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曲茉莉花
A. 北京奥运会颁奖的时候背景音乐
《茉莉花》等
茉莉花+古老编钟+玉磬
北京奥组委8月5日公布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回奥会期间颁奖仪式的背景答音乐。这些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音乐,如中国民歌《茉莉花》、古老编钟和玉磬共同奏出的旋律等,届时将回荡在各个奥运赛场。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颁奖音乐,这段旋律将在奥运会和残奥会共700多场颁奖仪式上响起,将成为获奖运动员和
现场观众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听到最多的音乐。
希望采纳
B. 春秋时期乐器演奏茉莉花音色清脆依旧,这个乐器有什么历史
众所周知,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其中更是涌现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与乐曲、无数的名人诗句,我们在倾听与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古人那淡雅的情志与宽广的胸怀。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春秋时代的编钟,想必对于编钟我们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是专门演奏音乐的工具,其声音清脆悦耳、余音久久绕梁不息,让我们叹为观止。
三、制造工艺
编钟与编镈它们作为当时朝廷的礼乐,铸造手法很是精湛,它们都由青铜质地材料铸造而成,经过烈火的不断淬烧,在经过模具的应用,这样,一套完整的编钟便呈现在人们眼前。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有的编钟上还记载着关于音乐的文字信息。
C. 春秋时期乐器演奏茉莉花音色清脆依旧,古人的智慧成果都有哪些
一段用出土的春秋时期乐器的春秋编钟演奏的《茉莉花》视频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几件布满铜锈的编钟挂在支架上,一名身着考古服装的工作人员用小锤敲击这些编钟,演奏出的清脆声音形成了经典民乐《茉莉花》的曲调。视频介绍,这些编钟出土自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北两周墓地,距今约有2500多年。
三、琴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
D. 08年奥运会的颁奖曲是什么
2008年制作的玉磬配2400年前的编钟
奥运颁奖音乐“金声玉振”
时报讯 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获奖运动员将在“金声玉振”中戴上“金镶玉”奖牌。
昨日,北京奥组委公布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音乐及体育展示标志音乐。传统的《茉莉花》曲,清透的千年编钟和玉磬敲击之声,这些纯粹的中国音乐元素在著名作曲家谭盾巧妙结合之下,成就了北京奥运会的颁奖仪式音乐。
历届奥运会上,颁奖仪式都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元素,提示现场观众颁奖仪式即将开始,通过丰富有力的音乐语言,褒扬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出色成就。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音乐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和王和声共同创作组成,它分标志音乐、入场音乐、颁奖音乐和退场音乐4部分。
标志音乐表明颁奖仪式已开始,在奥运会赛时将配合颁奖仪式片头播放,长度在25秒左右。这段“金声玉振”音乐是谭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的声音融合了交响乐的演奏形成的,形成了“金玉齐声”的宏大效果。与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的理念一致。
入场音乐则在获奖运动员入场后奏响。入场音乐由王和声创作,采用交响管乐配器,节奏鲜明,极具感染力,给人以欢快、激奋的感觉。而在备受瞩目的颁奖音乐中,谭盾融合了编钟与玉磬的激越之声与《茉莉花》曲调。最后的退场音乐则是在运动员退场的过程中播放。谭盾创作的曲调欢快、轻松,是音乐艺术与体育元素相融合的佳作。
谭盾表示,他有次在上海豫园喝茶时,偶见古庙一处牌匾,上书“金声玉振”,创作颁奖音乐的灵感由此而发。“金声”,谭盾想到了中国最古老的编钟——出土于湖北的曾侯乙编钟,“玉振”,则是采集安徽灵璧和湖北荆州的玉石新近打造的一组玉磬。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谭盾由此领悟到中国协和、平衡的哲学根源,希望用音乐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将其作为送给世界的最好礼物。“2008年制作的玉磬与两千四百年前的编钟形成了金玉和声,真是‘金玉良缘’。”谭盾说。
此外,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体育展示标志音乐由瑞典音乐家威尔斯和谭盾合作创作完成。体育展示标志音乐将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现场,如比赛开始前大屏幕的宣传片、运动员上场、比赛转场,以及运动员下场等很多环节播放。
E. 茉莉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音乐是否正确
茉莉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音乐正确。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08年8月5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上使用的颁奖仪式音乐以及体育展示标志音乐终于揭晓。在主新闻中心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透露颁奖仪式音乐以《茉莉花》曲调为主要元素,但最大的亮点是以湖北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的声音融合演奏的金玉齐声、金声玉振的音乐效果。
F. 谁知道"北京奥运会金牌榜"时放的音乐
