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茉莉花
⑴ 每个城市都有代表自己城市的花。比如牡丹之于洛阳。芙蓉之于成都。其他城市的代表花什么
月季花:北京、 天津、 大连、 南昌、 常州、 安庆、 宜昌、 郑州、 蚌埠、 吉安、 商无、 威海、 焦作、 平顶山、 淮阴、 泰州、 新乡、 阜阳、 驻马店、 三门峡、 衡阳、 鹰潭、 淮南、 淮北、 青岛、 潍坊、胶南市、 芜湖、 石家庄、 邯郸、 邢台、 沧州、 廊坊、 商丘、 漯河、 淮阳县、 信阳、随州市、 恩施市、 娄底市、 邵阳市、 衡阳市、 宿迁、 西昌、 新余、锦州、 辽阳、长治、 西安、 德阳市市花
玫瑰花:乌鲁木齐、 兰州、 银川、 沈阳、 佛山、 拉萨、 佳木斯、 承德、 延吉、奎屯、抚顺市市花
玉兰花:上海市市花
牡丹花:洛阳、 菏泽、 铜陵市市花
菊花:北京、 太原、 德州、 芜湖、 中山、 湘潭、 开封、 南通、潍坊、 彰化市市花
梅花:武汉、 南京、 无锡、 丹江口、鄂州市、梅州市、南投市市花
迎春花:鹤壁、三明市市花
紫薇:安阳、襄樊、 徐州、 咸阳、烟台、泰安、信阳市市花
石榴花:新乡、 黄石、 荆门、 合肥、 南澳岛、 连云港、枣庄、十堰市、嘉兴、西安市市花
木棉花:广州市市花
木芙蓉:成都市市花
山茶花:宁波、 温州、 昆明、 重庆、 青岛、 金华、 景德镇、衡阳、万县市市花
栀子花:岳阳、 常德、 汉中、内江市市花
茉莉花:福州市市花
桂花:杭州、 桂林、 南阳、 苏州、 合肥、 马鞍山、 老河口、 沪州、 信阳、威海市、黄山、广元市市花
金边瑞香:南昌、瑞金市花
兰花:绍兴、 贵阳、宜兰、保山、保定市市花
君子兰:长春市市花
水仙花:漳州市市花
荷花:肇庆、 许昌、 洛南、济南市市花
刺桐:泉州市市花
叶子花:深圳、 惠安、 厦门市市花
天目琼花:扬州市市花
大丽花:张家口市市花
小丽花:包头市市花
白兰花:东川市市花
黄刺玫:阜新市市花
金凤花:汕头市市花
广玉兰:沙市市市花
紫荆花:香港特别行政区、 湛江市市花
丁香花:西宁、 呼和浩特、 哈尔滨、 石嘴山市市花
杜鹃花:丹东、 大理、 三明、 珠海、 韶山、 长沙、 九江、 巢湖、 井冈山、 嘉兴、 余姚、无锡、台北、基隆市市花
腊梅:镇江、淮北、鄢陵市市花
天女木兰:本溪市市花
红继木:株州市市花
百合花:南平市市花
朱槿:南宁、 玉溪市市
⑵ 茉莉花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辞典》:茉莉花
- 2.1 出处
- 2.2 拼音名
- 2.3 茉莉花的别名
- 2.4 来源
- 2.5 原形态
- 2.6 生境分布
- 2.7 性状
- 2.8 化学成份
- 2.9 性味
- 2.10 功能主治
- 2.11 茉莉花的用法用量
- 2.12 摘录
- 附:
- 1 用到中药茉莉花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茉莉花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茉莉花
1 拼音
mò lì huā
2 《*辞典》:茉莉花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Mò Lì Huā
2.3 茉莉花的别名
小南强(《清异录》),柰花(《丹铅杂录》),鬘华(《群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
2.4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贮存干燥处。
2.5 原形态
茉莉(《纲目》),又名:末利(《南方草木状》),抹厉(《洛阳名园记》),没利(《梅溪诗集》),末丽(洪迈)。
常绿灌木。幼枝圆柱形,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单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倒卵形,长4.5~9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全缘,下面脉腋有黄色簇生毛;叶柄长约3~7毫米。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有花3朵;总花梗长1~3厘米,被柔毛;花柄粗壮,长5~10毫米,被柔毛;花白色芳香;花萼管状,裂片8~10,线形,被柔毛或无毛;花冠管细,裂片椭圆形,先端钝;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期6~11月。花后通常不结实。
