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杜鹃花几掰

杜鹃花几掰

发布时间: 2023-02-19 11:36:44

杜鹃花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不同种类的杜鹃花,繁殖方法不同,如落叶杜鹃常用扦插、嫁接和播种法繁殖,以扦插法为主;而长绿杜鹃则用播种法繁殖。1.扦插法繁殖:扦插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快速,性状稳定。

插穗的选取:取当年生刚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4~5叶,如枝条过长可截去顶梢。

扦插时间:江南在梅雨季节前扦插,成活率最高,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旬至中旬,东鹃和夏鹃在6月中旬至下旬。此时插穗老嫩适中,天气温暖湿润,易于成活。

扦插方法家庭多用盆插,大量生产可用床插。介质用河沙、蛭石、珍珠岩等。操作时将插穗插入1/3~1/2,插毕用细孔壶喷洒,置荫棚下。

管理:插后1个月内,重点在遮荫和喷水,使插穗始终保持新鲜。高温季节要增加地面、叶面喷水,注意通风降温。东鹃、毛鹃、夏鹃约1个月左右;西鹃需60~70天生根。生根后顶部抽梢,如形成花蕾,应予摘除。9月后减少遮荫,使小苗逐步壮实,10月可施薄肥,下旬即可上盆。如采用自动喷雾装置,则不需遮荫,在全日照下,20余天即生根,成活率为95%以上。

2.嫁接法繁殖:西鹃的繁殖多采用嫁接法,其优点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随时可接,不受季节限制,生长快,成活率高。嫁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嫩枝顶端劈接。时间以5~6月最宜,成活率达90%。

砧木:选取2年生独干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相仿。以玉蝴蝶、紫蝴蝶最好。

接穗:在母株上剪取3~4厘米长嫩梢,去掉下部叶片,留顶端3~4片小叶,将基部削成楔形,削面长0.5~1.0厘米。

方法:在毛鹃当年新梢2~3厘米处截断,摘除该段叶片,纵切1厘米长的接口,插入接穗,对齐皮层,用塑料带绑扎,接口处连同接穗套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管理:置荫棚下,忌阳光直射。为保证湿度,袋中必须有水珠,若无可解开喷湿接穗,重新扎紧。接穗7天不萎即是成活的征兆。2个月后去袋,翌春解开绑扎。

3.播种法繁殖:杜鹃结实多,发芽率高,播种法繁殖可获得大量后代,且实生苗的可塑性和生活力强,是引种、育种的重要手段。

采种:秋季蒴果呈绿褐色或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放置室内晾干,待其开裂,抖出种子,贮于室内干燥处。次春播种。

播种:播于浅盆、木箱或地床内,以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铺底,面层2厘米用兰花泥或腐叶土(均需消毒)。种子撒匀后,覆一薄层细土。或在兰花泥上加铺0.5~1.0厘米碎水苔,种子直接播入水苔中,不加覆盖。然后洇水使盆土湿润,盖以薄膜或玻璃板,置于阴处。

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湿润。温度15~20℃时,20天左右出苗,发芽率75%~85%。出苗后可将覆盖物取去,注意通风,提高幼苗抗性。

分苗:落叶杜鹃生长较快,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后长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于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视生长情况分种,一般3~4年便能开花。常绿杜鹃到秋后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强光、暴雨、大风,土壤不宜太湿,浇水采用喷雾法。

⑵ 杜鹃花的扦插方法和注意事项

杜鹃花 扦插最好在春季5-6月份的时候进行,选择健壮无病害的刚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把下面叶子剪除后,扦插到疏松透气和排水性良好的基质中即可,注意扦插前可以用生根剂处理一下插穗,扦插后要注意做好保温保湿工作。

杜鹃花怎么扦插及注意事项

1、扦插时间

注意在扦插杜鹃花的时候,可以将插穗用生根剂处理一下,扦插好之后要注意做好养护管理,把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天气干燥的话,要经常在插穗周围喷水,还要做好遮阴通风措施,避免杜鹃花插穗被暴晒。

⑶ 杜鹃花(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Rhododendron spp.

