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为什么叶子老落呢
『壹』 杜鹃花为什么掉叶子
1、环境突变。
原因:刚买回来的杜鹃花生长环境突然改变,尤其是空气湿度的突然改变,很容易使得它出现掉叶的现象。
解决方法:将刚买回来的杜鹃放到相对冷凉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2、空气干燥
原因:杜鹃花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花棚中的湿度一般为70-80%,而家庭的湿度一般也就是20%多一点。这样空气过于干燥,杜鹃花就会通过掉叶的方式减少水分蒸发。
解决方法:增加杜鹃花周围的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喷雾的方式,也可以放盆清水在它的周围。
3、浇水过多。
原因:浇的水过多,会造成杜鹃花根系腐烂,进一步加重它落叶的情况。
解决方法:减少浇水,等土壤发干之后再进行浇水。
(1)杜鹃花为什么叶子老落呢扩展阅读:
杜鹃花养殖方法:
1、土壤。
杜鹃花喜欢疏松肥沃、呈弱酸性,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的土壤。不喜欢粘重的、碱性的土壤。所以,我们可以将腐叶土、泥炭土和沙土按照五比二比三的比例混合,作为养它的土壤。在种植或是移栽之前可以往土中掺入少量骨粉,增加土中矿物质的含量。
2、温度。
最适合杜鹃花生长的温度为15-25℃,在春天或者是秋天的时候要尽量让它在此温度区间内生长。在夏天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要注意控温,最高不能超过32℃,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要及时将它移到屋内,并使温度保持在5℃以上。
3、浇水。
给杜鹃花浇水是一项技术活,浇的多了它容易烂根,浇的少了它又会干叶。一般来说,我们在初春的时候只需要保持盆土湿润就行。春末夏初的时候,它准备开花了,需水量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浇水也要稍微多一些。到了夏天,温度太高,除了浇水外还要向植株喷一些水。秋天的时候,天气转凉,需要适度控水,让盆土微微发干就可。冬天它进入休眠以后,就要减少浇水了。
4、注意事项。
1、修剪。杜鹃花生长的比较快,很容易长得很密,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内部的枝叶见不到光,无法健康生长。所以要及时为它修剪,这样不但能让它更好看,也能让它更健康。
2、换盆。杜鹃花的生长需要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养一两年以后土壤中的养分就会被它吸收光了。这时要给它换上新的养分含量丰富的土壤,它才能够继续健康生长。
『贰』 杜鹃花为什么会枯萎掉叶
一、杜鹃花枯萎掉叶原因
1、土壤酸碱度
很多花儿都喜欢偏酸性的土壤,杜鹃花也是。如果让杜鹃花生活在偏碱性土壤里,并且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则会造成杜鹃花叶片变黄干枯,这也是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
2、土中缺铁
如果养殖杜鹃花的土壤中缺少铁元素会阻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呈黄白色,并且刚长出的嫩叶更加明显。
3、通风不好
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杜鹃花的根系非常纤细,如果盆土疏松透气性不好或者长期浇水过多过勤,再加上通风情况不好,杜鹃花的根系会受到损伤,造成杜鹃花叶子发焉、落叶。
二、解决办法
1、杜鹃花的培养土一定要用疏松透气性好,腐熟质丰富的酸性土,PH值为5.5-6.5最佳。平时适当施些矾肥水,或水中加入少许硫酸亚铁,这样就可以避免杜鹃花干枯落叶。
2、杜鹃花虽然喜欢阳光,但害怕烈日的直射,虽喜欢通风的环境,但是不能将杜鹃放在强风处。在夏季的时候要放在庇荫处,适当的受散光照射即可,春秋季的时候千万不要放置在风口处,应该在早晚将杜鹃花放置在有阳光和避风的地方养护。
3、很多种植的杜鹃花,一般在春节前后会结束花期,枝干和叶子都会干枯,这是正常现象,把它放回阳台,待明年自然会重新长叶开花的。
(2)杜鹃花为什么叶子老落呢扩展阅读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
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
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
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叁』 杜鹃花落叶是什么原因
你好:杜鹃花,别名: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落叶灌木或落叶灌木。
生长习性
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
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北方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杜鹃花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冻害。为常绿或落叶灌木。
浇水与施肥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台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另外,无论浇水或施肥时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在pH值达到6左右时再使用。
施肥技巧
杜鹃花施肥要掌握季节,并做到适时、适量及浓度配置适当。杜鹃花的根系很细密,吸收水肥能力强,喜肥但怕浓肥。一般人粪尿不适用,适宜追施矾肥水。杜鹃花的施肥还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来进行,3~5月,为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每周施肥1次。6~8月是盛夏季节,杜鹃花生长渐趋缓慢而处于半休眠状态,过多的肥料不仅会使老叶脱落、新叶、发黄,而且容易遭到病虫的危害,故应停止施肥。9月下旬天气逐渐转凉,杜鹃花进人秋季生长,每隔10天施1次20%~30%的含磷液肥,可促使植株花芽生长。一般10月份以后,秋季生长基本停止,就不再施。