2.6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湿润肥沃土壤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产江苏、四川、广东等地。
2.7 性状
干燥的花,长1.5~2厘米,直径约1厘米,鲜时白色,干后黄棕色至棕褐色,冠筒基部的颜色略深;末开放的花蕾全体紧密叠合成球形,花萼管状,具细长的裂齿8~10个,外表面有纵行的皱缩条纹,被稀短毛;花瓣片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联合成管状。气芳香,味涩。以纯净、洁白者为佳。
2.8 化学成份
鲜花含油率一般为0.2~0.3%,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
2.9 性味
辛甘,温。
①《纲目》:"辛,热,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辛,性热,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辛甘,温。"
④《饮片新参》:"苦微甘。"
2.10 功能主治
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
①《本草再新》:"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
②《随息居饮食谱》:"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
③《饮片新参》:"平肝解郁,理气止痛。"
④《现代实用中药》:"洗眼,治结膜炎。"
⑤《四川中药志》:"用菜油浸泡,滴入耳内,治耳心痛。"
2.11 茉莉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茉莉花的方剂
- 催生神验方
:cuīshēngshényànfāng处方:茉莉花7朵(花开时摘下,夹书本中,勿令泄气,临时用鲜...
- 银杞明目汤
g处方:银耳15克,枸杞1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制法:...
- 换皮麻药
拼音:huànpímáyào处方: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功能主治:凡欲去皮...
- 药茶
茶能使芳香气味、含挥发性油多的药物,如陈皮、玫瑰花等,保持有效成分,避免久煎而失效。加上碎茶与溶媒...
- 加味白头翁汤
川连2.4克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鲜茉莉花10朵(冲)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火坚肠。治伤...
- 更多用到中药茉莉花的方剂
用到中药茉莉花的中成药
- 三花减肥茶
:茶汤。三花减肥茶的主要成份:玫瑰花、玳玳花、茉莉花、牵牛子、番泻叶、荷叶。三花减肥茶的功能主治:...
- 百花活血跌打膏
、薄荷脑、樟脑、冰片、肉桂油、丁香油、麝香草脑和茉莉香精100g,混合混匀,滤过,滤液与上述稠膏和滤...
- 更多用到中药茉莉花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茉莉花
- 《验方新编》:[卷二十妇科临产门]交骨不开各方
中,取本妇鞋底炙热熨腹上五、七次即下。又方∶用茉莉花七朵,入净瓶中,将芝麻一合,用铜勺炒黄,入井水...
- 《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卷二]截药外治门
使其不知痛苦,然后开刀,掺生肌药。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两,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即如睡...
-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詹糖香
以南,生晋安。近方多用之。时珍曰∶其花亦香,如茉莉花香气。【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风水毒肿...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一水部]各种药露
止口臭。金氏药帖∶专治龈胀牙痛,口燥咽茉莉露∶茉莉花蒸取,气香味淡,其气上能透顶,下至小腹,解胸中...
