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杜鹃花瘿瘤病

杜鹃花瘿瘤病

发布时间: 2021-01-21 21:26:01

⑴ 腊皮杜鹃花买来一周不到花开始蔫了,没枯萎,浇过水好点可是第二天又蔫了. 应该怎么办谢谢

症状:
杜鹃叶肿病又叫饼病。杜鹃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主要为害花芽、嫩叶和新梢。叶片正面初为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斑,后为黄色,下陷;叶背面淡红色,肥厚肿大,随后隆起呈瘿瘤,瘿瘤表面有厚厚灰白色的粉层,如饼干状,叶枯黄早落。严重时叶柄病斑连片,畸形肥厚。嫩梢发病时,顶端产生肉质莲状叶,或为瘤状叶,后干缩为囊状。花瓣感病后,异常肥厚,呈不规则的瘿瘤。花芽受害成为肉质变厚变硬。这些嫩叶和花芽感病后异常的呈肉质增厚,产生大小不一的菌苞,花农称之为“杜鹃苹果”,直径为3-12毫米,有的可达8-18毫米,表面披覆有灰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原菌的担子的和担孢子。最后病部变黑褐色干枯脱落。
病原及发病规律:
真菌为担子菌的日本外担子菌(Exobasidium japonicum Shirai.)或杜鹃外担子菌(E. Rhododendri Cram .)。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科、外担子菌属。
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发病盛期。病菌的担子在杜鹃寄主的表皮组织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上生圆筒形的担子孢子,以此侵染传播。低温高湿病害容易发生。月均温为15-20摄时度,相对湿度80%以上利于病害发生。 杜鹃叶肿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组织内潜伏越冬。次年春天产生担子孢子,经风吹雨水飞溅传播,侵染幼嫩组织。潜育期7-17天。病害一年发生两次,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最常见,3-5月较严重。温度较低,月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时,相对湿度为80%以上,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植株生长柔嫩,病害容易流行。高山杜鹃发病最重。

⑵ 杜鹃花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杜鹃的病抄虫害防治:1.褐斑袭病:病叶初现红褐色小点,扩大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叶片枯黄,早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连喷2~3次防效好。

2.叶肿病:危害嫩叶、新梢、幼芽及花,病叶初现淡绿色、凹陷、近圆形病斑。嫩芽受害变成球形瘿瘤,花被害后花瓣变厚呈肉质的瘿瘤。防治方法:发芽前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病菌。展叶后喷2%波尔多液2~3次,7~10天1次。

3.军配虫: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叶背刺吸汁液,形成黄白色斑点,7~9月危害最重。5月第1代若虫期可50%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

4.杜鹃小叶病:是缺锌引起的,可喷0.05%硫酸锌。

⑶ 怎么防治杜鹃花常见病虫害叶肿病

又称杜抄鹃饼病瘿瘤病,主袭要危害杜鹃的嫩枝嫩梢和叶片等幼嫩部位

(1)病害症状叶片受害后病部明显肿大,正面隆起呈半球形,背面凹陷;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的粉层,后期病疱干缩,病叶脱落;嫩枝嫩梢受侵染后,症状同叶片

