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炒郁金香
❶ 怎么用经济学解释李宁的篮球鞋从488炒到了48888
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通货膨胀,二是经济泡沫,而李宁的这次”炒鞋“所利用的便是经济泡沫。
那什么是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一系列资产 (尤其是虚拟资本) 价格膨胀,即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大幅度上涨,使其市场价格远远超过了它实际代表的价值,形成虚假繁荣和含有过多“泡沫” 的经济总量。
比如说关经济泡沫的故事,叫“郁金香狂热“,又叫”郁金香效应“。
郁金香是一种难以短时间大量繁殖的植物,因此造成了“郁金香狂热”中的缺货状态因而变得高价。郁金香有两种培养方法,一种是由种子开始培育,另外一种是由母球根复制出子球根。前一种方法经由杂交可能会产生新种的郁金香,但是到开花要历经3至7年的时间。
后一种方法从母球根来培养当年即可开花,一个母球根约可产生2至3个子球根,子球根要成长到母球根也要花一点时间,此外不发芽的种子和母球根数量也不少。
基于以上的理由,郁金香的培育速度无法赶上突然扩大的需求量。
郁金香的发祥地据说是天山山脉,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扩张势力之后,发现了郁金香且对它着迷。之后土耳其人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后建造了庄严的宫殿,在当地开始栽培数种郁金香并且进行品种改良,之后郁金香在服饰和绘画上面出现。16世纪的时候郁金香经由商人在欧洲各地广为流传。
经由植物学家查尔斯·库希乌斯的研究,让人们对拥有庞大品种和系列的郁金香开始有所了解。库希乌斯在法兰克福进行球根植物的详细研究,1593年把多种郁金香球根带到莱顿大学继续研究和栽培,这时候郁金香开始传入荷兰。
1610年代,最初被郁金香的美丽所吸引的是手头宽裕的植物爱好者,因为郁金香的球根一开始就是高价的商品。之后借由这些园艺家和爱好者自己试着改良品种,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品种,其中有名的高级品种例如“里弗金提督”(Admiral Liefken)、“海军上将艾克”(Admiral Von der Eyk)、“总督”(Viceroy)、“大元帅”(Generalissimo)等,此外还有一个让爱好者赞不绝口的品种,是因病变而产生的紫-白色条纹的“永远的皇帝”(Semper Augustus)。虽然单色的品种价格较为便宜,但是也要1000荷兰盾以上,随着广受大众的喜爱价格更为提升。
在约1634年左右,郁金香的大受欢迎引起了投机分子的目光,他们对于栽培郁金香或是欣赏花的美丽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哄抬价格取得利润。此时郁金香受欢迎的风气从莱顿传到阿姆斯特丹、哈勒姆等城市,需求量日渐扩大。这些投机分子有计划地行动,有人因此一掷千金,当时甚至还有过一个高级品种的球根交换了一座宅邸的纪录。
当时郁金香的高价可以从购买的单位看出,高级的品种用秤重的方式,以一个叫做aas(1 aas=0.05克)的单位来计价。次级的品种则用个来计算,再次级的则用袋装的方式来贩售。
郁金香交易在短时间内让人一掷千金的传言在工匠和农民之间广为流传,吸引他们进入了这个交易市场,他们原本没有资金,所以仅从买得起的程度开始进行,这种情况使得非顶级的品种价格也开始抬升,渐渐出现了因转卖而取得利益的民众。市场的交易模式至此也开始改变,开始出现全年交易和引进了期货交易制度。
这种交易的模式并非前往正式的证券交易所,而是前往酒店。交易也不需要使用现金或是现货的球根,而是提出一份“明年四月支付”“那时候会交付球根”的票据,或是加上少许的预付款即可完成交易。这个预付款也并非限定只能使用现金,像是家畜或是家具只要可以换钱的东西都可以抵用。因此这样的票据转过数手也出现了会连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都不知道的情况。这种预付的制度也吸引了原本完全没有资金的投机者参加,像是面包师傅到农民都加入这个市场,因此需求量再次膨胀,就算是原本便宜的品种也飞涨。
而里李宁的这次“炒鞋”恰恰是利用了这个郁金香狂热,都是“名门之后”,是名贵的代表,也是精神的食粮;郁金香生长缓慢供不应求,而李宁的“炒鞋”也恰恰成为供不应求限量发售。
❷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当下炒鞋,炒盲盒现象。求分析提示
大部分90后的消费理念: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体验和高物价的东西,都没有办法在现有的消费实力中,收入又支撑不了这样的消费,只能通过借贷来提前满足。
但很多时候,这是条不归路。
数量有限、等待时间长,造成了成品裙子永远不会太多。使不少掌握稀缺lo裙的二手交易的卖家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定价,涨二倍、三倍都是常态。
丰满了精神,掏空了腰包
其实所有收割“智商税”的行为,都是在利用人性,人们对什么最敏感?