- 《华佗神方》:[卷三]三○○一·华佗麻沸散神方
⑶ 茉莉花用法大全
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盖杯,取花茶3克,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度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日常饮用的茉莉花茶,如银毫、大白豪、毛峰等,宜选用瓷盖碗茶杯,水温以100摄氏度为佳,茶水的比例为1:50,冲泡时间为3-5分钟。
■具体泡饮程序如下
备具:一般选用白色的有盖瓷杯或盖碗(配有茶碗、碗盖和茶托),如冲泡特种工艺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级茉莉花茶,为提高艺术欣赏价值,应采用玻璃盖杯的。
烫盏:就是将茶盏置于茶盘,用沸水高冲茶盏、茶托,再将盖浸入盛沸水的茶盏转动,然后去水,主要用于清洁茶具。
置茶:用茶匙轻轻将茉莉花茶从贮茶罐中取出,按需分别置入茶盏。用量结合各人的口味按需增减。
冲泡:冲泡茉莉花茶时,头泡应低注,冲泡壶口紧靠茶杯,直接注于茶叶上,使香味缓缓浸出;二泡采中斟,壶口稍离杯口注入沸水,使茶水交融;三泡采用高冲,壶口离茶杯口稍远冲入沸水,使茶叶翻滚,茶汤回荡,花香飘溢。一般冲水至八分满为止,冲后立即加盖,以保茶香。
闻香:茉莉花茶经冲泡静置片刻后,即可提起茶盏,揭开杯盖一侧,用鼻闻香,顿觉芬芳扑鼻而来。有兴趣者,还可凑着香气作深呼吸状,以充分领略香气对人的愉悦之感,人称“鼻品”。
品饮:经闻香后,待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并将茶汤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配合的动作,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6次,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尝茶叶和香气后再咽下,这叫“口品”。所以民间对饮茉莉花茶有“一口为喝,三口为品”之说。
欣赏:特种工艺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级茉莉花茶泡在玻璃杯中,在品其香气和滋味的同时可欣赏其在杯中优美的舞姿。或上下沉浮、翩翩起舞;或如春笋出土、银枪林立;或如菊花绽放,令人心旷神怡。
⑷ 南京,洛阳,福州,昆明,杭州,的市花分别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南京市花是梅花,洛阳是牡丹,福州是茉莉,昆明是山茶花,杭州市花是桂花。
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⑸ 请问:茉莉花的原名叫什么
茉莉来花知识---“茉莉”的来源源
扬州民歌《茉莉花》享誉全球,但茉莉此物和“茉莉”这词又源于何处呢?
《辞海》说茉莉原产印度。
《辞源》说:“其名来自西域,原名Jasmine,南方草木状谓之‘耶悉茗’即其音译也。本与‘素馨’同类,其名亦同。后入中国专称尖瓣细瘦者为‘耶悉茗’,南汉(904-971年)以后又称‘素馨’,而圆瓣者则谓之茉莉。”
英文中Jasmine也是指茉莉、素馨两种。
而《康熙字典》“茉”字下说更清楚:“茉莉,花名”,“《本草》草木状作末利”,“《洛阳名园记》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龟龄集》作没利”,“《洪迈集》作末丽”,并说“末利本外国语无正字,随人会意而已。”
从上面资料可知茉莉源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而“茉莉”只是音译的一种,从南汉算起使用已有一千多年。
⑹ 茉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在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茉莉花的资料,大概是汉代陆贾写的《南越行纪》。在这本书中记述:“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耶悉茗花、茉莉花——编者注)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说明了早在1700多年前,耶悉茗花、茉莉花就引入我国。
到了晋代,嵇含(263—306年)写的我国最早一本植物志——《南方草木状》也说:“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兢植之。”由此可知,当时由外国人引进的除茉莉花外,还有耶悉茗花。耶悉茗花是素方花(Jasmine)的音译名。