病虫防治
杜鹃花褐斑病、杜鹃花冠网蝽、杜鹃花根腐病、杜鹃花红蜘蛛、杜鹃花缺铁黄化病、杜鹃花灰霉病是杜鹃花常见病虫害。这些病害可引起杜鹃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杜鹃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
杜鹃花褐斑病
症状:杜鹃花褐斑病也称为叶斑病。起初,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呈不规则状,病斑转变成淡红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叶过早脱落,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检查病叶,可在病斑上发现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温室栽植的杜鹃发病严重,湿度高时病情更重。
防治方法:冬春及时扫除并烧毁落叶。 植株展叶后,每隔半个月喷施波尔多液(1:1:100),可连续喷施2-3次,以防发病。在发病早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发展。
杜鹃花冠网蝽
症状: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
防治方法:冬季彻底清除盆花、盆景园内周围的落叶、杂草。对茎干较粗并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剂。 在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到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的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可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拟除虫菊酯类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杜鹃花根腐病
症状: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杜鹃花红蜘蛛
症状: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消灭约冬成虫,在3月开始发生危害时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杀虫素(灭虫灵)3000倍液或哒嗪酮(速螨酮)1000倍液喷杀。
杜鹃花缺铁黄化病
杜鹃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褪绿病,是各地盆栽杜鹃常见的病害。
症状:此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初期叶脉间叶肉褪绿,失去光泽,后逐渐变成黄白色,但叶脉保持绿色,使叶片上的绿色呈网纹状。随后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成黄色、黄白色,严重时,沿叶、叶缘向内枯焦。
防治方法:杜鹃喜酸怕碱,要避免栽植在碱性和含钙质较多的土壤中;庭园露地种植,不要靠近水泥、砖墙或用过石灰的地方。 盆栽杜鹃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碱可添换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鹃花,可施用堆肥、绿肥或其它有机肥料,这些肥料中产生的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铁,使植株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亚铁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粪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种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碱性的土壤中,可浇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此溶液的PH值为4.7,能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叶黄化现象得到治疗,同时酸酸二氢钾中还有磷、钾元素,利于开花和提高花量。 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化学纯)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叶片正、背面均要喷及,3天1次,持继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杜鹃花灰霉
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委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防治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②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不要过于湿润。③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叶、病花,应及时摘除烧掉。④必要时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肆』 杜鹃花干叶掉叶是什么原因
杜鹃花干叶掉叶可能是土壤不适,它对土壤要求高,特别是土壤的酸碱度,喜酸性土壤,若用的土壤碱性重就会阻碍生长,易有黄叶,干叶,掉叶情况。
需尽快换土,或者浇硫酸亚铁改善土质,也可能缺水或者浇水多了。缺水就尽快补水,水多了就排水,蒸发掉水分。还可能是施肥不当产生了肥害,给它施肥一定要按照薄肥勤施法进行。
杜鹃花栽种:
杜鹃最适宜在初春或深秋时栽植,如在其它季节栽植,必须架设荫棚,定植时必须使根系和泥土匀实,但又不宜过于紧实,而且使根茎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状态,这样既可保护植株浅表性的根系不受严寒的冻害,又有利于排水。