钱、权、性、命、欲望。
早在400年前,从荷兰的郁金香开始,“经济泡沫”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序幕。炒盲盒、炒鞋、炒lo裙都抓住了你对钱与权和“虚荣心”的欲望,随后以夸张的方式把自己的产品功效扩大化,利用你的思维漏洞把产品卖给你。因为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欲求,戳到了G点,我们自然也乐在其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羊群效应”,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这就是“羊群效应”。这种随大流的跟风,其实是源于人内心希望融入某种群体,得到一种圈层认可和身份认同。如果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格格不入,就会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这些消费诱惑,短暂丰满了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掏空他们的钱包。
在看着商家收智商税收到手软的同时,要记得你曾经也为它出了一份力,以后记得小心看好钱包里的钱,好歹多捂一会儿,热一热,考虑一下它是否能契合自己的欲求,是否抓住了你的思维漏洞。
面对盲盒、球鞋、Lo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要多一些理性,切忌盲目跟风、相互攀比。须知,泡沫终是会破灭的。
文| 客户体验派(kehutiyanpai)
❸ 曾风靡荷兰的郁金香交易,发生了什么事,竟让荷兰经济瘫痪3年
在你出生之前,阿姆斯特丹人痴迷一种花,郁金香,它们来自遥远的东方,如此稀有和美丽,所以人们发狂地想要拥有他们。
富人花钱,穷人没有钱就去借钱,争相购买郁金香的花茎,导致花的价格一路上涨,某些罕见的条纹郁金香,被称为碎色者,这种新的碎色者,扮演了上帝,摧毁了人们的生活。一朵白色的花,有上帝御赐的深红色条纹,颠覆了我们的生活。
最夸张时,一朵郁金香可以换一间海景房,然而泡沫总就会被戳破。有一天荷兰报纸报道了这么一条新闻,有一位水手把名贵的郁金香球茎误认为是洋葱而吃了,消息迅速传开,人们这才苏醒,对啊,郁金香只是一种花,怎么能贵的这么离谱呢,就这样郁金香的价格疯狂下跌,最终才回归正常价格。
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炒鞋”行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很多年轻人的经济条件都是挺不错的,这都是他们的家庭所给带给他们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说得来的,所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经济负担,也没有任何生活上的压力,他们就会追求自己热爱的一个东西,就比如说,
都没有一个经济能力去得到他,只能够看着他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他和自己喜欢的鞋子,距离越来越远,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年轻人涌入球鞋市场,应该是有的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追求去的。不应该盲目的跟风,去对球鞋市场的一个打扰。
❺ 球鞋搬砖是什么意思
球鞋搬砖的话简单来说就是低卖高卖。
大部分来说的话都是个人用户在做球鞋板砖,给自己赚钱生活费,比如618、双十一等这样的活动的时候在平台买入,之后在毒、nice,等平台在已以较高价格卖出,来赚取其中的差价。
(5)炒鞋炒郁金香扩展阅读:
炒鞋其实并不特殊,这只是由于欲望而诞生的“郁金香效应”的不断重复而已。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一度在鲜花市场上被炒出了天价,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投机者疯狂涌入。而当几乎每一个投机者都沉浸在突发横财的美梦当中时,价格崩溃,成千上万人倾家荡产。
类似的炒作投机一直存在,楼盘、股票、奢侈品、鞋子……这是一种靠投机者的心理预期支撑价格的“击鼓传炸弹游戏”,每个人都在赌炸弹不会在自己手里爆炸。年轻人如果希望通过玩这样的风险游戏,赌一把来赚钱,那可能需要考虑是否要把未来赌在炸弹上。
❻ 陀螺世界谁还没注册过,我带养龙,教你如何快速合成龙,高级技巧,告诉你陀螺世界的好处