“《茉莉花》并没有被选定为奥运会颁奖音乐。”针对有媒体报道奥运颁奖音乐选定《茉莉花》,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处副处长王宁昨天表示,前天举行的模拟颁奖仪式中播放的《茉莉花》曲调,只是有可能借用《茉莉花》的几个旋律出现在最终确定的颁奖音乐当中。
王宁表示,奥运会颁奖音乐并未确定,一切工作都在紧张进行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茉莉花》的旋律出现在颁奖音乐中,也不会是以单独曲目出现。奥运会的颁奖音乐都是著名音乐人重新创作的,而不是对原有曲目的改编。像《茉莉花》的旋律,只是有可能作为点缀,出现在最终确定的曲目中。
而最终观众们将听到怎样的颁奖音乐,王宁并没有透露。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总监蒋虎表示,目前出现的猜测都不准确,最终选定的颁奖音乐会在奥运会前公布。(记者翟烜)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 记者20日获悉:北京奥运会将首次在大部分竞赛项目设立拉拉队表演,重新编曲的“茉莉花”被初定为颁奖音乐。
据介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颁奖仪式分别有302场和472场。届时,身穿“青花瓷”服装的礼仪小姐将端出红色的花束,全场响起一首重新编曲的“茉莉花”,语调悠扬淡雅,这首“茉莉花”初步被确定为奥运会赛场上的颁奖音乐,且目前只有这一首歌入选。
G. 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结合玉罄与编钟声的《茉莉花》 谭盾作曲 据赵东鸣介绍,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音乐由著名作曲家谭盾、王和声共同创作完成。根据奥运会颁奖程序要求和仪式音乐的惯例,颁奖仪式音乐包括标志音乐、入场音乐、颁奖音乐和退场音乐。 首先,标志音乐表明颁奖仪式已开始,在奥运会赛时将配合颁奖仪式片头播放,长度在25秒左右。赵东鸣还特别提到,这段“金声玉振”音乐是谭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謦的声音融合了交响乐的演奏形成的,形成了“金玉齐声”的宏大效果。与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的理念一致。音乐唯美、时尚、完美地结合了古今音乐和民族元素,符合颁奖仪式的整体感觉。 入场音乐则在颁奖仪式开始、获奖运动员入场后奏响。入场音乐由王和声创作,采用交响管乐配器,节奏鲜明,极具感染力,给人以欢快、激奋的感觉。 接下来,赵东明介绍了备受瞩目的颁奖音乐。之前媒体盛传的“茉莉花”曲一说也终于水落石出:据赵东鸣表示,谭盾在颁奖音乐中融合了编钟与玉謦的激越之声与“茉莉花”曲调。圆满地营造了运动员接受加冕时庄严、隆重和神圣的氛围,音乐气势恢宏、舒展大方,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最后的退场音乐则是在颁奖仪式结束后、运动员退场的过程中播放。赵东鸣表示:谭盾创作的曲调欢快、轻松,是音乐艺术与体育元素相融合的佳作。 据悉,颁奖仪式音乐是在谭盾指挥下,由中国爱乐乐团与石头音色乐团共同演奏录制完成。王和声创作的颁奖仪式运动员入场音乐则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录制完成。2008奥运会颁奖仪式音乐"金声玉振 茉莉花"(mp3下载) http://www.iyisky.com/bbs/thread-5300-1-1.html
H. 奥运会颁奖仪式背景音乐是什么
本次颁奖仪式音乐以《茉莉花》”曲调为主要元素,但最大的亮点是以湖北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的声音融合演奏的“金玉齐声”、“金声玉振”的音乐效果。
我去查了一下,就这一个颁奖歌曲 就是茉莉花
下面似乎茉莉花的 下载地址:
http://www.jxyixin.com/mlh.mp3
I. 在apec会幕上,为什么用编钟演奏茉莉花
根据网络资源,在APEC峰会上,并没有演奏编钟版《茉莉花》。只有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颁奖仪式乐曲是上述版本。
1.2001年APEC上海峰会晚宴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七层上海厅隆重举行。以中国民曲《好一朵茉莉花》乐声,拉开了盛大的文艺演出帷幕。
2.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青年周活动在清华大学开幕,来自APEC21个经济体的近60名青年代表出席。这是21个经济体的青年代表首次相聚在APEC青年活动。开幕式在一首合唱《茉莉花》中开始。
3.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的乐曲是以曾侯乙编钟原声、现代玉磬演奏和交响乐演奏融合而成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具有“金声玉振”的宏大音乐效果。
4.2014年北京APEC峰会文艺演出节目单如下,没有编钟版《茉莉花》。
J. 奥运会颁奖时放的音乐是什么
其实不是《茉莉花》,是作曲家谭盾新创作的。叫《金声玉振》,正好呼应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金牌。
北京奥运会颁奖背景音乐《金声玉振》,主要将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原声与玉磬的激越之声结合,以《茉莉花》曲调,营造出运动员接受加冕时的庄重和神圣。用来演奏《金声玉振》玉磬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谭盾透露,这一次他将不同玉磬的声音、颜色及形状融合在了一起。
谭盾,作曲家,1958年出生,湖南人。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生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1988年,谭盾在美国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这是中国音乐家在美国首次举办的音会。“多媒体交响剧场”(Orchestra Theatre)系列是谭盾十年前开始的一种新尝试,试图把剧场表演、多媒体艺术与乐队融合起来。1997年,谭盾为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纪念活动所作的《天·地·人》再一次震动了中国乐坛。2001年,谭盾凭《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