体现为薇尔莉特成为自动手记人偶;在外传中是泰勒成为邮递员。
薇尔莉特和泰勒都得到了救赎,但是又不得不失去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正在于此:人如何怀着魂牵梦萦的思念,怎样接受无法自胜的悲伤,又怎样面对日复一日的生命。这也正是故事所传达的东西:人无法永远依赖别人的爱活下去,但渴望爱与被爱的心情绝不是该被遗忘之物。通过“写信”这种形式,故事挖掘出被人们压抑的感情,用极尽浪漫化的手法重新告诉人们:这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应该永远抱着珍贵之物前行。
外传的故事不仅仅是重现了薇尔莉特的经历与感情而已,在每一个层面上,外传都更进了一步。
面对外界的改造,艾米不像薇尔莉特一样毫无还手之力,我们看到了她的反抗、拒绝,以及最后的和解。面对他人的爱,泰勒也不像薇尔莉特一样无法表达心意,我们看到她用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回应了艾米给予自己的救赎。而故事最精彩的则是这样一幕:泰勒躲在一旁看着艾米阅读自己的信时泣不成声,但是选择了不见面。从薇尔莉特的相见却不得,到泰勒的能见却不见,故事的内核被勾勒得更加闪闪发光。
人要成长,必然要有所失去。但是我们失去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失去——只要我们还将那感情怀在心间。这便是《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想要传递的永远吧。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2
今天看了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去的比较早,一不留神又包场了。
刷了一波评论,仍旧很多人觉得它沿袭了大多动漫电影的特点,看不懂、不清不楚、粉丝向。
但这一次,我却认为粉丝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电影的叙事简单清晰,处处凸显主旨,是京紫的一贯作风,或许有些部分没看过小说没看过动漫的人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无法感同身受,但并不觉得存在对电影的内核理解不了的问题。
而本身就是京紫粉色粉丝的我感觉更为明显,薇尔莉特的自述、回忆,轻易的勾起了我对动漫的记忆。
水到渠成。
我想,这部电影是对京紫粉丝的一份献礼。
在电影中,看见了我想要看见的东西,收获了我想收获的情感,察觉了我自以为的`内核,对我而言,已经足够。
听说四月剧场版有少佐的消息,期待。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3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20某某年中国大陆第二部进口电影:电审进字〔20某某〕第2号)观后感虽然TV版没有看完,但是这部真没什么观影门槛。画面好看,故事治愈,人物性格鲜明,京阿尼还是很厉害的,开场就把我情绪给调动起来了。前半部分薇尔莉特和伊莎贝拉的主仆故事太百合了!初见惊鸿一面,教礼仪姿态,一起洗澡,互相梳头发编辫子,跳华尔兹,就差接吻了hhh,再到牵手飞奔这个场景,配合着音乐,前半部分的高潮让我热泪盈眶。铺垫这么多让我不由自主将她们的主仆关系自然地顺着影片节奏转变为朋友关系。到后来一起睡觉,互诉心事,我真的很疑惑她们要不要亲上去,就在我以为她们要亲上去的那一刻,拉灯了……
后半部分是在战争未结束伊莎贝拉还叫艾米时收养的妹妹泰勒的故事。幼年与姐姐的分离,再到战争结束后四年,伊莎贝拉在薇尔莉特的帮助下给妹妹写了封信。点燃了泰勒当邮递员的愿望。在邮递公司人们的帮助下,泰勒终于成为了一名实习邮递员。布卢教她认地址,薇尔莉特教她识字,最后她真的成长为了一名邮递员。在布卢的帮助下寄给了姐姐一封信,偷偷见到了成为伯爵夫人的姐姐。当泰勒偷偷在灌木丛中偷偷看到流着泪读信的姐姐,她也哭了。姐妹情确实令人动容。姐姐和妹妹的两条剧情线由薇尔莉特这个枢纽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外传故事。但是薇尔莉特这个角色还是有两处很触动我。一处是伊莎贝拉看到她的义肢的时候,问她为何总是如此平和,就能想到她以前在战争的时候经历过怎样艰难的训练。另一处就是薇尔莉特在教泰勒识字的时候,一开始她对泰勒说的是“让我们开始训练吧”,她忽然意识到这样不对,便改口说“让我们开始学习吧”。由此可知她在战争时刻经历过的“训练”,表面虽然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优雅平和像个公主一样的她,但是她还是把那段记忆深深刻到了骨子里,无论怎样都无法抹去。薇尔莉特真的是让人很心疼的一个角色。这部是京阿尼火灾事件之后出品的第一部外传电影,电影质量还是工作室一贯的水准。京阿尼大火还是让人感到惋惜。因为我不是京阿尼的铁粉,所以我特地留到了最后,想看看大家的反应。然后听到坐我前排的那个男同学说,片尾字幕里面有好几行画白线的名字,那是京阿尼遇难者名单。听到这里,我的心感觉停跳了一秒。愿他们在天堂安好。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用心制作,这部电影很棒!特别棒!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4
紫罗兰永恒花园 外传 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剧场版,而是一个OVA的故事,但京阿尼还是按照剧场版的规格来制作,不仅做满了90分钟,而且制作规格是按照剧场版来做的,足以配得上电影院级别的画面。
