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音调好的

茉莉花音调好的

发布时间: 2023-01-16 19:20:37

❶ 《茉莉花》 歌曲简介

《茉莉花》是前线来歌舞团原唱的歌自曲,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单曲发行。

《茉莉花》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其能够在西方世界传播。

该曲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1)茉莉花音调好的扩展阅读:

2008年8月,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该曲进行了MV的拍摄。雷佳身着金色旗袍参与了MV的拍摄,为了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MV导演孔嘉欢首次运用了另类表现手法,把中国宗教文化和该曲结合起来。

作为MV镜头重要组成部分,导演策划了雷佳站在几丈高的大佛的手心里演唱该曲,雷佳从容的在大佛上拍摄了MV画面。此外,该曲MV作为向北京奥运会的献礼,特别剪辑了鸟巢的镜头画面,使整个MV充满了奥运的气息 。

❷ 清末以来,《茉莉花》为何经常被欧洲人误认为是中国国歌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茉莉花,全国各地赞美茉莉花的民歌有数十支之多,如浙江、江苏、安徽、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福建、江西、云南和吉林等省都有《茉莉花》民歌。其中,要数江南民歌《茉莉花》最负盛名。

清朝外交官员一见自己国家没有国歌,也难免羞愧和羡慕,李鸿章自己临时制作的《李中堂乐》,就成为了清政府未认可,但外交场合都作为国歌的,中国第一首代国歌。它的音调,和我们今天熟悉的《茉莉花》,几乎是一样的:

金殿当头紫阁重,(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仙人掌上玉芙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太平天子朝天日,(芬芳美丽满枝桠)

五色云车驾六龙。(又香又白人人夸)

❸ 好一朵茉莉花用什么调的笛子吹最适合我只有G调的笛子,能否筒音作2吹好一朵茉莉花呢

茉莉花没有特定的调,G调的可以吹的,但茉莉花是筒音作5的,如果筒音作2的话,可能有点音吹不出来。

❹ 歌曲《茉莉花》是什么调式

bB羽五声调式。

歌曲为4/4拍,曲调清秀温婉、优美抒情,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回,bB羽五声调式,全曲结构为单乐答段分节歌,共分为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节奏舒展、旋律平缓。第三、四乐句节奏紧凑、旋律起伏明显,同时一气呵成,表达了赏花人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

歌名:茉莉花
演唱:宋祖英
曲调:鲜花调
来源:扬州民歌
歌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oh hey yeah~~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ai~茉莉花
ai~茉莉花
茉莉花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

❺ 江苏《茉莉花》的旋律,风格

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回型的南答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江苏的《茉莉花》是“茉莉花”这个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它采用五声音阶,bB徵调式,旋律婉转流畅,节奏稳重富于变化,音符的结合由于同吟诵歌词的节奏基本一致,歌词与【鲜花调】一样,多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因此琅琅上口:
好一朵茉莉︱花 ~ 好一朵|茉莉花 ~
XXXXX︱X - XXX|XXX -
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小跳进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点,主要传唱流域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也是最广为流传的版本。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江苏茉莉花
旋律音调夸张 风趣 体现了粗犷豪迈的风格 东北茉莉花
音乐书上有的 绝对没错

❻ 请问用竹笛吹茉莉花用什么调好

F调也可以!
但是G调一般是最好的!
你的指法是不是有问题!
哦!是不是用的筒音不对?
也许吧,我用G调吹得就很好听!
多练练吧!
那就是你倒霉了!
筒音作5吹不出低音3
可是筒音作2肯定能吹得出来!!!!
我很清楚

❼ 《茉莉花》的歌词

茉莉花

歌曲原唱:梁静茹

填词:姚若龙

谱曲:李正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 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不让谁把心摘下 就等那个人爱呀

茉莉花呀茉莉花 谁当我情人 茉莉花

你说我真好 什么都好

谁当我情人做梦都会笑 我望着窗外的街角

看到辛酸走来幸福走掉 你说我真好 比谁都好

有适合的人要帮我介绍 如果我真的那么好

你为什么不要 为什么不要 呜呼......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茉莉花呀茉莉花

(7)茉莉花音调好的扩展阅读:

《茉莉花》是由姚若龙作词,梁静茹演唱的一首歌。

梁静茹(Fish Leong),1978年6月1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瓜拉庇劳县,祖籍中国广东省,华语流行女歌手。

1997年,梁静茹被李宗盛发掘,签约滚石唱片,并独自到台湾地区发展。1999年发行首张专辑《一夜长大》正式出道。2000年因歌曲《勇气》 获得广泛关注,并获第12届台湾金曲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奖提名和马来西亚娱协奖十大原创歌曲奖。

梁静茹的音乐以抒情淡雅类为主,同时包含轻快、摇滚等多种音乐元素,她的声音温暖而磁性,她是在用她的心和内涵去歌唱 ,声音温暖而磁性,音乐风格以抒情淡雅类为主,也包含多种音乐元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梁静茹的音乐以淡雅抒情类为主,轻快、摇滚等多种曲风共存。

❽ 与茉莉花音调一样歌词不一样的一首歌曲

歌词:抄 好一朵的茉莉花好一朵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把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谁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重复第一段)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❾ 《茉莉花》歌词的赏析

这首民歌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

《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

(9)茉莉花音调好的扩展阅读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❿ 茉莉花简谱及歌词

《茉莉花来》简谱如下:源

拓展资料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茉莉花这种植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国,最早种植于广东一带(南越、南海),到宋代开始广泛种植于福建并传入江浙等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因其香气而受喜爱,由于其芳香独特,迎合了中国文化对“香”的崇尚,逐渐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

热点内容
七夕辣条 发布:2025-08-25 01:28:59 浏览:570
唯美五月天丁香 发布:2025-08-25 01:21:34 浏览:580
情人节棋牌 发布:2025-08-25 01:21:26 浏览:124
倪海棠找到 发布:2025-08-25 01:03:16 浏览:310
山东树桩盆景 发布:2025-08-25 00:27:14 浏览:799
上海盆景名人 发布:2025-08-25 00:11:05 浏览:405
兰花图腾 发布:2025-08-24 23:57:08 浏览:228
自由步插花 发布:2025-08-24 23:49:33 浏览:657
兰花种荷 发布:2025-08-24 23:43:23 浏览:755
奇奇网七夕 发布:2025-08-24 23:31:03 浏览:584