(2)发病时间此病害以春季发病最重,秋末冬初也有发生

(3)防治措施

①应在病部发生白色粉末之前彻底摘除病叶,切勿错过防治最佳时期

②在病部未产生白色粉层前的发病初期(一般是在4月底,9月底)向叶面喷雾浸种灵1000倍液,可控制病害蔓延

③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

⑷ 杜鹃 白粉病

常见杜鹃病害中,主要真菌病害有杜鹃白粉病、锈病、灰斑病、疫病、饼叶病等,这些病害主要危害杜鹃的叶片、幼枝、芽和花器,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很大损失。
(一)以下病害主要区别是:
1.杜鹃白粉病:一般发生在生长中后期,起初为退绿斑,而后长出白色菌丝层,产生大量白粉状分生孢子层,后期成灰褐色
2.杜鹃锈病:初期叶背点片发生透明的金色或浅褐色孢子堆,中后期叶片出现黄褐色或红色叶斑。
3.杜鹃灰斑病(炭疽病):叶斑较大,正面银灰色,边缘暗褐色,背面浅褐色,上生突出小黑色。多发生在日灼、冻害部位。
4.杜鹃疫病:一般主根茎基部变褐腐烂,顶端芽、叶片变褐、弯曲及下垂;嫩枝溃疡和皱缩,常“死顶”。茎基部溃烂一圈后,上部枝叶片即枯萎。
5.杜鹃饼叶病(叶肿病):受害的嫩叶、新梢、花芽等肥厚肿大,常造成瘿瘤(横切10—20毫米)浅白色,重者叶畸形,新梢丛生,芽成球形,花成腊质瘿瘤,病部表面灰白色或粉红色。
(二)杜鹃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杜鹃真菌病害的发生条件是高湿、郁闭,光照不足以及以冻伤、日灼等。其次是连年栽培菌源逐年累加,以及偏施氮肥,浇水过频。栽培中防治方法主要是
①改善杜鹃生态环境,加强通风透光,减少创伤,更换盆土。施用复合肥料。及时剪除病残枝条。
②药剂防治:对于杜鹃白粉病、锈病,用25%粉锈宁1500倍液防治;或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防治杜鹃灰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
防治杜鹃疫病:用1%波尔多液;或用0.1—0.2%硫酸铜液喷雾。还可用瑞毒霉6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防治。
防治杜鹃饼叶病:用100—1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度石硫合剂喷雾。

好的话给我+多一些分哦

⑸ 映山红叶片肥厚曲卷该怎么防治

杜鹃花叶肿病, 又称饼病、叶蜡病、瘿瘤病,主要危害嫩梢、嫩叶、花、花芽和幼芽.为杜鹃花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北仑 本地栽品种春、夏鹃发病较多,新引种品种高山杜鹃也有发现:病原为真菌,日本外担子菌。以菌煌体在植株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产生担孢子,借风力或昆虫传播。受害后、嫩叶病部明显 肿大、变形,背面凹下,正面隆起,呈半球形。病斑初期色较淡,渐呈淡红色,后变为黄褐色。同时,病斑扩 大成不规则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即担子和担孢子,严重时,全叶肿大,或者畸形卷曲。幼 芽感病后,变成莲座粗大的瘿瘤。孢斑孤立或相互愈合,叶片局部或全部变厚呈肉质。后期疱斑干缩成夹状淡 褐色枯斑,病部以上嫩枝枯死。花受害后也变厚,呈不规则的瘿瘤,最后枯萎。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 延。发病商峰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发病最重。
防治办法
(1)初现病状而在病部未形成白色粉状物时,立即摘除感病组织,集中烧毁。不要将带病苗木引入无病区。(2)发芽前喷2-5波美度石硫合剂。(3)发病前,尤其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1%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发病时喷洒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次。 也可用160~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进行轮换防治,每10—20d1次,长 期阴雨,做到雨前防,雨后治。花期注意防治灰霉病和花腐病,从早春开花前开始每隔7一lOd,喷施甲基托布 津1 000~1 500倍液1—3次,可控制发病;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28%灰霉克800倍液、或 50%代森铵l 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应在5月用200倍托布津涂抹根茎部位,每7—10d涂1次,连续3次,预 防感染;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对邻近植株用o 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 事先用70%托布津1 000倍液喷浇。

热点内容
硼砂盆栽 发布:2025-07-09 01:36:21 浏览:825
鸟不宿盆栽 发布:2025-07-09 01:28:21 浏览:412
萝卜如何盆景 发布:2025-07-09 01:26:54 浏览:568
武夷山盆景 发布:2025-07-09 01:25:16 浏览:720
梅花砚台 发布:2025-07-09 01:17:35 浏览:19
情人节快乐微信 发布:2025-07-09 00:54:41 浏览:961
大丁香结 发布:2025-07-09 00:53:58 浏览:196
樱花败网王同人 发布:2025-07-09 00:51:21 浏览:127
牡丹江自助餐 发布:2025-07-09 00:39:04 浏览:854
观摩插花 发布:2025-07-09 00:29:54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