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栀子花长透明的肉虫

栀子花长透明的肉虫

发布时间: 2023-05-20 00:07:23

A. 栀子叶子上有半透明的白点,这是什么情况 如何解决

有点像虫害。你仔细看看叶子正反面,是否有小虫或虫卵吧。如果有,到花店购买对应的杀虫药物,按说明使用,可以解决。仅供参考。

B. 最近栀子花发出了好多花骨朵,可是上面有透明胶一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虫子

是的,去花店看看买包植物杀 虫 剂,一般情况下一包一喷壶喷喷植物叶片枝干,连喷三次就可以,

C. 栀子花叶子和花骨朵上有红色小点,网状物

按你的描述栀子花可能得了红蜘蛛,此害虫专食叶片的叶汁为害叶片,最好使用氧化乐果或更有效更环保的新药,按使用量或老板教你的用量进行整株喷药杀虫,此类药有毒小心使用。

D. 栀子花上面长了很多蚜虫

你确定是蚜虫么?

蚜虫:
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至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

另外,如是气他病虫害,这里也给你介绍下防治方法哈:
刺蛾:
刺蛾主要有黄刺蛾和绿刺蛾,幼虫体背及侧面有数条明显横线,体上有枝刺,茧雀卵形,其中黄刺蛾茧上有白色花纹,低龄幼虫群集为害为主,高龄幼虫则分散取食,而为害栀子花的主要是黄刺蛾,初龄幼虫为害后叶片呈透明网状,长大后分散食叶呈缺刻。以老熟幼虫在树杈下、树干上及浅土层中结茧过冬,幼虫为害期主要发生在6-9月,第1代幼虫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第2代幼虫期8月下旬-9月下旬。
防治方法:
必须做到在幼虫期(6-9月)适时防治,低龄幼虫集中为害时,应及时摘茧、剪除虫叶虫枝并烧毁, 发生量较大时,可喷施菊酯类杀虫剂。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杀刺蛾,(刺蛾在各地发生的情况不同,视当地情况进行防治,)

粉虱:
为害栀子花的主要是白粉虱, 可以看到栀子花新梢上有大量白色有翅小飞虫。大量聚集于新梢,以幼、若虫固定在叶背上吸汁危害。严重时引起枯梢,且分泌蜜露,诱发烟煤病,白粉虱性喜阴湿环境,卵散产,成堆。成虫具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向顶部嫩叶产卵,一年可发生3—4代,能孤雌繁殖,世代重叠。由于繁殖迅速,迁飞能力强,易于传播,所以各地应掌握在越冬代成虫产卵期至一龄幼虫为防治重点,
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补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使园内通风透光,搞好排水,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
二、物理及生物防治。尽量保护天敌生存环境,利用成虫趋黄性,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自制黄板方法为:用纸板或塑料板,剪成1米×0.3米左右长方形,漆成桔黄颜色,再涂上一层黏油(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置于园中,与栀子花高度相当,然后振动枝条,诱杀成虫。
三、化学防治。选择药剂为90%敌百虫800—1000倍,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1500倍,或10%吡虫啉15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或25%阿克泰3000—5000倍,可兼治蚜虫;20%螨克1000—1500倍,可兼治红蜘蛛,每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四、注意事项。喷药时,注意以叶背为主,且连同地面杂草及周围寄主一起喷;由于寄生蜂对菊酯类农药十分敏感,现阶段防治应少用菊酯类农药,以利保护天敌;在花蕾期慎用绿颖乳剂,做好药剂筛选、混用及交替使用;适时组织统防统治,采取防病先防虫的办法。

介壳虫:
为害栀子花的介壳虫主要是红蜡蚧,是介壳虫的一种,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或喷施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或花宝100倍液防治。

参考资料:http://www.zhhm.net/new_view.asp?id=2267

当然,上面是专业的杀虫方法。如是是在不方便找到药物的话,家用杀虫剂是可以用的,不过尽量少喷,它对栀子花尤其是嫩叶芽的伤害还是比较大。可以加水稀释,或者先在栀子花上喷上水在少量喷撒杀虫气雾剂。
注意,自己用杀虫剂一定要控制好量哦~

E. 栀子花花叶上出现的白色晶状体是什么

是青虫的卵吧,我家那棵每到夏天就满是虫子

F. 今天在栀子花上发现了一条肉虫子 就像蚯蚓一样大约5cm

呵呵 老大...不过是一条虫子嘛....捉了来就可以了嘛....
不想用手可以用筷子啊......

