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青霉腐烂病
Ⅰ 郁金香球茎发黄什么原因
1、郁金香疫病
又名郁金香灰霉枯萎病、郁金香褐色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花和球茎。叶片和花部受害后,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侵染球茎,使外部鳞片腐烂,并产生许多深褐色菌核。
幼叶伸展时即可被侵染。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呈现圆形或长圆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后期病斑扩大,变为灰褐色。当病斑发生于叶缘时,引起叶片向一侧卷皱。当天气潮湿时,病部覆盖大量灰色霉层。花被浸染后,产生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最后枯萎。花芽受侵染严重时不能开放。茎上病斑较长,凹陷也较深,当扩展到茎的一周时,其上部倒伏腐烂。染病球茎的外皮常褪色、破裂,并有许多黑褐色小粒(小菌核)。剥去外皮,可见有深褐色近圆形病斑。感病球根长出的植株矮化,黄绿色,花枯萎。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丛梗孢目葡萄孢属真菌。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多雨、有雾和有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花圃内植株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周围杂草丛生,发病均较严重。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到损伤时也易发病。
2、郁金香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茎和根。病害多发生在球茎基部。在郁金香花凋谢时,田间即出现零星病株,叶片发黄、萎蔫,茎叶提早变红枯黄,枝干基部腐烂,呈现疏松纤维状,根系少,极易拔出。种球流胶,淀粉组织分解腐烂。收获期新挖的病球,外层鳞片产生豆粒大小无色疱样突起,疱破后流胶,湿腐,种球发生由外向内腐烂。高温暴晒后,病球呈水渍状青灰色湿腐,或以鳞茎盘为初侵染点,发生湿腐,向周围扩展。腐烂组织有刺鼻的酒糟昧。干燥后,病斑呈现灰白色石灰质样。种球贮藏期主要表现流胶,后呈现黄褐色干腐。若在温室内,感病的植株会提早枯萎死亡。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从梗孢属的郁金香尖镰孢菌,具有寄主专化性,只危害郁金香。该病菌在感病种球和土壤中越冬。郁金香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受害。6月份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种球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种球上的伤口和贮藏期通风不良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其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土壤阴湿粘重和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是田间发病的主要条件。受到侵染的球茎常常产生乙烯,影响邻近的球茎或植株,使之易遭受病害的侵染。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可加重该病的危害。
3、郁金香腐朽菌核病
郁金香腐朽菌核病属半知菌小菌核菌属,危害幼苗和鳞茎.幼菌受侵染后,小叶刚抽出即枯死.鳞茎受害,外部鳞片发生软腐,并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现许多白色绢丝状菌丝,后形成许多油菜籽状菌核。
4、郁金香青霉病
又名郁金香球茎腐烂病。主要危害鳞茎,也可在地上部分表现症状。碰伤的球茎在贮藏期间尤易发生此病。受害鳞茎表层覆盖一层绿色霉层,严重时里层鳞片亦受危害。鳞茎上形成暗褐色凹陷病斑,内部鳞片逐渐腐烂,最后鳞茎成朽木状干腐。该病在生长期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现症状,即在幼叶和嫩叶顶部产生水渍状的病斑,病健部分界明显,顶部覆盖有青霉。受感染的鳞茎形成的植株矮小、失绿,不开花或花畸形,提前枯死。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青霉属的簇状青霉,腐生为主。此病大部分是从机械伤口、灼伤或螨类危害造成的伤口感染而形成的,阴凉的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贮藏场所通风不良和闷热时病害发生迅速。鳞茎在贮运期容易受害,碰伤的鳞茎最易受害。