以上汉晋时代的文献中所称的“南越”、“南海”就是指古代的福建与广东一带地区。
宋代诗人王梅溪赞:“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但奇怪的是,现在印度的茉莉花一点也不出名。
宋代张邦基所撰《闽广茉莉说》云:“闽广多异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为众花之冠。岭外人或云抹丽,谓能掩众花也。至暮则尤香。今闽人以陶盎种之,转南海而来。……”北宋蔡襄(1012—1067年)有诗云:“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团栾茉莉丛,繁香暑中折。”宋代梁克家的福州《三山志》称:“(茉莉)独闽中有之。”本段文献说明了:茉莉花的香气比耶悉茗花纯正;这两种花是从南海由商船运来;用陶钵栽植;成为福建的特产。
南宋隆兴、乾道年间(1163—1173年),楼钥《次韵胡元甫茉莉》一诗中有:“吾闻闽山千万木,人或说此齐蒿莱。”可见那时福建栽植茉莉已相当可观。其时还有“滇、广人栽莳之”。这就为日后我国发展茉莉花茶奠定了基础。
正因为茉莉和耶悉茗是舶来品,当时没有统一的译名,所以在古籍中有多种不同写法。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载:“末利本胡语,无正字,随人会意而己。”因此,“时珍日柰花,嵇含草木状作末利,洛阳名园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龟龄集作没利,洪迈集作末丽。”《花镜》载:“东坡名曰暗麝,释名鬘华。”此外,还有人称为“木梨花”、“玉麝”的。
《本草纲目》又载:“时珍曰素馨亦自西域移来,谓之耶悉茗花,即《酉阳杂俎》所载野悉密花也。”
⑺ 茉莉和牡丹那个最漂亮拜托了各位 谢谢
牡丹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欧阳修早在《洛阳牡丹记》中就说过:“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生动表现了古时洛阳人对牡丹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洛阳人种花、赏花的热情与日俱增。每年“谷雨”牡丹花开时节,中外游人蜂拥而至,为洛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⑻ 关于描写茉莉花的诗句
1. 描写茉莉花的优美诗句
1.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2.冰姿素淡广寒女,雪魄轻盈姑射仙。
3.翠叶光如耀,冰葩淡不妆
4.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髻边香。
5.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近说根苗移上苑,体渐系出本南荒。
6.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7.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
8.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
9.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10.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
11.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12.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
13.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堪爱芳怀淡雅,纵离别,未肯衔愁。
14.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15.凝眸,犹记得,菱花镜里,绿鬓梢头。
16.胜冰雪聪明,知己谁求?
17.馥郁诗心长系,听古韵,一曲相酬。
18.歌声远,余香绕枕,吹梦下扬州。
19.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
20.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21.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2. 描写茉莉花诗句