G. 这是我在栀子花中发现的,这是什么虫子啊怎么消除它

蜗牛和蛞蝓同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主要为害叶菜类、瓜果类及豆类蔬菜,蔬菜在幼苗期被害较重,受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状,植株被其排出的粪便及粘液所污染,易诱发病害,严重影响蔬菜品质。
为害蔬菜的蜗牛俗称蜒蚰螺、小田螺、水牛等,常见种类有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蛞蝓俗称软蜗牛、鼻涕虫等,常见种类有双线嗜粘液蛞蝓、野蛞蝓和黄蛞蝓。蜗牛与蛞蝓常混合发生危害。
1 田间识别
1.1 为害特点
初孵幼贝为害时仅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后用齿舌刮食叶、茎,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者将苗咬断,造成缺苗断垄,近似于甘蓝夜蛾和菜青虫为害症状,但爬行过的地方有白色粘液带。
1.2 形态特征
蜗牛有一个螺旋贝壳,爬行时以头足和腹伸出壳外,遇到不适,头足即缩入壳内,分泌粘液封闭壳口。蛞蝓的贝壳退化为质板或消失。
①灰巴蜗牛 壳中等大小,较厚,呈圆球形,壳高18~21mm、宽20~23mm,有5.5~6个螺层,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常分布暗色不规则斑点,并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顶尖,缝合线深,壳口呈椭圆形,脐孔狭小,呈缝隙状。卵圆球形,直径1.5~2mm,乳白色有光泽,不透明,孵化前卵壳色稍变深。
②同型巴蜗牛 壳中等大小,质厚,呈扁球形,壳高11.5~12.5mm,宽15~17mm,有5~6个螺层,壳面呈黄褐色至灰褐色,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体螺层周缘或缝合线处常有一条暗褐色带,有些个体无。壳顶钝,壳口呈马蹄形,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卵圆球形,直径2mm,乳白色,有光泽,渐变淡黄色,近孵化时为土黄色。
③双线嗜粘液蛞蝓 体长35~37mm,宽6~7mm。身体柔软、裸露、无外壳,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和两侧有一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两侧的纵带较背部色深。体前端较宽,后端狭长,外套膜大,覆盖整个体背,粘液为乳白色。
④野蛞蝓 体长30~60mm,宽4~6mm。长梭形,光滑柔软无外壳,体表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少数有不明显的暗带或斑点。触角2对,暗黑色。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其边缘卷起,内有退化的贝壳,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线,同心圆状生长线中心的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粘液无色。
⑤黄蛞蝓 体长100mm,宽12mm。光滑柔软无外壳,体表为黄褐色或深橙色,并有散状黄色斑点,靠近足部两侧颜色较淡。头部具二对浅蓝色触角,在体背前端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前半部为游离状态,运动收缩时可把头部盖住。
1.3 生活习性
两种蜗牛在菜田的发生规律基本相似,1年发生1代,1生经过卵、幼贝、成贝3个时期,寿命1~1.5年。灰巴蜗牛寿命略长于同型巴蜗牛。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任何个体均能产卵,成贝有多次产卵习性,一年中大多在5月和9月出现两次产卵高峰和相应的危害和死亡高峰。以成贝或幼贝越冬,越冬场所在菜田作物根部、草堆、土缝里。
蛞蝓1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河沟边、草丛中及石板下越冬及产卵。在保护地内可周年生长繁殖、为害。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从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看,一年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即春雨4~5月和秋雨9~10月。活动为害高峰期后出现产卵高峰,卵产于湿润疏松土表中,特别是腐殖质含量高的疏松土壤。
蜗牛、蛞蝓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通常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虫口逐渐增加,22∶00~23∶00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若遇阴雨天气,可昼夜为害。蜗牛及蛞蝓行动迟缓,借足部肌肉伸缩爬行,并分泌粘液,粘液遇空气干燥发亮。另外,蛞蝓畏惧阳光,强日照下2h即死亡,该虫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食不动。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能使蜗牛、蛞蝓的为害减轻。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及时中耕与秋季耕翻,破坏蜗牛、蛞蝓栖息和产卵的场所,使部分成贝或幼贝暴露地面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卵被晒裂。在温室或菜田四周、地头或垄间撒石灰带,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10kg,保苗效果良好。温室要通风透光,力求室内清洁干燥。
2.2 物理防治
人工诱集捕杀蜗牛或蛞蝓,在田间或温室中设置瓦块、树叶、杂草、菜叶等作诱集堆,使其躲藏其中,然后集中捕获;利用研碎的烟末5kg/667平方米均匀撒施,或用水浸后喷施可防治菜田蛞蝓;天南星科芋属的芋苗,除赤紫色的茎、叶芋苗外,其他茎、叶色的芋苗对蛞蝓均有良好的驱避作用,故可在作物地四周栽植芋苗为保护带;在菜田区的周围用草木灰、粉碎的贝壳及马毛的混合物做成防虫篱笆,当蛞蝓和蜗牛一接触到这种混合物时,立刻就受到严重的刺激,使这些害虫不能自由行动而死亡。
2.3 生物防治
菜田或大棚内可在阴雨天或傍晚时放鸭,即养鸭啄蜗。利用捕食性甲虫防治蜗牛及蛞蝓,捕食性甲虫释放量和害虫的比例为1∶5,可消灭菜田蛞蝓及蜗牛达80%。
2.4 化学防治
蔬菜出苗或移栽后,一般在蜗牛、蛞蝓发生初期,667平方米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500~750g、10%多聚乙醛颗粒剂750~1000g、5%梅塔颗粒剂500~750g或3%灭旱螺颗粒剂750~1000g拌细干土15~20kg,于傍晚均匀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间垄上,特别注意植株周围,也可采取条施或点施,药点(条)间距40~50cm为宜。施用颗粒剂最好在气温15~35℃、菜地浇灌后或小雨后潮湿条件下进行,效果较好,大雨冲刷会降低防治效果,施药后不要在田间行走,避免把颗粒剂踩入土中,不宜和化肥、其他农药混用。

