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头鹦鹉能配紫罗兰吗
1、各种牡丹鹦鹉配对公式。
2、牡丹鹦鹉配对表。
3、牡丹鹦鹉配对技巧贴吧。
4、牡丹鹦鹉怎么算配对成功。
1.牡丹鹦鹉配对公式如下:第一、淡色系基因的雄鸟(如绿金/银顶、蓝金/银顶)和原始种系雌鸟(绿桃)交配,子代必定全为单一基因的原生种表现型。
2.第肉桂色系雄鸟(澳洲肉桂、美国肉桂)和原生种系雌鸟交配,子代雌鸟全为肉桂色系,而雄鸟则为原生种系。
2. 鹦鹉紫罗兰和蓝银顶能配对吗
可以的。
丹鹦鹉是现在饲养率比较高的鹦鹉品种,但是对于牡丹鹦鹉的品种究竟有多少你真的了解吗?小编就来告诉你。
棕头牡丹鹦鹉(琉璃腰牡丹鹦鹉):原产坦桑尼亚,体长约14厘米,背、翼、下胸腹为深绿色。额红色,头棕褐色,颏、喉黄橙色。颈及上胸为淡黄橙色,腰为深蓝色。尾羽外侧有蓝、绿、黑等不同色彩的条纹。
黑头牡丹鹦鹉(黄领黑牡丹):体长约14厘米。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赤色带橙,背、翼绿色,翼端黑色,尾绿色,脚灰色。有人称黑头牡丹鹦鹉为伪装情侣鹦鹉或黄襟黑牡丹鹦鹉。
桃脸情侣鹦鹉(小鹦哥、小鹦鹉哥):是牡丹鹦鹉中体型最大、最漂亮者。体长18厘米左右,原产于非洲南部。喙白色,额部红色、颈胸部粉红色,腰及上尾蓝色,其余部位多为绿色。
桃脸黄牡丹鹦鹉(金红樱哥):原产于非洲中部。羽色以鲜黄色为主体,冠以红色头及颜面,有的在腰部杂以蓝色。脚、嘴概黄色。
红牡丹鹦鹉(费希氏情侣鹦鹉):全身黄绿色,两翼深绿色,胸部红褐色、嘴红色。雄鸟蜡膜为青色,雌鸟为白色。
蓝牡丹鹗鹉:是一种人工改良的品种,其体型与其它牡丹鹦鹉相似。为***改良种。羽色以蓝色为主体。头部淡黑色或黑灰色。颈、胸、上腹为白色或白褐色,余部蓝色。嘴淡红色、脚灰色。
黄牡丹鹦鹉:头部红褐色,颈、胸黄金色,背、翼、尾羽黄绿色,腰际淡蓝色。嘴红色,脚近灰色,眼周有白色肉环,是20世纪中叶由美国和***同时改良成功的一种中型牡丹鹦鹉。
3. 紫罗兰能和普兰鹦鹉交配吗
可以交配呀,牡丹都可以配牡丹
4. 养了一只母紫罗兰牡丹鹦鹉,配什么牡丹鹦鹉好
如题,紫罗兰也是牡丹鹦鹉的一种,一般来说,牡丹鹦鹉饲养简单,牡丹鹦鹉回也比较耐粗粮答,抗病能力比较强,只要保证食物和饮水供应、注意环境卫生,不需要特殊打理。
个人养殖牡丹鹦鹉经验分享一下吧,牡丹鹦鹉日常以谷子为主,适当加一点稻壳、黍子、稗子、草籽,还可加适量喂一点小麻籽和葵花籽(切记一定要少喂,每天喂几粒就可以啦)、墨鱼骨可以挂在笼子里让牡丹鹦鹉自己啄食,笼底铺上细砂,便于清理粪便,保证笼内清洁卫生。
另外,在鹦鹉未成年之前不建议悬挂繁殖窝,这样做也可以避免鹦鹉一见人就往窝里钻,能够尽快和人熟悉,便于今后接近它们验蛋和查看孵化情况,上述仅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5. 紫罗兰鹦鹉,是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搭配繁殖出来的虎皮鹦鹉中的紫罗兰!
紫基因是半显性遗传,紫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普通基因和暗基因。紫回基因是半显性遗传,这意答味着一个紫基因和双基因紫在外观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我们将紫基因表达为V,普通基因表达为v。因此任何虎皮鹦鹉可能的基因表达方式为:
----vv-两个普通基因
----Vv-单基因紫只有在钴蓝虎皮身上才可以在外观上明显体现出来,在绿鸟和天蓝,深蓝虎皮身上只有轻微体现
----VV-两个紫基因,双基因紫在天蓝,钴蓝虎皮身上是可视的,在绿鸟和深蓝虎皮身上只有轻微体现。因此单基因紫只有在钴蓝虎皮身上真正表现出紫(成为可视紫罗兰),双基因紫使钴蓝和天蓝虎皮在视觉上更加紫,因此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紫鸟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带紫基因的绿鸟除了颜色加深外,有时可以在双腿附近和排泄口附近看到紫色。
天蓝紫在外观上类似钴蓝但双腿和排泄口附近有时可以看到紫色,一只深蓝的虎皮就很难判断带
6. 紫罗兰牡丹和普兰牡丹可以在一起养
紫罗兰牡丹和普兰牡丹可以在一起养。紫罗兰牡丹鹦鹉配普兰鹦鹉最好。正常的鹦鹉在一起就会打架,配对成功的鹦鹉在一起就不会打架争吵了。
7. 紫罗兰黑头配什么鹦鹉好啊
你好,紫蓝黑头属于特殊品种,非常稀少珍贵。依照许多繁殖户的繁殖经验来说,因为基因特性,紫蓝黑头牡丹只会和紫蓝黑头交配。配其他品种的可能不会交配繁殖。
望采纳!!!
8. 紫罗兰鹦鹉是什么品种
是牡丹鹦鹉属,该属的鹦鹉又称为爱情鸟,是牡丹鹦鹉属内所有物种的总称。体长13-17厘米,体重40-60克,是体型最小的鹦鹉品种。
身型短胖,有一条短尾,喙部相对为大,大部份牡丹鹦鹉的体羽以绿色为主,而人工配种及变种使很多的颜色出现。寿命约10-15年。
(8)粽头鹦鹉能配紫罗兰吗扩展阅读
牡丹鹦鹉全年可繁殖,主要繁殖季在2-3月及4-10月。仅雌鸟孵卵,窝卵数约4-6枚;笼养鸟十分活泼好动,是很健壮的鸟儿,喜爱鸣叫,有时很吵杂,爱啃咬,玩具及新鲜树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种子外,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它们更健康。寿命约10-15年。
繁殖难度低,适合刚入门者做繁殖尝试,群养繁殖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筑巢所需之稻草、树枝、树叶等供它们使用,约在交配后10天会生下第一枚卵,每隔一天下一枚卵。
一窝约产4-6枚卵,在6-7天后即可检查卵有无受精,孵化期约21-23天,30-35天后幼鸟羽毛长成,亲鸟有时可能因矿物质缺乏而拔幼鸟的羽毛,在雏鸟孵出后的期间宜提供营养且丰富的食物,抓出手养最佳天数约10-14天,不宜太晚将幼鸟移出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