5、刺足根螨
该螨乳白色,洋梨形,喜潮湿,在16-26℃和高湿下活动最强,腐生,主要在贮藏期危害.受害鳞茎的外表皮变硬并呈巧克力色,肉质鳞片干缩,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造成的伤口为真菌,细菌和其他生物侵入开辟了道路
Ⅱ 郁金香有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1)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郁金香疫病,又叫火疫病、枯萎病,是郁金香棚专室栽培中最常见,为害最严重属的病害之一。症状表现为:叶花受害部分产生褐色斑点,花梗受害后易腐烂,幼苗期受害时,植株生长出现弯曲,最后枯萎死亡。鳞茎受害时,整株郁金香矮化并变成淡黄色,花枯萎,茎基和鳞茎外部鳞片腐烂,并生出许多黑色或深褐色菌核。栽前认真检查鳞茎,剔除受侵害鳞茎,做好消毒工作,洗净鳞茎上残留溶液,晾干后再种,发病时喷洒杀菌溶液防治。
郁金香基腐病表现为叶片发黄、萎蔫,严重时枯萎死亡。受害鳞茎根系很少,基部腐烂,贮藏期间受侵害的鳞茎呈浊白色,基部腐烂处变硬皱缩,有时呈轮级状。挖鳞茎应尽量在天气干燥和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挖后2天内用0.15%~0.3%苯菌水溶液浸泡15~30分钟,水温28~30℃,消毒后,吹干表皮,放至冷凉、通风处贮藏。
郁金香毒性腐烂病以为害鳞茎为主,受害处极易腐烂,同时也极易感染其他健康鳞茎。选用健康种球,栽前进行消毒处理。
(2)常见虫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蓟马,症状表现为:叶片形成花叶,斑纹,花瓣上出现黄白斑。用50%辛硫磷1200倍液喷洒防治。
Ⅲ 郁金香的特性是怎么样的
Tulipa gesneriana
又名洋荷花、草麝香、郁香、金香等。百合科、郁金香属。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荷兰的国花。
园艺品种有2万多个,主要原种有克氏、福氏、格里、考夫曼及香郁金香等。花色丰富,有粉白、红、紫、黄、橙、黑色、洒金、淡蓝、白及复花,有单瓣和重瓣。按花期可分早花种(3~4月开花)、中花种(4~5月开花)和晚花种(5月底开花)。
地下有圆锥形鳞茎,刚劲挺拔的花茎从秀丽素雅的叶丛中抽出,顶着荷包似的花朵,美丽端庄。花有直立、杯状、碗形、卵形、百合花形或重瓣芍药花型,一朵花可开二周左右。
郁金香味苦、平、无毒,根入药,有镇静作用。
郁金香原产伊朗和土耳其的高山地带,适于冬季冷湿,夏季干热、温暖、凉爽稍干燥的环境,耐寒性强,有些品种球根可耐-35℃的低温,但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花芽分化适温15~18℃,生根适温9~13℃,冬季低于5℃,根停止生长。郁金香秋末开始生根,秋播后出现第一个生根高峰,翌年初气温升高后出现第二次生根高峰。开花前1个月茎叶生长旺盛,开花期茎叶停止生长,地下部开始结球,气温超过30℃进入休眠,开花后母球消失,形成1~3个新球及4~6个子球。球茎必须经过低温刺激才能正常开花。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耐旱亦稍耐湿,宜中性或偏碱性土壤。根系再生力弱,折断后难以恢复。
郁金香繁殖以分球为主,6月上旬将休眠的球茎挖起,晾干后按大小分级,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华东9~10月,华北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取出分栽,小鳞茎要培养2~3年才能开花。
选育新品种时用种子繁殖,在塑果成熟后及时采收,挂于阴凉通风处使果顶开裂,种子落下,秋季露地播种,如春播将种子贮藏在4~5℃温度下,播前浇透水,播后覆土厚度1厘米左右,上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湿,发芽出土仅一片线形小叶,幼根入土深达4~6厘米,到6月可形成球根,休眠后掘起贮藏,5~6年才能开花。
郁金香在园林中成片成群配植,可构成绚丽多彩的色块,郁金香亦可盆栽,是冬春节日高档花卉。盆栽要选矮型品种,深筒盆栽植,盆土用园土3份、厩肥2份、砻糠灰1份或腐叶土6份、沙土3份、厩肥1份混匀配制而成。盆栽口径20厘米的盆中可栽3个球,但摆放均匀,深度相当,球不能太小,否则当年开不了花。种球一定要摆正,顶部与土面平齐,不可过深,土不必压实。种后浇透水,自萌芽出土后,每隔10天施一次饼肥水,如发现顶芽外露,要覆土盖上,还要盖草防冻。孕蕾至开花前施一次3%磷酸二氢钾。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放在向阳处养护。