一、陀螺世界的游戏规则
最近一款名为陀螺世界的游戏在朋友圈里风靡起来,口号是养恐龙,做任务,赚分红,号称只能赚钱不用充钱。
很多网赚圈的羊毛党和想在互联网上赚钱的小白闻讯赶来,甚至不少圈子大佬站台力推。
游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款养成合成类的游戏,类似之前在微信里火过一段时间的小程序H5游戏,如全民养鲲、全民赛车。
焕言也玩过一段时间,基本是无脑操作。
初级的鱼在转盘上不停转圈积累金币,中间你不需要任何操作,只需要等待金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再用金币去买相同的鱼,然后把两条鱼合成一条更高等级的鱼,一步步升级成一条鲲。
这跟养龙游戏宣称的“每天有空玩30分钟,不影响你做其他事情”如出一辙:
各种等级的恐龙随时间每秒产出相应的金币,然后用所得金币去合成更高级的龙。两只1级恐龙合成一只2级恐龙,两只2级恐龙合成一只3级恐龙,以此类推。
只不过这款游戏增加了赚钱的要素,于是有了“今天你养龙,明天龙养你”的口号。
也就是最终合成到38级,会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龙,如红包龙、算力龙、情侣龙,可以获得对应的金钱奖励。
不过,按照游戏规则,收益最高的是分红龙,可以平分每天全网广告收入的20%,通过38级合成的福、禄、寿、喜、财五龙合成。官方号称全网最多将只有10万只分红龙,稀缺性和躺赚模式无疑就是分红龙的价值所在,所以基本你看到的市面上关于该游戏的攻略,都在教你如何更快合成分红龙。
五、虚拟货币的真相
其实所有的虚拟货币项目玩的都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做:共识。
币圈资深韭菜专家李笑来说过:“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
共识是什么?
就是一件事物在人群中的受众面,如果我换一个词,你可能更好理解——
ip
现在是一个ip的时代,过去公司卖货讲究打造公司品牌,现在个人生存讲究打造个人ip,其实都是提高自己在目标受众中的知名度。
一家公司越多人知道,这家公司的销售市场越大,一个人越多人知道,这个人的事业版图越开阔。
大到公司战略、明星效应,小到街坊邻居八卦、口碑人脉,莫不是如此。
“ip”这个东西虚无缥缈,但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随便举几个新闻:
1.2017年时,造访韩国的游客中每13人中就有一人是冲着K-POP男团“防弹少年团”去的。每年他们对韩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相当于26个中型公司;
2.《权力的游戏》为北爱尔兰带来了价值3亿美元的生意。在这里拍摄这部热门大剧不仅招来了更多的游客,同时也为当地许多企业(从经纪公司到动物标本制作者)带来了商机;
3.在第一部《汽车总动员》上映后的第一个5年里,该系列电影创造出了80亿美元的商品。在那期间,总共卖出了超过2亿辆玩具车;
4.Build-A-Bear工作室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暴增,销售额从120万美元激增到了8440万美元。 Build-A-Bear的CEO解释说这要感谢《妇联4》中的一句台词,当时 Tony Stark对火箭浣熊说:“我还以为你是个Build-A-Bear的玩具呢。
再说说我们身边的例子:
很多公司上市前,积极做一些提高知名度的公关活动,带来的是股价的暴涨;
黄金没有多大的日用和工业价值,本质上就是一种矿物质,但只要在群众心里有财富的ip价值,黄金就永远有人买。钻石同理;
古董、名人字画、明星签名的价格,都是ip价值的体现。梵高一幅画卖3亿元,你真以为是这张纸这么值钱么?
前段时间的币圈大佬孙宇晨的新闻,再联系他之前上的各种头条,和巴菲特的天价午餐、跟王小川的隔空对骂……你以为人家傻么,越多人看戏,他的ip知名度越高,这个可都体现在他发行的波场币的价格涨幅上。
你把别人当谈资笑话,别人把你当赚钱筹码。
所有区块链的包装,不管是养猫养狗养猪还是养王八,核心只有一点:打造这个虚拟物的共识,用各种营销手段炒高它的ip价值。
唯有达成这一个前提,才有之后的高价抛盘。
等到庄家离场,没有后续的营销跟进,ip的价值就烟消云散,只剩散户手里的代币一天天贬值。韭菜就是这么割下来的。
17世纪荷兰炒郁金香,80年代中国炒君子兰,以及近期的“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无不是一场场ip经济下的资本游戏。
所以回到上一个问题,为什么陀螺币还没开放交易?
因为陀螺币的共识价值还没打造起来啊!