杜鹃花是闻名于世界的名花之一,观赏价值高。成片栽植,仲春时节,烂漫如锦,显示出大自然的绚烂瑰丽。盆栽杜鹃,是美化环境,增添室容的佳品,作为春节盆花,深受人们欢迎。

[形态特征]

杜鹃花全世界约有900余种,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既有常绿乔木、小乔木、灌木,也有落叶灌木。其基本形态是常绿或落叶灌木,分枝多,枝细而直。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绿色,疏生硬毛。花常多朵组成顶生总状伞形花序,偶有单生或簇生,漏斗状,花色丰富多彩,品种繁多(见彩图73)。

世界上杜鹃花栽培品种已逾5000多个,我国目前广泛栽培的园艺品种约有二三百种,其主要血统是映山红。根据形态、性状、亲本和来源,大致上将其分为东鹃、毛鹃、西鹃和夏鹃四种类型。

东鹃:即东洋鹃,因来自日本故而得名。又称石岩杜鹃、朱砂杜鹃、春鹃小花种等。本类包括石岩杜鹃(Rh.obtusum)及其变种,品种甚多。其主要特征是体型矮小,高1~2米,分枝散乱,叶薄色淡,毛少有光亮,4月开花,着花繁密,花朵最小,一般径2~4厘米,最大至6厘米,单瓣或由花萼瓣化而成套筒瓣,少有重瓣,花色多种。传统品种有新天地、雪月、碧止、日之出以及能在春、秋两次开花的四季之誉等。

毛鹃:俗称毛叶杜鹃、大叶杜鹃、春鹃大叶种等,本类包括锦绣杜鹃、毛白杜鹃及其变种、杂种,体型高大,达2~3米,生长健壮,适应力强,可露地种植。是嫁接西鹃的优良砧木。幼枝密被棕色刚毛。叶长10厘米,粗糙多毛。花大、单瓣、宽漏斗状、少有重瓣,花色有红、紫、粉、白以及复色等。品种10余个,栽培最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疏球红、玉玲等。

西鹃:最早在西欧的荷兰、比利时育成,故称西洋鹃,简称西鹃,系皋月杜鹃(Rh.indicum)、映山红及毛白杜鹃反复杂交而成,是花色、花型最多、最美的一类。其主要特征是体型矮壮、树冠紧密、习性娇嫩,怕晒怕冻。叶片厚实,淡绿色,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花期4~5月,花色多样,有单色、镶边、点红、亮斑、喷沙、洒金等,多数为重瓣、复瓣,少有单瓣,花瓣有狭长、圆阔、平直、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径6~8厘米,最大可超过10厘米,传统品种有皇冠、锦袍、天女舞、四海波等,近年出现大量杂交新品种。

夏鹃:原产印度和日本,日本称皋月杜鹃。发枝在先,开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故名。主要特征是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满、整齐,高1米左右。叶片狭小,排列紧密。花宽漏斗状,径6~8厘米,花色、花瓣同西鹃一样丰富多彩,花有单瓣、复瓣、重瓣,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传统品种有长华、大红袍、陈家银红、五宝绿珠、紫辰殿等。其中五宝绿珠花中有一小花,呈台阁状,是杜鹃花中重瓣程度最高的一种。

[习性]

杜鹃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洲,其中我国约占全世界总数的59%,原种集中分布于云南、西藏和四川的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上,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杜鹃性喜温凉湿润和比较耐阴的生态习性。

(1)对光照的要求

杜鹃喜阴,也耐阴,最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不太强烈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则嫩叶灼伤,老叶焦化,植株死亡,花期缩短,其中西鹃尤忌强光直射。据观察,杜鹃在30000勒克斯以上的中强光照下生长不良,而在20000勒克斯的中弱光照下花开繁密,在7000~8000勒克斯的偏弱光处花蕾稀少,在2000~3000勒克斯弱光下极难开花。杜鹃花光补偿点约1400勒克斯。