这部剧场版,虽然在去年9月6号在日本上映,今年在大陆1月10号引进,但其实是京阿尼火灾之前就完成的一部作品,最终完成期是7月17号,也就是火灾前一天。STAFF表可以看到已经逝去了的那些京阿尼的员工,算得上他们的一部“遗作”。
故事和“外传”一样,是一个番外的故事,但是时间轴应该是在TV动画版本之后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是在为后面的真正的剧场版在做铺垫,时代的变迁,物质在变,但不变的是人心……这是《紫罗兰永恒花园》非常典型的一种理想的世界观描写。
诚意十足的一部剧场版,但故事比较平实,角色比较平面,配音,画面,音乐,声效,都很强,还是展现了京阿尼动画一如既往的高质量。灾前遗作,且看,且珍惜。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观后感5
说实话一开始真的没想到这个会引入国内,我在这之前订了10号回家的高铁和11号出去旅游的飞机,结果后面才知道10号上映,于是在刚到酒店就去订了票刷了一遍。
作画上不用说,京阿尼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制作。然后这时候应该是战后一两年,薇妹已经找到了我爱你的含义,去大小姐学校当家教,各种礼仪样样精通,最后舞会的骑士薇妹属实帅到我了,到此主要是说薇妹和艾米的友情的培养,后面才进入正题,就是艾米和泰勒的姐妹情。这个时候我感觉其实有点突兀,本来是一个孤儿,突然一个官宦人家说你是他私生女,你就信了,也太不加思索了吧……后续剧情就是姐妹互相书信表达真心,邮递小哥也表现了一下自己,最终依然是传统的he。不过剧情确实是平淡了些,而且薇妹属实美的太抢镜,有些冲淡了姐妹的剧情。
最感动我的就是薇妹教泰勒写信时的bgm:never coming back。对于薇妹来说,少佐不再回来,对于泰勒来说,姐姐不再回来,对于艾米来说,曾经的自己和妹妹都不再回来,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逝去的京阿尼的员工也再也回不来了……
我也时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类的爱真的能战胜恨吗?尽管京阿尼一直以来都在传递爱,可是他们得到的只有一场恨的大火。但是就算是他们得到了恨,他们还是用一部充满爱的作品回报了这个世界,所以,他们还选择相信,那么,我也选择相信。
也许恨比较容易,但永远都是爱比较高尚。
愿我可以成为给他人传递幸福的人,愿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为他人传递幸福的人。
电影《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 八年级 学生观后感 作文 相关 文章 :
⑥ 如何评价《紫罗兰永恒花园》这部动画
个人感觉这部动漫算是一种很不错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的去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意境,而且他的画风自己也是蛮喜欢的,可能有的人会不太理解,但是确实符合自己的要求。
⑦ 《紫罗兰永恒花园》为什么会让人落泪,能够触动人心的“爱”
小编认为:《紫罗兰永恒花园》中的背景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可能无法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带来的痛苦,也无法带来更多的内心共鸣,但“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战争是一场残酷的灾难,威利特之美的背后是“和平之美”。所以会触动许多人。
如若把它描述为一种饮料,我说紫罗兰永恒花园是一种绿茶。它既没有苏打水的新鲜,也没有牛奶的醇厚。即使很简单,它仍然是芳香的,就像一股清泉,温暖人心,提神醒脑。你尝得越多,它就变得越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杯茶和一座紫罗兰永恒花园再惬意不过了。我也希望梅杰还活着,能再次见到正在变得成熟的威利特,在这个宝贵的和平时代永远和她在一起。
⑧ 《紫罗兰永恒花园》它讲了什么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剧情概括
关于薇尔莉特和少校的描写毫无疑问是高洁的。比如薇尔莉特遇到和听到各个预定自动书记人偶的人的悲痛故事时的反应(表情、语言传达的情绪)体现出她强烈的人文关怀、在她感到伤痛的同时她又是一位在军队中度过童年的少女。种种因素使得她表现出了坚强的一面。既坚强又温柔、善良,并对自己曾经犯下的杀人罪孽有着深刻认识,不卑不亢只尽力专心完成自己的工作。除此之外她对心中爱情的追求和在这份感受之下所作的所为的也令观者怜惜,同时观者也能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她心中感情的程度。
完全崇高的人格导致了这一点的发生,其实也避免了一些嚼舌根的读者去说三道四。两个人格上几乎挑不出问题,彼此在彼此心中深刻的印象通过种种方式达到了无法令观者说出‘薇尔莉特不爱少校’或是‘少校对薇尔莉特的并不是爱’。这样的二人,互相去追寻着心灵可以栖息的位置,最终相伴终生的故事,即使想挑刺也挑不出刺,想不接受也不得不接受了。故事很美好。让我想到了一些其他问题:现实中人格并不这样崇高,爱上的人的人格也并非如此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