一般春秋季节,对露地栽种的杜鹃可以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炎热夏季,每天至少浇一次水。日常浇水,切忌用碱性水,浇水时还应注意水温不宜过冷,尤其在炎热夏天,用过冷水浇透,造成土温骤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株生理平衡。
『伍』 我家室内养的杜鹃花为什么老掉叶子
1、适量浇水
需要注意的悔拍是,杜鹃花的根系多为毛细根,平时在浇水的时候不能用大水猛浇,如果淋了雨,也要及时的排水,防止根系腐烂。在春秋两季可以1~2天浇一次水,夏季桐前闹高温时可以早晚各浇一次,浇水的时候最好用喷灌的方法,这样更利于植株的吸收。
2、光照充足
杜鹃花喜欢半阴的环境,平时可以将其放在阳光散射充足的地方。杜鹃花惧怕强光,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荫蔽通风。光照过强可能会灼伤叶片,导致叶子干枯死亡。
3、改善土质
杜鹃花喜欢在微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土质要肥沃疏松,有良好的透气排水性。所以在养护的时候,要经常的进行松土工作,如果PH值偏碱的话,可以在浇水的时候加入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改善。
4、合理施肥
杜鹃花在花局罩谢之后,施加的肥料以氮肥为主,每隔一个月施一次肥即可。在杜鹃花开花之前,要多施加磷钾肥,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量,千万不能烧根。
5、换盆修根
在杜鹃花开花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换盆换土,将整个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来,可以用水将根系上的宿土冲掉,然后将一些失去活力的老根以及烂根修剪掉,再配制肥沃疏松的土壤,重新栽种。
『陆』 杜鹃花叶子枯萎掉叶怎么回事
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
1、土壤酸碱度
很多花儿都喜欢偏酸性的土壤,杜鹃花也是。如果让杜鹃花生活在偏碱性土壤里,并且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则会造成杜鹃花叶片变黄干枯,这也是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
2、土中缺铁
如果养殖杜鹃花的土壤中缺少铁元素会阻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呈黄白色,并且刚长出的嫩叶更加明显,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
3、通风不好
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杜鹃花的根系非常纤细,如果盆土疏松透气性不好或者长期浇水过多过勤,再加上通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杜鹃花的根系会受到损伤,造成杜鹃花叶子发焉、落叶。
(6)杜鹃花为什么叶子老落呢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适当光照
杜鹃花对强烈光照的耐受性不强,所以我们平时养护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将它放在有直射光照的环境中,否则它的叶片就会被晒伤,这时候我们要将干叶剪掉,然后移到凉爽通风且有散射光照的环境中养护。
2、保持湿度
杜鹃花需要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如果环境过于干燥,那么它的叶片就会干枯,出现干叶掉叶的情况,所以我们要经常喷水来保持湿度。
3、更换土壤
杜鹃花喜欢酸性的土壤,如果我们平时浇水的时候水中含有盐分较多,那么土壤就会慢慢的碱化,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杜鹃花的根部是无法吸收养分的,所以就会出现干叶掉叶的情况,所以平时要定期的更换土壤。
『柒』 杜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
杜鹃掉叶子的原因其实是比较多的,但是题主的杜鹃是在夏季一直掉叶子,这可能还是因为天气太炎热了导致的,由此可见夏天养殖杜鹃一定要选好位置,要不然出现掉叶子就很不美观了,建议及时搬到一个光照少还通风的地方,这样才能慢慢的缓解掉叶子的现象哦。
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1985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
白居易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
『捌』 杜鹃花开花期掉叶子咋回事
杜鹃花是一种喜阴 喜淡肥的花卉,不喜大水浓肥。开花期掉叶可能是水肥管理不当引起的。你可以试试适量浇水 少量施肥。
浇水
由于杜鹃花为浅根系纤细根群,既怕旱又怕涝,浇派稿携水不当,轻则落叶,重则死亡。因此浇水是否适当是养好杜鹃花的关键之一。开花期间,盆土宜带潮,因为杜鹃花开花数量很多,需要的水量大,水分不足花瓣就会耷拉下来,虽然立即补水还能挺起,但瓣边褪色,接着变为褐色,观赏效果差,严重时甚至会使植株花后不出新梢。浇水要直接入盆,切尘伏不可从树冠上喷淋,防止水浇到花心里积水腐烂,缩短花朵的寿命。一般两三天浇水1次,每天都必须检查1遍,适当给水。最好使用与室温接近的水,避开早晚浇水,最好是上午10点之后,下午4点以前。
适时施肥可使杜鹃花枝叶茂盛多开花。
花谢以后要及时敬瞎施入以氮肥为主的肥料2~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促使多发新的枝叶。自7月下旬以后新生枝叶已呈木质化,此时正是多数杜鹃花芽分化期,应施入以磷肥为主的液肥2~3次,每次间隔约半个月,为多孕蕾提供营养条件。冬季休眠期不需要施肥。春鹃在开花前的2~3月间,可再施入以磷肥为主,磷、氮结合的薄肥1~2次。夏鹃可在3~4月施入同样的肥料,这样可使花朵大、色泽好、花瓣厚、花期长久。开花期应停止施肥,否则易落花长叶,影响观赏价值。
由于杜鹃花的根细而密,吸收肥料能力较差,为此,施肥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如果肥料过浓或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则易烂根,叶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是1~2年生小苗施肥更要注意少施,否则易造成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