(2)对温度的要求

杜鹃花喜温和凉爽之气候,忌酷热怕严寒,生长最适温度为12~25℃,超过35℃,则进入半休眠状态。各类之间稍有差异,原产南方的落叶或半常绿杜鹃,耐热性较强,来自北方或高山地区者较差。西鹃耐热力弱,不耐霜雪,冬季温度到0℃即可能受冻。春鹃比夏鹃稍耐寒,温室越冬适宜温度:西鹃8~15℃,夏鹃10℃左右,春鹃不低于5℃即可。目前市场上作为商品化生产的比利时四季杜鹃,温度不宜低于2℃,但近年从国外引进的石楠花(即高山杜鹃)品种,耐寒力极强,可耐-10℃以下的低温。但不耐夏季高温,喜夏天昼夜温差大的冷凉气候条件。

(3)对湿度的要求

杜鹃原产于云雾缭绕的中、低山上,喜湿也稍耐湿,最怕干旱,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休眠期需水少,春及初夏需水多,夏季更多,西鹃能在达饱和的空气湿度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但杜鹃根系较浅,故需土壤排水良好,切忌积水。

(4)对土壤的要求

杜鹃为典型的喜酸性土植物,以pH4.5~6.5为宜,最忌碱性及黏土,忌浓肥,喜多次薄肥。

[繁殖与栽培养护]

杜鹃的繁殖,播种、扦插、嫁接均可。播种多用于培育杂种实生苗时进行,在生产上多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扦插: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快速,性状稳定。插穗取自当年生刚刚半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或节下平剪,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插穗长6~10厘米,留顶端4~5叶,如枝条过长可截短。若不能随采随插,可用湿布或苔藓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膜,放于阴处,可存放数日。以梅雨季节前扦插成活率最高。一般西鹃5月下旬至6月中旬,毛鹃6月上旬至下旬,东鹃、夏鹃6月中旬至下旬,此时插穗老嫩适中,天气温暖湿润,成活率可达90%以上。扦插基质可用泥炭、腐熟锯木屑、兰花泥、黄山土、河沙、珍珠岩等,大面积生产多用锯木屑加珍珠岩,或泥炭加珍珠岩,比例一般3∶1,插床底部应填7~8厘米排水层,以利排水,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2~2/3。用生根粉或萘乙酸200~300毫克研、吲哚丁酸200~300毫克/升快浸处理,插后管理重点是遮荫和喷水,使插穗始终新鲜,高温季节要增加地面、叶面喷水,注意通风降温。毛鹃、东鹃、夏鹃发根快,约1个月左右;西鹃有的较快,有的较慢,需40~70天。长根后顶部抽梢,如形成花蕾,应予摘除,一般生根后要及时移栽苗床。9月后减少遮荫,移栽的苗床撒施适量缓释复合肥或追施薄肥使小苗逐步壮实,10月下旬即可上盆。作为商品性生产的比利时杜鹃,只要有插穗,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以春、夏、秋三季为佳。尤其是5~6月和8~9月间,生根快,成活率高,生长势强。

嫁接:在繁殖西鹃时采用较多,其优点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随时嫁接;不受时间限制;可将几个品种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苗长得快。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嫩枝顶端劈接,以5~6月最宜,砧木选用2年生独干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相仿。嫁接后要在接口处连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扎紧袋口。然后置于荫棚下,忌阳光直射,注意袋中有无水珠,若无可解开喷湿接穗,重新扎紧。接后7天不萎即有成功把握,2个月后去袋,翌春松绑。如不套袋,应加强管理,要始终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常绿杜鹃和栽培品种中的毛鹃、东鹃、夏鹃可以盆栽,也可以在庇荫条件下地栽。惟西鹃娇嫩,全行盆栽。现将西鹃栽培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他种可参照掌握:

(1)场地

栽培西鹃需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室内是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于-2~-3℃,室外为了度过炎夏,江南地区从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养在户外,要求有落叶树的自然庇荫,或人工搭置荫棚,创造一个半阴而凉爽的生长环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放在搁板上。

(2)选盆

生产上都用通气性能好、价格低廉的瓦盆。大规模生产现多用硬塑料盆,美观大方,运输方便,国外和国内大型企业均用之。杜鹃根系浅、扩张缓慢,栽培要尽量用小盆,以免浇水失控,不利生长。