宋·姚述尧。《行香子·茉莉花》:“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 汉宫妃。清夸苫卜,韵胜酴糜。笑江梅,雪里开迟。香风轻度,翠叶柔枝。与王郎摘,美人戴,总相宜。”
宋·杨巽斋。《茉莉》:“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满庭芳·茉莉花
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堪爱芳怀淡雅,纵离别,未肯衔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凝眸,犹记得,菱花镜里,绿鬓梢头。胜冰雪聪明,知己谁求?馥郁诗心长系,听古韵,一曲相酬。歌声远,余香绕枕,吹梦下扬州。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冰姿素淡广寒女,雪魄轻盈姑射仙。
翠叶光如耀,冰葩淡不妆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髻边香。
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近说根苗移上苑,体渐系出本南荒。
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
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这是宋代诗人姜夔形容茉莉花的诗句。茉莉盈白如珠,幽香袭人。诗人刘子翚形容茉莉花是"翠叶光如耀,冰葩淡不妆。"《行香子·茉莉花》 宋·姚述尧 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汉宫妃。清夸苫卜,韵胜酴糜。笑江梅,雪里开迟。香风轻度,翠叶柔枝。与王郎摘,美人戴,总相宜。” 《茉莉》 宋·杨巽斋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唐太宗李世民有咏茉莉花的诗句:“冰姿素淡广寒女,雪魄轻盈姑射仙。”宋代许裴诗赞美茉莉花小巧且洁白如雪:“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髻边香。”北宋叶廷珏在泉州任职期间写了一首《茉莉》诗:“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近说根苗移上苑,体渐系出本南荒。”明末清初岭南诗人屈大均《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描写了茉莉花开的繁盛景象:“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清代诗人陈学洙咏《茉莉》诗:“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清代王士禄还把把茉莉比作冰清玉洁的美少女:“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给茉莉授予人间第一香的美誉的,当属清代诗人江奎的诗:“虽无惊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天。灵种移来自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檀口
【唐】赵鸾鸾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刘复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3. 有关茉莉花的诗句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这是宋代诗人姜夔形容茉莉花的诗句。茉莉盈白如珠,幽香袭人,亦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
诗人刘子翚形容茉莉花是"翠叶光如耀,冰葩淡不妆。"
《行香子·茉莉花》
宋·姚述尧
天赋仙姿,玉骨冰肌。
向炎威,独逞芳菲。
轻盈雅淡,初出香闺。
是水宫仙,月宫子,汉宫妃。
清夸苫卜,韵胜酴糜。
笑江梅,雪里开迟。
香风轻度,翠叶柔枝。
与王郎摘,美人戴,总相宜。”
《茉莉》
宋·杨巽斋
麝脑龙涎韵不作,
熏风移种自南州。
谁家浴罢临妆女,
爱把闲花插满头。
4. 描写茉莉的诗句5个字
1典故称茉莉城,诸神争相佩此香;又道原出古印度,释迦也爱此芬芳;岁月不消花钿影,流迁却增美名扬。唯独华夏最称道,冠以人间第一香。
2 此花无考出何方,史书有记自汉唐。素馨首现南粤府,茶韵先透苏州墙;坊间犹记闽江口,庙堂尚余第一香;且看今朝最盛处,须数横县我壮乡。