陀螺世界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同行们在杀鸡取卵,他们先把鸡养大。
这场韭菜盘还处于培养共识、积蓄能量的阶段,而冲着分红龙跟风入场的羊毛党们,你们就是正在被养熟中的小鸡崽。
百年大计,不急于一时。
六、这场养龙游戏中,真正赚钱的玩法
既然养龙党并不是这场游戏赚钱的主角,那这类区块链项目真正赚钱的玩法是什么?
1.卖铲子
当所有人都冲过来挖金矿,又累还不见得能挖到,
而你选择卖挖矿的铲子给他们,是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
淘宝开店的风口卖各类淘宝课程、辅助开店软件和店铺代运营;网络搜索时代卖seo教程、站长工具和做企业关键词排名;微商火爆时卖朋友圈卖货方法、微商辅助工具和做微商流量生意……再联想到现在好多互联网大佬在搞的抖音培训课程,懂的人自然懂。
当众人都在苦苦搬砖做项目,你跳出项目,赚想靠这个项目赚钱的人的钱,就是一片更开阔的天地。
所以对于真想在这个游戏中赚钱的人,我劝你放下薅羊毛的想法。
把它当作别人帮你开发的一个项目,你去卖它。
卖什么?
卖攻略,卖软件,卖内部社群,卖收费徒弟……
2.囤积算力和陀螺币,等待交易开放时
我上节说过,这个游戏真正重要的不是分红龙,陀螺币才是官方重点打造的共识产品。
等陀螺币的共识打造起来,就是官方放开交易的时候。
所以,这个游戏的玩家分成了两拨人,也代表了在这个社会中的两种人。
一拨人只看到官方宣传的东西,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只能看到短期收益,每天几块钱的红包,可以开心一天,这拨人占人群的90%。
另一拨人分析出表象背后的东西,做长远获利的事。他们积攒算力,产出陀螺币,获利的是未来陀螺币的收益,这拨人占人群的10%。
很多人没有先见之明,看不清游戏的规则,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放弃长线收益。
就好比有人用一天时间把母鸡卖了,赚了100元,开心死了,却不知道这只母鸡可以在100天内每天下蛋,给你创造1000元。这个道理,可以放在很多赚钱项目上。
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游戏”,10%的人玩“游戏”,90%的人被“游戏”玩。
当然,囤积陀螺币的受益很大,风险也很大。
一个是官方能不能把这个共识打造起来,这个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一个是当交易开放时,你能不能摒弃贪婪,及时出货。
所有打造共识的项目,最赚钱的都是最开始的那一拨人。
等这波共识传递到后面的小白,(比如该项目赚钱新闻满天飞的时候)前面的人已经做好了高价抛盘、获利退出的准备,后面入局的人,都是这场游戏的接盘侠。
股市如此,币圈如此,市面上无数的所谓赚钱项目都是如此。
❼ 鞋圈bot是什么意思啊
Bot也就是常说的“机器人”,通过相应设置后便能自动获取商品,自动参与球鞋抽签的程序。从熟悉的SNKRS到各类抽签网站,或者是需要手动购买的这些网站进行抽签。
当其他人还在苦苦等待网页刷新购买球鞋时,Bot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完成了购买、付款等一系列操作了,并且在线上抽签时,成千上万的Bot加入抽签,这也是为什么说能够中签的朋友当真是「天选之子」。
(7)炒鞋炒郁金香扩展阅读:
“限量”“稀缺”本身就能刺激人的收藏欲望。在消费心理学中,人们把“物以稀为贵”而引起的“越买越多”,称为稀缺效应。当一个东西我们买不买都可以的时候,一旦它变成稀缺品,我们想买它的愿望就会大大提升。
画家的原作、印错的货币、已停产的手机、限量发售的鞋子,不管是什么,只要是限量的、稀缺的,就足够让人感到特别。得到稀缺品就意味着我们拥有绝大多数人抢不到的东西,未来可能会拥有无限价值的东西,促使很多人“蠢蠢欲动”。
炒鞋其实并不特殊,这只是由于欲望而诞生的“郁金香效应”的不断重复而已。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一度在鲜花市场上被炒出了天价,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投机者疯狂涌入。而当几乎每一个投机者都沉浸在突发横财的美梦当中时,价格崩溃,成千上万人倾家荡产。
类似的炒作投机一直存在,楼盘、股票、奢侈品、鞋子……这是一种靠投机者的心理预期支撑价格的“击鼓传炸弹游戏”,每个人都在赌炸弹不会在自己手里爆炸。年轻人如果希望通过玩这样的风险游戏,赌一把来赚钱,那可能需要考虑是否要把未来赌在炸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