如要提前到元旦、春节开花,应在开花前2个月,将鳞茎连盆放在5℃条件下9~12周,然后在9℃地温下3~4周让其生根,出叶后移到白天15~18℃的温度,夜温14~16℃,阳光充足,增施水肥,20~30天即可提前开花。
郁金香的病虫害有基腐病、灰霉枯萎病、球茎腐烂病、碎色病、蓟马、蚜虫及根虱等。
1.基腐病
为害球茎及根,发病时球茎基部现灰色凹陷小斑,边缘呈暗褐色,扩大成灰白色或褐色软腐,有酸臭味,最后干皱,外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和孢子粉块。病菌在球茎和土壤中越冬,在收获前1个月最易感病。球茎收获后可用1000倍苯来特浸渍15~30分钟消毒。发现病球,及时销毁。
2.灰霉枯萎病
又名火疫病,褐色斑点病,花、叶、球均可受害。叶片被害后,初现淡黄色圆斑,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扩大成灰褐色;花被侵染后初现浅褐色病斑,扩大成深褐色,最后有灰色霉层;病球上有黑褐色小菌核,剥去外皮可见褐色近圆形病斑,如果球茎长出,植株矮化,黄绿色枯萎。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过冬;雨水气流传播,发病后拔除病球。用75%百菌清800倍或80%代森锌500倍喷洒。
3.球茎腐烂病
又称青霉腐烂病,病球初现暗褐色凹斑,腐烂,呈朽木状干腐,上有一层青霉。伤口浸入,要注意球茎不受伤,干燥保存,及时清除病球。
4.碎色病
叶片形成花叶,斑纹,花瓣上出现黄白斑,病毒由汁液及蚜虫传播。蚜虫与蓟马可用50%辛硫磷1200倍防治。
Ⅳ 郁金香有哪些病虫害
1.菌核病
患病后鳞片上出现黄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圆形斑点,在内部略凹处产生菌核侵染茎部,产生椭圆形病斑,在地表处产生菌核。
【防治方法】
(1)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
(2)发病后立即拔除患病植株,并喷洒18%波尔多液或代森锌500倍液。
2.病毒病:病毒病是使郁金香种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害郁金香的病毒有多种,我国常见的有花叶病毒和碎色病毒两种:(1)花叶病毒:受害的叶片出现黄色色纹或微粒状斑点,花瓣上产生深色斑点,严重时叶片腐烂,若有虫害要注害及时防治蚜虫和铲除杂草。
(2)碎色病害:患病植株的叶片上形成花叶、淡绿色或浅灰白色斑纹,在紫色或红色品种的花瓣上,出现碎色症状,或大小不等的斑点,在白色或浅色的花瓣上,出现碎色症状则不太明显,重病的植株生长不良,叶缘呈波纹状或扭曲。
【防治方法】
(1)对新进的郁金香种球,应该采用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脱毒,建立无病毒母本园,以获取无毒苗;
(2)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以减产毒源;
(3)喷洒杀虫剂,防治传播的蚜虫;
(4)郁金香最好不与百合属植物毗邻种植,避免相互传染病毒。
3.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茎和根。病毒多发生在球茎基部,初期出现灰色凹陷小斑,边缘呈暗褐色,尔后发展为灰白色或褐色软腐,并有酸臭味,感病组织最后皱缩、变硬,呈干腐状,外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和孢子粉块。
病原是郁金香尖镰孢菌。该病菌在感病球茎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干燥天气适当提前收获球茎,尽可能避免日灼伤、擦伤,或其他损伤。挖掘出的球茎在48小时内,用苯来特1000~1200倍液浸渍15~30分钟,有利于防病。②贮藏球茎不宜堆积过高,最好排成薄层,并需保持冷凉、干燥、通风的环境条件。③及时挖除有病球茎,并销毁。
4.灰霉枯萎病
又名郁金香火疫病、郁金香褐色斑点病。郁金香的叶、花和球茎均可受害。常引起叶片、花变褐色,最后枯萎。幼叶伸展时即可被侵染。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呈圆形或长圆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后期病斑扩大,变为灰褐色。当病斑发生于叶缘时,引起叶片向一侧卷皱。当天气潮湿时,病部覆盖大量灰色霉层。花被侵染后,产生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最后枯萎。
由郁金香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