3 除却冠冕渡柳江,半山云中隐庙堂;庭中一塘莲荷艳,院外十里稻花香;岁月消蚀家国恨,空色流连茉莉芳;金陵贤良今何在,只此清芬故主旁。
4 十万花田亿万花,人人争相看花发;八月枝头凝霜雪,夜半农家窨新茶;酿熟温好待宾客,珠钿摘下换馨花;香气袭人直欲醉,尽把自家当酒家。
5 南国暑热八月风,人人称道看花行;花田稻田杂相处,茶香花香共此生;纤手摘来苞苞满,好水沁出盏盏浓;赏花归来皆欲醉,直道茶浓赛酒浓。
6 靖难烽烟渡柳江,已将他乡作故乡;碧溪水绕花田碧,香韵味染稻花香;数月花开数月醉,几多香重几多狂;花开有季香无季,窨入茗茶传四方。
7最喜南国暑热风,买花卖花趁晚晴;几斛东珠妆碧树,数月浓香窨横城;根植南国花最盛,神入佳茗气愈清;几家欢笑几家苦,一花一叶也关情。
8.午正日炎苞苞昂,夜半风清瓣瓣芳;蛙声闹处溪声静,花香起时稻香扬;田间几多纤纤手,茶肆新煮盏盏香;不与百花争颜色,只做人间第一香。
9 吾民吾土吾家园,好山好水好风光;曲溪流浸翠羽被,龙涎香薰象牙床;晴暖花田浮轻雪,
10. 读史最宜煮香茗,明烛净案古琴声;一缕清幽添红袖,几滴珠润影墨瞳;激扬堪对隆中策,落寞犹弹大江声;草野岂是无情物,也知阴雨也知晴。
5. 描写茉莉花的句子
秋日已至,秋风渐起。
风中夹杂着各种草木的清香,更是将窗头的茉莉芬芳暗送入室。 茉莉,应当是一种很平凡的植物了。
它的花色纯白,枝叶没有什么特色,习性也并不娇贵。它只是盛开在江南的万紫千红中的素净的一朵。
人们注意它,大都是因为它的花香。 这实在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花香。
它清新淡雅,幽远沉静,全无甜腻之感,又并不是躲躲闪闪、若隐若现的。宋人有诗云:“一卉能熏一室香”,赞的就是茉莉花香,一枝茉莉花就能使一室香气弥漫。
天下有太多的花香。有些彼此相似,于是湮没无闻;有些却被花朵的丰姿所掩盖,因此常常被忽视。
由此看来,茉莉花香是出色的,它不落窠臼;茉莉花香又是幸运的,它与花朵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点评茉莉,说过:“是花皆晓开,此独暮开。
暮开者,使人不得把玩。”诚如此言,茉莉花常常在暮色中静静绽放,夏日夜风穿过厅堂,将茉莉的清香拂遍各个角落。
然而,花虽然在夜幕中开放,却并非像笠翁所说“不得把玩”。站在花前,静静凝望,夜色中的茉莉更添了几许风姿绰约的意味。
刚刚绽放的花朵,颇有些像亭亭玉立的荷花,只不过更小巧玲珑一些。等到花瓣全部张开,花形就不再规则了。
夜色中,光与影在花瓣上描出精致的图形,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美。 一朵茉莉花,从绽开到凋落也不过三四天。
微风吹落枝头的花朵,花犹洁白,暗香残留。世上的人们到底是不情愿花谢花飞的。
花瓣终究要化作春泥,而花香却可以保留下来。茉莉香片久负盛名,清淡的茉莉香与清幽的绿茶香融为一体,恰如其分。
其实,两者的清香都出于自然造化,完美的搭配背后,只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简约与淡然。 古人赏花,品评之余,总不忘留下几首诗词来寄托情感。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山塘日日花成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鬓边。”
清代诗人陈学洙的诗将茉莉的形态与种植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一个画面,也使我难以忘怀。
《红楼梦》中有一句这样的描写:“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这似乎只是一笔淡淡的风景,却让我怦然心动。
我不想、也无法品咂出这句话背后的寓意,就是被这个镜头打动了。画面里,温柔沉默的闺阁少女轻轻柔柔地摘下一朵茉莉花,指间的针线让它继续芬芳散逸。
那一刻,软弱的迎春也终于有了可以让她自己选择的东西。独在花阴下穿茉莉花,这个氛围雅致,优美,入诗入画。
茉莉花在丝线上串成球,大概是要戴在少女的皓腕上,抑或是悬挂在她们的衣襟边的吧?茉莉花的花蒂上恰好有个孔,能穿在簪子上,很是巧妙。《浮生六记》里,女主人公芸娘就曾经把茉莉花簪在发髻里,因为它形似珍珠,溢香消暑,适合为古代女子助妆。
也许,茉莉花与闺阁女子的机缘正是在此。茉莉的植株是矮小的,栽种在花盆里,摆放在窗台前。
闺中女子的天地也是很小的,从镂花窗格里,她们希望看到更大的世界,可惜她们的视野又是那样有限。只有窗前的茉莉,是她们另一种意义上的闺阁伴侣。
江南,有太多茉莉一般的女子。每次读到苏轼的《蝶恋花》,读到那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我总会想起茉莉花的娇小倩影。