(3)用土

常用黑山土,俗称兰花泥,也可用泥炭土、黄山土、腐叶土、松针土,经腐熟的锯木屑等,只要pH在5~6.5之间,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均可。目前大规模生产多用腐熟的锯木屑、泥炭、椰糠等作基质。这是国际园艺生产的趋势。

(4)上盆

一般在春季出房时或秋季进房时进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层,上盆后放于阴处伏盆数日,再搬到适当位置。幼苗期换盆次数较多,每年1次,规模化生产,1年可2次,10年后可3~5年换1次,老棵只要不出问题,可多年不换。

(5)浇水

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水质要不含碱性。如用自来水浇花,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水温应与盆土温度接近。11月后气温下降,需水量少,室内不加温时3~5天不浇水不成问题。2月下旬以后要适当增加浇水量。3~6月,开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浇1次,不足时傍晚要补水。梅雨季节连日阴雨要及时侧盆倒水。7~8月高温季节,要随干随浇,午间、傍晚要在地面、叶面喷水,以降温增湿。9~10月天气仍热,浇水不能怠慢。

(6)施肥

西鹃要求薄肥勤施,杜鹃爱好者,家庭盆栽原来常用肥料为草汁水、鱼腥水、菜子饼。草汁水用嫩草、菜叶沤制而成,可当水浇。鱼腥水系鱼杂等,加水10倍,密封发酵半年以上,施用时要对水,浓度以3%~5%为宜。此肥富含磷质,可使叶亮花艳,但次日应以清水冲洗1次。菜子饼为综合肥料,应沤制数月,对水施用。现在大面积生产杜鹃盆花和家庭莳养,多施用缓释肥料,选用合适的氮、磷、钾配比,一年只需施1~2次即可,既简便又卫生。但施用量应根据植株大小从严掌握,防止高温季节造成肥害。

(7)遮荫

西鹃从4~11月都要遮荫,棚高2米,遮阳网的透光率为30%~40%,西侧也要挂帘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内,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长成大棵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以及紊乱树型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对于商品化生产的比利时杜鹃,一年中一般要摘心或修剪2~3次,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修剪在2月底至3月初,第二次在5月底至6月初,第三次在8月。修剪的具体时间应根据所需控制在何时开花而定,过早,修剪时枝条尚未成熟,修剪下的枝条不能用来扦插,是一种材料的浪费,而且影响到盆花的冠径大小;过迟,春节期间不能开花,影响上市。

(9)花期管理及花期控制

西鹃开花时放于室内,不受日晒雨淋,可延续1个月以上。若室内通风差,则不宜久放。1~2周即应调换。杜鹃花花芽分化以后,西鹃一般于8月以后孕蕾,秋后移于20℃的环境即可开花,但品种间差异很大。在国外,作为圣诞节开花的杜鹃自冷藏室(3~4℃)移出后,必须在11月上旬置于15℃的温室中,才能保证应节上市,故借助于温度的调节,盆栽杜鹃四季可以开放。有些品种也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其花芽形成,普遍应用的是B9和多效唑,前者用0.15%溶液喷2次,每周1次,或用0.25%浓度喷1次,后者用100毫克/升的浓度喷1次,大约在喷施后2个月,花芽即充分发育,此时的植株冷藏,能促进花芽成熟。杜鹃在促成栽培以前至少需要4周10℃或稍低的温度冷藏。冷藏期间,植株保持湿润,不能过分浇水,每天保持12小时光照。

杜鹃花的主要病虫害有杜鹃褐斑病、根腐病、疫病、杜鹃饼病、瘿疣病、杜鹃黄化病、小叶病、杜鹃冠网蝽、梨剑敌夜蛾、东方毒蛾、杜鹃叶蝉、卵形短须螨等。防治:①喷洒波尔多液、退菌特或代森锌等药剂防治枝叶病害,灌浇上述药剂防治根腐病,喷洒和灌浇乙磷铝或疫霜灵等药剂防治疫病。②清除饼病及瘿疣病枝叶,烧毁。③施硫酸锌和硫酸亚铁,防止缺锌和缺铁症。④害虫幼虫或若虫期喷洒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等任一种药剂数次。⑤若螨期喷洒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观赏与应用]