【防治方法】①病毒较重的圃地,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是防治灰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②改进灌水方式,不直接对植株浇水(即通常的上方浇水),以免病菌借水滴飞溅传播;控制使用氮肥,因氮肥过多能促进发病。③收获时避免损伤球茎,并剔除有病球茎集中处理。留种的健康球茎应贮藏在冷凉、干燥和通风处。④发现病株及病球茎,立即拔除并销毁。⑤植株发病期,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保护,也可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喷雾。
5.球茎腐烂病
感病球茎产生暗褐色凹陷病斑,内部组织逐渐腐烂。后期球茎呈朽木状干腐。该病在生长期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现症状,即在幼芽和嫩叶顶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病健组织界限清晰,病部常覆盖一层青霉。由感病球茎长出的植株,通常矮缩、失绿,不能开花,或花呈畸形,且提前枯萎。
引起郁金香球茎腐烂有两种真菌,即圆弧青霉菌和丛花青霉菌。这两种青霉菌寄主范围较广,除郁金香外,还可危害风信子、水仙和其他百合科值物的鳞茎。受损伤的球茎最易发病,因此机械损伤、灼伤与虫害造成的伤口,均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阴凉的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贮藏场所通风不良和闷热时,病害发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保护球茎不受损伤,在栽培和贮藏期间的各种操作,应尽可能避免使球茎受到各种损伤,减少发病。②保持良好的贮藏环境,贮藏场所要通风良好、保持干燥、清洁和适宜的湿度,使其不利于病害发生。③及时清除有病的球茎,并集中处理,减少传染源。
6.根虱
在土中食害鳞茎,钻入表皮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或易于腐烂或诱发病害。防治方法可将带虫的鳞茎放入稀薄石灰水中浸1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即可杀死根虱。
Ⅳ 郁金香主要的病害有哪些要怎么防治
主要有青霉病、灰腐病、枯萎病、腐烂病和碎色花瓣病等危害幼苗和鳞茎,应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使用多菌灵容、百菌清、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杀菌药物,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如果使用半个月左右不见好转,需要换用另外一种药物。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刺足根螨等。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蚜虫,防止碎色花瓣病传播为害。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注鳞茎,防止刺足根螨为害。
Ⅵ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是什么怎么防治呢
在我们日常养殖的过程中,病虫害一直都令我们非常的困惑,对于任何植物而言,病虫害的防治都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轻则影响它的生长,重则导致植株的死亡,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郁金香枯萎病>
郁金香出土后应密切注意茎叶病害。尤其是展叶期,此时植株生长势较弱,极易受到菌核病、疫病等的侵害,要定时喷保护性杀菌剂大生600倍液,保护效果很好。植株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600至800倍液交替喷施。
以上内容是对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以及郁金香病虫害防治用药,做了一个详细的解答,希望通过上述内容对郁金香的养殖病虫害有一个更好处理。
Ⅶ 郁金香感染了病毒怎么办
碎锦郁金香因感染了病毒而成为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你可以对一部分郁金香进行专门的培育,说不定也能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呢,如果真的是病毒入侵还是参考下面的防治方法来处理吧:
灰霉病(枯萎病、疫病) 叶、花葶、花蕾、鳞茎 最初叶片边缘出现灰色蜡层和黄色斑点,逐渐蔓延至叶面,植株发育不良或死亡。严重时,鳞茎腐烂。 多雨而冷凉的早春易发生。
真菌病害由真菌孢子传染。
(1)鳞茎贮存在通风干燥处,种前用0.2%-0.6%升汞水溶液浸泡30-60分钟。
(2)生长期内,经常检查植株是否已感染病害,要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
(3)开花前每半月喷洒波尔多液
青霉病 鳞茎 外膜腐烂,在腐烂的棕色外膜组织上覆盖大量的青霉菌孢子 贮存时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收获过迟鳞茎外膜脱落,降低保护力。机械或虫害损伤鳞茎。
青霉菌
(1)严格挑选出带病菌孢子、机械或虫咬损伤的鳞茎,收获过迟鳞茎外膜脱落的鳞茎等,不得与健康鳞茎接触。
(2)贮存库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3)种植前鳞茎用灭菌灵水溶液浸泡消毒。
病毒病(毒素病、花瓣杂色病) 花瓣,叶片 花瓣出现各种形状和各种颜色的细条纹或斑点。植株发育弱,花小而畸形,小鳞茎繁殖力差。条纹或斑点的颜色和原来花朵应有的颜色相比,时浅时深。叶片边缘变浅绿色。 伤口;病毒、螨和机械损伤导致汁液外流感染。 及时拔掉病株烧掉。深埋带病鳞茎。消灭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减少机械损伤。消毒工具。按期倒茬,贮存库消毒,调节温湿度。
枯萎病 花、叶、鳞茎 生长缓慢,叶色变黄,花茎短,开花不好。鳞茎上出现浅褐色腐烂斑点,其上由一层真菌孢子形成的淡红色蜡层。 生长发育期和鳞茎贮存期均可发生,气温超过20度,有受害的危险。
真菌病害。
叶片变黄时,挖出植株烧掉。贮存库内温湿度不易过高。消毒鳞茎。
腐烂病 鳞茎 鳞茎内部由白色变为灰色或红灰色。外部鳞片间产生菌核或布满灰白色的菌丝层,鳞茎逐渐干腐。外鳞片水渍样腐烂发臭。 连作期超过2年以上,鳞茎收获时,土壤内水分过多。土壤板结,温度过高。机械损伤,鳞茎表面未干时,堆放过厚。贮存库内过热过湿,通风不良。
菌核病 鳞茎、叶片、花瓣、茎、根系 白色鳞片上出现黄色、褐色微微突起的圆形斑点,鳞茎北部微凹处产生菌核。叶片有白色斑点,沿叶脉发展扩大。花色变淡,花瓣有白斑,逐渐皱缩干枯。茎出现长椭圆形灰白色病斑。幼苗早期死亡或不出苗。 及时拔除病株。消毒种植穴,用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土壤消毒,鳞茎消毒。
斑叶病 叶片、花瓣 叶脉间出现浅色条纹和斑点,逐渐扩展,终至全叶变为黄绿色,叶缘呈波状弯曲。花瓣出现白、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掉。喷洒消灭蚜虫的药液。
根虱 鳞茎 鳞茎生长不良或腐烂 波美2度石硫合剂浸泡鳞茎。二硫化碳气体熏蒸鳞茎两昼夜,1.5-2.5kg/1000m2。
螨 鳞茎、花芽 整个植株粉腐而死亡 鳞茎贮存时湿度过大,栽培地排水不良,湿度过高。 挑出带螨地鳞茎深埋。健壮鳞茎迅速干燥,摘掉老根和老腐鳞片。入库时,撒硫磺粉或熟石灰。有伤口的鳞茎浸入0.1%敌百虫水溶液中,消毒30分钟,晾干入库。
蚜虫 枝、叶、花 植株生长不良,扭曲变小 天气干旱炎热 0.1%3911、马拉硫磷、乐果乳剂喷洒植株2-3次,每10天一次。贮存库撒硫磺粉。
Ⅷ 郁金香种球腐烂怎么办
首先需要在干燥通风的环境晾干,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也是有帮助的。
关于郁金香青霉菌侵染的问题:
一般郁金香收到青霉菌侵染是由于干球采收时候机械损伤伤口造成的隐患,正常完整的郁金香被侵染的几率很低(这个时候表皮的完整程度就是一个天然的防护衣) 在潮湿低温环境储藏或是运输过程中,青霉菌会进一步蔓延,逐渐长出蓝绿色的病斑菌丝。
青霉菌孢子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传播蔓延速度很快 ,如果到货后没有及时处理妥当很容发生大面积蔓延整个货运箱都有发病的现象
关于青霉菌侵染郁金香会不会造成一个严重影响 这个在国际上也是没有争议的:
轻度的侵染是没有太大问题 不会影响后期生长 郁金香可以发育成正常的植株并开花但是侵染中度或是严重的将很难发育 后续开花也是收到印象,植株表现不会十分理想 畸形的可能性很高。
关于侵染位置
如果侵染是从的表皮开始,并且远离根盘,那么威胁性会小很多。
如果是从表皮下的仔球开始收到侵染,那么影响到跟盘的可能性会高很多。青霉菌很可能穿透跟盘并影响到健康的没有收到损伤的鳞片,如果郁金香的根盘没有收到侵染,还是有可能种开花,但是品质来说是比不上健康种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