那是一位坐在秋千上的佳人,那是一位会用针线穿茉莉花的佳人。不过,她不是迎春一般的女子。
毕竟,“墙”是矮墙,青砖黛瓦;墙内的女子,只是江南的小家碧玉,而不是金陵古都中的大家闺秀。佳人的笑声传到了墙外,但也仅止于此;最终,依旧是“笑渐不闻声渐悄”,佳人还是走下了秋千,回到了绣楼;依旧,只有窗前的茉莉花轻轻盛开着。
对镜理妆时,茉莉为佳人增得了一分颜色,也在默默地分担着佳人的寂寞与闺怨,更承载着江南女子细腻温润的古典情怀。“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鬓边”,诗句的精致让人向往那种意境,可是,那份哀怨和孤独,到底还是会从茉莉的幽香中一丝一丝地透出来。
记得在一个水乡小镇游玩的时候,我曾经泛舟河上。船头是身着蓝印花布短衫的船娘。
水波一轮一轮,柔柔地荡了开去,船娘的歌声也飘了过来。那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江南小调《茉莉花》。
曲子并不长,四句歌词,起承转合,旋律委婉,波动流畅。这首曲子,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更通过歌剧中的音符飘到了国外,几乎成为了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首席代表。
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歌唱家们总喜欢在重大场合上演唱这首歌,用美声唱法,用民族唱法,把这首江南小调演绎得高了好几个八度,凭空地厚重了许多。其实,这又何苦来呢?歌剧与小调,毕竟是不同的;这最初的旋律,也不是为了让歌唱家们展示高音而创作的。
倘若没有约翰·贝罗记下了《茉莉花》的曲调并带回欧洲,倘若不是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运用了《茉莉花》的元素,也许至今,这首曲子还是单纯如初,与流传在江南的千百首民歌没有什么区别。可是现在,它的地位显然不同了。
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南京、盐城等城市争相站出来说是《茉莉花》的发源地。最终,这首民歌花落扬州。
这一切,对于《茉莉花》而言,究竟是幸运。
6. 关于茉莉的诗句
1、再试茉莉二绝 范成大薰蒸沉水意微茫, 全树飞来烂熳香。
休向寒鸦看日景, 袛今飞燕侍昭阳。忆曾把酒泛湘漓, 茉莉球边擘荔枝。
一笑相逢双玉树, 花香如梦鬓如丝。 2、茉莉 元代江奎 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簪头. 3、咏茉莉 宋人郑域 玉搓莲子作尖丸,龙脑薰香簇满冠。
好是莹无红一点,若叫红却不堪看。 4、咏茉莉 萼密聊承叶,藤轻易绕枝,素华堪饰鬓,争趁晚妆时; 5、茉莉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
6、满庭芳·茉莉花 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
堪爱芳怀淡雅,纵离别,未肯衔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凝眸,犹记得,菱花镜里,绿鬓梢头。胜冰雪聪明,知己谁求?馥郁诗心长系,听古韵,一曲相酬。
歌声远,余香绕枕,吹梦下扬州。 7、鹧鸪天 莫道庞公不入州。
为谁歌酒也迟留。襟期别乘真难事,领略同游岂易谋。
他扰扰,自悠悠。香浮茉莉笑花头。
一帘云影催诗雨,唤起佳人无限愁。 8、瑞鹧鸪 东风冷落旧梅台。
犹喜山花拂面开。绀色染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9、最高楼 花解笑,冷淡不求知。长是殿、众芳时。
鲜鲜秀颈磋圆玉,洛阳翠佩剪琉璃。向人前,迎茉莉,送荼シ。
几欲把、清香换春色。费多少、黄金酬不得。
梅雨妒,麦风欺。细腰空恋当心蕊,同时犹结旧年枝。
谢家娘,将远寄,待凭谁。 10、杨柳枝 绿蜡芽疏雪一包。
绽云梢。清香却暑置堂坳。
晚风飘。冰雹无声栖碧叶,笑仍娇。
相随茉莉展轻绡。伴凉宵。
11、鹧鸪天 闲立飞虹远兴长。一方云锦荐疏凉。
翻风翠盖无尘土,出水红妆有艳香。携靓侣,泛轻航。
棹歌惊起野鸳鸯。同过清夏看新月,茉莉花园小象床。
12、十二时/忆少年 素馨花、在枝无几。秋入阑干十二。
那茉莉、如今已矣。只有兰英菊蕊。
霜蟹年时,香橙天气。总是悲秋意。
问宋玉、当日如何,对此凄凉风月,怎生存济。还未知、幽人心事。
望得眼穿心碎。青鸟不来,彩鸾何处,云锁三山翠。
是碧霄有路,要归归又无计。奈何他、水长天远,身又何曾生翼。
手拈芙蓉,耳听鸿雁,怕有丹书至。纵人间富贵,一岁复一岁。
此心终日绕香盘,在篆畦儿里。 13、念奴娇 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