在蛞蝓发生期,于清晨未潜入土时,可用氨水100倍液或硫酸铜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

摘自:《长江蔬菜》

H. 栀子花上长了些白色的好像是虫子,请问这是什么虫子,怎么消灭!

栀子花最大的虫害就是白粉虱,如果发现在栀子花的花梢上有一些白色的小飞虫出没,不难分辨,那便是白粉虱;其虫害主要聚集在植株的新梢上,成虫与幼虫都积聚在叶片的背面上以吸取叶汁为食;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植株发生烟煤病,所以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将其消灭掉,才能保全植株。哪有哪些方法不但不影响植株的花朵,还能有效的消灭虫害呢?以下几个小方法你值得拥有。

一、白粉虱是什么

白粉虱在高湿润阳光不强的地方能够快速的繁殖生长,并且虫卵还是成堆散产的,数量极多,会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的向嫩叶上繁殖,其辨认度很高,具有极高的迁分能力,所以此类虫害不仅仅只是栀子花植株的虫害,还是大多数地区,植株的一大烦恼之害。其防治要从虫卵开始消灭,才能有效的将其根治。

二、杀虫小方法

1.吹风法。由于白粉虱的翅膀不长,虫型也不大,小身板是无法承受大风的冲击的,这也是最环保的一个方法;选择一个天气比较温和的时候,将栀子花盆栽搬移到室外宽阔处,吹风自然是需要风了,没有自来风,那么我们就制造一个风,拿出家中的吹风筒,温度调到最低的程度,向着植株的叶片从下往上的吹风;白粉虱自然是无法立足的了。在平时的养护中,尽量的保持着环境通风性良好,才能避免白粉虱的生长繁殖。

2.药杀法。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药杀法了,尤其是针对虫害已经繁殖到植株的大面积部分,此类方法一喷见效,可以用简单的杀虫剂,也可以自己调配一些敌虫液,浓度要控制好,不能太高,要不然不小心会伤害到植株的叶片的;药剂的喷洒要少量多次,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月三四次即可,如此才能将其完全消灭。

3.粘虫法。大面积虫害的消灭法是第二点的药杀法,那如果是小面积的虫害,该如何消灭呢?那就用粘虫法吧,这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方法。小面积的虫害用粘虫板将叶背上的白粉虱粘除,如果虫害过多,那你用这个方法就有得忙了,完全是粘不过来的。所以要根据植株上具体的虫害数量选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4.蚊香法。蚊香不止能用于熏除蚊子,对植株的虫害同样能够起到效果,可以将蚊香点燃后放在栀子花植株的正下方,让烟熏走或者熏死白粉虱;如果你想要更加有效的熏死白粉虱的话,可以用一个能够套住整棵植株的透明袋子套住植株,如果在其上面戳几个小小的洞口,方便植株呼吸,然后点燃蚊香放入套住植株的袋子里面,等到蚊香完全的燃完,你会发现在袋子的下方躺着很多的白粉虱。

白粉虱是栀子花的一大虫害,如果不及时将其消灭,后果不堪想象;希望以上所说的这几个方法能够高效的帮助你们解决虫害问题。

热点内容
怎么带走花卉 发布:2025-07-23 23:28:30 浏览:276
赠荷花读音杀 发布:2025-07-23 23:17:18 浏览:569
长得像草的盆栽 发布:2025-07-23 23:16:28 浏览:394
给玫瑰保温 发布:2025-07-23 23:16:20 浏览:395
盆栽仙山 发布:2025-07-23 23:15:19 浏览:266
观叶海棠图片 发布:2025-07-23 23:03:22 浏览:566
925玫瑰银 发布:2025-07-23 23:01:12 浏览:291
花艺架构大师 发布:2025-07-23 22:38:38 浏览:146
玫瑰传奇中文版 发布:2025-07-23 22:33:00 浏览:736
214情人节真实图片 发布:2025-07-23 22:28:13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