杜鹃花远在古代即被誉为“花中西施”。系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其树形秀美端庄,神态自若,花开繁密,其花瓣宛如轻纱,富于变化,春季远眺满山开遍的杜鹃花姹紫嫣红,仿佛在万绿丛中泼散点点胭脂,近看满树新绿初绽,微风拂过,朵朵繁花恰似有数个披红挂彩的少女翩翩起舞,那美丽的景色实在叫人陶醉。

杜鹃类观花树种最适宜群植于湿润而有庇荫的林下、岩际,广布山野,花时簇聚如锦,万山遍红。园林中宜配植于树丛、林下、溪边、池畔,以及草坪边缘,在建筑物的背阴面可作花篱、花丛配植,以粉墙相衬,若是老松之下堆以山石,丛植数株其间,莫不古趣盎然。与观叶的槭树类相配合,组成群落景观,则相互争艳媲美,如红枫之下植以毛白杜鹃,青枫配以红花杜鹃,色彩鲜明,益觉动人。杜鹃类有些可作为盆景材料,盆栽则更为普遍,是春节供花的主要品种。

⑷ 杜鹃花的繁殖。

杜鹃花的繁殖方法: ⒈播种繁殖 杜鹃除一部分重瓣品种外,结实率均很高,种子多,发芽率高,播种可获得大量实生苗.播种一般于3-4月在中温温室进行盆播,在15℃的室温下2-3周即可出苗,待真叶长出3片时移栽一次,秋后,可上盆定植,4-5年后开花. ⒉扦插繁殖 扦插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多于花后进行,南方可在霉雨季节前扦插,成活率高,北方宜在5-6月进行.插穗应选择当年生刚刚木质化的嫩枝,带踵掰下,修平后剪去下部叶片,保留生长点部位的几枚小叶,插入素沙,珍珠岩或泥炭土中.扦插时插入插穗的1/3-1/2,然后浇水,置荫棚下养护1-2个月即可生根.扦插前用激素处理插条,可促进生根. ⒊嫁接繁殖 一些西鹃的优良品种扦插不易成活,可用嫁接繁殖.砧木多用毛白杜鹃,嫁接时间以5-6月为最佳,可用切接和腹接法.切接,砧木应选择2年生毛鹃,新梢与接穗粗细相仿.接穗宜剪取新枝顶部,长3-4厘米,只留顶端3-4枚小叶,将基部削成楔形,砧木宜在当年新梢基部以上5-6厘米处截断,并摘除切口以下2-3枚叶片,其它叶片保留.纵切1厘米,插入接穗后绑扎,套袋后遮荫养护.如接穗7天不凋萎即有成活可能,2个月后去袋,第二年春天解绑.腹接,方法与切接相似,可一株接多个接穗,成活后生长迅速,成型较快.另外,也可以在大型砧木上进行嵌芽接,每个侧枝接上1枚,也能快速成型. ⒋压条繁殖 华南地区可采用高枝压条繁殖.在3-4月,把二年生枝的中下部去皮刻伤木质部,然后用薄膜盛装泥炭土进行包裹,经4个月后剪离母体. ⒌分株繁殖 丛生性的老株可用分株法,但分株后伤根较多,往往影响生长,且伤口易腐烂,一般很少采用.

⑸ 杜鹃花怎么栽植

杜鹃花属中性花卉,喜温暖、半阴、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黄土)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间,忌用碱性或黏性土壤。适宜生长温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阳防晒,冬天要防冻保暖,最好移入室内,特别是西洋杜鹃等比较娇嫩的杜鹃,更要重视养护。现将笔者几年来栽培杜鹃花实践经验体会,介绍给大家参考:

1.杜鹃花的根须像头发丝一样细,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湿,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浇水过多,根就泡在水中,过干,枝叶萎缩,叶瓣脱落,对植株威胁很大,至于浇了重肥,则会危及生命。
2.花谢后,必须剪去残花,避免结实消耗营养,新枝萌发后,适当疏枝,根据植株长势而定去留。
3.杜鹃最适宜种在泥质盆里,因为泥盆吸水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枝叶繁茂。
4.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而且要通风,尽量少移动。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大批落叶。
5.杜鹃对光照要求也应适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浓,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机复合肥。每10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作根外施肥。适时浇水,还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时疏蕾疏叶,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气流通,养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后,要加重营养,适量多施点磷钾肥,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
7.杜鹃花落叶和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过强,严寒冻伤、浇水太多,施肥太浓,放在室内时间过长,放在空气不流通或阴暗潮湿地方,淋酸雨等,所以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这些情况。
8.翻盆换土,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尽量少损伤根须,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同时喷洒托布津,以预防病害。
9.杜鹃花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蚜虫等,可用杀灭菊酯等喷杀,效果较好,如三天后不死,再喷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环境闷热、缺乏光照引起,可采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
10.杜鹃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种前后选用新枝,长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点上剪下,剥去下部叶子,留顶叶3片至4片,将枝条的1/3插入土中,喷足水,盖上塑料薄膜。平时要加强管理,一年后移栽。

⑹ 杜鹃花的简介

学名: 杜鹃花 别称: 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乔木
纲: 双子权叶植物纲
目: 杜鹃花目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花属
种: 杜鹃花
分布区域: 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木材致密坚硬,可作为农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叶作药用;根利尿、驳骨、祛风湿,治跌打腹痛;叶可止血。果亦作药用,在印度用作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绿篱。

⑺ 杜鹃花怎么修剪

杜鹃花可在萌芽期进行抹芽修剪,控制枝条生长速度;平常对其枝条进行短截或者疏剪;还要在花期前进行疏蕾,开花时剪除不开花枝条,花后剪除残花积蓄养分;还可对其进行造型修剪使其美观。修剪时注意准备消毒剪刀,并杀菌远离水即可。

1、抹芽修剪

修剪杜鹃花时要准备好修剪的剪刀,不可直接用手进行枝条的掰除,易让伤口撕裂难以恢复,会影响到它的生长。剪刀要进行消毒,保持其切口的平滑,并需做好杀菌工作,之后不可让伤口沾水,以免出现感染情况。

⑻ 杜鹃花怎么修剪,5个步骤剪出品貌俱佳的杜鹃花

杜鹃花是一种开得很漂亮的花卉,它的生长力和发芽的概率都很高。很多花友在养殖的时候会出现了花儿越开越少的现象,这其实是因为没有及时剪枝杜鹃花的原因。你知道杜鹃花怎么修剪吗?只要注意剪枝时间,准备好剪枝的工具,剪掉花蕾和枯枝、病枝,最后绑扎弱枝就可以完成了。

一、杜鹃花修剪步骤

1、剪枝时间

修剪杜鹃花的时候,要是看到那些已经木质化的枝芽的时候,千万不要剪掉那种老枝。这种木质枝芽里面有不少生长组织,要是不小心剪多了后,会引起杜鹃花植株受损的。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怎么修剪杜鹃花了吧。注意一定要在开花以后剪枝,促进下一次开花,病弱枝条也需要剪去,再剪掉花蕾,绑扎弱枝后就可以将它剪的很好了。

热点内容
办公室鱼缸两侧放什么绿植 发布:2025-08-17 23:14:24 浏览:197
牡丹画家郭 发布:2025-08-17 23:13:15 浏览:196
喜阴的盆栽植物 发布:2025-08-17 23:09:31 浏览:237
昌吉盆栽花 发布:2025-08-17 23:09:31 浏览:922
罗志祥七夕 发布:2025-08-17 23:02:12 浏览:408
孕妇能喝玫瑰花吗 发布:2025-08-17 22:57:44 浏览:233
电影大荷花 发布:2025-08-17 22:57:42 浏览:413
茂林玫瑰精油 发布:2025-08-17 22:48:19 浏览:283
婚礼绿植摆放涉及 发布:2025-08-17 22:19:36 浏览:790
开枪一朵花 发布:2025-08-17 22:15:16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