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
且赌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
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 14、秋夜雨 髹车转急风如噎。
冰丝松藕新雪。有人凉满袖,怕汗湿、红梢犹绝。
三更梦断敲荷雨,细听来、疏点还歇。茉莉标致别。
占断了、纱厨香月。 15、贺新郎 曾与瑶姬约。
恍相逢、翠裳摇曳,珠韝联络。风露青冥非人世,揽结玉龙骖鹤。
爱万朵、千条纤弱。祷祝花神怜惜取,问开时、晴雨须斟酌。
枝上雪,莫消却。恼人匹似中狂药。
凭危栏、烛光交映,乐声遥作。身上春衫香薰透,看到参横月落。
算茉莉、犹低一著。坐有缑山王郎子,倚玉箫、度曲难为酢。
君不饮,铸成错。 16、清平乐 冰轮万里。
云卷天如洗。先向海山生大士。
却诞卯金之子。冰盆荔子堪尝。
胆瓶茉莉尤香。震旦人人炎热,补陀夜夜清凉。
1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8、秋霁 阶砌吟蛩,正竹外萧萧,雨骤风驶。凉浸桃笙,暑消葵扇,借伊一些秋意。
枕边茉莉。满尘奁、贮香能腻。
也不用,玉骨冰肌,人伴佳眠尔。谁信此境,渐入华胥,旷然不知,庄蝶谁是。
笑邯郸、羁魂客梦,贪他荣贵暂时里。飞鼠扑灯还自坠。
展转惊寤,才听禁鼓三敲,夜声寥阒,又般滋味。 19、贺新郎 汲水驱炎热。
晚些儿、披衣露坐,待他凉月。俄顷银盘从海际,推上璇霄璧阙。
尽散作、满怀冰雪。万里河潢收卷去,掩长庚、弧矢光都灭。
一大片,琉璃揭。玉ょ捣药何时歇。
几千年、阴晴隐现,团圆亏缺。月缺还圆人但老,重换朱颜无诀。
想旧日、嫦娥心别。且吸琼浆斟北斗,尽今来、古往俱休说。
香茉莉,正清绝。 20、浣溪沙 南国幽花比并香。
直从初夏到秋凉。素馨茉莉占时光。
梅□正寒方著蕊,芙蓉过暑即空塘。个中春色最难量。
21、真珠帘 青云玉树南薰扇。京华地、别是潇湘图展。
茉莉芰荷香,拍满笙箫院。雪藕盈盈歌袅处,早已带、秋声凄怨。
堪叹。把时光轻靠,冰山一片。
从古幻境如轮,问铜驼、应是多番曾见。谁把笛吹凉,总是腔新换。
水枕风船空入梦,但极目、波流云远。消黯。
更华林蝉咽,系人肠断。 22、南楼令/唐多令 风雨怯殊乡。
梧桐又小窗。甚秋声、今夜偏长。
忆著旧时歌舞地,谁得似、牧之狂。茉莉拥钗梁。
云窝一枕香。醉瞢腾、多少思量。
明月半床人睡觉,听说道、夜深凉。 23、法性寺六祖戒坛 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7. 有关茉莉花的诗句有哪些
1、宋·江奎《茉莉花》
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2、明·沈宛君《茉莉花》
如许闲宵似广寒,翠丛倒影浸冰团。
梅花宜冷君宜热,一样香魂两样看。
3、宋·姚述尧《行香子·茉莉花》
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 汉宫妃。清夸苫卜,韵胜酴糜。笑江梅,雪里开迟。香风轻度,翠叶柔枝。与王郎摘,美人戴,总相宜。
4、宋·许开《茉莉花》
火令行南国,彤云间丹霞。之子方热中,濯濯冰雪花。植根却月盘,趣驾七香车。
5、宋·杨巽斋《茉莉花》
脐麝龙涎韵不侔,薰风移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间花带满头。
8. 关于“茉莉花”的诗词有哪些
1、北宋 叶廷珏《茉莉》
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
近说根苗移上苑,体渐系出本南荒。
2、南宋 刘克庄《茉莉》:
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野人不敢烦天女,自折琼枝置枕旁。
3、清代 陈学洙《茉莉》:
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
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
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4、清代 王士禄《茉莉花》: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5、宋 姚述尧 行香子·茉莉花
天赋仙姿,玉骨冰肌。
向炎威,独逞芳菲。
轻盈雅淡,初出香闺。
是水宫仙,月宫子,
汉宫妃。清夸苫卜,
韵胜酴糜。
笑江梅,雪里开迟。
香风轻度,翠叶柔枝。
与王郎摘,美人戴,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